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隨筆範文(通用15篇)

教師1.52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隨筆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隨筆範文(通用15篇)

教師隨筆範文1

《生活中的比》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除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關係的基礎上學習的,是《比的認識》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教材密切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了“比賽成績”“速度”“水果價格”“圖形放大縮小”等情境,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並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義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但在實際中,學生記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義往往比較困難。於是,教材設有采取給出幾個實例,就直接定義“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爲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創設了生活情境,即可愛的圖片,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喜歡的圖片着手,激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立足於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並豐富他們新的經驗,又通過解讀大量生活中的比。這樣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兩個數量之間的比的關係,在較爲豐富教學的基礎上提高了比這個概念,實現概念的內化。

教師隨筆範文2

近日讀了《賞識你的孩子》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孩子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爲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孩子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孩子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孩子,就會激勵起孩子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爲本”,“一切爲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孩子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孩子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

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孩子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並非“拉到籃裏就是菜”,胡亂指着孩子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孩子》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唯有調動和依靠孩子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爲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孩子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爲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孩子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爲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孩子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

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爲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僞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爲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孩子,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孩子,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麼孩子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教師隨筆範文3

說到平安,的確是一個值得讓人去關注和深思的活題,現在的家長、老師都在探究如何讓幼兒的平安得到保障,其實平安和危急是相輔相成的,只要遠離危急,我們會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地瞭解平安的重要性.

在20xx年11月09日,早晨10點鐘在我園進行了火災演習,在演習的過程中,讓幼兒瞭解一些突發大事來臨時的一些逃命方法,及一些自救方法,瞭解平安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在演習時我們分了不同的場景來進行,比如:寢室着火是該怎麼逃命,教室着火時該怎麼逃命,增加幼兒的生活閱歷,等到真的災難來的時候,幼兒能夠做到不可怕,不驚慌,能夠平安逃命。

危急並不行怕,只要我們懂得如何愛護自己,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一、 讓幼兒在危急中體會平安

許多時候,家長會過分地溺愛幼兒,不讓幼兒跑,不讓幼兒爬,甚至幼兒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家長嘮叨,以致讓幼兒形成一種思想:做什麼事都要讓爸爸媽媽看着,從而會偷偷地去做,但從家長的觀念來看,就是不想幼兒的.平安消失問題.有時候我們擔憂的和我們所顧忌的往往會在無形中阻礙了幼兒的自我發覺力量,我們應當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危急中體驗平安和重要性,纔會學會如何更好地愛護自己.

二、讓幼兒在生活中體會平安

平常在幼兒園裏,老師擔憂的是怎樣讓幼兒遠離危急,其實,我們知道危急到處都在,只要你一不當心就會隨時發生危急,對他們進行課時式的訓練,通過不斷的案例訓練,使幼兒會自然而然地知道平安課的重要性,也就會很自然地將生活中的平安事例引入到課堂中,從而時時地將平安牢記並與生活結合.

三、讓幼兒在活動中體會平安

假如一個人所遇到的危急越多假如克了,那就說明該幼兒對平安意識把握越多,那麼他也會自然形成一種觀念:這件事是否有危急是否是自己可以克服的,並有力量推斷可去做否,也就無形中形成一種自我愛護意識。 總而言之,要讓幼兒的自我平安得到保障,就要讓幼兒學會有平安意識,學會懂得觀看自己身邊的事,不斷地在生活中發覺這些危急的事,並實行措施懂得如何愛護自己,不讓自己的人身平安受到損害,讓危急遠離我們。

教師隨筆範文4

孩子們是那樣的可愛、聰明、活潑,他們那細心地觀察,天真的話語,是那麼有意思,令人回味。

我和孩子們一齊搭積木,大家玩得很開心。玩着玩着,董通坤像發現了新大陸似得對我說:“教師,你明白我在哪裏嗎?”“你不是在玩玩具嗎?”董通坤說:“不對,教師你想想。”“我不明白。”“告訴你吧,教師,我在你的眼睛裏。”看着孩子那驚喜的目光,聽着他那稚嫩的聲音,我也高興地對他說:“對呀,教師的眼裏有個你,你的'眼裏有個我,對嗎?”“對!”於是,我們又高興的玩起來。教師和孩子經過目光的交流,就會建立起豐富的感情,也會讓孩子更加喜歡你。

教師隨筆範文5

幼兒園教學與中國小教學不一樣,幼兒年齡小,注意力時間比較短,幼兒又個性好動,坐不住,如果單純的言語說教,幼兒很容易就失去興趣,注意力轉移,教學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針對這一特點,我們便把幼兒的好動與教師的教學相結合,使原本相矛盾的兩件事相輔相成,有機結合。

無論是常識教學、故事教學、還是兒歌以及歌曲教學,我們都根據教學資料編排相應的動作,一句一個動作,邊做動作邊進行教學,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代表了一個資料,幼兒學習用心性空前高漲,在手舞足蹈當中不知不覺的掌握學習資料。

幼兒園教學不拘模式,很多事情只要找準了切入點,就能化難爲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隨筆範文6

我第一年當班主任,在開學初有很多有經驗的老師都告訴過我,班主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輕鬆,雖然我作了十足的準備,但是說實話心裏還是很擔憂的。

開學後的兩個星期,有些幼兒哭鬧、有些幼兒沉悶、有些幼兒因爲不習慣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幾乎每位家長都會來詢問幼兒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詢問中不免會出現這樣的話語,“老師,我們因爲是獨生子女,所以我們很寶貝的,不能說重話”、“老師,你們這裏會不會給孩子曬被子,我們敏感的”、“我們的孩子吃飯乖嗎?你們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話,從家長的角度出發一切地顯得那麼自然,但是我隱隱地感受到了無比大的壓力,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當初別人對我的提醒。

可是擺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實,我只有解決不能退縮,除了在幼兒園給孩子培養常規,還要給他們像媽媽的愛,面對家長,我建立了班級QQ和班級博客,把孩子吃飯、遊戲、睡覺的照片錄像呈現給家長看,將我們的教學內容也呈現給他們,讓他們在幼兒園之外也能隨時瞭解到我們班裏的情況,讓他們能放心地將幼兒交到我們手裏。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長的配合下,開學這一個月來,我們班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好,孩子們愛老師,愛幼兒園,家長和我們也像朋友那樣交流着,一切都顯得那麼地和諧自然。我想這樣的和諧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工作,將我們班搞出特色,將孩子培育得更棒!

教師隨筆範文7

早上醒來聽到學生的讀書聲,那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呀。

聽,呂建鑫琅琅的讀書聲已把我帶到了季羨林先生家,看到季羨林正在和張坊同學交流讀書、寫作、背古詩。彷彿看到小作者的驚訝之情,彷彿又聽到季老先生爽朗的笑聲:是那麼和藹可親,又是那麼博學多才,精通12國語言,佩服之情油然而生。這都是小小朗讀者呂建鑫同學的朗讀給我帶來的空間想象。與其說我帶領大家讀書,不如說,是大家的讀書聲給我帶了無限的樂趣與遐想。

聽,何多蘭同學正在讀《走遍天下書爲侶》,我彷彿看到她坐在樹下的長椅上聚精會神地讀書。那聲音宛轉悠揚、悅耳動聽,聽上一百遍也能讓我回味無窮。 從她的讀書聲中,我能感受到何多蘭已把書當成了她的.朋友,她傾訴的對象。與書爲伴其樂融融。

聽,一個個讀書的聲音上傳到班級羣裏,早上的班級羣可真是書聲琅琅、你趕我追,熱鬧非凡啊!薛夢圓、劉國鵬等同學讀的《竊讀記》讓我熱淚盈眶。一個這麼熱愛讀書的孩子,卻因爲經濟條件而要提心吊膽地讀書,雖然不安但又讀的那麼快樂。讀書讀的腳都麻了還感覺渾身輕鬆。這種讀書的精神,這種求知的渴望令我感動。生活在這麼富裕的時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讀書呢?

讀書,可以讓我們跨越時間隧道,去到我們想去的年代;讀書,可以讓我們跨越空間的橋樑,走進我們想去的地方。跨越空間和時間,同睿智智的對話,向高尚的人學習,這是多麼神奇而美妙的事情啊!

我經常給同學們說,讀書,先從有聲的晨讀開始。早上醒來,練練嗓子,那就大聲朗讀,讀出氣魄,讀出感情,讀出夢想,讀出未來,讀出你意想不到的美好成果。

晨讀,已成爲我班學生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道風景線,我們將會沿着這道風景線,收穫很多讀書的樂趣。

教師隨筆範文8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長”。人的一生應該是一直在生長,不管做企業員工,做企業領導,做學生,還是做教師,都應該是時時在生長,時時在進步,不斷完善自我。不學習不生長,就會被更多不斷學習,不斷生長的人超越,就會被更多優秀的人替代,就會被環境所淘汰。管理企業如此,管理班級也如此。所以在管理班級中“和學生一起成長”成爲伴隨我的座右銘。

一、和學生一起有目標的成長。

我給自己的班級選定了班級Logo—牛,即我們要做“牛”人。班旗上的“忠”“實”“勤”“善”是我們的班魂:忠,忠誠服從;實,誠實可信;勤,勤快守時;善,與人爲善,班旗掛在班級的後牆上,時刻告訴學生要做忠實勤善的人,也是每個人的成長目標,,也是塑造學生成長的模板。班徽在班級的正前方,擡頭就看見,時刻給學生以警示。我們的班徽也製成了胸標佩戴於胸前,讓學生時刻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着自己,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的班訓:忠誠榮譽,服從團隊,勤奮守時,終極目標。這既是學生的生長方向,也是我的教育目標,也是我個人的奮鬥指向標,我們要做到:努力向前,沉默爆發。

二、 和學生一起全面成長。

學生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的目的很簡單,讓孩子學習好,能考一所好大學僅此而已,這是因爲孩子父母對教育瞭解的不全面或懂得不多,而作爲職業教書育人的我們就絕不能僅此而已,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學到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全面的人格,更要有更多的優秀習慣。

對於知識的學習,我們班學生都能做到擡頭聽課,低頭思考,正課跟着老師走,自習課自己練。在學生體能的訓練上,是一次和一位家長的談話啓發了我。他說:暑假期間和孩子閒着一起鍛鍊一下,讓孩子跳一下繩,可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只跳了三個;打一下羽毛球吧,結果孩子一個也接不住。這孩子學習沒搞好就連身體也搞垮了。這話讓我無地自容。爲了孩子的健康,開學後我立刻爲孩子們購置了十幾副跳繩,讓孩子在大課間進行跳繩練習,並且定期進行比賽。現在每位學生至少能跳到100多個。我自己也在練習,我也能跳500下左右。在我校運動會期間,我將我們的跳繩運動拿到了我校運動會的開幕式上,並獲得了成功,這是我們平時的練習,而不是臨時的.準備。後我又給孩子們購置了毽球,讓他們進行練習,以強健身體,等來年運動會時再次派上用場。

數看成功人士只有優秀的學習是不夠的,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習慣,爲此我在教室的文化建設上,在每次的主題班會上,在每次與學生的談話中都將好的人格和習慣滲透其中,這就是“潤物細無聲”。一開始我班有一學生經常說謊,總是將別人沒有的不好說成有的,把自己有的不好說成沒的。讓他調查班裏學生吸菸的情況,結果他把不吸菸的同學說成吸菸的,把吸菸的說成不吸的,其中包括他自己。當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將事情搞明白了,並單獨和他談話,指出他的謊言,最總他承認了。據該生說,有一段時間他看見家裏放着煙,就偷偷吸了起來,結果有點上癮。後來我與他的爸爸談了一次,證實了他說的是真的。經過幾番努力,這孩子已經戒掉了吸菸,並且也不撒謊了,做事也踏實了。

優秀的習慣成就了無數的企業精英,李嘉誠一直在學習,據說他的牀頭總有書;惠普第一女CEO朱莉也一直在學習,她從祕書走到CEO;麥當全球勞董事長兼執行官貝爾靠的是勤奮,他是從掃廁所開始;童文紅現實版的杜拉拉,馬雲的合夥人,她是從前臺做到了億萬富翁,也是憑藉着踏實,誠懇,執行力,團隊意識。這些優秀的習慣已經張貼滿了教室。成功不僅需要業務水平好,更需要個人的軟素質,服從,榮譽,目標,責任,團隊,自制力,執行力,勤奮,好學,守時等。學生這樣成長,我也要這樣成長。

同學們和我的目標正在由小到大,由近到遠一點一點的實現,同學們一定會成爲優秀的人,我也會帶出一隊優秀的人才和一個優秀團隊。讓我們一起前行,一起實現共同成長的目標吧。

教師隨筆範文9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水流,無以成江河。可見,積累是相當重要的。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學生是寫不好作文的。在指導學生習作過程中,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因爲生活環境的侷限性,對周圍事物未能認真觀察,所以遇到寫作文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常常感到無從着手,無內容可寫,缺乏寫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學要着力提高學生語言的儲備量,教會學生積累詞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1、定期檢查:每週都要寫《採蜜集》,定期進行檢查,課外摘抄古詩、兒歌、精彩片斷、名人名言,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使之內化成自己的語言,長期積累,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而爲寫作建起一座資料庫。

2、互相交流:利用班隊課、活動課開展《與好書交朋友》的朗誦會、故事會,評選出朗讀能手、故事大王;舉行閱讀知識競賽,讓學生把看過的書中的一些文學知識或有關重要人物和事件編成考題,進行比賽;開展經驗交流會,讓做得好的學生把他們的好經驗、好方法向大家介紹,並且組織討論,評價哪種方法更好,以達到互相促進,不斷提高的`目的。

3、學有展示:展示《採蜜集》,組織評選蜜蜂獎。由於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學生學到越來越多的知識,見識越來越廣。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位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學生的自由,發揮學生的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充實,並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外,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積累寫作素材,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寫作的興趣,把以往的要我寫變爲今天的我要寫。

教師隨筆範文10

本學期,小班的李老師歇婚假,我在小班幫忙。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叫洋洋。注意到他,是因爲他背上的小書包。他的小書包一直背在背上,請他拿下來,他就狠勁的哭。

我想,也不能總讓孩子揹着書包活動啊,要想個辦法才行。於是,在他心情平靜的時候,我握着他的小手問:“洋洋,你爲什麼總是揹着小書包,這樣多累呀。”“我怕別的小朋友會拿我的東西的。”噢,原來如此,對於剛剛進入集體生活得孩子,他是缺乏安全感的。我說:“你放心好了,有老師給你看着呢,別的小朋友不會動的,咱們把他放在你的小櫃子裏,過一會兒,你可以去看看他,好嗎?”“好”洋洋怯怯的回答。我陪着他將書包放進了小櫃子裏。過了一會兒,我牽着他的`小手去看了看小書包,看到小書包好好地在櫃子裏,他笑了。我說:“看,沒有人動小書包的吧!我們放學時再背上他吧!”他使勁的點了點頭,看的出來,他這次放心多了。

第二天早上,我牽着他的小手把小書包放進櫃子裏,雖然他還有些不捨,但還是放下了,我給了他個大拇哥,他開心的笑了。

隨後的日子,他每天都放心的把小書包放到櫃子裏,我看了,都給他動作或語言的鼓勵,看的出來,他很開心,同時,他也更愛來幼兒園了。

每個班都有特殊的孩子,他們都有一些特殊的行爲,我們要採取靈活的方法給予指導,這樣,孩子和我們都會有所受益。

教師隨筆範文11

和以往一樣,我認真地備着課,許老師拿着綢帶帶着孩子們出去上健康課去了,孩子們手裏拿着綢帶開心地唱呀跳呀跑呀,一番很熱鬧的場景,許老師和孩子們們也時不時地玩耍着,感覺很開心。過了不一會兒,就在我專心寫着字時,一陣急促的跑步聲朝我而來,我轉頭一看是許老師,一聽她的語無倫次的聲音,很嚴肅很緊張,我趕忙問:“出了什麼事?”她說孩子磕掉牙了,快!快……我一聽,嚇了一跳,怎麼會呢?出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啊!容不得我多想,三步並作兩步,急切地跑了出去。只見那個小朋友的嘴裏嘴邊上全是血。這時孩子嚇得已經哭了起來,我親切的對她說:“別害怕,讓老師看一看”,我趕緊從口袋裏掏出手絹給孩子擦起來,一看孩子的當門牙磕掉了,血不停地往外流,於是我和許老師趕緊抱着她上了醫院。來到醫院後孩子的情緒漸漸地穩定了下來,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們。經過醫生的處理,血總算止住了。

針對上課這一突發事件,我們特意對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安全教育,並讓那個孩子把她當時的'感受給大家講述了一遍。

就這件事我也作了小結:上健康課之前老師必須首先向孩子們強調一定要注意安全,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一定要多長一隻眼睛。我們要時時刻刻的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事項,時刻觀察幼兒的行爲。除了這些還不夠,並請家長一起跟我們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我們和家長共同努力,讓孩子們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讓我們的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隨筆範文12

這是我第一次帶寶寶班,毫無經驗的我,剛開始自然是有些手足無措,慢慢地我發現這些小寶寶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一定要抱着自己的書包,不論怎麼哄,感覺好像拿下書包就是不讓他們回家一樣。但是隨着時間慢慢地他們放鬆了“警惕”,願意把書包放下來了。

可是,一個禮拜過去了,仍然有一個寶寶不肯放下他的書包,這個小寶貝的名字叫張皓宇,他是個很聰明的小孩子,每次隨着其他小孩子一起哭鬧時,他總會說:打電話,要打電話。

有一次,我趁着他心情還不錯的時候,問他:“爲什麼你總揹着小書包呢?”他簡單地回答了句:“馬上要回家了,背上書包才能回家”。於是我說:“到了放學的時候,老師會幫你拿好書包的',你放心好了,再說小書包不喜歡天天呆在你背上,它想下來休息一下,你看別的小朋友都是這樣放下書包的呀!我們放學時再背上它好嗎?”皓宇點了點頭,作爲對我的回答。以後他把書包放在椅子上時都要大聲說:“老師,你看我的書包休息啦!”每次我也都給他一個表揚的微笑鼓勵他。我也希望寶寶一班的孩子們都能快樂地度過他們在學校的每一天時光!

教師隨筆範文13

常聽老師們說:當老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回首這兩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確感到當一名國小班主任的辛苦,這其中有苦也有甜,沒什麼經驗可談,或許這只是自己對班主任實踐工作的幾點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把讚美還給學生。

教師的讚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讚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讚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讚美也是實現以人爲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作爲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踊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我班的某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在我教他的這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幾乎沒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課間操,由於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擠,我站在講臺上,維持着秩序正好門後面的拖把倒了,學生光顧着擠,好象沒有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掃把。這時,某某同學擠了過來,告訴大家看着點,別拌倒。然後拿起來了。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做完操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某某同學,並盡力讚美了他關心集體,爲他人着想的好行爲。此後,我又從幾件小事裏發現他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昇華。漸漸地我發現他變了,上課特別認真,作業完成得很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件事給我啓示頗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開始注重以人爲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請多給學生一點讚美吧,因爲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讚美之中。

感悟二:用愛心爲後進生撐起一片天空。

我們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陽,那麼後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要小心的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句話或許有些誇張了一點,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後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爲一名,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後進生,是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展現自己獨特的風采。在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第一學期裏,我的班級裏某某和某某,他們兩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愛做家庭作業,導致他們兩個的學習成績很差,幾次找家長談話,效果也不是很好,課堂上,我仔細的觀察他們兩個,課下,我找他們兩個談話,發現,他們並不是那種學習成績較差、無可救藥的學生。看來是思想問題,我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沒過幾天,某某某病又犯了,我很生氣,同時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們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那麼他們也許就會越來越放鬆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真是動腦筋了,一有空就把他兩個叫到辦公室一邊陪他們做作業,一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幾天之後,我發現某某已經能夠自己按時完成作業了,於是,我及時對某某進行表揚,,沒過幾天另一個也開始自己完成作業了。當時我雖然很高興,但是真的很害怕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又不能堅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興奮的是,他倆不但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且作業的質量也很高,批改他們的家庭作業,不忘加上一句批語,有時是:你能按時完成作業,老師真高興;有時是:你可要堅持哦!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某某的單元自測每次都是考“優”。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因爲,我沒有放棄他們。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於後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老師一定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溫暖,給予他們的信心,給予他們的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心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這樣的辦法的確是很好的,我想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會爲我以後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感悟三:請耐心等待一會,花兒就要開了。——教師要學會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傾吐不失爲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應該積極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瞭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爲學生是小孩子,不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於教育好學生,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缺陷。學校強調學生不準遲到,我平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就是犯某某某病,有一次,預備鈴都響過了,班裏的孫某還沒來,我焦急的站在樓上往下看,也沒看到人影兒,同學們都在專心的讀課文,“報告”,同學們聽到聲音都停止了朗讀,看到他,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經常遲到,我昨天找他談話時,他保證說再也不遲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師,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幾點了。”我沒等他說完,便接過他的話頭訓斥了他一頓,然後就讓他站在門口,再也不理會他了,課後才瞭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給奶奶拿藥,所以纔來晚了。知道事情的真相後,我後悔自己沒有聽完他說的話,我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並向他道了歉,他很誠懇地說:“老師,這沒什麼,誰讓我以前老愛遲到呢。”反思一下:作爲教師,有時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該,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教師隨筆範文14

本學期我努力工作,爲了使自己在研修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爲了更好地開展以後的工作,現就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我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爲業餘時間多學習信息技術,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自主學習:

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階段和自身面臨的專業發展問題,自主選擇和確定學習書目和學習內容,認真閱讀,記好讀書筆記。只有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讓學習成爲提高自己的渠道,讓學習成爲我一生的精神財富,做一名學習型教師。所以,我就多讀書,多學習,多寫讀書筆記。

三、勤思考,多反思

每週堅持寫教學心得;可以是備課心得,也可以是教學體會,可以寫課堂教學方法實施體會,也可以反思上節課存在的問題,然後找出好的方法解決它。善於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四、努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相對來說,國中生比國小生獨立性強,自尊心也逐漸增強,渴望得到尊重。師生之間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關係,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尊重學生,耐心細緻地指導學生,溝通和學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爲學生歡迎和愛戴的人。上課時我是學生的老師,循循善誘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膽求異創新;課後我卻成爲他們的好朋友,無話不談,亮起心靈之光。

五、嚴謹治學,保持良好的教態。

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風。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學生。所以我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做到愛崗敬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爲人師表,治學嚴謹,還要保持良好的教態。老師的教學語言和教態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老師的教態好,學生就喜歡,他們聽課的興趣就高,接受知識也快。反之,學生就不喜歡,甚至討厭。特別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國中生,看問題開始有可獨立的見解,對他們更要注意教態和教學語言的使用。如我介紹新句型時,我利用語言的輕重,語調的高低,和一定的動作表情,儘量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我的表情變得自然親切,使促使感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這樣學生就增添了勇氣,就能大膽地回答問題。

六、成績方面:

經過努力,學生學習成績有所提高。當然,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同學們的努力,更離不開領導的指導和各位同事的支持。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只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今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

七、努力方向

本人需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在明年的三合一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總之,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學習,爭取進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繼續努力,力爭佳績。

教師個人研修隨筆篇2夏末的雨,少有涼意,飄飄灑灑的雨絲輕柔的親吻着肌膚。一陣涼風吹過,感覺到身子猛的打了個寒顫。然,心裏滿是暖。此刻,思緒漫長,凝神處,溫情的一片,各位專家暖暖細語,隨着風,飄然而至。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設計。盈滿心間!

就是這盛夏,網絡研修爲我們開闢了一條與全國知名教育專家緊密接觸的通道。老師專家有幸相遇在網絡間,深深的期待,看到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希望在靜謐的這一抹綠色中沉澱,研修的碩果,如演繹着奧運激情的盛夏收穫滿滿!喜歡獨自欣賞那一段段絕唱,眼眸中孩子們的笑臉與期盼!

都說高處不勝寒,唯獨這雙對接研修專家們的高度,每一篇能都讓人心靈交融,暖涌遍。微閉雙目,總可以感覺聽到那一字一句的吟唱,感動着,歡喜着。泛起層層漣漪,微笑總會綻放。報告的細緻入微,視頻的課堂精彩,喜歡自己暢遊在你們知識理論的海洋,細細的呼吸,默默的汲取。不知疲倦!淡淡的情懷如潺潺流淌的小溪,自然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皆是研修的喜悅與期盼!如春風送暖,花兒開放,朵朵豔豔!

網絡研修爲我們所有教師搭建了廣闊的交流平臺。在這裏,我們珍惜機會,惜時如金,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收穫成長!

教師隨筆範文15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學着和咱們互相問好。說真的,僅僅才過了一個暑假,可孩子們是乎懂事了許多。一些來得早的幼兒能自我主動幫忙教師、阿姨幹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擦桌子、放杯子等等。看着這些可愛的孩子,我的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去年的此刻,那時的他們也如此刻小班的孩子一樣剛離開父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陌生的環境,免不了在早上來園時因依戀家長有的.也會“哼上小曲”。再回首,經過小中班兩年的領悟、生活,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自我服務潛質的方面,更是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中午咱們班內的教師、阿姨不約而同地交流了起來,明顯地感到孩子們的提高,真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其實孩子的提高,離不開家長、教師的悉心呵護。

忠心地祝願咱們大六班的全體小兄弟姐妹在教師、阿姨的關心、愛護下能天天愉悅,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