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工業

省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路線的探索調研報告

工業1.72W

  一、基本情況

省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路線的探索調研報告

油菜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也是種植面積僅次於水稻、小麥的主要農作物,隨着優質“雙低”油菜品種的推廣和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調整,油菜的種植面積也正呈逐年擴大的趨勢。20__年我省油菜種植面積爲1447.1萬畝,20__年已達到了1504.1萬畝,增長了4%,畝均單產已由20__年的108.4KG提高到20__年的119.67KG,增長了10.4%;總產180.0萬噸,比20__年增長了14.80%。我省屬全國油菜優勢農產品區域,已經形成了沿江和江淮兩大集中優勢產區,是全國油菜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常年油菜產量居全國第二位,20__年油菜總產量156.8萬噸,佔全國的13.8。

由於油菜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水稻主產區,前茬作物爲水稻,種植模式爲稻--油。油菜的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直播(包括撒播、穴播)等,育苗移栽技術作爲農業部門的主推技術是我省目前的主要栽植方式。

多少年來我省油菜生產一直採用以人工作業爲主的生產方式,除耕整地、灌溉、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可以與水稻生產機械化實現機具共享外,其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水平幾乎爲零。以育苗移栽爲例:在前茬收穫後,用拖拉機或耕牛對田塊進行耕翻,從起壟打穴、育苗、起苗、移栽洇水、施肥除草、收穫直至乾燥全靠人工作業。整個生產過程直接投入用工量12-13個工日,僅育苗移栽、收穫、乾燥等關鍵環節就需8-9個工日,已超過水稻全過程的用工量。使油菜生產成本高,種植效益低。據__省價格成本調查隊20__年調查統計每畝油菜純收益僅爲22.67元。每年油菜收穫集中在5月中下旬,正遇江淮多雨季節,收割後的油菜籽常常因得不到及時的涼曬乾燥造成大量油菜籽發熱、黴變,全省每年造成的黴變損失在10左右。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收穫季節的黴變損失,直接影響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制約了油菜種植規模的擴大和產出效益的提高。廣大農民在水稻生產機械化基本解決的感召下迫切要求解決油菜生產機械化的問題,重點解決油菜栽植、收穫、烘乾等關鍵環節的機械化技術,跳出傳統的種植模式,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因此,探索適宜的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減少用工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優質油菜的單產和效益,不僅是我省農機推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對我省種植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的改善有着十分現實的意義。

  二、認真開展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

我站在省局的支持下,從“九五”末開始在油菜種植、收穫和烘乾等幾個關鍵生產環節開展了試驗示範工作,主要示範內容如下:

1、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示範

爲進行油菜機收試驗,指導全省的試驗示範工作,我站制定了《__省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大綱》,並率先於20__-20__年在巢湖市居巢區兩次進行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宣城、馬鞍山、黃山、滁州、合肥、巢湖等市的有關縣市按照該《試驗大綱》也相繼進行了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試驗內容是對油菜機收的聯合收穫、分段收穫兩種工藝模式進行探索。油菜聯合收穫機械化工藝模式:該工藝採用改進的適宜油菜機收特點的稻、麥、油兼用型或專用型聯合收割機,在油菜適收期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輸送、脫粒、清選等工序;油菜分段收穫機械化工藝模式:該工藝採用人工或割曬機等將油菜收割鋪放,利用作物後熟作用、晾曬2-3天后再由人工或機械揀拾將油菜喂入聯合收割機進行脫粒、清選。

通過試驗得到以下結論:

(1)、機械收穫省工省時節本增效,促進秸稈還田,培肥地力。

傳統的人工收穫方式,是一項使用工時多,勞動強度大的強體力活,收割1畝油菜需要1.5-2工日。採用機械聯合收穫每小時可作業3畝以上,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效,同時由於節約用工量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油菜聯合收穫的同時,將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對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都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避免了農民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

(2)機械分段收穫工藝模式難以實施,聯合收穫爲當前主要工藝模式。

機械分段收穫工藝雖然有利於提高油菜成熟度,降低損失率。但相對聯合收穫多一道環節,且無相應機具:保有量較大的稻麥割曬機不適宜收割油菜,裝有撿拾裝置的油菜聯合收穫機在我省還是空白,因此目前還不具備實施油菜機械分段收穫的條件。

目前的油菜聯合收割機屬於兼用機型,即在原有稻麥聯合收割機基礎上加裝和更換部分裝置和部件,實現稻、麥、油三用,有利於提高機械利用率和經濟性,因而具有較強適應性。

(3)準確把握適收期是降低損失率的關鍵。

油菜機收損失率不僅是機收的重要指標,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影響損失率大小的因素除收割機性能、農藝配套措施外,重要的是操作技術。由於同一株油菜上下層角果的成熟期不一致,當上層角果已黃熟時,下部角果還處於青熟期,因此聯合收割機對油菜的適收期要求較嚴格,若機收過早,則由於作物潮溼,含水率高,不僅機器作業負荷增大,而且籽粒與莖杆粘連,難以清選、分離,造成脫粒損失和含雜率上升;若推遲收穫期,則由於油菜過於成熟容易炸莢,造成割臺部分損失增加。從試驗得知油菜最佳適收期爲黃熟末期至完熟前期,俗稱九成熟左右。另外,在同一天中避開中午高溫期作業也有利於降低損失率。目前理想的機收損失率在8左右,該值低於人工收穫方式的損失率,農民對此基本滿意。

(4)通過試驗示範,選擇了比較適宜我省示範推廣的機型:湖州—200Y、上海嚮明200、浙江三聯180、南通五山20__型稻、麥、油兼用型全喂入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

2、栽植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

進行油菜栽植機械化技術試驗的目的主要有:

(1)、探索油菜栽植新技術,與油菜育苗移栽相比在不降低產量的前提下減少用工量,降低生產成本;

(2)、爲有利於油菜機收探索適宜的栽植技術和選擇新品種。

根據我省油菜育苗移栽面積較大,該項技術已被廣大農民所接受的實際情況,我站也曾打算進行油菜機械移栽試驗,但由於國內農機科研部門研製的移栽機械工作可靠性不理想、性能還不能滿足移栽技術要求,進口移栽機械價格昂貴而放棄了這個打算。因此確定直播機械化技術作爲油菜栽植的發展方向。

20__年我站制定了《油菜機直播技術實施方案》,該方案在總結各地已經取得機械直播油菜經驗的基礎上,詳細擬定了油菜整地機直播、免耕機直播、機開溝免耕覆蓋直播等三種直播技術的對比試驗方法,並由省局立項在宣城、滁州、馬鞍山、合肥、巢湖、六安、安慶設點試驗。經過試驗以宣城爲代表的油菜機開溝免耕覆蓋直播技術和以滁州爲代表的油菜淺旋耕機直播技術取得明顯成效,並顯示出較強的適應性。

油菜機開溝覆蓋免耕直播技術,是宣城市、廣德縣兩級農機部門經過連續多年的試驗示範,而總結形成的一項油菜機械化栽植新技術。該技術最大優點是省工、省時、節約成本。據測算:按傳統的人工移栽方式種植油菜,僅育苗移栽環節每畝約需4.5個工日以上,用機開溝免耕直播技術播種,每畝只需0.5個工日,兩相比較畝均節約4個工日,減少了油菜栽植的用工投入,實現節本增效的目的。該技術與傳統的人工移栽方式相比還具有:通過發揮機械優勢在最佳的.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種植計劃,充分利用10-11月份的有效光溫條件促進油菜生長,獲得健壯的冬前苗;油菜適時機械播種,能夠獲得理想的畝基本苗數(10000株以上/畝),羣體優勢明顯,個體也能充分生長,個體與羣體協調而合理;抗倒伏能力強、病害輕。同時根據油菜的生長規律,採取一系列的農藝輔助措施,以適應油菜生長對水肥等營養的需要,所以產量明顯提高。應用該技術後經多點測產,主要油菜品種的產量達到175KG以上,略高於育苗移栽產量。

宣城市示範該項技術後油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冬閒田面積逐年減少。該市每年應用這項技術的面積近80萬畝,佔全市油菜面積120萬畝的70以上。20__年6月該項技術通過__省科技成果鑑定。目前該技術不僅在我省油菜主產區試驗示範,還輻射推廣到外省油菜主產區,20__年9月份河南省固始縣農機部門來我省考察後,引進開溝機100多臺,當年實施面積就達1萬多畝。

滁州、馬鞍山等地試驗的油菜淺旋耕機直播技術,其主要機具爲2BG-6B型油菜直播機,能在稻茬田一次性完成淺旋耕、播種、施肥、鎮壓等工序,並具有一播全苗、提高工效、減輕勞動強度等作用。與育苗移栽相比畝均節省用工3個工日。經試驗點測產主要油菜品種產量爲174KG/畝,比育苗移栽同品種的產量增產24KG,增幅達16。

以上試驗結果還表明:直播油菜由於畝基本苗數高於育苗移栽的畝基本苗數(育苗移栽不足7000株/畝),油菜的株型相對較小,枝杆分叉和結莢部位較高,枝杆交錯程度明顯低於育苗移栽,因而有利於油菜機收。

3、烘乾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

我省曾多次組織烘乾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但由於未能把握烘乾機械生產能力與當前農戶經營規模的關係、解決用戶對烘乾機械的認識問題(認爲烘乾機械只有在陰雨天氣才能發揮作用,在晴好天氣使用烘乾機械是多此一舉,未能認識其在提高糧油品質、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未能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等問題而使烘乾機械利用率低,經濟效益差,示範效果不明顯甚至產生負面影響。20__年我省承擔了農業部“糧食產地烘乾試點”項目,在該項目實施中除選用先進適用烘乾機械外,重點在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下工夫,選擇糧油收購加工企業作爲示範對象,幫助引導其開展糧油收購加工、代烘等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果。示範表明:

1.糧油機械化烘乾的優點

第一、油菜籽收穫後可以得到及時烘乾,擺脫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減少油菜籽產後的黴變損失,保證增產增收;

第二、可以減少曬場佔地,降低涼曬成本,避免曬場涼曬造成的污染和浪費,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率;

第三、採用低溫乾燥處理,可以確保油料品質,增強油料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以糧油收購加工企業爲依託,開展機械化烘乾作業,實現企業、農民真正雙贏。

由於收穫後的油菜籽含水率高,而收穫期大都是多雨季節,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晾曬,將發生發熱、黴變等現象,直接後果是出油率和成品油品質下降,油菜籽如不能及時地出售,就面臨着黴變的風險,意味着農戶將要增大損失,減少收入,全國每年因黴變造成7-8的損失,我省高於全國水平。而擁有烘乾機械的糧油收購加工企業因具有相應的烘乾能力而可以大量收購儲存原料。由於糧油收購加工企業的敞開收購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農戶的風險,也就是使農戶增加了收益。農民以節約下來的涼曬成本讓利給企業,使企業降低了經營成本。烘乾機械化技術不僅成爲農民與企業、農民與市場連接的紐帶,而且使糧油收購加工企業更加確保了產品的品質,提升了企業的技術含量和油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後勁。這已逐漸成爲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技術手段。

  三、我省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路線

經過全省各級農機推广部門幾年的試驗示範,現已基本探索出適宜我省的以油菜機直播、聯合收穫、小型低溫烘乾爲中心內容的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