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服裝

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檢測方法論文

服裝7.51K

摘要:本文主要比較了國標與美標對於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檢測方法的差異,並對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檢測提出了建議與展望。

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檢測方法論文

關鍵詞:耐臭氧色牢度;檢測方法;控制標物

1引言

由於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等原因,大氣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和氧化物,它們會導致有色織物變色褪色,甚至引起色牢度下降,這一現象已經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紛紛提出對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進行測試的要求,如美國李維斯牛仔布的質量驗收標準,就對耐臭氧色牢度提出了要求[1,2]。服裝上游企業也紛紛尋求有效質量控制方法,並作爲企業質量內控指標,因此對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進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檢驗方法顯得尤爲重要。本文主要比較了國標與美標對於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檢測方法的差異,並對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檢測提出了建議與展望。

2國標與美標的差異

2.1適用範圍

AATCC(美國紡織化學師與印染師協會)關於紡織品耐臭氧色牢度的測試有兩種方法,分別爲低溼大氣和高溼大氣的測試方法,而國標將兩種測試方法歸納在一個標準裏。具體的標準代號、名稱及適用範圍如表1所示。

2.2測試原理

AATCC109—2016的原理是將紡織品試樣暴露在室溫64?~82?(約18℃~28℃)和相對溼度不超過67%的含有臭氧的大氣中,不斷重複此循環,直到試樣達到一定的變色,或完成規定的循環次數。AATCC129—2016的原理是將紡織品試樣和一塊控制標樣同時暴露在相對溼度恆定爲(87.5±2.5)%、溫度爲(40±1)℃的含有臭氧的大氣環境中,直到控制標樣顯示的變色程度達到相應的褪色標準。不斷重複此循環,直到試樣達到一定的變色,或完成規定的循環次數。對於某些纖維,在低於85%的溼度中,染料不容易褪色,這就需要在更高的溼度下測試以產生顏色變化,以預測其在溫暖、潮溼環境中使用時的褪色情況。GB/T11039.3—2005的原理分爲兩部分內容,第一,一塊試樣和一塊控制標樣,在環境室溫、相對溼度不超過65%的大氣中,同時放置在臭氧試驗艙內,直至控制標樣的顏色褪至與褪色標準相同。該試點階段爲一個週期,重複該週期,直至試樣達到規定的變色,或者達到預定的週期數。第二,一塊試樣和一塊控制標樣,在相對溼度(85±5)%、溫度(40±5)℃的大氣中,同時放置在臭氧試驗艙內,直至控制標樣的顏色褪至與褪色標準相同。重複該試驗週期,直至試樣達到規定的變色,或者達到預定的週期數。從3個標準的原理可看出,AATCC109—2016不需要控制標樣,直接將測試樣進行暴曬至規定變色或規定循環次數,而AATCC129—2016和GB/T11039.3—2005均需要控制標樣。由於耐臭氧色牢度的測試不具有普遍性,在國內市場上關於耐臭氧色牢度的控制標樣目前暫無銷售。

2.3測試樣品

AATCC109—2016和AATCC129—2016要求試樣尺寸至少爲100mm×60mm,GB/T11039.3—2005規定試樣尺寸爲60mm×100mm,並提出如果試樣是紗線,將其編成織物,使用一塊尺寸爲60mm×100mm的試樣,或者將其緊密地纏繞在一片尺寸爲60mm×100mm的紙板上,形成只有紗線厚度的一層。如果試樣是鬆散纖維,梳壓足夠數量的'纖維,形成尺寸爲60mm×100mm的一片,縫合在棉貼襯織物之上,以支撐纖維。3個標準均提到,應將未試驗的試樣放在避光的密封容器裏,以避免發生進一步的褪色。其中AATCC109—2016和AATCC129—2016還提出如果測試樣是水洗過或乾洗過的,則對臭氧色牢度的評定,應與水洗或乾洗後的試樣進行比較。

2.4程序

3個標準均要求將試樣懸掛在臭氧艙內進行試驗,試驗完成後立即將試樣從臭氧艙中取出與保存的原樣比較。其中AATCC129—2016和GB/T11039.3—2005要求將試樣和控制標樣同時懸掛在臭氧艙內,AATCC109—2016不需要使用控制標樣。每個標準要求的溫度、溼度、時間及臭氧濃度均有所不同,具體如表2所示。

2.5評級

3個標準均要求每一循環的試驗結束時,立即將試樣從臭氧艙中取出與保存的原樣比較。在規定的暴曬循環後,用變色灰卡評定試樣顏色的變化,並記錄循環次數。其中AATCC109—2016和AATCC129—2016允許使用儀器評定試樣的變色情況。

3建議與展望

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提出耐臭氧色牢度的測試需求,而AATCC129—2016和GB/T11039.3—2005標準中的控制標物目前在國內市場暫無銷售,希望相關領域儘快行動起來,爲紡織品的耐臭氧色牢度測試提供完善的配套標物。此外,大量測試表明靛藍牛仔面料幾乎都不能通過耐臭氧色牢度測試的要求,各科研機構應對此加深研究,提出合理的優化工藝或解決方案,對靛藍牛仔面料的耐臭氧色牢度項目進行技術攻關,早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