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

新材料5.78K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1

選擇整形崗位,就意味着選擇與危險爲伍,與死神做伴。

"有一次,我國某重點型號發動機進入研製攻堅階段,連續兩臺發動機試車失利,又一臺即將試車的發動機再次出現藥面脫粘",徐立平回憶道,爲了徹查原因,當時在沒有先進檢測設備的條件下,專家組毅然決定,就地挖藥,尋找"病根兒"。

就地挖藥,意味着要鑽進已經裝填好烈性推進劑的發動機燃燒室內,挖出澆注固化好的.火炸藥,而且挖藥量極大,這在工廠歷史上是頭一次,艱難可想而知,危險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沒有絲毫猶豫,一支平均年齡30歲出頭的突擊隊迅速組成。院、廠領導第一個鑽進去查看情況,經驗豐富的班組長打孔探明位置,車間主任當起了"首操作",徐立平也主動請纓加入,成爲最年輕的突擊隊員。

狹小的空間,半躺半跪在成噸的炸藥堆裏,忍着濃烈而刺鼻的氣味,突擊隊員們用木鏟、銅鏟小心翼翼一點一點摳挖。高度的緊張和缺氧,使得每人每次在裏面最多隻能幹上十幾分鍾。而作爲最年輕的突擊隊員,徐立平每次進去總要多堅持幾分鐘,"當時,在裏面除了挖藥的沙沙聲,都能聽到自己緊張的心跳。"就這樣,如同螞蟻搬家一般,歷時兩個多月,挖出300多公斤推進劑,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修復後的發動機地面試車圓滿成功。任務結束後,徐立平的雙腿疼得幾乎無法行走,"只要組織和任務需要,我仍會毫不猶豫地上!"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2

1969年,19歲的艾愛國扛着行李來到湘江邊的湘潭鋼鐵廠成爲一名焊工,此後50多年時間,他孜孜不倦,帶領團隊攻堅克難。

1982年,32歲的他以8項全優的成績成爲當時湘潭市唯一有兩證的.焊工。1983年,原冶金工業部組織全國多家鋼鐵企業聯合研製新型貫流式高爐風口攻關,艾愛國主動要求承接其中最棘手的焊接任務,他翻閱了一些國內外有關焊銅的資料,結合自己多年焊銅的經驗,大膽提出了當時在國內還沒有普及的“手工氬弧焊接法”的設想。1984年3月23日,艾愛國採用“手工氬弧焊接”方法成功地焊好了“高爐貫流式”新型風口的紫銅容器。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爲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400多項焊接技術難題,改進焊接工藝100多項。

產業工人是產業支撐的主體力量,是財富創造的中堅力量,是創新驅動的骨幹力量,是製造高地的有生力量。湖南發展藍圖要實現,歸根結底要靠人才,要靠產業工人隊伍。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堅持高位推動、以上率下,形成了全省上下齊抓共推的大格局。

20xx年7月,湖南省第一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工作啓動,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各單位以點帶面,發揮了改革試點的示範引領作用。

在湖南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成員中,工會作爲牽頭單位,在構建部門協同,打造改革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中可圈可點。省總工會在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培育湖湘工匠等方面深入合作,形成以賽推動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格局。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3

固體火箭發動機是導彈武器裝備的"心臟",發動機推進劑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決定着導彈的飛行軌道和精準射程,燃面整形迄今仍然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再精密的機器依然無法完全替代人工。

29年,1萬多個日日夜夜,徐立平和他的同事們用心做着一件事,"給發動機藥面進行微整形,按工藝要求用特製刀具對已經澆注固化好的推進劑藥面進行精細修整,以滿足導彈飛行的各種複雜要求。"徐立平從事的.工作需要極高的精準度,"而與精準相比,這個崗位的高危險性則更令人生畏",他介紹說,固體燃料的特殊性,使得操作人員在整形時猶如躺在炸藥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屬殼體,或摩擦過大發生靜電放電,就會瞬間引起燃燒甚至爆炸,幾千度的高溫,操作人員一絲安全逃生的機會都沒有。

"1987年,我不到19歲,從技校畢業後,在母親的建議下來到她曾經工作過的裝藥整形車間工作,雖然心裏做足了準備,但進廠第一課的點火試驗,現場巨大的轟鳴聲和騰起的蘑菇雲,還是把我看呆了,沒有想到會這麼危險",徐立平回憶道。

這堂課,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要規避危險,唯有膽大心細,練好手中這把刀。

由於固體火藥有很強的韌性,含有粗糙的顆粒,用刀的力道很難把握,一刀切下去,藥面很難保持平整,一旦切多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火藥就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導致發動機偏離軌道,甚至爆炸。藥面平不平,每次用刀切多少,都靠技能人員自己判斷。爲了練好手上功夫,徐立平就不停地琢磨和練習怎麼用力、怎麼下刀,比劃着切、削、鏟等基本功,揣摩着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切削力度,手臂痠痛還不放下,上崗操作時更是一絲不苟,虛心請教,一刀一刀地勤學苦練,多年下來練壞了30多把刀具,手卻越來越有感覺,藥面整度也越來越高。到後來,用手摸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設計要求的藥面,經過他整形的產品保持了100%的合格率。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4

本世紀初,我國正在研製新型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這些新型戰車使用堅硬的特種鋼材作爲裝甲。然而這種材料的焊接難度極高。

盧仁峯: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碳當量高得多得多,可焊性極差。所以說它難就難在如何控制,讓如此高的碳鋼量金屬材料不產生裂紋。

作爲領軍人的盧仁峯必須儘快找到新的焊接方法,這樣工人們才能以此爲範式,展開規模化的生產。爲了研製出新的焊接方法,盧仁峯把自己家的煤氣罐、煤氣竈、廚具都搬到了車間,吃住在車間裏,反覆琢磨。盧仁峯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做了上百次試驗,終於對新型鋼材的性能瞭如指掌。

甚至他僅憑一塊鋼板掉在地上的聲音,他就能聽出其中碳當量有多少,判斷出應該採用怎樣的焊接工藝。

技術難題攻克,一批批新型坦克裝甲生產下線。在穿甲彈衝擊和車體涉水等多種嚴峻的`考驗中,坦克車體依然堅如磐石,密不透風。

中國工匠們的職業生涯既是技藝磨礪、技能積澱的過程,也是突破自我的心路歷程。無數極限式挑戰的積累,造就了他們自己,更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空間和創造能力!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學習心得5

劉更生出生在北京天壇北門的魯班衚衕,據說當時北京城耍手藝的人都聚集在此,其中木匠居多,而劉更生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

小時候,劉更生的玩具幾乎都是父親幹活的工具,他從小耳濡目染,漸漸地對木質傢俱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983年,18歲的劉更生接了父親的班,來到龍順成工作。在他將近40年的從業生涯裏,他潛心研究榫卯結構京作傢俱,並且練就了讓古舊傢俱殘件“起死回生”的.絕活。

今年42歲的張雲希是劉更生的徒弟,和劉更生一樣,張雲希的父親也是一位木匠。20xx年,張雲希從老家滄州來到北京進入龍順成,到今年師徒二人已經共事了17年。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劉更生的嚴厲在於對細節的精益求精,作爲徒弟的張雲希對這種“嚴厲”已經習以爲常。

進入龍順成之前,張希雲有5年的木工經歷,進廠後不久他接到了一個製作3米高頂箱櫃的任務,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要使用豬皮膠來粘合。當時張雲希爲了趕工,在熬製豬皮膠的時候由於熬製時間短,沒有達到師父要的固定效果,不得不返工重新制作。

劉更生說:“我們要把每一件傢俱當做‘傳家寶’去做,只有用這樣的心態製作才能對得起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

在磚刻作品“一千磚頭富翁”前,劉更生大笑自嘲:“這方磚完全摹自齊白石先生的一方印‘三百石印富翁’,哈哈,我比白石翁還富有!”至於“一千磚頭”的來歷,劉更生卻按下不表,給我們賣了個關子。隸書磚刻“三耕堂”,是劉更生去年虛歲六十時,用於總結和自勉的一件作品。他說,總結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生活經歷,可概括爲“三耕”:一是一輩子當老師,賣嘴皮子,可謂“舌耕”;二是專業爲中醫文獻,搞中醫古籍整理,早年沒有電腦,天天爬格子,是謂“筆耕”;最近十餘年,喜歡上玩磚刻,就是“刀耕”了。加起來湊成“三耕”,他就成了“三耕堂主人”。

一名大學教授爲何喜歡上了磚刻,劉更生給我們談起“一千塊磚頭”的緣起。20xx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從千佛山校區遷往新校區長清校區。老校區有一座文獻樓面臨拆遷,此樓建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比山東中醫藥大學(原山東中醫學院)建院還早。從大學時代起,劉更生在這座樓上學習工作了30年,建立了很厚的感情。20xx年,當得到這座樓要拆掉的消息,劉更生實在不捨,就想留下一些磚作紀念。一座歷經半個多世紀老樓,在剷車轟鳴聲中很快被夷爲平地。同事郭棟得知他的想法,從工地的民工手裏“搶救”了上千塊紅磚頭,僱了一輛農用三輪車幫他拉到了長清校區的家裏。劉更生激動不已,就將這上千塊磚頭存放在自家儲藏室。這些廢磚頭以每塊五毛錢買來,劉更生爲此付了七百元錢。

望着散作一堆,迴歸原初狀態的“文獻樓”,劉更生忽一日萌生了一個念頭。他從小喜歡篆刻,想用刻刀讓這堆磚頭重獲生命。當他拿起刻刀在磚頭上試了試,不覺心頭一震,這磚頭質地密實均勻,竟然是很好的鐫刻材料。從此,一塊塊廢磚在劉更生的刻刀下活起來,鐫刻的內容圍繞《黃帝內經》和傳統文化,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變,每一塊磚刻都匠心獨運,力求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不知不覺,劉更生已堅持磚刻十餘年,磚刻作品已完成300多件,開闢了獨具風格的藝術門類。劉更生的磚刻作品做成的拓片,成了山東中醫藥大學對外開展文化交流的靚麗名片,他的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

本來,劉更生的磚刻材料限於那一千塊紅磚,隨着名聲大了,一些朋友主動爲他蒐集古磚。這搜磚、贈磚的背後,又有一串可資紀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