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

新材料2.5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事蹟纔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1

張桂梅,一位63歲的老人,頭髮稀疏,不施粉黛,她的臉上刻盡了滄桑與疲憊,但是她的堅定卻散發着無窮的力量!

她,爲了讓失學的女孩子重返課堂,幾近乞討的籌集資金,創辦女子中學,只是爲了改變“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

她,爲了給貧困的孩子交學費,毅然拿出自己僅有的200元生活費,甚至把妹妹寄給自己的路費悉數拿出。

她,爲了挽救迷戀網絡的男孩,把行李搬到學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了,每一件事都包含着張桂梅老師對教育的執着,對學生的.關愛。張老師一生無兒無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把全部的愛都獻給了自己的學生,張桂梅老師就像一把利劍斬斷了貧困和愚昧的傳遞,架起了知識和山區女孩的夢想橋樑,張老師的無私奉獻,無悔付出,辛勤耕耘,愛生如子不正是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使命擔當的具體體現嗎?這纔是真正的偉大,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一遍一遍看着張老師的報道,不僅潸然淚下,彷彿有一束光射進我的心底,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應當以張桂梅老師爲榜樣,爭當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神聖職責和使命。仰望星空,靜靜思考,這豪言壯語的背後不正是教學生活中平凡的細節匯聚而成嗎?

偉大出自平凡,我應該像張桂梅老師一樣,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上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輔導好每一個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豐富自身的知識底蘊,積澱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在實踐中促進專業成長,才能擔負教書育人的大任,才能不辜負踏上教師征程時立下的誓言。我應該向張

張桂梅老師一樣,始終保持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讚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讚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讚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讚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

紅梅傲骨,大愛無疆,我們應該承襲張桂梅老師的“紅梅”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師德大愛,不改初心,牢記使命,在教育路上奮勇前行!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2

xx是xx鎮雲堡村黨總支部書記,自xx年8月任職以來,他始終愛崗敬業,以身作則,帶頭創業,大力發展種養業,並鼓勵村民自主創業,爲該村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重要基礎。

搞好民生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喊十句口號,不如做一件實事。”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在任職還不到2個月的時間,他就爭取到了掛點單位的支持,並聯系村裏的經濟能人捐石沙、石粉,動員黨員羣衆投工投勞,進行巷道硬化。儘管四處奔波,但他從不說疲倦。當有人問他累不累的時候,他總是笑着答:“爲羣衆謀福利,心裏高興就不累。”

搞好產業發展走脫貧致富路

雲堡村人多地少,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農民增收十分緩慢,xx看在眼裏急在心上。xx年,他抓住土地平整的有利時機,積極動員村民將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流轉出去,由公司承包,用來建設堅果莊園、蜜柚基地,農戶除了每畝地可獲得500元租金之外,還可入園務工。xx年,xx又帶動40戶貧困戶,利用冬閒田種植紫色馬鈴薯230畝,每畝增收1300元。

xx年,爲讓村民打消對種植紫色淮山的疑慮,xx自己先試種了6畝的紫色淮山,試種成功後,帶動28戶貧困戶種植紫色淮山68畝。目前雲堡村已有6個產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進行生產經營,爲雲堡村實現產業脫貧提供了有利支撐。現在加入合作社的191戶貧困戶,大大地改善了經濟狀況,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大道。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3

校外進行家訪,校內開展“五個一”黨性常規活動,張桂梅和老師們邊研究邊探索,感性的認知慢慢聚攏,理性的判斷漸漸升騰,老師、學生的心漸漸和黨支部、和張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張桂梅要去學生陳明思家家訪。當天她的身體很不舒服,走兩步就要歇一歇。可當她看見遠遠來迎接她的陳明思,緊蹙的眉頭馬上舒展開來,微笑着擁抱着學生,輕聲詢問假期作業的完成情況。

20xx年到20xx年間,陳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繼去世,承受不住家中變故的父母經常吵架,有時還會打架,導致陳明思無心上學。張桂梅瞭解到情況後,及時到陳明思家家訪,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陳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親還去打工掙錢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聽過,但由張校長說出來讓我更信服。”陳明思說,“在我情緒不好的.那段時間裏,我不想和任何人講話,校長就讓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憊,只要校長髮現我情緒不對,她都會和我談心,給我講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裏,流露出對我深深的愛,慢慢地我開始和校長講心事了,現在校長已經成爲我的知心長輩。”

陳明思告訴記者,現在她在“演繹紅色經典課間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數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爲共產主義把青春獻》,一聽到歌聲響起,就特別振奮,她彷彿看到了革命先輩爲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渾身充滿了勁,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嚮往的上海財經大學。

多年來,張桂梅把家訪作爲一種工作常態,堅持走進家庭、攜手育人,深入到每個貧困學生家裏,前後共走了10餘萬公里。在她的教育影響下,女高的學生都在心裏暗暗許下向革命先輩學習,努力拼搏實現自己夢想的心願。

“學校每週都開展的‘五個一’活動,一日一次重溫入黨誓詞和每週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革命歷史故事片等活動,讓我們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養,我們的心和張老師連在了一起,讓大山裏的孩子走出來成了大家共同的心願。”麗江華坪女子高中辦公室主任張曉峯說。

當年因不堪學校嚴苛管理而離開的陳建華老師,不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繼續任教,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離開學校後,一直都聽到張桂梅老師的故事,張老師把自己融入時代、將信仰融入生命,讓我深受感動,我也想做像她一樣有信仰的人。”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4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當然要回來奉獻家鄉呀。”三十出頭的“80後”工程師xx先,曾月入上萬元,有着令人羨慕的高薪職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毅然放棄了高薪生活,來到xx市xx鎮當起了一名“鄉官”,在平凡的崗位上專注扶貧。如今,他儼然已成爲xx鎮了不起的“扶貧專家”。

鼓足幹勁專注扶貧

xx年10月,xx先作爲優秀人才進入xx鎮扶貧站工作。入職的第一天,他便被“委以重任”挑起了大梁,扛起了xx鎮的“扶貧大旗”,專注扶貧工作。

到崗後,他意識到扶貧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壓力大、責任大。要做好羣衆工作,必須熟悉村情民意。於是,只要有時間,他不是走村串戶、訪貧問苦,就是守在辦公室的電腦旁,一遍又一遍地篩選、覈對貧困戶系統數據。哪戶沒有安全穩固住房,哪戶需要民政救濟,哪戶貧困大學生就讀有困難……他總是積極探索信息統計新方法,通過比對、篩查、分類、彙總,第一時間整理出詳細清晰的扶貧數據,爲領導決策和部署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獨特的數據分析方法及嫺熟的電腦操作技巧,爲他贏得了“扶貧活字典”的稱號。

宣傳政策爲民謀利

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國家出臺了許多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如產業扶貧、小額信貸、教育資助、社會救助政策等。作爲結對幫扶聯繫人,xx先利用入戶的機會,向羣衆宣傳國家的好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貧困戶心坎上。在聯繫貧困戶韋耀傑的過程中,得知韋耀傑已有77歲,其子身有殘疾,家裏沒有勞動力,主要經濟來源是種糧、養幾隻雞以及養老收入。於是他聯繫民政部門,爲該戶申請了低保,又申請了殘疾人生活補貼,每月加起來有330元的收入。另外,他鼓勵該戶利用補助資金入股xx市六畜興牧業有限公司,連續三年每年有1000元的分紅,第四年返還1萬元的物資。

在聯繫貧困戶韋園蘭的過程中,他得知該戶因爲缺土地、缺資金,夫妻兩人靠外出務工維持生計,家中兩個小孩讀書,房子陳舊、人均不足13平方米,他便通過宣傳危房改造新政策,鼓勵他們籌藉資金自建住房,如今80平方米的磚混住房已經建好。此外,在他的幫助下,韋園蘭兩個小孩享受到了相應的教育資助政策;在他的鼓勵下,韋園蘭夫妻倆擬申請小額信貸5萬元發展種植業。

發展產業助農增收

xx鎮脫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發展產業。主動加強與產業合作社的'聯繫,通過合作社爭取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成了xx先及扶貧站工作的重點。說來容易,做來難。首先,合作社水平參差不齊,且有所顧慮;其次,貧困戶對合作社認識不夠,不敢創新。於是,xx先在鎮領導的指引和幫助下,利用週末時間走訪村屯,與村幹部、黨員羣衆一起走家入戶宣傳產業發展政策,爲貧困戶分析產業發展思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雲堡村韋鸞佳黃牛養殖合作社成功申報項目,並與貧困戶簽訂協議,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合作社和貧困戶的疑慮頓時消失,紛紛主動前來申報項目或申請加入合作社。期間,xx先帶領扶貧站完成了兩項工作:一是製作詳細的項目申報流程並填寫模板供合作社參考;二是安排扶貧專幹負責跟進指導,解答合作社在項目申報過程中的疑問,力所能及地協助合作社完善資料。截至目前,該鎮獲得扶貧產業項目22個,覆蓋率99.7%,基本做到每村、每戶貧困戶有特色產業。

“貧困戶脫貧致富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一年以來,xx先紮根xx、協助統籌11個行政村的扶貧工作,狠抓住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民政救助、醫療救助、轉移就業、移民搬遷,帶領7名扶貧專幹宣傳、落實好惠民政策,協調市直單位在該鎮開展扶貧工作,多舉措、多方位推進xx鎮的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5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xx村支部書記xx就帶領該村羣衆積極投入到扶貧建設當中,組織村民大力發展以獼猴桃爲主的主導產業,保證農戶持續增收;實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開展政策宣傳,確保物質、精神齊脫貧。

一、深入調查研究,謀劃村扶貧開發工作思路

爲了有針對性地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他帶領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隊一道,進村入戶,對貧困戶多次進行遍訪,認真細緻的調研摸底。xx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他對本村基礎情況、經濟發展現狀、道路狀況、羣衆脫貧願望和扶貧開發規劃等有了深刻的'認識,進一步確立了本村扶貧開發工作思路,找出問題症節,找準致貧原因,制定出了“xx村整村脫貧規劃”,科學合理的繪製了xx村脫貧攻堅藍圖,爲xx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多渠道精準幫扶,確保脫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抓好主導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助推產業化扶貧。他帶頭成立了城口縣坪壩鎮獼猴桃種植股份合作社,藉助坪壩鎮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優勢,採用“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扶持村主導產業獼猴桃500餘畝,併成功創建國家級獼猴桃栽培標準化示範區,成立獼猴桃種植微型企業19家,農戶以土地入股參加合作社,獼猴桃出售前,通過獲取勞動報酬和收取土地租金獲得收益,獼猴桃開始產出後,則憑股份年終分紅。通過土地出租入社、勞務輸出和股份分紅的利益鏈接機制吸納45戶貧困戶入社,常年吸納貧困戶務工120人次。促進了貧困戶脫貧增收、共同致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產業精準扶貧成效顯著。

脫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6

他叫xx,中共黨員,39歲,xx縣流動辦副主任,在他的身上始終滲透着“特別能堅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工作勁頭,在脫貧攻堅戰役打響的關鍵時刻,他自告奮勇,請戰而出,被組織部門派駐到隆坊鎮圪嶗寺村任駐村工作隊長開展工作。

把自己融入於羣衆之中,贏得信任

“打鐵必須自身硬”。這是他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爲了快速的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他把學習政策作爲第一抓手,嚴格做到每日必學、學習必記、政策必懂、學以致用,快速的把自己從外行變行家。“吃透村情民意是關鍵”。在第一次羣衆會議他這樣承諾“既然我來了,我就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絕對不說空話,不搞形式主義,一碗水端平,要讓咱們村裏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發展”,他是這樣承諾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堅持每天深入羣衆,每到一戶他都詳細的記錄,做到“五清楚”,他堅持吃農家飯,說農家話,與羣衆打成一片,全村39戶羣衆沒有他不認識的,產業現狀沒有他不清楚的,一年時間寫滿了4本工作日誌。“凝聚力量是核心”。他把自己定爲指揮員、宣傳員更是戰鬥員,堅持每週主持召開臨時黨支部會議,把每件事情都落實到人,親自組織學習脫貧攻堅最新的精神和政策,交流幫扶經驗,解決幫扶短板。

把產業做優做強實現增收,是助推脫貧的法寶

在他的工作日誌裏有這樣一段體會。脫貧攻堅就是幫助農民圍繞貧困“查根源、找路子、出點子、邁步子、趕超越”。他在羣衆會上說“脫貧致富不僅要靠黨的好政策,更重要的是要靠我們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

一是把蘋果樹變成“搖錢樹”。全村果樹面積達450畝,人均2.2畝,這是發展的優勢,但是管理粗放、技術落後是制約發展的`關鍵,他提出首先就是要技術革新,爲此,說服羣衆建立了100畝蘋果示範園,堅持每月適時爲果農培訓關鍵技術,全年累計培訓7次,參與羣衆210人次,每次培訓他都全程參與,羣衆學,他自己也學,他說“只要自己懂,才能領着羣衆幹”,村裏的果園都有他走過的足跡。同時,積極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鼓勵村支委成立了xx春喜農業合作社,引導羣衆參與,建成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技術引導,羣衆對蘋果的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的科學管理有了新認識,激發了羣衆用科技發展蘋果的熱情與動力,特別是在蘋果喜獲豐收的時候,他積極協調10多家果商進村訂購,每家的蘋果都賣到理想的價格。

二是把中蜂養殖培育成增收新亮點。他抓住行政村地處森林這一獨特地理優勢和羣衆有養蜂基礎的獨特條件及縣農業產業發展補助資金的大好政策,挨家走訪、戶戶動員,大力發展中蜂養殖,耐心細緻思想動員讓羣衆“敢養”,落實產業補助資金讓羣衆“能養”,定期的技術指導讓羣衆“會養”,全年共落實產業補助資金14萬元,發展規模達240餘箱,爲羣衆又找準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

在脫貧攻堅的日子裏,他已經把圪嶗寺村當成了自己的家,總是心繫這裏的每家每戶,在脫貧攻堅的戰役裏,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一名戰士,再苦再累,絕無怨言,他用一個黨員的標準踐行着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