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精選6篇)

新材料2.09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事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蹟不是單純爲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爲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精選6篇)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1

隋秀濤,出生於1953年10月,是乳山市育黎鎮於家村鄉村醫生,他自1971年受村領導和村民的推薦和器重,一直擔任本村村醫至今。他常年不懈的奔波於村鎮的每一個角落,開展醫務方面的常規工作,並堅持爲老弱病殘行動不便的村民上門醫診。48年來,他一心一意,立志在育黎鎮最深遠的鄉村堅守一生,在最基層最艱苦的醫療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着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守護着全村乃至周邊村鎮百姓們的健康。他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用一顆純樸真摯的心,爲守護一方百姓安康,樹立了一道堅實的屏障。他從醫48年未出現過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精湛的醫術和崇高的醫德贏得了廣大羣衆的高度信賴和讚譽,並多次受到乳山市衛計局的表彰。

在農村偏僻貧乏缺醫少藥的年代,百姓求醫治病是一大難事。面對這種境況,隋秀濤立志要成爲一名“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醫生。他秉承“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宗旨,48年如一日,做到了24小時隨叫隨診,無論是風雨交加,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都會及時出診爲患者解除痛苦,精心治療。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都是採取賒欠醫療費或免費治療形式,爲患者排憂解難。對需要送往專業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家屬要求都會隨車護送,陪同監護治療。深更半夜急診出診是家常便飯,也是他做一個鄉村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8年前,鄰村的於德祥老人患上了心腦血管疾病,且反覆發作。一次寒冬雪夜,老人的病情再次發作,他的家屬上門求救,來不及穿暖衣服的隋秀濤便匆匆摸黑騎上自行車不顧路上積雪打滑,緊急往老人家趕往救助。由於搶救及時,老人沒有落下任何後遺症。老人病好後,他一時也不鬆懈,時常去老人家主動了解病情,進行細緻周到護理,保證了老人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像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也正是他的熱心腸,使他贏得了鄉親們“暖心醫生”的稱呼。而因爲此次的夜黑雪天路滑,在返回家的途中,隋秀濤不慎摔倒,造成左臂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導致鋼板至今還留在體內。在住院期間,他無時無刻不記掛着村中的常年病弱老人,強烈要求提早出院,並帶着病痛忘我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冬季,是老年人多發病時期,而每家每戶地登門打針,拔針,也是一項很繁重的任務,但即使來回的奔波再累,再疼,再冷,他也毫無怨言、傾心全力,做到妥貼照顧好每位患者。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2

程耀文,1959年出生,河北省臨漳縣臨漳鎮崗陵城村人。1976年成爲一名赤腳醫生,1979年8月順利通過市衛生主管部門考覈,取得了赤腳醫生證。1986年1月取得了邯鄲地區鄉村醫生證。因在農村衛生工作中表現突出,1997年4月被評爲先進鄉醫,並由臨漳縣衛生局頒發榮譽證書。程醫生近40年來用真情服務百姓,用行動報答村民,始終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而無怨無悔。因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深得鎮衛生院領導的肯定和羣衆的一致認可。

積極防治寄生蟲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農村衛生醫療條件差,蛔蟲、蟯蟲普遍。程耀文醫生在時任臨漳縣防疫站站長郭育祥的幫助下借到一部顯微鏡,免費爲村民檢驗大便,查找蟲卵。經檢查蛔蟲、蟯蟲患病率達到35%,並查出四例絛蟲病例。爲村民免費投放驅蟲藥,尤其四例絛蟲病人,通過土方南瓜子、檳榔水等使四例病人的絛蟲全部驅除,絛蟲最長兩米六。蟲體標本完整交給防疫站。動員村民進行改水改廁。郭育祥站長將此事蹟進行了報道和表彰。

有力推進農村防疫工作

除了診治農村多發病、常見病,程耀文醫生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預防保健工作,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前些年,由於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落後,預防意識淡薄,計劃免疫工作在農村開展難度較大,程耀文醫生知難而進,逐門逐戶覈實做好登記和宣傳教育,改變家長們的淡薄觀念,動員他們及時帶孩子參加計劃免疫接種。對於困難戶,他總是慷慨解囊。經過幾年的努力,該村計劃免疫工作有了明顯的提高,各種疫苗接種率都達到了100%。另外,程醫生還不斷開拓創新,率先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建立了新生兒預防接種登記,兒童出生登記,流動兒童管理登記本,使計劃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沉着應對突發事件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把鄉村醫生推到了“保障羣衆健康安全,衆志成城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在防治非典的工作中,程耀文醫生負責疫情排查和宣傳工作,配合村幹部走村入戶,跟羣衆溝通了解,宣傳非典防治知識,在防治非典的數十個日日夜夜,沒睡過安穩覺,不知疲憊地奮鬥在第一線。

醫治病人心理疾病

2018年,河北省成安縣鄭家莊的吳陳懷身體不適在多家醫院反覆檢查治療效果不佳,懷疑自己身患重病、無法治癒,整日愁眉苦臉,並在治病過程中與家人發生爭執,產生自殺念頭。程耀文醫生根據與病人的交流,結合查體確診爲焦慮症伴抑鬱,程醫生給病人進行心理疏導、配合中西醫藥物治療,使病人病情減輕直至痊癒。病人萬分感激,並贈予錦旗。

行醫路上品行兼備

程耀文醫生說,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從醫三十餘年來,他一貫自覺遵紀守法,從不違紀違規行事,決不多收一分錢。爲了杜絕僞劣藥品,他堅持購進的藥品必須要是通過了藥檢部門檢驗的藥品。由於他嚴守規章,嚴格把關,幾十年中,他在使用和銷售藥品的過程中,從未出現過質量安全事故,在歷次地、市級衛生部門的檢查中,均未出現過問題。

社會的發展進步,給鄉村醫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程耀文醫生雖年近花甲,但仍然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不止。他的長遠打算是,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羣衆的需求,更新醫療設備,創造更優良的醫療環境,並着手培養新人,爲崗陵城村醫衛事業的興旺注入新的活力,爲迎接農村合作醫療事業新一輪挑戰作好充分準備。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3

賀玉清,女,漢族,蘇家作鄉懷村人,現任懷村衛生所所長,1979年從醫,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40年的老鄉村醫生,40年如一日,默默奉獻。

2020年 1月21日,賀玉清接到蘇家作鄉衛生院的緊急通知,立即趕往鄉衛生院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緊急會議。

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上級領導反饋的武漢返鄉人員名單:韓某武漢打工回到本村,賀玉清第一時間上門進行了解。開始韓某一家非常不理解,說自己沒得病,經過賀玉清耐心的解釋與溝通,韓某一家才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性,並主動配合在家裏隔離14天,賀玉清自己花錢買體溫計送給韓某,告訴韓某按照要求測量,就這樣賀玉清每天爲居家隔離的人上門測量2次體溫並進行消毒,每天下午2點之前把數據報上鄉衛生院,年紀大的賀玉清,依然積極學習電腦報表.....

像這樣從省外返鄉人員懷村還有十多名,賀玉清主動找村委會幹部逐戶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宣傳”,接下來的日子裏,大街小巷都能看見她的身影,她拿着大喇叭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全家戴口罩,勝過一堆藥”“好好在家別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這些土味氣息的話,最能讓老百姓牢記心中,上了年紀的賀玉清不會用智能手機,天天讓兒媳婦教她發微信、微信羣、QQ羣大力宣傳新冠肺炎防治知識。

賀玉清說:“我是一名老鄉村醫生,經歷過2003年非典,又遭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爲鄉村醫生,我們只有義無反顧迎頭而戰,我們無怨無悔,每個鄉村醫生守護好自己的村莊,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賀玉清普普通通的一名鄉村醫生,正是所有鄉村醫生的縮影,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們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奮鬥。雖然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們幾十年來紮根基層,心繫羣衆疾苦,關心羣衆安危,疫情面前,纔會毫不退縮、勇擔職責、踐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4

在人生旅途中,有人追求氣壯如虹的事業,有人用青春博取靚麗的功名,而他只願在歲月的幕後,追求一種樸實無華的寧靜,她是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呂洞固村村醫顧運霞。行醫十年他用一個醫者的任愛之心,默默爲鄉親們擔負起健康的重任,任勞任怨真情無悔,十年如一日,她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燃燒着青春年華,以實際行動詮釋着白衣天使救死扶傷這一神聖職業

她2001年畢業於曲周衛生學校,在縣醫院學習一年後參加了鄉村醫生的工作,工作中她發現要適應農村工作,知識必須全面,在農村一個鄉村醫生要解決一個醫院的常見病多發病。自己的知識面還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她一邊工作一邊刻苦學習,勤奮鑽研,博覽古今醫學書籍,背湯頭,讀經典,從事呂洞固村衛生室醫務工作以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每年共接診病人4000人次,從沒有收取一分錢診費,由於工作繁忙,她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節日,生病的人不逢時間更不逢天氣,出診也不會因時間或天氣而改變,無論狂風暴雨、電閃雷鳴,還是赤日炎炎、冰凍三尺,只要有百姓到她家裏請求出診,她便毫不猶豫地背起醫療箱隨同前往,她的同事有的去了鄉鎮衛生院,有的去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的開了個體診所,可她始終堅守在農村第一線,守護着村裏的平民百姓,她說:鄉村醫療條件不好,鄉親們看病難,她要盡力改變這樣的現狀,她希望鄉村的醫療衛生事業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更好的改變鄉親們的體魄,爲鄉親們驅逐小病,防止大病,預防爲主、防治結合。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投身美好的生活建設,才能改變鄉村的落後面貌,這也是她選擇繼續堅守在這裏當鄉村醫生的唯一原因,多麼崇高的理想,多麼無私的追求,這就是我們最美的鄉村醫生。

在衛生局及鎮醫院領導下,認真展開各項醫療工作,認真執行上級領導佈置的各項工作和任務,全面履行鄉村醫生的天職。敬畏生命,是醫生的第一品格,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所在,也是社會文明的組成部份。醫療工作的進步在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換的作用。爲此,我抱着爲患者負責的精神,積極做好各項工作,熱情接待每位患者,堅持把身心獻給社會,把愛心捧給患者,定期爲村民宣傳講解疾病預防知識。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做爲一名鄉村醫生的我義無反顧衝鋒在前,爲羣衆挨家挨戶地送上消毒藥水,堅持做到村不落戶,戶不落人地進行宣傳,督導,防控。非典期間早出晚歸,對返鄉人員,早晚進行體溫監測,出入村車輛人員進行消毒。

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可能爲兒童檢查手足口病,發現疑似的患者立即隔離,親自專車護送到縣醫院。爲羣衆建立健康檔案,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孕產婦,兒童,精神病,定期真實的隨訪免費體檢,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有的時候會感覺到很累,但看到鄉親們健康幸福的笑容,我頓時又有了幹勁。每天雖然早出晚歸但能換來鄉親們的信任我感覺到很充實同時在工作中也明白了病人的信任對醫生是多大的鼓勵,我爲此感到很欣慰,難道這不是幸福的真正意義? 2015年冬天,本村83歲老人李某摔倒,顏面裂傷,晚上11點打電話讓他去給處理傷口,由於天黑坡陡,在村的一個彎路上,她騎電車不慎滑下了路面,衝進了一個3,4米深的土溝裏,電車重重地砸在了他身上,膝蓋,背部多處被砸破。幸好有過路村民發現纔將他和車一起拉上了路,爲了能儘快處理患者傷口,她強忍着疼痛又向患者家趕去。縫合好傷口後,她膝蓋和背上的血已經滲出衣服外面,凌晨3點他終於回了家中,準備處理自己的傷口才發現傷口已經和衣服緊緊粘在了一起,家人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淚水漣漣,可她卻笑着說小意思,咱自己是醫生,怕啥。

爲了村人民的健康一直默默的守護着,也就是在那些風裏來雨裏去的日子裏,顧運霞度過了他最美麗、最陽光的青春年華。她把自己的年輕歲月獻給了貧瘠落後的鄉村醫療衛生事業,把自己的青春魅力獻給了鄉村的平民百姓,她是無上光榮的,他是鄉村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她是病痛患者心中最美的保護神。

一個普通醫生應該做到的,她都做到了,爲病人、爲百姓,她奉獻着自己,卻點亮了他人。 她,就是村醫——顧運霞。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5

駱禮育,男,漢族,52歲,中專文化,中共黨員,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安場鎮前進村人,1986年,在前進公社承擔兒童計劃免疫工作,身爲前進公社一名有責任擔當的赤腳醫生,當時農村條件非常艱苦,通往安場鎮沒有任何公路,僅有一條崎嶇的山路,來回路程20多公里,駱禮育每年都要到安場鎮五次轉運冷鏈,一路上風雨兼程、冰霜路滑,在蜿蜒泥濘的山間小道艱難前進。爲了兒童預防接種、爲孕婦做產前檢查、爲開展產後訪視、爲村民宣傳健康教育知識,駱禮育無論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常常一個人揹着藥箱走家串戶,守護着這一片農民的健康。

2003年,由於“非典”的盛行,大量外出打工人員返鄉,當時對返鄉人員管理非常嚴格,每天要給返鄉的人員測量體溫,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由於村裏沒有電腦,駱禮育自行出錢到來回20多公里外的安場鎮打印宣傳資料,一個人揹回衛生室,召集村民開展衛生健康宣傳工作。

2004年,駱禮育擔任前進村衛生室負責人,在思想上始終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工作上認真執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由於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真心真情服務,深得羣衆好評,多次被評爲優秀黨員。

2010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安場鎮試點,駱禮育爲積極響應醫改政策,率先開展整合工作,開展合作醫療門診報銷,讓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現場報銷藥費。

2011年,正值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工作開展,駱禮育帶領村醫生隊伍,走鄉串戶,爲轄區2000餘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完成兒童免疫400餘人次,圓滿完成了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婦幼兒童體檢、健康宣傳教育等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2013年,我們國家發生了一次禽流感,加大預防力度是當時的中心工作。由於前進村地廣人稀,山路崎嶇,駱禮育每天翻山越嶺,到每家每戶開展雞禽消毒工作,還要給各家各戶的雞禽打預防針,由於大部分農戶的雞禽是散養,每次抓雞都非常費力費時和消耗體能,駱禮育每天晚上都身披雞毛衣回家,趕緊給自己消毒。

前進村是安場鎮的深度貧困村,全村總戶數1044戶,4621人,2016年來,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準扶貧工作是前進村的中心目標,而醫療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筆,爲了給村民醫療健康扶貧簽約服務、隨訪體檢、慢性病管理,開展首診血壓、血糖篩查,實現早發現、早治療。駱禮育帶領醫療健康扶貧工作團隊,不論烈日炎炎、颳風下雨、大雪紛飛。一年四季在前進村226戶貧困戶、102戶低保戶以及所有孕產婦、兒童、65歲老年人等特殊人羣開展醫療健康扶貧工作,平均每天要走10多公里路程。

駱禮育在工作崗位上日診臨牀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積極參加安場鎮衛生院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培訓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專業上精益求精,真心真情服務,良好的醫德醫風,過硬的醫療技術,解羣衆疾苦,保百姓安康。

作爲基層衛生工作人員,響應國家的方針政策,努力鑽研業務技術,熱情爲人民服務,不計個人得失,高尚的情操、救死扶傷,解除患者的痛苦,體現一位基層醫生的人生價值,駱禮育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了33年,他將繼續學習進取,守護一方人民羣衆的健康,譜寫着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生命價值的樂章。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6

在西洛街道陽燈社區,只要提起村醫周世美,無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的,一 看到周世美醫生, 大家都覺得即使這個冬天再“冷”內心都是暖暖的,還有居民說等戰“疫”勝利後要當面送錦旗。都說巾幗能頂半邊天,究竟是怎樣一位女村醫能有如此好的口碑?

周世美,女,漢族,37歲,西洛街道陽燈社區人。2005年從醫,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15年的鄉村醫生,15年如一日,她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2020年1月22日(臘月二十八) ,周世美醫生接到西洛街道衛生院的緊急通知,立即馬不停蹄趕往衛生院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緊急會議。由於疫情緊急,醫用口罩、”84" 消毒液、酒精、體溫計等防護物資成了緊俏物,防護服、護目鏡更是極度缺乏,衛生院庫存告急。會後,她開始思考如何在防護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圓滿完成街道辦事處及衛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務。

在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及衛生院的統一部署下,周世美醫生和社區幹部在應急防控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不畏艱苦,挨家挨戶進行摸排,對返鄉人員逐一測量體溫。她的愛人是石場鄉政府的紀委書記,因此次疫情防控,自除夕起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家裏兩個年幼的孩子僅靠她一人照顧,每天排查結束回到家中,她都要先照顧好孩子,等孩子睡後才能把一天的排查情況梳理完善。

“昨天的排查情況我還要再梳理一遍,還有幾位返鄉人員沒有聯繫到人,摸排工作還未完成。”第二天一大早,她爲孩子準備好早餐後,來不及吃上一口就又匆匆的出門了。給無口罩的居民發放口罩,給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一忙就是一 上午。午飯的時候,她匆匆吃上幾口,又急着趕往幾位剛摸排出來的從湖北返鄉人員家裏,進行體溫測量並詢問情況。爲了抗擊疫情,爲了治病救人,爲了他人安危,她未將個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終堅守崗位,履行着作爲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陽燈社區目前有湖北返鄉人員14戶18人,密切接觸者45人,其中武漢返鄉人員12戶13人,武漢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43人,而這些返鄉人員的包乾村醫都是周世美。一天兩次上門測量體溫、殺菌消毒、宣傳防疫小知識……周世美醫生的每一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社區各卡點值勤的同志都說,雖然"全副武裝”, 但是周醫生的聲音一聽便知,因爲進入卡點的時候她總是不忘“叨擾”幾句,教居民們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周世美醫生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們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奮鬥。雖然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們幾十年來紮根基層,心繫羣衆疾苦,關心羣衆安危,疫情面前,纔會毫不退縮、勇擔職責、踐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