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

新材料2.09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根據事蹟的性質,可分爲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1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以來,空間站環境已經變得整潔舒適和秩序井然。除了有航天員辛勤整理的功勞,也有空間站結構上的收納便利。

原來是天和核心艙內部大有乾坤。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期間,行李包裹是用特製的包裝袋收納起來,捆綁在覈心艙內壁。這樣航天員進駐的時候,就能夠更直觀更方便的看到所有包裹的內容和狀態。但如果任由這些包裹留在艙內,看上去不夠整潔,並且會佔用航天員大量的活動空間。那些暫時用不到的包裹,就會被收納進空間站的`夾層之中。

收納的祕訣,就在地板上的這些儲物空間。視頻中,聶海勝和湯洪波打開了攝像頭最近處的儲物間。湯洪波整個人趴在地板上,將手探進去尋找包裹,聶海勝手中還拿着一支手電筒幫他照明。在他們的身邊,已經有了兩個大型包裹。

像這樣的儲物空間,在空間站中還有不少。可以說爲了方便航天員在軌生活,空間站設計者們集智巧思,設計出了很多人性化的使用模式,並且在應用方面進行了反覆驗證。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2

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升空過程中,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在艙內狀態良好,同時亮點頻出,讓人印象深刻。

三名航天員中,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則是首次飛行。

艙內畫面顯示,聶海勝與劉伯明兩位“老司機”的情緒冷靜淡定,而湯洪波則看起來略顯激動。

比如,湯洪波在失重狀態下,一會瞄向窗外,還開心玩起了筆。

畫面中,他把筆往上一揮(拋),筆向上翻了一個弧線,湯洪波則繼續翻工作手冊,也不理會筆飄回來沒。旁邊兩位宇航員則是一副淡定的模樣。

沒過多久,這支筆又飄到了鏡頭面前,湯洪波順勢一接,又玩了一輪。

不少網友被航天員的'可愛“小動作”逗樂了,“湯洪波,全國人民都看到你瞄窗外和玩筆了”“第一次上天都這麼可愛嗎”“到底是年輕人啊…”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3

北京時間20xx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點火發射,並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北京時間20xx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航天員湯洪波是首次飛行。很多網友看到湯洪波坐在靠窗位置,評論說“感覺像極了第一次乘坐飛機時的自己”。

負責什麼工作會靠窗坐?穿艙的過程中,他們如何分工?

首次飛行航天員爲何靠窗坐?

從發射傳回的畫面中可以看到,聶海勝坐在中間位置,劉伯明和湯洪波分別坐在其右側和左側。

據航天員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劉偉波介紹,他們的座位與各自所負責的工作有關,以在飛船的狹小空間內有效進行協同工作。作爲指令長的聶海勝坐中間座椅,方便下達指令;劉伯明的任務是協助飛船的駕駛,因需要操作的便攜式指令板安裝在了右側,所以,劉伯明坐在聶海勝的右側;湯洪波的座位安排在了左側靠窗。

穿艙的過程中,航天員如何分工?

三位航天員進入核心艙後,需要跨過兩個航天器之間的4道艙門。

據介紹,在穿艙過程中,航天員需要不斷與地面進行溝通,判斷飛船的增壓情況。負責這一通信工作的就是湯洪波,因此他在返回艙內留到了最後。

聶海勝負責打開艙門,並設置狀態。劉偉波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尤其是對接鎖緊之後,打開返回艙的艙門進入軌道艙的過程。

此外,聶海勝和劉伯明要先從穿着壓力服換成日常工作服,接着把設置在前艙門的軌道艙攝像機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上。

同時,因爲需要記錄首次建立對接通道的具體狀態,留下數據,供未來參考,所以,劉伯明在協助聶海勝的同時,還要進行攝像工作。

艙門爲何需手動?不能自動嗎?

對於這個疑問,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表示,從大氣環境方面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害氣體的壓力都不能超過允許值,同時,溼度也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在神舟飛船中,兩個艙段處在密閉不互通的狀態時,打開艙門的前提就是壓力一致,否則,要麼艙門無法打開,要麼艙門打開速度會極快,可能傷害到航天員,因此,航天員需要先手動打開艙門上的平衡閥,建立一個小通道,將兩個艙體聯通,待壓力趨於一致後再打開進行穿艙。

而從需求上來說,楊宇光指出,自動開門也沒有什麼必要,因爲穿艙的動作只有航天員在現場的時候纔會發生,完全可以手動開門,自動開門反而沒必要。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4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自6月17日發射以來,“出差三人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在軌生活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他們身體狀況怎麼樣?如何確保身體健康?太空生活又有哪些新鮮事?這不,最新一季的“太空生活”劇透來了,看似普通的每一件小事,可都不簡單!

“自助式”體檢和常規鍛鍊確保航天員身體健康

關燈睡覺?“摸黑”只爲眼底檢查

許多全身性疾病往往發生眼底病變,如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等,眼底檢查宜在暗室中進行。

在太空中,眼底檢查作爲航天員醫監醫保工作的重要項目,有利於對航天員身體狀況進行實時跟蹤。特別是航天員已經在太空中生活了一個多月,可能會出現一些空間病症狀,“體檢”就成爲了更加重要的工作。

隨後,湯洪波爲聶海勝也進行了眼底檢查,從三人交流的表情來看,他們的身體狀況應該是令人滿意的。

熱水泡腳?其實是在做骨密度測試

航天員在軌生活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名爲“骨丟失”的空間病理現象。隨着在失重環境下生活得越久,航天員的骨密度也會逐漸下降。如果不加以綜合干預,甚至可能有發生骨質疏鬆的.可能。對抗“骨丟失”,是空間站建設期間航天員和地面科技工作者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骨密度測試需要將腳伸進測試機中進行檢測。檢查完後,聶海勝用紙巾擦拭腳部,好像是剛洗完腳,頗像我們平時睡前的準備工作。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5

曾聽過吃苦三味:得技能、開眼界、修身心。

一個人想要脫胎換骨,就要學會低頭吃苦。

如今,我們看到他們光芒萬丈,可在背後,他們不僅要吃讀書的苦,要忍受過去艱難的環境之苦,還要忍受訓練之苦。

聶海勝在成爲航天員的前4年左右時間裏,要完成基礎理論、體質等8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艱苦訓練,對生理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

劉伯明的父親曾見證過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牀上。

湯洪波的父親透露說,兒子訓練後累得“樓都爬不上了”。

湯洪波有句話說得好:“要想向上生長,先要向下紮根。”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徵。

想要擁有別開生面的`人生,就要先主動學會吃苦。

人生如攀登,每登上一階,機會越多,視野越廣,可每攀登一階,就要付出更多的艱辛。

當你吃夠了生活的苦,學習的苦,工作的苦,熬出了頭,世間一切美好便會紛至沓來。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通用6

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爲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是首次飛行。今天上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將加註推進劑。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軌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首次檢驗東風着陸場的`航天員搜索救援能力;開展多領域的空間應用及試(實)驗;綜合評估考覈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覈各系統間的匹配性和協調性,爲後續任務積累經驗。

按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駐留約3個月後,搭乘飛船返回艙返回東風着陸場。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組合體狀態穩定,各項設備工作正常,具備交會對接與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