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

新材料2.6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事蹟材料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1

程xx,女,32歲,中共黨員,20xx年參加工作,現任佛山市高明區慢性病防治站家庭病牀科組長。20xx年被評爲“高明區第一屆最美公衛衛士”,20xx年被命名爲“高明好人”。

從參加工作以來,程xx一直從事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工作,把對老人的一顆誠摯的愛心和孝心轉化爲高度的責任心,爲公共衛生事業奉獻出自己全部的心血與熱情。作爲高明區開展家庭病牀服務第一人,程xx從組建團隊到規範各項制度流程,到處都是她忙碌的身影。從建牀初期羣衆的.不理解不支持發展到現在的四百多張家庭病牀,這都有賴於她那顆愛崗敬業、心繫患者、甘做綠葉的心。程xx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驚人的壯舉,沒有專科醫生的榮譽與光環,卻全心履行“救死扶傷”的沉重職責。只要患者需要,她都會在第一時間上門爲他們提供全面、安全、放心的醫療服務。她用一份醫者的“仁愛之心”,用她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得到了羣衆的認可和社會的讚譽。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2

xxx,女,1979年11月出生,本科學歷,副主任醫師,20xx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土城子滿族朝鮮族鄉衛生院第一家庭醫生團隊全科醫生。

爲了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轉變基層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網絡功能,我院根據衛生局的工作部署,結合我鄉的實際情況,成立了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劉x積極加入到家庭簽約服務工作中,爲第一家庭醫生團隊的全科醫生。自從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以來,劉x醫生做了大量工作,她的手機爲簽約居民24小時開機服務,經常利用自己下夜班時間、中午居民吃飯時間,上門爲慢性病患者做隨訪服務,爲居民免費檢測血糖、監測血壓,忙碌的身影穿梭於衛生院—村委會—居民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許許多多的居民和劉醫生簽署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認可了劉醫生的工作和付出。

在簽約服務的居民中,包括慢性病患者管理、貧困人口管理、健康教育等,我院的家庭醫生團隊,經常開車開到十幾公里以外的居民家中,免費出診,進行相關的健康知識宣傳,指導相關用藥,並做好心裏疏導工作。對於臥牀、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劉x醫生親自測量血壓,測量血糖,作心電,指導家屬翻身和拍背,進行扣背和下肢按摩,預防肺炎和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受到了患者家屬的好評。

爲了使廣大農民朋友更加深入的瞭解相關政策和相關知識,劉x醫生利用醫院的LED電子顯示屏,定時更換內容,不停的滾動,紅色的大字在夜晚的衛生院顯得格外奪目。不光照亮了方向,也指導了內容。農村集市人流量很大,劉x醫生帶領家醫團隊,走街串巷,發放資料,詳細講解。和廣大農民拉進了距離,同時也收到了更好的宣傳效果。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2020年大年八年級,劉x醫生放棄休息和家人團聚的時間,立即回到醫院上班。劉x醫生與她的團隊成員,在口欽村路口,對過往的車輛和行人進行登記,測溫,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遇見農民不理解的時候,積極勸導,說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遇到寒冷惡劣的天氣的時候,劉x醫生不停搓手,不停的跺腳,眼睛卻死死的`盯着汽車和行人駛來的方向。

2021年1月,劉x醫生進入隔離點,她向家人說明情況,簡單收拾好行囊,就出發了。雖然防護面罩和口罩阻擋了她的.視線,卻更加堅定了她前進的腳步。一個月的工作中,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練,她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了過來,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從事醫療工作以來,她用自己精湛的醫術和微笑的服務讓鄉里許多居民記住了她的名字。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以心換心,只要我們真心付出,換位思考,真心實意爲百姓服務,我相信,我們握着的手會越來越多,力量會越來越大,心會越來越近,在今後的工作中,劉x醫生會更好的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更好的爲老百姓服務!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3

李xx作爲昌邑區東局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醫務工作者,家庭醫生團隊成員之一,盡職盡責,踏實工作,帶領團隊成員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疫情防控工作,圓滿完成老年人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慢病管理等工作。

李xx始終積極學習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政策,在單位領導的'帶領下統一思想,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素質,發揮好她自己作爲家庭醫生團隊成員的職責,積極聯繫羣衆服務羣衆,並且在一年的考察中由預備黨員轉變爲正式黨員。

疫情期間,李xx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嚴重初期帶領慢病科堅守崗位,從大年八年級開始沒有休息日,認真完成密接流調,醫學隨訪等工作。對管理的密接人員所在小區樓棟進行入戶消殺,爲密接人員配送消毒物資及體溫檢測物品;並配合社區及公安部門入戶排查高風險地區返吉人羣;對疾控排查密切接觸人員第一時間進行流調;協助街道轉運及安撫密接人員;對居家隔離的密接人羣視頻監測體溫;並且對心情浮動較大的人羣進行心理疏導;與社區委主任聯動做好疫情期間人員醫學觀察工作;配合帶領上級部門入戶對重點人羣進行大批量入戶核酸檢測;與其他同事共同參與隔離點醫療保障工作。

在後期疫情控制穩定時期及時帶領慢病科醫護人員爲轄區有體檢要求的養老院進行體檢,按照民政要求帶領醫護人員穿着防護服等相關隔離防護下,進行老年及慢病人員健康體檢。並在疫情期間,做好慢病科醫護人員思想工作,積極配合領導完成上級下達的疫情防控工作。使東局子街道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有序高效的控制疫情傳播。疫情期間爲轄區醫養結合養老院,社區,診所,幼兒園送去新冠肺炎知識手冊,做好宣教工作,併爲社區工作人員提供基本醫療物資。

李xx始終樹立“講團結、講工作、講服務、講奉獻”的個人理念,堅持任勞任怨,踏實肯幹的工作作風,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以心換心,只要真心付出,換位思考,真心爲老百姓服務,會得到更多的微笑和認可。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4

林xx,中共黨員。她紮根基層醫院從事臨牀26年,是一名明禮誠信、有強烈責任心和仁愛之心的醫生,在本職崗位上,用實際行動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爲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不但受到領導、同行、駐地羣衆及當地病人的普遍好評,而且在無數外省市病患中也有很好的口碑,一面面錦旗就是一個個美好的治癒故事。

作爲一名家庭醫生,她是村民們的“親人”,經常進村入戶、關心困難羣衆,不但對慢病患者上門耐心隨訪,每月送醫送藥,指導保健康復,而且還經常幫生活上有困難的老人,解決力所能及的煩憂。有一次,有個腿腳不便又暈車、兒女皆在外的高血壓慢性病人,遺失市民卡,不能領藥,急得團團轉,林醫師知道後,利用休息時間,專程慢速開車送她去辦理,辦證的工作人員當時還問老人是不是你孫女,老人高興地說,她是我家庭醫生,也是我的“孫女”。

她對她病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請把你的疾病和煩惱留下,請把健康和快樂帶回家”。她一位80多歲的簽約對象逢人就說“林醫生老好用,我現在又有襪子穿奧”,原來他因爲腳痛腳腫,行走不便3年多,經林醫生利用中藥、鍼灸、放血、經絡推拿等治療好了。“林醫生太厲害了,把我這麼多年的問題搞定了,我也可以吃好吃的啦”,這是一個8歲小女孩跟她媽媽和家裏人說過的話。她因爲腸胃問題,經常過敏發疹,只能看着其他小朋友吃美食,林醫生運用中藥泡澡、耳穴按壓貼穴、經絡推拿等治療方法幫她解決了這個煩惱。這樣的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

爲了尋求更好的.減輕病痛的方法,除了不斷學習之外,還經常以身試藥,以身試針(鍼灸),她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力求無創傷的治病救人,千方百計爲病人減輕痛苦!在研究古人技術的基礎上,她力求創新,自創無痛性無創傷的經絡推拿手法,可快速緩解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肩背肌肉僵硬等疼痛,小兒咳嗽痰液粘滯不易咳出者,有時只需輕揉幾下就能減輕症狀,廣受患者及家屬的歡迎。二十六年的從醫生涯,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一名醫生的天職,用自己拳拳愛心、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譜寫了一篇篇動人的華章。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5

有人問:家是什麼?我說,家是愛,家是溫暖,家是港灣,家更是一種責任。因爲有了溫馨的家,生活中的每一天才會陽光燦爛。

一、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我是一名教師,丈夫是一名醫生。工作30多年來,我們各自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在工作中,我虛心好學,不斷提升。本着對教育的那份赤誠,讓我從師範生,到專科,再到本科,從一名普通教師到縣師德標兵、竹海名師,從市教育先進個人、市骨幹教師,再到省骨幹教師、省教學名師。學生送走了一屆又一屆,每屆成績均名列前茅。看着學生一步步成長,一天天成才,一個個成功,那是我畢生最大的幸福。丈夫作爲一名功能科醫生,不僅承擔着繁重的工作,還肩負着培養年輕醫生的責任。科室裏的年輕人,他悉心指導,全縣各鄉鎮醫院的心電圖醫生,大多數都是他的徒弟。他不僅僅是工作忙,更是對職業的熱愛,使他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到了工作中。難怪兒子小時候的作文中寫道:爸爸很難有一天能按時回家吃飯,常常半夜接到電話就立馬衝向醫院,節假日外出遊玩,爸爸從來就沒有和我們同行過。記得“非典”最緊張的時刻,我半開玩笑的勸他,保命要緊,把工作辭了,我們到鄉下去避避風險。平時一向和善的他立馬拉下臉來:“我是醫生,我怎能離開我的崗位?”那一刻,我內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多次得到上級的表彰,我覺得“宜賓市十佳衛生工作者”的稱號當之無愧。

二、尊老愛幼,家庭和睦

母親是家裏的後勤部長,她勤儉、善良。因爲父親去世的早,我工作以後,母親就和我一起生活。結婚生子後,她承包了做家務和帶孩子的全部重擔。老公對我媽比親兒子還孝順,噓寒問暖,稍有不適,比我還緊張,常給母親買吃的、穿的,幫着分擔家務。假期裏,我和兒子便陪着外婆出去玩,貴州、雲南、廣西、北京、上海、臺灣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兒子十分孝順,他讀國小時,外婆腰椎骨折,躺在牀上三個月不能動彈,兒子端茶、送水、餵飯,接大小便,幫外婆洗腳。前段時間聽說外婆做手術,立馬請假回來,日夜陪伴在外婆牀前照顧,醫生護士都誇他。讀大學六年來,每週都要給外婆打電話。兒子很細心,每逢生日節假日,我們總能收到兒子的祝福和禮物。我姐妹家的兩個孩子,讀書一直在我家吃住,老公家的侄子讀書,也住在我家幫他輔導。雖然很辛苦,一大家子倒也其樂融融。

三、夫妻恩愛,共同進步

人們常說,不吵不鬧不是夫妻。生活中難免磕磕絆絆。我們在結婚時就立下了一個規矩,吵架時就事論事,只說眼前,不提過往。這條規矩陪伴着我們愉快度過了二十六年的婚姻生活。爲了給家庭營造和諧的氛圍,我們從不當着老人和孩子的面吵架。我的個性好強,老公總是讓着我,可遇到激烈的問題,老公火氣一上來,我立馬退讓。我們家從來沒有睡懶覺的習慣,孩子小時,我們陪着孩子晨練,孩子大了出去讀書,我們也按時起牀。我們堅持了14年的冬泳,週末和騎行隊員騎自行車跑遍了的長寧的鄉村公路,還有周邊縣的大小景點,我們一起去打中老年排球。一位球友對我說,最羨慕你有一個配合支持你的老公。我去林天勇校長那兒學書法,拜師周學漁學指畫,老公不但支持我,還有空就接送加外行點評。我和老公也總會在生日的時候收到對方的驚喜。

四、樂於助人,見義勇爲

一個心懷善良的.人總是幸福的,一個樂於助人的人總是快樂的。騎遊隊裏有一個小隊員曾珠,父母親靠做饅頭爲生,父親突發主動脈夾層急重症,經濟困難。老公得知,睡不着覺,連夜起草捐款倡議書發到羣裏,短短兩天,就爲患者募捐了三萬多元。一次騎車途中,有位騎友剎車失控撞向護欄,當時滿面鮮血,昏迷不醒。我們都嚇壞了,老公畢竟是醫生,一邊叫我們打120,一邊把傷者翻過身來,呼喚傷者無反應,未見呼吸,摸摸頸動脈,立刻做心肺復甦,按了幾十下,才見傷者眼睛動了兩下,終於醒過來了,爲救護車的到來爭取了最佳的救人時間。我校一位學生得尿毒症急需籌錢,聽我說捐了兩百,馬上掏出兩百給對方老師,說表示點愛心。他聯繫的貧困戶,送去衣物、棉被、糧油,有空就打電話關心。因爲一年四季都在淯江河游泳,老公碰到過許多險情,他總是奮不顧身的跳下水去救人,先後救起過大學生、農民工、國小生、公務員。爲此,他被縣政府、市政府評爲“見義勇爲先進個人”。我們學校有位過世老師的遺孀,八十八歲高齡,獨自住在竹都公園旁的簡易房裏,兒女都在外打工。自從她老伴去世後,我就一直負責每個月去銀行幫她取生活補貼,逢時過節前往看望,送去慰問品。兒子高中同學家庭困難,打球骨折不敢跟家人說,兒子讓老公聯繫醫生手術治療,還幫忙付了部分醫藥費。一個農村同學,家裏缺乏勞力,暑假裏,兒子就約上其他同學幫忙打穀子。

我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我們離最美家庭的標準還有距離。但是,我們家庭的每位成員都有着一顆平凡的愛心,我們互相幫助,互敬互愛,用自己最真誠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6

“醫學的使命,就是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救死扶傷,爲民服務,我會從一而終的堅守一個醫者的崇高使命和責任擔當。”這就是家庭醫生醫生利xx當初選擇醫生行業時的內心宣言。13年來,她始終不忘初衷,在平凡的醫生崗位上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履行着她當年的承諾。她認爲凡是關乎生命健康的都不是小事,作爲居民的健康守門人,要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

“醫者父母心”,在她這裏從來就沒有貧富貴賤,老弱病殘之分,只要來她這裏就診的每一位患者她都認真對待,仔細檢查、耐心施治,用真心、愛心、耐心去呵護每一位患者。

4歲的小琳,從小一直反覆咳嗽,四處尋醫,久治不愈。利醫生耐心的接診了這位瘦弱的小患者,經仔細聽診後發現其心臟有不明顯的雜音,綜合分析後利醫生向其家屬提出了“先天性心臟病”的考慮,給出轉診建議和指導,囑咐其家長儘快帶孩子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由於診治及時,爲治癒疾病贏取了時間,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孩子出院後,利醫生做好追蹤隨訪和術後健康指導,小琳及其家人表示利醫生“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並感激利xx醫生首診負責和細心醫治。鮮花和掌聲固然美好,但是對於利xx醫生來說,最讓她感到幸福的是患者痊癒後的笑容。

醫者仁心

病人的信任和認可,是她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所以她在臨牀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的.同時,還廣泛涉獵心理學,營養學,健康管理學,中醫適宜技術等學科。她總是自嘲的說:“家庭醫生在同行口中就是“萬金油”,但是不要介意,我們更不要低估一個家庭醫生的職能,作爲一個健康守門人,我們要像一個超人,方方面面都要替居民考慮到,並且照顧到位,若想真正做到防治結合,是真的需要我們這些一線的全科醫務工作者去擔此重任,其實我們就是“萬金油”中的戰鬥機,也是羣衆生活中的剛需。

爲了更好的服務患者跟蹤病情,利醫生利用網絡優勢組建了一個家庭醫生羣,她堅持在羣裏面分享正確的養生知識,她說:錯誤的觀點可以害人,但是一個正確的知識可以救人無數。爲此她還親身錄製視頻教大家去做養生操,手部穴位操,分享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所以羣裏每天都那麼熱鬧,如果家裏有什麼頭疼腦熱的,他們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利醫生平時普及的一些簡易的中醫適宜手法,也會第一時間在羣裏電話諮詢,利醫生總是不厭其煩的解答與幫助。

家庭醫生羣

每天在羣中公佈自己的坐診時間,所以她出診的那天就經常會被圍得不能準時下班。然而她總是說:“醫生的辛苦外人難以想象,但是醫生的幸福亦是別人體會不到的,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再苦再累都會在患者的一句“謝謝”中煙消雲散。接診每一個患者,利醫生都會和患者聊生活細節,因爲她認爲:現在基本大部分疾病都是和不良生活方式有關,所以想要根治疾病一定要從生活細微入手,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有時候同事不解的問,爲什麼病人愁眉苦臉的進診室,面帶笑容的走出來?利醫生笑笑說:其實現在很多人哪來那麼多嚴重的疾病呀,年輕人有工作家庭上的壓力,老年人有特殊的空巢期,他們此刻最需要的是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說白了就是平等的聊天方式,心理的疙瘩解開了,病也就好了一大半。基於利醫生獨特的診療方式,讓很多周邊的羣衆慕名而來,有的甚至是鄰近鄉鎮專程趕來的。她總是力所能及的給予幫助,甚至爲病人墊付藥費,因而錦旗不斷,“妙手回春傳四方,醫德高尚暖人心”這是病人對她的高度評價!

她用平凡的行動詮釋着“醫者仁心”高度境界。利醫生及其團隊成員不辭勞苦,常年爲困難孤寡老人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上門送醫送藥,她是村民口中的“好醫生”。

她還致力於宣傳急救知識,常常受邀到學校和企業進行健康講座以及相關技能的培訓,保障萬千居民健康。利醫生常說:生命極其脆弱,自救和他救同樣重要!

醫路是一條充滿挑戰和責任的漫長路,醫療事業是需要人人蔘與,人人奉獻的一個偉大工程,儘管從醫路上有多少阻礙和艱辛,她從未想過要放棄這個職業,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中國醫生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慢慢摸索出一條新型的改善醫患關係的路子,她堅信真誠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只要你用心待人,對方一定會感受的到。

醫路走來,不忘初心!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利醫生,一個睿智俏皮的姑娘,本着對醫者的執念,風風火火的追逐着。

最美醫生家庭事蹟材料7

“人就算活150歲,如果沒爲別人做點有益的事,那也是虛度了年華。”小鐘,一個80後獨生女,一個堅守在大山深處的鄉村醫生。20xx年,她爲了與在鄉鎮工作的丈夫團聚,辭掉貴陽大醫院的工作,來到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河村衛生室,做了一名鄉村醫生。不久,丈夫調入州府,她卻仍然獨自堅守。沒有澡堂、時常停電、沒有城市裏五彩斑斕的時裝和琳琅滿目的零食,鄉村的寂寞無邊無際……但她一一承受,並用精湛的醫術和貼心的服務爲當地少數民族羣衆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換回的,是鄉村百姓無限的信任,以及來自網友的聲聲祝福,她是網民眼中“最美鄉村女醫生”。

勞動,是美麗的:貴州“最美鄉村女醫生”記事

她獨自堅守在偏遠大山中的村衛生室,用盡所學爲當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給了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網友稱讚她爲“最美鄉村女醫生”。

最近,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龍河村的鄉村女醫生、一個來自省城的“80後”小鐘成爲網絡紅人。她的故事在網絡多家論壇上流傳。

五一節前,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來到大山深處的龍河村,走近這位甘於清貧寂寞、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麗”的勞動者。

記者到達時,臨街的龍河村衛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買藥。一個溫柔的聲音不斷叮囑道:“老人家,這個藥晚上睡覺時才吃。”“頭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賣,但可以送一包給你吃。”

說話的就是小鐘。她出生於1982年,是個漂亮的貴陽姑娘,個子嬌小,皮膚白皙,一雙眼睛大而明亮。

20xx年,她辭去貴陽長江醫院的工作,跟隨在鄉鎮工作的丈夫來到龍河村,爲當地缺醫少藥的老百姓開起了村衛生室,這也是龍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進行新農合報銷的衛生室。

豈知兩個月後,丈夫被調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還是留?”她很糾結。她發現,由於貧窮閉塞,當地農村婦女大都缺乏基本的衛生保健知識,不少婦女患婦科病後,找不到女性婦科醫生,一直拖到病情惡化。龍河村還是個風溼病高發村,老人幾乎都患有風溼病,一些村民40來歲就骨骼變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夠對症下藥的好醫生。

留下來爲當地百姓治病!

下了決心的小鐘拿出2萬元購買了理療儀、治療婦科等疾病的儀器,所有用具每週消毒一次,還按大醫院要求設置了垃圾分類。龍場鎮黨委副書記孫志宏說,她的衛生室是鎮裏最正規的之一。

小鐘一家三代行醫,她又託均爲醫生的外婆和母親打聽了一副治療風溼的草藥方。48歲的小昌患風溼病14年,多次外出求醫花費上萬元。“最後找到鍾醫生,20元6包藥就好多了,介紹的幾個朋友用藥後也都有好轉。”小昌說。

村裏不少苗族羣衆不懂漢語,她就靠打手勢,或請懂漢語的苗族學生幫忙翻譯。20xx年國慶節,小鐘還自掏腰包,請來貴陽的婦科專家爲村民坐診,她也趁機學習。“我爲自己學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點20分小鐘就起牀開門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畢,不施粉黛就開始打掃衛生。不到20分鐘,就有村民來輸液。她來不及吃早餐,卻關心病人是否餓肚子,並把豆漿分給病人喝。

“病人多時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頓飯,一直忙到晚上11點,有時臉也不洗,倒在牀上一覺睡到天亮。”小鐘說。

但最初多數村民對這位年輕醫生持懷疑態度,一天只有兩三個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小鐘就先給他們配一天的藥,僅兩三元錢,告訴病人若有效再來。每個病人進門,她總是先端上一杯熱水。

漸漸的,“鍾醫生醫術高、態度好”的口碑越傳越遠,鄰村的羣衆趕來找她看病,外地來的建築工人也把這裏當成了“固定”醫療點。

小鐘看病賣藥十分便宜,有時幾元藥錢都免了,錢不夠也可以賒賬。村裏一位78歲的空巢老人靠撿塑料瓶爲生,全是一兩毛的零錢,這樣的病人,小鐘不僅不收錢,還常留他們吃飯。

時間一長,村民們把小鐘當成了朋友,沒病時也來拉拉家常,趕集時常來歇歇腳。也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和溫暖。衛生室裏的燕子窩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們常送來自家地裏的蔬菜,逢年過節大家又不約而同的送來餈粑、紅米飯;鄉親們一起看露天電影有說有笑,感覺人與人很近;她記得每一個醫治過的'孩子的名字,孩子們也親切的叫她“姨媽”“小嬢”。

一次,一個老大媽對她說:“你一個城裏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這邊,跑到我們山溝裏來又掙不了錢,何苦呢?”這樣的關心讓小鐘倍感溫暖。在她看來,農村很能體現人生價值。在大城市,醫生和病人多是純粹的醫患關係,但在農村,村民們卻把醫生當成了一家人。

小鐘在病人面前沉穩幹練,私底下也是個典型的80後,她是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獨生女,喜歡吃零食、逛街、跳舞、看電影……

但在龍河村衛生室,衣櫃是裝藥的紙箱,只有單調的三四種蔬菜,買不到愛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沒有五彩斑斕的時裝。電力不足時還常停電,晚上只能靠蠟燭或應急燈照明。丈夫剛調走時,她獨自躺在衛生室裏,聽着山風呼嘯,害怕得睡不着,只好爬起來靠在牆上坐到天明。

沒有澡堂,只能用兩個大桶提水到屋內,蹲在一個大盆裏洗澡;農村簡易廁所臭氣沖天;夜深人靜時,還能聽見老鼠窸窸窣窣從牀下爬過的聲音。

最難以忍受的莫過於寂寞。剛來時,沒有電視和網絡,也沒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說話,“衛生室裏靜得很可怕,感覺外面的世界很遙遠。”

但她嬌小的身體裏有一顆強大的心。鄰居徐顯佳說,有一次小鐘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腳背上扎針輸液。“有人來買藥,她還一隻腳跳到藥櫃邊拿藥。我怪她不找我們幫忙,她卻說能堅持就不麻煩大家。”

小鐘也試着從貴陽請了3位醫生來幫忙,長的呆了3個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無法忍受鄉村的艱苦而離開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過“退堂鼓”,朋友們都勸她離開,也有機會調到興義市工作,和丈夫團聚。但鄉親們聽說她可能離開時,紛紛跑來打聽:“鍾醫生你要走了嗎?”“我們捨不得你啊……”

“老百姓這樣需要你,怎麼忍心舍他們而去?”小鐘說。

她的故事在網上流傳後,被感動的網民,稱讚她是值得學習的“美麗天使”。小鐘聽後笑着說:“和那些更偏遠的鄉村醫生相比,我的條件已經很好了,起碼油鹽醬醋俱全。”

而在丈夫龍瑞見眼中,小鐘就像“礦泉水”一樣簡單純淨,“善良寬容,不計得失,凡事總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小鐘有四個家:貴陽市父母家、興義市丈夫家、女兒所在的奶奶家,以及衛生室這個家。她對女兒和父母心懷愧疚,只能靠電話溝通,夫妻倆也很少在家裏正正規規的吃頓飯。

但小鐘說自己並不後悔,她和丈夫都覺得,有時一個眼神、一句關懷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會幹下去,直到更優秀的醫生來給鄉親們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