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5篇

新材料1.5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根據事蹟材料的性質,可分爲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擬事蹟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5篇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

張xx是遵義市湄潭縣的一名普通幹部,她和家人一直倡導低碳節能的生活理念。在節能意識上,張xx認爲,點滴之水也能匯成江河,家是社會的最小單位,如果每家每戶都注重環保,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的理念,建設美麗家園的目標就更進一步。自己和家人帶頭開展環保行動,同時用自己的行爲去帶動身邊人一起愛護環境,節能減排,低碳生活。

生活中,張xx一家儘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和餐具對環境的破壞,外出遊玩時自帶水杯,到超市菜市購物使用環保袋,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居家生活中,養成一水多用,隨手關水關電的習慣,不使用含磷洗滌劑等;在購買和使用家用電器時,認清能效等級標識,選擇能效高等級的電器;將家中的舊衣服清洗乾淨分類後,聯繫回收平臺進行二次利用;外出散步遊玩時將白色垃圾放進垃圾箱;利用快遞紙箱、鞋盒等自制收納盒,把家中物品收納得整整齊齊,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中踐行環境保護的意識。

張xx在裝修房屋時,利用陽臺栽植花卉草木,將平時做飯時的淘米水、擇菜時不用的蔬菜根葉,吃剩的果皮、蛋殼等收集起來,發酵製成綠色環保肥料用於澆花施肥;在室內擺放吊蘭、綠蘿、君子蘭等植物,既美化了環境又淨化了空氣。此外,一家三口還常在餐桌上討論從外界獲得的各種環保信息,並發表自己的觀點。

“生活在綠色的環境裏,我們的心也變成了更平和,更積極向上了,雖然我的力量微不足道,我們一家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努力的過程是快樂的,堅信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只要大家都爲環境保護盡一份力,我們的社會必然更加美麗、和諧。”張xx說。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2

低碳出行、節約用水、改制舊衣……20xx年被評爲池州市“最美家庭”(綠色環保家庭)的朱正芳一家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爲構建綠色環保社會貢獻力量,樹立起勤儉節約、綠色環保好家風。

朱正芳是東至縣堯渡鎮梅山村口胡組村民、東至公益志願者協會會員,丈夫在環衛所工作。受丈夫影響,朱正芳和兩個孩子都始終奉行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做低碳生活的踐行者。

有一天晚上,朱正芳全家吃完晚飯坐在一起看電視,一部關於白色污染的專題片極大震撼了全家人的心靈。看到塑料袋、塑料餐盒等雖然給人們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朱正芳一家感到應該做點什麼。

從那以後,一家人外出的時候,看到白色垃圾,都會主動撿起,集中處理。看到路上被丟棄的各種塑料瓶子,他們也會順手撿起來,送給拾荒的人。有人開玩笑說:“你們一家人都快要成撿垃圾的了。”朱正芳的丈夫卻自豪地說:“我們這是爲環保做貢獻呢!”朱正芳一家還把積累的環保知識講解給鄰居們聽。在他們的帶動下,鄉親們也開始慢慢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朱正芳的婆婆懂得裁剪的手藝,經常買些布料,親手給孩子們裁剪新衣,樣式與衆不同,生活成本也節約不少。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衣服沒穿多長時間就過時了,扔了實在可惜。婆婆就動手改制,長的改成短的,肥的改成瘦的,孩子們從來不嫌棄,樂呵呵地穿在身上、暖在心裏。

朱正芳的丈夫對環衛工人格外關心,受丈夫影響,朱正芳不僅教育兩個孩子時時刻刻做愛護環境的好學生,還要把綠色環保理念傳播給他們的同學,做到不亂扔垃圾,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朱正芳本人還積極參加東至公益志願者協會開展的與環保相關的志願服務,她不怕髒不怕累,撿拾垃圾、做好分類。東至縣啓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朱正芳積極報名參加協會與縣總工會聯合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用一名公益志願者的擔當和奉獻,努力扮靚村容村貌,爲建設美好家園作出了應有貢獻。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3

“守護綠色家園,人人有責。如果不保護生態環境,最終受傷的一定還是我們自己。”海南省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海口綠星垃圾分類服務中心主任林大委是親友和同事眼中的垃圾分類“宣傳大使”,也是大家生活中的環保老師。

20xx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林大委接觸到了環保和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對環境污染有了深刻的認識,便下定決心從自身做起,積極帶領家人踐行垃圾分類和禁塑,傳承綠色環保家風,爲建設綠色椰城貢獻家庭力量。日前,林大委一家榮獲海南省、海口市“最美家庭”稱號。

集結家庭力量踐行綠色環保

“初來海南,我就愛上了這個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小島。”林大委20xx年來到海口創業發展,與愛人在這裏相識相知組建家庭。自海口市全面實行垃圾分類以來,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率先在自己家裏踐行垃圾分類。剛開始,家人們並不理解垃圾分類和禁塑工作,他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大家。

“有一次,他搬了兩個垃圾筐到客廳,用手將筐內分類錯誤的垃圾重新分揀。”林大委的母親韓桂榮回憶說,起初大家都覺得林大委小題大做,“不就是垃圾嘛,這次分錯了下次再分對就好了”。但林大委堅持垃圾分類的理念,他向家人說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現階段全球變暖的危害性,號召家人蔘與垃圾分類和禁塑行動。

如今,在林大委的號召下,全家人積極落實垃圾分類和禁塑行動,做好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確分類;購物自帶可重複利用的手提袋,儘量不用塑料袋;收到快遞後將包裝紙箱和塑料袋分開存放,積攢到一定量後就送去廢品站。

在林大委的言傳身教下,大女兒自告奮勇擔當起家裏的垃圾分類、禁塑“督導員”,指導家人正確分類垃圾,並承擔起將家庭垃圾分類投放至小區垃圾箱的任務。

長期堅持引導帶頭示範踐行

“不管是垃圾分類還是禁塑,我們都要建立對環境保護的認知,瞭解我們爲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好處和意義,所以宣傳非常重要。”林大委告訴記者,20xx年,爲了長期、有效地守護海口環境,他組織創辦了以“綠色星球,共同守護”爲理念的海口綠星垃圾分類服務中心,以點滴之力提高大家的環保認知、社會擔當和環保情懷。

截至目前,林大委和他的團隊積極協助省住建廳等相關單位,開展了線上線下培訓500多場,舉辦線下宣傳活動300餘場,招募垃圾分類環保志願者500多名。此外,韓桂榮還作爲市民代表配合媒體宣傳,在四個區巡迴演說,介紹如何在家裏簡單易行地開展垃圾分類,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經過林大委的長期堅持和耐心引導,許多市民羣衆和周邊鄰里都被他帶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加入了垃圾分類的隊伍。“希望我們家庭能爲海口的生態環保貢獻一份力量,在人們的心中播撒‘綠色種子’,攜手共建綠色家園。”林大委說。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4

楊豔仙一家五口,溫馨和諧,闔家歡欣,蜜裏調油,幸福美滿。楊豔仙,46歲,是雲龍縣長新鄉長春村的一位普通婦女,也是全村讚不絕口的綠色模範和致富能手——從事婦聯工作多年,以身垂範、身體力行引領羣衆綠色生活,美化環境。因自家種的重樓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成爲全村看齊學習的致富榜樣。同時積極調解村上的家庭矛盾糾紛,組織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活動,挨家逐戶宣傳引導全村村民自覺學習落實有關婦聯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文件精神以及維繫保持淳樸勤勞、樂善好施的民風良習。

全家上下用樸實無言的實際行動和一以貫之的執着精神深深影響着全村的村容村貌和文化氛圍,使得長期以來全村亂排亂放和亂倒亂扔的生產生活陋習得到根本性地解決和向好向上維持。

環境保護是每個家庭應負的責任。讓綠色走進家庭,開展家庭環保活動,享受現代綠色生活,不但是每一個家庭的執着追求和自覺選擇,而且對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小康社會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長新鄉長春村楊豔仙家庭在這方面做出了榜樣。

一、以身垂範,熱心公益

楊豔仙母親李陽鳳是老一輩的婦女主任,工作上、生活上都得到了上輩的認可,自退休後,其女楊豔仙接替了母親李陽鳳的工作,這也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優秀的人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耳聾目染。工作上,楊豔仙熱衷於關注並儘可能地參與各種環保活動。她和丈夫心底無私、不求回報地爲村上的文化廣場、公共廁所等集體活動場所開展不定時的衛生清掃。她本人積極響應“愛國衛生行動”——積極參加村上組織的大掃除活動,清理運送村組幹道沿線的垃圾雜物,熱心幫助村民羣衆激活“愛國衛生行動”釘釘APP,主動詳細地向村民羣衆宣傳解讀有關“愛國衛生行動”政策文件和會議精神,以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實際行動踐行作爲一名村上從事婦聯工作和光榮黨員的使命職責和帶頭表率。曾榮獲:20xx年大理州農村婦女雙學雙比十年競賽活動“先進女能手”,20xx年長新鄉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雲龍縣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被評定爲長春村20xx年至20xx年老年協會關愛老齡事業獎。

二、高雅情趣,綠色回報

生活中,楊豔仙還有最大的愛好——種養花草。養花能夠陶冶情操,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強完美的生治情趣,使人賞心悅目,心境舒暢,消除緊張,舒緩疲勞,給人美的享受。在楊豔仙家裏,種養的多種花中,她最愛重樓。重樓別稱華重樓、七葉蓮、鐵燈臺等,爲百合科植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隨着中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重樓爲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大幅度增加,長期掠奪性採挖使野生重樓越來越少。重樓從種植到收穫利用需8-10年的時間,製藥企業爲獲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重樓收購價格,收購價格達800元/kg左右。雲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乾燥根莖,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的功效,對疔瘡癰腫、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等症有治療作用。在重樓背景的襯托下,楊豔仙一家人親親親熱熱,和和睦睦,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生命活力的同時,深深感受着花草樹木帶給她們的無窮無盡的美感和益處,用花草美化環境,改善環境,傳遞親情友情。

三、生活點滴,綠色環保

近年來,楊豔仙家裏在洗衣物、洗浴時,儘量使用香皂、藥皂、洗衣皁等,在清潔餐具衛生設施時都選用無磷洗衣粉和含氧清潔劑,她經過自我使用的效果和經驗,經常向親戚朋友們及周圍熟悉的人們講解如何使用環保型衛生用品。楊豔仙總把家裏打掃得整潔有序,她們小小的家雖沒有鬧市廣廈的豪華,卻有小樓庭院之幽雅,花園零零碎碎的種着些小樹花朵,屋內主要是放些小盆栽,既不佔地方,也美化了家裏的環境,淨化了家裏的空氣。只要到過楊豔仙家的人都會爲她家中的優雅環境所吸引,楊豔仙不僅僅樂於向鄰居教授養花之道,還經常鼓勵鄰居在各自的房前屋後種些花木以美化環境,同時熱心腸的她還無償爲別人供給花草,並在栽培技術上予以指導。村民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自然也就不忍心在路上亂扔髒物和廢棄物了。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在營造綠色家園的同時,引領着整個村子的綠色家庭創立,構成保護綠化人人有責、家家參與的社會風尚。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5

“守護綠色家園,人人有責。如果不保護生態環境,最終受傷的一定還是我們自己。”海南省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海口綠星垃圾分類服務中心主任林大是親友和同事眼中的垃圾分類“宣傳大使”,也是大家生活中的環保老師。

20xx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林大接觸到了環保和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對環境污染有了深刻的認識,便下定決心從自身做起,積極帶領家人踐行垃圾分類和禁塑,傳承綠色環保家風,爲建設綠色椰城貢獻家庭力量。日前,林大一家榮獲海南省、海口市“最美家庭”稱號。

集結家庭力量 踐行綠色環保

“初來海南,我就愛上了這個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小島。”林大20xx年來到海口創業發展,與愛人在這裏相識相知組建家庭。自海口市全面實行垃圾分類以來,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率先在自己家裏踐行垃圾分類。剛開始,家人們並不理解垃圾分類和禁塑工作,他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大家。

“有一次,他搬了兩個垃圾筐到客廳,用手將筐內分類錯誤的垃圾重新分揀。”林大的母親韓桂榮回憶說,起初大家都覺得林大小題大做,“不就是垃圾嘛,這次分錯了下次再分對就好了”。但林大堅持垃圾分類的理念,他向家人說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現階段全球變暖的危害性,號召家人蔘與垃圾分類和禁塑行動。

如今,在林大的號召下,全家人積極落實垃圾分類和禁塑行動,做好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確分類;購物自帶可重複利用的手提袋,儘量不用塑料袋;收到快遞後將包裝紙箱和塑料袋分開存放,積攢到一定量後就送去廢品站。

在林大的言傳身教下,大女兒自告奮勇擔當起家裏的垃圾分類、禁塑“督導員”,指導家人正確分類垃圾,並承擔起將家庭垃圾分類投放至小區垃圾箱的任務。

長期堅持引導 帶頭示範踐行

“不管是垃圾分類還是禁塑,我們都要建立對環境保護的認知,瞭解我們爲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好處和意義,所以宣傳非常重要。”林大告訴記者,20xx年,爲了長期、有效地守護海口環境,他組織創辦了以“綠色星球,共同守護”爲理念的海口綠星垃圾分類服務中心,以點滴之力提高大家的環保認知、社會擔當和環保情懷。

截至目前,林大和他的團隊積極協助省住建廳等相關單位,開展了線上線下培訓500多場,舉辦線下宣傳活動300餘場,招募垃圾分類環保志願者500多名。此外,韓桂榮還作爲市民代表配合媒體宣傳,在四個區巡迴演說,介紹如何在家裏簡單易行地開展垃圾分類,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經過林大的長期堅持和耐心引導,許多市民羣衆和周邊鄰里都被他帶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加入了垃圾分類的隊伍。“希望我們家庭能爲海口的生態環保貢獻一份力量,在人們的心中播撒‘綠色種子’,攜手共建綠色家園。”林大說。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6

周曉光家庭,浙江省義烏市新光南路三號,家庭成員40多人。

1985年,虞雲新、周曉光夫婦定居義烏從事飾品等小商品經營。因爲爲人誠信敦厚,經營創新圖變,生意日漸興隆。其間,父母、姐妹、兄弟等家人不斷溶入其中,事業規模不斷擴大。這個四代同堂及諸多姓氏小家庭組成的特殊大家庭,同鍋吃飯、同心創業、休慼與共,形成了一個源於傳統而又區別於傳統的新型家族體系,他們的良好家風主要體現在:勤儉持家。

年少時的虞雲新、周曉光初嚐盡了生活的艱辛,也磨鍊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性格。如今,隨着創業的成功,財富的集聚,他們依然保持了農家節儉的生活作風,不奢侈、不浪費,始終保持簡樸的生活方式。這種克勤克儉的烙印,也深深地烙在第二代孩子們的身上。

周曉光一家人秉承“與人爲善,吃虧是福”的處事理念,凡事都用積極的、正面的態度去判斷去思維,使他們常常受益。他們秉承誠信立身和寬厚包容的做人做事風格,對周圍的人,寬厚待之、雅量容之。知恩圖報。事業成功之後,他們不忘追根溯源,要求家裏每個人都要平和謙遜,學會感恩。企業發展之後,一家人不忘回報社會,累計捐助慈善和公益事業總額達到5000多萬元。

周曉光家庭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7

“守護綠色家園,人人有責。如果不保護生態環境,最終受傷的一定還是我們自己。”海南省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海口綠星垃圾分類服務中心主任大委是親友和同事眼中的垃圾分類“宣傳大使”,也是大家生活中的環保老師。

20xx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大委接觸到了環保和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對環境污染有了深刻的認識,便下定決心從自身做起,積極帶領家人踐行垃圾分類和禁塑,傳承綠色環保家風,爲建設綠色椰城貢獻家庭力量。日前,大委一家榮獲海南省、海口市“最美家庭”稱號。

集結家庭力量 踐行綠色環保

“初來海南,我就愛上了這個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小島。”大委20xx年來到海口創業發展,與愛人在這裏相識相知組建家庭。自海口市全面實行垃圾分類以來,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率先在自己家裏踐行垃圾分類。剛開始,家人們並不理解垃圾分類和禁塑工作,他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大家。

“有一次,他搬了兩個垃圾筐到客廳,用手將筐內分類錯誤的垃圾重新分揀。”大委的母親韓桂榮回憶說,起初大家都覺得大委小題大做,“不就是垃圾嘛,這次分錯了下次再分對就好了”。但大委堅持垃圾分類的理念,他向家人說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現階段全球變暖的危害性,號召家人蔘與垃圾分類和禁塑行動。

如今,在大委的號召下,全家人積極落實垃圾分類和禁塑行動,做好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確分類;購物自帶可重複利用的手提袋,儘量不用塑料袋;收到快遞後將包裝紙箱和塑料袋分開存放,積攢到一定量後就送去廢品站。

在大委的言傳身教下,大女兒自告奮勇擔當起家裏的垃圾分類、禁塑“督導員”,指導家人正確分類垃圾,並承擔起將家庭垃圾分類投放至小區垃圾箱的'任務。

長期堅持引導 帶頭示範踐行

“不管是垃圾分類還是禁塑,我們都要建立對環境保護的認知,瞭解我們爲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好處和意義,所以宣傳非常重要。”大委告訴記者,20xx年,爲了長期、有效地守護海口環境,他組織創辦了以“綠色星球,共同守護”爲理念的海口綠星垃圾分類服務中心,以點滴之力提高大家的環保認知、社會擔當和環保情懷。

截至目前,大委和他的團隊積極協助省住建廳等相關單位,開展了線上線下培訓500多場,舉辦線下宣傳活動300餘場,招募垃圾分類環保志願者500多名。此外,韓桂榮還作爲市民代表配合媒體宣傳,在四個區巡迴演說,介紹如何在家裏簡單易行地開展垃圾分類,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經過大委的長期堅持和耐心引導,許多市民羣衆和周邊鄰里都被他帶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加入了垃圾分類的隊伍。“希望我們家庭能爲海口的生態環保貢獻一份力量,在人們的心中播撒‘綠色種子’,攜手共建綠色家園。”大委說。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8

沈xx家庭,江蘇省如東縣掘港昌和水岸花城,家庭成員4人。

這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妻子與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演繹了一串感人至深的大愛故事。

1997年,在童店鄉文化站工作的沈xx與在公安系統工作的張恆俊相識,兩人互生好感。當張恆俊告訴沈xx,因爲前女友莫小惠得白血病去世,自己答應過小惠要把她的父母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時,沈xx被眼前這個誠信有情的男人深深地感動了,並表示願意和他一起履行愛的承諾,照顧莫永鑑和馬桂蘭兩位老人。

此後,小兩口不僅將自己女兒取名張莫凝雨,中間加上了莫姓,而且當馬桂蘭生病時更是悉心照顧。馬桂蘭去世後,夫妻倆主動提出讓莫永鑑老人搬到縣城,跟自己一起住。

除了遵守承諾,跟丈夫一起照顧前女友的父母,沈xx對待公公、婆婆也同樣用心。婆婆張玉由於患多種腦梗,中風摔倒,引發股骨破裂,兩個月內3次入院治療,不幸落下癱瘓的後遺症,長年臥牀不起。公公鬱兆祥又被查出肺癌晚期,沈xx帶着老人四處尋醫,即使自己病倒,也傾盡心力照顧公婆。對丈夫的中風伯父、伯母,沈xx夫妻倆同樣也給予了超越血緣的愛。從買米買油,到買藥看病,不論大事還是小事,都心繫他們,把他們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

沈xx家庭及其成員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9

環保是一件攸關全人類全地球的大事,我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在創造歷史,創造未來。還青山一片綠水,還秀水一片清澈,還藍天一片純淨,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綠地碧水藍天誰都喜歡,讓我們共同營造一片綠色,保護一片藍天。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環保就在我們的身邊。

王文玲的家在安徽蒙城,王文玲和老公都是一名國小老師。從小王文玲的母親就教育她要勤儉節約,結婚後她依舊保留着這個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關注環境問題,所以創立綠色家庭,倡導低碳生活的活動一向在她們家進行着。

一、營造綠色氛圍,引領綠色新風尚

王文玲的家住在綠洲雅苑。當年選擇房子時因爲小區有綠這個字,王文玲便對它有了好感,才決定定居在此。王文玲結婚20多年來,全家在洗刷時儘量使用香皂、洗衣皁,刷洗餐具碗筷時經常用無磷的洗潔精,不浪費衛生紙。她還經常像朋友宣傳低碳生活的好處。裝修房子時,爲堅決不使用甲醛、苯一類的反射性超標的裝修材料。她總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屋裏和陽臺上種着一些小花草,這樣既不佔地方,並且還能美化家裏的環境,淨化家裏的空氣。在陽臺上栽種各樣花木,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去過她家的人都會爲她家的乾淨整潔所吸引,所以周圍鄰居也異常喜歡到她家來玩,既能夠欣賞美麗景色、呼吸新鮮空氣,也能夠聽王文玲傳授栽花的心得,她也鼓勵鄰居種些花草以美化環境。王文玲還經常無償給鄰居家供給花草。她除了把自我家裏打掃乾淨之外,王文玲不忘外面的樓梯,只要有時間就勤於打掃,堅持一塵不染。周圍鄰居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也就不在樓梯上亂扔垃圾了。正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在創建綠色家園的同時,引領着整個小區的綠色家庭創立,養成了人人蔘與綠化環境的好習慣。

二、自覺培養環保習慣,堅持從娃娃抓起

王文玲和她的丈夫在學校裏帶頭開展環保行動,並用自我約束的行爲習慣去教育、感染他們的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她經常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3.12日植樹節”等節假日宣傳環保知識。並且要求孩子們回家把保護環境,低碳生活落實在行動上,時時以保護環境爲標準。在家裏、學校裏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家裏用過的洗菜水和洗衣水可以存着用來拖地;再用來沖廁所,淘米的水用來澆灌花草,堅持“廢物利用”。堅持少用方便袋,不用一次性筷子、減少一次性產品的消費,降低白色污染。在她的影響下,她班的學生都有了宣傳使用環保產品的理念。

三、樹立環保意識,爭做環保志願者

王文玲作爲學校的環保志願者,多年來,經常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時時處處關心環保,宣傳環保,監督環保。她總要抽出時間參加學校的清潔周活動,多年來被評爲“文明校園”,也少不了她的功勞。她經常利用大課間結束的時間倡導學生到校園裏撿垃圾,清理垃圾,爲此受到了學校老師和校領導的一致好評。節假日,她也會倡導學生“小手拉大手”,帶着爸爸媽媽到公園撿垃圾,清潔公園周圍的環境。此舉不但培養了學生養成講衛生,愛護環境的習慣,同時也帶動家長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受到家長的擁護。

四、積極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勇當綠色傳播者

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這是我們追求的夢想。然而當我們城市裏穿行的汽車越來越多,道路顯得越來越狹窄時;當路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時;當空氣污染,藍天白雲難以再見時——我們要思考、改變我們的自身行爲、重新考慮出行方式。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低碳生活已成爲我們急需建立的一種自然、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爲進一步推動綠色出行,防止大氣污染。她經常在微信羣、朋友圈倡議:爭做綠色出行的先行者。“有車族”帶頭選擇騎自行車或步行或公交車上下班,堅持每週少開一天車,多步行,多騎車,多乘坐綠色公交車。

走低碳之路、建綠色蒙城是我們的共同責任。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王文玲和他老公做到了,她在身體力行,用愛心、恆心去關注自然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理念,用勇氣去改變生活習慣。也讓我們攜手一起保護環境,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好。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0

低碳出行、節約用水、改制舊衣……20xx年被評爲池州市“最美家庭”(綠色環保家庭)的朱xx一家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爲構建綠色環保社會貢獻力量,樹立起勤儉節約、綠色環保好家風。

朱xx是東至縣堯渡鎮梅山村口胡組村民、東至公益志願者協會會員,丈夫在環衛所工作。受丈夫影響,朱xx和兩個孩子都始終奉行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做低碳生活的踐行者。

有一天晚上,朱xx全家吃完晚飯坐在一起看電視,一部關於白色污染的專題片極大震撼了全家人的心靈。看到塑料袋、塑料餐盒等雖然給人們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朱xx一家感到應該做點什麼。

從那以後,一家人外出的時候,看到白色垃圾,都會主動撿起,集中處理。看到路上被丟棄的各種塑料瓶子,他們也會順手撿起來,送給拾荒的人。有人開玩笑說:“你們一家人都快要成撿垃圾的了。”朱xx的丈夫卻自豪地說:“我們這是爲環保做貢獻呢!”朱xx一家還把積累的環保知識講解給鄰居們聽。在他們的帶動下,鄉親們也開始慢慢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朱xx的婆婆懂得裁剪的手藝,經常買些布料,親手給孩子們裁剪新衣,樣式與衆不同,生活成本也節約不少。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衣服沒穿多長時間就過時了,扔了實在可惜。婆婆就動手改制,長的改成短的,肥的改成瘦的,孩子們從來不嫌棄,樂呵呵地穿在身上、暖在心裏。

朱xx的丈夫對環衛工人格外關心,受丈夫影響,朱xx不僅教育兩個孩子時時刻刻做愛護環境的好學生,還要把綠色環保理念傳播給他們的同學,做到不亂扔垃圾,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朱xx本人還積極參加東至公益志願者協會開展的與環保相關的志願服務,她不怕髒不怕累,撿拾垃圾、做好分類。東至縣啓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朱xx積極報名參加協會與縣總工會聯合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用一名公益志願者的擔當和奉獻,努力扮靚村容村貌,爲建設美好家園作出了應有貢獻。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1

近日,在省婦聯持續開展的“豫見美好·最美家庭季季推”活動中,焦虎鎮鄧瑩瑩家庭被評爲“綠色低碳最美家庭”。

8月9日,記者採訪鄧瑩瑩時,她和丈夫李飛正在位於焦虎鎮關鄧村的玫瑰園除草。

據瞭解,鄧瑩瑩、李飛夫妻20xx年碩士畢業後回鄉建成香草種植基地,發展香草種植深加工產業。他們崇尚綠色,拒絕污染,種植的香草從未噴灑過農藥、施過化肥,除草靠機械和人工,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色環保內涵。

“他們兩個在綠色環保方面特別有辦法,用廢磚、廢輪胎、小木棒、竹子打造了小花園,特別漂亮,我們很受啓發。”鄰居王思芳說。

在家裏,鄧瑩瑩用綠植代替空氣清新劑,淨化空氣,驅除蚊蟲;室內雖沒有高檔裝修,但是很溫馨;減少使用和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和一次性筷子;家用照明全部使用節能燈;隨手關掉水、電開關;垃圾分類……具體生活細節上,夫妻倆積極引導女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傳承優良家風。

“在生活細節上,我們一直堅持綠色環保,希望通過身體力行給身邊的人特別是給孩子帶來正能量。”李飛說。

“要節約資源,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鄧瑩瑩3歲的女兒李可爾用稚嫩的聲音說。

“環保節約不僅是一句口號、一種觀念,更應當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每個小小的勤儉節約行爲,都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環境少一份破壞、多一份建設。珍惜利用資源,保護環境,首先從我們這個小家庭做起。”鄧瑩瑩說。

“鄧瑩瑩家庭榮獲省‘綠色低碳最美家庭’稱號,爲焦虎鎮增了光、添了彩,更爲廣大父老鄉親樹立了榜樣。我們要號召全鎮幹部羣衆向鄧瑩瑩家庭學習,講好他們能源資源節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樹立家庭文明新風的最美故事,讓更多家庭自覺提升生態文明意識,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共建綠色家庭,共創綠色美好焦虎。”焦虎鎮黨委書記李吾軍說。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2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讓生態文明、綠色生活走進每個家庭,享受到真正的“小康”生活,不但是我們每一個家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對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花所鎮寺溝村荊xx一家人秉持着綠色生活、勤儉持家的理念,深得鄰居好評。

積極轉變思想,爭做崇尚文明、倡導環保的好榜樣。荊xx一家都特別愛乾淨,每天都會把庭院裏外收拾的乾乾淨淨,雖沒有鬧市廣廈的豪華,卻有小樓庭院之幽雅。妻子姚xx將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農用物資等物品分門歸類,庭院地面無糞土、無垃圾、無污水;廁所勤打掃,垃圾及時清理;抹布乾淨無異味,鍋鏟碗筷用完清洗並擺放整齊,儘量使用香皂、藥皂、洗衣皁等,日常生活中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能使用綠色生活用品,並通過自己使用的效果和經驗,經常向親戚朋友及周圍熟悉的人講解如何使用環保型衛生用品。只要到過荊xx家的人都會爲他家中的優雅環境所吸引,因此周圍鄰居也特別喜歡到他家做客,可以欣賞美麗景色、呼吸新鮮空氣。除了把自己家裏打掃乾淨、裝扮漂亮,妻子姚xx也不忘庭院之外的村徑,每天勤於打掃,保持一塵不染,村民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自然也就不忍心在路上亂扔髒物和廢棄物了。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在營造綠色家園的同時,引領着整個村莊每個家庭播種生態文明、綠色生活新觀念。

認真履職盡責,爭做敬業奉獻、綠色生活的好榜樣。荊xx是寺溝村五社社長,其妻子是一名護林員,夫妻倆深感自己肩上的使命、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全村人的典範,他們每天在公益崗上執勤,一有閒時間總是拿個鉗子把道路邊,花園,廣場等地方的垃圾撿拾乾乾淨淨,每遇到村裏公共活動場所健身器村或花園設施有損壞,他們總是默默地修理安裝完好,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工作之餘,他們會義務參與寺溝村“三堆清理”,平時看見路面垃圾時會及時清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已成爲習慣。荊xx曾告訴我們,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讓他們夫妻倆很有使命感和成就感,當他看到村莊的道路兩旁開滿花,微風吹過花香撲鼻時,清晨的陽光灑下來照在盪鞦韆的孩子們身上時,老人們坐在大柳樹旁愜意的享受生活時......不禁潸然淚下,回想起自己一家人以前真正“貧困戶”的日子,以前的舊村莊,他覺得自己做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有意義的”,他想這樣一直幹下去,只要通過他們一家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力量,能夠影響周圍更多的人,使生態文明、綠色生活的好習慣深入每一個家庭,我們新農村環境建設將一定會越來越美,我們的社會必然更加美麗、和諧。

傳承良好家風,爭做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的好榜樣。古人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全家衣着樸素大方,生活精打細算,用之有度。相濡以沫人生路,荊xx夫妻倆結婚以來,相互照顧、相互信任,雖然生活中會遇到磕磕碰碰,但它就像催化劑使平凡的小家庭變得更加美麗。他們重視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妻子姚xx十分注重榜樣的力量,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從而創設出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子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對外,他們全家十分善良熱心,極具同情心,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節假日主動走訪鄰里,街坊鄰居關係融洽。荊xx一家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中極其普通的一個家庭,但又是一個很不一般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裏,家庭成員之間構建了一個相互理解、和睦相處的生活氛圍;有一個用心健康的生活態度;有一個熱愛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態……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弘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勤勞、愛幼、盡孝道、講親情等傳統美德。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3

低碳出行、節約用水、改制舊衣……20xx年被評爲池州市“最美家庭”(綠色環保家庭)的小朱一家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爲構建綠色環保社會貢獻力量,樹立起勤儉節約、綠色環保好家風。

小朱是東至縣堯渡鎮梅山村口胡組村民、東至公益志願者協會會員,丈夫在環衛所工作。受丈夫影響,小朱和兩個孩子都始終奉行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做低碳生活的踐行者。

有一天晚上,小朱全家吃完晚飯坐在一起看電視,一部關於白色污染的專題片極大震撼了全家人的心靈。看到塑料袋、塑料餐盒等雖然給人們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小朱一家感到應該做點什麼。

從那以後,一家人外出的時候,看到白色垃圾,都會主動撿起,集中處理。看到路上被丟棄的各種塑料瓶子,他們也會順手撿起來,送給拾荒的人。有人開玩笑說:“你們一家人都快要成撿垃圾的了。”小朱的丈夫卻自豪地說:“我們這是爲環保做貢獻呢!”小朱一家還把積累的環保知識講解給鄰居們聽。在他們的帶動下,鄉親們也開始慢慢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小朱的婆婆懂得裁剪的手藝,經常買些布料,親手給孩子們裁剪新衣,樣式與衆不同,生活成本也節約不少。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衣服沒穿多長時間就過時了,扔了實在可惜。婆婆就動手改制,長的改成短的,肥的改成瘦的,孩子們從來不嫌棄,樂呵呵地穿在身上、暖在心裏。

小朱的丈夫對環衛工人格外關心,受丈夫影響,小朱不僅教育兩個孩子時時刻刻做愛護環境的好學生,還要把綠色環保理念傳播給他們的同學,做到不亂扔垃圾,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小朱本人還積極參加東至公益志願者協會開展的與環保相關的志願服務,她不怕髒不怕累,撿拾垃圾、做好分類。東至縣啓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小朱積極報名參加協會與縣總工會聯合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用一名公益志願者的擔當和奉獻,努力扮靚村容村貌,爲建設美好家園作出了應有貢獻。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4

環保是一件攸關全人類全地球的大事,我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在創造歷史,創造未來。還青山一片綠水,還秀水一片清澈,還藍天一片純淨,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綠地碧水藍天誰都喜歡,讓我們共同營造一片綠色,保護一片藍天。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環保就在我們的身邊。

小玲的家在安徽蒙城,小玲和老公都是一名國小老師。從小小玲的母親就教育她要勤儉節約,結婚後她依舊保留着這個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關注環境問題,所以創立綠色家庭,倡導低碳生活的活動一向在她們家進行着。

一、營造綠色氛圍,引領綠色新風尚

小玲的家住在綠洲雅苑。當年選擇房子時因爲小區有綠這個字,小玲便對它有了好感,才決定定居在此。小玲結婚20多年來,全家在洗刷時儘量使用香皂、洗衣皁,刷洗餐具碗筷時經常用無磷的洗潔精,不浪費衛生紙。她還經常像朋友宣傳低碳生活的好處。裝修房子時,爲堅決不使用甲醛、苯一類的反射性超標的裝修材料。她總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屋裏和陽臺上種着一些小花草,這樣既不佔地方,並且還能美化家裏的環境,淨化家裏的空氣。在陽臺上栽種各樣花木,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去過她家的人都會爲她家的乾淨整潔所吸引,所以周圍鄰居也異常喜歡到她家來玩,既能夠欣賞美麗景色、呼吸新鮮空氣,也能夠聽小玲傳授栽花的心得,她也鼓勵鄰居種些花草以美化環境。小玲還經常無償給鄰居家供給花草。她除了把自我家裏打掃乾淨之外,小玲不忘外面的樓梯,只要有時間就勤於打掃,堅持一塵不染。周圍鄰居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也就不在樓梯上亂扔垃圾了。正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在創建綠色家園的同時,引領着整個小區的綠色家庭創立,養成了人人蔘與綠化環境的好習慣。

二、自覺培養環保習慣,堅持從娃娃抓起

小玲和她的丈夫在學校裏帶頭開展環保行動,並用自我約束的行爲習慣去教育、感染他們的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她經常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3.12日植樹節”等節假日宣傳環保知識。並且要求孩子們回家把保護環境,低碳生活落實在行動上,時時以保護環境爲標準。在家裏、學校裏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家裏用過的洗菜水和洗衣水可以存着用來拖地;再用來沖廁所,淘米的水用來澆灌花草,堅持“廢物利用”。堅持少用方便袋,不用一次性筷子、減少一次性產品的消費,降低白色污染。在她的影響下,她班的學生都有了宣傳使用環保產品的理念。

三、樹立環保意識,爭做環保志願者

小玲作爲學校的環保志願者,多年來,經常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時時處處關心環保,宣傳環保,監督環保。她總要抽出時間參加學校的清潔周活動,多年來被評爲“文明校園”,也少不了她的功勞。她經常利用大課間結束的時間倡導學生到校園裏撿垃圾,清理垃圾,爲此受到了學校老師和校領導的一致好評。節假日,她也會倡導學生“小手拉大手”,帶着爸爸媽媽到公園撿垃圾,清潔公園周圍的環境。此舉不但培養了學生養成講衛生,愛護環境的習慣,同時也帶動家長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受到家長的擁護。

四、積極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勇當綠色傳播者

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這是我們追求的夢想。然而當我們城市裏穿行的汽車越來越多,道路顯得越來越狹窄時;當路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時;當空氣污染,藍天白雲難以再見時——我們要思考、改變我們的自身行爲、重新考慮出行方式。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低碳生活已成爲我們急需建立的一種自然、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爲進一步推動綠色出行,防止大氣污染。她經常在微信羣、朋友圈倡議:爭做綠色出行的先行者。“有車族”帶頭選擇騎自行車或步行或公交車上下班,堅持每週少開一天車,多步行,多騎車,多乘坐綠色公交車。走低碳之路、建綠色蒙城是我們的共同責任。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小玲和他老公做到了,她在身體力行,用愛心、恆心去關注自然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理念,用勇氣去改變生活習慣。也讓我們攜手一起保護環境,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好。

最美環保家庭事蹟材料15

小凱和愛人在家庭裏帶頭開展環保行動,並用自己的行爲習慣去教育孩子、感染孩子。幾年來,全家在洗衣物、洗浴時,儘量使用無磷的洗衣液和香皂,他們也經過自我的使用的效果和經驗向親戚和朋友講解如何使用環保型衛生用品。在20xx年裝修時,爲防止化學污染,小凱一家堅決不使用甲醛、苯、反射性超標的裝修材料。愛人爲了美化環境,淨化家裏的空氣,在家裏還種植了很多盆小盆栽,朋友也喜歡到他家來玩,說既能欣賞盆栽還能呼吸新鮮空氣。

小凱的愛人是一名國小教師,她平時在學校裏也經常帶領學生開展環保行動,在“4.22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節日,她都會把環保知識帶入課堂,並且要求學生回家把保護環境,低碳生活宣傳給家長和身邊的親朋好友。不論是在家裏還是學校,他們一家都會隨手關燈。在逛超市時,一家人總是自備有環保袋,在飯店不用一次性筷子,減少一次性產品的消費,也大大降低了白色污染。

在他們一家的影響下,身邊的同事、朋友、親戚都有了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