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保險

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3篇[精華]

保險1.48W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3篇[精華]

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1

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財"變得越來越流行,逐漸已經成爲社會的一種風尚,保險業更是遍地開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當中。但是目前保險業究竟如何?其面臨的問題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諮詢調查家鄉附近一些保險公司及業務人員所完成的保險市場方面的調查報告。

一、近年來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一)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初步展開

作爲保險業發展的基石,誠信日益受到保險業內的重視,誠信體系建設也已初步展開。20xx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強調,“越是加快發展,越要注重誠信,搞好服務,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至20xx年全國各地保監辦、保險行業協會圍繞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做了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險誠信經營理念得到認同

各保險公司在經營理念中,均能突出強調誠信。如中國人保幾十年來秉承“穩健經營,篤守信譽”的經營思想指導業務發展;中國人壽以“誠信負責,穩健發展”爲企業宗旨;泰康人壽認爲“誠信在保險行業至高無上”;新華人壽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小組”,領導公司的信用體系建設;平安保險公司經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獲得了AAA級信用等級證書。由此可見,誠信在保險業發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爲保險業界廣泛認同,這爲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營銷員的誠信狀況有所改善

保險營銷員曾一度以總體素質較低,誠信水平不高,社會形象較差出現在社會公衆面前。經過近年來的治理,營銷員的誠信水平有所提高,誠信狀況有所改善,誤導、欺瞞現象明顯減少,失信行爲初步得到控制。營銷員隊伍數量龐,且直接面對公衆,因而可以說他們的誠信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保險行業的整體誠信水平。營銷員的誠信狀況好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二、目前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造假問題屢禁不止。假數據、假賬本、假報表、假保單、假收據現象在保險經營過程中屢見不鮮。保監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將打假作爲一項重要工作,雖早在20xx年就開展了專項“打假”活動,儘管如此,造假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解決,還有許多地下保單的現象在我國東南各城市屢禁不止。

2.惜賠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保險公司理賠手續繁瑣,服務不到位,個別案件拒賠不合理,客觀上表現出惜賠現象,在客戶中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中形成“投保易、索賠難”、“收款快、賠款慢”的惡劣印象。

3.誤導問題並未根治。由於營銷機制的不完善,營銷員誤導問題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輕,實質上並未得到解決。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風險意識、保險意識、投資意識較差的客戶中,誤導、欺瞞現象並不罕見。

4.道德風險防閥難。近年來,我國保險知識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瞭解保險後,竟打起了騙保騙賠的主意。投保時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現象屢見不鮮,騙賠手段更是五花八門。20xx年以來,發生在全國各地的“車貸險”騙賠案使財產險公司蒙受了巨損失;而在壽險方面,一些邊遠地區的保險公司被迫停辦醫療險正是因爲無力解決投保人無病卻常年稱病住院問題。

(二)原因分析

1.社會信用基礎薄弱影響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徵信數據採集困難,數據開放沒有明確規定,信用資料數據庫建立滯後,信用法規缺乏,失信行爲得不到有效懲治。薄弱的社會信用基礎勢必影響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

2.保險信用法規建設滯後阻礙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儘管我國保險信用法制建設有所進展,但與現實的保險經營活動相比仍顯滯後及不完善。高速發展的保險業帶來許許多多新現象、新問題,有些問題是直指誠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戶就會被奪走,從而造成遵紀守法卻遭受了損失,違規失信卻增加了收益的局面。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助長失信毀約的歪風蔓延。

3.保險誠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約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現爲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則表現爲必要信息採集制度缺失。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誠信的制約機制。人性弱點是天然存在的.,商務領域僅僅靠道德良心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剛性的信用管理機制,管理者就不得不爲人的素質及品質傷腦筋。如營銷員挪用保費問題,如果沒有制度能保證營銷員不接觸現金,那麼這個問題將永遠存在。信息不對稱則客觀上爲失信行爲提供了條件。對於保險人來說,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資料都是新的,其真實準確與否無從評估。在廣州的“車貸險”騙賠案中,曾經發現一家保險公司的6個支公司同時爲一部車辦理了保證保險。廣州保監辦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車貸險”騙保之所以能夠得逞,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各保險公司尚未共享有關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投保人及汽車經銷商的信息,保險公司各自爲政,給投保人騙貸或一車多貸以可乘之機”。對於投保人來說,由於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無法掌握保險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無法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只能道聽途說地片面瞭解保險。

4.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體制陳舊落後不利於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目前國內一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擴保費規模上,上級公司對下級的考覈體系突出強調保費收入,導致了保險業的規模擴和營銷模式得變化,而保險公司的增加和追求業績的體制,導致了有些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惟保費至上,置公司名譽和客戶利益於不顧,當然這也有保險公司的責任。另外,業務員完成保費收入指標(且不論這個指標是否經過科學測算,是否實事求是)不但有物質獎勵,還可能加官晉爵,否則,就會遭到懲罰,甚至丟掉“烏紗帽”。同時,基層公司可支配的費用也僅僅唯繫於保費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這種政策導向驅使基層公司以保費規模最化爲首要經營目標,爲達目的,在競爭中任意擡高手續費、降低費率,弱化對營銷員的誠信教育等.

5.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質量和福利問題有待改善。代理人良莠不齊,很多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和誠信問題,自身對條款不是很熟悉,然後對客戶許諾口頭支票,而沒把產品的條款和利益以及不利的方面講清楚,導致最後客戶覺得上當受騙了,而延伸到對保險的不信任了,有不同保險公司的代理人之間相互攻訐,讓客戶覺得代理人的素質低下。很多客戶由於自身知識不足,未能及時的使用自身的權利,單聽代理人的片面之詞,而代理人也未能及時全面的給客戶一個解答,因而客戶未能及時瞭解自身的利益保障,產生了最後申請理賠時招到拒賠的現象,讓客戶覺得保險是騙人的了。

隨着保險業的迅速發展,業務員數量也急劇增多,保險公司不爲業務員繳納社保,不把業務員納入正式員工等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也是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自然會導致騙保,還有投保容易理賠難的情況。

(三)解決方式

我認爲,要改變這些現狀,首先保險公司招聘代理人時應該更嚴格,把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和道德誠信作爲聘用的首要條件,一旦錄用即要對其進行嚴格監管,不能只以簽單數衡量績效。然後在合同文書上儘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客戶能更好的理解保險條款,防止產生一些上述的不必要的誤會和損失。保險公司和代理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對客戶灌輸一個正確的保險理念,讓客戶真正的認知保險,認同保險。由於在權利對比上,客戶是出於劣勢的,所以現在國家的保險法也在不斷完善,制定了更多有利於客戶利益的條款。比如新的保險法裏就新制定了一條“不可抗辯條款”,可以有力的保障客戶的利益了,還有一些條款,代理人未就合同的免責條款向客戶做詳細解釋的,該條款無效,以及投保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的代理權的,對代理人作出的超出代理權限的許諾,保險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而後再追究其代理人的責任。這些條款都能保障到客戶的利益,維護保險市場的誠信經營。

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2

(一)保險業務總量較低,產險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近年來,我市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然面臨着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村消費力不足等問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整體經濟水平依然較低。保險業正處於成長階段,社會公衆的保險意識還比較淡薄,產險市場缺乏有序競爭,有效供給不足。儘管我市的產險業與全國產險業一樣,在開放以後纔開始恢復業務,但與我省其他地區尤其是與蘇南相對發達的地區相比,尚處於較低的水平。以20xx年來說,107055萬元的財產險保費收入佔全省財產險總保費收入的2.23%,而20xx年我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省生產總值的3.83%。這說明我市的財產保險規模小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總量低,地方經濟的發展制約了產險的快速發展。

(二)寡頭壟斷競爭格局依然明顯,缺乏適度競爭

從目前的產險市場供給主體來看,參加產險市場的保險公司數量偏少。雖然我市產險公司的總數已達15家,但是全市60%以上的保費集中在人保產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這老三家保險公司。而其它公司各自所佔的份額累加在40%以下,且平均市場佔比不到3.5%。這種情況與我市積極優化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目標不相適應,充分說明我市產險市場壟斷程度依然偏高,市場競爭不充分。這種寡頭壟斷的格局難以給保險市場的競爭者帶來真正的壓力,也使消費者無法享受到優質全面的服務。

(三)險種結構不合理,市場有效供給不足

近幾年,車險業務保費收入一直佔我市產險保費收入的70%以上,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因此,車險經營的狀況在很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產險業的發展,這直接導致了產險公司經營風險的加。同時,我市各家產險公司都是總分公司建制,缺乏立開發產品的能力,直接銷售由總公司從全國層面出發而設計的產品,使得險種單一、結構雷同,毫無特色和側重,缺乏競爭力和對保戶的吸引力,無法滿足投保人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險需求。因此,保險公司如何創新觀念,加快產品的更新速度,開發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使其滿足市場的需要,逐步提高非車險業務的比重,並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成爲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四)保險市場的經營管理方式欠妥,行業競爭不規範。

近年來,尤其是在計算機普及、網絡信息共享、集中數據分析和專業管理軟件運用上差距更。這種管理上的不足不僅造成量保險資源不能有效地轉化爲保險生產力,還助長了行業競爭的不規範。主要表現在:

一是變相支付高額手續費、佣金或返還形式上。由於財產險險種存在較的同質性,加之全區產險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差異化服務不明顯,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一定程度上是靠價格戰。但在監管機構的嚴格監控下,價格的伸縮空間有限,因此變相支付手續費就成爲各保險公司爭相採用的降價方式。

二是保險中介運作不規範。由於生存的需要和盈利的壓力都緊緊維繫在手續費上,因此,一些保險中介機構憑藉其手中業務在市場中漫天要價,它們一方面要求保險公司幅降費,一方面又要求支付高額的代理費用和佣金,從而助長了非理性競爭行爲。

(五)中高級管理人才及保險專業人才匱乏,保險一般從業人員素質尚待提高

保險業的特殊經營方式產生了對展業、承保、投資、理賠等特殊人才的.需求,但各種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在近幾年保險業的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公司爲了應付業務發展的需要,招聘門檻過低,導致一些綜合素質不高的人員進入保險行業,對行業整體形象造成負面影響。一方面,新興產險公司在壯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機構網絡佈局,而網點的鋪設理所當然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產險經營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對精算、承保、理賠和查勘等方面保險專業人才的強烈需求。市場缺乏高學歷、懂管理、重服務的高級管理人員。人才問題已成爲制約全區保險業發展的一因素。

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3

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財"變得越來越流行,逐漸已經成爲社會的一種風尚,保險業更是遍地開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當中。但是目前保險業究竟如何?其面臨的問題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諮詢調查家鄉附近一些保險公司及業務人員所完成的保險市場方面的調查報告。

一、近年來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一)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初步展開

作爲保險業發展的基石,誠信日益受到保險業內的重視,誠信體系建設也已初步展開。20xx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強調,“越是加快發展,越要注重誠信,搞好服務,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至20xx年全國各地保監辦、保險行業協會圍繞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做了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險誠信經營理念得到認同

各保險公司在經營理念中,均能突出強調誠信。如中國人保幾十年來秉承“穩健經營,篤守信譽”的經營思想指導業務發展;中國人壽以“誠信負責,穩健發展”爲企業宗旨;泰康人壽認爲“誠信在保險行業至高無上”;新華人壽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小組”,領導公司的信用體系建設;平安保險公司經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獲得了AAA級信用等級證書。由此可見,誠信在保險業發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爲保險業界廣泛認同,這爲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營銷員的誠信狀況有所改善

保險營銷員曾一度以總體素質較低,誠信水平不高,社會形象較差出現在社會公衆面前。經過近年來的治理,營銷員的誠信水平有所提高,誠信狀況有所改善,誤導、欺瞞現象明顯減少,失信行爲初步得到控制。營銷員隊伍數量龐,且直接面對公衆,因而可以說他們的誠信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保險行業的整體誠信水平。營銷員的誠信狀況好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二、目前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造假問題屢禁不止。假數據、假賬本、假報表、假保單、假收據現象在保險經營過程中屢見不鮮。保監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將打假作爲一項重要工作,雖早在20xx年就開展了專項“打假”活動,儘管如此,造假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解決,還有許多地下保單的現象在我國東南各城市屢禁不止。

2.惜賠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保險公司理賠手續繁瑣,服務不到位,個別案件拒賠不合理,客觀上表現出惜賠現象,在客戶中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中形成“投保易、索賠難”、“收款快、賠款慢”的惡劣印象。

3.誤導問題並未根治。由於營銷機制的不完善,營銷員誤導問題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輕,實質上並未得到解決。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風險意識、保險意識、投資意識較差的客戶中,誤導、欺瞞現象並不罕見。

4.道德風險防閥難。近年來,我國保險知識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瞭解保險後,竟打起了騙保騙賠的主意。投保時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現象屢見不鮮,騙賠手段更是五花八門。20xx年以來,發生在全國各地的“車貸險”騙賠案使財產險公司蒙受了巨損失;而在壽險方面,一些邊遠地區的保險公司被迫停辦醫療險正是因爲無力解決投保人無病卻常年稱病住院問題。

(二)原因分析

1.社會信用基礎薄弱影響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徵信數據採集困難,數據開放沒有明確規定,信用資料數據庫建立滯後,信用法規缺乏,失信行爲得不到有效懲治。薄弱的社會信用基礎勢必影響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

2.保險信用法規建設滯後阻礙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儘管我國保險信用法制建設有所進展,但與現實的保險經營活動相比仍顯滯後及不完善。高速發展的保險業帶來許許多多新現象、新問題,有些問題是直指誠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戶就會被奪走,從而造成遵紀守法卻遭受了損失,違規失信卻增加了收益的局面。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助長失信毀約的歪風蔓延。

3.保險誠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約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現爲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則表現爲必要信息採集制度缺失。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誠信的制約機制。人性弱點是天然存在的,商務領域僅僅靠道德良心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剛性的信用管理機制,管理者就不得不爲人的素質及品質傷腦筋。如營銷員挪用保費問題,如果沒有制度能保證營銷員不接觸現金,那麼這個問題將永遠存在。信息不對稱則客觀上爲失信行爲提供了條件。對於保險人來說,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資料都是新的,其真實準確與否無從評估。在廣州的“車貸險”騙賠案中,曾經發現一家保險公司的6個支公司同時爲一部車辦理了保證保險。廣州保監辦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車貸險”騙保之所以能夠得逞,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各保險公司尚未共享有關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投保人及汽車經銷商的信息,保險公司各自爲政,給投保人騙貸或一車多貸以可乘之機”。對於投保人來說,由於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無法掌握保險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無法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只能道聽途說地片面瞭解保險。

4.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體制陳舊落後不利於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目前國內一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擴保費規模上,上級公司對下級的.考覈體系突出強調保費收入,導致了保險業的規模擴和營銷模式得變化,而保險公司的增加和追求業績的體制,導致了有些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惟保費至上,置公司名譽和客戶利益於不顧,當然這也有保險公司的責任。另外,業務員完成保費收入指標(且不論這個指標是否經過科學測算,是否實事求是)不但有物質獎勵,還可能加官晉爵,否則,就會遭到懲罰,甚至丟掉“烏紗帽”。同時,基層公司可支配的費用也僅僅唯繫於保費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這種政策導向驅使基層公司以保費規模最化爲首要經營目標,爲達目的,在競爭中任意擡高手續費、降低費率,弱化對營銷員的誠信教育等.

5.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質量和福利問題有待改善。代理人良莠不齊,很多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和誠信問題,自身對條款不是很熟悉,然後對客戶許諾口頭支票,而沒把產品的條款和利益以及不利的方面講清楚,導致最後客戶覺得上當受騙了,而延伸到對保險的不信任了,有不同保險公司的代理人之間相互攻訐,讓客戶覺得代理人的素質低下。很多客戶由於自身知識不足,未能及時的使用自身的權利,單聽代理人的片面之詞,而代理人也未能及時全面的給客戶一個解答,因而客戶未能及時瞭解自身的利益保障,產生了最後申請理賠時招到拒賠的現象,讓客戶覺得保險是騙人的了。

隨着保險業的迅速發展,業務員數量也急劇增多,保險公司不爲業務員繳納社保,不把業務員納入正式員工等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也是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自然會導致騙保,還有投保容易理賠難的情況。

(三)解決方式

我認爲,要改變這些現狀,首先保險公司招聘代理人時應該更嚴格,把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和道德誠信作爲聘用的首要條件,一旦錄用即要對其進行嚴格監管,不能只以簽單數衡量績效。然後在合同文書上儘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客戶能更好的理解保險條款,防止產生一些上述的不必要的誤會和損失。保險公司和代理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對客戶灌輸一個正確的保險理念,讓客戶真正的認知保險,認同保險。由於在權利對比上,客戶是出於劣勢的,所以現在國家的保險法也在不斷完善,制定了更多有利於客戶利益的條款。比如新的保險法裏就新制定了一條“不可抗辯條款”,可以有力的保障客戶的利益了,還有一些條款,代理人未就合同的免責條款向客戶做詳細解釋的,該條款無效,以及投保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的代理權的,對代理人作出的超出代理權限的許諾,保險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而後再追究其代理人的責任。這些條款都能保障到客戶的利益,維護保險市場的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