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雕塑專業開題報告

職業1.57W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雕塑專業開題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雕塑專業開題報告

雕塑專業開題報告1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大學校園文化氛圍是大學校園靈魂所在,是大學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精神煉爐。豐富的大學文化內涵,藉助於校園景觀作載體能得以更充分的表達,大學校園雕塑是校園景觀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學精神文化的最佳載體之一。因此,大學校園雕塑作品所表達的主要思想的體現是不容忽視的。 根據主題分類,大學校園雕塑主要包括普適性主題雕塑、紀念性主題雕塑、反映學校特色的主題雕塑。理想的校園雕塑主題有複合性、歷史性、民族性、教育性、象徵性、高雅性的特徵。優秀的大學校園雕塑所體現的主題能真實地體現大學的辦學理念、教育目的、學科特色等。但現代大學的校園雕塑的主題體現確不如人意,如:主題雷同,主題表達意念模糊,主題內涵淺顯,主題體現與整個校園環境不符的雕塑大有存在。 基於學術信念,大學校園雕塑主題與之存在三種呈示狀態,即兩者的相一致、不相關和相違背的狀態。大學理念的偏失,雕塑設計師的借鑑誤讀與欣賞者對雕塑主題的誤讀,大學對校園雕塑主題“創新”理念的誤解以及大衆文化的滲透是大學校園雕塑主題與學術信念呈示相違背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校園內還充斥着大量平庸的,大衆化的與學術信念無關的雕塑作品。雖然我們偶爾能欣賞具有美感的高雅的校園雕塑,它們也爲校園環境增添了不少色彩,讓大學師生能感受藝術美的同時,也爲他們營造輕鬆愉悅的氛圍,但是優秀的不體現學術信念的校園雕塑作品還是十分稀少。導致大量與學術信念不相關的大學校園雕塑的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娛樂性與教育性功能的相沖突,雕塑文化的引入與實踐產生的矛盾以及對大學文化共性與個性的矛盾處理不當。 教育是基於信念的行爲,大學是培育人才的場所,大學校園雕塑是大學精神文化的載體之一。因此,我們提倡大學校園雕塑的主題應儘量體現學科信念,彰顯組織信念、弘揚職業信念、凸顯系統信念。

校園雕塑是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裝飾、豐富和美化校園環境空間,豐富師生的精神生活,同時校園雕塑也是一個時代文化狀態的'集中體現。因此,要理解雕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意義,首先要對校園文化內涵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即校園文化的硬件方面)、精神文化(即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制度文化(即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三方面。這三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將爲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現象。

湘南學院位於郴州市,郴州的獨特地理優勢,人傑地靈有着許多的旅遊景點,湘南學院也是是一所生態園林式的學校,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整個校區標示性的雕塑甚至是景觀都少之又少。2013年體育系即將建成,也缺少雕塑,雕塑作爲校園物質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同時也是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因此爲了能夠裝飾、豐富和美化校園環境空間,豐富師生的精神生活,爲湘南學院體育系教學樓前或者是校門外廣場處設計一雕塑。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 體現校園文化,意在寓教育人。

校園本身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和文化載體,特定的校園環境是建設年代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的載體,也是那段歷史記錄[1]。如果說文化是校園的靈魂,那麼,校園雕塑就是校園靈魂的最好象徵物。“環境育人,空間育人”,這一教育信條貫穿校園環境建設。校園雕塑與所有的校園物質景觀一樣,積澱着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的價值,蘊含有具大的潛在教育意義。校園雕塑通過被解讀,使學生不僅掌握一定羣體的環境知覺,而且同時從其作品中領會特定文化的設計思想、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 美化校園環境,提升學校品味。

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在於其獨特的魅力能在校園環境中形成視覺的焦點,又能以其視覺張力作用於校園環境,並與之協調、融爲一體,得到一種很好的視角愉悅空間,起到美化校園環境的作用。學校的個性源於校園文脈的積澱,富有個性的校園雕塑。才能體現一個學校的風采和與衆不同的面貌。校園雕塑不僅是在校園環境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庸品,而且也是校園文化的體現者。更重要是校園雕塑能從深層次上提升學校的形象與品味。

3. 反映歷史發展,彰顯校園特色。

中國高校校園雕塑發展起步較晚,初期校園中心廣場雕像多爲領袖塑像和工農兵題材,高高在上、體量巨大,造型手法慨括寫實。後來,多以改革開放、教育事業和環境雕塑爲創作題材,藝術語言趨於豐富,形式創新。其中,環境雕塑最大特點是通過多種園林造景手法,使其本身與大自然中的植物、水以及構築物等環境要素融爲一體,相互稱託。校園每一座雕塑反映校園歷史發展,彰顯每所校園特色。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研究步驟:

課題進行主要採用“文獻調查”、“實踐研究”理論聯合實際的方法,結合當代公共藝術設計論述中國環境陶藝的一些現狀和發展態勢及其表現。具體步驟實施如下提綱:

1、前期研究,當今校園雕塑發展動向與尛校園的歷史背景與文化;

2、書寫開題報告,制定初步設想;

3、針對研究課題,撰寫出畢業設計論文提綱;

4、制定出設計初稿方案;

5、與導師討論和分析,對初稿進行修改,制定出二稿方案;

6、最後定稿,開始做石膏模種並翻模;

7、製作成品;

8、畢業設計答辯。

研究方法:

着重從校園建築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兩者契合的原由、意義。其目的是想導出在具體操作中如何實現校園雕塑與建築環境的融合與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論述建築環境校園環境與雕塑結合的可行性與創新發展。

進度安排:

2016年10月10日 畢業設計開題

2016年12月25日 完成畢業設計初稿

2017年3月20日 完成畢業設計二稿

2017年3月21日 畢業設計中期檢查

2017年4月10日 完成畢業設計定稿

2017年5月10日 畢業設計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王文友,空間·文化·個性·情趣 - - 關於高等學校校園環境的思考

[2] 袁誠,城市雕塑與城市環境的互動性研究

[3] 同濟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武漢城建學院合編,城市園林綠地 規劃[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3:142-144.

[4] 王連之,整合校園環境,提升校園文化 - 合校後武漢大學校園環境建設及探討

[5] 現代園林,2008,(8):65- 68

[6] 藺寶鋼.論公共雕塑藝術與工程相結合的重要性——雕塑藝術與現代成型技術應用研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2003.09

雕塑專業開題報告2

一、課題背景

1.提出問題

通過日常生活中對普通花壇的觀察,發現普通花壇固定不動,缺乏觀賞性。提出能否設計出動態花壇這一問題。

2.研究目的

設計可變形縮放藝術花壇,讓花壇可以縮放,將花盆放在架子上,增加觀賞性,展現動態美。

3.探究意義

將藝術與花壇有機結合,可變形,使該花壇功能多元化,通過縮放機構展現動態藝術,增加可觀賞性。

二、文獻綜述

“動態藝術”一詞最早由弗蘭克﹒馬利納(曾爲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執行主任,nasa下屬單位)提出,是一種將藝術與科學有機結合起來的藝術表現形式。隨着人們對藝術的不斷追求,該領域呈現整體上升趨勢,索契冬奧會的五環就是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最好體現。查克?霍伯曼(chuckhoberman)花了數年時間研製了一系列的變形藝術雕塑,塑造了其在該領域的領軍地位。既爲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就要求設計者對兩方面都要有所瞭解,這就造成了該方向門檻較高且人才匱乏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着沒有好的創意。然而這個領域還有許多方向值得人們去開發,並且根據每個人對藝術的不同理解也會產生出不同風格的作品。

縮放機構指自身具有大範圍的空間變形能力的一類機構。機構空間變形可以是空間體積的改變,也可以是外觀幾何形狀的改變。因縮放機構易於存放、運輸以及模塊化,使其在太空和建築設計中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經濟性,更因爲很強的變形能力和變形時的美觀性而受到廣泛重視。已經有很多學者提出了多種縮放摺疊機構理論及模型,並對其進行了研究。一般來說,縮放摺疊機構的研究會從縮放單元開始,多個縮放單元的組合可以使簡單的單元拓展成複雜的縮放體。單自由度的縮放摺疊機構由於控制簡單並且具有可靠的縮放變形,因而受到很多研究人員的關注。縮放機構按照組成運動副可以分類爲:純轉動副縮放摺疊機構、純移動副縮放摺疊機構和其他縮放摺疊機構。

標籤:開題 雕塑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