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國小數學專業畢業論文

職業2W

作爲一名國小數學老師,我們也要從教學中總結經驗。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國小數學專業畢業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國小數學專業畢業論文

摘 要:數學思想是指人們對數學理論和內容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數學思想的具體化形式,實際上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差別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通常混稱爲“數學思想方法”。而國小數學教材是數學教學的顯性知識系統,看不到由特殊實例的觀察、試驗、分析、歸納、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 心智活動過程。而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教學的隱性知識系統。

 關鍵詞:國小數學;思想

  一、方程和函數思想

在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建立一個等式,把生活語言“翻譯”成代數語言的過程就是方程思想。笛卡兒曾設想將所有的問題歸爲數學問題,再把數學問題轉化成方程問題,即通過問題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數學關係,運用數學的符號語言轉化爲方程(組),這就是方程思想的由來。

在國小階段,學生在解應用題時仍停留在國小算術的方法上,一時還不能接受方程思想,因爲在算求解題時,只允許具體的已知數參加運算,算術的結果就是要求未知數的解,在算術解題過程中最大的弱點是未知數不允許作爲運算對象,這也是算術的致命傷。而在代數中未知數和已知數一樣有權參加運算,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數不是消極地被動地靜止在等式一邊,而是和已知數一樣,接受和執行各種運算,可以從等式的一邊移到另一邊,使已知與未知之間的數學關係十分清晰,在國小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若不滲透這種方程思想,學生的數學水平就很難提高。例如稍複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行程問題、還原問題等,用代數方法即假設未知數來解答比較簡便,因爲用字母x表示數後,要求的未知數和已知數處於平等的地位,數量關係就更加明顯,因而更容易思考,更容易找到解題思路。在近代數學中,與方程思想密切相關的是函數思想,它利用了運動和變化觀點,在集合的基礎上,把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關係,歸納爲兩集合中元素間的對應。數學思想是現實世界數量關係深入研究的必然產物,對於變量的重要性,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有關“數學”的論述中已闡述得非常明確:“數學中的轉折點是笛卡兒的變數,有了變數,運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辨證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微分與積分也立刻成爲必要的了。”數學思想本質地辨證地反映了數量關係的變化規律,是近代數學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國小數學教材的練習中有如下形式:

6×3= 20×5= 700×800=

60×3= 20×50= 70×800=

600×3= 20×500= 7×800=

有些老師,讓學生計算完畢,答案正確就滿足了。有經驗的老師卻這樣來設計教學:先計算,後覈對答案,接着讓學生觀察所填答案有什麼特點(找規律),答案的變化是怎樣引起的?然後再出現下面兩組題:

45×9= 1800÷200=

15×9= 1800÷20=

5×9= 1800÷2=

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當一個數變化,另一個數不變時,得數變化是有規律的”,結論可由學生用自己的話講出來,只求體會,不求死記硬背。研究和分析具體問題中變量之間關係一般用解析式的形式來表示,這時可以把解析式理解成方程,通過對方程的研究去分析函數問題。中學階段這方面的內容較多,有正反比例函數,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冪指對函數,三角函數等等,國小雖不多,但也有,如在分數應用題中十分常見,一個具體的數量對應於一個抽象的分率,找出數量和分率的對應恰是解題之關鍵;在應用題中也常見,如行程問題,客車的速度與所行時間對應於客車所行的路程,而貨車的速度與所行時間對應於貨車所行的路程;再如一元方程x+a=b等等。 學好這些函數是繼續深造所必需的;構造函數,需要思維的飛躍;利用函數思想,不但能達到解題的要求,而且思路也較清晰,解法巧妙,引人入勝。

  二、化歸思想

化歸思想是把一個實際問題通過某種轉化、歸結爲一個數學問題,把一個較複雜的問題轉化、歸結爲一個較簡單的問題。應當指出,這種化歸思想不同於一般所講的“轉化”、“轉換”。它具有不可逆轉的單向性。

例: 狐狸和黃鼠狼進行跳躍比賽,狐狸每次可向前跳4 1/2 米,黃鼠狼每次可向前跳2 3/4米。它們每秒種都只跳一次。比賽途中,從起點開始,每隔12 3/8米設有一個陷阱, 當它們之中有一個掉進陷阱時,另 一個跳了多少米?

這是一個實際問題,但通過分析知道,當狐狸(或黃鼠狼)第一次掉進陷阱時,它所跳過的距離即是它每 次所跳距離4 1/2(或2 3/4)米的.整倍數,又是陷阱間隔12 3/8米的整倍數,也就是4 1/2和12 3/8的“ 最小公倍數”(或2 3/4和12 3/8的“最小公倍數”)。針對兩種情況,再分別算出各跳了幾次,確定誰先掉 入陷阱,問題就基本解決了。上面的思考過程,實質上是把一個實際問題通過分析轉化、歸結爲一個求“最小公倍數”的問題,即把一個實際問題轉化、歸結爲一個數學問題,這種化歸思想正是數學能力的表現之一。

  三、極限的思想方法

極限的思想方法是人們從有限中認識無限,從近似中認識精確,從量變中認識質變的一種數學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轉化的重要環節,瞭解它有重要意義。

現行國小教材中有許多處注意了極限思想的滲透。在“自然數”、“奇數”、“偶數”這些概念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體會自然數是數不完的,奇數、偶數的個數有無限多個,讓學生初步體會“無限”思想;在循環小數這一部分內容中,1÷3=0.333…是一循環小數,它的小數點後面的數字是寫不完的,是無限的;在直線、射線、平行線的教學時,可讓學生體會線的兩端是可以無限延長的。

當然,在數學教育中,加強數學思想不只是單存的思維活動,它本身就蘊涵了情感素養的薰染。而這一點在傳統的數學教育中往往被忽視了。我們在強調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和方法的同時,更加應該關注的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標準》把“情感與態度”作爲四大目標領域之一,與“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三大領域相提並論,這充分說明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標準改革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與態度的高度重視。它應該包括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習,培養探究與創造精神,形成正確的人格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