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關於一個冷門專業的招生的實驗:高分生多是皺眉而來

職業7.87K

大學裏的哲學向來屬於考生們較少問津的專業,對於17歲的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學生劉冰來說,自己將來不可能在大學聯考志願表上填寫該專業——至少在今年夏天以前,她還是這樣想的,一個冷門專業的招生實驗:高分生多是皺眉而來。

關於一個冷門專業的招生的實驗:高分生多是皺眉而來

但在8月,情況發生了一點變化。劉冰在升入高三之前,去了一趟天津,參加了南開大學的第一個“全國中學生哲學夏令營”。一週下來,她發現自己居然喜歡上了哲學。明年大學聯考,她計劃把哲學列爲專業選項之一。

在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多年以來,親朋好友都在說,“學什麼幹什麼,學哲學就是要當哲學家”,而且“哲學家都是瘋子”。老師也說過,“就業成問題”,“哲學這專業沒法轉行”。

從天津回到家,劉冰認真地對人解釋:大家對哲學可能有種誤會。哲學,不是中學政治課上的那個樣子。

基礎學科的尷尬:高分考生多是皺着眉頭來的

不同於學科競賽式的集訓,夏令營是南開哲學系的一個招生實驗。在國內,“夏令營”跟數學、英語、生物、計算機等多有“合作”,但還從沒跟“冷門”的哲學掛過鉤。

在這裏,參與者的主要任務是聽講、辯論和寫作,與學問有關,與考試無關。但它又相當於大學聯考自主招生的面試,每5名學生中將有1名直接拿到筆試資格。而一旦入選自主招生,來年報考南開就可降分錄取,最多可降40分。

哲學夏令營的構想,是在舉辦前一個多月才產生的。由於首次嘗試,能有多少人捧場,南開大學哲學系主任王新生一直感到心裏沒底。爲了保證“上座率”,主辦方主動向一些重點中學教務處提出,希望得到既出色又愛哲學的`學生。

直到把10個省份的83名中學生迎進門,王新生纔算鬆了一口氣。在他的預期裏,能有30人願意進來看看,這次就算“過關”,50人就是“大關”了。

習慣“仰望星空”的哲學家們,遭遇的多是不想做夢的學生和家長。最近幾年,誰要想尋訪各省大學聯考“狀元”,最好守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門前。文(學)、史(學)、哲(學)、天(文)、地(質),早已從他們的首選項中退出了。

王新生執掌的哲學系,每年招生50多名,有六成是從其他專業落選,被迫“服從調劑”來的。

在南開大學,其他專業早已擴爲學院,僅有哲學系是保持獨立建制的學系。老師們這樣形容它的特殊存在——沒有哲學,南開就沒“戲(系)”了!

然而,在每屆新生轉專業的時期,即使系裏“做大量工作”去挽留,哲學系系主任的辦公桌上,仍能收到一二十名逃離者的申請,高校招生《一個冷門專業的招生實驗:高分生多是皺眉而來》。

王新生不太擔心學生的入學成績。讓他擔心的是,在當前的選拔機制下,哲學系招來的,多是“志不在此”的年輕人。長此以往,整個學科的人才培養會受到很大影響。

他說,這是一個困擾哲學等基礎學科多年的問題,同行們一直想要找到一條打通高等哲學教育和中學生之間的通道。

“我們有很多天文愛好者,但是天文學卻招不到學生。”王新生說,哲學也面臨類似的情況。真正的知音湮沒在千萬考生中,需要披沙揀金,但目前的招生,仍是粗放式的篩選。即使自主招生也只是按照文理科大致劃分,不足以把具有特殊興趣專長的學生“精確制導”,選到對應的專業。

“怎麼把真正喜歡的學生招來,而不是把高分的但是不喜歡的招進來,這對於基礎學科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王新生認爲,哲學夏令營的實驗,很可能就是自主招生應該向前走的一步。

消除對哲學的誤會

83名中學生的到來,讓一貫安靜的南開哲學系忙了起來。老師們準備講座,大學生們則以志願者的身份,照顧他們的食宿。

儘管做好了準備,但意料之外的發現,仍然不可避免。

很多學生自信地告訴老師,“我的哲學分很高”。再一問,原來他的“哲學”,指的是中學政治課上的知識。

“中學生對大學專業裏認知最成問題的,就是哲學。”王新生說,夏令營安排了很多深入淺出的講座,讓他們感受哲學智慧,感受哲學之美,至少讓他們知道,哲學分爲中國哲學、美學、邏輯學等8個二級學科,政治課上要求背誦的詞彙,涵蓋不了哲學。

在比利時魯汶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陳建洪說,國外不存在這種明顯割裂的情況,從小到大,人們對哲學這門學科的認識是連貫的。海外高校傳統人文學科的求學人數也相對較少,但都是自願申請來的。

著名哲學家、南開大學教授陳晏清半個世紀前升入中國人民大學,任選專業,他選哲學。從當年錄取分數上看,“最高是哲學,最低是會計”。

據他觀察,變化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哲學的受歡迎程度逐漸降低,“經濟繁榮,哲學貧困”的說法開始流行。因爲“無用”,哲學成了沒有效益、不值得考生和家長“投資”的專業。

他聽說,如今人大的錄取分是“會計最高,哲學最低”,跟過去恰好相反。

“哲學,作爲一種個人求知的興趣,學生可以接受。但作爲一種職業選擇,他們的考慮會很多。在大學裏,大家願意選哲學系的課,但是要他選哲學作爲專業,那就難了。”陳晏清說。

這位教授感慨:“現在是興趣服從利益了!”

讓適合學、願意學哲學的人進來

在夏令營裏,陳建洪發現了十幾名“很厲害”的學生。他們可以同老師談哲學家尼采,談哈貝馬斯,談羅爾斯,頭頭是道。這個發現,讓老師們很受鼓舞。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蔡淞任是其中一位。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發現自己對哲學和生物學的興趣都很強烈。他說:“我有志於學哲學。不管考什麼大學,我都會奔着哲學系去。不看學校知名度,看哲學學科的實力。”

蔡淞任的哲學之夢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雖然經過了“長期鬥爭”。

鑑於家長往往左右着學生的志願選擇,哲學夏令營爲到場的十幾位父母留出了席位,請他們全程參加。有的家長當場表態——以前對哲學的理解很窄,這次聽了一些東西,我們會鼓勵孩子報考哲學系。

閉營了,有學生走到車站就哭了起來,打電話向老師保證,即使不能通過自主招生,自己明年也要考哲學系。

眼下,老師們都很期待,明年會不會在新生當中真的見到他們的面孔?

他們決定把哲學夏令營辦下去。當然,“最理想的是沒有加分政策,也能吸引到這些人來”。爲了避免那些喜歡加分而不是哲學的學生,南開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趙桂敏說,通過哲學夏令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並且考入南開的,原則上不允許轉系。

畢竟,在這場招生實驗裏,學生與專業適合與否,是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