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盤點這些年我們遇見的心理學陷阱

心理學4.57K

這裏有一些關於社會認知中發生普遍偏差的例子和心理學上的陷阱,以及它們是如何將我們導向對人對事的錯誤判斷的。

盤點這些年我們遇見的心理學陷阱

事後諸葛亮偏差

事後偏差是一種“我一直都知道”效應,通過它我們相信自己有一種將會出事的預感,但是不會有客觀的途徑表明我們真能預測它。換句話講,我們有種要出事的預感,真就出事了。但是,我們集中關注單個的事例,而忘掉了更多沒有發生的那些預感。這種共同的偏差讓人們相信自己有某種超感知能力。

可得性啓發法

這是我們過高估計特定事件發生機會的原因——飛機失事或得某種疾病。例如,看到新聞中發生的事件,就導致我們高估同樣的事情很可能會發生。最近的例子就是爲什麼人們高估自己感染埃博拉的機會。

演員——觀衆效應

演員觀衆效應是社會認識中的普遍偏差。如果在某種情形中我們作爲演員(行爲者),例如捲入一次微小的交通事故,我們就會將原因過多地推給該情形的客觀條件(如太陽光照射眼睛,剎車不靈等)。另一方面,觀衆角色則偏重於歸責於行爲人及其品行(他是個壞司機,他不夠仔細等)。所以,觀衆角色傾向於歸責於人,演員角色更多地認爲是情勢所限。這導致演員與觀衆對事情的看法差異極大。

虛假相關

虛假相關就是當兩件事情同時發生,我們就會錯誤地以爲其中一件與另一件相關,或由另一件所引起。例如,有些人可能睡醒時關節疼痛,而天開始下雨。這個人就會開始相信關節痛可以預測壞天氣。虛假相關是迷信行爲的一種解釋。(例如,吹一下骰子,丟出個6點來,因爲相信吹氣可以得到好結果)。

巴納姆效應

這個效應以馬戲團巨頭P.T.巴納姆命名(“每分鐘都會誕生一名受騙者……”),這種效應解釋了爲什麼算命的人和巫師爲什麼能夠如此準確地描述我們或知道我們的祕密。巴納姆效應發生在在某人在得到關於他們這類人的非常一般化的描述時(“屋子裏面某些人有時候自卑,偶爾會消沉,但同時又是非常友好和可愛的個人”)——這種描述可能會適合於任何人。這導致此人相信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被巫師鎖定,可以讀他們的'思想。

賭徒謬誤

這是一種認爲某些事情在某段時間內發生頻率更多或更少,今後也會發生得更多或更少的錯誤理念。例如,如果輪盤上紅色問題出現,賭徒就會賭黑,因爲他會認爲下一把出現黑色的機率更高。有一次我見過一個女人因爲賭徒謬誤而在輪盤上輸過成千美元——她可能等到連續幾次出現紅或黑之後,下重注於相反的結果。不用說,她輸光了所有的錢,因爲每次的結果都是獨立的。賭場就有一種優勢——有兩種非紅非黑的結果,零和雙零。

避免成爲這些社會認知中的普通偏差受害者的最好辦法是瞭解它們,並且在行動之前停下來分析一下當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