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

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1

20xx年7月5日—12日,我參加了德育骨幹教師省級培訓。通過一個星期的培訓,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德育理論水平,擴展了我對德育教學的認知,堅定了我全身心投入到德育教學工作中的信心和決心。總之,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來彙報一下我這幾天的學習心得體會。

一、對新時期德育教學新背景的認識及發展趨勢分析

進入21世紀,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人們生活現代化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信息與網絡也已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充斥着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當然,學校教育在這場強大的入侵活動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再堅持傳統的教育模式已顯得非常蒼白無力與毫無意義,因爲它已漸漸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無法滿足學生對大量視聽資料的需求,必然會被淘汰。因此,我們必須尋求教學形式的突變。於是,信息化教學手段應運而生,它能夠給我們帶來強大的視覺衝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促使我們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成預定教學目標。

其實,在參培之前我對信息化教學是一知半解的。我對它的理解就是運用信息化的工具來構建課堂教學環節,是現代科技手段的簡單疊加。在聽了兩個專家的講座,看了我們一線教師的信息化教學展示和《未來教室》這個視頻以後,我才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學,它不單單是現代科技手段的機械組合,而是一種有機的融合,它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原則,把理論與實踐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一個課堂,適當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競爭學習,使學生能夠自覺探索知識的奧妙,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不僅知其所以然還能指導生活實踐,從而達到知識的內化與輸出。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現代德育模式,值得我們學習並大範圍推廣。

二、對德育教育原則的新認識及對十八大進課堂的理解

無論是德育原則還是十八大進課堂,都是對德育教師教學實踐過程的要求,個人理解前者是從個體層面具體的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後者是從社會層面指導教師的教學過程。

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和一線優秀教師的教學展示之後,我感觸較多的還是他們對教學原則的重視,他們用教學實踐證明了教學原則的重要性,尤其強調了“三貼近”原則在教學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這一原則要求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和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和行爲養成相統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只有遵循這些原則,才能更進一步與學生接觸,改變傳統教育中師生之間的對立,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爲有效達成教育目標奠定理論基礎。

20xx年3月20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堂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用十

八大精神來指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學工作。該通知從政策層面上爲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學指引了方向,緊扣了方向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教育原則。該通知是基於現實社會中存在的諸多負面現象的背景下下發的,不可爲不及時。進入新世紀,雖然我們的經濟科技等領域都有較快的發展,但是社會中的矛盾和衝突也是層出不窮,黑暗面比比皆是,這些問題都對青少年學生的價值觀形成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究其原因,歸結於民衆信仰的缺失,價值觀的扭曲。如果任由這些問題存在發展,那麼它將成爲我們德育課教學的一個巨大的障礙。爲了逐步消除學生對德育教學的懷疑,使德育教師能“理直氣壯”地來教育學生,我們必須緊跟中共十八大的腳步,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我們的德育課堂,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來闡釋我們應該遵循的價值觀核心內涵,及時更新教學素材,努力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三、對教學方法的新認識

對這一部分的認識還要結合我的原有理解來進行闡述。在參加省培之前,我所知所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偶爾會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添加探究討論法等教學方法。通過這幾天的認真學習,我認識到這些教學方法是最基礎、最常見的,沒有任何特色可言。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學現代化已成爲一個趨勢,而講授法、案例教學法也顯得落伍了,時髦一點講就是OUT了。如今是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的載體,本身就擁有大量的教學資源。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來挖掘這些資源,讓學生自己來充實課堂。當然,要想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相應的教學方法就必須有創新。這個創新就是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是德育教學的首選方式。它以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爲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運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貫徹落實“三貼近”原則,給學生造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起感情的共鳴,陶冶學生的情感,淨化心靈,並保留學生情感的積極面,以達到價值引領的目的。同時該教學方法還可以爲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啓迪,有利於鍛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情境教學法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情境教學模式——矛盾衝突情境的創設與運用。這是我在聽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原主任扈文華先生的講座時感觸最深的一點。這種情境的設置是基於當代中國社會中出現的諸多不和諧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導致的國人普遍的懷疑與警惕的背景,當然青少年在這個洪流中是不可避免的被波及的。如果不能正確的加以引導,勢必會誤導青少年學生走入價值觀的誤區。而矛盾衝突的情境設置會給學生展示一種價值的悖論,在教師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大方向的前提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讓他們自己去發掘事實的真相,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另外還有一種創新教學法就是體驗式教學法,主要強調我們的價值觀教育應該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社會,從而幫助學生進行價值觀的養成教育。

四、從教學型教師到教研型教師的轉變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大大的開闊了我的德育視野,使我自身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不能因爲這樣的提升而沾沾自喜,因爲跟別的老師相比我還差的很遠。就像我們省教育廳師培中心方建華老師所說的一樣,一個好老師不應該只會教學,還應該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而我欠缺的就是這樣一種科研能力。

搞科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科研是一種認識過程,以教育現象研究對象,以發現教育規律知識、豐富教育理論爲導向,以解決教育實踐問題、推進教育發展爲目的。它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識。由於我們民族素有“尚實”的傳統與“務實”的精神,這就使得廣大教育工作者一般都“重實踐、輕理論;重經驗,輕科研”,教師以“教書匠”自稱,這些都是阻礙我們成爲科研型教師的絆腳石。因此,對我們日常的教育活動是否具有一種問題意識、反思意識和概括提升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還要有科學與人文相整合的思維方式。教育是一門科學,同時又是一門藝術,屬於人文科學的範疇。而且,教育問題是複雜的,往往教育事實問題與價值問題糾纏在一起,這就對教育科研的思維方式提出特殊要求。再次,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教育學、職業心理學、專業課程與教學理論以及學校德育、管理學等理論基礎。最後,還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如發現問題的能力、資料檢索能力、信息加工處理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獨立思考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歸納總結並撰寫科研論文能力等。

這幾天的學習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專家的諄諄教導和各位優秀一線教師的成果不斷鞭策着我,促使我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具有科研自覺性的雙師型教師。

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2

“有德有才堅決重用,有德無才培訓使用,有才無德限制使用,無才無德堅決不用。”這是牛根生在央視“贏在中國”所說的蒙牛的企業文化。中等職業教育擔負着培養一線生產工人,爲我國的經濟建設培養合格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的教學,更要加強對學生德育的教育。“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品”,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造就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社會道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統的德育培養方式以灌輸和說教爲主,缺少新的德育途徑和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學生個體外在的規範難以化爲內在的要求,導致德育的'實效上不去。

一、知行合一,以行爲主,打造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會管理的教職工隊伍

中職學生身體正處在青春發育期,思想正處在變動時期,學生的健康成長,主要靠教師的教育和引導,而教師素質的高低,是學生是否能夠獲得良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環境已成爲學生成長的沃土。實施“知行合一,以行爲本”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促進學生把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把道德法律知識的學習與行爲修養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實現知行統一。因此,教師素質是學生成長最爲關鍵的因素之一。身正爲師,學高爲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應與時俱進,根據新形勢、新變化,不斷提高教育實效,促使學生知行合一,真正成爲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

二、抓養成教育,塑陽光心態,成德育教育的常態模式

中等職業學校不僅要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使養成他們良好的行爲習慣,學會做人,使他們在養成教育中提升適應社會和生存競爭的能力,成爲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養成教育是一個人終身的德育必修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於現階段的中職生而言,養成教育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培養勤奮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性、積極的勞動意識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應從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教師素質、德育實踐活動等方面採取措施進一步加強對中職生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具有生活性和持續性,應該以德育教育爲重點,以責任服務教育爲抓手,以活動爲載體,貫穿於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之中,真正把責任服務教育落到實處,讓中職學生具有人文精神、職業素養和企業精神。

三、注重生產實踐、社會實踐,把德育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實訓實習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環節,職業教育就是以就業爲導向,以市場爲依託。實訓實習是在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全面提高其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教學渠道,也是對中職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參與能夠影響他們品德形成和發展的生產實踐、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投入到廣泛的社會實踐中,去體驗工作的艱辛和艱辛工作中的敬業奉獻,去感悟生活的不易,不僅能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大大增強,而且能大大提高他們的道德意識和水平。以開放的教育面向社會,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見習,讓學校和社會文化有機融合。學校要結合實訓實習的特點和內容,抓住中職學生與社會實際、生產實際、崗位實際和一線勞動者密切接觸的時機,進行敬業愛崗、誠實守信爲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職業紀律和安全生產教育,培養中職學生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情感,增強中職學生講安全、守紀律、重質量、求效率的意識。因此,學校應在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的渠道上充分挖掘潛力,拓寬途徑,千方百計爲學生搭建實踐的舞臺,給學生更多參與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的時間和空間。

總之,新時期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越發複雜艱鉅,面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諸多困難,中職德育要適應職校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循序漸進。只有不斷改革,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目標,切實解決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問題,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推動中等職業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3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要從中國小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爲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必須學會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擔任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爲基礎,以愛心爲出發點。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識的基礎。而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首先要尊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現在的學生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爲重要,而事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爲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尊重,會使師生關係更爲融洽。其次,老師要有愛心,從愛心出發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老師愛學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在愛的基礎上要管教,不要把學生當作寵物,只求他聽話,其餘隨他去。

管要講原則,嚴而有愛。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是“恨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才能更加愛戴老師。師生感情不斷加深,才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當然,德育工作有時也要用到處罰的方法。不少人認爲德育工作中只要有處罰,師生關係就必然處理不好,其實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罰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學生,不侮辱他們的人格,學生就能感受到你的愛。當然你還必須要講道理,不管是處罰前,還是處罰後,你一定要把道理說清楚。學生嘴裏不說,但他是會知道你的愛的,這樣師生間就有了互相信任,誤會減少,感情加深。由於師生關係好,班裏的氣氛也會隨之好起來,學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實

量化管理,能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爲出發點,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爲基礎,通過從整體着眼,從細處着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爲最終目的。如:中學生守則要求學生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爲個“遲到”問題,班級就是經過點名、登記、相應的處罰,以至培養學生遵守作息時間。又如:不亂扔紙屑果皮的問題,班級有檢查,罰掃地等管理制度,來克服同學不注意環境衛生的不良現象,促使學生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開學第一天,我就向學生宣佈諸如此類簡單合理而可行的班級規章制度,並要切實執行,要讓學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班主任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教室裏的“春天”要建基於對原則的堅持,而非退讓。如果發現所定的規章制度過於苛刻,當然可以修定甚至廢除,但一切都要經過討論和解釋,且公開進行。要讓學生知道你的意圖,他們才肯合作,纔會自覺守紀律。當然,德育工作除了學校、班級,還要家庭、社會三方面一起來實現量化管理,纔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多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學習環境包括教室環境和思想環境。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環境中可佈置幾張班級集體照、幾本班刊,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孩子們眼裏,教室就是他們的家。良好的環境促使良好班風的養成,使學生在外部影響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下積極向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

四、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

如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爲了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我班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互幫小組,各小組進行評比,使同學們展開友好的競爭,從個人到小組、從小組到大組、再從大組到全班,進行競爭。好的同學之間開展競爭,中等同學之間開展競爭,較差的同學也不願落後。使比、學、趕、幫在班級蔚然成風。實際上每個同學都願意向上,都願意成爲一個好學生,有競爭就可以不斷產生動力,就能激勵每個學生不斷取得進步,最終促進學生德育素質不斷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學生爲主體,使之獲得主動的發展。由此才能形成從自發到自覺的自律、自強、進取的班風,才能使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挖掘潛能,全方位提高素質。

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4

於我而言,“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彷彿永遠都只是書面用語,永遠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現。一邊寫着“學會向父母感恩”之類的話題作文,一邊對父母頤指氣使、大聲吆喝。若不是這次的“五個一”德育實踐活動,或許我仍然這般任性。

“五個一”中有一點是爲父母做一頓飯。當然,它的含義不僅僅只有這一頓飯。應付任務的做法自是隻做這一頓飯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學校的用心是在於讓我們從這一頓飯中體會到父母天天爲我們作出可口飯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願,第二次覺得麻煩,第三次更是覺得厭煩透頂。而父母,卻天天,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的十六個年頭裏,不停地做着這一件事。誠然,他們自己也要吃飯,可是,當你有目的地爲了另一個而去做時,會格外的用心。即使飯菜不比餐館、飯店的可口,可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愛意是獨一無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獨特的味道。比如說,我永遠吃不慣我表姐家的`飯菜,太過清淡,只因爲我表姐不愛吃重口味的。

在這次實踐活動的這一項目中,我所做的,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幾頓飯而已。這一點點的小事,卻仍不讓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飯,無從下手,除了炒蛋什麼都不會。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還要時刻擔心我是否又被滾燙的油滴濺到、在我操作失誤時來挽救整鍋菜。第一次做飯的結果並不樂觀,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還是很有滿足感的。我的父母並不會像許多中國小生作文中出現的老套情節“父母一個勁誇做得好吃而實際上卻難吃的緊”這樣誇我,而是很不給面子的指出“難吃”,並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後,飯後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給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歸來的父親在水池邊洗着我和母親都不願去洗的碗的背影時,心裏有點刺痛。他胖了,也老了,這些家務不久將不再適合他這樣的年紀去做了。我不能總以學習爲藉口來逃避家務,這是家庭成員的一種責任。

向父母感恩,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項德育功課,明顯當時我搪塞過去了。現在纔開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應該如何去報答。當我作業做完不去複習功課而是打開電腦遊戲時的負罪感,正是我開始懂事的標識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學習便是對父母多年爲我付出的愛的褻瀆。

也許這些話在有些人眼裏很假,但我認爲,只有有着這樣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裏面的真誠。

中職德育實踐心得體會5

最近幾年,我們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與社會實踐基地的結合。讓學生定期在村裏規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動場所)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時機。我們帶領學生向村裏的五保戶、老複員軍人敬獻禮物,與老人共賀節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樂,體會到了老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很多同學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來禮物送給這些爺爺奶奶。孩子們說我們自己少吃點、少玩點,爲爺爺奶奶做點什麼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爺爺奶奶開心,我們就開心,爺爺奶奶幸福,我們就幸福。老人節那天六年級的劉傑同學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和同學們與村裏的五保戶、老軍人共賀節日。

當我想爺爺奶奶們獻上禮物時,他們笑了,笑得那樣開心。望着他們那菊花般的臉,我不知說什麼好,淚水奪眶而出。我知道這是幸福的淚,因爲老人們幸福了,我也幸福了。”從孩子們的話中,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對學生們進行尊老、愛老教育是多麼重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傳統美德需要他們發揚光大。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尤爲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們還讓學生參加勞動,爲老人種一棵菜、澆一瓢水、燒一次火、端一次洗腳水,讓學生感受到敬老的快樂。

通過德育基地教育,使學生們轉變了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