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1

對國小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學生能從學習內容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上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如三年級的乘、除法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學生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接着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組織相互間的交流發現、總結算法,然後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或通過情境變式,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談出自己的觀點後,並作出自己的解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爲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種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爲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相學習.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呢?讓每個學生承擔着不同的學習任務,每個人承擔的角色隨時改變,這樣,每人都需要與他人交流、合作。課堂上需要教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可以有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產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慾望,教師也真正成爲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提出自己解題的方法,同時有分享別人的解題方法,共同討論不同方法的優缺點。這對於發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創造性思維十分有利。

總之,數學教學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於數學。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2

10月19號我們數學組全體老師由學校領導帶隊到八五八農場學校參加了管局組織的數學引領課和論壇活動,聽了四個農場的四位數學老師引領課,我感覺收穫很大,下面就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爲教學服務。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 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爲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 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爲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後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數學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強調數學來自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生活中的數學教學本質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與創新能力。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不足之處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聯繫生活現實,創設情境,理論聯繫實際進行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

在講互餘與互補這一知識點時,我在課堂最後出示了一張圖片,——大壩,如何來求大壩和水平面的夾角呢,通過觀察圖片,我們不難發現,大壩是由石塊堆砌而成,量角器無法深入內部測量,該怎麼辦呢?於提出的問題源於生活現實,就縮短了教材內容與現實的差距,使學生興趣陡增,讓學生感到數學無處不在,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做數學實驗,在表演、遊戲、動手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而很少讓學生動手、實踐。實踐證明,若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勤於實踐,數學上的很多問題還是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的。特別是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尤爲顯得重要,學生普遍反映: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只有親自動手才能學得會。新課程注意到了學生的情感因素,認識到了它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試想,假如學生體驗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怎麼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課堂教學中師生無拘無束地問答,創設愉快情景,穿插一些表演、遊戲等活動,都會給予學生更多的快樂和滿足,從而達到較爲理想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數學習慣於採取“題海戰術”,那種不顧學生的心理的做法已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只能使學生每天疲於應付高數量的題目,只來得及做,而沒有時間思考與總結,如何能夠使學生創新能力得以發揮呢?我們應對學生充分了解,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徵,精心選擇一些能激發學生探索慾望,利於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習題和例題。數學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各種題型都讓學生“嘗透”,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宜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學生理解能力獲得提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爲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揮創造了條件。

教師要切實做好的工作是“喚醒”學生創造熱情,而不是壓制和打擊,故在教學上應大膽突破,在教與學觀念上也有所更新,要改變過去那種唯師爲尊的思想和做法。師生之間不妨多探討,少命令,創造一些民主氣氛,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要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可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樂於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參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進入八年級下期學習以後,同學們都將學習和掌握相似形的知識。一天,豔陽高照,我對同學們說:“這節課我們到學校操場上去上,同學們帶上你們認爲有用的測量工具,去測出操場上旗杆的高度。”

到操場以後,同學們都三五成羣的測量起來,由於事前我沒有給任何提示,全班五十多位同學,除有四位同學不知所措外,其他同學都找了不同的“參照物”──有以自己身高爲標準量影子;有以米刻度尺爲標準量影長;有以小樹爲標準量影廠。我在一旁觀察他們,指導他們,協助他們,心裏泛着甜蜜的滋味:我的學生漸漸長大了!更爲可喜的是通過這次測量活動,還意外的使好幾個原來基礎較差的同學補上了這一課,成績也漸漸好了起來。有些數學問題,學生不親自做一做,是不會清楚、明白的。只有實踐活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和學生多聊聊天,進行思維溝通

教師和學生之間始終是存在代溝的,如何更好的確立教師的參與者、引領者地位,師生間的情感與思維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應該說大部分學生都是渴望與老師溝通與交流的,但往往是不意思或不敢與教師溝通,尤其是數學老師,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更害怕與老師面對面的交流。

每一節成功或不成功的數學課都有其閃光的東西。學生的數學成績好壞並不能直接決定學生的生活命運,我在數學課上就意識的向學生表達了我的想法,提出在數學思維訓練上我只不過比學生早訓練了幾年,“聞道在前”,加之“術業有專攻”,所以爲師。提出在數學思維訓練上人人都是一樣的,鼓勵學生不能迷信老師,要有自己的觀點,學會與老師爭論,要敢於懷疑老師。在數學課堂上我還經常以聊天的方式引入複習課和新課,讓學生在平和的狀態下進行數學思維課,效果比較好。

教師應提供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學生教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因此,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自主探究與合作的習慣,在課堂上還要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思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有表現自已才幹的機會。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3

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切身感受,理解他們的處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只要你對學生充滿愛心,相信學生會向着健康、上進的方向發展的。因爲“教育是植根於愛的”。

“聰明的教師總是跟在學生後面;愚昧的教師總是堵在學生的前面。”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它是學習高中物理,化學,技術等課程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同時,它也是學生的終身發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意義。學生並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室的。在走進課堂前,每個學生的頭腦中都充滿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經驗和積累,他們有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達、訴說。契訶夫曾說過:“兒童有一種交往的需要,他們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跟老師交談。”這就要求教師新課程標準下要轉變觀念,積極創設能激起學生回答慾望、貼近學生生活、讓他們有可說的問題,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變“一言堂”爲“羣言堂”。當然,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也不能“放羊”,在學生說得不全、理解不夠的地方,也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總體目標中提出的數學知識本人認爲可以簡單的這樣表述:數學知識是"數與形以及演繹"的知識。所謂數學事實指的是能運用數學及其方法去解決的現實世界的實際問題,數學活動經驗則是通過數學活動逐步積累起來的。

本人在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中認真聽取專家講課,對於新課標有一定的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1、基本的數學思想

基本數學思想可以概括爲三個方面:即"符號與變換的思想","集全與對應的思想"和"公理化與結構的思想",這三者構成了數學思想的最高層次。對中國小而言,大致可分爲十個方面:即符號思想,映射思想,化歸思想,分解思想,轉換思想,參數思想,歸納思想,類比思想,演繹思想和模型思想。聖於這些基本思想,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從低年級開始滲透,但不必要進行理論概括。而所謂數學方法則與數學思想互爲表裏,密切相關,兩者都以一定的知識爲基礎,反過來又促進知識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實施思想的技術手段;而思想,則是對應方法的精神實質和理論根據。就中國小數學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種:變換與轉化,分解與組合,映射與反映,模型與構造,概括與抽象,觀察與實驗,比較與分類,類比與猜想,演繹與歸納,假說與等。

2、重視數學思維方法

高中數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着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數學思維的特性:概括性,問題性,相似性。數學思維的結構和形式:結構是一個多因素的動態關聯繫統,可分成四個方面:數學思維的內容(材料與結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維方法)以及個性品質;其基本形式可分爲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三種類型。數學思維的一般方法;觀察與實驗,比較,分類與系統化,歸納演繹與教學歸納法,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一般化與特殊化,模型化與具體化,類比與映射,聯想與猜想等。思維品質是和衡量學生思維優劣的重要標誌,主要表現爲: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獨創性。

3、應用數學的意識

這個提法是以前大綱所沒有的,這幾年頗爲流行,未見專門的說明。結合當前課改的實際情況,可以理解爲"理論聯繫實際"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或者理解爲新大綱理念的"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深化。新舊教材中,都配備有所謂的應用題,有許多內容已經很陳舊,與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結合實際重新編寫應用題只是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的一部分,而絕非全部;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主要是指在教與學觀念轉變的前提下,突出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有責任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時空,指導學生擷取現實生活中有助於數學學習的花朵,啓迪學生的應用意識,而學生則能自己主動探索,自己提問題,自己想,自己做,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4、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

高中數學課程應提倡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則是有利於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在保證筆算訓練的全體細緻,儘可能的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計算器等進行探索和發現。

5、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高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對學校管理,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樹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把握新課程,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學會關愛、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給予、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選擇、學會激勵、學會合作、學會"IT"、學會創新,這隻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4

3月23日至4月2日,我校組織高一、高二年級六名教師去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參加課改、課觀、課議課學習活動,我有幸參加此次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課改課、小組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隨着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我們廣大數學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在改革的浪潮中,課改剛剛起步。由於生活在欠發達的西部邊遠地區,課改相對落後於其他沿海南方省份。在此期間,我們有過成功的體驗,也有頗多問題的困惑。幾年來,教師的知識觀、質量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轉到注重學生態度、情感、人格、能力的發展,由過分追求學科的嚴密性轉到注重數學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轉到注重學生實踐探索和交流的主動學習。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逐步形成,學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養成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還學會了評價、質疑與反思;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就具體談談幾年來課改的收穫和困惑。

一、課改中的收穫

(一)教師素質整體提高

在課改過程中,教師自覺地進行新理念的學習,不僅理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課堂教學中的理性思考逐漸增多,並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體現用教科書教學生,而不是教教科書的理念。新課程的實驗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爲教師個性化教學提供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爲研究者,設計者。

(二)課堂教學發生可喜變化

教師在課堂上放下了教師的尊嚴,以平等、民主、和藹的態度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教室內從以往的“教”堂變成了“學”堂,教師在教學中以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普遍喜歡學習數學,善於提出問題,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課改前的學生遠不及的。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課堂教學效果凸顯。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改中的數學教師爲課程實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爲了讓學生能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在數學上得到儘可能充分的發展。幾年的課改表明,孩子們身上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的願望逐步得到實現。學生們逐漸形成了樂學、愛學、興趣濃厚、善於提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並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及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獲得成功體驗。

二、問題與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紮實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2、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題策略多樣化,但對於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能力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3、新教材有的內容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對於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

難掌握。

4、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5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是我們值得商榷的問題。

一、關於數學教育教學的思考與困惑

1、爲什麼不是數學教學呢?我們很多時候忽視了教育。新課改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老師不只是教數學,他也是老師也要育人!爲什麼我們老師抓學生越來越近、成績越來越高,可是師生感情越來越淡呢?這一點我並沒有好的想法與做法,但是我們要高度重視此事!

2、我們如何將數學的本質教給學生?我們敢不敢完全按照新課程標準授課?(如選修課敢不敢開齊?數學建模等能不能開展?等等)

二、關於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1、“問題”。“問題”成爲本次學習給我最深印象的詞。如何創設有效數學的問題情景?(即數學背景。體現數學價值,抓住學生的心。)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引發學生合作學習?“問題情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交流”已經成爲新課改的課堂教學的“骨架”,他們都需要有效地“問題”。但是我們的老師目前基本沒有主動製造有效“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我覺得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教師與問題”。我們沒有形成有突出特色及成績的數學教學模式,可是我們不乏優秀的老師。如何整合我們的教師資源?如何使得教師個體與數學組整體相輔相成的共同提高?我個人覺得:我們不妨就是以學案爲載體,以集體備課爲平臺,充分發揮所有老師的智慧在教學上重點先進行“問題”意識上突破。我覺得我們老師“問題”意識的提高後,製造“問題”的能力自然就有了!爲什麼我們的學生提不出問題?因爲我們老師就提不出問題!我們一節課平鋪直敘的聽課讓數學老師都想睡!

3、“課堂觀察”。這一點我內心是不贊同的,因爲我本人教學就很隨意,我不喜歡沒有創造力和個性的課堂。

4、如何找到我們的特色?如果教學活動經驗數學組有語文組沒有、我們學校有其他學校沒有才能稱之爲特色。有個“教學活動經驗”目前在國際上也是剛剛開始探索階段。

因此我今後還要不斷的學習體會。很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收穫很大、感受頗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5

這是一次實踐與綜合運用。目標是讓孩子們通過一些測量活動,掌握簡單的室外工具測量和估測的方法,並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節課的學習活動爲: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步測和目測。

測量之前,認識測量工具是前提。課本中介紹了捲尺、測繩、標杆等常見的測量工具,都是孩子們熟悉的,所以,大家都很有親切感。尤其對測量相距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的測量方法,書上有說明,更有圖片參考,爲孩子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了依據。孩子們在操場上實際測量操場上兩點間的距離時,都能按照測量步驟,利用標杆並根據“在操場上確定兩點,通過這兩點測定一條直線,量出兩點間的距離”進行正確測量。我與孩子們也總結了標杆測定直線的方法,本質上是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連線分成若干小段,以便於用工具測量。我想,孩子們經過測量,有這樣的感悟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步測與目測,都不是最精確的測量方法,卻是最常見和最便捷的測量方法。

步測是以“步”代替測量工具,課本上介紹的是用平均步長乘所走的步數推算出一段實際距離的方法。一味地紙上談兵是毫無價值的,只有帶領孩子們親身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所以,我和孩子們在50米地跑道上進行了實際測量,考慮每個孩子的步長都是不一樣的,爲了減少誤差,我讓孩子們在自然狀態下行走,並走三個來回,然後及時將每次走的步數記錄下來。在各組彙報時,我發現孩子們的數據雖然都有差異,但很接近,這說明大家都在認真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目測,是通過觀察估計兩點間的距離。其實,我們在不經意間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只是從沒有深刻體驗過其價值。今天,我就要帶領孩子們感受整個過程,體驗目測的方法。孩子們雖然有目測的經驗,但那都不是規範的,所以我按照課本介紹的方法,給定孩子們一個標準,通過練習來目測相距10米、20米、30米……遠的人或物體的大小。當然,學校裏沒有固定的樹木,只能用標杆代替了,但這並不妨礙孩子們的目測,大家還是興趣盎然地完成了任務。

今天在室外上了數學課“實際測量”,有活動,有數據,有體驗,更有價值!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6

新一輪課改爲學生創造了有價值的學習方式,強調全面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它滲透着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增強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這些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作爲一直跟隨課改腳步的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充分使用“體驗式四環節”學習模式,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我的體會是精心進行合理、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使教師所編寫的學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結合當前國中數學學科的課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學實際,從新課程理念的角度談談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對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一、明確新課標要求,把握好教學尺度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瞭解”的數學思想有: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化歸轉化、類比、函數、方程等。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數學思想在新課標中並沒有明確提出來,比如:化歸轉化思想是滲透在學習新知識和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方程(組)的解法中,就貫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轉化的思想方法。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應該使學生能夠領悟到這些數學思想的應用,而且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現、提出、分析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新課標中要求“瞭解”的方法有:分類法、反證法等。要求“理解”的或“應用”的方法有:待定係數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換元法、圖象法等。在教學中,要認真把握好“瞭解”“理解”“會應用”這幾個層次,不能隨意將“瞭解”的層次提高到“理解”的層次,把“理解”的層次提高到“應用”的層次,不然的話,學生初次接觸就會感到數學思想、方法抽象難懂,高深莫測,從而導致他們動搖了學數學信心。

二、採用多方位的課堂學習評價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與思考,採用多方位的數學學習評價新模式。多嘗試採用操作題、口試題、創意設計等靈活多樣、開放的評價手段與方法,來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狀況,具體直觀地描述學生髮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減輕學生的壓力,突顯評價的激勵作用,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力爭全面描述學生的發展狀況。新課程要求作業既要有鞏固和檢查功能,也要有深化和提高功能,還要有體驗和發展功能。所以我們佈置作業時,內容上宜注意突出開放性和探索性,形式上要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容量上要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作業形式可以有解答題、探索題、想一想、動手做一做等。開展同學間作業相互糾錯。注意作業評判的過程性和激勵性,作業批改要重視學生在解題時的思維過程。同時要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儘量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評語,既指出不足,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三、創建師生平等的課堂學習環境

刻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關係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係。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彰顯;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種分享理解。交往還意味着教師角色的轉換。如創設情境緊密聯繫生活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再比如安排好教學的層次、精心挑選訓練題進行小酷、注意氣氛反饋、重視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學的過程中,教師是個體,而學生是主體,教學中要敢於放,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地學。如課本讓學生看,概念讓學生抽象得出,思路讓學生講,疑難讓學生議,規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錯誤讓學生析,小酷讓學生做。要讓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敢於提出質疑。決定學的結果如何,學生的作用是內因,教師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科學的思維和積極的創新,才能使知識內化和昇華爲個人特質。再者,尊重每一位學生,努力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尤其不能歧視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須知,由於每個人的先天和後天的成長條件不盡相同,自然會造成能力上的差異,但這並不是他們將來能否成功的唯一決定因素。況且人的智力和能力發展有先後快慢之分。我們不經意的偏見和冷眼也許會讓世界少了一個愛迪生。教師的鼓勵支持是學生找回自信、勇於努力進取的最佳方法。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7

摘要: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本,是指包括全體學生的發展,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在適應社會發展總需求的前提下的個性發展和不同學生在各自原有不同基礎上的有所發展。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對人的發展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發展的主動性、整體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現代人的發展的基本特點。

關鍵詞:激發、導向、選擇、調節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本,是指包括全體學生的發展,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在適應社會發展總需求的前提下的個性發展和不同學生在各自原有不同基礎上的有所發展。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對人的發展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發展的主動性、整體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現代人的發展的基本特點。

一、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髮展的主動性。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以學生爲主體,以師生合作爲基礎。教師的教是以學生的學習爲前提,以學生的主體發展爲條件和歸宿。學生要在數學活動中獲取數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轉化成數學能力,發展自己的能力。儘管由於學生的年齡小,他們的有所選擇,有所棄捨的能力還處於啓蒙與培養階段,但是,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律等在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形成也不是消極被動的,仍然是一個能動加工過程。學生對於課堂上各種信息的接收,並不是照相一樣複印下來,而是一個主動構建認知結構的過程。又由於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侷限性,不僅要考慮教具、學具、教學軟件所提示的數學道理的科學性,也要考慮其直觀形象性、趣味性,以利於學生主動地學習。

學生要主動地學習國小數學,需要形成自己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也應是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如在課後,自己會主動複習本節課的知識,哪些是重點,哪兒易錯,哪兒易混,從自己的情況出發,該記的記一記,該弄明白的弄明白,該琢磨其中道理和奧妙的要去琢磨,再來做一些練習題。還可以預習第二天要講的知識,預習的目的不僅在於自己明白什麼,更在於自己不明白、不太理解的是哪些,以便來日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在課堂上,要會聽,對老師講的要聽得出過程,聽得出重點,聽得出結論。實踐證明: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就減少了學習數學的障礙,就會自覺地、主動地在頭腦中建立起由數學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其它認知結構,把所學知識變爲“我的知識”。所以,對於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學生入學時做起,堅持不懈,抓緊抓好。

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髮展的整體性。

過去人們把數學的基點始終僅放在研究教師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如今伴隨學生認知活動的發生與發展,學生的需要與興趣、動機與目的,習慣與意志等各種非智力心理因素,與學習活動中的智力活動相互聯繫與作用,起着激發、導向、選擇與調節的作用,構成了複雜的心智活動。教師要隨時注意挖掘教材和教學中的“發現”因素,儘量地發展學生的潛能,能讓學生通過努力自己解決的問題,應儘可能多地留給學生自己解決。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找到正在探討的問題,鼓勵和相信學生能夠解決問題,以促成學生的主動發現。同時要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重視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例如讓學生先作課前準備,上課時可由學生登臺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解題思路,讓所有的學生都經過“一聽一講,互相議論”的過程,最後再由教師結合所學內容,對學生提出的種種觀點和方法加以講評,肯定成績,糾正錯誤,聯繫課程,歸納結論。這樣學生既學到了活的數學知識,又具備運用和駕馭知識的能力。使知識與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增強了學生走向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意識與適應能力。總之,是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智力與能力、思想品德與良好習慣的協調與充分發展。

三、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髮展的多樣性。

在今天,單純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已成過去,三機一幕也在還未普及的時候便又被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所更新,接下去更吸引人的是網絡教學。如此多的教育技術的日益成熟與更新,使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廣闊的關於教學技術的選擇空間。隨着人們對教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同一個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在集體教學中注意到個別發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由於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爲教學過程的中心,老師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瞭解學生的狀況,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爲必要。因爲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承認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形式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就一個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與那部分知識,這段時間與那段時間,學習的效果也有高低快慢之別。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需要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與運用知識的狀態,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運用得當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同時,又要注意學生個性發展,這是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正是教無定法的體現,也是學生個性與發展的差異性所必需的。所以,要減輕負擔,提高質量,關鍵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教師只有抓住教學中的本質問題,分析學生學習中的差距,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活潑,促使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

四、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髮展的創造性。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所以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行爲,這已成爲課堂教學的迫切任務,在學生的創新活動中,也要照顧各個水平的創新,不斷鼓勵他們進取。創造是學習的魅力所在,也是現代化課堂教學最顯著的特點之一,要使教學富於創造性,往往從問題開始,好的問題是創造的源頭。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關鍵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潛心啓迪和培養,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學生身上點點“發散性思維”的火花,利用各種思維訓練的有機結合,將創造性的培養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總而言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實踐證明,注重知識之間的正遷移,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鼓勵學生反向質疑,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注重問題的多向求解,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等,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數學教學在重視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同時,還應該重視教給學生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以及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這樣,學生更能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成功地應對社會生活的能力,爲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髮展的主動性、整體性、多樣性和創造性,讓我們的數學知識在課堂上進行實踐與探索,力爭在數學教學園地上有所收穫和提高。

作者簡介:李清萍?女?39歲?中共黨員?從事數學教學10餘年,教學上取得了一些成績,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同事的好評。我喜歡跟孩子們一起走進數學課堂,享受着數學的神奇,我深愛這一職業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8

"數學 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峯,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 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搞好研究與教學是增強學生數學觀念,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長期以來,一些本來生動活潑的數學知識,由於被淹沒在大量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開方運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簡”、“解方程的技能訓練 ”以及“大量的人爲編造的以致脫離實際的所謂應用題”和“各種各樣的解題技巧、解題模式的訓練”中,而失去了其應有的魅力,學生也許學到了不少具體的數學知識,但卻很少甚至根本沒有領悟到其內在的本質,只有知識的“軀體”,缺乏知識的“靈魂”……

要搞好國中數學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認真研究國中教學的各種規律,並加以有機綜合,形成適應自身教學的有效方法 。如何讓數學課上得更理性,更科學有效?我認爲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備課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領顯在課堂上。”我們要在行動的“實”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開創行動紮實、研究深入的課程教學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數學知識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中,同時,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去思考解決。比如,洗衣機按什麼程序運行有利節約用水;漁場主怎樣經營既能獲得最高產量,又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一件好的產品設計怎樣營銷 方案 才能快速得到市場認可,產生良好的經濟 效益。爲此數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經營和開拓市場的能力。

其次,現實告訴我們,大膽改進學習 方法,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學習方法的改進身處應試教育的怪圈,每個教師 和學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題海"之中,教師拍心某種題型沒講,會考 時做不出,學生怕少做一道題,萬一考了損失太慘重,在這樣一種氛圍中,往往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培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麼樣的學習方法纔是正確的方法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聽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積極的思考和參預,這樣才能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 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而之前的備課則不應當受教材思路的影響,重新組織教材,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在學習過程學生有知識的掌握,個性的解讀、情感的碰撞,且創新火花不斷閃現。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9

這一年我們學校仍然積極堅持課堂教學改革活動。通過課改活動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課改課、小組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下面就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隨着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我們廣大數學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在課堂改革的浪潮中,一路走來,接受着諸多的衝擊與洗禮。在此期間,我們有過成功的體驗,也有頗多問題的困惑。幾年來,教師的知識觀、質量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轉到注重學生態度、情感、人格、能力的發展,由過分追求學科的嚴密性轉到注重數學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轉到注重學生實踐探索和交流的主動學習。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逐步形成,學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養成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還學會了評價、質疑與反思;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所有的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刻的反思,下面就具體談談課改幾年來的收穫和困惑。

一、課改中的收穫

(一)教師素質整體提高

在課改過程中,教師自覺地進行新理念的學習,不僅理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課堂教學中的理性思考逐漸增多,並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體現用教科書教學生,而不是教教科書的理念。新課程的實驗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爲教師個性化教學提供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爲研究者,設計者。

(二)課堂教學發生可喜變化

刻師在課堂上放下了教師的尊嚴,以平等、民主、和藹的態度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教室內從以往的“教”堂變成了“學”堂,教師在教學中以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普遍喜歡學習數學,善於提出問題,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課改前的學生遠不及的。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

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課堂教學凸顯。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改中的數學教師爲課程實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爲了讓學生能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要的數學,在數學上得到儘可能充分的發展。幾年的課改表明,孩子們身上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的願望逐步得到實現。學生們逐漸形成了樂學、愛學、興趣濃厚、善於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並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及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獲得成功體驗。

二、問題與思考

1、課改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紮實的矛盾。課改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2、課改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題策略多樣化,但對於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能力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3、教材有的內容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對於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難掌握。

4、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5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是我們值得商榷的問題。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10

今年我參加了工作室,綜合聽課經驗,聽了幾節數學課,及各位專家的精彩點評,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應用題和解決問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原來我一直認爲應用題和解決問題是一回事,只不過是換個名稱而已。聽了專家的點評,我終於明白二者不光是名稱的改變,而且有質的區別。應用題關注的是它的結構,重點要進行數量關係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正確地列式;解決問題關注的是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後,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關注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教學的藝術,不是傳授而是激發和喚醒,所以老師要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在《解決問題》一課中,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團體操,列方陣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數學問題處處存在。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爲接下來的數學教學進行了情感鋪墊。

三、注重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和思考,讓學生享受數學的樂趣。

新課改革中強調,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變爲“會學”,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爲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合作者、引導者。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只作恰如其分的點撥,並未一問一答的大包大攬。創設自由、和諧地學習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

四、教師的激勵到位。

在本次活動中,三位教師對學生的讚揚和鼓勵不斷。如“你說的真好”“你真棒”“你的方法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裏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於整個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重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本次活動,幾位教師不是把小組合作流於形式,更注重了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1.正確處理好了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的關係,也就是說獨立思考是合作學習的前提。

2 小組合作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恰到好處

什麼時間合作學習?必須在突出本課重點,突破難點時,幾位教師都做到了這一點。

3合作學習一定要有時間作保證

合作學習的過程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廣泛的空間,這樣對問題的理解才能深入、到位

六.練習設計有層次性

練習設計重視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不斷髮展。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數學離不開練習,所以要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不同水平的題目,將數學思考融入到不同層次的練習者,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能解決這一類簡單的實際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穫。

總之,本次校本教研活動,讓我受到了很大的感觸,感觸最深的就是覺得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加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不斷改進,爭取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11

一、備學生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我們在備課前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認知水平。要了解哪些知識學生能夠學會,哪些知識需要教師引導和點播。根據學生的能力特徵,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環節。只有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才能行之有效。所以備課要全面瞭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二、備教材

教師備課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吃透教材,我在備課過程中先把教材反覆閱讀,瞭解全冊教材的所有知識點在各單元的分佈情況,建立起知識的聯繫;最後把教材的內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實現知識的內化。

新課程理念主張教師應該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學方法的需求,充分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我在教學二年級萬以內數的連加時,大膽改變了課本情境,在體育老師的幫助下我在班上組織了小組跳繩比賽,記錄學生成績。新授連加時,學生已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小組的得分,所以在學習中他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而且整堂課的教學,我都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展開,每個同學的集體榮譽感都被激發出來,學習勁頭很足。

三、備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教師在備課時,要明確教學目標,既要把握雙基目標,又要把握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此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又是什麼。只有把握好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纔有可能設計出一節成功的數學課。

四、備預設與生成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他們作爲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課堂上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制定好相應的對策。這樣上課時,遇到特殊情況才能遊刃有餘。我在教學正負數時,有一位同學展示出了5+2+-3這樣的算式,可我在備課時根本沒想到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時不知如何處理,課後想想,如果在備課時多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列式,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就不會措手不及,而是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12

面對課程改革,我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取新的教學理念。通過本期的教學,在課程改革的實施進程中,我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課程改革推行的必要性,對我們的教師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禮,師生同舟共濟,共同發展,充分地體現了以生爲本的發展理念。

一 本期課改收穫

1、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新課程教材內容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我在教學中注重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聯繫起來,使學習真正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根據知識特點的不同,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設立了相應的情景教學環境,學生不僅能夠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聽中學,在思考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而且獲得了學習中的樂趣和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機會。

2、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摒棄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思想,更加註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3、注重評價方法的轉變。

教師必須關愛每一個學生,充分發揮激勵導向功能,與學生平等相處,以人格感染學生,以學識打動學生,以要求規範學生,以行動引導學生,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①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興趣、情感是否得到培養,課堂氣氛的和諧程度等,讓學生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②關注學生是否從自己實際出發,在不斷提高和發展的基礎上達到“人盡其才”的效果。③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從不同角度去靈活解決問題。④在掌握雙基的方式時是否省時高效紮實。從以上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合理、客觀公正的評價

從而使不同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發展。甚至有些學生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如:王鵬、劉翰陽、瞿思穎、劉一丁、周爲、劉黃鑄等,正確使用評價會使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發展。

4、注重師生關係的轉變。新課程標準認爲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數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在課堂上,我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新能力,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努力做到:問題—讓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內容—讓學生講解;新知—讓學生髮現;結論—讓學生歸納;學法—讓學生總結。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今後努力的方向

課改中,教師都很重視對學生的尊重、信任、賞識和肯定,這很有必要;但也的確看到這方面存在誤區。有的不管學生表現如何一律給予誇獎,即使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回答都表揚爲“真了不起!真聰明??”,有的還誤認爲當前不能批評學生,批評就是否定,就會刺激學生,影響其上進心,對課上的一些不良行爲視而不見,名曰“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以上種種,會給學生的全面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應該指出,表揚與批評都是對兒童行爲的一種強化手段,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的強化,並得到學生的認同,對於學生行爲的規範、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與課改同行的路上,我深知:實施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但是,課改引發我們深思,課改促使我們蛻變,課改爲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課改也引領了我們走進新的天地。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13

聽說這次比賽在我們學校舉行,我真的很激動,很難得的一次學習機會。而學校決定讓我參加這次比賽,說句心裏話我特別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參加工作幾年了,這種大型的比賽還是第一次,這次比賽也給我了很大的壓力,因爲我們學校創設的“團隊合作學習、自主管理”的教學模式。在七年級和高一正式使用,而我現在教八年級,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要熟悉它,真的很困難,校長給我講了建模課的用意,又幫我指點了一下,我真的很感謝,最後我明白要想上好課一定用心去領會這種課的意義所在。

另外這次比賽有筆試和上課,我覺得這樣做很好,一個好老師應該具備兩點:一是:專業知識,二是:上課的基本技能。對於這次筆試:有點輕敵了,還提前交卷,本來想拿滿分的,可卻因爲馬虎扣了好幾分,這時我想到有時罵自己的學生馬虎,不認真,這種事情也竟然在老師身上發生。確實以後做什麼事情真的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完成。在上課方面:剛開始真的有點緊張,不過時間把握的還可以,總的來說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另外看到了其他選手表現很不錯,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比賽後我把其他選手的課件及教案都下載下來,認真學習。通過這次比賽感覺無論在教學還是在專業知識上都有很大的進步。是一種歷練,一種經歷,同時通過這次比賽也讓我看到了很多選手認真負責積極的態度,真的激勵了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作爲年輕人我一定認真專研我們學校的教學模式,還要提高我的專業水平,使自己更好的發展。希望xx省以後多舉辦一些比賽,因爲它是一種交流,一種進步,一種收穫,一種鍛鍊。真的很高興參加了這次比賽,不論結果怎麼樣,只要我們經歷了,我們23名選手都是第一名。同時也非常感謝孫老師和各位評委,工作認真,公平公正的態度,真的辛苦了。難忘的一次比賽。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14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也不斷地改革更新,發生着時代性的變化。在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關注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關注學生的發展。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新課程改革強調發現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學習。這些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即: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通過研究性、探究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衝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

一、教師進行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二、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爲學而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過程。

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通過教學模式的優化,改變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信息傳遞方式,促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動和教學關係的形成。教師不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識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是知識的接受者、複製者,而是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

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導”,就是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善於對學生進行啓發誘導,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走的路,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具有開放性、創造性、不確定性。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必須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關注每一位學生。注重加強教學的情感性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民主化,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轉移,是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賞識、期待和鼓勵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勇於標新立異,給學生展示自我、探索創新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充分發展。

數學課的心得體會 15

本次聽課學習收穫很大,下面就這次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聽這幾節課的幾點心得體會,我以後要把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