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1

音樂欣賞教學的心得體會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開闊學生視野、豐富想象力、激發創造力、培養審美能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徑。要真正上好一節音樂欣賞課實屬不易。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爲抓住趣味、情境、想象三條主線,層層推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音樂興趣。

國小欣賞教學要適應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儘量採用綜合性的音樂欣賞活動,引導學生調動身體的各個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

比如在讓二年級學生欣賞音樂童話故事《龜兔賽跑》前,我先出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畫中描繪了一片美麗的大森林,在林子裏住着許多可愛的動物,有小鳥、小猴、杜鵑和小鹿,還有驕傲的兔子和勤懇、謙虛的烏龜。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小動物,他們馬上就被圖畫的內容所吸引。接着,我馬上把話題一轉,說:這些情景啊,同學們是通過看了這幅畫才知道的。

其實除了用圖畫能畫出樹林裏發生的故事外,我們還能用音樂來講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音樂童話《龜兔賽跑》吧!這樣一來,學生便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音樂怎

麼講故事怎麼能聽懂它呢此時學生有了要聽的慾望,教師便可趁熱打鐵,有效地進行欣賞知識的傳授,從而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了。

二、培養學生審美意識。

一般的音樂欣賞分爲三個階段:①官能欣賞;②情感欣賞;③理智欣賞,即產生聽覺器官功能上的快感,再進一步體驗作品所表現的情緒和思想感情,從而感覺到美,最後產生欣賞情感上的共鳴。要使學生產生這些審美感覺,就不可忽略情境創設的重要性。音樂是最具有情感性的藝術,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錄音、投影、場景,創設集聲、情、樂爲一體的教學情境,取得良好效果。

三、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當學生對欣賞作品進行聽覺感受後,便開始分析、鑑賞音樂作品的過程,即由官能欣賞進入情感欣賞,這就需要展開豐富的藝術聯想。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貫徹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及時地引導學生展開藝術想象。音樂欣賞教學啓發學生的豐富聯想和想象,可以有三種方式,一是由描繪性音樂引起聯想,二是由情節性音樂引起聯想,三是由音響感知和情感體驗引起自由的想象。前兩種方式比較淺顯、易懂,也比較容易收到效果,較適合國小低年級使用,後一種方式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以及相當的欣賞能力,比較適合在國小中高年級和中學使用。

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詩歌、語言以及錄像、畫面、幻燈等,爲學生在生活經驗和理解音樂之間架起聯想和想象的橋樑。還可以採用比較的方法,如:不同音樂情感的對比,各種音樂表現手段的對比,各種不同演唱、演奏風格的對比等等,通過比較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評價和見解。還可以引導學生用詩歌、短文、和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會。

學生的思維,發揮其聯想和想象,引導學生自己走進音樂中去發現、去探求。藝術美是形式美和內容美的集中體現,古今中外,人們一直通過科學追求真,通過道德追求善,通過藝術追求美。

其實,好的音樂作品本身無不體現着一個永恆的主題真、善、美。它能夠引起欣賞者情感上的共鳴和對藝術美的感受,從而增強對心靈美、語言美、環境美、行爲美的全面追求。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該以真、善、美來引導教育學生,使他們在欣賞過程中逐步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高尚的人生觀,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達到通過美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2

音樂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知識、技能訓練的過程,教學過程中,除了相對單純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體現更多地的是對藝術美的意識教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教育。這種審美教育貫穿於整個音樂教學過程,對增強音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從心靈深處理解音樂、表達情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現將我平時積累的一些做法與各位共享。

一、創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樂由情起”,這句話是說音樂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這種“情”牽動着無數顆童心,正是這情讓孩子們深入地挖掘音樂的內涵,進而爲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鋪路搭橋。“情”更是藝術創作的靈魂,它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創作意境。音樂課上根據音樂創設相應的情境、意境,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一定的認識,才能感受到音樂作品抽象的美。學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夠提升審美情趣。

興趣是創新的基礎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悅和樂趣,會極大地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課堂中我的評價極爲開放,而開放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斷品嚐到學習音樂和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好情景。

在學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變,將傳統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變成”擁抱形”,”圓形”的座位層次。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學中師生間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礙,而且還大大的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啓發下,爲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這種形式的排位方法,學生的興致得到極大地提高。

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調。”這就說明充滿豐富感情色彩的課堂教育活動,總能打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誠、信任、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爲改一改以往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氛圍緊張嚴肅的局面,我根據學生認識“最近發展區”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實物、實例入手,採用講故事、聽音樂、做遊戲、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營造和諧、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思維的能動性。

所以,和諧愉快的音樂教學氛圍是傳遞藝術的無聲媒介,是啓迪智慧的無形鑰匙,是陶冶情操的潛在力量,能使教與學主體雙方產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鳴,使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紮實。

三、運用語言藝術的魅力

教學語言是傳遞知識,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溝通教與學兩方面的作用。講究教學的語言美是音樂課堂教學美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語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揚頓挫的語調和優美流暢的語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學們的喜愛和積極的情緒反應,也容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課堂教學語言美有着控制、引導學生學習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就要講究語言藝術的美。

1、音樂教學氣氛渲染

好的課堂氣氛,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鬆愉快,個個心馳神往,因此音樂教師運用語言藝術渲染教學氣氛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課堂上往往看到這樣兩種不同的場面:有的教師精神飽滿生動傳情,學生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教與學都沉浸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之中,都積極開啓智能的機器,共同探索着知識之迷;有的教師則不甚得法,講的口乾舌燥,聲音嘶啞,而學生則毫無反映,整個課堂猶如一潭死水。

2、音樂教學肢體語言

音樂教師的肢體語言是教學的無語彙,它藉助表情、眼神、舉止、手勢、儀表等手段來傳達感情,是一種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感情交流價值的溝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滿生氣和激情的教師會極大地喚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生動活潑,避免學生感到學習枯燥乏味。

音樂教師的動姿藝術可根據動作部位不同分爲以下若干種類:身體動作――通過軀幹和四肢的動作變化來傳遞信息,包括手勢步擡與頭姿等。面部表情――通過臉上肌肉變化,眉、眼、口、鼻的活動和形狀變化而傳遞信息。教師的面部表情是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教師情感過程的“溫度計”,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透過這扇窗口師生之間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學語言在鑄造人的過程中具有無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裏。”不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中的多種語言的完美結合,使本來就“美”的音樂更錦上添花。

當然,音樂課堂教學與審美教育不僅僅包括以上所講的幾個方面,作爲審美教育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應當一切都按照美的規律,符合美的特性來進行。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接受美感的薰陶,培養美的創造力。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3

音樂欣賞是低年級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音樂欣賞活動,可使低年級學生接觸更多的優秀音樂作品,開闊他們的音樂眼界,豐富他們的音樂經驗,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喜愛之情,並使他們初步發展起感知、理解、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感受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語言,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呢?

1、多媒體技術與欣賞教學有效整合,使教學豐富而生動

音樂藝術是以聲音爲形象塑造載體,它需要欣賞者具備各方面的知識,在聆聽音樂時自發地產生一種聯想。由於低年級學習的生活、知識經驗有限,所以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那些無法捉摸的音樂形象經常令老師儘管費盡口舌,小朋友聽起來也如墜入雲霧之中。而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便可將欣賞時所需要的圖像、聲音、色彩等信息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特定畫面的引導下來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2、將“道具”與欣賞教學有效結合,幫助低年級學生感受音樂意境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一樣物品在大人手中也許不覺得有趣,但到了孩子們手中,便如同一件寶貝,能生出不少的玩法。採用合適的“道具”幫助孩子們感受音樂,也不失爲一種化抽象爲直觀的好辦法。這樣的話孩子們就能沉醉在音樂中,體會到音樂中延綿不斷的、輕柔的美。引發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和無限的遐想,開啓孩子們想象的閘門。

3、將遊戲與欣賞教學有效結合,幫助低年級學生認識音樂結構

以遊戲的方式開展欣賞活動,能使低年級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自然地掌握音樂知識。音樂伴隨遊戲,給孩子們帶來了愉悅的心情,雖反覆聆聽,仍樂此不疲。隨着遊戲次數的不斷累積,孩子們對音樂知識也就瞭如指掌。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得的音樂知識,不再是機械的、被動的、認知記憶,而是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索,在感性和理性兩個層面中獲得提高。

4、將色彩與欣賞教學有效結合,幫助低年級學生感知音樂情緒

音樂與色彩在人的感覺上的.聯繫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與顏色之間的聯繫之外,還有曲調、和聲、節奏、調性、音區等。它們都能使人與各種色彩聯繫起來。在歷史上就曾有人把不同風格的作曲家的作品與色彩聯繫起來,有人說莫扎特的音樂是藍色的,肖邦的音樂是綠色的,瓦格納的音樂則閃爍着不同的色彩。在欣賞活動中,通過將色彩與音樂對應,來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顏色的暗示使孩子們很快感受到了樂曲的兩種不同的情緒。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手段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樂學習爲低年級學生所喜歡,教師應把握好這種優勢條件,除知識技能的教學之外,還要善於發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對學生實施有效教育。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4

什麼是音樂欣賞呢?有人認爲,一個人帶上耳機,聆聽錄音機裏的音樂或者是放着音樂,手裏拿着小說,嘴裏嚼着口香糖,躺在沙發上,似聽非聽地讓音樂流過就是音樂欣賞。其實,所謂的“音樂欣賞”應該是學習理解的音樂享受。

有的學生告訴我:“我很喜歡音樂,但是我分不出好壞來。”有的學生會說:“我沒有音樂細胞,所以不會欣賞音樂。”有的乾脆說:“我是音盲音癡,所以不懂音樂。”學生的這些話,讓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究竟我們音樂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呢?

拿破崙說過:“一曲音樂勝過百回說教”,我們偉大的詩人白居易,聽了琵琶女的演奏後,竟然感動得青衫盡溼,那麼音樂到底說了些什麼?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這一切 !

下面我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一談音樂欣賞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音樂欣賞教學首先應注意訓練學生有良好的音樂教養。

從開學初,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這是一種文化教養的重要表現。要教育和引導學生以安定、專注的心情去聆聽、欣賞音樂。要告訴他們,煩躁不安或注意力分散,都是不可能從音樂中得到美感的,也不能真正感受與理解音樂的內涵。要讓學生明白,無論在哪裏,無論以什麼方式聆聽音樂,都要全神貫注,養成肅靜地聽賞音樂的好習慣。

二、音樂欣賞教學的實施:

1 、唱片、錄影帶的欣賞:我們可以通過錄音、錄像資料將國內或國際著名的演奏家、歌唱家、演奏團體介紹給學生,開闊學生的見聞,擴大學生欣賞的領域。這樣的欣賞能獲得時間與空間上的便利。

2 、示範欣賞:通常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範唱或範奏表演。因爲教師的藝術修養與人格,將直接影響學生,所以教師如果要進行範唱或範奏,最好在課前稍加練習,才能在課堂上達到較好的效果。如果能邀請到著名的歌唱家、演奏家或演奏團體到學校來做演唱演奏,作爲欣賞課的輔助,也能獲得很好的`示範效果。例如 20xx 年 4 月,同安一中在校園藝術節期間邀請了廈門大學的教授、著名古壎演奏家趙良山老師來校進行“中國民族管樂”的講座,講座進行得非常成功,趙教授精湛的演奏和曲折的藝術人生經歷,震撼了學生們,學生的反響熱烈。

3 、學生間彼此的欣賞: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唱奏表演,然後彼此欣賞,這不僅是音樂欣賞,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教育,對學生自我完成表現的教育,使他們有勇氣表現自己,也能有認真欣賞別人表演的好習慣。

三、有效的音樂欣賞指導法:

1 、注重欣賞氣氛:音樂欣賞的氣氛非常重要。音樂欣賞最好要在隔音設備極佳的視聽教室內實施,教師在課堂上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也極大,所以在欣賞音樂時,教師應保持認真聆聽的態度,可以站在講臺上或乾脆與學生坐在一起欣賞音樂,這樣學生會覺得十分親切,教師也能詳細觀察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的種種反應。

2 、欣賞前的講解:我們再欣賞作品前總要進行樂曲的說明,但這些說明不宜過長,否則可能降低欣賞的情緒,因爲即使最優秀的音樂教師,無論如何巧妙地說明,也無法充分表現音樂的本身,所以最佳的欣賞途徑是音樂直接讓欣賞者聆聽。

3 、設置欣賞焦點:在課堂欣賞中,不能讓學生茫然地聽,教學過程中應提示欣賞的焦點,教師研究教材,確定適合學生程度的欣賞焦點,同一首作品,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欣賞焦點,如:

( 1 )這段音樂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

( 2 )這段音樂的主題是什麼?你能哼出主題嗎 ?

( 3 )這段音樂的曲式結構如何?

4 、身體反應:音樂的要素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是節奏,身體的反應是把握節奏最確實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採用以下方法來把握節奏:

( 1 )以手拍節奏或用筆指揮節拍的基本動作;

( 2 )演奏打擊樂器配合樂曲的節奏等。

5 、描繪樂曲的感受:可以讓學生在欣賞之後,以說、寫、畫、演等形式,描繪出樂曲的感受,如欣賞完藝術歌曲《春曉》後,可以讓學生用簡筆畫、寫短文、配樂詩朗誦的形式來抒發對春天的熱愛。

6 、欣賞樂曲的時間:有的樂曲完整欣賞很長,這時我們就應當考慮學生的注意力能維持多久,也許高中生注意力能集中久一點,但國中生可能會短一些,所以,不一定所有的樂曲都要完整欣賞,才認爲是完成了教學任務。

7 、欣賞音樂的良好態度:教師在課堂上應隨機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態度以及聆聽音樂會的禮貌和習慣。有的學生因爲條件的限制,從未現場欣賞過音樂會,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怎樣做一個文明的觀衆。如在欣賞音樂會時,應注意樂曲進行中不走動,還應關閉一切通訊設備,遲到時要等到樂曲告一段落才能進場,樂章停頓時不能鼓掌,演員謝幕後觀衆要注意有禮貌退場等細節。

8 、音樂欣賞生活化:除了課堂上的音樂欣賞外,教師應促使課堂上的音樂欣賞得到延伸,得以生活化。因爲現在的中學生,每天接觸更多的還是

港臺的通俗歌曲,所以我們音樂教師可以適當的將廣播電視方面的有教育價值的音樂欣賞節目,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增加一些欣賞的機會,這也能彌補音樂欣賞課上音像資料的不足。如每年的五一、國慶長假期間,中央電視臺都會舉行全國的歌手大獎賽或舞蹈大獎賽,春節期間的一系列歌舞晚會等,這些都可以成爲學生拓展欣賞的好節目。

以上我把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做了一些交流。每個音樂教師對音樂欣賞的教學,都有自己的經驗和體會,但不管怎樣教學,都必須以學生爲本。我們的欣賞教學應在“普及”上做文章,我們應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現在從事的是普通教育,在我們教育的學生中,將來去從事音樂的人畢竟是少數,而絕大多數的孩子長大後只能成爲喜歡音樂、熱愛音樂的人,所以音樂教育應該爲衆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着想。讓他們在愉快的音樂教學中,自覺主動地感受音樂,自己動手去創造音樂,從而獲得音樂素質的提高、智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5

國小音樂欣賞教學的心得體會音樂欣賞是國小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開闊學生視野、豐富想象力、激發創造力、培養審美能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徑。要真正上好一節音樂欣賞課實屬不易。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爲抓住趣味、情境、想象三條主線,層層推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國小欣賞教學要適應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儘量採用綜合性的音樂欣賞活動,引導學生調動身體的各個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

比如在讓二年級學生欣賞音樂童話故事《龜兔賽跑》前,我先出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畫中描繪了一片美麗的大森林,在林子裏住着許多可愛的動物,有小鳥、小猴、杜鵑和小鹿,還有驕傲的兔子和勤懇、謙虛的烏龜。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小動物,他們馬上就被圖畫的內容所吸引。接着,我馬上把話題一轉,說:“這些情景啊,同學們是通過看了這幅畫才知道的。

其實除了用圖畫能畫出樹林裏發生的'故事外,我們還能用音樂來講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音樂童話《龜兔賽跑》吧!”這樣一來,學生便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音樂怎麼講故事?怎麼能聽懂它呢?此時學生有了要聽的慾望,教師便可“趁熱打鐵”,有效地進行欣賞知識的傳授,從而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了。

二、培養學生審美意識一般的音樂欣賞分爲三個階段:

①官能欣賞;②情感欣賞;③理智欣賞,即產生聽覺(器官功能)上的快感,再進一步體驗作品所表現的情緒和思想感情,從而感覺到美,最後產生欣賞情感上的共鳴。要使學生產生這些審美感覺,就不可忽略情境創設的重要性。音樂是最具有情感性的藝術,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錄音、投影、場景,創設集聲、情、樂爲一體的教學情境,取得良好效果。

三、提高學生欣賞能力當學生對欣賞作品進行聽覺感受後,便開始分析、鑑賞音樂作品的過程

即由官能欣賞進入情感欣賞,這就需要展開豐富的藝術聯想。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貫徹“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及時地引導學生展開藝術想象。音樂欣賞教學啓發學生的豐富聯想和想象,可以有三種方式,一是由描繪性音樂引起聯想,二是由情節性音樂引起聯想,三是由音響感知和情感體驗引起自由的想象。前兩種方式比較淺顯、易懂,也比較容易收到效果,較適合國小低年級使用,後一種方式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以及相當的欣賞能力,比較適合在國小中高年級和中學使用。

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詩歌、語言以及錄像、畫面、幻燈等,爲學生在生活經驗和理解音樂之間架起聯想和想象的橋樑。還可以採用比較的方法,如:不同音樂情感的對比,各種音樂表現手段的對比,各種不同演唱、演奏風格的對比等等,通過比較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評價和見解。還可以引導學生用詩歌、短文、和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會。

教師要注意把握欣賞深淺的尺度,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和年齡心理特徵,決不能填鴨式地講解音樂,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發揮其聯想和想象,引導學生自己走進音樂中去發現、去探求。藝術美是形式美和內容美的集中體現,古今中外,人們一直通過科學追求真,通過道德追求善,通過藝術追求美。

其實,好的音樂作品本身無不體現着一個永恆的主題——真、善、美。它能夠引起欣賞者情感上的共鳴和對藝術美的感受,從而增強對心靈美、語言美、環境美、行爲美的全面追求。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該以“真、善、美”來引導教育學生,使他們在欣賞過程中逐步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高尚的人生觀,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達到通過美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6

作爲大三學生,修滿選修課的學分可謂是當務之急,所以,我選這門課的初衷是爲了修滿選修課的學分。看到這門第一次開設的課程信息時,我認爲它能夠讓我輕鬆地獲得學分,並且能夠讓我獲得音樂上的享受。果然,這門課沒有讓我失望。無論是老師所講的內容,還是音樂本身,我都覺得受益匪淺。經過半學期的學習與瞭解,在音樂方面也略有所知,通過聆聽這種方式,瞭解我國音樂的發展和許多著名音樂人士的經歷,從而得到了審美的喜悅。開始學習這門課就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所在,就像老師說的,我們不一定都要成爲音樂家,但是懂得欣賞音樂就是我們對音樂最直接的熱愛的表現形式。

在瞭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製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之後再去聽一首歌曲,感覺真的很不一樣。不像以前總是盲目地聽歌,根本什麼都不瞭解,只是一味地追求流行音樂,把很多經典的音樂都遺忘了。因爲高曉鬆,我很喜歡《同桌的你》這首歌,學習了《同桌的你》的時候,不僅僅是勾起了過去美好的回憶,還讓我的腦海裏浮現了這麼一幅場景:在男多女少的清華園裏,衆多理科學子爲了獲得女生的青睞,在草坪上彈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充滿朝氣與追求。

音樂欣賞課在每一個週五的下午,讓我能夠從音樂中掙脫上了一週知識課帶來的煩悶的情緒的禁錮,每次上課的.時候,一聽起優美的音樂就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三節課就過去了,意猶未盡。很慶幸自己選了這門課,既對音樂有了很好的瞭解,又調節了心情。這門課爲我的大學時期的選修課時光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在課上我真正體會到了學習的輕鬆愉快和耳目一新的感覺。

最好感謝老師的付出,希望這門課可以帶給更多人以愉悅、幸福的感覺。在此,對老師提點小小的建議,希望老師能夠在佈置作業的時候,詳細說明要求,最好能以書面的形式上傳到羣上,因爲口頭上傳達的信息可能不夠準確。另外,希望這門課越辦越好,越來越紅火!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7

回顧以往的音樂教學過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尤其在教學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苦惱:學生不理解內容,自己還教得特別累。拿到了新教材時,一開始還是很茫然的,不知如何去教。細看後覺得新教材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更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更生活化,大衆化。每一課的插圖都很新穎,很有趣。在教學中,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觀念去理解它,要用新得方法去教學生。

在舊的“課標”裏,我們更多的是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生只是知道“唱”,老師一句學生一句,學生可以不用書本,不用耳朵聽琴,就能夠學會一首歌曲。而我們會很少讓學生去體驗“爲什麼?”這樣就導致了,教師成爲了課堂的主導者。課堂的模式基本上是老師在臺上拼命講,唱,學生在下面很安靜的,很乖的聽或者是機械化的跟唱,我們經常用“這個時候,除了老師的歌聲和琴聲,教室裏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話語來讚揚課堂的良好。

很少會在這個時候考慮到讓學生去親自體驗,去自己學會一首歌這一個過程。而“新課標”,恰恰好是要求我們,以學生作爲課堂的主導,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去主動建構知識。“改變過去給一條魚給學生的做法,而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捕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充當一個幫助者,或是柺杖的作用。把建構知識的主動權交回給學生。於是,我們就有了新的教學模式。例如:“探究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些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積極性。

比如說,我在這最近的一兩年裏,在課堂教學中,逐步讓學生自己聽琴聲,自己模唱旋律,或者一句句唱樂譜,小組合作學習,之後給予獎勵的方式進行教學。有了成功感之後,絕大部分的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學生主動學習,遇到新的歌曲的學習,能夠躍躍欲試,搶着出來給大家範唱。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伴奏”,還有就是“及時糾正錯誤”,比如,“音高不到位”,比如,“節奏唱得不太好等問題”。

一節課下來,老師輕鬆,學生開心。在欣賞課的教學中,學生依然是欣賞的主體。但是,學生的欣賞,審美是有個體的差異的。這些都與他們的閱歷,文化背景,家庭教育,音樂技能,基礎知識有關。一首樂曲,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我會讓他們用語言,肢體,或者是圖畫,或提供樂器給學生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不會給予絕對的評價。因爲,藝術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好”與“差”。

當然,不是說,新的教學模式都是好的,舊的就都不是好的。也不是說,我們的每一節課都要進行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會比另一種模式顯得更加高貴。也所有的內容都適合讓學生去探究。一些很容易的.知識和一些很難的知識都沒有必要讓學生去探究。太容易了,浪費時間;太難了,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探究”達不到實際的效果。只有中等難度的問題,才比較適合讓學生去探究。而且,考慮到各方面的問題,一個學期,我們能有幾次很成功的“探究式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已經很好了。

我們不能因爲提“新課標”而把過去所有的東西都否定掉。其實,如果從教學效率上來說,講授式教學模式(滿堂灌)是最有效率的,一節課下來,能教唱好幾首歌。最終,我們教學的目標,就是爲了讓學生能夠掌握好知識,以及讓學生能夠讓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提高他們的素質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只要是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教學模式,我認爲,都應該是好的教學模式。

一堂課四十分鐘,讓國小生每時每刻都注意聽講,整整的全神貫注的滿四十分鐘聽講是不可能的。他們的特點是好動,愛玩。因此音樂教學活動應該是過程與結果並重。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師在教學形式設計上應靈活多樣,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採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創設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例如,在課堂上,我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放開身心與孩子們一起唱、一起跳,常常快樂地說:“今天老師爲大家表演節目。”

節目的表演形式豐富多彩,有時是對所學新歌進行深情範唱,有時是跳一段優美的舞蹈,有時師生互動做遊戲。我的參與常常得到學生們的陣陣喝彩。我的參與、師生的互動,使學生熱情高漲、興趣盎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怎樣能讓學生玩得好,學得好呢?怎樣能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呢?這可以說是我每節課都要去考慮的問題。

因此我將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使學生在參與表現中享受快樂,在實踐創造中獲得啓迪。教師在與學生“玩”的過程中,不僅能將新的教學內容與知識技能展示給學生,而且還能使教師成爲學生的“合作伙伴”,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良好關係,使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溫馨與快樂,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學習方法的探索,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我會從一點一滴做起,爲學生開闢了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使他們能在這個空間裏暢遊;做好學生的導航者,引路人,使他們能尋找到正確的方向。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8

可以說,我從國小到高中音樂課從未間斷,斷斷續續我接受了近十年的音樂薰陶,古人都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接受了近十年音樂薰陶的我學會了最基礎的的識譜,對音樂也具有了一定的鑑賞能力,但因爲自身的信心的缺乏,在原本唱歌機會少之又少的音樂課上,得到鍛鍊的機會幾乎爲零。

進入大學之後,有幸得以選擇到了陳老師的音樂鑑賞課,陳老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課堂,讓音樂課堂變的輕鬆幽默,我學習音樂的興趣也越發的濃烈。在課堂上老師更是積極與同學互動,給同學提供鍛鍊的機會,讓同學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更多的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對我來說,上陳老師的音樂鑑賞課就是一種人生的陶醉,更是一種享受。

當然在民族音樂鑑賞課上我也學到了許多東西。首先我對民族音樂鑑賞這個概念有了更爲廣泛而深入的認識,民族音樂鑑賞分爲“民族音樂”和“音樂鑑賞”兩大部分進行理解。

“民族音樂”顧名思義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情感生活的音民族、民間音樂和具有民族風格的創作音樂。民族音樂同時也是紮根於民族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具有該民族音樂形態特徵的傳統音樂。

“音樂鑑賞”和作曲家作曲,文學家寫詩歌小說一樣,有一整套表情達意的體系。這種體系就是我們常說的音樂語言。音樂語言包括元素、旋律、節奏(有規律的音樂的長短的結合)、節拍(有規律的強弱)、速度、力度、音區、音色、調式、調性、和聲、復調、配器。

其次我對民歌也有了一些瞭解。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河北民歌《放風箏》、民歌《美麗的姑娘》、山西民歌《汾河流水嘩啦啦》《五哥放羊》、湖北民歌《清江放排》、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湖南民歌《叫我唱歌我就唱》、《良宵》、《夏夜》、內蒙民歌《牧歌》、東北民歌《月芽五更》、安徽民歌《鳳陽花鼓》和漢族民歌《繡荷包》帶領我們領略了祖國各地的好風光。

再者,我對民族唱法也有了一些瞭解。民族唱法是在我國民族藝術土壤中孕育成長,在繼承中國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戲曲唱法和曲藝唱法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鑑了歐洲傳統唱法的科學訓練手段和技術方法,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強烈民族風格和特點的歌唱藝術。在瞭解民族唱法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民歌《康定情歌》等的學習以及演唱,進一步貫徹落實了民族音樂唱法,提高了我們自身的音樂素養。

更重要的是在瞭解民族唱法的基礎上我還學會了如何結合民族情感來分析來進行對民族音樂的鑑賞。好比據《黃河大合唱》改編的由《黃河傳輸曲》、《黃河頌》、《黃河憤》、《保衛黃河》的四個部分組成的協奏曲描寫了抗日戰爭年代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鬥爭,同時表現了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它以偉大民族的發源地黃河爲背景,展示了黃河兩岸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以啓迪人民起來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最後陳老師還帶領我們現代歌唱家的風采,鄧麗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在水一方》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了鄧老師甜美溫婉的嗓音;毛阿敏的一首《燭光裏的媽媽》唱進了無數兒女的心田,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聲;王宏偉的《西部放歌》、《敦煌千里》帶我們領略了西部的遼闊無垠、敦煌的宏偉壯麗;李娜的《青藏高原》帶我們飛越到數千尺高的雲端,領略一覽衆山小的意境。

從我自身來看,我覺得學習一些基礎樂理和試唱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從國小到高中,我從未系統的完整的學習過樂理和試唱知識。其次,學習一些基礎的樂理可以讓我們初步領略音樂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激發我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音樂素養,對自身音樂方面的發展有所幫助。最後,對一些對音樂感興趣的大學生來說正

好爲他們提供了一個系統化全面化學習音樂的平臺。每每看到人家唱歌時歌聲嘹亮神態自信,我也很想成爲他們那樣,學習基礎的樂理和試唱知識讓我向夢想邁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就試唱知識其自身而言,在音樂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通過試唱調整自己的發音位置,鍛鍊自己的嗓音,調整自己唱歌的音準,激發我們唱歌的興趣。作爲和試唱知識同樣重要的基礎樂理和試唱知識相輔相成,同是音樂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同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和音樂素養和我們對音樂的鑑賞能力。

通過這一學期的.民族音樂鑑賞課的學習,我對民族音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民族音樂是中國各族人民千百年來通過對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精神上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鮮明上網民族性。當我們聽到某首民族音樂時,很快就能辨別出這是哪個地方的歌曲,這就是民族音樂的神奇和魅力所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民造就不朽的民族音樂。但在當前,民族音樂在很多大學生身上逐漸缺失,大多數學生只是一味的盲目的追求着那些所謂的好聽的動感歌曲。在他們意識裏,民族音樂是上一代該聽的,現在已經過時了。可見,民族音樂雖然充滿魅力,但卻不爲當代大學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很多民族音樂的知識和文化內涵還不爲大學生所知。就我對在我身邊同學的觀察來看,也有部分同學喜歡民族音樂,但又怕大家嘲笑,所以追隨大衆,盲目聽一些流行音樂。民族音樂代表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心理特徵,我們應該積極傳播民族音樂,堅決抵制庸俗不良歌曲的侵蝕,做一名積極向上的當代大學生。我國民族音樂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先輩們從勞動生活中汲取靈感,創造出優美的歌曲。尤其是勞動號子,聽了讓人渾身精神抖擻,倍感活力。

普通院校的大學生確實需要學習音樂。首先從情感方面來說,由於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很多大學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又無法排解。在這種情況下,學學音樂,通過試唱排解心中的煩惱,愉悅自己的心情。聽聽民族音樂,把煩惱放在一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自己心情好一點,充滿動力,這也是我的親身感悟。更重要的是學習民族音樂能夠讓自己煩躁的心靈靜下來,讓我自己重新審視自己,改正自己的錯誤。其次從學習方面來說,很多大學生都被自己的專業繞的頭昏腦漲,提不起學習興趣。像我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成天和高數奮鬥,確實沒什麼興趣積極學習。可能這時候更適合學一學音樂放鬆一下心情,對學好自己的專業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的民族音樂課是在週二晚上,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早早的從揚子津校區趕到江陽路北校區,心裏期待着這次音樂課會聽誰的歌曲,又會有哪些歌曲讓我心潮澎湃。每次的音樂課堂都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回去的路上是不是還會哼着課上聽到的歌曲,心情無比高興。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9

這是我選修課電影音樂賞析的結課論文,因爲夜奔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那個大雪的夜晚,當我一個背轉身,我和林沖既是生離…也是死別了。這些年,我的夢,始終是在那條雪夜的道路上無止境的奔跑,或者夢見自己趕赴醫院見他最後一面,握住他的手,對他說出,我的愛。"

每每聽到結尾,幽遠深沉的大提琴獨奏,加上少東的這段獨白,眼淚總是止不住掉下來,爲了那段如泣如訴獨白式的音樂和沒有結果的愛情。把《夜奔》的原聲帶下到mp3裏,在高三最暗淡無光的歲月裏,我總是獨自站在教學樓寂靜的走廊上向遠方的黃昏凝望,耳邊來回重複着這盤原聲帶,看着悽豔的晚霞一點點染紅那個南方城市溫潤氤氳的天邊,心裏涌出無數細碎紛亂的情緒。電影音樂裏,有咚咚鏘鏘的鑼鼓聲,那是女主人公英兒最愛的崑曲,好戲開場前,總是這樣喧譁而熱鬧。可每每戲一散場,哀婉舒緩的大提琴獨奏就會響起,是曲散人終的不勝寂寥。那是中國式的家常喜樂和西洋式戲終謝幕的鮮明對比。

——很久沒有給你寫信了,你好麼?

——知道金秋是你的歸期,心裏有莫名的高興。

——我該送什麼當作見面禮?

——真是不可思議,我們那麼熟悉,怎麼可能還沒有相遇。告訴我,你最想念什麼,關於家鄉的事。

——我離家太久,家鄉對我,比異國還要陌生。很多看來理所當然的情感,其實並不純粹。比方鄉愁,親情。雖然讀過許多對它的描述,但我找不到屬於它的聲音,顏色和氣味。還有愛情,理所當然的愛情。這對我是另一個諷刺。我的感知依靠接觸,好比琴弓壓在弦上擦出來的聲音,至少我可以聽見它,感覺到它震動我的指尖和胸口。我不迷戀虛構的世界。

——你的話讓我慚愧,我是這樣心甘情願的沉迷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裏,那些戲臺上的忠義和情愛。昨天看了《牡丹亭》的尋夢,還是哭了,比起現實生活,我更熟知那些戲曲故事裏的人,他們的悲喜冷暖,有時候一句唱詞就能讓我落淚。我但願你,不至於覺得我可笑。

——不。也許我回來,是爲了在家鄉埋一滴眼淚,好讓我這一生,也有鄉愁。

影片一開頭,就是這樣大段大段的男女主人公對白,優美的如散文詩。畫面是少女英兒汽車老式自行車,馳騁在陽光明媚的春;天津港輪渡,從美國回來的翩翩少年,肩上揹着大提琴,那是他的生命。背景音樂是《鄉愁》,低迴百轉、淡淡縈繞的鋼琴單音旋律重複,後來配之以宛轉悱惻的小提琴獨奏,如男女主人公對話的一問一答,是靜謐恬美如詩的絮語。隨之是《試探》,是慌亂不安、略顯雜亂卻清新可愛的鋼琴獨奏,像水面劃過的波紋,像極了少女英兒的嬌羞歡喜。接着少東遇到了林沖。

——也只有林沖。

——我始終想知道,當你的眼睛觸到林沖的那一霎那,你究竟看到了什麼。

——我不是看,我是聽。我對聲音極其敏感,一開始我被他唱腔驚駭。我問:它聲音從哪裏來?它離得那麼遠,聲音卻可以像一根錐子直錐進我的心裏。我不知道他在唱什麼,可是我竟然聽到他胸口一種鬱悒和悲憤,那是千軍萬馬化作一滴男兒淚,那是暗夜孤身被棄置在荒野裏的悲涼。我能懂。空蕩蕩的臺上,連一塊簡陋的佈景都沒有,但那是一個世界,隨着他的肢體,他的眼神,我像被催眠一樣,接受一切他給我的想象,山路,廟門,月冷星稀的寒夜,他存心要逃。

蒼涼的唱腔,是崑曲名段《林沖夜奔》。那個男子,沒有名字,僅僅因爲這段戲唱得好,就被叫做林沖。少東本是酷愛西洋音樂的新派少年,卻在時空交錯中,被舞臺上咿咿呀呀的那句"望家鄉,去路遙"擊中了聽覺,兩個靈魂不同卻同樣寂寞的男子,在崑曲的張力衝擊下,靈魂撞擊,並開始異質的如血聚匯與交融……"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暮與朝",所有的故事追根溯源,都起自於一次偶然。也許音樂沒有文化背景、國度之分,我們聽不懂非洲黑奴在唱什麼,但在他們控訴般的嘶吼鳴叫中,就是有那樣莫名的、直達生命的力量,讓我們潸然淚下。

三個人開車漫無目的走,唱着那段"望家鄉,去路遙"。那時的他們三個心裏都滿是快樂,也因此註定三個人糾纏的一生。在快樂的時候有誰會想到分離的時刻?記得在很多失望沮喪的時候,那曲美麗的《接觸》給了我莫大慰藉,第一小提琴獨舞般以張力極強的絃音奏出鮮明的主旋律,隨後衆多小提琴以較弱音應和之,長笛在其中若隱若現,那樣如泣如訴的旋律,讓我總有種重生後像朝霞再次走去的感覺,腦海中是三個年輕人如花燦爛的面龐。

可能因爲從國小習小提琴的緣故,對小提琴總是鍾愛莫名。也許一家之言失之偏頗,覺得鋼琴更適合表達細水長流的生活狀態,花好月圓,安寧清朗,小提琴更能表達人性深處如泣如訴的細膩感情,比如滄海桑田,大起大落,多年重逢,物是人非,那樣微妙的絃音,撕扯着心靈最深處的回憶。

然後是原聲音樂《隱藏》。淒涼低迴的小號兀自響起,點綴以蜻蜓點水般的鋼琴音,欲說還休的隱忍無奈,就像兩男一女間纏繞的感情線。他愛林沖,卻有沒有勇氣衝破阻力,在那個雪夜,終於錯過了自己的愛;她也愛着林沖,可是她知道,他不屬於她的世界。他只是她一直迷戀的虛構的世界的一個情結。而這個結太沉重,單純的她沒有解開的能力。他也解不開,所以他只有逃,也只能逃。他他她。人生總像一個圓,轟轟烈烈後總會回到起點,我們還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

後來,少東回了美國,英兒留在家裏繼續給他寫信,林沖在街頭流浪。

所以我們有了《幸福與不幸》。哀婉的一把小提琴,嘆息般的輕回,聽到它,我們已經感覺到了這段糾纏感情的結局。時間的洪流捲走一切,幸福輕易地流逝掉,他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美國去尋找他,卻始終未能見到他。異國的他也依然不能釋懷,在古董店裏找到他的那張唱片。那句"望家鄉,去路遙"一響起時,他痛哭流涕。他再見着他的時候,只是一罐輕飄飄的骨灰。一個轉身,便已經是生離,也是死別。我們沒有第二次機會。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夜,他是否看到自己的後半生?

於是穿透一切的大提琴低沉響起,震撼人心的力量覆蓋了所有紅塵紛擾,化爲年老的少東孤獨的回憶。他坐在三塊墓碑中間,畫外音在說:有人經過,問我這是誰的墓。我會告訴他,這裏一個是我的妻子,一個是我的愛人。一個是追尋着自己的,一個是自己追尋但是隻能逃避的。

這樣的生命,也許充滿了憂傷與遺憾。然而,也是這樣的憂傷與遺憾,完滿了生命。忽然有種細膩的感情,悄悄的,蠶食心靈。似乎整顆心被這感情佔據着,即使掙扎到筋疲力盡,也無法擺脫。這一種感情,是感動,是孤獨,或者憂傷。那是一種讓人忍不住想流淚的感情。

也許我們所需要的也許只是個可以讓我們此生安定的避風港。在那裏我們可以停泊,可以走出那一生的迷霧。

在那裏,我們不需要夜奔。

靠在一起,感受微溫。

記得當時電影做後期時,那羣中國臺灣非常熱愛文藝電影的影人爲音樂費盡腦筋。製作人徐少功找到姚謙,姚謙又找了曾經寫下非常經典的電影主題曲《新不了情》的音樂大師鮑比達合作,將中黃磊飾演的大提琴家所代表的西方音樂和尹昭德飾演的崑劇名角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戲曲,兩種東西方的元素巧妙融合,果然做出了人人稱道的經典原聲,而且獲得第46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樂獎。

謝謝他們,用音樂和影像的力量,潤澤了曾經乾涸的心靈。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10

《音樂欣賞》這門課程我從大一開始就想選了,但無奈由於選修的人數太多一直與之無緣,可是使我感到幸運的是這學期終於選上了這門課,《音樂欣賞》課程學習體會。現在將近期末,在這一學期的課程中我欣賞到了肖邦、李斯特、舒伯特和威爾第等世界著名音樂家的作品,並觀賞了有關他們的影片且在經過老師的相關介紹後,我覺得自己對於他們的生平有了大致的瞭解,對於音樂的理解感悟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時在此基礎上作爲一名文學院的學生,結合自身所學我也有進一步的體會。我覺得音樂與文學在某方面是有相通之處的,音樂是流動的文字,其情感的表達是通過一個個音符,音符代替了文字講述着一個個故事。

老師第一個介紹給我們的是肖邦的鋼琴曲。肖邦在此之前我對他的瞭解甚少,但在觀看完影片《一曲難忘》後我便喜歡上了這個充滿才華並以其美奐絕倫的音樂讓無數人的心靈得到滋潤的"鋼琴詩人"。他的音樂激勵着波蘭人民勇敢地進行革命,他的《夜曲》又是充滿詩意的靈動的樂章。肖邦用他的音樂表達了他高尚的理想和種。種強烈的感情。波蘭亡國之後,肖邦拒絕爲沙俄彈奏所表現出的固執和倔強;爲躲避沙俄,他被迫離開華沙的無奈;流落法國後生活困窘,肖邦靠師友幫助的手足無措…直到遇到喬治桑的激情迸發,這些都在他的音樂中表現了出來。

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他的愛與恨,喜與憂,切切實實地感受了他那詩人般敏感的心瞬間的跳動。肖邦勇敢單純的外表下透露着個性的搖擺和軟弱,然而這些,並不影響他自身的魅力的表現,他依舊用自己的真誠和音樂感動着我們。老師給我們欣賞了他著名的《夜曲》。

柔和的音樂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寧靜而美好。在這樣的'音樂中我感到心靈得到了淨化,各種煩惱、慾望都暫時拋諸腦後了,取而代之的是輕鬆與純淨的精神享受。肖邦的音樂在中國是非常受歡迎的。其中不僅是由於他的創作才華,還因爲肖邦音樂中流露出的民族情懷與革命激情。聆聽肖邦的音樂,感受大師的人格魅力,通過音樂我們又彷彿穿越了時空,看到大師在舞臺上敲擊着琴鍵的身影。我認爲這是音樂欣賞這門課帶給我的最大的樂趣與收穫。

接下來我們欣賞了第二個天才李斯特的音樂。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活動家,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極富想象力,他充分挖掘了鋼琴的音響功能,對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電影中的李斯特大膽地追求愛情,他不拘於世俗並具有反抗精神。

李斯特的創作道路和他的演奏經歷正好相反,後者一帆風順,在世時就被冠以"鋼琴之王"的美譽,而前者則歷盡坎坷,衆說紛紜,褒貶不一。影片中的李斯特也始終處於矛盾之中,他的內心既嚮往宗教式的寧靜,而激情的演奏又讓他難以抗拒。

這種矛盾交織的狀態也在他的音樂中得到了反映。所以影片最後李斯特選擇了清規戒他喜歡演奏給他帶來的掌聲和榮譽。當他置身在舞臺上,俯身在鍵盤上,他忘我般的投入。他時而雷鳴轟隆,時而愛語絮絮,時而面帶夢幻般微笑,時而悲慟欲絕。他的個性魅力使許多貴婦人神魂顛倒,他成了當時最偉大的鋼琴家。另一方面,他把他多年的思考、探索,業已成熟卻又是較爲複雜的思想,對人生的看法和追求,對祖國、民族的熱愛及對飽受災難之苦的民衆的同情都濃縮在他的創作中。

隨後我們又觀看了介紹威爾第的影片並欣賞了他著名的歌劇《茶花女》。威爾第是意大利傑出的歌劇作曲家,被譽爲歌劇之王。他於1842年,因歌劇《那布科》的成功,一躍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當時意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厄爾南尼》、《阿爾濟拉》、《列尼亞諾戰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鬥爭,有"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他的歌劇以題材的社會性,現實性,人物和環境的質樸真實,音樂,戲劇的緊密結合,聲樂歌唱的主導地位和變化豐富的動人旋律而著稱。他把意大利歌劇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峯,爲世界歌劇藝術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影片中的威爾第生活窮困潦倒,只能靠創作維持生計。他有才華卻得不到賞識。

上天似乎是公平的,在歷經生活的艱難和命運的打擊之後他迎來了事業上的輝煌。喪子喪妻之痛讓威爾第變得更加敏感,因而在創作中他更能注重把握人物的內心的世界。歌劇《茶花女》讓威爾第的名聲更加遠揚。我曾看過小仲馬的《茶花女》,很感人。小仲馬在觀看完歌劇後激動不已並感謝威爾第,稱讚他改編的歌劇將使《茶花女》更加出名。瑪格麗特雖然身爲妓女,但她有着純潔而高尚的靈魂。威爾第用歌劇的形式使瑪格麗特的形象更加豐滿,她對愛情的執着追求、對戀人深沉真摯的感情都令人十分感動。

轉眼一學期的課就要結束了,但是老師帶給我們的音樂盛宴我是不會忘記的。肖邦、李斯特等大師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他們對音樂的追求與熱愛,創新與反叛,對世界音樂的巨大貢獻,以及他們自身的人格魅力,這些都值得我今後再去聆聽他們的作品,細細咀嚼其中包含的複雜情感與深刻思想。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11

時光就像樂譜裏跳動的音符,飛逝而去。轉眼之間,一學期的《音樂欣賞》就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再回首,發現這門課帶給我太多的收穫和感觸,在老師的認真講解和引導下,我對音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音樂對我也有了更多的意義。

有人說,音樂這個東西,快樂時入耳,悲傷時入心。可見,音樂對生活有重要的調劑作用,它是一種寄託感情,表達思想的高雅藝術,通過樂譜裏連綴的音符,我們能夠感受作曲家的內心世界,有時候穿越了幾百年,還是能帶給人沉甸甸的感動。音樂在給人美得享受以外,還能提高人的什麼能力,時間的萬物都可以是流淌在心尖上的音樂,有一種永恆的詩意的美。

音樂還能陶冶人的情操,淨化我們的心靈,帶給我們力量。

在一學期的學習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和傳統音樂的部分。

老師首先介紹了古琴,古琴是最能體現我國古人文化氣質的樂器。而當九霄環佩琴映入我的眼簾時,可以用歎爲觀止來形容當時的感覺,就古琴音樂不說,單是製作精美的九霄環佩琴,就已經讓我十分地欽佩我國古人在幾千年前的制琴工藝。冠角的線條雕刻得十分精細,給粗獷的琴體增添了幾分靈動,使整個琴體在莊重渾厚中顯露出偉岸高大的氣勢,具有盛唐時期的典型風格特徵。九霄環佩琴是唐琴中最爲罕見的一種,自古以來此琴極享盛名,被譽爲“鼎鼎唐品”和“仙品”,讓人過目難忘。這張琴聲音溫勁鬆透,純粹完美,形制極渾厚古樸,自清末以來即爲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視爲“鼎鼎唐物”和“仙品”。因爲它在傳世唐琴中最爲獨特,最爲古老,聲音更是完美盡善,所以成爲舉國知名的瑰寶。

當然,我國古代的古琴演奏家阮籍,嵇康都是鼎鼎大名的竹林墨客,一身仙風道骨。特別是欣賞嵇康的《廣陵散》的時候,那一聲琴音就如同利劍,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倏忽而至,在一抹晨光中,在地平線的盡頭,一人席地而坐,獨自撫琴,遙望四極,凝澀沉厚,玩轉幽暗的琴音越發的清冽悠遠,餘韻綿長。1700多年前的那個夜班,悵惘中的嵇康獨自引琴而彈,樂由中出,夜靜謐得初期,然而當有着非凡氣度,通曉音律的魑魅悄然而至,彈奏了這曲《廣陵散》,絃樂聲聲,安慰着那顆孤傲的心靈,如月輪穿越大海。從他的這首《廣陵散》中,隱約的表現出了他對世人趨勢隨俗的無助和感慨,似乎能看到嵇氏胸中澎湃的激情,堅定地把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線。

刑場之上,徽音未亂,一切皆靜,《廣陵散》由此而成絕響,嵇康也成一時街頭巷尾議論的主角。雖然生命走向了盡頭,但是嵇康和他的《廣陵散》穿越了千年,至今都能讓人們從古琴師的手下,感受到一個仙俠道者的風骨。

除了古琴,音樂欣賞課上還介紹了我國民族樂器裏面非常重要的樂器---二胡。二胡,北方的民間樂器。始於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在過去它主要流行於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又稱爲南胡。二胡是我國獨具魅力的拉絃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音色接近人聲,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現力。

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二胡演奏家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課堂上聽了老師對他的介紹,我後來又查了關於他的資料。漸漸地被他身上耀眼的音樂才華和他個人的魅力所吸引。

出身草根的阿炳自小隨父入道,其父華清和爲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道觀清靜、脫俗的的環境給了阿炳音樂滋生的土壤,受父親的影響,他超人的音樂天賦很快得到展現。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他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衝破道教音樂的束縛。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爲演奏能手。和許多天才一樣,也可能和從小無母有關,阿炳的性格並沒有秉承他生長的道觀安然、溫雅、平靜。相反這個時期的阿炳暴躁,頑皮,但這並不影響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音樂的認知。

在22歲那年,相依爲命的父親的去世給了阿炳沉重的打擊,失去親人的痛苦加上交友不慎, 他沾染上娼、吸毒的惡習,34歲時雙目先後失明。從此阿炳的生活苦難而又漫長。他開始走村竄巷,以賣藝的方式來維持生活。他敢於切中時弊,抨擊社會陰暗,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吸引聽衆。如果說此前的阿炳是桀驁的.,狂放的,現在的阿炳則是隱忍的,柔韌的;此前音樂作品是限於道教形式僅有突破的,現在的音樂作品則是社會的、生活的、也是全民的。

40歲時,一個同樣生活在底層的寡婦董彩娣走進了阿炳孤獨的生活,有了這個苦難歷程的女人後,阿炳不再是人們想象當中底層乞討者那種骯髒,渾濁的記憶,他的衣服雖然破舊卻乾淨整潔,他清瘦的臉從來都清爽素淨的。從此江南水鄉就有了一副溫馨的畫面,那個伴隨他終老的女人成了他的眼睛,他的柺杖,夕陽將兩個人的聲影拉的老長老長,最終消失在那古老青石巷的深處?

無錫惠山二泉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稱,是阿炳常去遊玩的地方。他雙目失明後,才奏出《二泉映月》一曲,用音樂形象來描繪他想象中的舊時曾目睹的美麗風景,而他當時所感到的卻是漆黑一片,這就使得他在婉轉優美的旋律中,時時流露出傷感愴涼的情調。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音樂頂峯,其實阿炳與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阿炳用音樂來抒發月下美麗的泉水,不如說是阿炳在訴說着自己苦難的人生和那個時代所有底層人在生活面前的無奈和憂傷,兩根瘦弦一根牽動着愛,一根傾訴着恨。終於,兩顆冰涼的月亮從乾枯的眼中的跌落,那把伴隨他一生的二胡和他的女人悄悄立於淙淙流淌的二泉旁,你走後,千年的二泉猶在,可月語誰解??

除了對中國音樂感觸頗多外,我還很喜歡西方各個歷史時期的音樂。西方的文明發源於古希臘羅馬,在愛琴海邊,孕育了燦爛的民主的文明,當時古希臘的音樂以神話故事爲背景,非常的靈動,古羅馬的軍事擴張帶來了獨特的軍樂。後來,歐洲進入了中世紀,教會的統治下,黑暗的羅馬教廷主要的音樂是教廷音樂,表現出神聖而莊嚴的感覺。

但是在歐洲史上,文藝復興纔是真正出彩的地方,文藝復興是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在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等領域內開展的一場革命運動。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爲主要思潮,反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和宗教觀,反對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這一時期的音樂創作具有很大的變化,由於對人和現實生活的強調,音樂呈現出越來越豐富,越來越世俗、明朗和情感化的傾向。

到了18世紀下半葉,西方音樂產生了重要的一個支流---古典樂派,這個樂派題材重大,反映出生機勃勃的世界,體現了新興市民階層的精神風貌和鮮明的世俗特徵,這一時期,對我最具吸引力的作曲家就是一位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的偉大音樂家說來也怪,我就是不喜歡人們傳說的種種貝多芬的英雄故事(大多極不可靠),還有所謂與命運抗爭的主題,而總是格外偏愛他溫柔、多情、細緻的那一面。十首小提琴奏鳴曲正是我傾心的“這一面”之最佳代表。第一要聽的當然就是那首《春天奏鳴曲》。開頭小提琴連綿不絕、舒緩悠長的圓滑奏襯着鋼琴清澈的分解和絃,分明就是那一江春水向東流。無限情深,卻極明朗,絕不見半個“愁”字。第九小提琴奏鳴曲俗稱“克萊採”,也極有名。可能比較艱深一些。不過,要是去讀一遍托爾斯泰的同名小說,也許會更能理解它,反之亦然。這可再也不是春天的涓涓細流,而是如火如荼、夏日炎炎般的激情了。小提琴與鋼琴的唱和與糾纏真正像是兩個生死戀人。無怪乎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合奏這首危險的曲子時爆發了洶涌澎湃的戀情了。

當要走到貝多芬這部鉅著的盡頭的時候。我們又能聽到些什麼呢?貝多芬越老越深刻、越老越複雜、以致於把他的同時代人遠遠地拋在身後。他那些同時代人也曉得他的晚期作品非常偉大,可大家都無可奈何地敬而遠之,偉大的第九交響曲,那真正是人類文明的不朽豐碑和偉大象徵。

時光匆匆而過,對《音樂欣賞》的感悟還有很多不能盡數,雖然課程已經結束,但它幫我開闢了一個新的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我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音樂將成爲另一個燈塔,指引我的路,在任何時候,我都能從音樂作品中汲取營養。責任在胸,使命在肩,是音樂教會了我擁有博大的胸襟,並且身體力行: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纔是一學期《音樂欣賞》帶給我的最大的收穫。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12

一個學期的音樂欣賞課即將結束,在此感謝老師的專業知識的傳授,使我從簡單的“聽歌”這樣的膚淺理解,到懂得欣賞音樂元素的基本欣賞方法的概念的轉變。開始學習這門課程就感覺到音樂的魅力,或許真的是這樣:我們不一定都要成爲音樂家,但是懂得欣賞音樂就是我們對音樂最直接的熱愛的表現形式。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通過聆聽這種方式,閱讀並分析有關音樂的背景和材料,從而得到了審美的愉悅。

音樂的節奏性和大學生活的聯繫是如此的緊密。走路、說話、運動無一不與音樂的節奏合韻合拍。於是,音樂無時無處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的心情,激昂的時候興奮,低落的時候憂傷,幾周的學習之後,覺得不僅是人有樂感,就連打雷、下雨都有了節奏,成爲了一種音樂美。於是學會了從音樂的角度去欣賞周圍的人和事物,生活態度也積極了很多。

音樂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不像美術,戲劇和小說那樣,顯示出具體的生活圖景和人物,事件。而是僅僅表現出人在生活體驗中獲得的感受和產生的情緒,慾望等情感性的東西,音樂表達情感而不去揭示這種情感所賴以產生的那些依據,所以更加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也可以說音樂表現的是情感本身,對情感的表現是直接的,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說過:“感情在音樂中獨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憑藉‘比喻的外殼,也不依靠情節和思想的媒介'。”音樂的這種感情的特殊性表達也就給欣賞和理解帶來了特殊性。我認爲欣賞音樂要作到理性和感性想結合,並要充滿幻想,既要有充分的想象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既然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那麼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就首先要求聽力審美感覺的敏感,沒有好的耳朵,再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

在課上學到了很多的樂理知識,認識了很多的樂器。真的是大開眼界。以前很少有機會接觸音樂欣賞課,再說當時的`老師從來沒有講這麼生動過,也從來沒有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欣賞音樂,因爲他覺得我們只是胡亂的聽,不懂的欣賞藝術。現在不同,老師鼓勵我們去多聽一些優美的音樂,不管是流行的還是古典的。雖然只能領悟一點點,但是我們很受啓發,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渴望去展現自己接受一門適合自己而又對自己生活提供幫助的藝術。

雖然音樂欣賞課是在每個週一的下午,但僅有的幾次課上我學會了如何去欣賞樂曲。過去聽歌曲的時候,往往需要反反覆覆的聽好幾遍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精華,而且聽完了之後印象不深刻。現在,學會了用節奏、結構去解析音樂,能融入到音樂優美的意境中去,真正的去欣賞。這樣,音樂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對音樂的瞭解也更進了一層。每次上課的時候,一聽起優美的音樂感覺時間都過的很快,不知不覺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意猶未盡。教室裏的音響效果雖然不好,但是我們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畫面和欣賞中去了,感覺不到自己與音樂之間的差距。老師的熱情、同學們的積極性就是最好的表現。很慶幸自己能對音樂做一番瞭解,我想它會幫助我調節自己的心情!爲更好的人生提供一些幫助。如果有機會再讓我選課的話,我還會選音樂欣賞類的科目的。因爲在課上能夠真正體會到了學習的輕鬆愉快和耳目一新的感覺。

最後感謝老師的付出!希望這堂課越辦越好!總的來說,這門課程的學習提高了個人素質的修養,並且對音樂欣賞這一欣賞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今後的學習裏,會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13

音樂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會欣賞音樂便走出了欣賞美的關鍵一部分。因此學習欣賞音樂是一門很重的課程!在音樂欣賞學習中,我通過對不同音樂作品的欣賞,培養了渴望欣賞美好音樂的情感,使我的心靈與音樂息息相通。 經過上音樂鑑賞選修課,多多少少使我瞭解了一些音樂樂理的知識,也使我領略了中外聞名的音樂樂曲,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

在還沒有上課之前,因爲對音樂沒有太多的瞭解,思想中總以爲上音樂鑑賞的選修課是一種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也許是我不太瞭解音樂的緣故在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這樣懼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爲什麼選修課程都是一些諸如音樂美術影視等等一類的課程,在我記憶中,從高中開始就沒有音樂美術等課程,久而久之也就將它們淡忘了。在這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中,在學習樂理知識的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聽到各種各樣樂器演奏的中外名曲。這也使得我在課程結束以後覺得受益匪淺。

平日裏看到有人報着一個大吉他,面前擺着一本畫滿了各種各樣音樂符號的樂譜,我總覺得這樣的人很厲害,可以看懂那些對於我來說卻是“天書”的樂譜。也許是很長時間沒有接觸正式的音樂譜曲了,我沒有上音樂鑑賞這門課之前連“哆來咪發嗖啦唏”都記不全了。

在腦海中一直都以爲1,2,3,4,5,6,7這七個阿拉伯數字只是數學上的數字符號而已無形之中已經忘記了它們在音樂領域的重要地位,也正是這7個看似簡單的符號和一些延音符等音樂特殊符號組成了一篇篇音樂樂譜,而在這些樂譜中又產生了多少人們耳熟能詳的音樂名曲。

《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一種激昂歡快的節奏向人們生動而形象的描述了鬥牛士是怎樣將紅了眼的公牛馴服;而貝多芬一次靈感偶然之間的創作《月光曲》讓我們感覺得到一種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一直不知道外國人是怎樣將中國的《梁祝》演奏的是那樣的美倫美奐將一種悽慘之美演奏到了極至;在上課的時候沒能夠聽到著名的《二泉映月》這首樂曲,但是以前聽過幾次,是跑了幾個店纔買到的阿炳先生《二泉映月》。

聽過之後,我是長時間的沉默,不知道是樂曲中的哪根琴絃撥動了我的心,我記得世界十大指揮家之一的小澤征爾評價《二泉映月》的一句話:“只有以下跪的方式,才能真正的傾聽《二泉映月》”。我看了以後覺得有些奇怪,有必要嗎?那只是一首樂曲而已,何必要跪着聽。我既然這麼想,我想會有很多人以爲我不懂音樂,事實也是如此,在以後的日子裏也有聽過《二泉映月》這首曲子,而自己也終於對小澤征爾的話有了一點點感觸,《梁祝》的淒涼之美只是讓人感到無法自主人生無奈以及主人公爲自己命運進行的抗爭,而《二泉映月》產生讓人在沉重生活的壓抑下跪的慾望,卻是讓人無法選擇。

中華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珍貴的財富。她們常常喊出時代的強音,展示民族大衆的身影,成爲一面歷史的明鏡。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這部大型的聲樂作品在當時演出後,成爲鼓舞中國人民奮起抗敵的戰鬥號角。樂曲生動描繪出黃河浩浩蕩蕩的壯觀風貌、黃河船伕在驚濤駭浪中頑強搏戰、黃河兒女在黃河兩岸勞動生息的景象,同時也揭露和控訴了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戰士們爲保衛黃河、保衛國家而英勇戰鬥的雄偉畫面。

我國的民族音樂聚集着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藝術的精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們56個民族擁有數以萬計的色彩獨特的民歌,它們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還有品種繁多的民間歌舞、民族器樂、曲藝及戲曲種類,都具有鮮明的音樂風格。通過學習,瞭解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增強了我們的藝術修養。

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使我們的精神處在積極狀態下,並進一步強大、豐富、充實。通過不斷地對優秀、經典音樂作品的鑑賞,我們能對大千世界具有敏銳的感受力、觀察力,更能享受浩瀚音樂作品海洋中的“玉液瓊漿”。音樂家冼星海曾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情操的熔爐。”

好的音樂,是要閉着眼睛來聽的,慢慢沉浸其中,你會發現,那樣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樣自然順暢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脈動中,而且,聽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論他的樂曲多麼自然清新。最後都會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種美麗的悲哀。

無論在何種心情之下,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會漸漸將你拉入忘卻世間喧囂的縹緲之境。猶如這手中茶杯上嫋嫋升起的清煙。視線和身體的重量都會逐漸變得迷離,卻只有思想,彷彿卸下了包負。可以恣意翱翔。萬物合一獨我,亦是我爲萬物的輕盈。在這醒醒醉醉下,美麗的哀傷在心底沉澱、醞釀。好像是遊走在夢幻與真實間的彷徨。

渴求的是,能夠永遠停留在這音符止歇之前的縹緲中。哀傷的是,摘下耳機後,我還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個喧囂的真實的世界中去。做一個被世事所累最終湮滅於世事的紅塵過客。如果平淡如風,倒寧願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靜的音樂中,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地不斷奏鳴於人們的心中。即使歷史風化在了虛空中,虛空上空卻還可以飄蕩着這跨越時空的永恆天籟。你會在這樸質的音樂中,想起在這世間所經歷的,最美好的過往。譬如那個最愛的人。譬如那些最真摯的感情。是否因爲,小夜曲都是爲了在月下向所愛的人表白而作?那溫存的愛戀的心,用摯熱的靈魂編織起來的樂章。

將愛的溫度在樂符的流淌,傳播到聽者的心靈?喚醒每個人深藏在記憶最底層,收藏得最好的影像。轉頭望,窗外蒼穹下的星,彷彿也在遊動,有形地閃爍起某年某月下的光芒,拼揍出某年某月下的景象。曾經走過的路,又在腳下再次向遠方延展。如果回到從前,我們是否還會選擇同樣的路?邁同樣的步伐?儘管今天的一切無法再回頭。但能找到一個瞬間,重拾昔日的美好,亦可以在一個那個須臾再次幸福。正如這個世界上,最有趣的遊戲是圍棋,是因爲它最簡單,所以變數最多,最耐人尋味。舒伯特的小夜曲也給人以至純的美,沒有衆多樂器疊加的紛繁。

也不需要厚重的音符來搏取聽者一時的側耳。恬靜淡然,溫和地浸入人心。也許這種特色正是使舒伯特能永駐人心的魔力之一。所以只有以清茶來襯托這種音樂的柔美。淡然之味,無味之味至味也。這也是古人最推崇的人間極至的美好。你可以在那音樂間,找到自己靈魂的寧靜歸宿。忘卻胸中塵雜。洗盡鉛華,剝去僞裝。還自己一個真實的天堂。茶也將盡,搖轉杯底茶葉,放在桌上,依然聞得到淡淡茶香。放下耳機,關上音樂。心底卻仍留有音符流淌的聲音。也許我們心中,都需要一這樣一段聲音。帶着我們,走向迷霧的遠方

音樂是一種藝術,一種極其高雅,能帶給人聽覺美妙享受的藝術,而且音樂也是其創作人心理的一種宣泄。時至今日,音樂也分爲不少派流。我並沒有想過自己會因爲欣賞高雅的音樂而改變什麼,在我的印象中那些用樂器演奏的樂曲也只有在音樂廳裏演奏時才能展現它們的魅力,而搖滾音樂作爲一種外來的音樂的派流,我覺得它更適合於那些追求潮流,喜歡刺激的青年人身上,而校園民謠是針對一個時代或者是一個固定的區域,校園民謠以真誠與純潔爲標誌,給人們留下了青春的證明與印記。

我不知道在我的思維方式裏我是怎樣定義音樂的,也許喜歡音樂就和喜歡人一樣,都是感情在一瞬間的爆發,不知道爲什麼在我的頭腦裏存有懷古的情感,不管是對音樂還是對待生活,偏愛那些古典而又有些懷舊的音樂,就像《濤聲依舊》,《如果再回到從前》,《一生愛你千百回》,《祝你一路順風》等等。在聽這些歌曲的時候心中總有種特別熟悉的感覺,就好象是自己心中的情感與音樂達到了共鳴,這些歌曲所渲染的氛圍有時候就好象在寫我感情一樣。一個人的時候,我總喜歡將MP4的外音調到最大的聲音,走一路就灑下一路歌聲,我沒有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我聽音樂的時候我的心裏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靜靜地享受那一刻的心情。

音樂使我們從精神上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圍牆,把視野投向另一個關於美的音樂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於讓我們日益漂泊的靈魂有回家的感覺,擴充我們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尋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靈魂的歸屬。

儘管我自己並不太會唱歌,但是我喜歡聽歌,尤其是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聽到老師打着拍子唱一段歌曲,總之音樂帶給我的震撼在影響着我而且會一直這樣喜歡聽音樂,畢竟自己喜歡!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14

音樂活動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園中應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養成。幼兒音樂的表現能力實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幼兒的創作和作品是他們在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師的作用應該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幼兒自主性的唱作,充分的表現自己對周圍世界的看法,大膽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和快樂,自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真正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作,肯定和接納他們的獨特的審美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創造的快樂。

我們在教學中應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數,或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此來說擋我,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講述故事引發興趣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部分,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着直接的影響。

範唱感染激發慾望,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

模仿演唱,喜歡音樂的孩子特別喜歡錶演,爲此我們經常爲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音樂中,在廣闊的音樂舞臺上展示自我。在遊戲中爲幼兒開闢一片自由表現的舞臺,爲幼兒播放幼兒喜歡的音樂,幼兒就會在這片舞臺上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當然,音樂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唱歌,朗誦,繪畫,舞蹈等。音樂欣賞,激發幼兒創新慾望和興趣,針對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從而更好的發展了幼兒的創新能力。

因此,通過這次學習的觀摩和肖老師的遊戲設計與指導,我們應該在教學活動中要善於引導,善於發現,善於爲幼兒提供表現和鍛鍊的機會,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經典音樂欣賞心得體會15

這學期我選擇了《音樂欣賞》這門課,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對這門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瞭解了更多種形式的音樂。

由於更深入的瞭解,我喜歡上了交響音樂,的確如老師剛開始時說的,沒上課之前覺得交響樂都是紳士淑女欣賞的,覺得交響樂不是雅俗共享的,總感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去欣賞的話有點彆扭。但是在老師的引領下,讓我們一定程度認識了什麼是交響樂(交響樂(SYMPHONY)又稱交響曲。是採用大型管絃樂隊演奏的鳴奏曲(奏鳴—交響套曲)。交響音樂主要是指交響曲、協奏曲、樂隊組曲、序曲和交響詩五種體裁。音樂家和我們都一樣體念生活,他們有喜怒哀樂,我們也有喜怒哀樂,他們的喜怒哀樂表現在作品上,我們的喜怒哀樂亦會隨着欣賞他們的作品釋放出來,那時我們和音樂家們的靈魂就起了共鳴,互相傾聽傾訴,心靈得到了很好的交流,於是我們心情也會因作品而改變,即使我們和音樂家的經歷不一樣都會有共同的感受如朋友。是的,音樂就是我們的朋友,此刻終於明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說:“藝術中沒有進步的概念,因爲不管我們回頭看多遠,都會發現前人已經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認爲幾個世紀的努力已經使我們進一步接近完美,那將是荒謬可笑。”她說的有一定的道理,藝術可以進步,需要對生活更深入的感悟才能促進藝術境界,但藝術境界如人的思維一樣永無止境的!如今我們的藝術表示方式的.確是進步了,多樣了,但是那僅僅是工業科技的發展,藝術境界如果沒經過生活更深入的反思感悟的話,還真的無法超越前人。工業科技技術是可以繼承的有形資產,而藝術境界是無法複製的無形資產,遺漏了或丟失了就無法找回,更不用說繼承超越。而如今藝術產量是增多咯,但是含量也要跟得上纔是音樂等藝術境界的提高。白我們爲什麼喜歡明星,因爲他們給予我們快樂及安慰!

藝術境界與生活體驗感悟成正比的,或許我們沒有音樂家藝術境界,當時藝術家的藝術境界比我們高時,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的體會或者安慰更多,或者我們更深入體會我們情操肯定也得到某種昇華,這是所謂音樂能陶冶情操的原因吧!

我們想提高欣賞交響樂的能力或者說藝術境界必須更用心地體驗生活、感悟生活:而我們不用心思考或者單純地聽,而不體念生活的話,或許能勉強感受到作品的靈魂,但想要超越領略的話,必須有更高的藝術境界,即對生活要有更深層次的感悟!而如今各種音樂堆積如山,聽着耳根繚亂,再加上各種科技特效充塞着作品,讓作品貌似精彩紛呈,卻缺乏長久魅力:如某些流行曲總是“愛啊!恨啊!想念啊!”你敢說你是被它的“愛啊!恨啊!想念啊!”等感動的麼?只能說被裏面的元素震撼了你的聽視覺,卻根本不是被它蒼白無力的“愛啊!恨啊!想念啊!”感染。即使震撼也只是感官上的震撼,不是心靈上的觸動!那些作品挺久了就會膩,因爲它不是震撼你的靈魂!

音樂欣賞這門課,也讓我懂得了一些賞析音樂的方法與感悟;更讓我懂得去體念生活懂得感悟生活有必要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