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效課堂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

“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已經成爲大家耳熟能詳的教育口號。《發現高效課堂密碼》的有效性向我們揭示了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教師的教學進度與學生的學習接受度步調一致,纔可能做到教學相長,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至於那些多姿多彩的教學技巧,只有在教學進度與學習步調一致的情況下,纔可能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剛開始上課時,學生都還樂意聽老師講課,過了二十分鐘後,還能夠聚精會神的學生就越來越少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之所以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我相信並不是因爲學生天生就不想學習,而是因爲學生的學習接受度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就像孩子的步伐無法跟上父母的步伐一樣。因此課堂效率=教學進度*學習接受度。我們要努力打造“有效課堂”。效就是效率。課堂效率是指學生在單位學習時間裏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學習體驗。可以說,時間、結果和體驗都是考量課堂教學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指標。所以,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並不在於教師有無完成教學內容或者完成多少,而是學生有無從中學到知識、技能和方法以及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可是,現實教學中卻有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往往僅以教了多少來衡量課堂的效率和質量,認爲只要加大投入,搞“大運動量”訓練就能取得好成績。

其實,“課堂效率等於教學進度與學習接受度的乘積。兩個因數都達到最大的時候,乘積就是最大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一定要相互照顧對方的進度,將過量的教學進度用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接受度,或者將過量的學習接受度用於促進教師的教學進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效率。教師要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概念,在教學時既不能跟着感覺走,也不能簡單地把“效率”理解爲“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師還要具備反思的意識,持續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爲:“我今天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嗎?學生和我在這40分鐘裏學到了哪些知識或技能?哪些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和提升?”如此“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的課堂纔是真正有效的課堂。

如何營造有趣課堂呢?筆者以爲,教師除了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設以外,課堂上還要善於創設良好的學習心理氛圍:用教師的親近感帶引學生求知的潛動力,用新奇多變的教學設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情激情促使學生產生主動體驗的需要,用巧設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用成就感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試想,教師微笑的表情、溫和的語言,怎不牽引學生輕鬆愉悅地就學?教師信任、期待的目光,怎不驅動得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求?教師飛揚的激情,怎不讓學生被深深感染?……這樣,“當我們着力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科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應對考試時,學生不但贏得了好成績,還體驗到了學習過程中的樂趣,這就是素質教育。”

塑造有序課堂就意味着教師既要“通過課堂管理來避免或消除影響班級有序學習的事件”,又要“通過合作學習凝聚班級合力,在整體上提高課堂效率”。這是教師實施課堂管理的兩個核心目的,也是有序課堂的兩個基本要求。所以,不要以爲靠教師威嚴命令乃至訓斥獲得的安寧就是有序的課堂,因爲“這種依靠‘威逼利誘’創造出來的教學氛圍,它的持久性是值得懷疑的”。也不要以爲學生正襟危坐、豎耳傾聽、沒有題外語言題外動作的課堂就是有序的課堂。

事實上,“課堂的動與靜本身,並不是評價課堂教學有序與否的標準,而是要看它們是否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對課堂動與靜的調控,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進行智慧的設計,而不能僅依靠其個人權威。作爲學校一方要安排足夠的讓學生動起來的課程,如體育課、探究課、勞動課,以此消耗或過濾學生動起來的本能,只有這樣,纔可能讓學生在需要靜的課程中靜下來。而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允許學生有適度的運動,只是運動的幅度可以小一些,比如讓學生笑一笑,讓學生有適當走動的機會,或者師生一起做做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遊戲等等。

總之,“高效、有趣、動靜有序”就是理想的好課堂。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在有序的課堂中獲得樂趣,在有趣的課堂中獲得成績,就是我們課堂成功教學的祕訣所在。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2

通過雙減政策和區局課程改革會議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爲一名教師,在課堂上我們不僅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但是,無論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就應是不變的,那就是課堂教學就應是務實高效的。因此我對高效課有以下的理解:

一、激情導人

“一出好戲要有好的開頭,一堂好課要有好的開端。”所以,教師採用何種方法導入課程,對一堂優質高效課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有效的情境創設,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幽默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也可以提出學同學們關注的是實事問題,或與同學們密切相關的生活問題,調動同學們的情趣,還可以通過“溫故”而“知新”拋磚引玉,導入新知。

二、預習檢測

預習、上課、複習是學生的三步曲,預習常被忽視而未能實現它應有的作用。在新課改的大形勢下,任務驅動法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青睞,其“任務”的解決也體現在課前、課中和課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任務的完成更大程度上依賴於課前,預習的作用也就更加凸顯。它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促進學生自己動腦筋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獨立地探求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因此,我們要真正做到把預習作爲教學的起點。

三、師生重難點突破環節,教師參與要當、準、精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爲本,依學定教,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課堂成爲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教師課堂參與時機要恰當,切入要準確,內容要精準,不可將結論托盤於學生;要啓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教師要精準的指導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並進行課堂反饋與總結。教師的引導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指到關鍵處,指到有用之處,設疑要設到到學生心裏去,設出水平來,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指導與設疑的技巧,體現出教學新理念。設疑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設疑提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案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反覆追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爲止。這種鍥而不捨一再追問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靈性。

四、拓展活動

課堂的拓展與延伸,爲我們的數學課堂打開了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使趨於平靜的課堂再起波瀾,還爲學生的課後的複習、實踐做好了鋪墊和延續,從而有效地鞏固了教學效果。適當的課堂拓展與延伸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行課堂拓展時,不是所有的素材、習題內容皆可拿來使用,而應該有所選擇。那些與課時教學重點無關緊要或從某處隨意生髮的內容,要“忍痛割愛,棄之不顧”。要提高數學課的實效,一定要立足學生視野,圍繞學習目標,精選教學拓展的內容。

五、課後檢測

當堂檢測是優化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覈查學生當堂學習進度的反饋型數據。當堂測驗的訓練習題相比於課後訓練會更加經典,除此之外,檢測題會按照由易到難、由基礎到拓展的原則進行設計。再加上,檢測題偏重基礎訓練,留有必做題和選做題等不同的題型,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教學的綜合素養培育需求。由此一來,再借助課堂獎勵機制,就能夠完全體現高效課堂的互動測驗效果,學生也會更關注教師的授課內容。

總之,教師要構建一個活躍的課堂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把狀態放在首位、把常規做到極致”。教師作爲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於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使課堂活而不亂,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課堂節奏要隨着學生學習節奏變化而變化,才能真正實現減負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3

11月7日,一個美好日子。 我們岸堤國小語文組六人,在劉校長和田主任的帶領下,6點多就起牀,七點鐘出發,8點就趕到了上高裏國小。很多別的學校教師精英們也同時聚集在那裏。課型有“如何構建高效課堂主題閱讀”等。還有一場別開生面,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基礎。聽完幾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爲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田老師講授的《釣魚的啓示》一課中,她抓住經動作、語言、形態的寫作手法進行部分精講,進行示範閱讀,田老師的課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心理上也得到愉悅。最後,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即可文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把主動權還給孩子們。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張老師《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體會了祖國的中華不振,以及以後的我們怎麼去爲祖國做貢獻。

第三、深入文本,與文本進行情感對話。並且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 陳老師在上《稱讚》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讀課文。再讀課文,通過多種優秀進行生字的檢查。表演,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作者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楊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進行交流,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還有一絲遺憾:由於時間關係和活動的大型性,有些好課,特別是網絡作文的讀寫聯動課沒聽到。

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 、必須不斷地學習。

俗話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啓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 、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4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爲,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及實踐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

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

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爲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

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

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

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

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啓發引導都是爲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於不同類型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啓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提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提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案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反覆追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爲止。這種鍥而不捨一再追問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靈性。

四、教學調控要靈活

教師要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努力創設民主、輕鬆、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不是倍受關注的亮點,應該把更多的精彩留給學生。要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語文課。還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的想象力。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

要善於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精神和科學態度。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並充分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尊重學生人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學習規律,學生們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就20分鐘,因此,我們在40分鐘的時間安排上,要重點突出,把重難點內容儘量安排在前15分鐘裏,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理解和記憶的效果最好。剩下的時間裏,可以安排討論、練習、拓展思維等等,當堂檢測,當堂反饋。要想使高新課堂落到實處,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備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練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5

一、要“清”。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節清、滲透點清。“清清楚楚一條線體現數學味”。二、要“新”。內容新穎,方法創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討的價值。三、要“活”。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四、要“實”。又活又實,活而不亂,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能落實。五、要“奇”。出其不意,與衆不同,設計奇特環節,探討有價值的教法。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我們的數學課堂變成真正人文的,靈動的,現實的,煥發生命活力的舞臺。在這裏,只有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長。

看完後最深的體會是它以最簡潔的語言,概括講述了我們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

首先,它給了我們明確了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我們的教學纔有方向,我們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高效課堂強調一切以學生爲中心、以快樂爲根本。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要從其效率和效益兩個層面來體現、評估。因此,高效課堂應是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這一手段,高水平地達成培養人的目的,高效課堂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合。再者,它給出了高效課堂的策略、模式以及課堂要求。也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要求,我們上課不但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時間備空間等等。其中強調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及課堂要有小結和鞏固練習。第三它給出了高效課堂的評價形式。

通過學習我才真正懂得什麼樣的課堂纔是高效課堂,以及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課堂高效。“高效課堂”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短語——“高效”和“課堂”,關鍵詞在於“高效”。“高效”應該包含學生的高效和教師的高效。學生的高效是能在課堂上通過學習獲得高效地發展,教師的高效是能通過課堂的教學來高質量、高收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略有提高。理所當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內通過學習獲得高效的發展是高效課堂的根本。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願學、善學、樂學,學生能從學習中體驗到一種成長的喜悅和幸福!而學生這種理想的學習狀態的出現,則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對鞏固練習與提高練習的精心編制。爲此教師必須努力紮實的抓好學生的課前預習,並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能讓學生高效自主、合作學習的活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這樣教師自然而然在學生提高的同時,自身素質也能得到極大的提升。我還覺得高效課堂在某種程度上對師生關係作了一些改變,而這種改變的,是由傳統課堂中教師反覆枯燥的講、學生無奈被動聽的單向灌輸關係轉變爲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點撥提升,引導學生多方位的交流討論。高效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批判式的吸收與改進,拋棄糟粕吸收精華,或者說是一種變革與昇華。這種課堂下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師生真正平等融洽、交流零障礙、和諧溫暖的新型師生關係。當然在高效課堂的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是開放式的,這對我們教師的專業知識水準和要求比傳統課堂下的要求更高、標準更高!

學習了《高校課堂22條》後,我認爲要想創造真正的“高效課堂”,我們必須要努力成爲符合“高效課堂”的優秀教師。一個合格教師的標準是“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但要成爲一個符合“高效課堂”的優秀教師,我覺得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即高標準的“學高”,而且要做到高標準的“身正”,在校內校外的言談舉止、衣着打扮、行爲道德等各方面都能成爲學生、家長的榜樣與楷模,對學生起到模範示範的作用。此外還必須對學生有着愛心,是發自內心的愛心,但不是熱情而短促的,而是如涓涓細流般長久的,能讓學生髮自內心地崇敬、關注並影響學生行爲。對教育有着強烈的事業心,能從教學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感到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一位優秀的教師,除了具備以上條件外,課堂教學還要能做到精心設計與詳盡準備,這纔會上出一節節的高效課,有了這樣一節節、一天天、一週周、一月月、一年年的高效課,學生自然就願學、善學、樂學。爲了這些目標,我要努力奮鬥,讓自己首先成爲一個擁有高效課堂的老師。

高效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然而我們如何才能在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呢?這就看老師在課堂如何操作。可見老師的因素也尤爲重要。

高效課堂喻爲“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可謂妙筆生花。高效課堂影響着當代學生自身的成長,有助於有效的實現做學問與做人、理論思想與社會實踐、寬廣知識和較強能力、技術素養與人文素養、健康身體與心理等有機結合,實現自身和諧健康的成長。將“高效課堂”的作用與學生的自身發展聯繫起來,我們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的精髓。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6

導學案相比傳統的教師教案,它主張“服務於學”,它最終的追求是“會學”和“創學”。因而,它一定是變傳統的研究教材、研究學法,變教學目標爲學習目標,變傳統的教師課堂爲學生課堂,變傳統的“惟教”爲“惟學”、“惟師”爲“惟生”是教師新課改理念下的二次課程開發。

(一)、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作爲教學,雖然既含有“教”、又含有“學”,但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教師更多地關注了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大家雖然認識到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必須顛覆,但仍有許多模糊的認識直接影響着舊教學方式深層面的質的變革,甚至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自己也曾錯誤的認爲改變舊的教育模式,打破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就是“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自己自由地學習,於是把過去的“填鴨式”改成了“放鴨式”。

到底如何認識“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呢?《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指出:導學案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師生互動的“教學合一”的設計方案。導學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學案,它是一個隱含老師主導作用的文本??“導案”,也是一個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練案”,還是一個師生、生生情感交融,生命對話的有機載體,一個蘊含新教育理念的'創新性文本。導學案體現了教學合一。於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我找到了一艘“渡船”。我認識到:認真學習、研究導學案的設計,力爭把導學案設計成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導航儀,並在使用中不斷調整、修改、完善,就能真正實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育模式。

(二)在教改實踐中如何認識“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係。

多年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讓我們認識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創造之精神的人。但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影響下,素質教育往往成爲口號,而應試教育則愈演愈烈。面對這種現狀,自己覺得做爲一名國中教師,我們的學生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考上高中,升入大學,成爲一名知識型人才;要麼會考無望,回家務農,放“藏獒”,成爲一名文盲型的勞力。要對得起家長和社會,是否還得抓住會考這條主線?《高校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給我指明瞭方向。書中引用山東省昌樂二中的口號:“大學聯考只是素質教育的副產品。”是的,在我們教學改革的實踐成果對這句口號做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我從中深刻認識到應試能力只是學生素質的一個方面。加強素質教育,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學生封存的記憶,開啓學生幽閉的心智,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有了良好的心態和能力,何愁會考和大學聯考呢?

《高校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還明確指出:雖然考試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沒有考試過不了今天”,“但是光有考試過不了明天”。好的教育不會因考試而改變,更不會在考試中敗下陣來。這也是許許多多的課改學校用不爭的事實證明了的。

以生爲本就是要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以學爲本就是要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以評促學、自學爲主。真正把教師的角色由原來的“主角”、“主體”、“主宰”、“主講”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學生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成爲平等中的“首席”。這些觀念講起來容易,真正落到實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說這雙槳不是隨便就能划動的。正如書中所講:立足於“以生爲本”、“以學爲本”,充分體現了基於新課程下的高效課堂教學理念,而它的設計本身不僅僅是定位於教學層面。它是對課堂教學、班級組織建設、小組合作學習、課堂評價反饋、班組文化建設等整體教學系統的統整與建構。所以在教育理念、設計形式、設計內涵、教學系統、教學手段等方面蘊含着諸多創新的教育教學元素和智慧。這些豐富的元素一旦缺少了可操作的技術是無法在教學實踐中很好的呈現出來的。因此,找到了這副渡船的漿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我要按書中所要求的“寧淺勿深、寧近勿遠、寧小勿大、寧下勿上”的原則,本着在做中學、學中做、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的思想來嘗試實踐。最後借樑光明老師的兩句話來加深對這本書的理解:“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水嘗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乃生靈光。”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7

秋日時光裏,我有幸與學校同仁一起到阜陽市和諧路國小參加了“‘徽師盛典’第三屆全國國小語文特級教師深度教學研討會”,這次教學觀摩活動讓我感觸頗深,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作爲國小語文教師,我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迫切性。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要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效率,教師語言要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王崧舟老師和孫雙金老師的課,感受到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大的魅力。王崧舟老師在教學《記承天詩夜遊》這一課時,孩子們一邊感受教師言語的魅力、一邊讀文言,原來文言文也可以這樣美。如果說教學是一門藝術,那麼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誰就能更好地抓住孩子們的心。孫雙金老師執教的《走進李白》讓我們看到的更是多才多藝、富有語言魅力的課堂。

二、要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效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並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把傳統的以“教”爲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爲重心;把傳統的“我今天該怎麼教?”改變爲“今天學生該怎麼學?”在課後還要思考“今天學生又學到了什麼?”周益民老師的《螞蟻旁》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引導孩子展示朗讀,誰願意來展示哪一節就上臺展示哪一節,引導孩子說自己最想說的,讀自己最感興趣的,表達自己最想表達的觀點。

三、要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效率,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中、高年級的識字課堂教學要有效。

中、高年級識字教學也可以更多的採用隨文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鼓勵孩子們交流識字方法,孩子們互動起來,識字方法多了,學起文章來也就不費力氣了。王先如老師授課《搭船的鳥》及周益民老師授課《螞蟻旁》對識字教學的把握就是採用隨文識字和歸類識字相結合的方法,達到快樂識字的目的。

2、閱讀教學要有效。

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的教學;在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及時正音、要求學生養成生字音讀準的習慣。同時注重課內外相結合,把語文教學引入了到更廣闊的天地,培養孩子們堅強的意志、堅持的信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孫雙金老師執教的《走進李白》,就是注重閱讀的指導,引導孩子們在閱讀中思考感悟,在閱讀中拓展知識面,昇華情感。

3、朗讀指導要有效。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我們在朗讀課文時,選擇了很多種形式,如老師範讀、小組合作讀、個別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培養了孩子們的閱讀樂趣,主動讀書,學會傾聽、學做筆記。王崧舟老師的課上,教師的範讀引領,更加激起了孩子們的朗讀興趣。

4、習作教學要有效。

習作要求我們在平時要多練習、課後多閱讀,在閱讀課上也不能只讀不寫。注重結合課文進行仿寫、編寫、續寫。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閱讀後的續寫是很好的練習機會。四年級課文有練習導遊詞的、有編寫童話故事的、也有寫讀後感的例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很好的教材,教會我們懂得文如其人,寫作如同做人,馬虎不得。還有六年級的《鹿和狼的故事》也可以寫讀後感。王崧舟老師在教學《記承天詩夜遊》時鼓勵孩子,想象一下此時此刻,你就是蘇軾,這個夜晚,你要向月亮表達自己怎樣的心境呢?

四、要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效率,多媒體課件運用要有效。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更新了教學觀念,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已進入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與課堂教學相得益彰。張祖慶老師在教學《百字微影評》時將課件運用的恰到好處。

五、要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效率,教師還需積極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減少遺憾。新課程標準也強調教師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爲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爲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課後反思記錄的內容可以是教師對教材,對某一教學環節的處理,可以是對某一教具或某種教學手段的運用,甚至是對一個知識點的理解,或是對某些學生反應的再認識。

總之,要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克服存在的主要問題,採取相應對策。及時更新觀念,不斷創新,使我們的國小語文教學在不斷創新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8

自下半年三年級實行高效課堂實驗以來,在實驗中,嘗試高效課堂,若得若失,有迷茫、困惑,猶如一個初涉社會的孩子,不知深淺,不知如何把握。現將自己的嘗試心得小結如下。

一、切實加強預習環節的教學以前我們在教學中也曾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甚至在新教材中也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是一方面,我們對預習這一環節重視不夠,只有要求沒有落實,或流於形式,甚至根本就沒有用到這一環節。另一方面是我們也沒有充分利用這一環節的應有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我們在佈置預習任務時不明確,沒有分解學習任務,沒有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沒有對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學習高效課堂必須高度重視預習環節,要加強對預習環節的具體要求、效果檢測等方面的落實,保證預習的效果。

二、狠抓展示的精彩每位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每位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都會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都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都會有新的收穫,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四周的欄目,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讓學生在展示中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展示自己生成的東西,同學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小組之間、個人之間形成知識的對抗。加強展示的精彩和課堂的生氣。

三、加強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

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那麼,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既能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又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預習,去拓展知識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理與提煉

整理、加工、提煉知識結構既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又是鞏固提高學習效果的必然環節。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容易忽視這一點,結果學生學習的都一些零亂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結果很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不利於學生認識學習內容的實質與核心,不利於學生對知識之間進行聯繫,不利於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因此,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理由,歸納,概括、提煉的意識,要給學生總結概括的時間與空間,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從而讓總結成爲學生每一節課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有價值、最有效的一個環節。

五、實驗中的困惑。

1、導學案教師自己編寫,總覺得抓不住要領,重難點不突出,完不成自己編寫的導學案。2、小組討論發言,效果不佳,講閒話的多。組長不知如何帶領組員討論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時,文字表達不清,只知道說答案。3、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可能與獎勵性的措施制訂或落實不到位有關。4、學生在家預習不到位,第二天上新課時,檢查預習情況,學生一臉茫然。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9

  高中新課程的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基礎學科,是高中生基礎紮實不可缺少的。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化學產生興趣,學好這門課,爲高三衝刺打好基礎,是我們高中化學組老師經常研討的話題。課堂教學是對學生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體驗等方面進行教育的場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經常存在一些與新課程不協調的低效或無效的行爲,導致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下降。基於此,本人結合課堂教學體會,針對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與研究。

1 因材而宜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和核心,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指導的作用,它規範着課堂教學的實施,對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展開至關重要。教師應當依據教材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並以預設的目標爲指針,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作出有針對性的調控,引導課堂向着預期的目標行進。以高一化學人教版爲例,“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內容難易程度相當,主要強調的是化學基礎和知識面,並強化了與日常生活、科學技術和生產勞動等方面的聯繫,相比較舊版教材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而對一些化學反應原理和基本概念等降低了要求。如教材對“強弱電解質”“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內容只作了基本要求;對“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這一內容只要求識記18個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而沒有系統性的介紹; 又如“有機化學基礎”則強調了基礎,並在課題設計得合理、新穎。教材在“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中帶領我們學習“乙烯”和“苯”的性質,要求我們掌握兩種最基本的常用化工原料和不飽和烴及芳香烴的性質,體現了教材突出化學實用性的一面,有助於提高學生興趣。所以新版教材在內容的安排上非常之合理,給人一種“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感覺。

因此在教師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更新觀念,把握好教材的“度”,處理好基礎與能力的關係,否則既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爲教學所不允。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因材而宜”去制定準確和明確的有效教學目標。

2 因學而宜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應用爲基礎的學科,因此實驗教學在化學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正是化學不同於其他科學,是能特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教學的一劑“良方”。因此,如何設計實驗,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這關係到化學的真正教學效果。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先做好演示實驗是很有必要的,演示實驗能以其形象、生動的教學效果,靈活多變的實驗方式,有效的配合化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啓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更重要的是演示實驗能發揮演示教學的“示和範”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實驗操作的規範性和精確性。

其次,實驗課堂可將學生分組,這可着重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同時又是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的一種途徑。例如,在學習“乙醇的性質之——與金屬鈉反應”的內容時,將學生分爲兩組,一組完成“鈉與乙醇的反應”的實驗,一組完成“鈉與水的反應”的實驗,通過對比,既複習了鈉的性質又加深了對“乙醇和鈉反應”的反應機理的認識,並找出了兩個實驗現象明顯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如此的實驗教學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索化學的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而走向“主動”;由“消極”而走向“積極”;由“低效”而走向“高效”。

3 因人而宜進行有效的學案教學

高中生是易躁動也易塑形的特殊學習階段,學習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壓力,因此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學習上的不良習慣:表現在看而不聽,聽而不寫,寫而不全;有的學生被動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作業不認真、抄作業、不交作業、練習冊空題過多等。爲了能夠糾正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應採取因人而異的學案教學法。

所謂“學案”教學法是指以學案爲載體、以導學爲方法、以教師的指導爲主導、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爲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將改變過去老師單純講、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學生主體,使主導和主體得到充分的和諧統一,發揮最大的效益。這種模式要求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然後,根據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從而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和怎樣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結語

在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也必須隨之改變。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追求教學過程的優質化、教學原則的科學化、教學方法的有效化、教學評估的規範化;有針對性的對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探究,提出課堂教學改革策略,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益是我們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總之,有效課堂教學作爲一種理念,作爲一種價值追求,作爲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必將引起作爲教者的更多的思考與投入,只有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的完善與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0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效率。我讀了《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一書,感受頗深,先將其總結如下:

一.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師生關係、位置發生了根本改變,教師不再是過去的主宰者、權威者,而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啓迪學生學會做人;引領學生會學習;鼓勵學生會思考;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成爲學習過程的評價者;指導學生實踐。

1.新穎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的起點,教學設計的成敗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教材爲依據、以問題爲紐帶、以學生爲核心進行創新設計,要追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和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那麼怎麼進行教學設計呢?

(1)我們要依據教師自身的素養進行設計

教師式教學設計的主角,好的教學設計應充分體現教師的個性色彩,體現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簡單照搬別人的東西,爲此,我們必須充分了解自身的特長、優勢,楊己之長,避己之短。這樣才能在教學之中自如駕馭課堂,展示自我風采.

(2)依據教材的特點進行設計

教材是設計的依據,教學設計要建立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研究教材的首要任務是辨識它與其他內容的區別,如內容、難易、地位和作用,進而根據自己的判斷來決定採取何種手段的教學設計,總之,不同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教學設計策略。

(3)教學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教學設計要樹立學生觀,爲學生設計、爲學習設計。這是教學設計的基點,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年齡特徵、思維發展水平、認知水平、已有的知識積累、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生源等,都是我們必須充分考慮的因素。

二.恰當導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運用恰當的方法導入新課,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其內在的求知慾望,讓課堂氣氛變得輕鬆活潑,使課堂活動順利進行,課堂效率顯著提高。下面我就談談怎樣做到精巧導入新課。

1.複習導入法

這一方法就是教師在複習上一節課內容的基礎上,激起學生學習下一課內容的一種導入法。例如:我在講《梯形的中位線》時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①什麼是三角形的中位線?②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給出了哪些量之間的什麼關係?③什麼是梯形?這樣可使學生在頭腦中自覺的將梯形與三角形聯繫在一起,起到複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的作用。這種方法便於學生鞏固已學內容,能將新舊內容有機地聯繫起來,序漸進的開展教學,使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產生“知新”的內在動力。採用這種方法對於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脈絡有很大幫助。

2.實際問題導入法

這種方法就是利用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及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引出新課。例如:我在教學“相似三角形性質定理”時,課前領學生到操場的旗杆下,你們誰能測量出旗杆的高度?學生說:“不能”,這時我取出準備好的米尺,在科代表的幫助下,測量出旗杆和我的影長,又測出我的身高,之後我說:“有這三個數據我就能計算出旗杆的高度,你們知道爲什麼嗎?”,學生面面相窺,回答不出來。於是我說:“學了今天的數學知識你就能知道了”。利用這種方式作爲一節課的開始,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學習本學科的興趣,而且還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能夠有助於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直觀刺激導入法

教師運用實物、幻燈片、多媒體等手段導入新課,這種方法可使抽象複雜的事物變得具體實際。由於形、聲、色的感官刺激,多種器官協同活動,曾強了接收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我在《生活中的軸對稱》一節教學時讓學生欣賞有關軸對稱的一些實物圖片,如鬧鐘、房頂的“人字架”、剪刀、飛機、京劇臉譜等,觀察它們的共性,在抽象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根據使用的不同媒體及具體場合的不同,此法又可以分爲圖片評說導入法、音樂欣賞導入法等。

4.數學問題導入法

教師從易到難,步步引路,層層深入,向學生提出一個個問題,引領學生思考回答。例如;我在教學《等腰三角形性質時》出示了下面一題:已知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爲5cm,另一邊長爲6cm,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許多學生考慮不周,只得出周長是16cm。於是,我試着反問:“難道6cm不能作爲腰嗎?”學生立刻說出第二種情況是17cm。我並沒有到此結束,又問:“第一條邊長改成2cm呢?”很多學生理直氣壯的說:“10cm和14cm.”接着,我要求學生在紙上畫出草圖,並標上長度。很快有學生回答:“10cm不對!只能是14cm.”教師又抓住時機追問:“爲什麼會這樣呢?學習了本節課你就會明白了.”這樣的導入學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激發他們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和熱情。

5.情境導入法

教師要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創設“新”、“奇”、“趣”、“疑”等數學情境,如我在學指數時提出:“有人說,只要把報紙摺疊32次,其高度就比珠穆朗瑪峯還高,不知真假,你能給予回答嗎?”教師的作用在於對數學材料進行挖掘、加工、整理,構建恰當的數學情境,激發求知慾,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總之,課堂導入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每一次有效的導入,都應該是別具一格的。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1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那麼,究竟什麼是高效課堂呢?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爲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

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

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2

今天,有機會在霍家街國小觀看了三位名師的語文課錄課視頻,真的讓自己備受鼓舞與激勵,也更加讓自己明確了未來努力的方向。這三節課,給予我的,除了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指引,還有對執教者的教育教學細節和市中區組織我們學習的各領導所做努力的感動。

今天的三節課有二年級的《雷雨》、四年級的《圓明園的毀滅》、五年級的《匆匆》,三節課有高段有低段的課堂,各具特色,但又無不是目標明確,脈絡清晰的教學思路貫穿始終。

作爲上崗不到兩年時間的青年教師,由於着手於低段的語文教學,所以,在此,結合二年級的《雷雨》一課談一下自己對導學議練課堂教學的理解與感受。

1、導入簡明扼要,富有童趣

在上課之前,老師與同學們以簡短的自我介紹進行交流,師生互動自然和諧,而後以《比尾巴》對口令來引出動物聲音,從而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其他聲音的好奇,導入新課。還有課堂中教師對孩子們詞語理解的適時引導都恰到好處。沒有過多裝飾性的語言,句句緊湊和得當,令我佩服不已。

2、學習上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調動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老師採取了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同桌對生字的抽讀,小火車讀詞語,自己的朗讀感受。最後的配樂朗讀,唯美的音樂讓人陶醉。可見教師製作的細心、用心。特別是學習過程中老師一些積極性語言的運用,更是讓課堂氣氛生動和諧,脫離了教師空洞說教的蒼白無力。

3、留給孩子們思考討論的空間,將其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中

這節課中不管是生字詞的把握理解,還是朗讀中句子的語音語調,都改變了單純教師說教的傳統模式,真正將課堂打造爲孩子們學的課堂。激發孩子努力探究的願望。

4、作爲一名年輕的教師,在踐行“導學議練”

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勤於學習,善於反思,沉下心來去學習進而修煉自己,提高學科專業素養,在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要靜心進行教學設計,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已有的生活實際出發,根據羣體和個體不同層次的需求,精心設計高質量的問題,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儘量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生中來,讓學生能夠仔細聽,認真想,積極做,勇敢說,從而讓課堂高效,紮實。

《雷雨》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了低年級教學中對識字、寫字和朗讀教學爲重點的要求,將生字詞語的理解和朗讀放在首位。作爲低年級教學的我們,要始終將課標中各階段教學目標任務銘記於心,以便真正將其落實於課堂當中。

好的課堂需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去做,關愛學生,用自己的努力和愛,去靜等這些花兒的競相綻放。希望有那麼一天,我的那些花兒,會在我的教學與關懷中愈加優秀,綻放最美的色彩。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3

高效課堂充分體現了新教育的教學理念,課堂是一個舞臺,人人自由,充分展示自我,我成功、我快樂,高效課堂實施感悟。教師起引領作用,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還課堂於學生,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結合我校的課堂教學,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一、要充分相信學生

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真正擁有了時間和空間,才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纔有可能是自主學習。“讓老師和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呼吸!”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班有個別學生,他們在課上不敢發言,很膽怯,儘管回答的是正確的但聲音也非常校我就會經常鼓勵他們讓他們大膽地講,大膽地說,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在這一學期中,他們有了很大的進步,也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這樣的課堂我認爲教師的任務並不僅僅爲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新教育的目的!

二、讓賞識推動課堂的高效發展

在課堂上以表揚的形式來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要參與,儘量給予更多的孩子表現的機會,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爲此課堂上,教師並沒限制學生髮言的機會,大家可以主動爭取發言,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範文《高效課堂實施感悟》。通過這些,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有了熱情;有了熱情,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上來了。我們學校的教師經常會和學生交流,形成親切、和諧的氛圍,也給課堂創造一種羣體的感情氛圍,使師生產生共鳴。在課堂上,我會用自己真誠的心,親切的教態來組織課堂,來感染每一位同學,並且要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三、教師精心備課,使學生們的課堂真正達到有效

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把課堂真正的還給了學生。但教師並不輕鬆。因爲“功夫在課外”,老師的任務更重了。只有充分預習,纔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有意義,一定要加強預習。學生的預習實際上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教師的精心準備,充分自覺地把學生帶入了一種想學、能學、搶着學的氛圍之中。使學生們不但能積極參與課堂並且能有效地參與課堂。

在這一年中我學到了不少,也慢慢的瞭解高效課堂。但在我的課堂中,有時學生是真的動起來了,但有些同學還是不能真正的參與其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釋放出來,讓學生們的思維在課堂上動起來,學生的靈感生髮出來,課堂精彩起來!讓師生過一種幸福的教育生活!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4

20xx年註定要在24中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爲有課改,整個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回首近兩年來走過的課改之路,我做的雖有不足,但有很多收穫。英語教學作爲一種交際性語言教學工作,沐浴春風之時也掀起了課改熱潮。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初步走出了具有本學科特色的課改之路。在我走過的11年教學之路上,由打破傳統教學轉向情景教學,實踐愉快教學,突破任務型教學,從課程資源的挖掘與開發,到師生互動平臺的優良創建,到課堂調控藝術的優化處理,最終實現有效英語教學的目的,我是衝浪英語課改中的光榮一員,我更有幸成爲“三究四學”高效課堂的參與者。

首先,作爲任課教師,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課改的主要陣地,是創新英語教法,學生學法指導的主要場所。我的課堂能夠體現“以人爲本、以學爲本、以生爲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同時能夠把握課改精髓和實質,根據學科、課型和學生實際,靈活熟練運用“三究四學”課堂教學模式,流程自然流暢,重視學習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教學效果好。

我的論文《有效調控英語課堂教學結構——實踐英語愉快教學法》重點研究了愉快課堂的組織與控制,使自己的英語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但同時又是有效教學,課堂氣氛民主融洽、生態和諧,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積極、思維活躍,問題探究意識強。我參與的課題研究《導學案使用的誤區及應對策略的研究》主要研究導學案在高效課堂中的正確使用。

然後,作爲備課組長,高效課堂開展近兩年來,我與高二英語組全體同仁共同合作,目標一致,共同研究課堂愉快教學的節奏,課堂愉快教學的教法,課堂愉快教學的環境等,具體說來,在課題研究下,我的英語課堂是在師生愉悅心情中習得英語知識。我能認真組織好每週兩次的集智備課,將導學案的初備和復備、二次備課落到實處,使我們的導學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目標明確具體,符合“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問題層次化,問題情境化”的特點,問題設計具有發散性和開放性,重視預設,關注生成。

最後,作爲班主任,我希望我的班級在課堂教學中充當“領頭雁”;各小組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經過精心分配,我和我的班級經常在校內講公開課、示範課或積極承擔學校示範課等。在學校日常質評中,由於我能靈活熟練運用“三究四學”課堂教學模式,流程自然流暢,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積極、思維活躍,因此經常獲優秀等次。在今年的師德教育月的民主測評中,優秀率達90%以上。

高效課堂是培養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三者有機結合,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課改中成長,擷取着成功的點滴樂趣。總之,“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無論課堂教學改革的效果如何,但課改過程是艱辛的,只要每個人都全力以赴,抓實求實,撲鼻梅花的香味總會溫暖寒冷的冬天。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

最近幾年,新課標、課堂改革、各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教育界可謂聽得最多的字眼,一切的改變和創新都是爲了打造“高效課堂”,這也正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課堂高效,學習才能事半功倍。針對於此,我認爲,李炳亭老師編寫的《高效課堂22條》就是一本理論精闢、模式創新的指導性好書。這本書不但爲我的教學指明瞭道路,還使我對高效課堂有了新的認識。我通過讀《高效課堂22條》才真正明白高效課堂的含義,明白了要想有高效的課堂並非簡單地說說就成爲高效課堂了,還需要教師思想的轉化、課前的精心準備等做基礎才行。

在這本書中,李炳亭先生把高效課堂概括爲:“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課堂假如沒有“狂歡感”,學生就不能積極參與討論,那實在是教育的莫大的悲哀。在今天看來,高效課堂可不就是一個課堂的超市,這個超市則是打破對教師的過度依賴,讓學生走向獨立自主的必然結果。作爲學習的唯一主角,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由選擇性” 成爲高效課堂的首要標誌,學生在課堂的超市中就是一個購物的,在課堂上,老師們不能限定學生買什麼,那是他們的自由,而這也是高效課堂的最終目的。這一改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傳統課堂是教師揹着學生跑,學生作爲被動地接受者,既無法擁有完整的學習經歷,更無法體驗到學習的幸福和快樂,高效課堂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跑着走。正如做家長的只

應該讓孩子吃飽、吃好,而不能代替孩子吃飯。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智慧的共同成長。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認爲“高效課堂”其實就是 “高效”和“課堂”,真正的高效課堂最有價值的指向便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其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真正的高效課堂一定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是時髦的理念,而是保證課堂的需要。應該是學生想學、願學、善學、樂學,力爭課堂上6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學生上課像逛超市,讓學生預習有目標、有方法,他們也不用一節課端坐在座位上只聽老師講課;在高校課堂上他們可以站着可以坐着也可以是走着,也可以圍在一起討論;可以上臺展示,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角,張揚了自己的個性。一個同學講完,其他同學可以給予補充,進行評價,並且提出不同的見解。老師要成爲課堂的促進者、學習者、決定着、幸福者。因而高效課堂主張不僅要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而且要把學習的能力還給學生。明確了素質教育的“主要素質”及學習能力之後,制約課堂教學的諸多問題看似無解卻能輕鬆地解決。課堂教學唯有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並且尊重學生的無知、錯誤、疑問,尊重他們的遭遇、命運、生活負擔,尊重他們之間的交往、行爲、語言,尊重他們的要求、需求、方式,他們就會成爲學習的“天使”。課堂才能真正成爲“知識的超市”,形成“生命的狂歡”。

在這本書中,李炳亭給我們提供了一種“五步、三查”模式,按他說的只要是按照這種模式教學,每位老師的課堂都將是高效課堂。“教育即解放、教師即開發、學生即創造、教室即成長”等新的教育觀念提出,實際指導意義很強。高效課堂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減負: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高效課堂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高效課堂讓學生“先學後教”。“教者”變成”學者”,即和學生一起“上學”的人。教師一定要勇於放手,放手就是對學生"放生"。我對我們學校進行的“三爲主”高效課堂改革充滿信心,我們身邊現在就有比較成功的例子,有許多老師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有人云:“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句話道出了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性。因此,開展自學輔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教育改革實現“以學生爲主體”的一條最好途徑。通過學習,我對高效課堂有了更深更明確的認識,其理念設計處處折射着人性的光芒,其各教學環節的設置及教學技巧都以符合個體心理髮展特點爲準則,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廣泛的遷移,能夠觸類旁通,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也要爭取上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