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心得體會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心得體會1

諄諄囑託化成堅決行動。廣大幹部羣衆表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任何時候都能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

——落實“藏糧於地”,守好建好“飯碗田”。

一大早,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潤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軍永就來到田間,“這高標準農田就是給勁,田面平整,設施完善,你看這小麥,長勢多好!”

邢臺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邱海飈介紹,下一步當地將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力爭20xx年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

“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一系列耕地保護硬措施,不斷夯實大國糧倉“耕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8300萬畝,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20xx年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技術指引》,指導各地進一步養好用好黑土地。到今年底,全國將累計建成10億畝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保障糧食產能1萬億斤以上。

——攥緊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

“今年種的‘連粳13號’,一畝預計增產200斤,收益增加300元左右。”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田頭,種糧大戶徐軍正忙着收割水稻。

“好種打好糧。我們與省農科院合作成立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全力建設種業育繁推一體化體系,多出好種子、產更多糧食。”宿城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張剛說。

中國糧用上中國種。目前,我國糧食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我國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到20xx年育種創新能力將達到先進水平。

——落實“藏糧於技”,種地挑上“金扁擔”。

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黃澄澄的`大豆、金燦燦的玉米,山東省嘉祥縣鄉情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員李華鋒正帶着鄉親們晾曬收儲,“大農機全程護航,今年大豆、玉米實現了一田雙收。來年我們準備購置更多農機,帶動更多農民科技種糧。”李華鋒說。

糧食生產出路在科技。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周雲龍介紹,下一步將盡快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原創技術、生態循環技術、拓展食物****技術上取得突破,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心得體會2

又是一個豐收年。"今年玉米大豐收,畝產1000多斤。"河南省湯陰縣韓莊鎮王佐村種糧大戶黃海濤幹勁十足,"收完玉米壓茬播麥,機械化秸稈還田,犁地翻耕、播撒麥種,來年的饅頭有指望!"新時代十年,中國飯碗端得牢、成色足,爲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糧食連年豐收,能否高枕無憂?

"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確保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可靠安全和防範金融風險還須解決許多重大問題"。

"從複雜的國際形勢看,糧食安全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說。

從國內看,城鄉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農產品穩產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當前我國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總體有保障,但糧食供求仍呈緊平衡,大豆油料自給率偏低,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穩產保供的基礎還不牢固。要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加快構建以糧食安全爲基礎、以確保食物有效供給爲目標的糧食安全綜合保障體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分析。

儘管面臨各種風險挑戰,但縱觀基本面,大國糧倉根基穩固。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心得體會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它告訴我們節約糧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寬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養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壞習慣,這就助長了大家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有一天中午,我和媽媽在一家飯館吃飯,我們點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兩個人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他們拿着菜單一下子點了十幾道菜,沒一會兒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擺滿了飯菜。看見這一幕,我驚呆了,心想:這麼多菜能吃完嗎?不會是大胃王吧?但是,他們竟然沒吃幾口,把錢一交就走了。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務員給倒了,真可惜!

爲了制止這種壞習慣,國家也制定了許多法規,提倡節約。每年十月十六日是節約糧食日,這就告訴我們應從這就做起開展節約。

我們應該每次在飯店,點適當的飯菜,不夠吃可以在點,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爲沒面子而浪費,通過國家這幾年的宣傳,這周星期五我們家在小六湯包吃飯,發現人們現在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已經有了節約的好習慣。

浪費糧食就像給白紙上抹上了黑點,而珍惜糧食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爲節約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心得體會4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十三五”時期,我國將農業科技進步作爲增加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根本途徑,科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強。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開展聯合攻關和試驗示範,推進農業技術進村入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建立起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等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基本實現主要糧食作物良種全覆蓋。

綠色、高效是糧食生產技術發展的方向。我國大面積推廣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綠色防控等節本高效技術。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是39.8%和39.2%。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鐵馬”,糧食生產機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加大對農機制造業的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鏈,對農民購置農機具給予補助,有力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進程。

爲了激發創新熱情,“十三五”時期,國家從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農業科技工作者將論文寫在大地上,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希望的田野處處涌動金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