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陶藝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陶藝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陶藝心得體會

陶藝心得體會1

盤條———個性綻放

陶藝製作的第一節課就是盤條,其實說實話,我根本沒準備用那些細條條去盤出個什麼茶壺碟子來,帶着只是玩玩的態度,我開始了製作課,第一堂課,老師沒按我們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們太嫩,還是怕我們勞累呢,既來之,則安之,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團泥就是雕啊,刻的,,構思是,桃心的杯底,杯身是由底部開始漸變到口徑小一點,到達中部時在向外擴展口徑變大,杯柄也採用桃心形狀的。不過後來,在製作的過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沒碎,不過在大約三分之二是向右邊坍塌,沒辦法,我取出幾條,改成一個菸灰缸,儘管還有一點歪斜,不過俗話說“殘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實還蠻啊Q精神的。不過事實證明我還是太樂觀了,後來我的這個作品在擺放架的外側不知道什麼原因被人壓成了碎條條,由此可見老師的上課前的注意事項是非常有必要的。

問了一下旁邊的同學,原來是我的盤條粗細不得當造成的,下面應該粗一些,上面越來越細纔好,而且收口也應該越來越小纔好。於是覺得還是中規中矩的比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個很普通的圓口杯子,不過這件作品也沒保存下來,杯身和杯底分離,又犯了一大忌諱。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時眼看看就要下課了於是取了一個塊狀泥,做了一個小腳丫的形狀,因爲和我的名字諧音所以意義不同,題了字,自我感覺良好。

拉坯——旋轉的舞蹈

第二次製作課我就學乖了,先不從心理上藐視那些泥巴。後來我發現我是很對的,因爲我根本無法藐視它。當它們在老師的手裏時,溫順的像只小綿羊,而到我手裏,它們就變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那身不由己的奴隸。被這些泥巴給藐視了,這應該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泥巴揉成長長圓圓的形狀,該往拉坯機上“砸”了,要求是砸到正中間,可在我砸了兩次之後,我發現它就愛往拉坯機邊緣上粘,我該怎麼砸,唉最後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終於讓它比較穩固的粘在拉坯機上了。那就開始拉坯吧。那泥巴隨着拉坯機轉啊轉,我的手就推啊推,大約用了半個小時,那泥巴的位置終於可以入眼了,我跟泥巴戰鬥期間,是何其慘烈,泥巴帶着我手上的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甩啊甩,個子不算矮,那圍裙穿着和沒穿差不多,我的褲子就無處躲閃了,可想而知,我雖是戰鬥的勝利者,可代價也是慘痛的。總算到中間了,可以拉了吧。剛開始有個小碗的雛形時,我滿懷信心能把它做成平時吃飯用的碗,可當它又長大了一倍時,就不協調了,全身上下不是一起運動的,結果就在下面轉的快,上面追不上的情況下,碗消亡了,變成雜亂無章的泥片了,它是這場戰爭的見證者,也是這場戰爭的犧牲品,不得已只能把它放進泥桶。接下來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所以不確定是什麼的壁,是因爲不確定能做出什麼,最後就只能做出什麼就叫它什麼了。嗯,這次不錯,做出了一個很小的罈子。這節課也算是在我的勝利中謝幕了吧。看看雙手,真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勝利啊,當成拉坯機勝利了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節課,還是拉坯課。我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作品總是有點歪斜以及厚度控制不好。於是請教了女老師,老師說歪斜主要是我扶正不到位導致的,而厚度呢,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修坯的時候還可以修改,另外要把表層的軟泥給完全去除,還要注意不要有氣泡。老師還給我演示了一遍,自然老師的作品,我就收入囊中啦。這兩節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氣和,靜下心來做拉坯作品。很有幾次做的時候都很急,當然結果就是作品失敗,完全不成形狀。所以,總結出一個經驗,除非十分熟練的情況下,還是要一步步、靜下心來做拉坯作品。

修坯——最用的上心的時刻

第四節課和第五節課都是修坯課。上課之前就聽老師說到多數的作品都是在這個階段損壞的,心裏不禁有點惴惴然。從架子上取出自己之前做的產品,一看,都太厚了。桌子上的工具很齊全,不過還是擔心自己在打薄時會把作品弄破,那是我花了很長時間做出來的,所以特別珍惜這碩果僅存的幾件作品。將已經幹了的作品進行修坯,也就是刮、修、掏。可能因爲太小心了,修了好長時間,發現別人都修了好幾件了,自己還在修那一件。於是加快了速度,不想被拒就這樣發生了,我的作品的底部被修穿了,得不償失。一旁的`同學打趣道:“就叫一米陽光好了.”又覺得欣欣然,藝術嘛,終究講究一些特殊的意義的。

上釉——華麗的收尾

第六節課是上釉課。總共數了一下,有九件作品,不過老師說了,只允許每人六件進窯,不得已,捨棄了一部分,總的來說,還不錯耶,心情愉快。盤條階段設計的東西不知道是已毀還是乍得,就是找不到,有幾個大小很尷尬的杯子或菸灰缸。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個坦克,實話說來,又不像坦克,裝在了坦克的履帶,卻有跑車的前沿,華麗吧,我在上面用顏料上了一些簡單的花紋然後上了透明油,應該是非常的靚麗的。可是後來,老師卻勒令我掛掉所上的底釉,可能燒不出來吧。還有一個很大的造型也不錯的菸灰缸,我把它放在了琥珀藍的可選專櫃裏大海藍的顏色覺得很安靜的顏色適合抽菸的時候用。在這其中看到不少同學在刮底的時候將作品弄壞,實在算是非常的可惜。陶藝還是一個很細緻的藝術的,我覺得要細心、安靜的去做才能夠做的好。

感觸:

在課堂上經常聽老師說道很多中國古代的陶藝製造方法現在已經失傳了,很多的製造工藝現在看來都幾乎是“不可能”完成”。每當聽到這這些時,我的心裏是半喜半憂。一半爲中國有這麼高超的陶瓷工藝而自豪驕傲。另外不經又爲現在的陶藝失傳而覺得失落。陶藝是中國的傳統古老文化。它曾經的輝煌成就另外國人一提到陶瓷就會想到中國,可以說,陶瓷已經是中國的另一張名片。但是現在國人對陶藝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我是這次纔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陶瓷的,我想像我這樣的應該不在少數,或者有的還沒接觸過。而在國外,從國小到大學都有陶藝課,而且許多家庭建成了陶藝作坊,還出現了一些個人經營的陶藝工作室,許多休閒場所也擺放陳設着陶藝家的作品。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應該加大對陶藝的重視程度,應該從小孩就開始抓起,向公衆提供更多接觸學習陶藝的機會,不然我們的陶瓷藝術真的會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的建議:

陶藝欣賞課:內容豐富精彩,將中國陶藝的發展歷程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出來,從起源到現代發展狀況都有涉及。並重點介紹了其中各個時期的名品。使我這個之前對中國陶藝基本一竅不通的也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炫耀了。老師講課風趣,從老師口中時不時蹦出另全班爆笑的話語。採用PPT與視頻共同教學,使得課堂不在變得富有活力。

陶藝製作課:老師親自教授製作技巧及細節。使得我們這些對製作基本上從零開始的也能夠很快上手。另外製作時放上音樂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覺得這樣的課堂輕鬆愉快,很有意思。當然,老師講課的特色肯定不止上面我所概括的這些,要不然我也不會苦思兩天毫無戰果。不過老師你說,提建議很有加分的可能,所以我還是冒昧的提一些建議,由於老師的課講得幾近完美,並且據說是我的前輩們提建議的結果,所以我的建議老師你就“看着辦”吧。我覺得中國陶藝欣賞課,除了向我們講解介紹中國的燦爛陶藝文化,向我們灌輸陶藝知識,我們使我們初步瞭解中國的陶藝外,應該培養我們對陶藝的欣賞力,也就是向我們介紹陶藝的鑑賞欣賞方法。應該是“授之以漁”,然後對陶藝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外用這些知識去深入瞭解陶藝,並將之推廣下去。我覺得這比僅僅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要多。

總的來說,陶藝製作是是一門相當有趣課程,沈老師的生動講解,讓我至今難忘,想我拿着逃逸工作室的圍裙回寢室,同學們都羨慕不已,我在這兒不僅得到了快樂,也交到了一羣朋友,學會了愛護別人的成果,學會了欲速不達,學會了上課不遲到!反正很多很多!

陶藝心得體會2

今天下午,我和李思冉劉星月相約來到銀座裏的一家店——光影 手工陶藝DIY體驗館,準備做一個陶瓷。烤制好了後是可以使用的。

中國是陶瓷古國,說起陶瓷,外國人就想到中國。

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變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燒結規律,才能促成陶藝形態的產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產生美的形式。

想到了三月十號就是媽媽的生日了,我打算給媽媽做一個碗當做生日禮物。學習好了基本的動作要領後,我就開始製作了。 機器在旋轉着,先把手的中指放到食指上,輕輕在上面點,等平穩了後垂直向下慢慢進入,鑽出一個洞,深度夠了以後,再進行下一步。左手輕扶陶泥的邊,右手食指和中指進入鑽出的洞裏,隨着外面的左手慢慢改變厚度和高度,熟練了以後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了。我決定做一個吃飯用的碗送給媽媽。就在我經過第一天的製作和一晚上的'等待,第二天去給碗上釉時,我一步小心把碗底給掏空了,就是一個沒有碗底的碗。當時我心裏一驚,想:完了,這可是給媽媽的生日禮物,怎麼辦啊!”正當我急的快哭出來時候,旁邊的叔叔說:“這樣也不能補了,再給你塊兒泥重新做一個吧”我一聽,頓時高興了起來。連忙表示感謝。

重做的這一個,我決定還是做一個喝水用的杯子吧,碗不好畫畫上色,杯子也不錯。於是,我從開始揉泥到後期畫畫上色,都是萬般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兒差錯,像那個碗一樣“死無全屍”。終於,在兩天的堅持下,我做好了一個喝水用的杯子。外面的杯壁我畫了一隻羊因爲媽媽是屬羊的,旁邊寫了:happy birthday和日期。最後一天的收尾工作我簡直是懸着心完成的,因爲塗色很難,要在曲面的杯壁上進行,所以,我基本上是大氣不敢喘一下。終於完成了!我捧着杯子像捧着寶貝一樣慢慢地放到了櫃檯上。現在我就等着杯子烤好以後店主給我打電話啦!

這次的DIY陶藝活動我認爲很有意思,雖然中間出來一點兒“小插曲”,但最後還是順利完成了,現在就等着媽媽收到我的驚喜啦!

陶藝心得體會3

藝術創作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對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後才能更好的駕馭它,從而完成對一件藝術作品的創作。小孩子都喜歡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裏來看那可能就是些無意識的玩鬧而已,但正是因爲這樣的天性纔有了對創作的渴望。記得年幼時常常會在河邊上的沙堆裏和小朋友們在那嬉戲玩鬧,我們用取自自然的產物來進行我們的小創作。對藝術創作的熱情可能就是在小時候養成的吧,雖然自己當時並不知道那是藝術,僅僅認爲是種天性的解放和快樂。

每個周的陶藝課我們都會很早趕到陶藝工作室來完成我們的'每件小作品,在這幾周的時間裏我相繼完成了幾個作品,其中的樂趣只有自己能深深體會到啊,但我們大家都對彼此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價,因爲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來的東西都合適不同,其中都賦予了同學們不同的思想,對我們來說那些小東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更會認真的對待。

學陶藝的人絕對是耐心一流,創意無限,能把一塊不是乾硬就是軟弱一灘的泥塊捏出表面光滑、軟硬適中、厚薄均勻、佈局合理、別緻新穎、無裂痕、無氣泡、無雜質的陶藝作品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堅持和不斷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會被創作出來的。

最後幾周我們去了工廠,所獲良多。

在7周的陶藝學習,我受益匪淺。在文才方面和藝術審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薰陶,不僅在這些方面有所收穫,在平時生活和學習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藝是一門集藝術審美,設計,動手能力於一身的科學。陶藝科學能靜心,能審美,能設計,能把人帶入大自然的懷抱。通過對這一課的學習,我瞭解到其實生活中就有好多設計好多創意,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總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設計元素來供我們設計。他能提高人的藝術修養和提升人的品位。能把人帶入大自然的懷抱。經過陶藝課的學習,學到了很多知識,不管是從做人還是團隊合作的大方面還是從生活修養生活習慣方面都是受益匪淺。陶藝雕塑的語言,不只是形體,而是以形體爲基礎的造型、色彩、光澤、肌理紋飾等互相作用,融於一身的綜合性語言。如果說一般雕塑在完成了形體塑造之後,便已基本上顯示出它最終形體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話,那麼陶藝雕塑則大不一樣。也就是說,現代陶藝雕塑在進行藝術塑造的同時,還須介人相應的成型、施釉、燒成等因素,並使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審美表現結合起來、融爲一體,成爲完美雕塑形象的必要成分。總之,陶藝雕塑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

陶藝心得體會4

橙黃橘綠,好景時節。在這個收穫季,我有幸參加了由陝西省教育廳主辦、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承辦的20xx年度陝西省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陶藝”骨幹教師培訓。來自全省各縣區的五十名校外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暢享了一場陶泥盛宴。在中國教育學會音樂分會副理事長、特級教師王霞,陝西省西安國小校長、特級教師吳積軍,省級學科帶頭人張敏倉等專家的引領下,學員們通過學習陶藝製作知識和技能、成型技法、修坯工藝和保持泥土柔軟度的要領等陶藝方面的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操作體驗、教學案例觀摩、名校陶藝部室及藝術社團探訪等活動,努力提升自我專業素養。本次培訓時間雖短,但我受益匪淺。

本次陶泥盛宴由一堂漫談陶藝史話的賞析課作爲餐前酒。在高新一中範勇老師的精心準備下,陶藝歷史猶如一杯香遠綿長的美酒,從仰韶文化的端倪初現到兩漢時期的漸入佳境,從唐朝的步入盛世到宋元明的鼎盛時代、清代的譜續繁華,這杯酒沁人心脾,香遠益清。

開胃菜是參觀高新一中的陶藝部室——勵智窯。在校園的一個僻靜角落,隱藏着一個別致的.小電窯,古樸的青磚屋在瓦當盆罐的點綴下別具一格。在這裏,學員仔細瞭解了燒陶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範老師耐心的爲學員們答疑解惑。離開勵智窯後,我們又來到了高新一中新校區——國際部。在高端大氣的藝術樓陶藝教室裏,學員們親手體驗了陶藝的製坯過程。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西安高新二小,兩節圍繞陶藝教學的觀摩課可以說是這次陶泥盛宴的主菜了。楊帆老師的《做面花》一課把面花製作技巧設計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化難爲易,充分體驗到動手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張敏倉老師的《多彩的民間美術》則通過精美的PPT課件把小朋友們帶進了“陝西民間美術博物館”,在幾個不同的場館,國小生們不僅領略了陝西民間美術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美,還在之後設計的“小小講解員”活動中,向嘉賓熱情解說介紹,展示着這種美。兩節精彩的觀摩課之後,各位參訓老師和授課的楊帆、張敏倉老師進行了教學方面的交流探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雖已盡收佳餚美味,然參訓學員皆意猶未盡。第三日,我們來到西安高新一小,一所藝術教學成效卓著的現代化全日制完全國小。在校方熱情洋溢的講解下,我們充分感受了高新一小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參觀了專業的藝術課程部室、瞭解了不同學科相應的先進設備設施。扎染、蛋殼藝術、衍紙藝術、編制藝術、版畫、剪紙、油畫、陶藝等這些小衆學科的同時開設讓來訪學員羨慕不已,真希望自己地區的孩子也能有這樣好的藝術學習氛圍。在欣賞了各類學科精美的學生作品後,我們迴歸陶藝室,在高新一小惠姝童和趙勃老師的輔導下,開始了陶藝創作的實踐練習。通過前兩天的陶藝學習,學員們早就躍躍欲試,設備齊全的陶藝室,成了學員展示專業素養的平臺。拉坯機、泥條機、泥板機前,學員忙的熱火朝天。兩個小時的實踐體驗很快就過去了,在領隊老師的催促下,學員仍不想離去。

29日下午,這場陶泥饕餮盛宴接近尾聲。結業會上,學員們將自己的作品整齊排列在會場,互相交流、學習、拍照、留念。在觀看完學員作品後,本次培訓的帶班領導王霞老師對學員們的成果大加讚賞,充分肯定了這次培訓活動的意義。作爲本次培訓的學員,我在這場陶泥大餐中不僅品味了酸、甜、苦、辣、鹹,還學會了炸、蒸、煮、煎、烤、炒,可謂是魚漁雙收。在這裏,特別感謝省教育廳在校外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感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精心組織,感謝西安高新一中、高新一小、高新二小的熱情接待,感謝每一位爲本次培訓付出的領導、老師。我要把這次培訓的內容認真梳理,慢慢消化,讓吸收的精華融匯在自己今後的教學當中。

陶藝心得體會5

經過學校組織的陶藝學習,我受益匪淺。在文才方面和藝術審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薰陶,不僅在這些方面有所收穫,在平時生活和學習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陶藝這門課不僅僅是玩泥巴,它包括很多的方面,從最初的碎石經過和泥再到出泥,每個過程都是檢驗一個人的實力,每個過程都是漫長的學習過程。

在學習的第一天,我們學習的陶藝方法是塊狀成型。塊狀成型則是通過泥塊來陶藝。這種方法簡單,但要有好的創意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通過對現實生活的發覺和反思,思路打開了開始有了一些好的創意。就是通過對古建築的那種大氣元素來設計,我設計了一個宏偉的建築大門景觀,凸顯了建築的宏觀偉大。通過對這一課的學習,我瞭解到其實生活中就有好多設計好多創意,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總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設計元素來供我們設計。

第二種陶藝方法是捏製成型。就是通過捏製來捏出生動的動物或人的頭像。開始前,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個捏製成型的作品。頗有感觸。我參觀了一些老師的以前的作品。發覺他們的作品是那種自然美卻不失高雅,但很多作品卻是我們現實中看過的或用過的,只是陶藝把他們藝術化、抽象化了,更顯得有美感。

接下來第三種方法是泥板成型,再就是拉胚成型。自我感覺這兩種方法是最難且是最有意義的方法。泥板成型需要實現把泥杆平,然後經過一天後再製作,通過泥板成型可以做正方體類、圓柱體類的一些東西。還可以在外表面雕刻一些花紋圖案等。我通過提取古代中國風元素,做了一個圓柱形物體,再在其表面雕刻了一條中國龍,因爲我覺得中國元素中的龍最能代表中國的特色。而拉胚成型在中國歷史上就有,它的歷史悠久,是中國傳承古代做瓷器之類物件時遺傳下來的。我對它也感覺有一種無比的親切感。拉胚成型的步驟中重點是定中心,只有找準了中心才能在這基礎上拉胚出各種各樣的陶罐。通過這個我也瞭解到做事的關鍵點就是要找重點和關鍵點。陶藝是一門很特別的科學,陶藝雕塑有別於其它雕塑形式的一個十分特殊的方面表現在以陶土爲材料的材質審美效應上,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經過藝術家的系列加工而創造出的現代陶藝雕塑形象,由於釉色、燒成等因素的物質轉化作用而賦予其體表獨特的形式特色、藝術格調與審美效果,帶來的裝飾性、趣味性、多彩性,甚至出現意想不到的'自然“天成”的效果。

經過陶藝課的學習,學到了很多知識,不管是從做人還是團隊合作的大方面還是從生活修養生活習慣方面都是受益匪淺。陶藝雕塑的語言,不只是形體,而是以形體爲基礎的造型、色彩、光澤、肌理紋飾等互相作用,融於一身的綜合性語言。如果說一般雕塑在完成了形體塑造之後,便已基本上顯示出它最終形體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話,那麼陶藝雕塑則大不一樣。也就是說,現代陶藝雕塑在進行藝術塑造的同時,還須介人相應的成型、施釉、燒成等因素,並使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審美表現結合起來、融爲一體,成爲完美雕塑形象的必要成分。也許沒有一種雕塑像現代陶藝雕塑這樣,在形象的構成涉及這麼多層次的語言成分,而後它們之間又是如此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總之,陶藝雕塑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

陶藝心得體會6

xx年6月12日,陝西省校外教育組織的陶藝骨幹教師培訓,在緊張而又愉悅的氣氛中圓滿畫上了的句號。能又一次參加陶藝骨幹教師培訓我很慶幸,這次培訓讓我的在陶藝教學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決,也使我的陶藝理論和實踐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謝陝西省校外教育爲我們提供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感謝眉縣活動中心爲我們提供的優質培訓條件。

本次培訓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不僅爲我們安排了專業功底過硬的渭濱區活動中心何亞周老師、眉縣活動中心李晶老師授課,還特意爲我們邀請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陶瓷研究所研究員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藝坊林琴這樣的大師級別老師爲我們傳經送寶。他們從專業的角度爲我們講解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創作及裝飾、拉坯造型、修坯、畫釉、上釉及燒製等內容。

在李宏兵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們掌握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學會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覆練習了拉胚的技能,每一個學員都做出了自己心儀的作品,通過練習也使我又一次認識到陶藝這種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文化,在製作上理論、技法和創造性缺一不可。別看簡單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後面的拉坯就很難進行。而燒製前的關鍵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師要求不僅要使作品厚薄均勻,還可以根據器型不同,造型出流暢,溫潤,細膩的作品。按照老師的指導,大家用陶藝工具開始對作品進行處理,進行精細的裝飾,當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擺滿了教室,大家都說收穫是沉甸甸的。最後通過老師點評點評,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駕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師講解和指導下,我們瞭解了畫釉、上釉的注意事項,瞭解了吹釉、淋釉和蕩釉的上釉方法,在嘗試畫釉、給自己作品上釉的過程中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將運往寶雞進行高溫燒製,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滿足感,就會激動不已。

三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將在我們的心中沉澱擴散,陶泥在老師手中的隨心所欲就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相信通過學習以及回家後的練習,我一定會成爲一名精通陶藝製作的陶藝老師。

陶藝心得體會7

很早開始就嚮往着陶藝課了,大一在金石灘校區沒能修讀這門課感覺很遺憾,這個學期開始兩個月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陶藝課。經過兩個星期的陶藝課的上課過程,我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對陶藝開始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

理論方面首先是技法,其次纔是創造力。第一個星期的操作都是圍繞技法的。所以我想總結下在技法方面我個人認爲比較重點的幾點。

首先,我覺得是耐心。在這個禮拜的操作中,無論是泥雕、盤泥條還是拉坯,我都顯得缺乏耐心,總是在做了一點點之後覺得沒有達到自己預想中的效果或者說沒有手感,就開始失去興趣,失去耐心。這是在以後的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一點。

看到視頻裏的製作過程感覺做的還挺簡單,可是當自己真正着手去做的時候,有時候又覺得無從下手。徒手捏製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條盤築法這3種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可是想熟練掌握並不簡單。

其次,是要動腦思考,把握好感覺。做陶藝,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東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動腦思考,要充分地瞭解泥巴的特性和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讓手跟泥巴融爲一體,才能做出好的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覺得好玩才很喜歡去做一些東西,隨便捏一些形象造型,在經歷了2個星期的學習之後,我發現裏面還是有很大學問的,想真正做好一個作品並不會像說的那樣簡單。有些東西能想出來,但真正實施去做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困擾着自己,很難得到解決,那些問題往往又是自己當初並不覺得它是個問題的情況下卻真正出現了。

兩個星期的學習是很短暫的,總覺得時間或多或少有些不夠,但是經過這短短兩個星期的學習我的收穫還是很豐富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這些對於我們設計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值得深思的。

最終因爲手受傷沒能順利的完成作品,所以只有儘量多得在理論上補充這門課的遺憾。陶藝是中國的傳統古老文化。中國的英文名稱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世界各國的制瓷技術多是從中國傳入的。在古代,外國人稱中國爲“瓷器之國”。直到現在,英語中的“china”一詞的另一個含義就是“瓷器”。中國的英文:China,這個名稱來至於景德鎮的原名:昌南鎮,因爲諧音所以就有了現在的英文名。

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變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燒結規律,才能促成陶藝形態的產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產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與裝飾的有機結合,通過人們敏銳的靈感和創新意識,捕捉並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韌美以及表現活力,這樣就出現了全新陶藝形態,爲智慧的人所掌握、發展、創新。任何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形成完整的技巧。

陶瓷藝術在中國發源年代久遠,樣貌繁多,在世界歷史上中國的陶瓷藝術一直是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也由於傳承年代久遠,技術不斷更新,加上歷經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與生活方式影響了中國陶瓷的發展方向,若要加以分類,就非單一條件所能完整涵蓋,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產地來加以分類。

隨着朝代及製陶技術的演進,陶瓷品在人類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實用的價值,同時因爲文化的演變,陶瓷漸漸成爲一項重要的藝術文化,多樣化的風格及不同的型態用途,所代表的是人類審美觀及生活品質的改變。

生活陶藝 — 陶藝類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傳統創新 — 運用傳統技法,釉彩表現現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實用作品。

現代陶藝 —表現造型結構與思想理念的創作,與其他藝術型態的結合,讓陶瓷藝術已不再是單純的拘泥於土與釉的結合,融合更多的人文與空間因素,使得陶瓷藝術更加有內涵。

由於現代對於化工原料知識的進步,與釉燒技術的發展,加上工業化後機器的製造與發明,陶瓷藝術已經漸漸分家,實用陶瓷與藝術陶瓷各有不同的發展空間,而釉上彩與釉下彩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的絕對,所以硬要用任一種分類的原則來規範陶藝的種類,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中國傳統陶藝製作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仍盛而不衰,歷朝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時代風尚的不同,審美觀的變化,在陶藝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國內外許多學者、藝術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國傳統陶藝的研究。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這門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於一身,凝聚着中華民族審美歷程的傳統陶藝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術造型及裝飾技法上,這不夠全面,研究中國傳統陶藝的一個重要特色,是立足於總結中國傳統陶藝及其製作工藝和裝飾工藝的`優良傳統。“傳統”不屬於舊規範化的別稱,而是意味着一種工藝和藝術體系的特徵。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藝上併產生獨特的民族風格,這種民族風格以其特有的工藝技術和藝術形式,顯示它自已的風貌,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東方文化的典範。

中國傳統陶藝所特具的東方藝術的情韻風格,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她仍紮根於人民之中,集中了無數陶藝前輩的智慧和創造力,經過歷史不斷的錘鍊,然後形成爲優良傳統,它貫穿着民族性格,民族感情,體現了民族審美意識的共同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實質。中國的陶藝前輩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和形成了一套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種的工藝技法。正是這一套制瓷的優良傳統,歷代相傳,不斷髮展,使得中國陶藝幾千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世界文化起着深遠的影響

陶藝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爲中華文明的一個代名詞。然而,當中國的陶藝家們猛然從“傳統”、“實用”、“日用”等字眼中驚醒重新打量世界時,卻發現自己落後了。的確,現代陶藝已不僅僅只是作爲一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美術而存在,也不是僅僅“實用”、“美觀”、“經濟”、“大方”的觀念便能涵蓋得了的。它已經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形成廣泛的參與到現代藝術運動中,成爲藝術家表達自己的觀念,進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陶藝心得體會8

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了陶藝骨幹教師赴成都參加了培訓,在緊張而又愉悅的氣氛中圓滿畫上了的句號。能又一次參加陶藝骨幹教師培訓我很慶幸,這次培訓讓我的在陶藝教學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決,也使我的陶藝理論和實踐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謝遊仙區教育體育局爲我們提供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感謝遊仙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爲我們提供的優質培訓條件。

本次培訓遊仙青少年活動中心張瑛主任爲我們安排了專業功底過硬的.中國陶瓷書畫院四川分院的趙老師授課,他從專業的角度爲我們講解了中國陶瓷的發展史以及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創作及裝飾、拉坯造型、修坯、畫釉、上釉及燒製等內容。

在陶藝師的細心指導下,我們掌握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學會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覆練習了拉胚的技能,每一個學員都做出了自己心儀的作品,通過練習也使我又一次認識到陶藝這種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文化,在製作上理論、技法和創造性缺一不可。別看簡單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後面的拉坯就很難進行。而燒製前的關鍵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師要求不僅要使作品厚薄均勻,還可以根據器型不同,造型出流暢,溫潤,細膩的作品。按照老師的指導,大家用陶藝工具開始對作品進行處理,進行精細的裝飾,當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擺滿了教室,大家都說收穫是沉甸甸的。最後通過老師點評點評,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駕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在趙老師講解和指導下,我們瞭解了畫釉、上釉的注意事項,瞭解了吹釉、淋釉和蕩釉的上釉方法,在嘗試畫釉、給自己作品上釉的過程中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將運往寶雞進行高溫燒製,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滿足感,就會激動不已。

兩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將在我們的心中沉澱擴散,陶泥在老師手中的隨心所欲就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相信通過學習以及回家後的練習,我一定會成爲一名精通陶藝製作的陶藝老師。

陶藝心得體會9

爲了提高校外活動中心活動能力,提升校外活動質量,20xx年6月8日至12日,我有幸參加了由陝西省校外聯主辦的這次陶藝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幾天的學習緊張而充實,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參加陶藝培訓的五十多位老師來自全省各縣,千里迢迢,不辭辛苦,抱着極大的熱情和謙虛的態度來到寶雞市的眉縣,迅速投入緊張的學習中去。通過眉縣校外中心精心的安排,不僅讓我領略了授課教師精彩的授課內容及授課風采,而陶藝老師的精湛技藝更讓我感受到了陶藝創作的魅力。

爲期一週的陶藝培訓已經結束了,我慢慢對陶藝有了一定的瞭解。一週的時間裏,我們學習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並進行了實際操作。李老師和林老師還教給我們手工製作的基本方法,如泥條盤築、泥板成型和泥塑成型的一些方法。其實,在這些製作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拉胚,在我的印象裏,拉胚就是用拉胚機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爲簡單的,當老師爲我們做了示範,我才發現,在老師製作的時候確實感覺到神奇的跟變魔術一樣,而到自己做的時候卻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反反覆覆的'練習,終於我能很快的將泥固定好,找到泥的中心,並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進泥的中央進行開口,然後慢慢的拔高,拉成陶罐的形狀,最後左手和右手呈一個剪刀型,把陶罐給擠出來,一個陶罐的型就做好了,雖然不太美觀,但看到自己做出來的自認爲的藝術品,還是很開心。

總的來說,此次陶藝培訓時間有些倉促,但收穫很多,不僅學會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還從授課老師身上學到了對陶藝藝術事業執着的追求精神,從各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的品質,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將自己所學傳授給學生,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

陶藝心得體會10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我拉着爸爸媽媽來到了朝思暮想的陶藝體驗館。一進門,我就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架子上,滿滿的`都是陶藝作品,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藝術作品,那可是獨具匠心、鬼斧神工啊!我迫不及待的想一展身手。

教我做陶藝的是位阿姨,她幫我係上了圍裙,拿出一袋泥巴,揉成團摔在拉坯機中央以固定,提來一桶水在桶裏放進一片海綿,告訴我:“先要將手弄溼,然後將左手大拇指放在泥中團中央,其它四指撫着邊,左手呈90度垂直,右手貼着左手的四指不僅可以幫助左手固定位置,還可以颳走多餘的泥巴,如果手幹了一定要弄溼,手上泥太多要洗掉”

我懷着忐忑又激動的心情輕輕把手放上去,泥巴被機器帶動着轉,我認真地照老師說的做,不一會泥團就形成了一個內空的圓柱形,老師說形成這個形狀後就要用手慢慢向上引,我慢慢將它向上拉,它慢慢變高。

這時爸爸過來幫忙,於是我負責做下面的鼓形,爸爸做花瓶的口,我們做得還算順利,也很好看,漸漸有許多人圍過來觀看並稱讚我們做的漂亮。我有些得意,不像開始那麼小心翼翼,手一晃,漂亮的花瓶的口被弄壞了。我頓時不知所措,爸爸說要修復一下了,可那個口怎麼也收不了,我有些着急往裏加了許多水,泥巴馬上變得很少了,老師過來說泥巴太稀得儘快收工,不然就沒有。我後悔及了,悔不該太大意的,經過好幾次修復一個矮小但也還算漂亮的作品誕生了!我笑了,心情一下子由陰轉晴了!

從這一次經歷中,我明白了:做什麼事自始至終都要專心、沉住氣,切勿急躁。

標籤:陶藝 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