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薦】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薦】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歷時五天的教學實踐考察活動已經落下帷幕。回顧五天的活動,意義非凡,在這短短的五天裏,使我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收穫、感悟。

給我們上示範課的有升級、縣級教師,也有普普通通的老師,每位老師各有所長,但是他們都是我的模範,課堂上的展示讓我耳目一新!能夠聆聽他們講課是我的榮幸!

五天來,收穫頗多,現總結如以下幾點:

1.教師應該熟悉教材,熟讀教材,運用教材,挖掘教材。幾天以來,爲我們授課的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讓我自愧不如,形影渺小。

2.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要上好一堂課,準備一定要非常充分。在示範課中,授課老師的思路清晰,設計優化,既重視學生學習的行爲,又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學生思維受到啓迪,這給我了很大的啓發。

3.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既抓雙基,又重啓發思維展示的淋漓盡致,讓我羨慕不已。

4.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的導入,更勝一籌。適當的多媒體展示,形象、直觀、生動,學生很快進入情境中,效果很好。

5.注重學生養成教育、情感培養。師生之間情感濃濃。

6.教學體現了語文課的基本性質和特點。課堂上書聲琅琅,聽、說、讀、寫、練有機結合。教學氛圍很好。

總之,這次活動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體會,舉不勝舉。我覺得和他們相比,自己各個方面都很遜色。雖然不能全搬用,但它給我很大的啓示。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更新、學習、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竭盡全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暑期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在本次培訓中讓我們聽到了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們對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闢的理論、獨到的見解,對生活、對工作、對事業、對學生獨特的感悟,讓我慢慢地認識到了自己知識的貧乏與稚嫩。由此,讓我又一次在觀念上、理念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嚴肅地思考現在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更認真地思考未來的路。通過這次學習我淺談幾點自己的感悟:

一、教師要不斷學習、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綜合修養

現在是知識膨脹的新時代,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我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修養和素質。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爲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最後,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瞭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這次授課的老師們都是每天要閱讀有關自己學科的許多內容的書。不但這樣他們都同時讀了許多課外的讀物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我也從中立志要多讀書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質,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二、改變教法,不斷創造精彩課堂

教師就必須在各個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學方面,一個優秀的教師不會上課單一,而是要有多種多樣的課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樣的課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從而在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一堂課下來,教師一定要明白在教學生什麼,學生髮展了沒有,改變了沒有,學生走出教室與走進教室有無變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絕對不僅是在備教材,更多的是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能學會什麼,是否發展了。這也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是面向全體的教學,我們的教學要採用更多的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它不僅僅是單純表面意義的活躍,而是要。看課堂有沒有深度,好的課堂應是有生成感,推進感的課堂,教師不僅僅準備給學生什麼樣的挑戰,好要看學生能提升什麼,突破什麼?我們要使課堂變成思維的舞蹈者。同時我們還應該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改革教學方法的。老的教學方面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的需求了,同時也不可能滿足我們新一代的學生了。所以作爲當代的老師不能只滿足目前的狀態,應該從現在開始學會適應社會、適應學生。所以了就應改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改變教學方方法。

三、努力轉變教師角色。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新課改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爲學生纔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爲,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爲了考試,爲了升學,因此,作爲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四、濃厚的愛心,滋潤學生的心田。

孩子是個獨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求、願望,我們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智慧的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把學生當成學生。對孩子說話的音量要適中,不要大嗓門;儘可能蹲着和孩子說話,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如“我認爲你這樣做比較好”,並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理由和益處,這時孩子會自覺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的特點,接納孩子的錯誤,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應給於他們更多的獨立和自由,關愛和接納每一個孩子,使孩子不斷感受到和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喜愛、鼓勵和支持。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理論、實踐、教學教研有機結合起來,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中起到骨幹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

高中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總結 貴州省沿河民族中學 陳波 20xx年7月24日——8月1日,我參加了沿河縣教育局在西南大學舉辦的高中數學骨幹教師培訓。來自全縣各中學高中數學骨幹教師進行了爲期10天的培訓,這次培訓主要採用專題講座、觀摩示範課等形式進行學習。讓我有難得的機會與衆多教授、名師面對面地座談、交流,聆聽他們對數學教學的理解,領悟 他們的教育教學思想方法。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安排合理,讓我受益匪淺。 一、聆聽專家講座,提升思想理念! 這次培訓聽了西南大學教授李達武的《國學經典與師德修養》,西南大學教授張廣的《數學文化》,西南大學教授張曉斌的〈高中數學教學問題探討與案例分折〉,重慶市教委主任饒英的〈高中數學高校課堂教學探折〉及部分學校的名校長、名師的講座,觀摩了兩位教師的示範課。在專題講座中,各位專家、知名教師從自己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他們對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讓我意識到作爲一個線的中學教師該如何看待自己所處的位置,該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知識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知道了精深的專業知識是教師擔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我在這次培訓中發現自己專業知識還很欠缺。只有掌握全面的學科知識才能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處理好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難點,纔能有對教材內容深入淺出的講解,從而 保證教學流暢地進行,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掌握學習方法和發展能力。 二、專家學員互相交流,提升學員理論水平! 在理論培訓階段,爲了提升每位學員自身的理論水平,專家們都會預留一定的時間與學員們交流,學員們暢所欲言。有了不同思維的碰撞,不同觀念的碰撞,這樣使得教學中的精華得以展現。學員們提出許多的觀點和問題,這些數學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引起全體學員的一致共鳴的同時,也得到專家們的重視。專家們的回答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啓示,對於我們今後的教學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 答疑解惑,學員理論水平得到再次提升! 這次培訓我每天都做了詳細的筆記,也在交流中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這次理論培訓,就自身更新優化而言,使我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思想。通過培訓,感覺以前所學的知識太有限了,看問題的眼光也太膚淺了。我也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知識發展的步伐,才能勝任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工作。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 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否定自己,才能不斷進步。 四、學員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本次培訓,匯聚了全縣的骨幹教師,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在相互之間,但也存在着許多的差異。樂山師院組織了我們分組座談,各小組還有代表總結髮言,這種形式爲我們學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一個交流平臺。因此,我們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爲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在與一同學習的學員們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了各區縣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所以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妥善處理這些問題。在培訓中,由於我們不斷地交流,所以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互促進,共同 提高。 總之,雖然只有10天的培訓,但是留給了我許多的思考。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改變了一些觀念,提高了認識,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名教師的差距所在,我將以此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源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 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4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舞鋼教師進修學校的美術老師。通過這兩天的學習,讓我站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抽出身來看我們的中職學生,再看我自己。讓我的思想有了巨大的改變,聽了專家的講座,也讓我認識到我和優秀教師之間的差距,明確了今後奮鬥的方向。

首先是我們的學生和高中生完全不同。進入中職教育應該讓我們的學生重新認識自己,她們在中國小文化課比較差,不是拼靠文化課的學生。而現在的中職教育,就我們舞鋼師範的幼師學生來說,從零開始學習舞蹈,視唱,鋼琴,聲樂,書法,手工,繪畫等專業課程,本來靠文化課都已經放棄自己的孩子們,在這些專業課上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潛能,從而熱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在我從教的十餘年中,我的學生。有考上大學研究生讀到博士的,也有優秀的幼兒教師的,還有成爲幼兒園園長的。這些中職的孩子通過職業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未來的技能崗位上,能有一技之長,成爲一個合格的工人,幸福的人,纔能有幸福的人生。

我也是中等師範畢業,後來又上了大專,本科,大學畢業後就在舞鋼教師進修學校幼師專業教授美術。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手工特別感興趣,這些年一直也在努力學習和練習手工製作,自學軟陶,陶瓷等手工藝。大學接觸到軟陶,我發現軟陶特別能完成一個小小的手作願望,很有成就感,並且能把他燒製成爲一件工藝品。我就一直做軟陶創作和學習。從工作以來,我在學校開展社團教我的學生在課餘之外學習軟陶。通過軟陶學習,學生可以掌握一專多能,也成爲自己在幼師專業中的一個特色,跟我學習過軟陶的學生很多開了自己的培訓班,工作室,在大城市的幼兒園都能獨立擔當起一門兒課成爲學校的特色。

20xx年,我有幸作爲國家外派教師赴菲律賓幼兒園工作一年,在我工作的學校,它是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部都在一起的私立華校。在菲工作一年,我印象最深,感觸最深的也是那邊的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半天制,剩下半天時間,學生都是在課外或者其他地方參與社團活動,和專業的學習,在學校裏面,每週,每月都在搞一些主題活動,無論是從幼兒園還是高中,像一些藤編走進校園,木器製作,學生會自己去畫衣服,做衣服,自己去搭建房子,到戶外進行種植或其他實踐活動。在他們的課堂感覺一直都是熱熱鬧鬧的,孩子們可以在課堂上隨便的提問問題來回走動,每個教室的人也比較少,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非常的活潑,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比較強。這種教學狀態很像我們的中職教育,通過活動着力培訓發現學生的特長。我把我的軟陶教學帶到我的工作學校也深受學生和校長的歡迎,校長還專門爲我辦展覽,把我做的作品留校,作爲禮物送給校董。

我在菲律賓的10個月,每天早上五點起牀,晚上11點睡覺,中午幾乎不午休,午休的話也是定了鬧鐘,只睡半個小時,除了工作,教研,其他時間我都在寫作和繪畫嗯,整整十個月的時間,我寫了將近10萬字,畫了100多幅畫,菲律賓華教中心的編輯約我把我寫的東西結集出書,他爲我申請了菲律賓着書號,這提前完成了我想着60歲的時候能寫一本書的願望。

我出國之前英語幾乎是零。大家都知道中職教育的學生,尤其是像我們那個年代沒有英語課,國中學的幾乎都還給老師,大學的英語是混下來的。走出國門之前,像啞巴一樣,通過一年的自學和主動學習,我到一年之後幾乎可以和所有的外國人用英語做一些簡單的溝通和交流,回國之後,我依然保持着英語學習的熱情,每天讀英語原文背單詞,但是我覺得我的堅持比着趙老師還差的很遠,我沒有那麼高的自律。趙老師爲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要成爲終生學習的人!

現在,我覺得,任何人,只要努力,都會發現自己的與衆不同的東西,像自閉症兒童常常在繪畫中顯示出非常人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從朱德庸的漫畫人生裏,似乎也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正是從小的這種孤獨感造就了他的與衆不同,而很多人說天才是孤獨的,也是痛苦的,他的童年很不幸,但是漫畫讓自己找到了自己。

連他自己也說,自己畫畫和自閉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說朱德庸得了病,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他自己也說,“今天能夠靠畫畫走到這個地步,跟我小時候自閉是有絕對關係的,如果我不自閉,我可能學習更好一些,如果學習好,就會被逼着去念書,我覺得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被逼着,念一個馬馬虎虎的學校,上一個馬馬虎虎的專業,出來找一個馬馬虎虎的工作。然後過着馬馬虎虎的人生。”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一年教的一個學生。她之前在學生中並不是很出衆個個專業都比較平。但是她特別喜歡手工,從加入我的社團開始。我發現她經常自己看書練習做東西,後來我就主動教多教她,跟我兩年之後,她第三年又參加對口升學,考上了大學,後來也一直在大學裏面做軟。大學畢業之後,在幼兒園工作,就在幼兒園開設了軟陶特色課,深受園長和孩子們的喜愛。課餘時間又開設了自己的美工創意輔導班。她考上大學的時候,媽媽過來見我,拉着我的手感動的都哭了。她說女兒國中畢業的時候,國中的班主任跟她說你女兒太笨了,什麼都學不會,因爲這句話她媽媽回家哭了三天,但是她沒有把這句話給女兒說,她相信自己的女兒是最棒的,一定有她有能力的地方。現在,她自己已經很優秀了,也開始帶學生帶徒弟。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學生都在自己的幼教領域大展拳腳,也有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沒有學好,後來發現需要又專門回來跟我學習。我覺得我們的中職教育就像今天的專家教授說的,不單單是教授學生學會學習,更多的是愛的教育和關懷。讓我們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成學生行爲規範的示範者,成爲班集體的管理者,成爲孩子們心理健康的維護者。成爲學生職業的指導者,成爲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讓我們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讓我們擁有詩心,愛心,癡心,童心的面對我們的學生。

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我覺得更應該讓自己成爲一個終身學習的教師。像昨天趙老師說的和今天閆老師講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不斷的去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站到更高的高度,多參與活動,多寫,多做。我們是從一個學生長大的,我們都希望遇見一個好老師;我們也都是孩子的父母,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遇見一個好的老師,那麼今天作爲教師的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成爲一個優秀的合格的老師,成爲一個學習型的老師,努力做雙師型老師。要努力鍛鍊自己的做功,寫功,說功,在今後的工作中回去幫帶新的年輕的教師並向老教師學習。多同事一起研究專業,教研,寫論文,做課題,多反思自己的教學,讓自己更快成長。

在我們的幼師教學中,我覺得之前學生都是在學校學習的比較多,那麼在今後的教育工廠,也希望我們的學生更多的能走進幼兒園,能真正的感受和體驗幼兒教學,把在學校學習的東西和工作結合在一起!

再次感謝專家教授的講座,帶我們走向更深更遠的教學生涯,成爲更好的老師,成就更優秀的自己!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5

20xx年x月13—15日,我有幸參加了廣安市第二批市級國小數學骨幹教師的培訓學習,這次培訓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我聆聽了來自武勝的田祕老師《三角形三邊的關係》、鄰水實驗學校張春苗老師的《圓的認識》、華鎣雙河國小陳華英老師的《位置的確定》示範說課,及專家教授精彩的報告,充分領略了們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結識了來自各區縣的優秀而謙遜的同學們。3天的培訓學習雖然短暫,我的收穫很多,現將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強化骨幹教師學校意識,明確肩負責任。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更明確骨幹教師肩負的責任,作爲骨幹教師應該樹立學校意識,樹立屬於自己的教育觀、教學觀、兒童觀、學生觀和質量觀,把個人的事業追求和學校的發展聯繫起來。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今後的工作中,注意整合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共同打造教師教研文化、教師團隊文化,引領全校、乃至全縣教師專業發展。

二、準確把握教材、利用教材

通過理論的學習使我對數學教育理論有了膚淺的認識和了解,通過理論的學習我進一步認識了關於兒童數學學習的特點: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現實,不同的學生應該學習不

同的數學,強調兒童數學學習通過兒童自己的活動來建構,以前對一、二年級教材感覺有所認識,有所理解,但通過學習,使我對教材有了更新的認識,更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識結構是串串相接,環環緊扣,哪一個環節做不好,下一環節就難以實現,所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抓好,才能使學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西師版教材倡導數學課堂生活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採用教材中的教學情境,將課本數學變爲生活數學,儘量創設生活化的的課堂情境,使課堂教學成爲一種開放的“生活化“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就是要求我們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爲具體的、摸得着的、看得見的、可操作的數學。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引領學生不斷經歷艱辛的自主探索學習過程,不僅僅學會了知識,更主要讓學生感受如何學習。

三、感受名師魅力,尋求專業發展

能參加本次提高培訓學習,我深受啓發和鼓舞,我知道我將要做的,不只是教學有趣味的數學,有技巧的數學,還要教有文化的數學,有思想的數學。通過不同的教育教學手段,把學生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讓學生的路走得更遠更長,向正常人方向發展更快。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6

20xx年9月21日至9月25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南通港閘區委黨校舉行的江蘇省高中的政治骨幹教師培訓班。此次培訓不僅安排了幾位教育專家的講座,還組織我們到兩所重點中學現場觀摩了課堂教學,並參與了小組討論。整個培訓既注重內容,又注重形式,給了我們太多的感悟、收穫與啓發。

給我們開設講座的既有高校教授,也有中學一線教師,還有教育主管部門的教研專家。他們的講座看上去高大上,其實都特別接地氣。如南通中學周建明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江國河教授和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的陳曉鳳老師,緊緊圍繞“課堂教學”,主要涉及到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師素養、學生素養等層面。而南京大學姜迎春教授、南通大學劉明教授和成雲雷教授,則是緊扣“教師素養”這一話題,從師德師風、專業成長、人格凝練、專業嗅覺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他們都將鮮活生動的案例和豐富精湛的理論知識有機結合,或旁敲側擊,或正面直擊,使我在教育教學觀念上深有感觸。

在南通中學和南通大學附屬中學觀摩了兩次同課異構活動,讓我們領略了幾位老師各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和人格魅力,驚歎於他們深厚的教學基本功和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所謂的名校名師,其實背後付出的辛勞更多是我們很多人所看不到的,他們的成長和成功其實也經過了學習、模仿、內化、創新等階段,也經過了從想法、理念到實踐的過程。而我們缺少的,或許正是這樣一種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和知難而進的創新意識。

整個培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南通中學周建明教授的《高中的政治教學模式及案例分析——以情境性教學爲例》專題講座。他主要講了高中的政治情境性教學的基本操作要領、教學原則和高中的政治要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等三個問題,並結合一節全國政治優質課的優缺點分析了高中的政治課堂的四個注意點。

目前,我校正在推行“少教多學、淺入深出”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並承擔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少教多學、淺入深出”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作爲這一省級課題的核心組成員,我另外還承擔了泰州市第九期教研課題《“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模式下高中的政治教學策略研究》。兩個課題都是直面課堂教學改革,都是結合我校的校情、生情和教情而作出的探索和研究。周教授的很多觀點對我們的課題研究有着較好的指導作用。

1.關於“少教多學”。“少教”不是不講,而是精講;“多學”不是全學,而是會學。周教授認爲,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世界,貼近學生的已有知識,貼近學生的學習目標”。每節課的教學時間是一定的,課堂容量也是有限的,要想實現“少教多學”中的“多學”目標,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就應該以學生的生活爲半徑,以“三貼近”爲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參與課堂,學會自學,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習效率。

2.關於合作探究。維果茨基曾說,“大部分學習都是通過人的內部思想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產生的。”這告訴我們,小組合作和綜合探究在“少教多學、淺入深出”課堂教學模式中相當重要,通過小組之內和小組之間的合作探究,能夠在探討、激辯甚至爭論中獲得知識與體驗。對此,周教授認爲,可以通過“建立互動機制、促進學生參與和進行評價矯正”的方式,展開交流互動,調動學生熱情。因此,在今後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要逐步完善評價機制,在學習熱情、研究態度、協作精神等方面要有正面的肯定,也要及時指出不足,同事,還要培養學生自我批評的意識和自我矯正的能力。

3.關於“淺入深出”。我們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根據我校生源特點,降低教學起點,通過逐步的深入探究,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並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慾望。周教授在講座中,對學生的生命成長尤爲重視,認爲高中的政治教師要對學生“加強自然生命教育、社會生命教育和精神生命教育”。的確,“教書”與“育人”不是純粹孤立的兩個環節,從來都是相互滲透的。不光是在高中的政治政治課堂上要滲透生命教育,在其他課程中都應如此。畢竟,教育不是培養學習的機器,而是培養人。生命教育對於培養一個擁有健全的心智和人格、健康的體魄和精神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既是教學目標本身的應有之義,也是教學目標的拓展和昇華。

總之,五天的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專家們謙虛嚴謹的治學精神、溫文爾雅的個人魅力和引領時代的教育理念留給我深深的印象。過去的一學年,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我積極思考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敗得失,並撰寫了15萬多字的工作日記。本學年,因爲分工有所調整,我的學校工作和班級工作更爲繁重,但是目前我已經寫了近1.2萬字。這些文字中,涉及教學感悟、班級管理、教育短評等內容。今後,我要以這些專家爲榜樣,繼續安分做人,安心做事,努力做一個對得起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對得起學校、對得起學生及家長、對得起自己良心的教育人。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7

此次我有幸參加了市德育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使我深深的感到對德育知識的缺乏,雖然我從教將近十年,但我覺得在德育理論知識方面的學習還遠遠不夠,通過兩個月的培訓和實踐,使我逐漸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尤其在新課改過程中,每一個教師更應該值得去學習一下,以便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通過培訓,使自己有了不少的收穫。

首先,理解了抓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人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德高爲師”等,說出了爲人師者,不但要重視教授知識,也要以德服人,在現代的的教育理念中更是有“教師就是要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來感動學生,讓學生產生心靈的震撼”這樣一種觀點。可見,抓師德建設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集中理論學習請專家做講座,和優秀德育教師的互動交流,和導師同伴在網上的交流等方位全面的交流,使我們逐步更新了德育教學觀念,瞭解了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德育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在培訓中,我們一起從多角度、多層面對德育案例的各種困惑和行爲進行理論的詮釋和深刻的反思,使我們想到了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發現了各自的差距與不足,對原有的教育觀念產生了強烈的衝擊。我們要體察學生的情感和需求,通過培訓,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需求。

其次,提高了自己的師德水準和專業知識水平。從師德教育培訓起,就對我們原有的師德觀和專業成長目標有了更大的豐富和提升。我們深切領悟到“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無止境”的真諦。加強了對德育的理解,在導師的帶領下我們德育組的老師形成了良好的教學展示和科研的氛圍。我有幸執教了兩堂市級公開課,指導師徐老師深刻而又到位的點撥使我的班隊課教學有了新的領悟,同組的其他優秀老師的寶貴經驗也使我受益匪淺。

通過培訓意識到天外有天,自己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這樣的培訓非常系統,平時忙於教學,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讀書,來到這裏一下子聽了那麼多課,看了那麼多書,記了厚厚的筆記,回去還得慢慢消化。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

兩個月的學習和實踐,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骨幹教師培訓使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煥發出無限生機。 通過培訓,我從徐老師和一些優秀的骨幹教師身上不光學到了教學、研究的本領,而且學到了如何做人爲師。寫在紙上的是思想的足跡,化作動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們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昇華,願“一片金色的回憶,一份永久的紀念”成爲我重新跋涉的新起點。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8

8月22日——8月26日,我在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了光澤縣首期國小村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培訓,期間認真聆聽了黃國才、黃英琳、黃淙濱、官紅梅等老師的講授,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反思如下:

一、加強了學習

以前培訓也較多,對新課改也有一定的認識,但通過這次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不繫統、不全面。特別是黃國才老師的《國小教師做研究寫論文與專業成長》《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學,在改進教學中提升境界》、黃英琳老師的《農村國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思考與策略》,黃淙濱老師的《幸福人教幸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加強了學習,學到了知識。

我特別喜歡黃淙濱老師關於幸福的言論: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一定的活動是生理幸福的必要。是啊,學會面帶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種快樂才能收穫幸福。我想,我會在今天的工作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把一堂課精彩地演繹,把每一句話精心地鍛造,把校園變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地。,你的那一杯杯清涼的水滋潤着我的心房;你的那一絲絲微笑讓我懂得了享受教育的快樂幸福,你的那一一句親切的話語爲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如果讓我給你評個級,我會毫不猶豫地寫上“優”。

實驗國小林遐老師的《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學到了許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

(1)把孩子的學習以外的事放在心上。

(2)賞識學生是良方。

(3)講究批評的方式。

李坊中小的曾立軍老師讓我明白了片斷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教學方法。

二、找到了差距

培訓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與授課老師所講的標準、與優秀老師、與教學大師相比,自身不足很明顯。今後只有快馬加鞭,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才能不虛此次培訓。

三、解決了一些不惑

當老師的確有些問題總解決不好,我也一樣,如新理念的實施,怎樣減輕壓力,當好老師等問題也讓我困惑不解,這次培訓使我在這些方面有了一些新認識,解決了很多疑惑。

華美英教師談到在古詩“初聞涕淚滿衣裳”教學中,“裳”的讀音爲“cháng”,而我們日常教學中卻讀成了輕聲,聽了這堂課後我受益匪淺。

四、作了反思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一定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認識了自身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反思也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做好一名教師。作爲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要在以下幾方面加強自身修養。首先是情感上要豐富而真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語文教學是情感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教師與作者及學生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上,通過交流來感受對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學生受到薰陶,從而內化爲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師要身正爲範。在言行上要有風度。言的風度即指教師的語言有感染力,這主要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上要有藝術性。“行”的風度主要一點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學生,做學生行爲的表率。最後,語文教師要學高爲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

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在教學中,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並把這些知識遷移,運用到自身發展中去,教師這座橋就是爲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汲取知識養分而鋪設的一條通道。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運用好教材。我們不能把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髮揮的餘地。同時也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差異性,總之,教師要扮演好橋的角色,就是讓教師不要越權代替學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論。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教材交流。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是學生與教材聯繫的紐帶。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作爲引導者出現,而不是主導者。

那麼,教師如何能扮演好橋的角色呢?在參加了市國小語文骨幹培訓班,認真聆聽了專家的先進理念,聆聽了許多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後,我想,首先,要提起學生對教材的興趣,因爲興趣是學習的首要條件。只有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否則,橋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橋搭成了學生也不願意通過。這一點我認爲應從減輕學生閱讀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感悟上入手,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教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負擔。教材是磚,要用來引玉,而不是作爲單純的任務來完成。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要讓學生感到閱讀就是爲了回答問題和做“條塊”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閱讀是爲了感受一種美。其次,我們要設計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髮現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思想美,使學生感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而是藝術,思想的結晶,要讓學生萌發從教材中感受到這些東西的慾望,最後我們在教學中重點教給學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獲取他們需要的新知識並加以運用,以達到葉聖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爲了不教”的終極目標。

總之,培訓讓我學習到了新知識,認識到新不足,知道了:爲了更好地工作,就得更好地生活,就得開拓視野,改變觀念,把握好人生。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9

爲期三天的暑期學習宣佈告一段落。辛勞伴着收穫,感想頗多。下面就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首先,我們學習了毛振明院長的《什麼是體育,什麼是體育教育》的講座, 毛教授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生活實例詮釋了體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成長、發展中的重要性。講座一直持續了二個半小時,在講座中不時的傳出老師們的笑聲和掌聲。毛教授從體育就是一個國家的戰鬥力開始講起,把體育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性、在人類發展中的重要性、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以實例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就目前的世界人的運動量較50年前減少了一半,社會中有一些人見不到陽光了、不會說話了、不會打架了,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同時人們在享受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減少了很多運動。減少了一些運動就會讓我們的身體不再受自己的支配,主要是運動少導致人的一些基本身體活動減少,一些功能開始退化,直接的影響就是人發胖了、發暈了、安全事故經常發生了、思想脆弱了等等。談到學校體育是什麼的時候毛教授明顯的感覺到很無奈,在社會進步的今天,有500多種活動形式被社會、被學校、被老師們所撇棄,產生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時刻繃在我們體育教師心中的安全問題。和日本的學校體育教育相比,我們缺少的是一種責任,對國家、對學生的責任,一個安全問題就把我們很多具有鍛鍊意義的項目、活動形式所撇棄。導致一些行爲習慣在這些項目缺失的學校體育教育中無法實現或者根本不能實現。

第二個講座是鄭傑老師的《教師的職業幸福與專業發展》,聽了鄭傑老師的講座,體會深刻,他在講座中談到, 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很平常地走完了自己的職業之路,默默無聞。雖然精神可佳,但這多麼可悲,其實“蠟炬成灰淚始幹”並不應該成爲我們教師職業精神的寫照。我們應該追求的職業精神是,發展學生,也發展自己;照亮學生,也要照亮自己。

教師還應該是一名稱職的員工,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做“減法”,要減掉積壓在我們身上的重壓;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負責,我們要學會團結協作……不要總是在自己的腦袋上方罩上飄渺虛無的神祕的光環,我們得像一般單位的員工那樣,先學會做一個稱職的員工,這是使自己事業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保障。

可教師畢竟是不同於其他職業的,因此,接下來對教師的要求就是必須成爲“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把學生當“人”看待,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從四十分鐘裏榨出油來”,提高教育效率,那是在爲學生節約生命……教師應該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師纔是優秀的教師,他纔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做大、做強。講的真好。

第三天的講座是蔡宏偉老師的《系統頂層設計,全力構建學爲中心的教育體系,從班級授課制走向小組合作制》,談到從班級授課制走向小組合作制,組合作制是以小組文化建設爲基礎、小組合作學習爲核心的學生自主管理體系和自我教育體系。真的是這樣的, 新型的以學爲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必然伴隨着衆多新關係的出現。我們必須要着力研究清楚這些關係,才能處理好這些關係,爲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奠定良好的認知基礎。

宏社長的講座《善待自己,款待學生》, 張國宏教授則用溫爾儒雅的談吐,博學的知識,爲我們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的詮釋了《善待自己,款待學生》的深層含義,大家理解到了和諧師生關係的內涵,現場的每個人都感到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深深感受到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所肩負的神聖而偉大的責任,首先作爲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教師素質,從品德、學識、能力等方面來不斷地提高自己,其次集中的體現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專業和身心素質等方面。從內心感謝領導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0

暑假教師培訓在絲絲細雨中落下帷幕。雖然是炎熱的盛夏,而我的感覺是:心熱身不熱,三天的培訓時間過得飛快。二位名師精彩的講課、各位評課老師的點評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讓我再次領略了名師的風采。這兩大師在教學中展現了不同的風格,獨特的教學方式,真讓人留戀不捨;張主任作的《如何搞好網絡大集體備課》報告,至今在我耳邊迴響。使多多困惑的我,豁然開朗,猶如黑暗中彷徨迷失的人,突然見到了光亮。爲我今後的教學特別是集體備課指明瞭方向。

一、網絡大集體備課是一種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提高協作與交流意識的有效備課手段。

它能集百家之長,創自我特色吸收優秀教學設計中的精彩環節,再與自己班級的學生實際相結合,重新整合教學過程,是一個自我特色的創建過程。是教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的必然產物。在以往的集體備課中,存在着種種的問題及困惑,如傳統的集體備課無非是同級同科的教師在一起說一說,議一議,單調枯燥,流於形式。教師爲了備課,查找資料花費很多的時間,擠佔了上課的時間。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多人合作,共同探討,積極參與,各抒已見,將任務分開化,發揮教師的特長,從事教材、教法的研究,在閒的時間裏,通過互聯網獲取了更多的資料和信息。教師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討氛圍,發揮“集團效應”的優勢。

利用網絡備課,使教師從繁重的備課勞動中解脫出來,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到研讀教材、分析學情、思考課堂教學設計和課前準備上來。

同時,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會給教師備課帶來廣闊天地,對自己、對別人的專業成長提高都很有好處。爲備課者提供寶貴的經驗,真正實現我爲人人、人人爲我。

幾處學校的代表介紹了大集體備課的經驗,給大家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提供了科學的方法,爲我們開展大集體備課樹立了榜樣。那就是:個人初備、

二、觀摩課,我們欣賞了兩位大師的精彩表演。

他們在課堂上淳樸的語言,動作的幽默,重點的反覆強調,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深深地感染了學生,最大程度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不侷限於課堂教學形式,積極有效的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思考、時間、探究留給了學生,教給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人獲益頗多,意義深遠。

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在新課教改的道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新的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科學運用網絡資源,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1

我有幸參加了在清代華大學大學舉辦的爲期兩個月的“清華大學機械加工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首先要感謝國家教育部,市區教育局的領導給我們這樣一次難得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同時也要感謝培訓部的各位老師周到細心地工作,使我們在清代華大學學習的每一天都感到很充實,收穫很大。我深知參加本次培訓對自己來說意味着什麼,雖然天很熱,也很辛苦,但我珍惜這次學習的每一天,不放過學習過程當中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有關教育教學理念的講座,還是走進企業,聽北京優秀企業領導給我們展示在學校中見不到的另一面……

自始至終,我都在努力地學習,力爭做到不辜負學校領導的期望。在學習過程當中我慢慢地認識到了自己的貧乏與稚嫩,學習又逐漸地使我變得充實與幹練。是的,在培訓學習的每一天都能讓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給了我無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在本次培訓中有幸讓我們聽到了清華的專家、學者對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闢的理論、獨到的見解,對生活、對工作、對事業、對學生獨特的感悟,李政濤教授的“生命自覺與教師實踐智慧”的報告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絃,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我一次次禁不住問自己我該怎樣做、做什麼樣的教師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怎樣做一名優秀的教師;見到了對教育發展深入研究,見解獨到的清華大學付水根教授和張學政教授,我們還有幸走進了北京現代,使我們看到了優秀企業的優秀管理模式和物流系統,這些都是我們在學校當中不可能見到的;在北京自動化工程學校參觀,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做爲一個職業學校,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在此期間,我學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更多的是他們執著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嚴謹勤奮、潛心鑽研、盡心盡責的那種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爲一個學者,他們那閃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讓我感染!學生教學管理如何做?幾年來的辛苦探索,留下太多的茫然與困惑!在教學過程當中,無論是教育教學的相關講座,還是專業知識的授課,無論給我們上課的是知名教授,還是普通的老師,沒有那一個不是兢兢業業的。這些,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嚴肅地思考現在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更認真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去走。在這裏就從聽取的報告中淺談幾點自己的感悟。

教師基本素質方面:

一、教師必須多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

做爲一名職業學校的老師。所以總是很放鬆自己。總是進行自我安慰“承辦人業學校的老師嘛,上好自己的課就可以了”可是在我聽完清華大學教授張學政的講座之後,讓我深有感觸。我們的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更需要的是淵博的知識、教育的智慧,我們要改變的是過去的老師的形象,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有愛心、讓自己快樂也要讓學生快樂得人,要想讓自己的課講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學生。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張老師有一句話講的非常好。“什麼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愛。愛他的學生,沒有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養對學生的愛就是要幫助他(幫助學生克服成長的障礙,幫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擁有美好的生活,獲得走向幸福的能力)”李老師的一個個獨特的觀點真的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們在面對學生的時候過多的關注的使學生的成績,學生在繁重的學業負擔下似乎也變得麻木,沒有動力,如果我們能讓學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獲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擁有幸福的能力,那學生就會更多的發揮他們自動自覺的一面;一個素質好的老師,講課在差也差不到哪去。一個素質差的老師,講課在好也好不到哪去”我對這句話是非常的同意的。

只有課堂上的生動語言和有深度的提問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學修養,才能講出生動的一課。聽到了張教授的報告,才知道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的一點是必須要多讀書,讀好書。兩位老師都是每天要閱讀有關自己學科的許多內容的書。不但這樣他們都同時讀了許多課外的讀物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我也從中立志要多讀書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質。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名優秀的專業課教師。

二、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改變課堂,創造多彩課堂

教師就必須在各個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學方面,一個優秀的教師不會上課單一。而是要有多種多樣的課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樣的課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專業課,從而在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課水平。張教授特意在講座中說:一堂課下來,教師一定要明白在教學生生麼,學生髮展了沒有,改變了沒有,學生走出教室與走進教室有無變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絕對不僅是在備教材,更多的是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能學會什麼,是否發展了。這也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是面向全體的教學,我們的教學鼻血要採用更多的學習方法、教學方法,這裏說的方法也不僅僅是單純表面意義的活躍,而是要。看課堂有沒有深度,好的課堂應是有生成感,推進感的課堂,教師不僅僅準備給學生什麼樣的挑戰,好要看學生能提升什麼,突破什麼?我們要使課堂變成思維的舞蹈者。同時我們還應該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改革教學方法的。老的教學方面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的需求了。同時也不可能滿足我們新一代的學生了。所以作爲當代的老師不能只滿足目前的狀態。應該從現在開始學會適應社會、適應學生。所以了就應改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改變教學方方法。不能只是單純的像以前那種教學的方法,我教你學。也不管學生會不會。現在要多學習。

三、轉變教師角色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新課改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爲學生纔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爲,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爲了考試,爲了升學,因此,作爲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2

這次我有幸參加山東省安丘市骨幹教師的培訓,聆聽了許多專家的講座,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特別是那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造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可謂收益頗豐,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育觀念要更新。

目前,隨着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這對於我們教師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也是新的壓力,我們教師要如何適應新形勢變化的要求,這次培訓能從思想觀念上得到更新。

二、教育科學理論要學習。

這次學習培訓,很多知名老師都能以自己教學實踐,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作了簡要精闢的闡述,爲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爲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

三、教學方法要講究。

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藝術的綜合表現。通過這次學習培訓,我從各位老師身上學到了不少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藝術。

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通過這學年的校本培訓後,我認爲更應做一名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意,能夠擴展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說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爲友,甚至以學生爲師都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爲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而不致於落伍,教師尤其應該如此,應當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爲人教師的重要內容.

四、我認爲,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爲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五、拓寬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自己的知識。

通過網絡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越強,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有了很大的改進。

參加骨幹教師崗位培訓機會是難得的,我覺得自己身上的壓力更大了,但我一定要把壓力變成動力,今後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科學理論和業務知識,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改的研究和探索中,共同尋找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爲新時代培養更多富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合格人才作出貢獻!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3

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大理學院雲南省第二期農村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也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我的這次學習的機會。對待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我非常珍惜。

面對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道德,很多時候讓我們覺得有些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無所適從,所以,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猶如爲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培訓緊張而有序,每天匆匆奔走於學習、聽課、餐飲和休息的幾個地方,時間排得滿滿的,甚至晚上,我們都要到微機室查找資料、做老師佈置的作業。雖然緊張,但每天的感覺都是充實而幸福的!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優秀教師的教學展示,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說課。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通過理論的培訓學習,現場的教學觀摩,還有自己的教學實踐。因此,這十二天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十二天,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十二天。

帶着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了培訓課堂。是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喜悅的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聆聽了大理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級教師張秋芸主講的《說課與教學反思》的報告,使我感受頗深,受益良多,特別是對“說課的誤區”部分印象最深。張老師指出了說課的四個誤區,對照自己,我以前就走入了第一二個誤區,第一,把說課當成複述教案,而張老師的講解使我明白,教案是平面的、單向的,而說課是立體的、多維的。第二點,認爲說課就是再現上課過程,這一點,我們學校好多老師都存在這方面的錯誤認識,在培訓中使我明白了二者在對象、場合上都有實質性的區別。李志雲老師的《文本解讀》告訴我們解讀文本要注意三點:一是站在普通讀者角度來讀,尋找作爲一般讀者的感受,解決人們通常會怎麼理解、會感受什麼的問題。二是站在學生角度來讀,尋找作爲一個有着特定年齡心理特點和經驗積累水平特點的學生的感覺,解決學生的興趣點會在哪裏,難點會在哪裏,會有怎樣的不同於成人的感覺、想象等問題。第三是站在教師角度來讀。史繼輝老師主講的《淺談口語交際》有說有笑,有演有戲,調動了老師們的學習興趣,大家都融入到了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雲南大學碩士生導師納張元老師在《教育科研方法》講座中能聯繫自己、聯繫中外的教育現狀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讓我們都大開眼界,備受鼓舞。特別在談到文學方面,句句經典,字字精髓,他讓我們知道讀書的重要,明白寫作的真諦,他說“作家不但要看見一般人能看見的東西,更要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東西,一般人看得見的東西,用眼睛去看,一般人看不見的東西,用心靈去感悟。”說得多好啊,他就是一個能用心靈去感悟世界的感悟人性的真正的作家,他的講座他的作品都讓我們非常欣賞。

在培訓中無論是外出聽課學習,還是組內的老師課堂教學展示,都讓我感受着新課程理念的和風,沐浴着新課程改革的陽光,我異常珍惜這樣的機會。因爲他們爲我提供了寶貴的教學案例和資源,讓我從自身出發尋找差距,反覆的琢磨和鑽研,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對我來說,不論從理論還是教學上,這都是一個讓我進步的有效良機。在交流過程中,我也能積極參與交流討論,聆聽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從每一次的觀摩學習中,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都能有一次革新和飛躍,讓我對教學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大理學院爲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與提高的平臺,能來這裏培訓的老師無疑是幸運的。大家都很珍惜這有限的時間,寶貴的機會,我也不例外。在學習期間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按時到校,聽課專注,認真做筆記,積極參與討論,並認真去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作業。我非常清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總以爲做一個優秀的一線教師只要上好課,教好學生就可以了。現在我才明白,沒有深厚的積澱,沒有長期的浸沉,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何來縱橫捭闔,駕輕就熟。

總之,此次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猶如爲我打開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使我不僅得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啓迪,更感受到了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讓我們意識到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應有廣闊的知識,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正像一位老師所說的:“這次培訓,像梳子,幫我反思梳理過去的教學理念;像春風,給我送來了春的氣息;像舞臺,給我展示自我、收穫自信的機會;像燈塔,照亮了我努力的方向……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4

帶着幾分激動,帶着幾絲憧憬,參加化學骨幹教師最後一次培訓。因此我珍惜這次學習的每一天,不放過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在學習過程中我慢慢地認識到了自己的貧乏與稚嫩,學習逐漸地使我變得充實與幹練。經過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有了不小的收穫,有一些心得體會:

提高了自己的師德水準。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對教師道德有了新的認識,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

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本次培訓不僅使我對理清課改中的種種關係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的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更新了教育教學知識,把握了課標的精神,領會了教材特色,強化了專業知識,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水平。通過聽課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技術去搜集資料,如何更好地去學習,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戰勝了職業倦怠,明確了教師成長的足跡,重塑職業理想。聽了老師們的課,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很佩服她的那種執着的精神,相比之下,自己更應該學習,不要虛度光陰。

結交了良師益友,通過跟他們的交流,使我在教學思想、教學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此期間,我學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更多的是老師們執著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嚴謹勤奮、潛心鑽研、盡心盡責的那種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爲一個學者,他們那閃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讓我感染!這些,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嚴肅地思考現在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更認真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去走。

這次化學骨幹教師培訓,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帶給我們的啓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精神財富,是打開陳舊思想,釋放無限思緒的鑰匙,它象我心中永遠亮起的一盞明燈,指引着我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去奮鬥,去爲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

從見到培訓學員手冊的那一刻起,便感受到市裏對幼教工作的重視和用心。在爲期一週的培訓領略了十位專家帶來了精彩講座,內容涵蓋管理、安全工作、學習故事、家長工作、課程建設、園本教研、環境創設、區域活動、解讀兒童行爲等等,專家既有大學教授又有多位實戰在一線的基基層園長。讓我開闊眼界,受益匪淺,同時爲我拓寬了學習之路,指明瞭成長方向,也讓我尋找到自身短板和園所的差距。

一、學有所感,學有所獲

開班儀式上,尚局長語重心長的講話道出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工作成績和任重而道遠的重任。同時從尚局長還教導大家應該扛起自己肩上的重任,工作中滿含“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做好這份良心活,當好優秀教師,讓孩子眼中有光、靈魂中有愛、嘴裏會說。講話通俗易懂又不失幽默,更引人深思。王主任的總結則更加增強了園長們的責任心和信心。

(一)安全爲天,重在防範。安全是天,保教是地,天地人和纔是好的幼兒園” 。張教授的這句話道出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講座中,她引用真實的案例,進行剖析,診斷事故發生的緣由,以及如何界定責任等。讓教師們瞭解現行法律對幼兒園及其教師在各個方面的安全職責要求,以及怠於履行職責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明白了做好孩子的安全防護及意外事故發生後的如何應對和處理,如何做好幼兒園安全網絡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等,這些對於幼教管理者至關重要的一項必修課,這些具體的、可供操作的安全策略,值得借鑑。

(二)解讀兒童,有效教學。王小英教授的講座,百聽不厭。她以幽默詼諧的講解方式、抑揚頓挫的聲音、生動的案例,從走近童心與有效教學、有效教學與有效學習、正確認識兒童的學習、教學的有效性與倫理性、有效提問與有效教學等五個方面闡述了《有效教學理念與實施策略》。比如,如何學會有效教學?如何發問和理答?如何抓住時機,靈活運用不同形式的提問激活孩子的思維。作爲園長應如何引導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瞭解、觀察、解讀幼兒的行爲,明確自身角色,轉變由“尊師愛幼”轉向“師生互尊互愛”。引導教師如何避免無效的現象,做有效教學,做有文化的教育,做思想的老師。如何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只有認識到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只有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生命規律,解讀兒童,分析孩子,才能真正成爲孩子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合作者。

(三)專業引領,共同成長。張立新教授帶來的《專業標準下園長如何引領教師成長》,全面分析了教師的角色,成長階段與特徵,心靈成長的基本理念,引領教師成長途徑等五個方面。加深了對園長和教師兩個角色的專業標準和角色定位的認知。作爲園長要擔負引領教師成長,做教師的支持者、指導者、服務者的重任。特別是學習發展共同體的形式與做法,通過教學、培訓、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師徒結對、園本培訓等途徑不斷提升團隊素質。

(四)關注兒童,推進區域。秦紅園長帶來的精彩講座——《以遊戲精神推進區域活動,關注幼兒學習經驗》,更加增強了對其的敬佩與羨慕。秦園長介紹了收集、整理、篩選、改造、整合課程資源的經驗做法;如何從關注幼兒、關注生活、關注融合、關注傳承出發建構課程,以及拓展課程實施途徑等等,讓我們感受到課程的豐富性、適宜性、兒童化、生活化、情景化。幼兒園注重探索本土民間文化與兒童文化有機地融合,從而實現民間文化的傳承與幼兒教育雙向發展的園本課程特色。所創建的民間藝術、傳統文化爲主線的特色課程,開闊了我的思路。

(五)相信兒童,聚焦學習。周菁老師分享了學習故事的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兒童觀,要相信兒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課程觀則是幼兒園裏所有人、事和物、所發生的一切都是課程的一部分,兒童自主自發的學習爲主導(興趣);學習和發展觀,則注重在參與過程中個體在與人、環境和世間互動和互惠關係中的學習和發展。通過多個真實的學習故事,告訴我們學習故事就是主角是孩子、寫給孩子、爲孩子而寫、讓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價值看得見的故事,也使我進一步領悟學習故事不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理念、一套行爲模式,一種學習評價。教師的理念應從找不足、找發展需要,轉變爲發現兒童、發現能做的、發現感興趣的。

(六)貼近幼兒生活,建構課程。江園長以本園《生命探究》課程爲例,介紹了園本課程的框架、園本課程構建程序,課程運營模式,課程實施過程,課程管理。強調幼兒園課程的內容必須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必須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與學習興趣。課程的內容必須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和確定適宜的課程內容,而後組織實施與評價。

(七)家園合作,有效溝通。蘆園長帶來的講座《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有效策略,讓教師從教更幸福》對我感觸頗深。 “家園和諧全在平日功”,需要園所重視日常細節工作,預防在先。蘆園長以案例形式講解日常經驗所得的家長溝通的技巧,從園所、教師、班級三個層面講了家長工作的策略。提醒大家做家長工作要做到“主動溝通”、“尊重家長”、“換位考”、“平等對待”等,要與家長建立和諧共育的情感交流橋樑。特別是家長工作的“風險點”的辨識,爲我指點迷津,讓我茅塞頓開。

(八)三位一體,抓好園本教研。肖瑛園長的講座《從園本教研的角度談如何做一名好園長》結合實踐工作,以園本教研爲抓手,重點從自我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位一體”的基本方法做起;如何以教師成爲主體,解決本園問題;教研中遵循教學研究的基本規律,採取科學的研究方法,做好園本教研的。特別是講到了“管理8落實”即中心工作、園務值班、部門談話、聽課評課、常規管理、進班上課、自我學習、師徒帶教。這些實踐經驗做法,源自於日常工作的經驗積累,展示了江園長作爲園所領航人所具備的高素質,以及如何把園所管理的科學、規範有特色。

(九)挖掘資源,基於兒童創設環境。錢劍閱園長從《基於兒童的環境創造與創設》的角度展開。園所實景照片展示出了梅李幼兒園在環境創設過程中,要讓兒童迴歸本位,如何讓教師迴歸本源,遵循生命成長的規律、尊重幼兒教育的規律,發現、捕捉兒童的興趣與需要,提升課程質量水平。讓幼兒園迴歸本土,在幼兒熟悉的環境中挖據幼兒感興趣的現象事物、材料、文化、民俗等課程資源,讓幼兒在與資源的相互作用中得發展。

(十)全天候、全活動、全兒童,觀察解讀兒童。常教授帶給我們《兒童行爲觀察與解讀》講座,講座運用理論講解、案例分享、現場互動等多種形式。常教授一開場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觀察兒童理由,那就是:

(1)瞭解兒童是教育兒童的前提與基礎,而“觀察其行爲背後的內在意義,是“瞭解兒童”的最佳手段;

(2)觀察兒童行爲的目的在於解讀其行爲背後的內在意義,如”動機、意念、情緒等,真正解釋孩子的興趣、需要、思想、價值觀或個性特徵;

(3)爲教師設計適宜的課程、調整教育行爲,給幼兒以適宜的引導提供依據;

(4)是教師體驗職業幸福的必由之路。 “將觀察放在全教育視野下:全天候、全活動、全兒童。一日生活皆課程,時時處處有觀察。”

十個講座,案例解析,現場互動,經驗分享,對幼兒教育有了更深層次、更準確的解讀,做到有理有據,有理論支持。

二、學思踐悟攜愛前行

作爲引領園所發展的領頭人,通過學習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一是意識到自己在各方面有那麼多的不足,二是感覺到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任重而道遠。我將不斷豐富自己的管理知識,切實轉變教育管理理念,讓理論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當好教職工的支持者、引領者、合作者。

1、名園風采令人歎爲觀止,做到活學活用,立足園所實際借鑑學習。

2、引領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能夠真正學會觀察和傾聽,正確評價兒童,發現兒童更多的學習品質;引導幼兒深度學習,進而寫出更多有深度的案例。讓每一位老師能做到相信兒童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讓每一位老師都相信每一個兒童都有無限可能。

3、開展好園本教研,做好專業引領。以遊戲精神推進區域活動,基於兒童創建好適合兒童的環境。

4、培養全員安全意識,要有安全敏感度,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掌握運用能可供操作的安全策略。

5、借鑑經驗,建立家長工作危險辨識源,做到防患於未然,變未知爲預知,變被動爲主動。讓家長工作和諧融洽,園所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恆者行遠,思者常新。既然選擇幼教,理應愛上幼教,紮根幼教,不忘初心,我願始終做一個心中有愛的園長和老師。在學習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攜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