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精華】演講感恩演講稿合集4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演講感恩演講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演講感恩演講稿合集4篇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1

有一首歌這樣唱到:“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熟悉的旋律和質樸的歌詞曾經感動過無數人,說起感恩總有數不盡的溫暖涌上心頭。

人生在世,總有很多的恩情要報答。上報國恩,下報親恩。親恩中最動人的應該是慈母之恩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用一個經典的細節,貫通了中華民族最質樸無華的情感,把慈母之恩融入到亙古以來共同的血脈,讓我們體會到母愛的聖潔、崇高和無私。

母愛是燦爛的陽光,熾熱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淨化心靈、蓬勃生春。她以博大的襟懷呵護萬物、哺育生命。

母愛是盎然的綠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氣清新、彩蝶飛舞、百花繽紛,她是沒被名利污染的一方淨土。

母愛是明快的山泉,澄澈而潔淨。她純而不冷、天真無邪、無暇真誠,她能洗滌一切污濁。

朱熹說過:“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孔子,中華民族就會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這是對孔子的極高評價。這位影響深遠的大聖人是誰培養出來的呢?

孔子母親顏氏,30歲出頭就白了鬢髮,爲了孔子上學日夜操勞。儘管家境貧寒,但她非常重視對孔子的教育。她教孔子識字,7歲時將他送到晏平仲的私塾學習,無私而偉大的母愛,鑄造了一代聖人。孔子24歲時,母親與世長辭。孔子十分傷感,服喪三年,時時感念母恩。

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我們看到了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看到了爲兒女留下巨幅十字繡作爲未來學費的癌症母親姚厚芝;看到了失聰兒子的陪讀媽媽陶豔波,她們帶給我們的是深深的震撼。

陪讀媽媽陶豔波的故事尤其感人。她的兒子楊乃彬一歲的時候,因爲一次發燒耳朵喪失了聽力。爲了給孩子治病,她四處奔走求醫,但收穫的始終是絕望。很多人勸她把孩子送到聾啞學校,但都被她果斷地拒絕了,她陪在兒子身邊,從早到晚都和兒子一起學習,做兒子的老師、陪讀。她還專門從老家黑龍江到北京學習脣語,然後一點點的教兒子說話、識字。十六年陪讀,她是兒子的同桌,她作兒子的耳朵,讓兒子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這無聲的母愛。

在陶媽媽身上,我們看到了世間的大美,人間的大愛,當今社會,物慾橫流,有人說值得我們感動的事情真是太少了。但是我們很慶幸我們有暴走媽媽陳玉蓉割肝救子,有癌症母親姚厚芝苦繡巨畫,有執着媽媽陶豔波艱辛陪讀……是她們讓我們的眼裏充滿淚水,是她們喚醒了我們沉睡的心靈,更是她們讓我們學會了感恩。

每當我思念母親的時候,感恩的心就會生根發芽,長成夏天的綠蔭。母愛讓我讀懂了現在,甚至讀懂了未來。

我的家庭情況比較特別,但從小到大母親都是那個給予我最多關愛的人。媽媽的愛早已變成習慣,因爲那愛早已融入到香噴噴的米飯裏,融在情切切的噓寒問暖裏,融進那二十一年的默默付出裏。出門時的聲聲叮嚀,生病時的悉心照料,難過時的耐心勸導,在我靜默時更加清晰,更加美好。我常想懷着感激的心對母親說:“媽媽,謝謝您,我愛您!”可是,相對媽媽的付出來說,這句話是多麼蒼白呀!但是我們還是要把感恩掛在口頭,放在手頭,藏在心頭。因爲歲月靜好,感恩常在!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母親吧!不要認爲母親的奉獻理所當然,也不要認爲我們的索取順理成章,用感恩的心尊重母親,用感恩的心幫助母親,用感恩的心打動母親!

“紅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乳虎嘯谷,百獸震惶,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四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肩負着時代歷史使命,前途似錦的大學生們,正是祖國母親的希望。讓我們把感恩母愛之心,推而廣之,懷揣一腔滾燙大愛,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讓我們一起攜手讓感恩之花綻放在母愛枝頭,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老師》。

週末我閱讀了一本好書,那就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看完後,最讓我難忘的是《老師,你好》這一課。文中講了三個故事。

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爲了表達對教練的感謝,xx把獲得的金牌獻給了他的教練。

最讓我感傷的故事是:汶川大地震中,爲了保護學生而英勇獻身的老師們。

讀完之後,我知道了老師是天底下最神聖的職業,他培養着祖國的花朵,爲花朵遮風擋雨,給花朵一片愛的海洋。

我永遠也忘不了老師對我的關愛,對我的呵護。

有一次,放暑假,我感覺腿疼,爸爸媽媽帶我到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的結果是滑膜炎。醫生說這種病要臥牀一個月以上,不能走路,要靜養。

開學的日子一天天的逼近了,怎麼辦呢,不去上學會耽誤課程,去上學,難免要走路。後來爸爸媽媽給老師說明了情況,老師說:“讓他來吧,我保證不會讓他走一步路。”就這樣,我到學校上課了,每天下課,老師總要走到我的位置上來關切的問我:“ xx,想喝水嗎?想上廁所嗎?”老師臉上那親切的表情,讓我感受到了媽媽般的呵護、關愛。就這樣,老師一天天的這樣關心着我,照顧着我。後來,在父母和老師的精心照顧下,我的病終於治好了。

不論我遇到了什麼,您都會與我一同面對。老師,在我的眼裏您是神聖的。我發自內心地感恩您,我的老師,感恩您爲我所做的一切!

感恩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就在日常的點點滴滴:課堂上,你的專心聽課,這便是感恩;下課後,遇見老師一聲禮貌的問候,也是感恩!用優異的成績,用你的進步,更是對老師的感恩。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3

敬愛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你們好!

非常榮幸由我代表全體同學做今天神聖節日的演講。今天就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同學向所有孜孜不倦耕耘在教育土地上的老師道一聲:老師,祝您節日快樂!

今天,在這莊嚴神聖的9月10日,今天,收穫的喜悅在人們心底盪漾,我們請您——親愛的老師,聽一聽桃李對園丁傾訴衷腸。老師,您的無私奉獻我們看在眼裏,您的不求回報我們記在心裏,您用畢生的青春和熱血爲我們築起了一道信念的長城!

您甘於當人梯,用微笑着的堅韌,讓學生踩着您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您樂於當園丁,用執著的勤懇,讓科學的百花園永遠五彩繽紛,您勤於當春蠶,用非凡的才能,讓知識的綢緞從我們身上延伸;您就像一隻只蠟燭,用百分之百的忠誠,燃燒自己給人間帶來光明!

老師,您常常爲我們的調皮而煩惱,認爲我們還小,不懂得你們的苦心,其實,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懂您。您的心博大深遂,它包容着環衛工人的心;容不得半點污穢和垃圾;它包容着航船舵手的心,無時無刻不關注着風向和航道;它包容着母親的摯愛,園丁的職責,老頑童的天真……

一切一切都是爲學生奉獻的心。我們的成績中凝結着您的辛勤汗水,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您在爲我們導航,嚴厲的責備是“恨鐵不成鋼”的'關切,誨誨教導又是“望生成龍”的心願,我們怎能不懂您呢?

可能由於我們的年少衝動總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現在請您原諒。課堂上開小差的我們,操場上亂跑亂撞的我們,有些壞毛病的我們在一天天長大,我們不再只會保證,而是要用行動證明自己將是您的好學生!

敬愛的老師,您在我們心中是永遠燃不盡的蠟光。擔負神聖職責的您在我們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感激您!

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裏,祝您身體健康,事業有成,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最後我用最樸實又最真摯的話語高聲呼喊——老師好!

謝謝!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爲我操勞的痕跡。啊,爸爸沒變,大山般的父愛沒變。我依然感受着他的溫暖,他的愛。

那是我住院期間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後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裏提來的家裏做好的飯菜,迎着凜冽的大風,冒着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又出去爲我買餃子。天黑了,風更猛了,雪更大了.這時,雪人似的爸爸一邊走還一邊說:“餓壞了吧!”看着爸爸慈祥的面容,摸着爸爸凍得通紅的雙手,我感動得流淚了。“爸爸,爸爸……”我在心裏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卻彷彿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裏;爸爸的關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出院.

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愛,對我的呵護和關懷。我能爲他們做些什麼?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哪怕是爲他們垂垂肩,洗洗碗,給他們唱段曲兒,陪他們逛逛街,散散步,我也會感到心裏的安慰。學會感恩,學會報答,我彷彿一下子長大了:我用心學習,不讓他們爲我操心;我搶着洗碗揀菜,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我經常哼哼小曲,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爲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爲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爲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國小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着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爲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爲如此纔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