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工作總結

中學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總結

中學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總結一

中學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在學校計劃的安排下,結合我校計算機的硬體實際情況開展了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工作。學期臨近結束,回顧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 思想政治方面

積極參加政治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會議及本組開展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升旗儀式。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維護教師形象,為人師表。在日常生活中,以真誠與人交往,和其他老師們團結協作,愉快的開展工作

二、結合計算機的硬體實際,開展好常規教學。

1、開學初,便結合我校的計算機硬體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並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上課。在教學過程中,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都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分析,思考在現有計算機軟硬體的實際情況下如何實施教學,並寫成教案上課。收到較好的效果。

2、在教學中,我經常研究學生的思想發展變化,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我們從光碟上或到網上去找了一些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的小遊戲,把這些遊戲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後給學生玩,讓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並有助於學生智力發展。經本期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不但掌握了規定的資訊科技知識和達到了規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還從遊戲中學到了許多其它的知識。資訊科技課已經成了學生十分喜歡的課程之一。

3、在教學之餘,我們還努力搞好我們的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裡,學生學到許多平時在資訊科技課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有的學生學會用計算機來解決一些其它學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三、加強教學教研,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教學的成敗取決於教師,教師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本學期,在教學之餘,加強了對業務的鑽研。

在本學期,我們資訊科技老師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探索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在網上還注意收集相關資料,以擴大學生的視野。

學期末,我對各室的電腦等相關裝置進行核查、登記,並做好責任人的簽字工作。

四、充分發揮的優勢,提高學校辦學的資訊化發展的水平。

作為資訊科技教師,應走在學校資訊科技發展的前沿,除了搞好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外,我們還擔負著許多其它的任務。學校其它學科公開課的課件製作。

資訊科技是一門不斷髮展的學科,展望學校的發展和學科的發展,我覺得還有許多知識要學,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2.提高資訊科技教學水平.

辛莊國小雖有資訊科技學科教材,但因無微機室,使得課程無法正常開設。由於機器老化,微機數量較少,而針對以上情況,首先,在做好硬體建設、完善網路建設的同時,還應努力做到專職專用,保證教師專業與所任學科的一致性。其次,各級教育有關部門要把資訊科技學科納入考查範圍,與教學獎懲掛鉤。,以此調動學校和教師對資訊科技課的重視,提高教學效果。

3.建設資訊資源庫。

近年來,由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材不斷的更新,原有的教學應用軟體已大不相適應,學科素材庫極度短缺。但受其編制軟體人觀點、立場、應用習慣和知識領域等因素限制,很難在資訊教育中、尤其農村學校教育中發揮應有效應。使其功能發揮受到很大限制。教育部門可集中配置學科音像資料和必備的學習軟體,實行定點定員管理,為搭建交流資訊教育應用軟體的平臺,經費可採取共同出資共同享用的'辦法解決。

4.實現學校教育網路互聯。

我校沒有自己的教育資訊網和自己的網管中心,還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市、縣、鄉、校教育主幹網點連線。著眼未來, 今後幾年要建設基礎教育資訊網資源中心,加速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建共享體系。

中學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總結二

資訊科技在我校七到九年級實施教學的課程,七至九年級每週每班1課時,是國中的必修課程,該課程的開設對於學生資訊素養的提升,對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現階段資訊科技課的教學目標是主要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著眼於使學生掌握資訊科學、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注重培養學生資訊採集、加工、釋出等資訊處理的基本技能,促進和提高學主動利用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用於學習和生活,當然最重要的還在於國中升學的資訊科技考試,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及教學要求。 本校開展資訊科技內容包括資訊科技基礎、辦公軟體的操作、FLASH、Photoshop、電子郵件和QQ等知識。

一、 不斷學習提高個人素養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時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在工作之餘,學習與農遠工作和資訊科技教學及計算機維護的相關知識,學習外地資訊學(計算機)程式設計等輔導經驗,努力提高個人的業務水平,為資訊科技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紮實細緻地做好教學工作

備課對於每門課程的教學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資訊科技學科教學也不例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我首先對所要教授的知識進行全面的研究、歸納、總結,並根據教授物件的不同特點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與方式。在此基礎上將所備內容在計算機上進行逐一推敲、驗證、演練,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識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將每個知識點構造成一個操作性例項,通過對例項的演練讓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準確、完整的認識,由此得出相關的結論。從而做到對人、書、機三者進行有機結合的備課,本學期開始逐步進行電子教案的設計,目前已經設計了七年級下冊和八年級下冊的電子教案。

根據資訊科技學科的基本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即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下進一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計算機課程操作性強、更新速度快、創造性強的特點都要求我們必須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地學習,才能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識的發展更新並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如果單純地依靠老師的教授,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將總是有限的。

在教學中,學生所使用的教材為廣西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材能夠貼近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教材的特點,因人而異地設計適合於學生參加的各種興趣活動,並在活動中加強的教育的示範與引導,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指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並在教學中,注意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學習知識比較快、技能掌握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利用空餘時間進行一些自主學習,達到提高的目的。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課時儘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看。這樣比單純地告訴學生步驟,再讓他們去練效果更好。因為在老師演示時,同學們不僅看到了整個過程,還看到了結果,這比紙上談兵要有效的多。在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軟體,上課時,老師在教師機上演示,學生通過網路在自己的螢幕上觀看,對老師的操作過程和結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講課效率。例如,在七年級教授資源管理器中檔案與資料夾的移動時,我在教師機上直接把某一檔案從一個資料夾拖到另一個資料夾的過程演示給學生看,再開啟原始檔夾與目標資料夾讓他們看移動後的結果,一目瞭然,比起告訴學生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再讓學生去做的方法來,真是事半功倍。

正所謂"百看不如一練",學生親自動手練習要比聽、看有效得多。教師通過對知識的講解、演示,只能使學生把一個模糊的概念轉化為其思維體系中一個模糊的認識,而能不能將這個認識清晰化,關鍵的一步就是能否讓學生去動手、去實踐,在實踐中把握真知,在實踐中創造成果。所以,在課堂上我加大上機時間在教學時間中的比重,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練習,把模糊的認識清晰化;並能有進一步的提高和創造。例如,在七年級講解認識計算機這一節時,對儲存容量的單位的教學,並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而讓他們看檔案、資料夾的屬性,通過看屬性中檔案的大小及硬碟的容量,學生對容量的單位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資訊科技課,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幾種操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一種思想、一種意識,為我國各產業的長足發展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學生,是未來國家的建設者,如何使將來有更多的有志者為我國的資訊科技產業作貢獻,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把我國資訊科技業的現狀講述給學生,讓他們知道我國資訊科技業在世界上的位置,不斷激發起他們好好學習、為國效力的決心和毅力。

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實際做起,注重落實,注意細節,使學生能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本校開展資訊科技課以來,我堅持不懈地努力,認認真真的工作,學生的操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三、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

在資訊科技課中問題解決的學習,學生面臨的是一系列的綜合性問題,如資訊的蒐集、功能的實現、顏色的搭配等,這都需要依靠學生的集體智慧和分工協作。這時,協作既是學習的手段,也是學習的目的,通過協作學習和研究,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取得高質量的成果,與此同時,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生還要學會如何交流和協作,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態度,表達、傾聽與說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

在FrontPage、PowerPoint教學中,我都是安排3-4人來合作製作。在機房上課的座位,也由原來按班級座位順序,改編為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由組合,但為了防止課堂上出現混亂情況,教師應在課前就作好計劃安排:先列印座位表格,由課代表在上課前就做好座位安排記錄,並且通知到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座位號,再把座位表交給教師儲存,這樣,在機房上課時就不會出現亂找座位的混亂現象了。

學生們都因為和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坐在一起,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也增加了協作的主動性,製作成功率就會大大地提高了。

四、 精心積極地實踐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方面

利用網路,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通過網路,教師可以獲得所教學科的各方面資料,拓寬學生視野,優化課堂教學。比如:在教室裡,教師可以用操作電腦,展示教學課件;播放VCD、DVD、錄影等格式的教學片。教師們利用教室裡的網路終端裝置,自制教學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中的難點;變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難點;巧設練習,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重視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生在個性發展及特長愛好上的發展上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愛好和知識需求,在課堂上我們會發現總是有少部分學生對一些學習內容興趣不大,如果再施加給他們高要求的學習任務,也只是徒勞的。為了實現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我們應對這少部分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降低目標標準,使這些學生只要按照課本、教師的要求去做就能完成任務,讓他們也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六、 努力做好教學微機、校園網路和學校網站的維修維護工作

學校電腦室已經使用有3餘年了,因年久和使用頻繁,微機的故障率較高。為不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維修維護,不計報酬。為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保障校園網路暢通無阻,我經常測試、檢查校園網,認真學習,研究探索新方法、新路子,不斷提高自己的網路攻尖技術。為確保學校網站健康、及時地對外發布,我經常維護伺服器,加強伺服器系統安全性,優化網站系統。

存在的不足是,學校微機室不夠用,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不繫統,再加上學生們剛上國中,自律能力不是太好,所以在抓紀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相對來講預先預備的教學內容的進行有一定的難度,這些都有待以後改進。

唐旭勳

中學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總結三

這個學期,我們資訊科技教研組的教學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先後花費資金十幾萬元為學校新添置了一個擁有三十臺微機的電子閱覽室,為一個擁有四十三臺微機的舊機房從10M頻寬的集線器升級到100M頻寬的交換機,從而實現了我校兩百多臺電腦全部接入校園網的願望,撤除電子備課室,新置課件製作中心,為每個學科辦公室配備一臺微機,解決了教師做課件、查詢獲取資訊不方便的難題,併為三個計算機教室配備了新椅子。使我們資訊科技教研組的老師得到了莫大的鼓舞。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援下,我們資訊科技組的老師也在這個學期立足實際、搞好教學,並且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在這個基礎上,還為各級資訊科技競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現將這個學期教研組工作總結如下:

1、 立足實際、搞好教學。

我校的學生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擁有一些轉學生,與其它學科不同

的是這些轉學生之前從沒有學過資訊科技,在這方面是個空白,甚至不知道滑鼠的用法,不知道開關機的方法,而其他的學生呢?已經會在網路上的芳鄰查詢遊戲,知道怎麼將一個資料夾共享、隱藏、給共享加訪問許可權,有的時候老師都拿他沒有辦法。怎樣讓一個從未接觸過資訊科技知識的學生,熟練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識,我們組的老師進行了“分層教學”的模式,並加強個別輔導、實現同學間一幫一、多幫一,基本解決了常規教學中難以攻克的難題。

2、 立足教學、搞好教研組工作

在教務處的要求與指導下,這個學期的教研組工作是非常正常的,每個月都有教研組工作小結,集中學習的時間、地點,內容落實,並有記載,每月至少有一次專題性理論學習,內容針對強,且有帶頭中心發言,積極參加教研組的課堂教學專題性研究。每月組內至少開出兩節研究課,每月至少聽課四節以上。並做好聽課筆記。

3、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組內三位教師平時注重自己的文化、業務學習,能攻記一本教學理論書,泛讀兩種以上雜誌,撰寫一定質量、教學論文,卡片摘記每月十張以上。任何教學活動總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條主線,資訊科技更是如此。在學校領導的支援下,筆者參加了2002年浙江省資訊科技骨幹教師備課會,參加了溫州市低年級資訊科技備課會,組內三位老師參加了市資訊科技教師教學研討會。筆者製作的兩個課件被市電教館評為兩個一等獎,在該次評比中一等獎僅十三名,為我校爭得了榮譽。

4、 競賽輔導成果較好

本學期我組組織學生競賽輔導八十餘次,合計八百餘人次,溫州市資訊學奧賽中,吳豔麗老師指導的朱蕾同學以溫州市第十四名的成績獲得了瑞安市唯一的三等獎,為我校及我市爭得了榮譽。我校的周允慶同學被市電教館選撥為瑞安市三個之一的選手參加溫州市青少年現場網頁製作比賽,比賽未果,我校的胡玉樹同學被市電教館選撥為瑞安市五個之一的選手參加溫州市現場手操報製作比賽,比賽未果。但本身能參加就是一種榮譽,說明了市教育局、電教館對我校資訊科技教學的充分肯定。

根據上述總結,我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綱,研究好學生,爭取學校領導、師生的支援,就能創造性地搞好資訊科技課的教學,就能使我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