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工作總結

學科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科德育滲透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科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學科德育滲透工作總結1

一、我校德育滲透的途徑的情況

(一)學科中有些內容在德育意義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內容本身就是介很好的德育教材。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內容向學生傳輸道德文化知識。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是教學工作客觀規律的反映,是由教學具有教育性這一特點決定的。

1、教學過程具有教育性。教學過程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認識能力,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道德品質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培養認識能力的同時,必將影響學生思想、品質、意志、性格的發展。在學校教育中,學科教學所佔時間最多、最長,對學生影響也就最大,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培養著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觀點和態度,影響著學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觀的形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智育人,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適應我國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2、教師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學什麼,怎樣學都有賴於教師的指導。而這種指導成功與否又與教師自身形象即教師本身的職業道德形象和智慧結構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教師自身形象的直接體現就是教學中的“講臺形象”。教師教學中的“講臺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師素質的綜合體現,是教師學識、才幹、教學技巧和品德修養等多方面素質的集中表現。因此,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在學識、思想、儀表、操行等方面都能顯示出較為完美的講臺形象,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非語言行為的作用,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外,以教師的整體形象對學生產生整體的實際影響。

3、教材內容具有教育性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中、國小教育的目的、任務所編寫的學科教材內容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嘗觀點和方法選擇、組織的,注意了教材的思想、政治傾向,使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裡的有關知識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現實和長遠目標聯絡起來。因此,學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一句話,具有教育性。

4、明確掌握知識與加強德育的關係,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一個能動的認識過程。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目的,對學習的積極性起著決定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引導他們把個人的學習與祖國的前途聯絡起來,培養他們愛祖國的品德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就能給學生以巨大的學習動力,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亦是說學科知識是提高學生思想素質的基礎,而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反過來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積極的影響。

5、注意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指導,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學科知識為基礎的,是知、情、意行的統一發展過程。其中“知”是指對思想、道德的認識,是一個學習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認識過程。因為課堂教學是完成智慧的主要途徑,當然也是向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途徑。因此,學科教學加強德育工作,最主要的還是通過課堂教學這一環去完成。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慾望是影響學習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教師教育的結果。教學中思想教育因素的發掘,學生正確思想觀點的形成,思想覺悟的提高無一不是教師教育指導的結果。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引導學生知識學習的同時,加強德育指導,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學科教學內容是科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要把德育滲透於學科教學之中,就要根據學科實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識教學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學科德育特點及其實施

1、學科德育有共同特點又有各自學科的特點。學科德育的共同特點:一是以知識為載體。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學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都是同本門學科的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語文學科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文質兼美的愛國篇章的學習相結合;歷史學科以祖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實為載體,尤其是通過近代落後捱打的史實、中國人民前赴後繼反侵略鬥爭和無數仁人志士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事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地理學科通過祖國的地理環境、遼闊的疆域、豐富的資源、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運用我國燦爛的科技文明史,我國曆代科學家熱愛祖國和創造發明的事蹟,解放後我國在這些領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等,以上這些事實充分說明,德育以知識為載體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能夠給予學生深刻的影響,形成強大的內化力量。

現代教育的重要標誌就在於更加重視知識載體的作用,而任何知識、技能的傳授又總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聯絡的'。學科德育以知識為載體,體現了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二是面廣量大時間長。僅以必修課來說,國中有13門學科。這些學科遍佈所有知識領域,其延續時間,短的一年兩年,長的貫穿3年。各門學科都具備德育滲透的功能,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三是有切實保證。學科德育有固定的課程、相對穩定的教材、排進課表的課時、專職的教師和評價考核的制度,而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在學科的學習上。這些條件切實保證了各學科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在教學中實施德育。

四是細水長流、潛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從品德行為的養成、基本觀點的確立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知識經驗的積累是基礎,對教育內容的領會、接受、內化是關鍵,實踐、認識不斷反覆由量變到質變是過程。各學科教學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識經驗,學科德育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有采取灌輸的方式,不少又是採取滲透的方式,使學生在接受各科知識的同時受到感染和薰陶,潛移默化,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有利於學生吸納,並在學習運用和實踐活動中逐步深化。學科德育又有各自學科的特點。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是德育的顯性課程,擔負著比較全面和比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既是學科德育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學校德育體系中的一條主線,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2、學科德育的實施課程改革方案是學科德育實施的依據。

課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了加強德育的指導思想;在總的培養目標中,規定了提高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適應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目標,並相應地規定了思想品德素質在國小、國中、高中的分階段、有層次的目標;設計了顯性與隱性結合的“三線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課程體系,要求面上各門學科、各個領域都要滲透在貫穿德育工作,落實到各科課程標準和各科教材中去,使顯性德育課程外的各科,都作為德育的隱性課程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寓德育於各科教學和各項活動之中。

3、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有明確的德育要求和內容。學科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和教學的依據,這次我們分析了中國小20個學科的課程標準和部分教材德育滲透的情況。總體上看,課程改革方案加強德育的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得到了貫徹和實施,各學科的課程目標、教材編寫要求、實驗操作和練習、教學評估,都有相應的學科德育要求。各學科課程教材德育滲透的主要內容,我們在《學科德育滲透一覽表》已作了歸納。這裡僅舉高中數學的課程標準為例作為說明。學科德育滲透在教師的教學中逐步得到體現。

(三)學科德育滲透中的問題及原因

課程教材改革幾年來,我校各科的德育滲透雖然取得不少進展,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1、學科德育內在聯絡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難以形成“合力”。

各學科智育的任務和內容各不相同,因而德育的“載體”也就不同,學科德育往往容易強調自身特點,各行其事,難以形成合力。以中學為例,同一年級學科一般都在十門或十門以上,但所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學生。如果不去研究學科之間德育橫向的有機聯絡,就很容易重複,或有的過深,有的過淺,有的可能缺漏,就不能綜合實現它們的德育功能,使德育工作難成合力,不利於學校德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同一門學科,在不同年級面臨著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同樣需要研究它們德育之間縱向有的機聯絡。

2、學科德育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性,留下“斷裂層”。一是教師之間的不平衡。教師教書育人的意識強,才能在鑽研教材中注意發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學中發揮學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師育人意識薄弱,即使課程標準有明確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會視而不見。同一所學校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甚至同一個學科不同的教師之間,學科德育滲透與否,成效如何,差別是很大的。對學科德育滲透重視並積極實踐和研究的,總的來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隨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二是年級之間不平衡。這些不平衡性的存在,就使學科德育的縱向之間,橫向之間的銜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斷裂層。

對於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我們還來不及作深入的探討,初步分析,是否有以下幾點:一是整個教育體系尚未徹底擺脫單純應試教育的模式,新的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體系尚未完整地確立,突出表現在考試評價、招生、招工的機制上,教書與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學科滲透德育有時就變得可有可無。二是學科德育總體協調不夠,除了課程標準制訂中的問題外,編寫教材、培訓師資、教學研究三者之間也有脫節現象存在。

二、學科德育滲透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因勢利導,淡化德育痕跡。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學科教師進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與效應相對應,注意改善與教育物件的關係。古人說,寫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顯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們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愛心換愛心,以信任換信任,注意因勢利導,淡化德育痕跡,讓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進行,增強德育的滲透性和效果。如一次教學中,我發現一個學生在搞小動作,暗示多次未改,我將他叫上講臺,請他在黑板上左手畫長方形,右手畫正方形,並且左右手同時進行,學生試多次後表示畫不出來。我問:這說明什麼道理?學生回答:一心不可二用。借事明理,沒有批評、訓斥,讓學生懂得了道理。

2、不牽強附會,避免生搬硬套學科教學滲透德育,一定要按學科自身的教學特點,結合每一節課的具體內容,自然地在課堂教學滲透德育,切不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的硬性滲透,不要因為強調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節課都戴一頂德育“帽子”,或栽一條德育“尾巴”,殊不知,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的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培養就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3、客觀、公正、尊重事實。學科教學在滲透德育的同時,還應注意客觀公正,尊重事實。對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要一分為二。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一種傾向轉為另一種傾向。不能一說重視德育,對學生錯誤就以點帶面,抓其一點不及其餘,上綱上線,深挖思想根源,嚴而無格;一強調與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保持一致,教學中就“報喜不報憂”,誇誇其談,華而不實,只講國家在學科領域的成就,不談其差距。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視德育。

客觀公正評價學生,客觀公正評價社會,才能增加學生對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們既要講古代燦爛文明,又要講當前四化建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既要宣傳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又要讓學生看到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既要講改革開放的意義,又要強調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蝕的必要性;既要讚美祖國的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蹟破壞的嚴重性等。讓學生既為之鼓舞,又為之憂心,進而為國家、民族的繁榮、富強而奮鬥。

4、注意“四點”,增強效果。學科滲透德育應注意創造良好氣氛,態度要真誠、熱情、尊重學生,注意學生的個性特徵和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充分準備,尋找彼此溝通的接觸點。切忌主觀武斷,信口開河、海闊天空,缺乏重點和針對性。總之,要民主一點,幽默一點,熱情一點,客觀一點,才能增強德育效果。綜上所述,學科德育目標是教學大綱和中國小德育綱要的綜合要求。

綜上所述,學科德育目標是教學大綱和中國小德育綱要的綜合要求。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強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良好學風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於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把加強德育具體落實到教學工作的實處。德育是教育的一個永恆主題,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一個需長期堅持的複雜工程。教師必須先要自己有德,成為"以德育人"、"以美傳美"的楷模。教師更要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開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細水長流"地實施德育滲透,成為共建德育網路的專家。

學科德育滲透工作總結2

為了貫徹落實德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方面做了些努力,下面就如何實施切實可行的課程引領策略,使得“德育在學科中”得到很好的體現,談談我們的思考與實踐體會。

一、挖掘內容,優化教學

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全員性策略,教師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諸方面滲透德育教育來優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1.認真研究教材,期初制定工作方案。

每學期初我們分別召開各年級任課教師會議和學科教研組長會議,探討各學科的德育教育點。語文、社會、思想品德、英語等學科要充分發揮人文學科的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基本國情教育;數學、自然等學科,要通過中國和世界科技發明與發展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教育,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音、體、美、勞等學科也要結合學科特點,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質,激發愛國主義情感,磨練意志品質,培養團結協作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明確了各科的德育教育點,各教師制定學期工作計劃,由教務處統一檢查。

2.注重教學細節,落實每個環節。

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德育滲透也同樣如此。德育滲透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從課前準備到課上有規矩地回答問題,到作業本的使用等方方面面,我們要求教師要在細上下功夫,要高處著眼滲透德育教育。比如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細化德育工作,我們要求教師要寫好每本學生作業本的批語,使作業批語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樑。教師要注意規範用語,儘量多使用鼓勵語言。我們還專門對教師的作業佈置與批改作檢查,有的老師確實批語寫得很好,學生的作業本不但有等級標誌,還有“你做得好極了!”、“你的答案真精彩,老師也沒有想到”等批語。這樣的批語確實暖人心。對於作業批改不認真,作業量過多的教師我們通過教研組長反映給教師,希望及時改正。為了更好地落實德育教育,我們還組織了七、八年級“綠色作業班”評比。我們還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比如xx年12月舉行了以“教研活動課題化”為主題的教研活動,號召全校教師說課、上課、聽課,使學科的德育教育真正細化,落到實處。

二、學習交流,真情奉獻。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現代教育越來越需要教師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它將直接關係到教育事業的生命,這也是學科教學德育滲透向深度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在今年3月還邀請了上海市特級教師張人利校長來我校就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學科德育教育,培養同學們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等方面作了探討,使老師們獲得較大的收穫。

三、專題研究,深化滲透。

在各學科教學滲透思想教育取得初步進展的情況下,考慮到語文學科德育教育有一定的基礎,故我們決定在語文學科方面搞專題研究,從而把學科滲透思想教育工作引向深入。我們全體語文組老師在學科德育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1.學生在交流隨筆中默默成長。

我們語文組老師每週佈置學生一至兩篇隨筆。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造成相互學習的氛圍,老師們在課堂上讓學生交流,自挑文章相互批改。學生對隨筆交流非常感興趣,主要原因是這些隨筆都是學生的真實生活寫照,隨筆的交流成了他們思想的一種交流,甚至成了一種獨特的班級文化交流。有的同學在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壞習慣沒有贏得同學的喜歡,相反是令人討厭,決定改正;有的學生因為看到同學在家中的良好表現,開始意識到自己平時對父母的不敬是多麼不應該;也有的學生因為看到同學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做好一件事,開始意識到自己逃避困難是不正確的;還有許多學生寫到的美文美德,不用老師多說,在學生自己的交流中,學生早已是暗中受了影響。

2.課前演講是我們教育學生的又一方法。

我們語文組老師善於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活動。比如開展課前的一分鐘演講。記得江英老師班有一次課前演講,一女學生建議講講同學上網咖、看電視的問題,原因是班中有一些同學進了網咖。但學生有顧慮,怕講了真話後,她點到名的上網咖學生會被老師批評。江老師同意學生只要講的是真話就不批評,結果那次演講,那位女生出奇地成功。因為她瞭解了同學們真實的想法。不過老師也發現上網咖和看電視對學生有很大的誘惑力,如果不讓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肯定是不行的。於是,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江老師就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網咖、電視對中學生利弊談》,逐漸形成一致的看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以為改變人的行為必須首先改變人的思想,有了正確的思想才會有良好的行為。

3.上好每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

新課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生動活潑,學生參與面廣,結合綜合活動可以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比如七年級上冊有一個“我愛我家”的綜合活動。我們語文組老師覺得這是一次孝敬父母教育的好機會。老師們讓學生回家找老照片;讓學生以採訪的形式訪問自己的父母,瞭解自己的成長經歷,把家裡的故事整理出來。採訪結束後,全班同學在課堂上交流。記得那次交流很成功,有的講自己家庭的辛酸事,有的講自己家庭的快樂事等。有了這樣的情感積澱,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寫作,在活動中讓他們體會到要愛自己的家,要愛自己的父母,要愛曾為自己付出的所有親人,使德育教育在無形中得以實現。

4.把德育教育融入試題。

比如針對學生中喜歡用手機、穿名牌,無法感知幸福,相互攀比的不良現象,有次中段檢測時,九年級備課組出了這樣一個作文題目: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裡,一隻在野地裡。籠子裡的老虎三餐無憂,野地裡的老虎自由自在。他們互相羨慕對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後互換位置,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一隻因飢餓而死,一隻因憂鬱而死。從籠子裡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

許多時候我們學生往往對自己的幸福看不到,看到別人有手機自己也想擁有;看到別人穿名牌衣服自己也想如此,總是感覺別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對自己不合適,更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請以“其實我很幸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體驗、見聞、認識。不少於600字。

教師以評價作文為由,趁熱打鐵地進行了班級演講比賽“其實我很幸福”,讓學生感知幸福,珍惜擁有的幸福。

學科德育工作在我們學校還只是屬於起步階段,所做的工作還沒有形成系列,還有在學科德育的評價方面我們還沒有真正啟動,如何在學科德育教育方面形成了科學化、規範化、系統化、精細化的制度體系是我們要積極探索的,也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我們要努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證我校課程引領策略的實施,促進學校校風建設,促進學校各種特殊色工作的發展,真正使我校成為精品學校。

學科德育滲透工作總結3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時機,開動腦筋,切實抓好德育工作,使學生健康發展。如何將教學與德育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是一位生物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現總結如下:

一、結合教學內容,將三熱愛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

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應始終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放在首位,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教育內容不僅包括謳歌黨的豐功偉績,讚頌社會主義祖國的繁榮昌盛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還應該包括國情教育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教育,生物課在這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

國中植物學,動物學的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護教育;生理衛生中的計劃生育教育;每本書都有進行三愛教育的極好內容。例如,我在講生物的變異內容時,詳細地介紹了中科院袁隆平等科學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長期的繁殖和選育,成功培養了多個高產而優質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從而激勵學生愛國,愛科學。

二、有的放矢,聯絡思想實際進行思想教育

要使德育工作富有成效,必須瞭解和熟悉學生,指導他們的樂趣和苦惱,摸清他們思想上存在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遠大理想,是當前在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由此出現兩種傾向,認為升入好的大學無望,厭學情緒嚴重;成績好的學生,目標瞄準會考,只知埋頭苦讀,很少關心國家大事。兩種傾向出現了對生物課不同程度的不重視,前者認為反正自己學不好,因而學習無動力。後者表現為學習時的死記硬背,缺少學習的靈活性。這是生物教師應著力解決的問題。

標籤:德育 滲透 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