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實用15篇)

作文2.5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文化作文(實用15篇)

傳統文化作文1

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中國的傳統佳節真不少,有元宵節、春節、端午節……不一樣的節日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會,不一樣的節日又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歡樂,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便悄然來臨了。中秋節的習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吧!

每到中秋節這一天,吃各色各樣的月餅都是必不可少的。蓮蓉味的、豆沙味的等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口味。拿起月餅,“啊嗚”一口,蓮蓉便露了出來。滿嘴溢香津津有味的品嚐蓮蓉味月餅,是我的最愛。

當然,中秋佳節也並不是這麼枯燥無味,還有一件事呢——那就是“賞月”!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這首《中秋》,大家都就應明白吧?正如詩人李樸所言,中秋的月亮就像一面寶鏡,美麗得能夠和整個天際相比。我常常在中秋節的夜晚,跑到院子裡賞月。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光芒灑照大地,是我最愛的風景。

中秋節的月亮,如此閃耀,如此輝煌;中秋節的夜晚,如此寂靜,如此柔美。

我愛中秋。

傳統文化作文2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除夕。過除夕,人人都有自己的心願,爺爺奶奶希望全家團團圓圓,爸爸媽媽渴望全家平平安安,我卻盼望——收壓歲錢。

吃完團圓飯後,我心急如焚,焦急地等待著爸爸媽媽給我發壓歲錢。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爸媽卻還在各自忙手頭上的事,一點兒也沒發紅包的意思。我開始坐立不安,胡思亂想:"是爸媽忘了,還是因為我已經長大了……”心裡像被千萬只螞蟻咬似的,難受極了!

我躡手躡腳地走到爸媽跟前,歪著腦袋,眼睛眨巴眨巴地忘著爸媽,嬌聲嬌氣地問:"爸媽,你們是不是忘了什麼事了?”

我的.小心思貌似被爸媽看穿了,爸媽相視一下,爸爸從兜裡掏出了一個大紅包,說:"拿著,早給你準備好了。”望著那紅得像燈籠的紅包,我眼疾手快地接了過來,生怕被"飛走"似的。媽媽見狀,笑得前俯後仰,說:“小孩就是小孩,難怪閩南諺語裡會有‘囝啊愛年兜,大人亂糟糟’的說法,一點都沒錯。”

拿著期盼已久,沉甸甸的紅包,我的心裡像喝了蜜似的,甜蜜蜜的。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

傳統文化作文3

“歡歡樂樂迎新春,熱熱鬧鬧過元宵。”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 大街上燈火通明,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綵。外婆家也掛起了大紅燈籠,一串下來好幾個,好像一串串冰糖葫蘆。

元宵的味道是甜的。“要煮湯圓嘍!”我被媽媽的叫聲吸引到廚房了。只見媽媽先把水燒開,然後把一個個圓得似球的湯圓放入水中,白白的.湯圓一個個悄悄地鑽入了水底。大約過了幾分鐘,白白的湯圓變得晶瑩剔透,像是換了一身新衣瓽,安靜地躺在水面上。湯圓熟了,有芝麻餡和花生餡的。媽媽盛了一碗湯圓給我,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哇!軟綿綿的,甜滋滋的,好吃極了!

元宵的味道是絢爛的。“走,去放煙花囉。”舅舅拿了幾根菸花棒帶我們到小溪邊放煙花。“咻”一道道煙花像一隻只掙脫出人們手掌心的小鳥似的,一飛沖天。有的像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菊花,有的像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還有的像一朵朵七彩的雪花。煙花炸開以後,真像一顆顆五彩斑斕的流星,頓時,天空中變得光彩奪目,璀燦無比!我們高興地叫了起來……

元宵節,是甜蜜的,更是快樂的!

傳統文化作文4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許多節日。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了。

春節也叫過年,它的`來歷是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們居住的地方傷害人類,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由於“年”最怕紅顏色和鞭炮聲,因此每年年三十,每家每戶都在門上貼上紅紙,在院裡放鞭炮,防止“年”溜到人們居住的地方傷害人類。

春節到了,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哥哥、姑姑一起在爺爺家吃團圓飯,飯後我們拿了許多煙花和鞭炮去放,有竄天鼠、魚雷、二踢腳、黑旋風等。我們看到美麗的焰火從煙花裡噴了出來,它們像一朵朵剛綻開的花朵,我和哥哥在一旁又蹦又跳開心極了,路邊的人看見了,都停下腳步,羨慕地看著我們。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我應該更懂事了,讓爸爸、媽媽少操點心,自己努力學習,爭取一天比一天更棒!

傳統文化作文5

中國人喜歡在春節時貼春聯,兩條大紅紙上寫著神采飛揚、對仗工整的詩般雅句,在左右門框或是門柱上一貼,喜慶吉利,熱鬧火爆,情趣盎然。

春聯的來源和形成,是從古代用兩塊桃木板畫門神開始的,到了五代時的後蜀皇帝孟昶,才第一次以桃木板寫對仗的`詩句,出現了第一副春聯。宋代王安石的名詩《元日》中,仍吟詠“總把新桃換舊符”,說明宋代還用桃木寫春聯。

有人會問,古代為什麼用桃木板去寫春聯呢?古時曾用竹板木板寫信、著書,寫對聯用板則不難理解,在沒發明和普及紙張時,用木板是十分正常的。之所以用桃木,是古人認為它是有辟邪作用的上好木料,晉代的《荊楚歲時記》說,“桃者,五行之精,厭伏邪氣,制百鬼也”。掛春聯本來就脫胎於貼門神,為的就是消災辟邪圖吉利,此木既然是伏邪制鬼的神奇仙木,故古人選用了它,就不難理解了。

春節時,人們還有在門上貼“宜春帖子”之習,意即適逢春日,萬事皆宜。北方農村至今此習仍盛,而且,姑娘媳婦們常戴自剪的春燕,或是趕集買來的燕形紅花。這也有講究,意思是喜迎候鳥春燕將北飛,象徵冬去春來。

傳統文化作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著新年的到來,我的心情也快樂無比,那麼我來向大家道道我的新年趣事。

大年除夕的晚上,我剛吃完年夜飯,就聽見有人喊:“孟丙辰,快下來放炮呀!”於是我就三步並作兩步的跑下樓和他們匯合。我們先放花炮,我先把引線點燃,只聽“嘶”的一聲,炮筒裡出現了五顏六色的火花,時不時的還發出聲響。我又放了一種像火箭的炮,那炮迅速的.飛上了天,接著是重頭戲了,我把最大的炮引線點燃,我們就立刻捂住耳朵,只聽“啪”的一聲飛上了天,又是巨響,只見天上充滿了無數顆五顏六色的星星,天上頓時變白了。那也就是幾秒鐘的呈現。後來那些全部化為烏有,抬頭望望天,只是一片濃煙…。

雖然除夕晚上過的很熱鬧,七年級也毫不遜色。

只聽“新年好!新年好!”我就知道有人來家拜年了,於是我迅速穿好新衣服,和媽媽一起給鄰居拜年。媽媽告訴我抱拳施禮要左手上,右手下。我們挨家串戶…。七年級上午就這樣過去,我的口袋也收穫很大,什麼糖啊、瓜子啊都有,還有20塊錢…。

啊!過年真有趣!

傳統文化作文7

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賞月、元宵節吃餃子、春節放鞭炮。

就拿“春節放鞭炮”來說吧!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傳說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年大年三十就會到村子裡去危害人類。村裡的人大驚失色,嚇得魂飛魄散,卻毫無還手之力,只好能躲一天是一天。因為“年”一次能吃掉整個村子的人,搞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有一年,這個叫“年”的怪獸又來了。天漸漸黑了,一位大膽的老人點起火堆,頓時熊熊大火燃燒了起來。就當火快滅時,一個小孩子找了根竹節扔進火堆,那時“年”正要吃人,被這突然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嚇得狼狽地落荒而逃。

雖然從此“年”不來了,但人們仍舊擔心它還會再來騷擾。就這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就形成了。

過年時,大家除了放鞭炮,還要吃水餃。老師說:“餃子”就是“交子”,意思是說舊年向新的'一年交替。而古人在餃子裡放一枚銅板,誰第一個吃到裝有銅板的餃子,就意寓著今年會很幸運。現在的人們,覺得這樣不衛生,改用裝一顆蜜糖。

春節還要倒貼“福”字,因為象徵著幸福到了。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遠

傳統文化作文8

暑假,爸爸從甘肅帶回了一張做工精細,五彩繽紛的剪紙,我十分高興。

我拿起這張剪紙,定睛一看,它的樣子大概是這樣的:有一位小朋友,頭頂帶著一頂色彩斑斕的帽子,身穿這一件色彩鮮豔的衣裳,手裡還有兩條韁繩,臉上掛著恬靜的.微笑,好像有什麼天大的喜事似的,小朋友的後面還有兩頭年邁的駱駝。

每當看到這幅剪紙,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神話故事:有兩位德高望重的神仙,下凡考察民情。他們來到一個十分貧瘠的山莊,化成了兩頭十分年邁的駱駝,他們想知道人的本性是善良還是邪惡。可是他們一連的了十八天,都沒有人理會他們,給他們食物。但是,兩位神仙卻堅持不懈的等了下去。又過了十八天,還是如此,兩位神仙開始焦急了,他們四處呼叫,希望有人聽見叫聲,會給他們一些食物。但是這樣做卻無濟於事,兩位神仙只好的下去了。又過了十八天,兩位神仙終於洩氣了,他們決定明天就回天上去,可就在第二天,奇蹟發生了,終於有位小朋友給他們食物,並將他們牽到家中。兩位神仙感動極了,他們自言自語道:“真是‘人間自有真情在’ 啊”說完便化作一青煙迴天上去了。

啊!剪紙這不愧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啊。

傳統文化作文9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幾千年的歷史轉變,流傳下來許多非物質的文化遺產,然而歷史前進的車輪卻讓有些傳統文化消失了,這不得不說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人類的損失。

之前看過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公益宣傳片,一個水晶雕刻大師正在雕刻一塊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水晶原石,然而在他的雕刻刀下,水晶石呈現出了漂亮的外表,各種栩栩如生的作品陳列在玻璃櫃中,向人們展示雕刻大師那高超的技藝。然而大師的兩種雕刻方法瀕臨後繼無人的窘境。還有一位畫唐卡的畫家,一幅幅精美的唐卡在他的畫筆下呈現出生動的`形態,但是用他的這種技法繼續畫唐卡的已經只有寥寥的幾個人了。還有許多的例子,這些無疑都是讓我們心痛的事情。看著這一幕幕,我覺得十分的辛酸,開始思考怎樣才能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我看來,弘揚傳統文化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些人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全社會的關注和關心,大家攜起手來才能辦到的事情。弘揚傳統文化離不開政府和媒體的宣傳,離不開社會大眾的參與,更離不開對像我一樣的少年兒童從小的教育與培養。

傳統文化作文10

中華傳統文化——古詩

中國有許多豐富的傳統文化,但我最喜愛的是古詩,它在中華文字出現之時就有了。我讀過好多古詩,有《山行》、《望天門山》、《靜夜思》……古詩大多是來抒發感情的,我個性喜愛。

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愛上了《草》這首詩,它是唐代的詩人白居易寫的,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就寫出了草頑強的生命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寫照嗎?竟然連小草都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必須要變得堅強一些,不能讓“野火”傷到我們。

每當過年的時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媽媽離開的時侯,我就會個性悲哀,這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會出此刻我的腦海裡:“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菊花展嘍!”人們的`叫聲把我的腳勾了過去,啊,芙蓉廣場的菊花白如玉,黃如金,紅如火。白菊花那嬌嫩的樣貌最引人注目;黃菊花又像磁鐵一樣把人們“吸”了過去;紅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脅人們:“誰敢但是來!”菊花美麗動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的詩好優美呀!

古詩就是這樣抑揚頓挫,栩栩如生,古詩陪伴著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愛。

傳統文化作文11

星期六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孝義市碗碗腔劇團開始進行實踐活動。

首先,我們來到了劇團下鄉演出的地點—樓東大隊,發現那裡有一個大大的舞臺,旁邊擺放著大大的音響,我們迫不及待地走上臺,東瞧瞧!西看看!看到演員們正在化妝,只見他們往臉上抹粉、畫眉、塗口紅,看見一位叔叔在化妝,而且還畫的那麼美,於是我好奇地問:“叔叔,男人還要畫的這麼美嗎?”叔叔笑著說:“因為角色需要。”化完妝他們開始穿戲服,精緻的頭飾,趣味的裝扮,深深的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隨後,碗碗腔特色的樂器響起,演員們先開始唱摺子戲,準備正式開始,大幕輕輕地拉開,演員們依次出場,哼唱著碗碗腔獨有的曲調。我們站在臺下,和戲迷們一起欣賞著精彩的演出。“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唱好碗碗腔那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演員們日復一日不間斷的'練習。叔叔阿姨們你們真牛!

然後,為了加深瞭解碗碗腔,我們來到了演員們的排練廳,那兒陳列著《酸棗破》、《白毛女》等優秀劇目用過的道具。碗碗腔的任老師告訴我們碗碗腔因為他的伴奏樂器中有一種類似“碗碗”的銅鈴,而得名。它的唱腔分為皮腔和碗碗腔。通過任老師的介紹,讓我進一步加深了印象。

最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今天,我感受到了碗碗腔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真是受益匪淺啊!

傳統文化作文12

這個星期的星期五我放學回到家,奶奶正在煮湯圓。我奇怪地問奶奶:“奶奶,為什麼今天要吃湯圓?”奶奶微笑地回答道:“因為今天是冬至呀。”

可是,什麼是冬至呢?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呢?我趕緊上網查了一查,終於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很重要的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北方人們在冬至習慣吃水餃,而上海人的風俗就是吃湯圓。這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別。湯圓也稱“湯糰”,因為有“圓”又有“團”,表示著“圓滿和團圓”,祝福家家戶戶閤家團圓。

那麼冬至日還有什麼特點呢?奶奶又告訴我,冬至日的特點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就是這一天會黑得比較早。每年的冬至是在公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因為沒有固定的特定日,因此和“清明節”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後就進入“數九”了,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三九嚴寒”,冬至後的.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等到了“九九”,也就是冬至後的81天,這時冬天就已經全部過完,春天就要來臨了。

我心裡暗暗地在想:冬天終於來了,今年不知道能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堆雪人?想著想著,奶奶大叫一聲:“吃湯圓嘍!”嘻嘻,溫暖的冬至啊!

傳統文化作文13

我國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國家,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端午節。

為什麼端午節會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過呢?那是因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這一天遭人迫害,被迫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將他投江死亡的這日定為“端午日”。

在我國,端午節這天有很多的民間習俗,包粽子是大家最喜歡的習俗,這天,一家人會圍坐在一起包粽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粽子熟了,

大家又會坐在一起吃粽子,香噴美味的粽子香飄滿了屋;賽龍舟也是我國端午節傳統的節目,親朋好友相伴而行,到江邊觀看龍舟比賽,看,一艘龍舟快速的駛過來了,激起了江邊觀賽人的熱情,大家為它鼓掌加油。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每家每戶還會準備一些艾草,插在大門和窗戶上,我問奶奶“為什麼要在門上插草呢?”奶奶說“這是咱這的習俗,插上艾草,蚊蟲蛇蟻就會遠離咱家,讓咱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家裡有小孩的,還會給小孩的衣服上掛上做的“五毒葫蘆”,祈求保佑孩子健康。

這些雖然只是一些習俗,但卻在我們家鄉形成了一種文化。

端午節雖然只是眾多節日中的一個,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讓我增長了知識,願端午節的傳統文化能夠繼續傳承。

傳統文化作文14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元宵節、鬧花燈、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吃月餅、清明節掃墓,對了,春節還要貼對聯呢!在這些民俗節日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聯歡晚會上上演的京劇節目了!

那些京劇節目可好看啦,有《桃園三結義》、有《白蛇傳》,當然還有大家都愛看的《水滸傳》裡的“武松打虎”和《西遊記》裡的“三打白骨精”了!可是,你們知道嗎,我為什麼喜歡京劇呢?實話告訴大家吧,原因就是京劇的臉譜變化多端。

有一天,我正在興致勃勃地看著《青少年節目之中國少年我最強》,“下一個節目,就是我們的'《京劇串燒》,請大家掌聲歡迎!”只見臺上站了一排的名角,生旦淨末醜都來齊了,一個個的臉譜各種各樣,花樣百變。哇,真酷啊!“我興奮地叫道。

其實,京劇臉譜的眼神是有很多講究的:紅色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妾維、常遇春等;黑色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便是凶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等;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就是這些變化多端的京劇臉譜吸引了我,讓我喜歡上了京劇這個節目!

傳統文化作文15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有:臉譜、剪紙、中國結、刺繡、人偶、武術……

我們的傳統文化節日相當豐富,其中春節是我國的第一大傳統節日,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稱小年以後,年味越來越濃,人們都忙著買年貨,大街上都洋溢著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到了臘月三十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人們都在貼對聯、門神和福字,福字都要倒著貼,意思就是幸福到了我們身邊。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們,都要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當然飯桌上最不可少的是餃子,如果沒有了餃子,這一天都不快樂。人們在一起一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欣賞著春節聯歡晚會,又說又笑,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在除夕之夜,我們要熬夜等待著新年鐘聲敲響。到了五、四、三、二、一、“當”的那一刻,人們要放鞭炮、放煙花,來慶賀新的一年來了。為什麼要放鞭炮呢?這裡有一個關於“年”的傳說,放鞭炮可以嚇走“年”。放煙花是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像煙花一樣絢麗多彩。

第二天一大早,人們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飯,就回老家,要給長輩拜年,收壓歲錢,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件事。到了大年八年級,人們就要走親訪友,直到正月十五,人們要看舞獅舞龍,也就預示著年要過完了。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