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推薦]

作文3.06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作文[推薦]

家鄉的風俗作文1

春節,是中國人最期盼的一個節日。春節有各種各樣的習俗:拜年、領紅包、貼窗花、寫對聯、放爆竹等。我的家鄉也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大掃除。

每逢春節前幾日,我們家必定要大掃除,打掃的專案也是很複雜的。

首先,擦窗戶。拿一塊抹布,再打一盆水,水裡先加一點洗潔精,讓抹布浸滿水後開始擦玻璃。擦完第一遍,把盆裡的水倒掉,再加上清水進行第二次擦拭,擦玻璃還是很簡單的。

其次,掃地與拖地。掃地也是非常簡單的`,拿著掃把把地上的所有髒東西清理乾淨即可。掃完地後拿著沾滿水的拖把,再把地上拖一下,晾乾後的地板就如同新的一樣。

接著,洗窗簾。洗窗簾就有些麻煩了,要先把窗簾從固定框架上拆下來,把上面的勾子全部摘下來,接著將它清洗乾淨,等待晾乾,最後還要將那些鉤子全部掛上去,將窗簾再次固定到框架上,這樣才算完成。

下一步,收屋子。收屋子就是把桌子上的各種東西、床上的各種東西全部都擺放、摺疊得整整齊齊,讓屋子煥然一新。

一個美好無比的春節即將到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2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特有的風俗,而我的家鄉的風俗習慣也與眾不同,具有濃厚中國文化的民族風俗。

大年七年級的'時候,這天就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一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大家都穿上了新棉褲、新棉襖,大家順著桌子圍城一個圈坐下,大家又說又笑的,可開心了。

不一會兒奶奶端來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這些餃子裡有一個是包了硬幣的,誰要吃到的話今年就會財源滾滾大吉大利。大家都十分興奮地開動了,我哥哥狼吞虎嚥般地吃起了餃子,好像餓了他好幾天一樣。我吃得十分小心翼翼,生怕吃得太急,錢不小心擱到牙。看著餃子一點點的少下去,還沒有吃到硬幣,我覺得沒希望了今年是發不了財了。

就在吃到最後一個餃子時——咯噔,我從嘴裡拿出了一個金燦燦的五角錢硬幣,我激動的蹦了起來了,“耶!我吃到了,我吃到了。”我拿著錢圍著桌子一蹦一跳的轉了一圈給他們都看了一眼,邊轉邊說:“你看我吃到錢了!”他們都很羨慕,我小弟天真的說:“嗯,明年我也一定會吃到的!”我神氣地說:“那可不一定哦!”我小弟氣的把臉都憋紅了,我們一家都鬨堂大笑。

雖然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在不斷的變化,但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從古到今的喜慶是不變的。

家鄉的風俗作文3

每次回家過年時,一大家子都要灌香腸,七年級到初五吃飯時還要祭祖,這是我們家鄉的習俗。

我們這裡大年三十前後灌腸子了,大概的流程就是把提前剁好的肉末灌到豬腸子裡,然後掛繩、晾乾。聽起來一灌、一掛、一晾,工藝不復雜,但是這個活至少要五六個人合力才能完成,任務艱難。用灌腸機把肉壓進腸子裡。灌腸機要壓個把手,肉才能被灌到腸子裡。我就最喜歡壓那個把手。肉灌好以後,還要扎洞,不然裡面有積氣,還有一些水和油,這些都會讓香腸的味道打折扣的。扎洞我也愛幹,大人們覺得這是個活兒,而我把它當作一個樂趣,小時候只是去湊湊熱鬧,現在覺得這樣解壓又熱鬧。大傢伙該洗盆的洗盆,該掛繩的掛繩,該打掃的打掃。有的嘴裡哼著小曲,有的聊著家事,其樂融融,累也開心,看著好一個熱鬧啊!

但過年期間,七年級到初五,在吃飯前要先祭祖,燒香。我和爸爸媽媽燒香、燒紙並跪地叩頭,還在門口放了一串鞭炮。還要拿另一個碗,所有的菜都夾一點,分別倒上茶和酒,潑在門口。七年級吃飯還要磕頭,說一些保佑的話: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上學的學業有成,工作的`事業有成,平平安安。

太爺爺太奶奶去世那年我們回去過年了,我很傷心,她們很疼我,每次磕完頭以後我又會去客廳望著他們的遺像,自言自語說:“老祖,你瞧,我們回來了。給你拜年了,看到了嗎,給你們燒錢了,要吃什麼買。”每次說著說著就默默掉眼淚。

小時候的我曾經問過奶奶為什麼要祭祖,奶奶說:“這樣是叫老祖(外曾祖)回來吃飯,放鞭炮則是告訴老祖我們來給你們拜年了。要等他們‘吃完’,我們才能吃。要是沒有祭過祖,直接吃,就是對老祖的大不敬!香燒完以後,盛在碗裡的那一小碗飯就叫‘老祖飯’,吃完可是會保佑你的。”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節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家鄉的春節平凡卻美好,所有人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4

當火車飛馳著駛入河南境內時。爸爸告訴我,我們跨過長江了,長江以南是冬天沒有暖氣的世界。沒去過南方的朋友,一定會很好奇南方人是怎麼度過寒冷的冬天的,或許會覺得痛苦難耐。而我卻覺得南方冬天的取暖方式別有一番樂趣。

記得小時候,在南方家鄉的冬天穿得厚厚的.棉衣,室內室外一樣的冷。每當入冬時,奶奶就會搬出一個東西——暖腳器。暖腳器插上電便開始發熱,用一個方形桌子罩們它。桌子上蓋一張晒得香噴噴的方形小棉被,這樣能更好的保留住溫度。閒暇時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將小棉被蓋在腿上,將腳放在暖腳器上,感受著桌子底下暖腳器的熱量慢慢的從腳底傳便全身,不一會兒身上就暖烘烘的了。桌子上總是擺著水果、瓜子、花生、堅果、零食,大家說說笑笑特別愜意。

南方農村的取暖方式更為原生態,堂屋中間放一個木質方形低矮的架子,架子中間是圓形大鐵盆,將燒紅的木碳堆在鐵盆裡面。不一會兒整個屋子就開始暖和起來。聰慧的人們當然不會就只是用來取暖喲。將生的地瓜、玉米、土豆、餈粑埋在鐵盤中燒盡的碳灰裡,能煨出非常香甜可口的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餈粑。火盆的正上方往往還掛著一串串香腸、臘肉,借用木碳燒出的煙將它們薰得焦黃焦黃的顏色。這樣薰過的臘肉能存放一整年呢!人們圍坐在火盆周圍,像每天都有篝火晚會一樣,吃吃喝喝、聊著家常,談笑風聲。時不時會有臘肉滴下來的油掉到火堆中,傳來滋滋拉拉的聲音,好一派生活的生機與樂趣。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城市裡的取暖方式更加豐富多樣起來,然而農村很多家庭依然延續著最原生態的樣子。雖然南方沒有政府集中供暖的便利,但人們都在利用自己聰明的才智過著自己最有樂趣的冬天。

家鄉的風俗作文5

在我的家鄉新興縣,一提起那裡獨有的是熱鬧的“走大王”活動,連最小的孩子都能眉飛色舞地向你道來。

活動還沒開始,已經到處擠滿了人。我擠在觀看的人群裡,周圍的人們都開心地大喊著,有的孩子一邊舉著大大的風車奔跑著;有的孩子蓄足了力,使勁地往裡擠;還有的孩子被擠在了外面,急紅了眼。風吹著路旁的樹發出了“沙沙”的響聲,似乎是在為即將開始的“走大王”活動而歡唱,風車快速地轉著,似乎為“走大王”活動快樂地舞動。

活動開始了,每一間作坊都把自己坊的大王抬出來,排在第一間作坊的大王很是高大,一看便知道他有可護一方之地的力量,當第一方的大王排到第二坊時,第二坊又把自己那坊的大王抬出來走向第三坊了……每一坊的大王巡遊完畢之後,人群爆發出了更大的歡呼聲,因為比賽開始了。每一坊都抬著自己那坊的'大王站在起點處,“三,二、一——開始!”話音剛落,每一坊都抬著自己那坊的大王使勁往前衝,生怕比別人那坊慢,奪不著好彩頭。

比賽期間,觀眾們也沒閒著,紛紛把頭上的帽子、手上的風車高舉過頭,熱烈地揮舞著,為自己看好的那一坊努力打氣,似乎自己的加油聲能讓參賽人員們跑得快一點。

很快,每一坊的大王都出巡完畢,熱鬧的“走大王”活動結束了,但人群還遲遲不願散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6

“快點起床,快點,要吃早飯了。”

每當過年,我都會聽到這樣的話,他們就像星星,一直在我的耳邊打轉。也許你們認為,是我賴床,大清早了還不起床。

在我的家鄉,一直有這樣的一個風俗,七年級必須要早起,也就是我們那邊說的“趕早”那天,我們都要在六點鐘之前起床,並且還要儘早吃完早飯,在大約八點的時候就要出去拜年了。而在七年級的前一天早上,也同樣的要“趕早”,但是不去拜年,這天的“趕早”似乎是在為春節準備。

所以,當我爸爸在叫我起床的時候,還不到六點鐘,這大冬天的,怎麼起得來。可能有人又要說了,我每天都是六點起床啊。那也沒錯,我上學的時候,也是六點多就起來了。

可是不一樣的是,在二十九和三十的晚上,幾乎是睡不著的',深夜時一直會有鞭炮在響。特別是十二點的時候,放鞭炮的聲音簡直都可以把屋頂掀翻了。在那樣的環境中怎麼還睡得著。沒有辦法,最後我都是會被拉起來,不過吃完早飯後還是可以再睡一覺的,距離拜年的時間還是有一個多小時的。每次我就趁著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繼續睡覺,真不知道他們大人哪裡來的精神。

在這之後,我們將會出去四處拜年,同時家裡還會留下一兩個大人來迎接別人來拜年。四處拜年收紅包是常見的習俗了。這裡我也就不多說了,不過在我們家鄉,拜年是有些講究的,首先需要在拜年物件的家們口放鞭炮,幾家有時候碰在一起,當然就一起放鞭炮。等到“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完之後,就可以進入別人的家裡去拜年了。每當去別人家裡拜年,收紅包,我都會覺得我的早起沒有白費,我的努力換來了紅包,總是會感覺心裡十分開心。

春節雖然要遭遇“噼噼啪啪”的鞭炮的折磨,還要“趕早”弄得我沒有一點精神,不過能收到那麼多的紅包,也能夠彌補我心中的那種不快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7

我的家鄉在通海縣興蒙鄉,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地方。

興蒙鄉有許多特產,而最出名的就要數甜瓜了。看!那一排排白色的瓜棚裡,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種和收穫,無論是風和日麗的春天,夏日炎炎的夏天,金風送爽的秋天,還是小雪紛飛的冬天,在瓜棚裡都能見到又圓又大的甜瓜。

一天,舅舅從老家來城裡看我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甜瓜,你看那甜瓜,淺白色的身子,披著一身毛茸茸的外衣,顯得特別神氣,嘿,摸上去還帶刺呢!聽舅舅說,甜瓜的品種有許多,有香甜可口的“紅尊”……

我被舅舅說得口水都流出來了,趕緊拿了一個甜瓜,迫不及待地把它洗好,放在砧板上,用刀把它均勻地切成四瓣。只見甜瓜裡的汁兒直往外流,輕輕掰開,露出了晶瑩剔透的果肉,裡面還有許多小小的白色的籽,彷彿許多小公主住在水靈靈的搖籃裡。

聞一聞,啊,酸中帶甜,甜中還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垂涎三尺。嘗一嘗,哇,真是香甜爽口,清脆多汁,美味極了,吃完後,還回味無窮,令人越吃越愛吃。要是在炎熱的夏天能吃上幾口甜瓜,那可真是甜涼解渴,爽極了!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知道了:甜瓜屬於葫蘆汁,是蔓生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熱帶沙漠地區,大約在北魏時期隨著西瓜一同傳人中國,明朝開始廣泛種植。20xx年,我的.家鄉興蒙開始大量種植甜瓜,因為家鄉的土壤,氣候都比較合適甜瓜的生長。現在,甜瓜已成為

了興蒙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給興蒙鄉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甜瓜全身都是寶。甜瓜的根、莖、葉、花、果實、瓜皮、都可以供藥用。甜瓜的莖能治齆鼻;葉能治頭癬;花能治心痛、毒瘡;皮可以用來治療牙痛,真是用處多多。

甜瓜不僅是治病的好藥材,而且甜瓜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還有酸、鈣、磷、鐵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都口水直流了吧!如果你們有機會到我的家鄉,別忘了一定要品嚐美味的甜瓜哦!

我愛家鄉美味的甜瓜,更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風俗作文8

“正月正,賞花燈”,每逢元宵節的夜晚,當空明月之下,公園中、街道上到處光彩奪目,熱鬧非凡——四處懸燈結彩,一盞盞燈籠,點亮了整個城市。

鬧花燈的起源還要從漢武帝的大臣東方朔說起。

有一次大雪過後,東方朔在御花園中採梅花時,看見一位宮女要自殺,他連忙勸阻。原來宮女在元宵進宮之後,得不到皇帝的寵幸,也無法出宮見父母,便要尋短見。東方朔靈機一動,扮成算命先生,在京城中散佈謠言,說玉帝對京城中的百姓不滿意,要派火神來製造火災。謠言四起,也傳到了皇帝的耳中。東方朔表示火神,愛吃元宵,可以讓宮女元宵做元宵,上供火神。同時讓家家戶戶掛燈籠,火神肯定覺得已經發生火災了,便不會再次放火。漢武帝照辦了。正月十五的夜晚,東方朔在萬家燈火中安排,元宵和父母見面。而鬧花燈,這個習俗也就這樣保留下來了。

“曲屏深幌解香羅,花燈微透。”遠遠望去,我看到的是燈的海洋,在皎潔的月色中透出一種朦朧之美:紅的,黃的,紫的燈火在眼眸中跳動著,閃爍著,就如一朵朵奇異的花朵正在欣然怒放。我不由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如此盛大壯觀的花燈,歷經千年之久,卻依然撩人心絃。

近賞,我彷彿進入了一條由花燈組成的溪流,無聲無息,而又瀰漫著淡雅與浪漫的氣息,正是“花燈十里正迢迢”的美。

花燈乃是小巧精緻的.。抬頭仰望中,總能發現意料之外的驚喜:這盞宮燈,鯉魚在其中盡情遊弋;這朵蓮花燈,探首墨綠蓮葉外的淺紅,那般可愛靈動;以及那掛在牆角的小燈籠,也還原了粉牆黛瓦的古厝樓臺……猶如詩句所說“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不知不覺,嘴角掛上了一絲淡淡的笑,餘光瞥過旁人,他們亦然。

在元宵節裡,人們普天同慶共賞花燈,以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賞花燈是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習俗,已經溫暖了我們上千年,是中華文化不可缺的一部分。

“剩綺餘芳還有韻,夜闌頻點照花燈”,燈的溪流還在流淌,在我心中留下一個美麗的韻,直到天明……

家鄉的風俗作文9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節日風俗。安徽的春節也不例外。這不,春節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走來,到處都已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每個人臉上都充滿著幸福的笑容。

家家戶戶早上一起來,男的貼對聯,掛燈籠和貼倒福。女的上街打年貨。街上十分熱鬧:有賣年糕的,有賣花的,特別多的是賣魚的和賣豆腐的。街上水洩不通,處處都是吆喝聲。過了高峰期,漸漸人少了,都回家吃午飯。沒一會兒,街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

午飯並不豐盛,豐盛的是晚飯。吃年夜飯前,要放一次鞭炮,然後關上全家上上下下的.門,開啟家裡上上下下的燈,而且這燈要點一夜。還得在公櫃上燒一炷香,磕三個頭,拜神拜佛拜祖先。這些事都做完之後才能吃飯。菜也很講究:桌上必須有一道紅燒鯉魚,寓意年年有餘;還得有一道青菜炒豆腐,因為有一句古話叫青菜豆腐保平安。上完菜,大家舉杯同慶,舉杯敬酒。吃完飯,孩子們還要向長輩們要紅包。

晚飯桌邊人人的碗裡都會剩下一些沒吃完的飯。飯裡可能還有兩塊魚或一塊豆腐。杯子裡還有半杯酒。

飯後,一家人圍著炭火吃瓜子,花生。直到12點後才能睡覺,這叫守歲。睡覺前放一掛鞭炮迎接新年,辭去舊歲。夜深了,但還是燈火通宵。

新的一年裡,大家互相祝願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享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牛年大吉。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不管是小小的村子,還是廣闊的城市,一年到頭,終究會有許多次廟會。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南樂的倉頡廟會吧!

紅錦金緞交織在一起,懸掛在路旁的建築上,一盞盞如同紅日般的燈籠,一個緊緊挨著一個,將水泥房屋連成的樸素街道點亮,好像是花兒們被燈光叫醒,一個個紛紛探出小腦瓜,汲取陽光雨露……

一陣陣叫賣聲悄然響起,小販們在地上鋪上了一塊塊布料,擺下了自己售賣的物品――小木刀、風箏、冰糖葫蘆、火龍果……等小玩意兒和吃食,各種吃食無處不見,讓人應接不暇。

還有人表演起了精彩絕倫的節目,像什麼胸口碎大石、噴火、大變活人、踩高蹺。還有人表演起了豫劇,京劇……讓人目不轉睛地盯著各式各樣的表演,恨不得如同二郎真君一般,生出第三隻眼睛。又想分身成十幾二十個人兒,一人看那麼一個節目,大飽眼福!

還在那眾多的節目之中,我最喜愛的就是踩高蹺表演了!幾位叔叔阿姨穿著各色的衣裳,踩著精心雕刻著高蹺,臉上洋溢著歡笑,一臉的喜悅。當時,人們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著那塊小小的表演場地,我也是擠了好大一會兒功夫,才看看到了最前面。

看著技藝精湛的藝人們,我恍惚覺著自己來到了電影院中,眼前是有人在放電影呢!情不自禁的把手中的糖葫蘆咬進嘴裡,對藝人們的稱讚也隨著酸酸甜甜的紅山楂入口,吐露了出來,為他們鼓掌喝彩:“這些表演藝人真是好生厲害呀!”突然,一個藝人是出了什麼意外,往下倒去。我猛的一驚,眼睛直直的盯著,想要看到奇蹟發生,又在心中為那為藝人祈禱,希望他不要摔傷了。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那位藝人經不慌不忙的一抬腿,又站了起來,繼續靈活著走起了高蹺。而人們也賣力地為他鼓起掌來,滔滔不絕的對那位藝人的技藝表示稱讚。

夕陽西下,我依依不捨地離開廟會,只剩下花朵在清風吹拂下翩翩起舞。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題記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地域特色,所以會有那麼多的風俗,我的家鄉武漢的風俗也數不勝數。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黃陂區的僵獅子。

一次元宵節時,我來到黃陂那裡正在舉行僵獅子的活動,那裡人山人海,圍著一大群人,看不到人的邊際我的人群中小心地穿梭著。鞭響越來越近,越向前越是震耳欲聾,夾著鑼響,終於到了前面。舞獅人身穿紅色的衣服,頭戴一個獅頭,獅頭的樣子很猙獰:白色的獠牙,黑色的巨大眼睛,像銅鈴一般,黃色的鼻子,臉畫著各色的圖案,有些小孩子差點嚇哭了,一個人在裡面操作,時而跳動舞獅人身穿紅色的衣服,頭戴一個獅頭,獅頭的樣子很猙獰:白色的獠牙,黑色的巨大眼睛,像銅鈴一般,黃色的鼻子,臉畫著各色的圖案,有些小孩子差點嚇哭了,一個人在裡面操作,時而跳動,時而俯身。鑼敲的越響,舞獅的人們越看越熱鬧,聚來的人越來越多,一陣接一陣的人潮湧動與那獅子遙見輝映。有的人在人群中上下跳動,彷彿自己也在表演,還有人一陣陣的'鼓掌喝彩,有人高舉相機,有的人露出開心的笑容。獅子在背後有一條披風般的絲帶,獅子邊跳絲帶就舞動,有時一隻獅子在你面前張牙舞爪彷彿展示自己有多威風,鑼聲不絕人們的心情越發激動了。僵獅子也叫將獅子,實際叫將軍石獅,子發源於武漢地域,也代表一種祭祀啟平安的願望,僵獅子在傳統舞獅中加入了神的色彩,那獅子的表現怪異,其他地區的舞獅非常有精神,僵獅子也叫將獅子,實際叫將軍石獅,子發源於武漢地域,也代表一種祭祀啟平安的願望,僵獅子在傳統舞獅中加入了神的色彩,那獅子的表現怪異,其他地區的舞獅非常有精神,獅子仍舞著,人的心情高興到了極點。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習俗,這麼多的習俗組成了中國燦爛的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繁華依舊。

鑼聲喧天,炮聲不斷,我看著舞動的僵獅子許下美好的願望。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一個過年到了,每一個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我的老家過年。在我們的家鄉——磐安,還有一項祭祖的活動,更是千門萬戶都要舉行的一種民風民俗。

在我國,祭祖的方式有許許多多種,有的以一個村為一個團體一齊去,有的以同一種姓氏為一個團體一齊去,還有的以一個家族為一個團體一齊去。只要到了該祭祖的日子,大家就會聚集起來,到村裡的某個地方祭祖,但我們的'家鄉祭祖的方式卻與眾不一樣。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鄉,家家戶戶都是自我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飯,就會開始做許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我家祭祖,因為祭祖都是以近到遠的。所以先是在家裡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叫進來,讓他們坐在椅子上,然後,奶奶把他們愛吃的豬頭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說這是給玉皇大帝吃的。等他們吃好以後,就好了!”他們吃完後,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點燃後,給了我三根,我說:“為什麼不給我六根呢?”單純的我以為有六根就來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時此刻,在一旁的嬸嬸說了一句:“雙數不吉利,大妞!”我當時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沒多說什麼。

不一會兒,家裡的祭祖完畢了。之後是去祭我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了,在那之間,我和奶奶折了許許多多的金元寶,折著折著,我便鬧了笑話,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媽媽還笑著說:“你要是給他們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遊玩嗎?”之後是一陣鬨堂大笑,頓時我的臉就紅了。祭奠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為他們的“家”在山上,我們要走幾千米才走到哪裡,沒有瓜果僅有錢。媽媽說;“只要有錢!他們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所以就沒帶了。走啊、走啊,最終到了,我們一家的祭祖活動也立刻結束了。

這次的祭祖活動讓我回味無窮,它既讓我明白了家鄉的祭祖活動的方式,又讓我吃到了美味!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年的腳步一天天近了,臘月也已悄然到來了。

在我的家鄉,一進臘月人們就充滿了迎春的熱情。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粥裡溢位來的。

每年臘月初八的`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婦們就早早地起了床,忙著洗糯米、撿各色豆類、選各種乾果,備齊各種佐料,用小火慢慢熬製臘八粥。臘八粥中赤豆、紅豆必不可少,白糖也是重中之重!白糖主要讓粥變得甜膩膩的,有甜蜜的口感,而赤豆、紅豆則不一樣,這可是有故事的呢!

傳說有“赤豆打鬼”之說。據說上古時期,有惡鬼專門作祟,小孩子生病、人們品行不端等都是因為惡鬼的原因。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畏懼赤豆,所以人們在臘月初八這天熬粥,借粥裡的赤豆、紅豆來打鬼,驅疫迎祥,這才有“赤豆打鬼”之說。

熬製臘八粥,要耐心地用小火熬製,等到熱氣騰騰,香味瀰漫整個廚房的時候,臘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緻,那份溫暖,是商店裡買來的八寶粥無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上一碗熱氣騰騰、香甜軟糯的臘八粥,就彷彿心被融化了,全身都熱乎乎的。不管寒風多麼刺骨,始終洋溢著溫暖。

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節過後,馬上就要迎來了春節。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春節的前奏,它也別有一番風味!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中國有許多美好的傳統節日,每個又各不相同,每個都豐富多彩,但在這其中,我最喜歡元宵節。

過元宵節必須吃元宵,必須賞花燈,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大街掛滿了各事各樣的花燈,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們摩肩接踵擠在大街上看燈,我們看了這家,又去那家,無暇顧及別的,燈的樣式有很多有老年間的'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沙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

賞玩花燈,媽媽就帶著我去買元宵,元宵的種類很多:有水果的,還有我最愛的黑芝麻味的。元宵圓圓的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到了家我就急著讓媽媽煮元宵,想到元宵的美味我就直流口水。不一會元宵就好了,媽媽端著熱氣騰騰的元宵,我急忙拿出勺子往嘴裡送,“啊,好燙。”我大叫一聲,把元宵吐了出來,媽媽看到我這副樣子就說,吃那麼快乾什麼,又沒人跟我搶……

到了晚上,才是賞燈的最佳時候,晚上,街上的燈都亮了起來,觀看的人更多了,每家都獨出心裁,為了把顧客招來,人們想盡辦法,有的在店前掛出一兩條碧綠的長龍,賞玩花燈我們就去猜字謎去了,我一連猜中好幾個,周圍的人都誇我厲害。

元宵節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我多麼希望天天都是元宵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但我相信,有件事兒人們回老家過年時都要做串門!每到春節,絡繹不絕的`串門人總在水泥路上留下一串串腳印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到親戚家拜年串門。因為每家每戶的茶几上都擺滿了糖果和零食,我總能撈點糖吃,但最重要的還是能領紅包,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一到親戚家,首先要想長輩們問好。可我們老家人特別多,一見到七大姑八大姨我就“臉盲”,我一時半會兒不知該如何稱呼,只能拋個眼神給媽媽,讓她告訴我該怎麼叫。之後,大家圍在一起看電視,我一邊吃糖一邊聽阿姨們嘮家常,好不熱鬧!

比起串門去別人家,我更喜歡親戚們起來我家串門。

“丁零”門鈴響了,舅公舅婆來了。媽媽趕緊迎上去,互相問候。媽媽給他們作了介紹了以後,大家坐下來,吃著瓜子,聊起了天。

菜上來了,於是你請我讓,大家一一入座,爸爸舉著酒杯笑容滿面地說:“來,今天我們齊聚一堂,祝大家新年快樂!鼠年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我們也歡笑著,“嘭”十多隻酒杯碰在了一起。

大家邊吃邊說著新年裡要大吉大利的話。媽媽又為大家倒上了酒,笑著說:“我在這兒祝大家家庭和美、財源廣進!”“好”隨著歡呼聲,酒杯又碰在了一起。媽媽招呼著:“別光喝酒,吃菜呀!這粉蒸肉可糯了!”大家紛紛夾起粉蒸肉,慢慢地嚼著,不住地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好像有一股暖流,流過了大家的心田。

我趁機站起來說:“我祝舅舅、舅媽、姨姨,姨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鴻運當頭、牙齒天天晒太陽!”“好!”大家鼓起了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的話匣子打開了。外婆說起小時候我的糗事,大家聽了都笑起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吃飽喝足,娛樂節目必不可少!我和哥哥姐姐下起了五子棋,大人們打起了撲克,其樂融融。

可惜今年疫情緣故,國家不允許串門拜年了。我心裡有點失落,不過風雨過後見彩虹,我期待著明年過節的串門!

標籤:風俗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