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推薦】寫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三篇

作文1.1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寫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三篇

寫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積澱的文明古國。具有曲折而又漫長的發展過程,由中華各族人民共同書寫創造,內涵豐富,從未喪失過它的根本—中華傳統文化。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傳統文化呢?它是指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但它又與歷史文化有所區別:它對人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不僅存在於歷史中,還存在於現實中。

傳統文化被稱為中華文明之“根”,不單是因為它對於歷史發展保留了其文明成果,同時也是因為它對於現實也具有積極意義。

傳統文化中的傳統思想如“以和為貴”、“實事求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思想仍沿襲至今,它在潛移默化中對人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至今“平等”、“和諧”仍印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國旗袍,更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已將它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從古至今,它代表著中國女性的古典韻味,標誌著獨具特色的東方時尚,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那具有永恆意義的美,讓世界為之傾倒。

但傳統文化就全部是積極的、先進的嗎?任何事情都是有其兩面性的,中國傳統文化也不例外。

中國傳統文化的時代侷限性,決定了其對當今社會也有消極的影響。好比古代西漢時尊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於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過於追求道德修養而忽視自然科學,讓中國傳統文化重政務,輕自然,斥技藝。道德至高無上的觀念把人的興趣引向了道德修養和政治活動,而不是引向對自然的征服和對物質世界的剖析;這種極端的思想直到現在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因此,我們更應辯證地看待傳統文明,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後文化。

而如今,各種思潮魚龍混雜。如何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現代科學的發展,資訊全球化,外來文化的進入,難免讓國人隨波逐流,忘記了怎麼去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以不卑不亢的姿態去與外來優秀文化借鑑、交流,博採眾長,發展中華傳統文化,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用心解讀傳統,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的“兩面性”;在當今社會中抵禦外來文化帶來的衝擊的同時,不忘中華文明之“根”,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做新時代的建設者,讓傳統文化一脈相傳,欣欣向榮!

寫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2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裡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

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寫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今天,我們班組織去自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參觀,我們高興極了!到了那裡,老師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來到了做手工的地方,老師告訴我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一般只通過人類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下來的東西。端午節這個日子是由中國人在特定日子的一些活動來傳承的。這裡有鳳翔泥塑,剪紙和臉譜等等。同學們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做泥塑,有地做剪紙,有的做臉譜,一個個興致勃勃的樣子。

最吸引我的是臉譜的做法,老師先給我們講臉譜的`由來。臉譜源於生活,京劇臉譜的勾繪是以生活委依據,也是生活的概括。如生活中常說的臉色,晒得漆黑,嚇的煞白,臊得通紅,病得焦黃等。然後老師讓我們自己發揮想象在臉上畫出誇張的圖案,先用鉛筆畫,再上顏料。我先畫出臉譜的眼睛,鼻子,嘴巴,再給臉譜的額頭上畫了個花環,然後給臉譜上塗上美麗的顏色,我的臉譜就做好了,我高興極了,想不到自己也能學會。

今天的活動太有意思了,下午三點半,我們帶著自己的作品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那裡。

標籤: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