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精選)坐井觀天的評課稿

其他2.9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評課的型別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坐井觀天的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坐井觀天的評課稿

坐井觀天的評課稿 篇1

1、教學課件設計精巧

在這節課中,看到侯老師製作的教學課件就能發現,侯老師在這節課的設計上一定花了不少心思。教學課件設計的十分生動,以實物的形式展現課文內容,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針對國小生形象思維發展活躍的特點,採用動畫展示的形式,讓學生很好的理解了“井沿”“無邊無際”等詞語的含義。

2、識字教學,展示教學亮點

識字教學也是課堂上的一大亮點。識字寫字對於國小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這堂課上,侯老師另闢蹊徑,在開始授課的時候,侯老師就通過故事的講述,用直觀、形象的版畫理解“井沿”,並讓學生張貼小鳥在井的什麼位置,從而明確“井沿”的具體位置。對於“無邊無際”一詞的教學也是別有用心,在理解了“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並擴充套件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說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這一引導,不僅讓學生很好的理解了要學的詞語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做到了知識的遷移,這種能力的培養也為學生以後更好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侯老師的這一點,做的非常好,值得我們學習。

3、以讀為主,紮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都知道“讀”的重要性。在這節課中,侯老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在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以及文章的含義,使教學有一個水到渠成的效果。並且侯老師在學生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範讀,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吸引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4、創設了實踐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

侯老師也善於創造想象的空間,不著痕跡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後,教師做了一個假設:青蛙跳出井口後,他會看到什麼?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因為國小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正處於愛玩、愛動的年齡,如果老師能夠抓住這一特性,並且在教學設計上予以考慮,那麼課堂教學不僅能夠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以後的教學也將更有新意。

坐井觀天的評課稿 篇2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想通過青蛙和小鳥之間的三次對話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要鼠目寸光,要目光長遠;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或者意見;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做能夠觀整個天空的小鳥。

王老師從齊讀課題出發,看似直接匯入,實際上是動畫激趣,通過看與課文相符的FLASH動畫理解課題,熟悉課文。之後王老師從畫面定格的地方進行深入挖掘啟迪,從瞭解井出發,為之後青蛙和小鳥奠基。接著進行了主人公的位置定位,這樣就可以開始“表演”了。整個過程我覺得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1.朗讀的教導真實有效,渾然天成。例如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青蛙問:“你從哪兒來呀?”不僅強調是什麼句子,而且強調語氣。小鳥問:“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裡,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從理解小鳥飛了多遠出發,感受小鳥的累與渴。還有一個教師從重點詞語的理解出發,體會文章內容,深究復原當時情境。

2.重點詞語的理解與生活緊密結合。無邊無際是什麼意思?生活中還有什麼是無邊無際的?

3.訓練說話井然有序,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王老師秉承了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將課文的講解控制在學生已有的發展水平和可以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讓生造句給予看圖說話這個階梯,生即使剛開始不理解,看到圖後就會有話可說。

建議:“青蛙在小鳥的建議下,終於跳出了井底,看到了好多美的東西。續編青蛙與小鳥的第四次對話”和“坐井觀天指的是什麼樣的人”應該對調,效果會更加。坐井觀天是個完整的故事,完整的故事必然有完整的寓意。在講完課文後引導學生坐井觀天的意思和體現了什麼樣的人是相輔相成的,不能人為割裂。之後的續編故事應該屬於思維和說話的拓展練習。

這是我的幾點想法。

坐井觀天的評課稿 篇3

聽了戴老師執教的《坐井觀天》這一堂生動有趣的閱讀課,收穫很多,下面我簡要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看法:

1、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教”致力與“學”,服務於“學”。教師根據教材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恰當地把教材劃為若干問題的層次,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研究,發現結論,總結規律,獲取“真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

2、創設了實踐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戴老師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卡片戴在頭上,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到課文中去。通過上臺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每個角色語氣的不同。

3、以讀為主,紮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戴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本課的語言特點,通過三次對話,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在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並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領悟文字蘊涵的深刻含義

總之,整堂課戴老師始終以學生為本,對學生的發言都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學生始終積極的投入學習,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