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關於七夕的歷史簡介

歷史6.3K

農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稱“七夕”,是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美好時刻。在民間,便形成一個完全屬於婦女的佳節,稱之為乞巧節。南朝梁人宗懍所寫的《荊楚歲時記》雲:“七月七日為牛郎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關於七夕的歷史簡介

>

所謂“結綵縷,穿七孔針”,是指婦女用綵線來回穿過有七個針眼的“乞巧針”,穿得快的人便表示“乞”到“巧”了。這種針並不能用來縫衣服,“其實此針不可用也”(宋·金盈之《醉翁談錄》),只用於乞巧。而在元代,七夕時,宮女們則登上高臺,各用五彩線穿“九尾針”(元·陶宗儀《元氏掖庭記》)。這種“乞巧針”也有兩孔的:“縷亂恐風來,衫輕羞指現。故穿雙眼針,特縫合歡扇”(樑·劉孝威《七夕穿針詩》)。不過,她雖穿的是兩孔針,卻是在袖子裡進行的,其技藝自然更巧。《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有如女子國,七夕乞巧自然是不可少的。賈寶玉所作的《芙蓉女兒誄》中,有“?樓空鵲,徒懸七夕之針”的句子

>

宋代七夕乞巧之俗,十分繁複。《東京夢華錄·七夕》載:“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於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一種泥塑小偶)、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元人孫淑的《七夕》寫道:“乞巧樓前雨乍晴,彎彎新月伴雙星。鄰家小女都相學,鬥取金盆看化生。”這“化生”是一種遊戲,即婦女從市鋪買回臘做的小娃娃,放在“金盆”的水中,觀看臘孩浮水的樣子,可以乞生子嗣和給子女帶來吉祥。

>

到了明、清,還流行在“七夕”這天的`上午,玩一種“丟巧針”的遊戲。先端一碗水曝晒日中,略等片刻,水面便產生一層薄膜,爾後將平日縫衣或繡花針投入水碗中,針便浮於水面。丟針的人再去觀看水底的針影,如成雲物花朵鳥獸之影,或細直如針形者,便是“乞”到“巧”了。“穿線年年約北鄰,更將餘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繡出鴛鴦不度人”(清·吳曼雲《江鄉節物詩·試針》)。這首詩寫的是“丟巧針”,除了乞求有高超的手藝外,還暗暗乞求配一個如意郎君。

>

關於蜘蛛網乞巧之舉,起源於唐代的“蛛絲卜巧”。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吟道:“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唐代婦女往往在七夕第二天拂曉,開盒比試看誰的蛛網好,以判斷誰得到“巧”了:“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唐·祖詠《七夕乞巧》)。古代七夕,乞求巧藝,乞求子嗣,乞求美滿婚姻,表現了一種婦女對幸福生活的真摯嚮往。

標籤:七夕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