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教育讀後感(15篇)

觀後感3.06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讀後感(15篇)

教育讀後感1

近來有幸拜讀了特級教師竇老師的專著——《玫瑰與教育》。本書主要記載了竇老師平時在教育教學中及為人處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國外教育(日本)現狀的透析,還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見的讀後感。

讀了這本書,我對竇老師肅然起敬,倒不是因為她如此年輕就評為全國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標兵,獲得全國十傑教師提名,還擔任清華大學附屬國小副校長,而是通過《玫瑰與教育》這本書,通過竇老師的成長經歷,我感受到了名師光環背後執著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觸動最大的是以下兩點:

一、廣泛讀書,積澱學養。

小時侯的竇老師沒有讀過多少書。當上教師以後覺得“腹中空空”,於是她把書籍作為自己成長的土壤。《玫瑰與教育》第一輯《清談與憂患》之《執子之手,與子偕行》中,我們看到了竇老師從一個讀者到作者的經歷,看到了竇老師從一名普通教師到一代名師的經歷。“現在,讀書成了我的習慣。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可以獨自培植幸福的習慣——土壤、陽光、水分都來自於美好的書籍。”(竇語)讀書已經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學習的一部分了。當然,讀書也給她的教學,給她的不斷成長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積極實踐,勤於積累。

竇老師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長起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斷地創新實踐,並且善於積累總結。竇老師在不斷的'探索中始終保持著自己敏銳的觸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談教育的弊端,勇於用自己的言語發聲,勇於上探索性的課。有實踐就要有反思。不斷地積累已成為竇老師的自覺行為。《為生命奠基》、《教育的對話》、《竇閱讀教學實錄》等個人專著的出版向我們傳遞了一個資訊——“我在成長,我在寫。”

讀完名師之作,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自己離竇老師有多遠?我們離理想中名師有多遠?

名師之名在於學識膽略,在於礪志勤懇,在於審視篤行。他們都有一種忘我的獨立、奉獻之精神!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實踐,努力的去奮鬥,去獲得一種穩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們與名師的差距,在於精神世界的距離和實踐的勇氣、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會有行動,有了行動才會有不同的結果。

我們要想改變自己,首要的是要打碎舊的思想意識,讓精神站立!很多情況下,名師給了我們壓力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動力。一個要進步的人,對自己應該自找一個壓力,這樣才能迫使自己去努力。我們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是,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做名師曾經做過的事情。

最後我想說,竇老師將永遠激勵著我不斷前進!感謝《玫瑰與教育》!感謝竇老師!

教育讀後感2

蔡元培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開一代風氣的教育家之一,中外敬仰。近日略覽了《蔡元培教育文選》,對這位可敬的先生又深了許多瞭解,他並不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他的很多教育言論卻很是些實在的東西。 對比我們的國小教育,現在的國小教育在“巨集”方面有了相當的發展。現在的許多小孩興趣很廣泛,並不侷限於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有相當的造詣。這就進而先生所說的“約”的地步。“深”是學生後期的發展,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智力,時間畢竟有限,在那些方面的研究並不會很深,在中學、大學、甚至在大學後的繼續教育如何保持並發展自己的優勢,便是自己能否在這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而“美”,是總領這一切的靈魂。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純粹精神上的東西,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講他們並不能領會其中的精髓,而我們可以把他們往這方面引導,這也和我們的德育相聯絡的。

另外蔡元培先生力倡“尚自然、展個性”。

“尚自然、展個性”是蔡元培針對封建教育無視學生的特點,違反自然,壓抑、禁梏、束縛個性而提出的教育主張。蔡元培認為教育要順應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實際,指出“守成法”與“尚自然”、“求劃一”與“展個性”是新舊教育的分水嶺。為此,提倡教育科學的實驗研究要擯棄注人式教學方法,強呼叫啟發式進行教學,特別是學生自動、自學、自己研究的方法。獨特性不單單是個性的外在表現形式,還是個性得以確立的表徵,是個體內在自然——天賦的凸現、顯發的確證。

鑑於主體性與創造性的獨特性是個體個性發展程度的標尺,也就是說,越是具有以主體性與創造性為底蘊的獨特性,個體的發展程度就越高,個體自我實現的程度越高,那麼個體內在自然——潛能的實現程度也就越高。

所有個人的獨特主體性的正常健康發展或自由發展,會給人類集體的發展與人類整體的發展,提供最豐富生動的動力和源泉,在每個人的這種發展的互動作用中,每個人的人生將會獲得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當自由的權力成為每個個體的實際權力(特別是思想的自由),自由才不會是空洞的概念。一個社會只有以個人為本位、為目的,為每個個體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儘可能地提供最佳條件,這個社會才能在整體上大踏步地前進。

先生的素質教育思想也在教育史上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蔡元培認為:人天生具有修養德性、吸取知識的能力,具有發展至善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變成現實,必須經過教育。

教育讀後感3

最近讀了一點《教育常識》這本書。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看看名字,以為是一篇很理論、很枯燥的書。閒下心來,靜靜地翻開書本,讀一讀,發現是一本與讀者交心的書。作者在序中這樣說:“我期待的讀者,是能夠在思考、質疑、實踐中完成自我建構的讀者。理想的閱讀,不是‘六經注我’,而是‘我注六經’”。閱讀中我始終在反思自己近年來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遭遇的怕與愛,品悟作者哲思的同時不斷自我省思。作者在書中闡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糾正了許多教師容易犯的錯誤。

全書七個部分七個主題,依次為“人性常識、教育理想、教育過程、教育內容、學生常識、教師常識和教學常識”等七個專題。

教育即轉化。“教育的過程是轉化的過程。”--李政濤。作者專門用了一節內容闡釋這個觀點,給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作者在文前提到這樣一種現象:教師覺得自己講的很清楚了,但學生還是不明白。在教師看來,再簡單不過的知識和道理,在學生那裡卻是一片複雜的混沌。

這讓我想起蘇氏《給教師的建議》裡有一篇“要使知識活起來“的文章,其實也是講的'知識的轉化問題。目前我們的認識沒有問題,學生出了問題(學過的知識不會靈活運用),深入想,大概緣於操作上的淺嘗輒止吧。

這與簡單、浮光掠影式的備課有直接關係。備課備什麼?我們是否在課堂上使教學“成為複雜的思考工作,成為獲取知識的活動”了呢?是否找到了新舊知識的嫁接點和新知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十分明確的理解、感覺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並且激發其探究的熱情?且經歷了探究的過程?這麼說似乎很拗口,簡而言之就是教學重難點的把握與處理方法問題。“交集點”找得準是把握教材的能力問題,而如何處理這個“交集點”是方法論問題。

把握好了這一點,自然在講與不講之間可以遊刃有餘,關注每個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且根據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環節也才成為可能。而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根本:教育即轉化,我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進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教育常識》是一本“接地氣”的教育指導書,只要有心,總能從作者的視角和思想中捕捉到與自己教育教學現狀和觀念聚焦部分,從而激起新認識,讓我們撿拾起一些過去無意丟失的珍寶,小心擦拭,通過日常教育教學行為,去進一步印證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張乃至於教育理念,於此,不管何種變革,我們自有判斷和選擇,努力做好自己能夠做好的部分。

教育讀後感4

在黨的十七大上,國家提出了關於“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為全面提高國家素質,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序,特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共分四個部分二十二個章節。

“學校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給學生留下了解社會、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時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各種考級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這一段話,我理解為改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力求真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機會。但是這個實現的方法並不是簡單的改進教學方法,減少作業和考試次數就能做到的。

首先,請翻開孩子們的課本,告訴我你看著有什麼興趣,我們的教材字裡行間都寫著兩個字“應試”——不是麼?看那些內容、理論、課後的題目,現在孩子們書本上的知識比我們30年前更新了多少?是不是隻是從“來,來上學”改變成了“去,去上學”?也許我們應該考慮重新認真根據新科技的.發展來編排一組更新知識的有趣味的實用教材了。其次,多樣的作業形式,聯絡實際的考察方式,或許可以動搖應試教育的根本,如果還只是要用100分的筆試成績來衡量學習效果,一切都不會有大的改變。大學裡追求的科研創新,我認為主要是讓大家都不斷學習,努力跟上時代科學的步伐,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我們的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鍛鍊時間嗎? 體育鍛煉可以使學生身體健康,還可以使學生意志堅強。

意志品質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心理素質。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各個領域的競爭加劇,對人的意志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意志薄弱的人,很難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立足,更難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現在的國小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庭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缺乏意志品質鍛鍊,有些學生畏懼困難,經不起挫折與失敗,這對將來成才很不利,而通過體育鍛煉能夠很好地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體育鍛煉對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有著特殊的作用,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教育讀後感5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汙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教育讀後感6

有人說,名師之"名",不在於"名",而在於"明"。"明"就是智慧。有人說智慧是一條通往人生幸福和快樂的心靈之路。教育家的智慧不僅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幸福,更會帶來孩子的幸福,教育的春天。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檔案》一書彙集了國內優秀教育專家的訪談錄。這些訪談圍繞教育研究、基礎教育改革等展開,展現了教育專家的智慧和研究途徑。書本保持了訪談的現場感,讀來輕鬆愉快。

在教育家李振西異想天開的教育生涯中,彰顯了教育家的魅力;在教育家李吉林身上讓我感受到積極工作的無限動力,40歲才是她教育科研開始的年齡;在教育家顧泠沅的教育專著中,我又一次深刻學習了教育科研的組織原則和實施管理的過程;在教育家張思明身上,看到一位教育者勤學、求索的精神;在教育家張化萬"將玩進行到底"的教育理念中,明確了國小教育的真諦;在教育家劉彭芝身上,讓我感受到管理的'力量和無窮的魅力;在教育家康由巖身上,我們不得不感受到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忘我精神。

在這些教育家中,楊一清校長可能是距離自己比較近的一位。第一次見到他是在大學的講堂上,他專程來學校給我們作一場報告。報告的內容雖已模糊,唯一記得的是他親和的神情。而後,幾位好同學進入學軍國小,對他更是稱讚有佳。第二次見他,是在兩位同學的婚禮上,楊校長每次都熱情洋溢地發表賀詞。就像是她們的家的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據說他現在退休後,還喜歡到學校修剪花草。

45年風雨歷程,45年教書育人。這位將一輩子獻給學校的教育家,在學軍國小發展的路上貢獻了智慧和一生。他的生命和學校的發展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在書中"校長是這樣煉成的"的標題印證了楊一清校長的一生。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檔案》將智慧家的思想和經驗傳承給教育崗位上的每一位老師,當我們閱讀智慧,用智慧武裝自己時,我們也在智慧自己的人生。

"教育需要智慧,智慧需要理智、閱讀、實踐和思考。只有智慧地化解各種教育問題,創造性地投入工作才能享受教育帶來的幸福和歡樂。教師職業不應該僅僅是'奉獻',或者說,這個'奉獻'本身也是收穫,收穫成長!教師的成功不應該僅僅建立在學生的成功之上,也應該有自己的成功。

教育讀後感7

暑假裡,我讀了李鎮西《愛心與教育》一書以後,感觸很深。對教師工作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其實,他這本書本身就是用愛心來寫的。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中,李鎮西向我們表達了一個基本的信念就是,愛,不等於教育,但是,教育,永遠不可能離開愛!是的,你沒有豐富的知識,紮實的功底,精湛的教學藝術……但你有一往情深的“愛心”,你就會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坐別人不願坐的“冷板凳”,苦讀苦練,日積月累,終成大器。魏書生只有國中文憑的情況,但他卻登上當代中國教育界巔峰,是對教育事業的“愛”使他們實現了人生價值。李鎮西用他的愛心創造了他的'教育輝煌,成為中國教師的傑出的代表。

你的學生中也許沒有天才,沒有一看就聰明過人的孩子,沒有英俊少年,有的是表現平平、看不出多大“出息”的一群少年兒童,甚至是一班“調皮大王”、頑劣不化的“主兒”,是一考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差生……但你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執著期待,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律已精神,有“轉化一個後進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理性認識,一句話,有非凡的愛心,你同樣可以把差生要到自己班級,在轉化和促成方面寫下了一篇篇瑰麗的教育詩章;孫維剛在名不見經傳的北京二十二中為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輸送了許多新生,同樣是充盈胸間、激情蕩懷的“愛”讓他體嘗與領略到教育的美麗和幸福;你的學校也許沒有氣勢磅礴的教學大樓,沒有讓莘莘學子足不出戶就可以神遊天下的網際網路,甚至沒有像樣的課桌課椅,但你有“跟困難作鬥爭其樂無窮”的精神,有“黃土高坡也能長出參天大樹”的充分信心,有“雞窩裡也能飛出金鳳凰”的夢想,你就會迎難而上,變不利為有利,造就一個個敢於放眼天下、胸懷全球的際化的現代中國人。

我曾經對本地區的教育進行過考察,結果發現,一方面為他們的經濟貧困、文化落後而揪心,另一方面,也為那些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教育人的可貴精神而驕傲,是的,愛心讓他們也擁有了一份獨特的風景。

教育的愛心是空氣,是陽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糧……你可以把它比喻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絕不過份。所以,有教育家曾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教育讀後感8

林清玄說:“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對此深以為然。有句俗話說得好:“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我們往往說太多,而忽視了安靜的力量。古人說“靜以修身”,安靜的時候才會關照內心,才會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通過小事例來展示原理,淺顯易懂,實操性很強,每個心理效應都寫得有趣又實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鑑。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兩個效應——超限效應、齊氏效應。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並掏出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款,相反,還從盤子裡偷了兩元錢。

這就是超限效應。小故事令人發笑之餘,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師要管好自己的嘴。

學生犯錯在所難免,教師應儘量保持一顆平常心,批評學生一定把握好一個度,有些錯誤,點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餘地給學生。話說多了,往往適得其反,不僅不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效果,甚至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傳授知識同樣要注意課堂留白,灌輸多了,也傷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動與交流,讓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發。我們的實踐課堂,更要講得精煉,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去體驗,去感悟,去探索。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害怕學生完不成任務,因為根據齊氏效應:人們對那些沒完成的任務,印象反而會更深刻。

在齊氏效應部分講了這麼一件事兒:一個美國考察團到上海訪問,希望聽一節有中國特色的公開課。聽完之後他們的反應卻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們問: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都能回答,這節課還上它幹什麼?

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的一個問題。怎樣的課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該如何評價我們的課程?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髮展不斷生成的過程,教師可以有預設,但更應注重引領學生思考,並具備隨時沉著、靈活地處理生成性問題的能力,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應付生成性問題,除了教學經驗,其實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所以,還是老生常談:教師必須熱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讓自己擁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後,用咱們讀書記錄上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交流:“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共讀、共行、共悟、共成長!”這句話我非常喜歡,拿來與大家共勉!

教育讀後感9

《愛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譯介來後,被譽為著名的兒童讀物。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讀。

這是一部小書,這是一部鉅著。義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華章,尚不及這部小書對無數人的益處。

我是在高中一年級讀到這本書的,安立柯這個小孩子的所行所為、所思所想,讓一個初經啟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燒。那些書中的故事讓我把它居為奇書一部,拿書中的章節向多少同學炫耀。

《愛的教育》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即《愛的教育》和《續愛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據日譯本翻譯,後者是亞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據三浦關造的譯本來的,對前者是一個合適的補充。

這個補充體現在哪裡呢?體現在二者的分別與心理進展的連續性上。《愛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國小生的心理記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續集則是他做中學生時的記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譯者所說的,可以看到,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軟教育,而續集所寫的卻是意志教育,硬教育、《愛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傷性,而續集中卻含有較多的興奮性。

這書一般被認為是有名的兒童讀物,但我以為不但兒童應讀,實可作為普通的讀物。特別地應介紹給與兒童有直接關係的父母教師們,叫大家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

然而就是這部能讓大家“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的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兒童讀物繼續地廣泛閱讀下去。這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

在我們的中國小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從這一點上來說,《愛的教育》也在用成人的標準要求一種教育,我們畢竟不能與兒童一樣生活在兒童的世界中,兒童也在成長,他們也不會永遠地停留在兒童的標準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安立柯進入中學後沒有任何的驚詫,而是覺得順理成章的緣由。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寫寫這本曾經影響過很多人,但現在已波瀾不驚的《愛的教育》的原因。不僅僅因為我短暫的教師經歷,也因為在採訪中我看到的那些貧窮的兒童和深受傷害的幼稚心靈。

教育讀後感10

看完了義大利著名作家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小說《愛的教育》,我不由得長嘆一聲“唉,這是另一種世外桃源!”

小說以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睛來看世界,通過他一學年的日記內容,把他所看到的世界展現給了讀者。書中敘述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時時刻刻讓人感到人世的溫暖。可每當掩卷面對現實時,又懷疑作者所寫的也只是他自己的一種理想而已。我努力說服自己,這是真的,只是書是1886年出版的,離現在已有127年了。那麼,該是真的了。如今的義大利還是這樣的嗎?我不得而知。但對於我現在所處的中國而言,這不能不說是另一種世外桃源。

作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齡的教師,我深感教育的空虛。改革,教學條件越來越好,教學設施越來越先進,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樣,可是我所教的學生,卻越來越從活生生的孩童變成了木偶似的學習機器,沒了感情,沒了思想,沒了活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原來的學生從你面前走過,即使不說一句問候的話語,但你從他們的動作,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對老師的`尊敬;可現在的學生呢,10分鐘之內跟你打5次照面,會5次從他們嘴裡飄來“老師好”的問候語。可這實在僅僅是從嘴裡飄過來的,不是從心底發出的聲音,這種問候,一瞬間生,一瞬間就滅了。怪他們嗎?不能!他們每天像機器一樣的忙碌,能如此問候,已實屬不易了。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活生生的人啊,可是教育,又有多少情愛在裡面呢?“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寶”,事實如此。儘管上級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能只看重分數,但是有用嗎?說歸說,做歸做。孩子是父母的面子,是老師的價值,是學校的牌子,唯獨不是他們自己。有誰真正關心他們的內心生活?有誰真正無私地愛他們,不帶任何功利心理?

書中所寫的那種人人平等,個個為孩子成長著想的社會是不存在的,是一種理想的教育的世外桃源。

我不否認現代化教育先進性所起的巨大作用,只是提醒大家,我們看中的只是非本質的東西,而忽略了作為本質的孩子。

多多關注他們吧,他們的所需,他們的所要,他們的所思,他們的所想,他們的情,他們的愛······這才是關鍵之所在。

願教育的世外桃源能成為現實!

教育讀後感11

開學裡,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讀了教育家郭思樂的《諦聽教育的春天》一書。讀完這本書,我收穫頗多。封皮的“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他們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一番話讀來覺得沉甸甸的,讓我自覺作為一個教師,肩上的擔子很重,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文章倡導生本教育,強調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問學生答,所謂的雙邊活動多以師生交流為主,有的甚至就是把“滿堂灌”改為“滿堂問”,結果導致學生昏昏欲睡,課堂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探索為特徵,以培養學生自主為切入口,使學生產生內在的求知慾,提出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則能把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我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掩卷思考,怎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呢?聯絡我平日裡上英語課的實際情況,我覺得作為英語教師,首先要創設一種樂於"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不斷激發主體意識、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的模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樂於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其次要優化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必須堅持教師主導作用和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做到:①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要徹底改變單純教師“問”、學生“答”的現狀況,把課堂變成學生“問”的天堂。②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課堂45分鐘,教師講得多,無疑就擠佔了學生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就是讓學生多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學到知識。③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教師的精講是必要的,但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④把練的安排納入課堂。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自覺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探究創新的能力。

我想,要是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師都能認真落實我們所學到的先進理論,都能這樣給學生以這樣的自主空間的學習,那麼我們的英語課堂該是很生動的。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我想做到的,爭取進一步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

教育讀後感12

在假期裡,因為朋友的極力推薦,閱讀了《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這部書。感觸最深的是在這部文章裡作者用謙和態度、親切的語言和博愛的熱情啟發教師拓寬視野,幾乎每一篇文章部是一個誘惑,引領我們進入一個神奇的風景線,促使我們成為怎樣的一位教師,去怎樣把學生培養為一個有理性精神、有教養且有獨立人格的人。他的筆下才會從心裡流淌出感人肺腑的文字,讓我們耳目一新。

作為一個勤奮而求實的人,肖川說要“與經典為友”,“心與書的交流,是一種渲染與皈依”,歌詠 “大學真好”,為閒暇、自由思想、生活的明麗與清閒致敬。他希望每一個人都通過教育獲得淵深的學識、敏捷的才智、通達的情性、寬廣的胸懷和高貴的教養。肖川又是一個浪漫而深刻的人,在娓娓道來的文字中,他崇尚閒適的生活態度,表達肖川深刻哲理思想的教育隨筆:因隨和、隨意、隨緣而“非常的溫情,非常的纖細,非常的文質彬彬”,“異常的雋永,異常的精緻,異常的耐人尋味”。

肖川推崇“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成為你自己,要長於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他批評急於希冀學習給他們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與實惠,這就需要我們以寧靜、閒適的心緒來對待。古老的智慧、經典的知識,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優化氣質、滋養人生的價值。這就是古人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捧讀《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沒有”誤盡蒼生“的負罪感,沒有”走進死衚衕“的沉重感,也沒有被駁得一無是處無所適從的惶惑。肖川博士是一個可敬的建設者,而不只是一個睿智的批評家。遊歷他教育思想的家園,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同時,常能得到”原來可以這樣做“的啟迪。憑著對國內外教育的廣泛研究,憑著對教育使命的深刻認識,憑著對教育規律的準確把握,肖川博士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藍圖:從這裡,我們可以讀到對教育傳統的尊重和揚棄,可以讀到對教育現狀的剖析和反思,可以讀到對域外教育的研究和借鑑。因為這是從教育現實的土壤上開出的理想之花,讀她的感覺才能這樣的親切。

在肖川博士的教育辭典裡,沒有強制只有引導,沒有說教只有薰陶,沒有抱怨只有欣賞,沒有失敗只有成功。”人性化教育“、詩性教育是肖川博士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徵。以往懷著對教育理論的敬畏感和神祕感,以為高處不勝寒以至於避而遠之,從接觸了肖川的優美作品,其灑脫與飄逸,從容與愉悅,改變了我的幼稚認識。暢遊肖川博士教育理想的世界,感悟到的實在很多。我願成為一個執著的追夢人,一個快樂的追夢人,做一個”人性化“的,能夠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讀後感13

暢讀全書,《愛的教育》中最吸引我的並非是它的文學價值,而是作者以樸素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個個關於愛的小故事。在本書當中可以很好的體會出親子直接的愛,師生之間的情誼,朋友之間的友誼,以及人們對弱者的同情……一行行的文字卻使我融入愛的海洋。

文章採用日記體書寫,記載了義大利國小生安利柯的四年級生活,故事共100多篇,展現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天真無邪,樸實無華,更多的引入主題思想:熱愛祖國,熱愛老師,熱愛父母,熱愛朋友。每一種愛雖是平實,但感人肺腑,引人深省。

在小說中人物個性鮮明,便是一大特點了,有俠義之舉的卡隆,成績優異的代洛西,有精打細算的“小商人”卡洛斐,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孝心的.可萊諦,並且也有善於教育的安利柯的父母等。他們都是用愛去感受生活。

其實書中一個個的人物,亦大亦小,實際上是告訴我們如何去感受到愛是生命長河中最重要的,並且是教育的最佳方案之一。例如,在國小的課本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大家並不陌生,這不就是最富有親情之愛的詩句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便是對老師的讚歎了,還有對朋友的掛念,比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

父母之愛,在日常生活中無聲無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流露出樸素、自然、親切之情,這愛沒有任何提示,卻在最需要及時出現。師生之愛,並非教育思想上,更多卻是在學校生活上,一句關心問候,則會給我們帶來溫暖。現在“師生之愛”已經擠入“父母之愛”的分量。這怎能不是“愛”的所做所為?同時,這也是最好的證明。

在書中日記體的小說透露著安利柯一家子共寫一本日記,毫不介意。但現在大部分的同學們不是密碼本就是鎖抽屜,讓幾樣物品成為了親情的警戒線,仔細一想,為什麼?在《愛的教育》中描寫了幾個陽光男孩,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去像他們靠齊呢?

我們會時常忽略一樣東西,那件東西不出意料便是愛了,它伴隨我們成長,在每一個互交的過程中都會產生它帶來的是溫馨、快樂與感動,只需要我們去用心感受,就會發覺。所以讓我們把這些愛轉化為動力,去溫暖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貢獻自己的力量,奉獻自己的愛心,使我們的生活豐富起來,這便是愛的教育真正的含義吧!

教育讀後感14

走進肖川教授《教育的情趣與藝術》,我感受到的是一股熱愛教育、熱愛孩子的赤子之情。徜徉其中,彷彿跟隨一位智者穿越人生的時空,又好似同一位親密的朋友並肩前行。肖川教授在書的扉頁上寫道“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生活、眷注內心、崇尚真理、追求生命境界的人們。”換一句話說,這正是肖川教授對自己的評價或者是對自己的期許,肖川教授正是這樣一位熱愛生活、眷注內心、崇尚真理、追求生命境界的教育者。

良好的教育不僅是充滿智慧魅力的,也是充滿情趣和藝術的。惟有健康的趣味能夠養育我們的靈性和激發我們內在的興趣。藝術是教育的一種境界和存在形式,藝術不是教育之花,而是教育之本。我們只有將自己融合於教育文化和教育情境之中才能欣賞這種藝術。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靈氤氳在一種有品位的精神氛圍之中。肖川教授在談到教育的目的時寫道: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責任感,它也是造就公民社會的最基本的手段。對學生的評價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性地使他成為一個更好的自我,而不是終結性的、定性的評價:你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生。正是從這段話中,我觀察到肖川教授把“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放在了首位,良好的教育不是高分數、好排名,不是讓孩子互相競爭、互相比較嫉妒,而是追求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是對自我本身的挑戰和超越,這樣的教育才能讓每個孩子充分發展,欣賞自己,悅納他人。

肖川教授愛這個世界,愛萬物生靈,更愛朝氣蓬勃的孩子。因為愛,他也把犀利的筆觸也伸向晦暗的一面。他直言不諱:“我們的教育中太缺少愛、寬容和自由了。”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我們何曾想過孩子的感受?當我們痛斥孩子罪不可赦的'時候,我們何曾憶起童年的自己?當我們說出虛偽的話,做出違心的事時,我們何曾考慮它給幼小心靈帶來的扭曲?開展生命教育才能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人師表,首先應該是熱情和溫暖的,一個真正熱愛教育喜歡學生的老師,才能把愛和溫暖像孩子傳遞。而一個愛上讀書和寫作的老師,他會比其他教師吸收更豐富的精神營養,獲得更深刻的人生啟迪,從而更熱愛生活,熱愛教育,慈悲的情懷就會真情實感中培育。“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作為有親和力的老師,應該真誠地認可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對學生的失誤和不佳表現能夠寬容和同情,並給予明確的指導。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讓我們一起走在陽光的大道上,為孩子的人生鋪就灑滿鮮花的五彩路,引領他們走向幸福的人生,也成就我們陽光的生命!

教育讀後感15

《教育的姿態》是於漪老師60年的教育心得,為人為學聖經,教師教育經典。

一直對於漪老師充滿了仰慕:於漪,上海市楊浦區高階中學名譽校長,長期從事語文教學,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開發、情操陶冶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被評為首批特級教師,首批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勞動模範,每當看到於漪這個名字,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句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剛剛讀過於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就被她書中的思想所折服。其中,她的教師要有“仁愛之心”和“以己之短比人之長”的思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漪老師在書裡提到,“教育就是’仁而愛人’”,在這本書的第37頁有這樣的敘述:

什麼是做人?“仁而愛人”,心中是要有別人的。為什麼“仁”是人字旁有個二,心中沒有別人還怎麼愛人?

教育是一門愛的事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一直講,教育,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今日的教育質量就是明日的國民素質。這種客觀規律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我一談到教育,心裡就著急,著急的是孩子。每個學生都是寶貴的,教是可塑之才。

在書中的第60頁,於漪老師還講到:“陶先生講愛滿天下,這不是親子之愛,這是大愛,大愛就是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仁者愛人’,要做一個名師就要做到心中有別人。”

於漪老師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用自己的真實行動在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她這樣寫到:我教了一輩子的'課,我深知教師每一節課的質量,會影響孩子生命的質量,你只是操練還是以學生髮展為本,三個維度,既教知識能力,又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給他們以薰陶,效果是大不一樣的,不能耽誤他們的青春,這是為師者的一種責任,為師者的一種良心。

讀了《教育的姿態》這本書,我為於漪老師的這種“仁愛之心”而感動,我感覺做人就要有大愛之心,學會愛別人,作為教師,就要學會愛學生,我們要懷著一顆仁愛之心,千辛萬苦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這是我的收穫之一。

我的收穫之二就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

書中講到:校長和書記是這個文化的設計師和引領者,在這裡要有拒絕社會上不良風氣對我們的影響,怎樣才能做到?我沒有別的法寶,只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讀到這兒,我不禁為於漪老師的謙虛而感動,那麼一位令人尊重的特級教師,還這麼嚴格要求自己,的確堪稱大家學習的楷模。因為,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我們往往是拿自己的長處比人的短處,結果是越比越覺得自己了不起,高傲自大了還不以為然。

總之,讀了《教育的姿態》,感覺自己對從事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今後,我要以於漪老師為榜樣,辛勤耕耘,做一名謙遜的充滿仁愛之心的教師。

標籤:讀後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