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元宵節猜燈謎精選15篇

元宵節2.5W

元宵節猜燈謎1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而元宵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湯圓、放煙花、看花燈、猜燈謎等等。其中,我最喜歡還是猜燈謎,因為猜燈謎不僅可以鍛鍊我們智力,猜對了還可以得到獎品。

元宵節猜燈謎精選15篇

我來到了活動地點,剛一進門就被一片大紅燈籠所包圍,一個個紅燈籠上掛著一張張紙條,一張張紙條上有一個個謎語,看得我是眼花繚亂。突然,我與一個謎語撞了個正著,我想:既然會撞上,那就是有緣,就猜這個吧!這個謎語是:雙木非林心相連(打一字)。我埋頭苦思卻百思不得其解。兩個“木”再加一個心,是不是“想”字?我便接下紙條,拿到了主持人面前,說:“這是想!”主持人反問我:“你為什麼會認為是想?”我說:“你看,兩個木,就是:“木”、“目”,心相連就是下面那個心。”主持人問:“你確定?”我忐忑不安回答:“我……確定!”主持人大叫:“答對了!讓我們來恭喜這位幸運小朋友!”“哦耶!”我歡呼起來,一蹦三尺高。主持人送給了我一個大紅燈籠,我手中拿著燈籠十分高興,心中就似吃了蜜一樣甜,因為這是我通過自己智慧得到,在回家路上,我一直在自戀著:哈哈,我真聰明!

猜燈謎真有意思,明年正月十五我還要來,我一定會猜得更棒!

元宵節猜燈謎2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又叫燈節,肯定少不了猜燈謎。今天我就和爸爸去了中央書店猜燈謎。

猜燈謎這種遊戲看著簡單,玩起來難。也就是所謂的看花容易繡花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簡單點的題,還都是被猜過的了。才過提不算數呀!你瞧!這道題,夜色成都城(打一金庸小說人物),爸爸猜是黃蓉。因為成都又叫 蓉城嘛!我們倆滿心歡喜的要去兌獎,沒想到啊,竟然有人在我前面兌了獎,白排隊了!

我們又看到一道題,長城有多長(打一水滸人物)我和爸爸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倆認為已經夠了解水滸的啦!可是還是想不出來。得了,先看看別的吧!這時候,我上了趟衛生間,爸爸又看了看。當我回來的時候,爸爸告訴 我說他又猜出來了一道題。謎面和謎底我都忘了是什麼了,但我還記得我拿這個謎兌了一本英文小說。回來之後,爸爸說好像長城有多長那個應該是程太守,程(城)萬里(長城),就是雙槍將董平原來效力的那個太守。

我又去兌獎,這會兒兌獎的人很少我又兌了一本英文書。說實話,這時候我很氣憤,因為我竟然沒有猜對一道題!!!!????當我回到爸爸那裡時,有一個好心姐姐把她手裡的答案給了我。爸爸說你可以看看題,有沒有 些啟迪?我看了兩道題,有一道明顯是錯的。剩下的都不在這一層,我就懶得去看了。就繼續回到爸爸猜謎。然後我一直都沒有猜對一道題。嗨!我很傷心,走吧!當時我本可以拿那位姐姐給我的答案去兌獎,可我沒有。因 為我認為只有自己猜對的題才能算是自己的獎品,否則心不踏實。

後來我對爸爸說:“猜謎講的是樂趣,不是獎品。”爸爸也許以贊同,看來真的是這樣。

元宵節猜燈謎3

1、嘴巴不多卻能鬧 (打一字)——謎底:吵

2、住持送人出寺去,細雨如絲相別離(猜一燈謎用語)--主擂

3、重逢秋月滿(打禮貌用語二) —— 謎底: 再見、光臨

4、怎麼會說你(打一國家) —— 謎底: 安道爾

5、孕婦不宜迪斯科(打三字常用語) —— 謎底: 挺彆扭

6、右旋螺紋(猜一燈謎用語)--正扣

7、又一個星期(打古代文獻名)--周易

8、一把辛酸淚,寫成紅樓夢。 (打一成語)——謎底:水落石出

9、爺爺當先鋒(打南北朝人名)--祖沖之

10、亞父定計鴻門宴(電信用語)--增設套餐

11、雪地漫遊君作伴(猜一燈謎用語)--白珩

12、謝絕邀請去羅馬(打一成語) —— 謎底: 辭不達意

13、我排行第四(打一成語) —— 謎底: 心有餘悸

14、未登程先問歸期(猜一燈謎用語)--別解,會意

15、停戰 (打一數學名詞)——謎底:求和

16、生財有道(猜一出版名)--詞發行

17、勸君更盡一杯酒(猜一歐洲地名)--巴爾幹

18、擒賊先擒王(打一稱謂) —— 謎底: 捕頭

19、平安(二字詞,徐妃格) —— 謎底: 沙灘

20、買鹽用了元 (打一西晉人名)——謎底:阮咸

21、留取丹心照汗青(猜一燈謎用語)--史記人物

22、兩人競賽(打二字常用詞) —— 謎底: 對比

23、晶(打四字常用語) —— 謎底: 日復一日

24、基友(天龍八部人物) —— 謎底: 蕭峰

25、獲獎面(打一禮貌用語) —— 謎底: 賞臉

26、歡聲笑語滿謎城(猜一燈謎用語)--猜得真快

27、喊聲長定是煙煙(複姓二)--呼延/段幹

28、凡間同白首,作鬼共銷(猜一燈謎用語)--風雲

29、多吃補藥反傷身(猜一燈謎用語)--增損體

30、殘陽如血(猜一花卉名)--晚來紅

元宵節猜燈謎4

這個寒假我參加了“中州社群”的“元宵猜燈謎”活動。

早上九點,風雪交加,非常寒冷。但我還是抱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活動地點。活動場地的上方拉著很多紅繩子,繩上掛著很多五顏六色的紙條,有藍色的,有黃色的,有綠色的,有紅色的,有米黃色的,還有粉紅色的,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一排排花花綠綠的紙條懸掛在頭頂上,寒冷的氣候擋不住大家的熱情,於是裁判就開始宣佈活動規則了。活動規則是:在這麼多燈謎中,不依靠手機來搜尋答案,猜中一個就可以去工作人員那裡校對,答對的可以得到一份小禮品。裁判剛說完活動規則,大家就蠢蠢欲動了。“那麼,現在我們的元宵猜燈謎活動正式開始!”只聽裁判一聲令下,我們就開始行動了,有的低頭沉思,好似這樣不會受到外界喧鬧聲的影響,有的輕聲討論著,有的皺著眉頭,望著燈謎冥思苦想,還有點正在找簡單些的燈謎來猜。

我穿梭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紙條中,正在尋找好猜一些的燈謎。我突然看見一個這樣的謎語:“臺灣有個大美女。(打一字)”哦!這也太簡單了吧,這個字謎應該是用拼湊法來猜吧!”於是,我開始思考起來:“灣”本來就是一個字 ,所以謎底中應該會有“臺” ,但是“臺”應該不是個偏旁,所以偏旁應該在“大美女”中。“大”和“美”都不是偏旁,所以“女”是偏旁。這樣一來,就是“始”啦!我反覆唸了幾遍那個謎語的編號和謎底,生怕自己忘記。領獎品需要排隊,雪還沒停,雪花落在我的身上涼涼的,可是我的心卻熱乎乎的。之後,我繼續猜了另一個謎語,可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我在紙上塗塗畫畫,還是想不出來,最後經過媽媽的幫助,我終於猜出來了。

這次的活動真有意思啊!活動結束了,拿著小禮品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期待著下一次活動。

元宵節猜燈謎5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燈節”。

同學們格外高興,一大早,好多同學提著小燈籠來到學校,燈籠上還貼了大家準備的燈謎。在元宵節到來之際,我班開展了“猜燈謎,慶元宵”活動。

大家先看了有關介紹元宵節來歷和習俗的片子,然後,圍在板報前互猜有趣的謎語,猜對的同學還得到了小獎品,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活動讓同學們彼此間增進了友誼,更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節猜燈謎6

元宵節有很多習俗,猜燈謎就是其中的一種。

吃過晚飯,我迫不及待地跑完下樓去。小區的花壇邊,人群早已凝在一塊兒,熙熙攘攘的.。我高興極了,因為我這位題目高手終於有用武之地了。

開始了,人群早已把花壇城外得水洩不通。我看到一張謎條,上面寫出著“我的心打一字”。我想要:“我就是吾,心用豎心旁,那不就是個覺字嗎?”我趕緊取下謎條,擠入兌獎處對答案,果然是“覺”,太棒了!

忽然,我被一道“攔路虎”難住了,我只好找來爸爸媽媽拜託。爸爸一讀題“一口刺穿皮打一字”就得出結論,一定有個“皮”字。媽媽答道“皮”一定被“刺穿”了。我說道一定有“口”字旁。我們一致要求是“嘆”,去對了一下答案,攏了,真掃興!

“替爺爺警衛打上水滸人物”,這是誰呢?我絞盡腦汁地想啊想要,怎麼也想不出。還是求救書本吧,我趕緊跑完上樓找到《水滸傳》,在書中我查出了,這是病蔚遲孫立。顯然,我的科學知識還過於非常豐富啊!

經過一個晚上的腦力勞動“激戰”,我們一家三口收穫了八件“戰利品”。

元宵節猜燈謎7

1、左手五個,左手五個。拿去十個,還剩十個(打一日常用品)——手套

2、四角方方,常隨常往。傷風咳嗽,數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手帕

3、半個西瓜樣,口朝上面擱。上頭不怕水,下頭不怕火(打一日常用品)——鍋

4、中間是火山,四邊是大海。海里寶貝多,快快撈上來(打一日常用品)——火鍋

5、紅娘子,上高樓,心裡疼,眼淚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蠟燭

6、猛將百餘人,無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燒身(打一日常用品)——火柴

7、一隻八寶袋,樣樣都能裝。能裝棉和紗,能裝鐵和鋼(打一日常用品)——針線包

8、遠看兩個零,近看兩個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鏡

9、有面無口,有腳無手。聽人講話,陪人吃酒(打一日常用品)——桌子

10、帶著平頂帽,身穿圓筒襖,雖然一隻眼,暗中逞英豪(打一日常用品)——手電筒

11、前面來只船,舵手在上邊,來時下小雨,走後路已幹(打一日常用品)——熨斗

12、小小東西,放在腋底。有病沒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溫度計

13、一隻雀,飛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湯匙

14、鼻子朝天,嘴巴朝地。敲它一錘,驚天動地(打一日常用品)——大鐘

15、金鉤吊銀圈,姐妹隔座山。若要來相會,需到天色晚(打一日常用品)——耳環

16、生在山崖,落在人家,涼水澆背,千刀萬剮(打一日用品)——磨刀石

17、薄薄一張口,能啃硬骨頭。吃肉不喝湯,吃瓜不嚼豆(打一日常用品)——菜刀

18、外面冷冰冰,裡面熱心腸,一夜到天亮,肚裡還不涼(打一日常用品)——暖壺

19、有硬有軟,有長有寬。白天空閒,夜晚上班(打一日常用品)——床

20、有風吹不動,它動就生風,若要不動它,待到起秋風(打一日常用品)——扇子

21、一間小藥房,藥品裡面藏。房子塗白色,十字畫中央(打一日常用品)——醫藥箱

22、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戴上御風寒,脫下有禮貌(打一日常用品)——帽子

23、一顆小紅棗,一屋盛不了。只要一開門,棗兒往外跑打一日常用品)——油燈

24、屋裡一座亭,亭中有個人,天天盪鞦韆,不蕩就有病(打一日常用品)——鐘擺

25、不是點心不是糖,軟軟涼涼肚裡藏,不能吃來不能喝,每天也要嘗一嘗(打一日常用品)——牙膏

26、紅豔豔,飄胸前。像火苗,暖心間(打一日常用品)——紅領巾

27、頭上亮光光,出門就成雙。背上縛繩子,馱人走四方(打一日常用品)——皮鞋

28、口比肚子大,給啥就吃啥。它吃為了你,你吃端著它(打一日常用品)——飯碗

29、樓臺接樓臺,一層一層接起來,上面冒白氣,下面水開花(打一日常用品)——蒸籠

30、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圓,又甜又蜜(打一日常用品)——月餅

31、一隻黑鞋子,黑黑底子。掛破鞋子口,漏出白襯子(打一日常用品)——西瓜子

32、一把刀,順水漂,有眼睛,沒有眉毛(打一動物名)——魚

33、兩眼外禿大嘴巴,有個尾巴比身大,青草假山來相伴,綻放朵朵大紅花——金魚

34、像魚不是魚,終生住海里。遠看是噴泉,近看像島嶼(打一動物名)——鯨

35、小時像豆號,在水中玩耍。長大跳得高,是捉蟲冠軍(打一動物名)——青蛙

36、為你打我,為我打你。打到你皮開,打得我出血(打一動物名)——蚊子

37、似鳥又非鳥,有翅身沒有毛,一臉醜模樣,專愛夜遨遊——蝙蝠

38、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動物名)——蝸虎

39、身穿綠衣裳,肩扛兩把刀。莊稼地裡走,害蟲嚇得跑(打一動物名)——螳螂

40、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個釵子(打一動物名)——螃蟹

元宵節猜燈謎8

鐵公雞(打一成語)——一毛不拔

愛好旅遊(打一成語)——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語)——不識大體

蜜餞黃連(打一成語)——同甘共苦

會計(打一成語)——足智多謀

逆水划船(打一成語——力爭上游

快刀斬亂麻(打一成語——迎刃而解

翹翹板(打一成語)——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語)——自力更生

脫粒機(打一成語)——吞吞吐吐

四通八達(打一成語)——頭頭是道

一塊變九塊(打一成語)——四分五裂

節日的焰火(打一成語)——五彩繽紛

乖(打一成語)——乘人不備

相聲(打一成語)——裝腔作勢

逆水划船(打一成語)——激流勇進

傘兵(打一成語)——從天而降

兔子請老虎(打一成語)——寅yín吃卯mǎo糧

照相底片——顛倒黑白

平原門下客三千——勝友如雲

桁héng(打一成語)——行將就木

圓寂(打一成語)——坐以待斃

啞巴打手勢(打一成語)——不言而喻

仙樂(打一成語)——不同凡響

零存整取(打一成語)——積少成多

七年級(打一成語)——日新月異

暗中下圍棋(打一成語)——皁白不分

並重(打一成語)——恰如其分

八十八(打一成語)——入木三分

超好牙刷(打一成語)——一毛不拔

打邊鼓(打一成語)——旁敲側擊

感冒通(打一成語)——有傷風化

魯達當和尚(打一成語)——半路出家

皇(打一成語)——白玉無暇

舉重比賽(打一成語)——斤斤計較

紙老虎(打一成語)——外強中乾

美夢(打一成語)——好景不長

農產品(打一成語)——土生土長

無底洞(打一成語)——深不可測

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的由來

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

《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著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之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著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著: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麼會知道說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之後,越傳越遠。

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紅樓夢》裡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智猜燈謎的情景。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鍊思維,啟發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元宵節燈謎的結構

燈謎是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即謎面、謎目和謎底。這三個部分缺一不可。謎面是告訴猜謎者的條件,也是猜謎者思考的依據,它好比幾何學中的假設。而謎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類事物,是答案所屬的範圍,它就好比幾何學中的求證。

謎底就是答案了,它就好像幾何學中證明的結果。舉個例子說吧,書山有路勤為徑(猜學科的名稱),答案是應用力學。其中書山有路勤為徑就是謎面,學科名就是謎目,應用力學就是謎底。再比如,花褪殘紅青杏小(猜一個科技術語),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殘紅青杏小是謎面,科技術語是限定的謎目,而最新成果則是此謎的謎底了。

元宵節燈謎的猜謎規則

寫詩有寫詩的規則,它講究押韻。寫對聯有寫對聯法門,它講究平仄和對仗。猜燈謎也有幾條約定俗成的規則:

1、單純的詞彙解釋或知識問答,不能夠算是燈謎,就算是謎語,也只能夠被看成低階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國地名桂林,這純屬一種文字解釋,毫無謎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會意為頭字,而猜汕頭,底、面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卻能夠互相搭配,豈不趣味盎然。

2、謎面上的字,絕對不能夠在謎底出現,除非有標明露春格,否則,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慶猜店招大家樂,許多人會猜全慶,但因謎底中有一個慶字,這個答案就肯定不能夠成立了。

3、有些燈謎,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義的造字規律,例如:加火才好煮熟飯,謎底是堯。

4、有些是一半描寫字形,一半是影射字義,例如:因為自大一點,惹得人人討厭,謎底是臭。

元宵節猜燈謎9

元宵節的晚上,我和小弟弟一起去我家門口的碧水雲天猜燈謎。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和弟弟一起去猜燈謎,可是過了很長時間還沒開始,我很傷心,那裡的音樂響起來了,我和弟弟一起唱起歌來開心極一直到中午還沒開始我傷心極了,下午三點的時候開始猜謎了,過了一會他們說不猜了。

下午6點又開始了,我瘋狂的看著每一道題可開心了,又猜了4張,可是每人只有一次的機會,我們家的人一猜了一個。可是在20分之後才開始兌獎,我們等啊等終於到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得了一包元宵。

昨天,我們很開心,今天也是。

元宵節猜燈謎10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東方紅學校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元宵燈謎會。

猜燈謎的時間定在第二節課下課之後。等待的時候,我感覺一分鐘就像一年一樣長。許多同學都按捺不住了,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下課鈴終於響了,大家像離弦的箭一樣衝出教室,去猜其他班的燈謎。

我首先來到了220班。發現一個小燈籠上寫著:“小時層層包,長大做材料。(打一植物)”。我想:竹子小時候就是竹筍,竹筍小時候就是被一層層包著的,竹子又可以做材料。嗯,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竹子。於是,我找到220班的班主任,胸有成竹地對她說:“老師,這個謎語我猜出來了,謎底是竹子!”老師微笑著說:“你猜對了,這是獎給你的。”說完,她給了我一塊巧克力,我心裡頓時美滋滋的,真是旗開得勝啊。於是,我滿懷信心地向著下一間教室出發了。

所到之處,只見同學們一個個情緒高漲地競猜著。他們有的正在冥思苦想,漲紅了臉;有的已經猜出來了,歡呼雀躍;還有的隨著人潮前行,尋找目標。由於有三千多人同時參與,燈謎已經不多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上面寫著:“第二次遇見”(打一字)。我想:“第二次”也可以說是“又”,加上一個“見”就是個“觀”字。我對老師說:“這個燈謎的謎底是‘觀’字。”老師遞給我一支棒棒糖,說:“你真棒!猜對了。”

吃著棒棒糖,我在校園裡興奮地穿梭著。只見到處高掛著寫著燈謎的燈籠,張貼著大紅的對聯。那象徵著吉祥如意的顏色,把每個人的臉都映得喜氣洋洋的。猜燈謎的活動不僅使我們增長了知識,還讓校園生活變得這樣多姿多彩。此時此刻,我想像著歐陽修筆下“花市燈如晝”的盛況,再品味眼前的良辰美景,感覺到我們的日子比手中的棒棒糖還要甜。

元宵節猜燈謎11

今年寒假的一個下午,我們盛家社群又要舉行一年一次的慶元宵猜燈謎活動。我一聽到這個訊息,興奮得一蹦三尺高,拉起媽媽連忙朝社群的活動場地奔赴而去。

社群的活動場地上早已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瞧,到處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跟密密麻麻的燈謎紙條。年老的,年少的,喧譁一片,濟濟一堂,好像是在逛集市。

猜燈謎可是我的拿手絕活,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了。如果猜中了還可以換取獎品呢!我今天可是有備而來的呢!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這樣一個謎面,“像馬不是馬,如果要成藥,要得海里抓。”(打一動物)我稍加思索後就想到了“海馬”這個謎底。於是,媽媽馬上來到服務檯,順利換到了一份獎品。我信心倍增,接二連三地又猜中了三個謎語,隨之,我們得到的獎品也越來越多,可把周圍的爺爺奶奶們羨慕壞了。

正當我樂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身旁有位頭髮蒼白的老奶奶,正在拽著一條謎面而冥思苦想,看著老奶奶兩手空空又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心想:一定是老奶奶猜不出了吧!我轉身問她:“奶奶,讓我來看看,我知道的話就告訴你答案。”老奶奶一聽,可開心了,連聲說“謝謝”。這個謎語的謎面這樣寫道,“駝背公公,力大無窮,愛駝什麼?車水馬龍。”(打一物)這個謎語還真是有點難,我絞盡腦汁,想了好一會兒,在媽媽的啟發下,我終於想到“橋”這個謎底。老奶奶根據我提供的答案,也歡歡喜喜地領到了獎品(一塊肥皂),她還一個勁兒地感謝我,站在那裡還誇我即聰明又心地善良,說得我羞紅了臉。

參加猜燈謎活動,是我在今年寒假裡經歷的一件既快樂又有意義的事情。我之所以快樂,不單是因為我用自己的智慧跟努力換來的獎品,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助人為樂更快樂。

元宵節猜燈謎12

1、弟兄六七個,圍著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全扯破。(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大蒜

2、紅口袋,綠口袋,有人害怕有人愛。(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辣椒

3、長得像竹不是竹,周身有節不太粗,不是紫來就是綠,只吃生來不能熟。(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甘蔗

4、半截白,半截青,半截實來半截空,半截長在地面上,半截長在土當中。(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蔥

5、冬天幼苗夏成熟,滔滔海水是活土,根浮水面隨浪晃,身潛水中漫起舞。(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海帶

6、脫去黃金袍,露出白玉體,身子比豆小,名字有三尺。(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玉米

7、青青蛇兒滿地爬,蛇兒遍身開皮輥花,瓜兒長長茸毛生,老君裝藥要用它。(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葫蘆

8、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綠衣服,老來都穿黃色衣。(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香蕉

9、體圓似球,色紅如血,皮亮如珠,汁甜如蜜。(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櫻桃

10、誰說石家窮,家裡真不窮,推開金板壁,珠寶嵌擋風。(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石榴

11、葉兒長長牙齒多,樹兒杈杈結刺果,果皮青青果內黑,剝到心裡雪雪白。(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板栗樹

12、有個矮將軍,身上掛滿刀,刀鞘外長毛,裡面藏寶寶。(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黃豆

13、白日一到芬芳斷,夜晚香味飄散遠,飛蟲聞味來傳粉,祕密皆在花瓣間。(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夜來香

14、身體圓圓沒有毛,不是桔子不是桃,雲裡霧裡過幾夜,脫去綠衣換紅袍。(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柿子

15、、一物生來真奇怪,它是世上一盤菜,娘死以後它才生,它死以後娘還在。(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木耳

16、陶令最憐伊,山徑細栽培,群芳冷落後,獨自殿東籬。

【燈謎答案】:菊花

17、生在山裡,死在鍋裡,藏在瓶裡,活在杯裡。

【燈謎答案】茶葉

18、林間宿不歸(猜一水果)

【燈謎答案】:榴槤

19、冬天蟠龍臥,夏天枝葉開,龍鬚往上長,珍珠往下排。(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葡萄

20、小時青來老來紅,立夏時節招頑童,手舞竹竿請下地,吃完兩手紅彤彤。(猜一植物)

【燈謎答案】桑葚

元宵節猜燈謎13

今天就是元宵節了,說起元宵節,大家肯定會記起猜燈謎這個習俗。我先給大家例舉一個燈謎。一口咬住牛尾巴(打一字),你知道他的謎底是什麼嗎?是“告”!這麼一看,謎底還是很形象的,那我接下來就好好給你介紹一下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煙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測。因為猜燈謎可以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猜燈謎的意義與價值:元宵節猜燈謎是一種富有譏諫、規誡、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測,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可以平平安安。因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猜燈謎14

今天是元宵節,我們班在學校裡舉行了第三屆猜燈謎活動。

老師和家長把比賽場佈置的非常漂亮。樹上掛著五顏六色的紙花,兩面還掛著美麗的燈籠。我看見了穀雨欣的燈籠是用紙做成的。這可不是一般的紙,這是古代的紙,現在很稀有的。我還看見了任天磊爸爸列印的美洋洋、暖洋洋……十分精緻,讓我愛不釋手。

比賽開始時,我先選了一個謎語。這個謎語比較難,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答案來。忽然,答案從我的腦子裡一閃而過,想:會不會是這個呢?於是,我放聲大喊:“阿姨,過來一下!”阿姨連忙從人山人海的地方跑過來。我自信的說:“是麵條的‘面’字。”“答對了!”阿姨微笑著說,我聽了,心裡樂開了花。

我抬頭望去,發現了張琳。她在思考一個謎語。只見她託著下巴,好像很為難的樣子。接著,她把手放下,嘴裡還嘟囔著:怎麼這麼難呀!她說完,連忙看旁邊的謎語:給一半,留一半。這個是我出的字謎。彭翌辰也在看。過了一會兒。彭翌辰叫道:“阿姨!這個謎底是‘細’。”你真聰明。“阿姨表揚道。張琳看見,就猜別的去了。

最後,我猜對了十一個謎語,我好開心!

元宵節猜燈謎15

歡樂的元宵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吃湯圓、放煙花、看花燈、猜燈謎都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習俗。因此,學校也舉辦了元宵節猜燈謎活動。

下午第三節班隊課終於到了。教室裡擠滿了人,同學們的桌子上貼滿了五顏六色的便籤紙,紙上寫滿了燈謎。同學們有的在仔細地看,有的皺著眉頭在想,有的正在興奮地領獎品教室裡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左看看、右瞧瞧,看見的第一張謎語紙上寫著:“花、火鍋、章魚(打一海底動物)”。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想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於是轉向後面,看見紙上寫的是:“龍產品(打一成語)”。我絞盡腦汁也不知道是什麼。我在教室裡邊走邊看,希望能找到一張再簡單點兒的燈謎。突然,看到一張謎語紙上寫著:“最難做的飯(打一成語)“。”我一個箭步衝上去,飛快地把它撕下來,在人群中找到了謎語的主人呂佳航。我迫不及待地問:“這個謎底是無米之炊嗎?”呂佳航笑眯眯地對我說:“恭喜你,猜對了。”說完,他把一個親手製作的燈籠給了我,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猜燈謎活動漸漸進入了尾聲。桌子上剩下的都是最難猜的燈謎了,其中就有一張是我的。老師邀請我上臺去揭開謎底,我把謎語紙放在了投影儀下面,頻幕上出現了:“還剩兩個人(打一個字)”。我大聲地說:“徐王一,這個謎底就藏在你的名字中,你來猜。”徐王慢悠悠地站了起來,一臉茫然地看著我。就在這時,同學們一個一個地舉起手來,異口同聲地說:“是徐!”徐王一這才恍然大悟。

元宵節猜燈謎真是又有趣又好玩,我愛猜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