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精選14篇

清明節1.89W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四年級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精選14篇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1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到來了。

今天,我們全家準備了拜祭的貢品,就要開始出發。一路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忙著買東西回老家,去看望親人和拜祭祖先。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旅途,,我們全家回到了貴州盤縣的小山村,這裡就是我的老家。這裡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山清水秀,果園裡的果樹都結滿了青青的小果子,我的老家真是個好地方。

我們與爸爸、二叔、五叔、小叔、大姑、二姑、小姑等聚集後,一起上山拜祭爺爺。我們翻過一座座高山,渉過一道道河流,走過一片片森林,終於到爺爺的墓前。個個累得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只看見,墓前長滿了高高的野草。爸爸和五叔都拿起鋤頭鋤草,鋤完草後,大夥們有的放鞭炮、有的插蠟燭,有的擺供品……最後我們所有的人都跪在爺爺的墓前拜祭,我說:“爺爺,您在天之靈,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快樂!保佑我考試成績第一,您安息吧!”望這鬱鬱蔥蔥的樹木,綠茵茵的草叢,今天可把我們累壞了,但這一次清明節我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祖先增添了百分的敬意。

我將永遠記住這美好的清明節!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3

早上,我們全家人整裝待發,要去太奶奶、爺爺的墓碑和太太爺爺、奶奶的墓碑掃墓,“嘿呦嘿呦……”父親和爺爺扛著個擔,裡面裝著許多的食品,有青花菜,有紅棗,有黃酒,還有米飯……到了墓碑,我看見三爺爺正爬上一棵樹,把少量樹枝砍了,“這屬於破壞環境嘛!”我生氣地叫了起來。母親語重心長地說:“這不是破壞環境,是因為這棵樹長得太高大了,它的樹枝正對著墳墓,會影響風水。聽了以後,我和妹妹把一碗碗菜和米飯端上了石桌,還把酒獻上。”砰、砰、砰砰砰砰……“放鞭炮了,快逃啊!我緊緊拉著妹妹的手,爬上了第二個墳墓。第二個墳墓很危險,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會粉身碎骨。那裡沒有石桌,我們就放在地上,等太太太奶奶、爺爺用完餐後,我們就朝墳墓拜了幾拜就下山了。

我相信,他們在天有靈,一定會祝願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4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將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之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之後,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夠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將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幾天,清明節的氣氛似乎特別濃。大街上飄著綿綿的細雨,行人們都神情肅穆、滿臉哀思地捧著一束束鮮花,朝墓地慢慢地走去。

我們來到姥爺的墓前,姥姥將鮮豔的彩條掛在姥爺的墓碑上,在墓前放上了一束純潔的淡黃色鮮花。美麗的鮮花將照片上的姥爺襯托得格外精神,姥爺的臉上路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但在同時,我也不免產生了一陣陣心酸。是呀,從前那麼疼我、愛我的姥爺已經沒有了,我再也得不到那些愛了,姥爺,我能不想你嗎?

我們在姥爺的墓前默哀了五分鐘,誰也沒有說話,由於我們不想提起那些傷心的往事,那隻會讓我們更加難過地流淚。燒金元寶的時候,我在心裡許了一個願:姥爺,祝您在天堂一切都好!祭拜的時候,我又在心裡默默地對姥爺說:“姥爺,假如有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外孫女!”要走了,我邊回頭,邊走路,直到看不見姥爺的墓為止。姥爺,我真想永遠和您在一起呀!

回憶能給我們帶來歡樂與痛苦,但是做人也要學會向前看,要學會珍惜。只有學會珍惜,才會感覺到幸福。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6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去給太爺爺、太奶奶掃墓。

一進墓園,哇,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到處是前來祭拜的人;只見大人們臉上的表情都是那麼嚴肅,只有那些年幼無知的孩子們,臉上依然掛著燦爛的笑容。人們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拎著紙錢、有的抬著“別墅”和“轎車”、有的拎著瓜果食品、有的還買了鞭炮……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

我們跟著爺爺順著臺階往上爬,臺階兩邊栽滿了挺拔、青翠的松柏,彷彿一排排士兵守護著自己的家園。當爬到半山腰時,我累得氣喘吁吁,不禁問爺爺:“爺爺,還有多遠?”“快到了”爺爺也喘著粗氣答道。又爬了一會兒,終於到了,爺爺拿出抹布,我好奇地問:“爺爺,你拿抹布幹嘛?”“抹布是用來擦墓碑、墓地的`”,說完就用力擦了起來。擦完便奉上鮮花、擺上點心、水果,燒紙錢。燒完紙錢,我們開始磕頭祭拜,當輪到我磕頭的時候,我求太太:保佑我們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

掃完墓,我們邊觀賞風景,邊踏上了回家的路。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7

清明節下午,我與爸爸約好去溼地公園放風箏。

到了溼地公園,首先看到的是成千上萬的車,馬路中間、馬路兩邊,停車場全是。爸爸花了好長時間才停好車。來到公園門口,哇!都成菜市場了,到外都是擺小攤的人。商品是琳琅滿目,讓我看得是眼花繚亂。有賣燒烤的、有賣水果的、有賣風箏的、有賣花草的、有賣帳篷的……人來人往都快擠不過去了。擠過人群我們來到了一塊大草坪。草坪上人山人海,到處是休閒與放風箏的人。我與爸爸好不容易找了一個人少點的地方,裝起了我的風箏。開始放風箏了,風箏有點難放我怎麼也放不上去。後來爸爸教我了放風箏的一點技巧:要邊跑,邊放線,風箏才會上去。我試了好多遍,終於成功了一次。我想做任何事其實都是有方法的,只要不斷練習,肯定會成功。

今年的清明節真是意義非凡。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8

馬上又到清明節了,爺爺奶奶給遠在千里之外的二伯說,今年清明回不了老家了,掃墓時,千萬記得替他們給大伯燒點紙錢。

一提起了大伯,爺爺奶奶都總是很傷心的。因為大伯的突然離去,讓他們彷彿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前幾天,奶奶說,她又夢到大伯了,說著說著,奶奶的眼睛又溼了。

有一年夏天,我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大伯特意把我接到他家住。那時,大伯家的兩隻小狗狗好玩極了,我和它們玩的時候,竟然被小狗狗給舔了一下,大伯在一旁,笑著把我抱起來。

20xx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回了趟老家,沒想到,就在我們回來的前一個晚上,大伯永遠離開了我們。兩年多了,我非常想大伯,想告訴他,我長高了,我戴眼鏡了,我的作文發表了。

一想起大伯的好,我心裡就很溫暖。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9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日,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互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10

在每年春天草長鶯飛、竹筍開始從大地下鑽出來的時候,爸爸會開車帶我去老家過清明節。

我與爸爸、媽媽先爬上一座山,找到爸爸祖先的墳墓,把我們帶的東西放在那裡。爸爸拿出魚肉等東西放在墳前,接著在小杯子李帶上了酒,點上了香,然後我與爸爸一起拜幾拜。

我問爸爸:“為什麼每年都來上墳?”爸爸說:“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與掃墓的日子。”我又問清明節是怎麼來的,爸爸幫我在網上搜到了資料,瞭解到了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在外。有一次找不到一點吃的,這個時候隨臣介子推從自己德大腿割下來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後來重耳當了國君,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他悄悄地到綿山隱居。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可是找到時介子推已經死了。晉文公率眾祭奠,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11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之一,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曆制定的。陰曆沒有閏年,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今日父親、母親也去為老爺爺、老祖母去上墳,老天爺今日的心情也不好,天灰濛濛的,而且還下起了小雨,這使我想起了杜牧寫得《清明》這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正是今日的寫照。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12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鄉村。這裡青山環抱,樹木蔥蘢。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家鄉的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因此一到清明節,我都會跟爸爸、媽媽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爺爺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因為我總想起爸爸跟我說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七歲這年父母雙亡,從此他跟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從小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跟學校的資助唸完中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個堅強的人,沒有因為命運的坎坷、生活的貧困而放棄自己的學業。爸爸在我學習最沒信心的時候告訴了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爸爸是為了讓我明白了: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清明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這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我想告訴他們:“爺爺,奶奶,你們安息吧!你的兒子現在過的很幸福,他用他的堅強換來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的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的人,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13

今天,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和班級老師一起帶著悲傷進入了一個神聖的地方。

早上,我們四年級六個班站在操場上安靜的傾聽著班級老師說的一字一句。然後,音樂班級老師讓我們練唱了一遍《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唱完歌,每個班的班級老師都發給自己的學生一朵小白花。我們就懷著崇敬的心情向人民公園出發。

在路上,風景優美,我們卻無心賞景,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人民公園。少先隊員大隊委站在隊伍前頭說:“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唱完歌,另一位說:“默哀一分鐘。”當時,我又想起了愛國英雄為了維護國家和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這時,我又聽到了有人在偷偷地抽泣,這些愛國英雄為國作出的貢獻值得我們學習!默哀完畢,大隊委又說一些關於烈士們的故事。然後,我們陸續把手中的小白花恭敬的放在烈士墓的一旁。

今天,我真開心!

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篇14

今天,我們四年級級部和一些一年級的小同學一起去威海市烈士陵園去掃墓。

我們每位同學手裡都拿著一朵花,心情很激動,表情很嚴肅,因為這是去掃墓,不是去旅遊。到了烈士陵園,教師指揮全體同學站好,每個班級都將自己的隊旗豎在班級前面,學校的校旗插在最前邊,許多教師都來了,等全部人都到齊了之後,劉利波教師才講話

來到烈士陵園之後,首先我們四年級同學給一年級的同學戴上紅領巾,並讓他們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後我們全體同學都低頭默哀1分鐘。在這時,我想到了許多烈士為了創造我們現在的和平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接著,教師帶著同學們去瞻仰為我們創造和平年代而壯烈犧牲的壯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獻給一位壯士。這些壯士都是為了和平而犧牲,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如果,這些壯士能重新復活,那該多好!這些壯士能活過來,那麼世界上的小偷就不會再有了。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國傳統習俗,但我們要文明掃墓,不要隨意去燒紙燒香,萬一引發山林火災,將會帶來很大損失。我們應該倡導文明掃墓、網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