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實用】清明節週記模板彙編六篇

清明節2.54W

不經意間,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一週的時間,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週記。週記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清明節週記模板彙編六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去墓地祭拜親人。我家也不例外,午飯後我隨著家人一起前住外公的墓地。

雖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天卻卻相反,陽光明媚,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放眼望去這春天的田野,似乎是被春風吹醒了,它,吹綠了樹木,吹綠了野草,吹綠了麥苗……

首先進入我眼簾的是那金燦燦的油菜花,我是被它那顯眼的顏色所吸引,瞧!它長得竟然根我差不多高,有的小枝丫頂上長滿了一簇簇圓圓的小花苞,就像一顆顆綠色的小珍珠;有的小花苞由米粒變成了豌豆大小,胖乎乎的,脹得滿滿的。但是絕大部分的都已經變成一簇簇金黃的小喇叭花了,正吹奏著春天的歌呢!我抬頭望去,滿眼金黃色,一朵朵、一簇簇……

往前走,我們來到時一望無際的麥田,像是給大地鋪上了厚厚的地毯,微風吹佛,掀起粼粼波紋,彷彿是海浪在翻滾,“沙沙”作響,在這兒群舞,在那兒高歌呢!好似一個生生不息的大家庭。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的葉子越往上變得越寬,葉尖頭朝下,好像害羞似的……

瞧那田野多美啊!青菜、蠶豆、豌豆……個個都穿上碧綠的新裝,煥發出春天的活力。

此時的我好像都忘記了其他人的存在。猛地一回神兒,轉頭望了望已近在只咫的墳墓,原來我們已經來到了外公的墳旁。剛才的快樂舒暢不見了,內心泛起沉沉重重的感覺……

逝者安息,生者永存。我想了很多……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天陰沉沉的,彷彿隨時都會下起雨來。清明,是祭祀祖先的日子,那天,晚輩們會早早地準備好吃的、燒的,然後,來到祖輩們的墳頭,叩拜這。

每年,我都會跟隨著外婆他們,冒著如絲般的細雨,來到太太與太公的墳頭,看著外婆不停叨唸著什麼,我知道,這只是些迷信罷了,但其中也表達了外婆對祖輩們的敬意。接著,外婆他們便將盒裡的飯菜都分到了小碗裡,然後又拿出了買來的紙錢,點上火,對著火光不停拜著,也催著我們拜著。不遠處的山頭,總有煙火在燃放,它們使暗淡失色的天空,瞬間綻放出了絢麗的火花,我知道,這不僅僅只是普通的煙火,其中,還蘊含著晚輩對逝去長輩的思念與問候。天,雖一直飄灑著朦朧的細雨,卻永不熄那綻放的火花!我也一樣,雖不曾見過那些和藹,親切的面容,但還是希望他們能在那個觸控不到的世界裡,開心,快樂地生活著。

叩拜完後,外婆便讓我們趁熱吃了那些多帶來的艾餃。由於早晨沒吃多少,我隨即抓了一隻塞進嘴裡。這艾草是前幾天我跟哥哥和舅媽採來的。艾草不顯眼,與那嫩綠的小草沒太大區別,而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艾草的葉片式毛茸茸的,彷彿有層薄薄的雪落在了上面。在我們離開之前,外公還捧來幾堆新土,折來幾條柳枝,將新土覆蓋在陳土上,又將柳枝插入在土壤裡,這才離開。

這一整天,天都是那樣沉重,不時下著零落的細雨。而在清明前後,學校也會組織去踏青,讓我們在陽光明媚的早晨,感受到春的氣息,春的腳步,春的盎然!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因此,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由於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週記 篇4

早上我醒來時已經到了四川閬中,這是一個古鎮,是一個旅遊城市,主要的支柱產業就是旅遊。我和我爸爸媽媽還有大拜大媽訂好酒店,休息了一會就去古城轉了。這裡的街道還有建築都很有年代,就連街道上的磚塊也是青磚,屋頂都是瓦片鋪蓋的,房子的窗戶和門還有房中的擺設也都是雕龍刻鳳,很是講究,來旅遊的人很多,平日裡寂靜的古城顯得格外的熱鬧。

遊客們有的忙著拍照,有的'忙著吃當地的小吃,還有的忙著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更有的人被當地的風景所吸引……我和我爸爸在嘉陵江邊放了孔明燈和荷花燈,我還許了願望。中國的歷史可真是悠久呀!我喜歡這裡,這裡的人很熱情,風情很美,歷史悠久,特產豐富,這裡的阿姨長得也很漂亮。我好喜歡浪中!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是清明節。來到曾祖的墳前,我看了看四周。去年因為有事,所以沒有回來。現在一看,幾年前這些小草不曾長這麼高,放眼望去,遠處的景色一覽無餘!可如今連站在對面的人都看不清,更別說走過去了。

去爺爺那一路上都是艱難的。不是崎嶇的小路,是那些長得過頭或者到肩膀的草。因為是早上,所以全身都溼了。不過還好,這裡只是三週被長高的草圍住另一邊還是可以看到遠處綠海般的田野。

看著四周的小樹小草,不由得讓我想起兩年前,這裡非常的寬敞,幾個人在成一排都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現在,連轉個身都非常的困難。

希望下次再來時,是當年那樣的寬敞。

  清明節週記 篇6

關於清明,我始終覺得這就是個代表著過去的詞彙,因為祭奠和懷念。

花木芳香,草長鶯飛,怎奈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處更增添了幾分煙雨迷濛的感覺

但就是,應對這個即將到來的清明,心裡卻就是提前飄起了細雨。歲月在不經意間遠去,從少不經事,到親身感受一次次生離死別,腦海中每年行走在清明雨路上的斷魂人,都就是別人的清明,就是母親的離去,才真正覺得那紛紛的細雨,從此便屬於自己了。十三年了,我恪守著時間,站在歲月的橋頭,靜靜守候著每一份思念的降臨,請求它把我征服,將我的心揉碎。我就這樣一次次走進母親的世界,去追趕和感受那份親切又虛無的親情。母親也必須來過我的世界,但就是,我該如何去知曉?如何去撲捉?我肯定已經錯過了很多次。

我來了,那裡的泥土,還有長眠在這塊泥土下的母親,蹲下,沉思片刻,和姐姐她們清理墓地上的雜草。在一片縈繞的惆悵哀思中,我們更能夠體悟活著的美麗,於就是便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寂寞輪迴的釋然,無論閒情逸致也好,愁緒滿腸也罷,我想,都證明後輩人對已故親人的無限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