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實用的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5篇

端午節2.74W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裡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5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今日是農曆5月初5,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呢,早上吃了慣例的粽子,平時呢,也是不大吃的,偶爾吃吃,調節一下自己沒太大變化的飲食,但回首一個星期,已覺得粽子的膩感,哎,我整整吃了一星期的粽子了,現在又吃,早已不覺得這是所謂的美味,從前總是時不時想起粽子那誘人的香味兒,但此時······

無聊的敲打著鍵盤,始終對這次的3天假期沒抱太大的憧憬,這3天應該和以前一樣,漫無目的地度過,昨天開了家長會,想想,又是老師向爸媽傳輸些即將升入9年紀的準備工作,事後,得知家長開了1個半小時的會議,不知又是些什麼,誰知道呢,我嘛,懶得去關心,自己的潛意識中早對這些事情有了免疫力,不就是考試的事情,升級的事情······從前,我也許會好奇地去詢問爸媽,現在。

上週,老師讓八年級提早進入9年級的學習氣氛,決定要週二到週五開始加課,我們語文老師對我們說過一句話:“不能改變它,就只能去默默地接受。”現在的我,就像她說得一樣,默默地接受加課的事實,盲目填滿了自己的心底 ······

看著3日的假期,不敢期盼什麼,不願思考些什麼,就順其自然吧!因為船到橋頭自然直······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它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有這樣一個傳說。在楚秦爭奪天下的時候,屈原是楚國的'一位很能幹的大臣。有些將軍和大臣都非常嫉妒他,便對楚王說屈原的壞話。楚王聽了以後,免掉了屈原的官職,並把他流放到汨羅江。屈原很悲憤,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一天,屈原來到汨羅江邊,他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汨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都紛紛趕來打撈屈原的屍體。百姓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便拿來了包好的粽子投進汨羅江。從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人們都到江上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這樣來紀念屈原。

今天,因為天公不作美,傾盆大雨下個不停。我沒法去現場看賽龍舟,所以我便在電視上看了一場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行的激烈的賽龍舟—中華龍舟大賽。槍聲一響所有的龍舟猶如一支支離弦的箭一樣,爭先恐後的向前劃去。划槳的隊員用足了渾身的力氣,搖著槳,動作整齊劃一。擊鼓的人掄圓臂膀,雙槌齊下,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龍舟勇往直前,你追我趕。岸上觀眾們歡呼聲、吶喊聲,響徹天空。這場龍舟賽真是激烈,真是精彩!

午飯的時候,媽媽端上了粽子,有燒肉的、有豆沙的、還有傳統梘粽。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過端午。

xxx

x年x月x日

端午節日記 篇3

學了汪曾祺《端午的鴨蛋》一文,讓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有了更為濃烈的興趣。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划龍舟、吃粽子、插艾草……在城市之中,划龍舟有很大的侷限性,但吃粽子,卻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習慣。幾乎每家每戶在這一天都必定吃粽子。

現在,大多數人都不會包粽子,只是買現成的回家煮一煮,少了包的過程,其實包粽子才更有趣。包一個粽子,讓它帶著你的祝福……豈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包粽子其實很有學問,首先,把粽葉底下捲成一個漏斗狀,但不能漏出米來;然後,用江米或者糯米放在漏斗中,裡面的餡兒多種多樣,酸甜苦辣都可以;最難得是把粽子包起來:餡兒填好了之後,把上面的粽葉翻轉過來,折住。再用絲線或者葦葉繫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折粽葉的時候,萬一折不好,整個粽子就全散了,裡面的餡兒就全漏出來了,因此,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呦!

說起端午節,除了包粽子,就是賽龍舟,在我住的城市中看不到賽龍舟的景象,這也使端午節失去了很多樂趣。和汪曾祺相比,才覺得他的家鄉過的端午節才更有意思。反爾有些嚮往他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說起端午節,會讓我們想起一個人--屈原。屈原因不能忍受朝廷的黑暗,才英勇投江。但人們卻不能忘記這位人民勇士,每年五月五日往河裡投米,不讓魚兒吃其肉。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便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因此端午節吃粽子,是為懷念屈原。

過端午,憶屈原。讓我們銘記歷史。這樣,有助於我們對傳統節日的瞭解與認識。

讓我們瞭解傳統節日,去探索古代人物形象,瞭解中國文化,做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

端午節日記 篇4

端午節,我來到了外婆家,準備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我們準備好了浸泡過的糯米、蜜棗、粽葉……開始包粽子了。

因為我已經在學校裡學過包粽子了,所以我覺得不必再“請教”外婆了,就自己拿了四片粽葉,包了起來。我把粽葉的“須”剪掉,然後用右手抓住粗的一頭,用左手抓住粽葉的中間部分,用右手卷啊卷,捲成了“鬥狀”。在放糯米時,糯米掉出來了,無奈之下,只好又重做了一次。這一次,我把粽葉抓得緊緊的,生怕糯米會從小隙縫裡掉出來。之後,我又用剩下的粽葉將“鬥”的口子蓋住了,在反覆的繞一圈,用繩子紮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外婆還教會了我另一種粽子——穿粽。就是用針把粽子紮緊的。前面的步驟與剛剛包的粽子一樣,最後兩步,也就是最關鍵的兩部。用一片粽葉“裹”住粽子,再用針穿進“粽肚”裡,把那一片粽葉的最細部分穿進針孔裡,再把針從另一頭拔出,一個穿粽也就這樣完成啦!在穿針時,我要麼是用的力氣太小,針拔不出來,要麼就是不小心的扎到自己的手,可看外婆穿針時就這麼的輕鬆,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看著我包的這幾個粽子,我心裡可是比吃了蜜還甜呢!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五月五,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河的日子,最著名的紀念方式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的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包頭樂園,遊覽燈光節,買票進去樂園後,在夜幕還沒有完全落下之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光十色的海洋,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味燈光的美味。

首先看到的是用綵帶編成的星河雨傘,將夜空點綴的別有特色,漫步在一排排粉色的愛心之門當中,欣賞著窗外用燈光編織的各種動物和體育運動,別有一番風味。穿過拱門,高高的天塔瀑布矗立在眼前,絢麗多彩的棒棒糖簇擁著瀑布,好不壯觀。列隊的十二生肖把遊客們指引到了花之瀑布中智慧女神的面前,人們觸控著水晶鞋子和金色的馬車,好像讓王子與女神賜予智慧一樣,五顏六色的水母、金碧輝煌的玫瑰叢,一條條多姿多彩的樹木血脈,讓人美不勝收,彷彿進入美麗的童話世界。我們邊走邊欣賞,時不時用相機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端午節雖然我沒看到過賽龍舟,但是爸爸媽媽以遊燈光節的方式,紀念了屈原大夫,我特別高興。

標籤:範文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