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精選農村的春節作文合集四篇

春節7.19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的春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農村的春節作文合集四篇

農村的春節作文 篇1

今年的春節我們過得不一般,我們全家來到奶奶家,農村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可真熱鬧呀!

過年吃年夜飯,那可是幾千年的傳統。吃完飯,全家坐在炕頭上,邊包餃子邊看春節聯歡晚會。當十二點的鐘聲敲響時,夜空頓時變得沸騰起來,煙花從這家的院子裡、那家的'屋頂上騰空而起。接著在空中綻放,真是姿態萬千。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團團衝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流星,“嗖”的一聲從天空劃過。伴隨著鞭炮的轟鳴聲,我漸漸的進入了夢鄉……

正月七年級天還沒亮,奶奶就喊醒了我。說是要去跳火堆,家鄉的跳火堆可講究了。爺爺抱了一些麥草,我們每個人手裡拿了一捆乾柴,來到屋前的地裡。這時,那兒已經有很多人,這裡一個火堆,那裡一個火堆,開始跳了。爺爺把麥草南北方向放成一綹,然後點燃讓我們從上面跳過去,邊跳邊說:“東去東贏了,西去西成了”。我不解的問爺爺為什麼要跳火堆,爺爺告訴我說:“這是一個傳說,這樣可以祭拜天神,保佑今年平平安安盼來一個豐收年。”火堆跳完了,我剛想把那來的乾柴燒掉,爺爺卻說:“柴是財,要把它拿回家,預示著“招財進寶”。”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著大家的歡笑聲,我們就拿著“財”回家了。

大約到了十點鐘左右,傳來一陣陣鑼鼓聲,原來是秧歌隊來拜年了。我急忙跑到院外,只見秧歌隊穿著彩色的紗衣,腰裡繫著紅綢帶,邁著輕盈的步伐,隨著鑼鼓的節奏,扭動著,個個喜氣洋洋。我也情不自禁地扭了起來,結果沒扭幾下就摔倒了。我心想:真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什麼本領都是練出來的。

農村的春節就這樣熱熱鬧鬧的從除夕一直“鬧”到正月十五,甚至過了二月二,“年味”才慢慢淡去了……

農村的春節作文 篇2

回想往事,一想到春節期間和爸爸搶電腦,我就禁不住哈哈大笑。

十五晚上,我和爸爸都要玩電腦,於是“搶電腦大戰”拉開了序幕。媽媽一做好飯,我和爸爸飛奔向洗手間洗手,爸爸沒我快,但他的座位比我近,所以我們倆一起動筷子夾菜,所得我頭都快炸了,我氣呼呼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嚥起來,今天我破例吃完了一盤土豆,喝完稀飯,我肚子吃得圓鼓鼓的,但跑得並不慢,我一溜煙跑到了電腦旁,心裡得意揚揚的,心想要被氣死了吧!我暗自得意,突然,老爸喊:“開心,怎麼不洗臉刷牙呢?”我一聽才想起來我沒有洗臉刷牙呢!我飛奔著跑到衛生間洗臉刷牙,不到20分鐘我就洗漱完畢了,一到電腦前我就發現老爸在玩,現在他自己在津津有味地玩著捕魚假日呢!我氣呼呼的.,可我一想,想出了一條妙計,我對爸爸說:“媽媽叫你把家裡炮全放了。”我看著爸爸放炮去了,我立馬坐到電腦前玩了起來。

今天爸爸還是沒有鬥過我,哈哈!

農村的春節作文 篇3

每年過年爸爸媽媽總會帶我去安徽老家去過新年。一回到農村,我就會像被放飛的小鳥,無拘無束。農村那廣闊的空間,給了我無憂無慮的寒假生活。在蘇州,爸爸媽媽從不讓我放鞭炮的,一回鄉下,嘿,隨便怎麼玩吧,怎麼高興怎麼玩!

鄉下有各種各樣適合兒童玩的鞭炮,有甩炮、擦炮、噴花、調皮王、彩色糖果煙花,這些鞭炮煙花中最好玩的就要數調皮王了。調皮王的個子小小的,矮矮的。它的引線和其它鞭炮的引線是不一樣的,是長在肚臍眼兒上面的,外面穿著一件紅色的花衣服,一看就很調皮,和我一樣!

調皮王最調皮的地方就是點燃那根長在肚臍眼兒上的引線以後,只聽見“哧溜溜哧溜溜”的聲音,調皮王在地上打著轉轉,就像是在跳著芭蕾的'小天鵝,還發出一種耀眼的紅光,光亮而眩目。正當我們看得目不轉睛,調皮王燃盡了,不動了。我又忍不住拿出了第二個第三個,要繼續欣賞它那誘人的舞姿!

哥哥說:“我們來放炸炮吧!”“好的。”我和妹妹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拿出一個瓶子,然後一個人拿著炸炮,一個人點燃炸炮,一個人準備用瓶子蓋在炸炮身上。當我們跑開以後,只聽見炸炮“啪”的一聲,瓶子飛上了天又掉了下來,把我們嚇了一跳。媽媽說,這個炸炮太危險了,所以我們又放調皮王了。

回老家過年真開心啊!

農村的春節作文 篇4

人們常說:“孩子們是最盼過年的。”一點沒錯,過年的時候,我們可以盡情的玩、盡情的笑,可以放鞭炮、可以點花燈……總之,“年”是屬於我們的天堂,即使犯些小錯兒,家長們也都能“寬容”的一笑了之,因為大人們也是很喜歡過年的。可是,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卻無意中聽到爸爸感慨道:“這年是越過越沒味兒了。”正當我纏著爸爸,準備一探究竟的時候,他卻指了指奶奶,說:“讓奶奶給你講講咱農村老家老年間兒是過年的習俗,你就明白了。”

奶奶告訴我,老年間兒老家農村窮,可越是窮人家的孩子,就越盼著過年。通常樹葉一落,大家就都纏著媽媽問:“還得多少天到年啊?”那時候,農村過年講究可多了。一進臘月七年級,家家都要炒玉米花兒,年頭兒好時,也炒一些黃豆、葵花籽。奶奶說,那叫“臘月七年級蹦一蹦”,可以使來年的日子過得更旺。當然,趕年集是農村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重頭戲。所謂“趕集”就是那時農村沒有集貿市場,大家便訂個時間,要麼逢一、三、五,要麼趕二、四、六,總之,就是按照約定俗成的時間大家聚集在一起各取所需。農村每逢趕集就特別熱鬧,而“趕年集”就是一個地區過年前的最後一兩個“集”,那更是熱鬧中的熱鬧了。奶奶告訴我,趕年集的時候人挨人、

人擠人,根本走不動,可大家還是樂此不疲,也許只為圖個熱鬧紅火的好兆頭吧!到了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爺、吃糖瓜的日子。那時農村生活窮,一般人家只買一張灶王爺像。有時連新灶王爺像也不買,還供原來的舊像,說什麼“老灶王爺知道咱家的底細,不換更好。”其實是買不起。窮歸窮,這一天是一定要吃糖瓜、打掃房子的。屋頂、櫃下以及平時不動的擺設,一律擦洗一遍,為的是乾乾淨淨、甜甜蜜蜜地過年。

臨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戶就開始蒸年糕、蒸饅頭,盼著來年能“發”。通常都是奶奶或媽媽蒸,孩子們則負責拾柴燒火。蒸年糕的時候,年糕裝鍋時要給年糕扎眼兒,否則熟不透。蒸饅頭的時候,饅頭出鍋的時候要往頂上點紅點兒。這些通常也都是孩子們你爭我搶的活兒。那時候,最難熬的是臘月二十九夜晚。家裡大人一個勁兒地催睡覺,可孩子們就是興奮得睡不著,恨不得天一下子亮了才好,睡不著,還躺在被窩兒裡一遍又一遍地叮囑:“雞一叫,就得叫我起來放炮!”一年之中,孩子們總是早晨賴著不起,只有大年三十的早晨例外,只要一聽到說“快起來放炮去”這句話,“蹭”地一傢伙就竄出被窩兒,衣服還沒穿利索,人已經跑到當院放炮去了。

歡天喜地的過了除夕夜,到了大年七年級以後就是挨家挨戶的拜年了。那時候交通不便,幾家親戚走下來要好幾天的時間,因此也就留下了“不過十五都是年”的老話兒。

聽著奶奶如數家珍般講述著老家農村過年的種種習俗,回過頭來再看看如今過年的境況,我終於明白了爸爸為什麼會說“這年是越過越沒味兒”的原因了。確實,如今這過年確實是少了一種“味兒”——一種“人情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