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資訊科技

關於七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3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七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3篇

七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使用的教材是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中共4冊,每學期一冊。七年級上冊的主要內容為資訊科技基礎;計算機的系統組成;作業系統的使用。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20個班,平均每班54人。學生情況特殊,主要有如下兩方面:

一方面,起點不一。有的學生在國小有過一些基礎,有的家裡有環境,每天都有機會使用計算機,有的學生從未接觸計算機。所以進度要適中,同時兼顧落後和超前的兩部分學生。

另一方面,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實際上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是打遊戲和上網聊天。所以,本期有必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對資訊科技課程的認識。

四、教學預定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資訊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盲打、並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對個別興趣愛好強烈的學生進行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參加作品競賽。 五、教學措施設想

本期主要採取理論授課、教師提點、學生自主學習、演練操作等方式。理論集中的部分在教室討論學習。其餘課程均在機房,講解5到15分鐘,讓學生自學和演練操作是主要的。

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而且課外去學習和實踐操作的機會也很少。所以每節新課前要充分複習前節內容,反覆提及和練習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

七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 篇2

資訊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已經成為現代新人類最基本的能力與文化水平的標誌。在這種大環境下,本學期的資訊科技教學工作,將嚴格以理論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教有用的資訊科技知識,以用為主。在學生上機練習中,強調人人學會,人人動手。狠抓學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訓練,並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的生活中,同時,教學中多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中學生。為了完成本學期的任務,制定本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計劃針對七年級全體學生,通過六年級的學習,學生對計算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程較少,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由於學生家庭條件的限制家裡幾乎沒有電腦,學生只是在上課時間練習,課後根本就沒有鞏固練習的機會,所以,大部分學生所學知識遺忘性大,操作時發現有些操作比較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性還是比較高的,因為資訊科技並不像語文、數學課程等那樣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那樣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感覺還是比較新鮮的,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學生感興趣的不是學習而是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於提高,要更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學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資訊科技與計算機;第二部分是WindowsXP系統,第一章主要內容有

學習目標:

瞭解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

瞭解計算機的工作結構和基本原理;

瞭解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

瞭解計算機的安全問題,以及資訊科技相關的道德、規範和法律知識

主要任務:

瞭解資訊及資訊科技的概念;

瞭解資訊及資訊科技獲取方法、工具

瞭解計算機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資訊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瞭解計算機中資訊的表示方法

瞭解計算機的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瞭解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瞭解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方法

本教材的第二部分是windowsxp視窗的操作

學習目標:

認識windowsxp的視窗

會用windowsxp資源管理工具管理檔案和資料夾

主要任務:

認識windowsxp的操作介面

學習windowsxp視窗作業系統

學習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的使用

掌握檔案和資料夾的管理

學習使用回收站

三、教學策略:

1、開拓學習理論活動,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整體素質和資訊化水平。

2、改進教學方法,集體備課、教科研的實效性

3、抓好資訊科技質量揣測。

4、做好學生上機考核,抓好競賽活動

5、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爭取更多的上機機會。

七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 篇3

課中不僅要對學科知識進行研究,更要增加學科與資訊科技整合內容,每個教師都要製做課件,供全體教師進行研討交流,形成資訊科技應用和研究的良好氛圍;

(2)拿出專門時間,每兩週對教師進行一次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培訓以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內容為主,向教師進行相關軟體、程式的使用以及現代教育理念的培訓,儘快培養出一大批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科帶頭人,使資訊科技更為廣泛的應用於實際教學中,以此來推動學校素質教育向更高水平邁進。

(3)保證按照教育部下發的課時計劃安排學生的資訊科技課,確保在教師配備、資源使用、學生上機等各個環節,建立資訊教師評聘制度,讓最優秀的資訊科技教師任課。

五、強電教管理,完善制度,強化責任。

(1)進一步健全電教、教學資訊化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2)加強校園網安全管理、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教師上網監控管理,學生教室用機管理;

(3)開展優秀多媒體課件評選活動,要求每個教師自己製作課件,通過校園網管理平臺進行展示評比;

六、採用多種形式,擴大電教資源,積極推動電教科研步伐

(1)抓住接入都會網路的有利時機,增加校園網資源,為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創造豐富條件,同時增加一些課件製作的優秀軟體,提高教師課件製作的水平和課件檔次;

(2)抓多媒體課件製作。發動教師自制教學軟體,力求內容符合大綱要求,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多媒體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3)鼓勵教師更多參與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研究,探討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性、協作性、探究性教學模式,力爭形成更多成果,本學期我校還將積極參加省市級資訊科技方面的課題研究,提升資訊科技的科研水平,承辦省市級資訊科技會議,擴大學校在資訊科技方面的影響。

七、加強對電教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對於教師自制優秀課件,我們將通過校園網管理平臺進行收集展示,建立學校電教素材庫,教師上傳課件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我的一堂好課”課堂實錄將納入對教師業務考核之中,以此帶動課堂教學中教師資訊化使用頻度。

八、學校資訊科技教科研具體安排

9月份對全校教師進行資訊科技理論的培訓。

10月份對全校教師開展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

11月份開展全校師生電腦作品製作競賽。

12月份全校教師現代技術裝備教學公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