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精華]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篇

文化2.92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人人都悄然歸位,死心塌地地在雨簾包圍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總是特別專注,特別遙遠。

在夜雨中與家人圍爐閒談,幾乎都不會拌嘴;在夜雨中專心攻讀,身心會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會思念到立即尋筆寫信;在夜雨中挑燈作文,文字也會變得滋潤蘊藉。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對窗而立。黯淡的燈光照著密密的雨腳,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熱氣呵成一片迷霧。你能看見的東西很少,卻似乎又能看得很遠。風不大,輕輕一陣立即轉換成淅瀝雨聲,轉換成河中更密的漣漪,轉換成路上更稠的泥濘。此時此刻,天地間再也沒有什麼會干擾這放任自由的風聲雨聲。你用溫熱的手指劃去窗上的霧氣,看見了窗子外層無數晶瑩的雨滴。新的霧氣又朦上來了,你還是用手指去劃,划著划著,終於劃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xx。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

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xx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裡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閱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裡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嘆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杯具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嘆息:身為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之後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說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為“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不禁感嘆,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卻被一群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可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終張先生用自我身體的殘疾掙脫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之後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為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感情”怎樣能夠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僅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僅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裡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裡僅有飼料,沒有鮮花!隨著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禮貌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本書型別是文化散文,世人多稱之為文化大散文,一“大”即體現在餘先生思緒飛徹古今中外,行文意境深遠,讀起來使人感到大氣磅礴,意猶未盡,彷彿與作者一同遊歷世界文化古蹟。同時,先生遣詞造句無不留心,光是閱讀也足以使人盡享文字之美。

全書分三部分,中國之旅與世界之旅多以面對“文化”之所感為主,理性中隱逸著感性,讀者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貼著所謂“文化”標籤的冰冷的名詞,它們有了溫度,有了血液,有了個性。先生走遍世界各地,恪守先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之理,將自己的認知與歷史相融,與文化相融,使人耳目一新。毫無疑問所謂文化其必有故事內蘊,我們遊覽人文景點只談得上走馬觀花,而餘先生娓娓道來的行文使得它們似一位位老友,等著你,盼著向你傾訴一般。讀罷,方淺知文化之厚重。第三章人生之旅,讀起來也是五味雜陳。首先,若不是通過餘先生,很少有人可以瞭解到黃佐臨先生這位因為種種複雜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卻馳名國際的戲劇大師,先生對巴金、謝晉等人的記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豐滿起來。它為我們打開了窺觀大家的另一扇視窗。然而,這本書在世紀之交一經出版發行,就將先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先生對此的態度,通過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毫無疑問,他既不屑與跟風的大眾與跳起來的“小人”爭論些什麼,又為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憤懣,字裡行間展現的感情矛盾而複雜。同時,先生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甚至屢次出現,以上種種都鮮明地展現了先生治學與為人的特點,倘若深思,每個人對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見解。

古人有言,偏聽則暗。讀這本書,同需要我們的思想。例如,先生對王圓篆的評價,至少在我眼裡,是有失偏頗的。固然所謂功過之事皆為後人評價前人所用,而我們真正理解一個人,還是應該立足於他的時代,他的視角。如此,便少了不少的偏見。一位逃難的道士,自己守著佛教洞窟,化緣來的錢財自己分文未取,全部投入洞窟清理之中。他偶然發現如山的佛教經書,多次上報朝廷,深陷戰火的清廷無暇顧及。此時他將經文託付給據稱遠道而來的取經者,何錯之有?他確實塗改了壁畫,畫上了玄奘西行的新作,可他怎麼可能認識到一個連上報朝廷都渺無音訊的洞窟的藝術價值?令人唏噓的是,連“大唐聖僧的後人”換走千卷經書給他的二百兩白銀,他也悉數用來保護莫高窟。可悲可嘆。這裡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清廷之後也發現了其重要性,派人去拉經卷,一路上遭到的盜竊毀壞數不勝數,反而斯坦因竊去的部分在各大西方博物館都得到了妥善保管。若是全都留在中國,它們是否能全部挺過五十年的動盪,十年的文化浩劫呢?但在書中,先生將王道士描述得似中華民族的罪人,我想每個人心裡其實自有其答案。

拋開其餘不談,單論本書,確實值得細細玩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裡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心頭卻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讀者常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深思便會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這無非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餘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裡。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

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讀者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因為《文化苦旅》我走近餘秋雨。

還記得那時青春年少,輕狂無知,在書架上瞥見了他的名與作品,那書架是那樣高啊,我不屑地走過了,沒有人知道我的不屑中有許多許多的敬畏。那讓我不敢顧盼的高度漸成了心中最神祕的暗泉,也許正是這份感覺拉著我走近了他。

他有許多頭銜和稱號,許多鮮花和掌聲,但在我心中,他只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旅人。

歷史與現實隔著一段距離,正是這段距離把祖國山山水水中沉澱的文化層層剝離,於是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有誰在覽盡名山大川后找到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內涵了呢?

然而,終於有一個人肯在旅遊的時候背起沉甸甸的文化,將沉埋于山水間的歷史,執著成一程苦苦的旅行,讀後感《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篇》。他在山水之間捕捉文化的氣息,在文化中探索人格的美麗,於是山水活了,歷史活了:西湖水裡亭亭走出了蘇小小與白娘子,都江堰邊默默佇立著李冰,天心閣的風雨飄搖著歷經劫難的書香,莫高窟的絢麗蒸騰著千年不枯的生命,《廣陵散》的餘音來自歷史深處,勾魂攝魄、浩淼的洞庭湖神祕而廣大……幾千年的沉澱重新在人們心中搖曳生姿起來。

讀餘秋雨,就像順著涓涓溪流尋找文化的歸宿,追溯文化的淵源。

讀餘秋雨,就像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覽盡歷史的畫卷。

讀餘秋雨,就像與一位隱士談話,嫋嫋茶香中體會歷史與文化的沉重。

讀餘秋雨的時候,就會覺得生命的本體貼近了歷史,貼近了文化,心靈靜了下來,世界靜了下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初讀《文化苦旅》感覺沒有什麼興趣,我本就是不喜歡散文的,在作業之下,不得不粗略地將它看完。

近幾星期,語文老師給班中每一個同學又發了一本從校圖書館借來的《文化苦旅》,作為閱讀課上翻閱之用,這才仔細地閱讀。

沒想到,初讀了幾頁,就被吸引在其中,它和我之前讀過的散文書完全不同,它邏輯嚴密,有思想,有內容,不空洞,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的文字。每一個章節並不只是一篇散文,而是一篇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帶你重遊作者小時的家鄉,帶你重返清未的莫高窟,帶你重回富裕的宋朝,帶你重回文革那個艱苦的歲月。

我孤陋寡聞,在讀此書之前,並不知道餘秋雨何許人也,藉著這本書也讓我對他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

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而後,他又是一個思想深刻的哲學家。

他在《文化苦旅》這本書中,以深刻的文字,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喚醒中華民族的意識和民族情感。

今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莫過於王圓籙在莫高窟的所作所為,他的那些醜陋行為讓人噁心得髮指,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小國民的無知和愚味,但世人均罵王圓籙,卻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人——翻譯蔣孝琬,他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原因,沒有他,王圓籙與斯坦因就無法交流,從而斯坦因也無法取走那麼多珍貴的經卷。

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經為,蔣孝琬談判的結果,居然只花四塊就解決問題,斯坦因立即讚揚他,說這是一場中英外交談判的勝利,蔣孝琬一聽,十分得意,我對他的形為已經無語,我真想知道,連父母之國都不尊重愛護的一個人,名字中還有一個孝字。引用餘秋雨先生的原文“我對他的行為十分厭惡,因為他應該知道,所謂的中英外交談判意味著什麼,我並不奢望在他心底會對當時已經極其可憐的父母之邦產生一點小慚愧,我只想,這種橋樑式的人物如果把一方的河岸扒塌了,他們以後還能幹什麼。”

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道:“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所以,《文化苦旅》不僅是一部散文集,也是從作者身上到歷史之上的印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問什麼是文化?我百度一下文化,各種各樣的解釋在網上流傳,各種關於文化的詞條相繼排列。編輯詞條的不是一個人,這導致了問題:各家觀點雜糅組成一個定義,各種各樣的定義解釋著同一個名詞,這些都是網上詞條共有的問題。對於文化的解釋,我更傾向文化是歷史的沉澱。無論是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藝科學在內的意識形態,還是文化的物態、制度、行為、心態四層次,都是歷史積累沉澱的結果。

既然是苦旅,旅途當然不能是歡樂的。文化的傳承遠比文化形成要艱難。比如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尼羅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都在傳承過程中遭到毀滅,唯獨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千年而不絕。即便如此,中華文明在傳承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文化事物遭到破壞甚至是毀滅,這最好的例證是莫高窟了。當王圓籙一次次“整理”他的庭院的時,當外國“學者”一次次運走用低價購得的古籍時,當中國官吏一次次以資金不足拒絕保護石窟時,我想莫高窟肯定在西北凜冽的`風中哭泣。落日染紅了天,血色一般的晚霞猶如中國文化傷口正滴著血呢……

相對於文化遭到破壞感受到的這種痛苦,在旅途中所受到的舟車勞頓之苦更像是一種歷練,一種在文化面前的虔誠儀式,餘秋雨拜訪過眾多名山大川,不止一次談到路途之苦,同時也引述了其他古人的路途之苦。相對於古人來說,現代人受的苦要少得多了,纜車汽車和沿途的旅館酒店為遊人打點好了吃住行的一切,而古人則是自備乾糧,露宿山野,歷經勞頓之苦才能看到期盼已久的山川景色。正是有了這樣的旅行,山川變得不再是山川,而是在一次次迎接遊客中不斷沉澱下來文化。名山本只是山,有了文化積澱名氣在大了起來。

《文化苦旅》儘管寫出了文化傳承的不易,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文化也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當它鮮活地呈現在你面前時,你不會覺得那是文化,你會覺得那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蝴蝶的標緻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豔的新生命;流星的標緻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後卻浸透著奮鬥的淚泉,灑滿了就義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著,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氣力,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裡。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潦攀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藉著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著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為氣力,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於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著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苦楚,然而默然裡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氣力。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樑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愛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後,有著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堅持、忍耐中的執著才是抉擇勝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近期,為了迎合學校的讀書節活動,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本不喜歡讀散文,但捧起這本書,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來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中國有燦爛的歷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還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

細細體會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當然,這些事並不見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凜然,它們很真實,很貼近生活。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從外國人手中接過極少的錢財,卻讓他們搬走一箱箱記載著中國歷史的珍貴典籍。作者最終寫道: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是啊,看到這個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僅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把心靈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去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禮貌歷史中,遨遊暢想,這正是《文化苦旅》不一樣於其他散文之處。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發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仔細讀過讀《文化苦旅》後,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

因為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才使我們擺脫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裡?當歷史倒轉輪迴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明天的期望就掌握在我們手中,當今的我們更應當努力,為了我們的祖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通過對“信客”這一特殊時期下職業的全方位描寫,反映此職業對人性的考驗,側面烘托百姓眾生的人性冷暖,表達信客這一“苦差事”對城鄉聯結、情感聯絡、甚至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村裡的老信客,因私自裁下窄窄一條客人的紅綢布而受到四鄉八鄰的質問與譴責,老信客申辯不清,最終拿起剪紅綢的剪刀直扎向自己的手,再不回村,跑到偏遠地區去看墳場度日。

但鄉間不能沒有信客,歸隱前,老信客找到從上海落魄回來的年輕人。整整兩天,他將附近四野八鄉出外謀生人的地址、路線以及鄉下對應各家的門,全都畫好路線,交代給了年輕人。

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有答應接班,但聽老人講的這麼多、這麼細,他也就不再回絕。最後,老人揚揚手吩咐年輕人,“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年輕人上路後,一路上都遇到對老信客的問詢,流落在外的遊子,年年月月都在等待著他的腳步聲。

而只要他一回村,家裡便人頭濟濟,多數只是來看個熱鬧,誰家出息了,帶來了什麼稀罕物品,比較得多了,便會有羨慕、嫉妒、輕蔑的眼神。

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冒險家的打分,也是對城市的探尋。傳達死訊的事也常有發生。信客聽到訊息,便匆匆趕去,自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衣物。來到死者家裡,即便用想了一路的委婉語氣通報噩耗,也依然會遭到家屬的憎恨與呵斥,他只能低眉順眼、聽之忍之,連聲諾諾。

一次,他帶著一封滿紙幽怨的信走進都市一間房子,看到發了財的人與另一女人同居。他進退兩難,發了財的同鄉質問他什麼人,他才叫到:這是你老婆的信!

同鄉下不來臺,硬說他是私闖民宅的小偷,狠狠打了他兩個耳光,並扭送到巡捕房。鄉民們集資將他保出來,問他事由,他只說自己一時糊塗,走錯了人家。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

終於,年輕的信客也漸漸變老。而老信客已經去世,他去他的墳頭燒香。請老人原諒:這條路越老越凶險,我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後來,貨店門口掛出了綠色信箱,私塾也合併成了國小。信客在大家的推薦下成為了一名地理老師,後升為校長。他死時,外地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他的墓就築在老信客的墓旁,但此時的鄉人已經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與這位校長什麼關係。

為了看著順心,人們也罷那個不成樣子的墳修了一修。任何職業都有存在意義,都有相應的責任與付出。但現如今,已經很少有像“信差”這樣發揮著巨大意義的同時,付出與回報嚴重傾斜,完全靠良心與責任感來支撐的職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很脆弱,建立起來難,崩塌很容易。但好在現代人多了理性與判斷力,不會如此偏激就否定一個人的價值。

多積德行善。無論世道再功利,人心再複雜,以善相待,多為別人考慮,也許有時會吃得眼前虧,但卻賺得問心無愧。體諒每個職業的付出,也理解與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少麻煩別人一點,別當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

讀完此書,除了通過不同故事受到不同的啟發之外,其次的享受是在作者筆下,所呈現出的.那個時代的山水風物、村莊風貌、鄉土民俗等帶給人的體驗。

雖不是感官體驗,但文字一進入眼眶,眼前就浮現出了燃起火把的雪嶺,在靜謐的月光下、在叢集的山嶺包圍中緩緩划來的夜航船、亮晶晶的水路、閃爍的月光、盪漾起的浮藻游魚。如同到了一個環境、文化完全迥異的地方,對眼界的開闊、見識的增長、心靈的觸動與旅行的意義何不相同?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人生就像一場旅途、旅行的終點,我們可能什麼都無法擁有,可是我們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能感受到其身後的文化功底,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xx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在見證著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當你坐的船緩緩地行駛在流水間,左右兩側的房屋,依稀升起幾處炊煙,依託在岸邊的石踏延展到了門前,水中的楊柳,炊煙的倒影隨著風兒擺動的彎彎曲曲,給人一種很寧靜的視覺享受。眼簾的事物,一切都是那麼靜謐,似乎只能聽到緩緩地流水聲。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也不屑於榮華,所以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在現代,這樣的地方很少了,似乎這已經成為了每個人所追求的一抹寧靜。

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心路歷程的“青雲譜隨想”。優美的文字在腦海中盪漾,彷彿眼前就是他筆下的山水之間。八大山人那高雅精美卻不沉淪於世的筆墨趣味畫作,那些燃燒著畫家身心的畫作,向人們展示著一個個坦誠的生命,才使得以傳世,成為歷史的永恆。一個和尚留下了一個最根本的身份:傑出的畫家。他的名字叫朱耷,又叫八大山人,他是朱元璋的後代。隨著王朝的腐敗,其只能隻身躲在冷僻的地方,來逃避改朝換代後的政治風雨,用畫筆來營造一個孤獨的精神。朽木,衰草,寒江,無一不成為其筆下的神作。這就是一個藝術的人生,用自我來繪畫文化的人格和文化的良知。

一個個古老的物像,大漠荒荒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深邃蒼老之感見於筆端的“陽關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時,“勸”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華文化的人。中華文化,中華廢墟,正如陽關。曾幾何時,中國是何等的輝煌,圓明園,阿房宮,莫高窟,這些哪個不是我國的.璀璨明珠,究竟是什麼把這些都帶走了?是貪婪,是人們無止境的貪婪,是封建思想的懦弱,是他們的畏懼。還好,中國從一斷斷苦難歲月中走了出來,可是誰記得我們曾有多少畫,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絢爛;我們曾有多少書,流傳千古卻又毀於苦難的哲思;我們曾有多少樓,留下亙古墨客鴻篇鉅製的史詩;我們曾有多少人,鞠躬盡瘁又揮墨灑血的美麗。

都說人生像一場旅行,文化何嘗又不是呢?裡頭夾雜著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歷史感油然而生,許多歷史的文化綻放開來,不免讓人去接觸,讓人去感慨,在跋山涉水中尋求文化的足跡,去感受中華偉大而又急劇吸引力的文化,深成的腳步在文化大道上發出腳步聲,遠處傳來扣響中華文化的大門。讓我們一齊去感受文化,追尋文化,就如同旅行一樣,一路上的風景就是文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