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集合】《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3.24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集合】《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裡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述苦旅。”這是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筆寫下的一句話。意味著這本書的開始,也意味著這段旅途的正式啟程。

走過一處處景點,流露出的卻是對歷史的嘆息。餘秋雨看到了祖國的磅礴,也看到了它的悲哀。但他無可奈何,歷史已然成為了歷史。他只能把滿腹衷腸,訴說給山水;把道不盡的思念,吐露給廢墟。《文化苦旅》絕不只是單單地描述風景,最讓人感動的,永遠是那一句句看似不經意,實則發自肺腑的嘆息。這樣的旅程,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了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洶湧澎湃的都江堰,華麗絕美的敦煌壁畫,明麗寧靜的沙原隱泉……一個個動人心魄。但讓我心酸的,最屬道士塔了。因為一個人的貪婪和無知,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最後卻只變成了三十英鎊。這二十九個大木箱的稀世文物,全部流傳給了外國,王圓籙也因此成為了民族罪人。但一切皆為過往,我們無法挽回,只能默默忍下,看著那些文物離我們而去,成為外國人引以為傲的“瑰寶”。這是慘痛的教訓,被深刻的記在了歷史中,我們不能忘記,中華民族也同樣不能忘記!

而作為民族瑰寶的文人墨客,也擁有著道不盡的委屈。

滿腹才華的蘇東坡,遭遇了起鬨式的傳揚,但最終也都轉化為起鬨式的貶損。因為一個人的過於優秀,一群人的羨慕與嫉妒。蘇東坡被人誣陷進了牢獄,但卻沒有理由辯駁。一切如蘇轍說言“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響亮,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磣。他被朝廷長途押解,一路示眾。丟了誰的顏面?丟的是民族的顏面。是民族沒有容忍優秀之人的存在,給予了他們無限的委屈,無限的.悲哀。最後,他只能被關在監獄,寫下“遙憐北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然後一路離去,離開了曾經的自己,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成就另一個自己,把故事藏在了山水間,把無奈藏在了豪情中。

如今的我們,走在了新時代的城市中,看著那一個個古樸的歷史,感慨萬千。歷史終究是嚴肅的,訴說了許多的委屈與不甘。但也正是如此,引領著人類不斷變好,不斷髮展。它沾染了太多的世俗,也使人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成熟,不斷地反省。看歷史,不像看小說一般,輕鬆自在。它有著獨特風韻,把其他都比了下去。

就如新聞中所報導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現已追還五個”這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但同時,也讓人悲哀——曾經屬於自己國家的銅像,現在卻要花費大量金錢去購回。這讓人憤怒,也讓人無奈。自己犯的錯,總是要自己去贖回。而在這贖回的過程中,人們也漸漸明白了國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從而確定起了未來的人生方向。從前的錯誤,終會泯滅在歷史長河中,而我們需要的,不是悔恨與埋怨,而是慢慢補救,在他國耀武揚威之時,慢慢成長。

芸芸眾生,“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文人墨客最驚豔的時刻,是在經歷過挫折之時,就如飛蛾撲火後的重生。笑對歷史中的悲哀,改變,是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人類的未來還能有多久?我們不必再思索。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有柳暗花明?不為了國家奮鬥,又怎能看到國家最輝煌的時刻。改變了自己,才能改變了民族。而只有真正地付諸行動,我們才會發現,民族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改變不了歷史,但改變得了未來,如果無可奈何,就奮鬥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捧一抷泥土,上面有你深深的足跡,是文化的苦旅…… ——題記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沉沉的夢中,聽見遠方的鐘聲。

在心底,亦聽見心靈的召喚。蠢蠢欲動,我要行走,筆直的走去,冥思其文化的深意,苦行到遠天的盡頭。

孤身一人,遠離世俗的喧囂,享受這份隔絕人寰的幽靜和這些燦爛的中華文化。苦行,只奢望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年輕。

一抹斜陽溫柔的撫在臉上,天地變得分外明亮和安靜,於是追隨著餘秋雨先生的腳步,進行一場異常深刻的文化苦旅。這是一次對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

無垠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暉投下一片陰影,沒有綠色,缺少水源,只是一隻來自歐洲的駝隊,留下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在沙窩中一串串深深的腳印間,在一個個夜風裡的帳篷中,在一具具潔白的遺骸裡,將中華五千年積澱下來的敦煌文化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消磨殆盡。這是中國的土地,這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當敦煌洞窟重見光日的那一刻,我們的文人,中華的傲骨又怎能不愴然涕下?敦煌千年的變遷,怎能不讓無數中華兒女熱血滿腔?流過太多眼淚的眼睛,已被風沙磨鈍。

我們,是飛天的後人;這裡,是我們的天下。中國的榮耀和恥辱掩映著敦煌壁畫美的蹤影。血與火的.征戰,又怎能容你們踐踏?

可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終究成了人們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我冥思,諾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這是中國的悲哀,這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思忖良久,在這一場文化苦旅中,中國喪失了什麼,中國人又丟失了什麼?是一種民族氣節,是中國文人所獨有的傲骨。

談到中國文人的傲骨,就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陶淵明——田園詩人之祖,隱逸詩人之宗。

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中,陶淵明確實是一顆耀眼的星辰,他不僅以善詞文著稱,更是一種淡泊名利、高潔傲岸的高尚情操感染著無數文人,甚至影響中國文壇的深層發展。

陶淵明出身庶族,29歲出仕為官,後任澎澤縣令。諸多黑暗的官宦生涯,使他無法與世俗同流合汙,到任81天,為了“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憤然離職。至此,陶淵明十三年的官宦生涯結束。於是毅然隱匿於廬山之下,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以追求其內心的寧靜與淡泊。

那年,陶淵明41歲。每天以酒為友,以詩為樂,以菊為伴,兩袖清風,充盈著古代知識分子追求個性價值的信念,昭示著古代文人高曠雅緻的風采,以及中國文人所獨有傲骨。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閒適的田園生活中,他心情自然而寧靜。晚年貧困潦倒時,也不願再入仕途。直至427年11月,63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魂歸南山之下的茅廬中,步入桃花源的隔世生活,歸去來兮……

我開始思索文化的真正內涵,或許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化苦旅》正是一種對文化的深層認知,對文化的種種歷練。

於是我用哲學的眼光看待苦行,冥想苦思,探山水名勝,觀人文風景,自然是歸結於文化的薰陶,精神的洗禮。

停佇於那些流轉千年的文化之中,苦行亦冥思,只願挺起中國的脊樑和傲骨,和餘秋雨先生貼近山水,苦旅文化,冥思深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4

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執著於類似盜墓筆記類手機電子小說,閱讀過程熱鬧,讀完確無積澱,從沒有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籍,恰逢處室舉行“書香飄一線,文化進班組”讀書活動,於家中詢問上大學的孩子讀書建議,孩子從他的書架上抽出了這本《文化苦旅》遞給了我,看到書名的那一刻,疑問突現,文化還苦?目光落在一個“苦”字上:人生可以困苦,文化何為苦?為何苦?

帶著疑問開始閱讀,開篇的《牌坊》《寺廟》,隻立足於童年舊事,並未寫遠遊。既無遠遊,又何來“苦旅”一說?讀了第三篇《我的山河》,方才豁然開朗。先前看似偏題的文章,實則闡明瞭作者作“苦旅”的緣由。作者本是山河之子,女教師的到來使冰封的村莊解了凍,也把家鄉的山河拉進了書本。他便從解了凍的鄉村走向城市,博覽眾書,卻驀然醒悟:人,應當迴歸山河;文字文化,應當迴歸生態文化。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

作者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裡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於是,在第七段中,作者帶著這份情結、衝著王維的《渭城曲》,去尋陽關了。這兒,作者第一次提到了雪,這雪是蒼涼悲壯的;也第一次提到了“苦”,這苦則是因為天寒路遠,卻孤身前行。

作者是極喜歡對比的,從《寺廟》中的寺廟與學校、冷與熱、新與舊,到《沙洲隱泉》中的巔峰與低谷、粗獷與明麗的,對比過後知無一不去向一個和諧統一的有機體。此處則構成了一系列更為巨集大的對比,在對比中更深入瞭解中華文明,從中華文明中更深入瞭解其他文明。

此為“苦”的第一層。

面對這一望無垠的天地,作者感嘆自身如侏儒般的渺小之餘,又將思緒投影到了歷史的長河中,由尋陽關的經過轉為對陽關的直接憑弔。

在用寒風、葦草、群山、白雪、烽火臺等景物描繪出陽關的蒼涼後,終於姍姍點出了那首《渭城曲》,也帶出了“唐人風範”。可惜,唐王朝並沒有將此延續久遠。

因而陽關坍塌了,成了廢墟,作者為之惋惜;陽關坍塌的背後,是一個民族精神疆域的坍塌;苦,亦一種是對封建統治階級對文化的.輕視、對本該傲立於世的中國文化的摧殘的無奈。此為“苦”之第二層。

然而,旅途仍沒有停下,步履依然向前。正如前文所說,這是一場探索文化的本質、生命的意義的旅途,因而免不了踽踽獨行、苦苦求索。

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讀到了這裡,“苦”的第三層還未曾探及,待讀完後分享。通過閱讀以上部分內容,感覺作者想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在作者心中,山水彷彿都有了靈性,成了一個充滿智慧的哲理老人,作者不僅僅是用眼睛來欣賞景物,而且把對歷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反觀自己,每每去到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只是觀景觀物,沒有更深層次的思索,猶感自身文化素養之低,知識匱乏,少了很多意境。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砰砰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很深奧,反覆看幾遍也不能夠完全理解。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會讓你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裡。

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著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著、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裡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著,又為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為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著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真是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為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這件事發生在今天,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是,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為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攜一縷茶香,沉醉於書卷。

初聞餘秋雨是因為那篇《信客》,久久不能忘懷。於是開啟《文化苦旅》,跟隨者餘秋雨的腳步,徜徉山水間,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餘秋雨在他的中年時光裡,懷揣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閒,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靜靜地品味這一杯歷史的佳釀??

未看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莫高窟的石洞守護了千年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黃沙之上馬啼聲聲,唯留下千年的遺憾。眼前不禁浮現王道士送外國學者遠去時虔誠的微笑,想恨他,卻覺得無力,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這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罷了。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江南小鎮給予我們一種寧靜與安適。面對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厭倦了官場浮沉,找個地方隱居,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柳宗元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於是“永州八記”成為永恆。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陽關坍弛了,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沙墳座座,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前,驗證過的人生的壯美。羌笛聲聲,音色極美,可惜,後來都成了一個民族的哀音,然後消失在朔風之中了。

天一閣風雨飄搖,一個家族艱守著一座藏書樓。範欽究竟有著怎樣的情懷,留下了這座巨大的寶藏,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也許正是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

更多的更多,一切盡在不言中?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錄求著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錄求著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餘秋雨先生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實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一次文化文化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預設。

合上書卷,沿著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著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生活,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著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裡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裡,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著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地遊歷著,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著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裡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著《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著讀著,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我慢慢合上書本,心頭滿是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餘秋雨先生的作品,起初,我認為這是一本講山水,談人情的書,可當我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並非我所想象的。

於“文化苦旅”四個字,我最先抓住的便是“苦”,我認為,這裡的“苦”,不是旅途艱辛操勞之苦,而是作者內心的苦,為國家的燦爛文化瑰寶流逝而苦,為古往今來的名人遺憾而苦,為佳作無人欣賞而苦。我讀著讀著,竟也感到了苦,可與此同時,我也是快樂無比的,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卷,有金碧輝煌的莫高窟,也有天地間一片茫茫的沙漠,有寧靜而優雅的江南小鎮,又有悽清寂寞的天柱山,我彷彿身臨其境,去感受那文化遺留,歲月沉澱帶給我的震撼。

我細細品讀這本書,發現餘先生僅用有限的筆墨描繪景色,但卻靠一個又一個的名人故事,或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將各地景色描繪的飽滿而厚實。塔中的道士,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李白蘇東坡嚮往的天柱山,蘇小小一生惦念的西湖,故事動聽,卻又發人深省。

還記得翻開第一頁的《道士塔》,我為王道士發現國家的文化寶藏而感到驚奇萬分,這個土道士對自己擁有的財寶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但是,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這筆可觀的財富,愚昧的道士伸出了貪婪的爪牙,他用中華的文化瑰寶,換來了一箱又一箱的錢幣,他站在道士塔口微笑著送別一隊又一隊的洋人,然後轉身離去,不帶一絲眷戀,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他丟失瞭如何的一筆文化寶藏。他是多麼可恨,而又可悲啊!

而像這樣的時間,從古到今比比皆是,被強取豪奪後燒燬的圓明園,國內珍寶卻在日本被拍賣,我們想要將屬於我們的瑰寶帶回,竟要高價購買,每當我想到這裡,就忍不住捶胸頓足,也正是因此,我們更要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再讓它白白流失。

再往後看,我便發現整個人的眼界,都更加開闊了,我獨自走在雪地上,感受這陽關雪的潔淨無瑕;我站在白蓮洞裡,感受中國文明的衍生和發展;我站在蘇州古城中,感受這座城的寧靜和別具風情。

我彷彿變成了餘先生,走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感受中國之美,世界之美,於是,在我的.眼中,山便不再是山,水也不僅是水,它們被烙上了“歷史”和“文化”,變得別具風情而又不失純粹,經過歷史的洗滌,它們變得更加可愛了。

餘先生一步步走過的,不僅僅是一幀幀風景,更是見證中華五千餘年風風雨雨的一本厚重的史書,站在這些美景前,與古人對話,為他們的欣喜而快樂,為他們的悲傷而遺憾,以他們的懲戒來自省,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和富有?

美麗的山水,大好的風光,是自然的慷慨饋贈,更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樸實財富。餘先生走過這些山水,將美景與自己的想象和見解巧妙的融合,再以生動的語言文字加以表述,於是就有了《文化苦旅》。

它是中國文學文之壇中眾多璀璨的星星中的一顆,也正是因為這顆明星,讓我想要去走一走那萬水和千山,看一看那風土和人情。

待我親自走過那大江大河,青山綠水,待我親自悟過那多彩豐富的傳承和文化,才更會有深一層的領悟和感觸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9

21世紀初,《文化苦旅》高居各大書店排行榜,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尤受追捧。

儘管我羞於承認,但我又不得不承認初讀余文恍若發現了新大陸:濃郁的文化氣息,或壯麗、或雋永、或蒼涼、或迤邐的景觀,各路秦漢雄魄,唐宋風範,明清居士,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或高或低,或遠或近的角度,俯瞰,仰視中國文化,或高屋建瓴,或精雕細刻地談論中國文化”。初出茅廬的我旋即被他身為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所打動,被他的見多識廣、博聞強識、旁徵博引所折服,被他奢華的文字,巨大的聞所未聞的詞彙量,汪洋肆意的想象力,或豪邁或柔情或悲涼的筆調以及他所征服,抑或是蠱惑。

後年歲漸長,對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認識。相較於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於媚俗文學。“媚俗”這個字眼用於評價散文或許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掃黃行動中,公安在一位小姐的手袋中發現了三件東西,口紅、安全套和《文化苦旅》。當然,每個人都有閱讀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紅”,“文化安全套”也是不爭的事實。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文化散文”其實質更接近一種速食文化,功用文學。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讓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時依然帶著它。

其實“文化苦旅”最開始是上海《收穫》雜誌上的一個欄目,在受到讀者好評,又經過市場的反覆測試之後才集結出版。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身處在一個“精英不再引領大眾,反而是大眾支配‘精英’”的時代,余文更像是一種充分熟練掌握了大眾口味的快餐,或者說是能夠犀利地洞悉、追蹤大眾趣味和市場走向的獵狗。對餘而言,媚俗不再是一個刺耳的貶義詞,反而是一種文化營銷策略,可以從大眾口袋中賺個盆滿缽溢,贏個德藝雙馨的好名聲。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 》的媚俗之處還體現在何處?答曰:過度的煽情。可以說餘是一個合格的文匠,但絕不是一個思想者。過度的渲染誇張讓余文的思想性支離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聞強識讓余文喪失了基本的邏輯性。

如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他寫道:“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臉。”筆者想問這國土怎麼就“貧瘠而愚昧”了,就算是吧,這和蘇東坡被放逐又有什麼關係?僅僅因為蘇東坡被當權者貶職流放了,這國土就“貧瘠”了,就“愚昧”了,整個民族就“丟臉”了?當時到底又是誰站在民族之外看“整個民族在丟臉”?其實蘇東坡的放逐無非是當時政權鬥爭的犧牲品罷了,有必要要提升到國家的高度,動輒民族主義麼?

“我是個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幹屬於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主要任務就是接受文化和傳遞文化。因此,當我偶爾一個人默默審查自己的'生命價值的時候,總會禁不住在心底輕輕呼喚:我的老師!我的學生!我就是你們!”這一段雖不是來自《文化苦旅》,但筆者對它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初看時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實在是余文煽情主義的巔峰之作。其實特別想在文中補充一句話,“我是個文化人,一個成功的文化商人……”。

當然,餘的文也並非一無是處。個人認為餘更適合寫一些鄉情散文、遊蹤散文,如《信客》,《酒公墓》等,這些迷人的又略帶惆悵的鄉村故事有著質樸的表達,如同雨後的新葉,散發淡淡的清香。筆者認為這才該是余文最後的歸宿。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我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著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著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說,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著。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著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如同古人之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著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終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嘆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說“洋唐僧”骨子裡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說過:“比之被官員很多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才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那裡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著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為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巨集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之後他走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說,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可是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向用美熨帖著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可是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裡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為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可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嘆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給人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覺,從過去到現在,漫長的時間沉澱下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翻著那本微微泛黃的書《文化苦旅》,我們就會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那些廣博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深思細膩的筆觸,為自己那趟“苦旅”完成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了一筆風采。剛開始讀著這篇篇文章,我內心真正可以體會到那種“苦”:我痛恨,痛恨掠奪其他文化財產的侵略者,這些財產對我們的意義與對你們的完全不同,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你們無權與我們來爭奪它們的所有權;我惋惜,惋惜我們後代沒有好好儲存這些精神財富,沒有真正地去領略其價值而讓它們落入別人之手。但是深深思考後,我卻發現或許這種“苦”它的價值更高。在我們讀過這部文學鉅作後,就能夠充分意識到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切的重要性。

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歷史古蹟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因為它們才有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而在這裡,我就借莫高窟和柳侯祠來淺淺論證一下自己的觀點。個人認為,苦旅中描寫了許多不完整的美,而這不完整的美其實就是那歷史的寫照,給我們的借鑑,有時或許比美更有價值,這也從老子的思想中有所體現吧,對立的面其實可以相互轉換。書中描寫了的莫高窟的石洞,現在依舊壯觀;實像,壁畫正如以前。我靜靜讀著書中描寫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讀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讓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都是殘缺的壁畫,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美中不足,但是個人想說:“或許這樣被破壞過才更有價值吧”。因為現在莫高窟卻有著無數參觀的遊客,這應該是我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意識到了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炎黃子孫的一切,深刻的歷史教訓更能讓人成長。並且苦澀不是隻能讓人消極。

苦旅中的文人的歷史故居成為人格的象徵同時激勵後人,這在柳侯祠這一篇的描寫就可以體現。文中曾描寫祠中了無一人,惟能靜聽作者自己的腳步聲,時斷時續,我覺得這應該是在描寫不合當時世俗的文人退隱的一個體現吧。憤世嫉俗的柳宗元,厭倦了黑暗的社會,無奈的仕途,靜靜地脫離世俗,官場,激情昂揚的他安身於此。文人一種無言的苦澀縈繞於此,讓這兒地方瀰漫著一層灰暗的色彩。但是柳卻依舊有不悔的追求和執著的精神,將自己的人格特性融入到詩中,求真求實,雖然因為心態不是很樂觀而早逝,但至少他也努力過,反抗過。柳侯祠曾經有過多少人的腳步,不知道他們又是以何種心態讀著這些依稀可辨的文集。但是我只認為這座建築,肯定成為過後代壯志未酬的人們一種極大地鼓舞和激勵。因為這不僅僅是建築,這是精神,這是經歷了歷史的風化留下的精華,這是文化的靈魂,一點一點地傳承,我們才在苦難的路途中前進,坎坷卻依舊蹣跚前行。

所以不管何種形式,他們都對我們炎黃子孫極其重要,那深層次的文化精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咀嚼,縱使煎熬與疼痛,但這更是一種體驗,體驗其“苦澀”。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