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

生物1.02W

在學習中,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1

1、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1)生態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開發利用;(3)環境汙染;(4)外來物種入侵。(如來自國外的水葫蘆)

2、建立自然保護區:含義:是指含有保護物件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這個區域就是自然保護區。功能:具有“天然基因庫”、“天然實驗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館”的特點。目的:(1)保護生態系統(如長白山溫帶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2)保護珍稀動植物(如保護斑頭鳥、棕頭鷗等鳥類及其生存環境的青海湖鳥島保護區

3、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4、生物多樣性的保護:(1)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2)遷地保護——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種子、精子庫)(4)健全法制管理,全球合作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不同種生物及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的差異,歸根結底是基因組成有差別。生物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5、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相繼頒佈的法律和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我國還是最先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

作為一名公民,在保護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方面,應當如何做?

(1)人人都來植樹造林;(2)開展愛鳥周活動;(3)人人都來消滅白色垃圾;

(4)不隨地吐痰,不隨意打鳥,不攀折花木等

6、植物的分類:

無莖葉(無根):藻類植物(如:水綿、海帶)

無種子無根的(假根):苔蘚植物(如:葫蘆蘚)

有莖葉有根的:蕨類植物(如:腎蕨)

種子無果皮包被:裸子植物(如:松樹、杉樹)

有種子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

(1)單子葉植物:平行脈,一片子葉(如玉米)(2)雙子葉植物:網狀脈,兩片子葉(如大豆)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2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空中飛行的動物

1、空中飛行的動物有昆蟲、蝙蝠、鳥類等。

2、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都善於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範圍,有利於覓食和繁育後代。

3、鳥適於飛行的特點:

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

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

④胸肌發達

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

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迴圈系統結構完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

⑦有發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右側卵巢、輸卵管退化(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於飛行)。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的一類動物。

4、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

5、鳥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於飛行)和絨毛(主要用於保溫)。

6、家鴿喙(就是口)內沒有牙齒,食物不經咀嚼經咽、食管進入嗉囊。——進入肌胃(內有沙粒、小石子用於磨碎食物)。

7、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超過100萬種,也是會飛的無脊椎動物,因而是分佈最廣泛的動物。

8、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對足,2對翅。蜘蛛、蜈蚣、蝦、蟹等都不是昆蟲,但它們都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9、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援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10、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為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面板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

八年級生物學習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5、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絡。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絡在一起。

八年級生物學習技巧

知識歸納將幫助我們系統的整理知識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複習效率,達到比較好的複習效果。我認為生物知識歸納包括基本知識的歸納、習題歸納和特殊知識點歸納。

基本知識的歸納就是把書本上的所有知識點有條理的羅列出來,解釋各個術語的含義,列出它包含的的種類或分支的方向,並清晰地標明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這種知識歸納能幫助你準確的理解並牢固的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做這個歸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參考一些參考書上的歸納,大家可以以之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體的東西,尤其是書上的例子補充進去。

做這種歸納的最重要意義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意義是幫助你讀透課本。這種基本知識歸納只不過是把書上的要點和例子抄在一起,但這個過程你要翻書,幾本書一起翻,就可以對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表述做比較,這可以幫助你更透徹的瞭解這個知識點;而想做一個比較完整、美觀的知識歸納,就必須知道什麼知識點放什麼位置,這就要弄清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這個過程又幫助你更好的掌握這些知識點,理清思路。最後再抄寫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識歸納最大的用處是在做的過程中幫助你熟悉課本、掌握知識點,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後看。

習題歸納就是把做過的錯題、好題、經典的題目歸在一起,然後寫出每道題目的關鍵,如某個知識點或某種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錯題則寫出出錯的原因,尤其是要寫明是哪個知識點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把題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覺得自己沒那麼多時間,可以在那道題目旁邊做個記號,並寫上我剛剛提到的“題目的關鍵”。考試前認真檢視就可以了。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3

第2節微物生與人類關係

一、微生物與食品

1、酵母菌:是一類單細胞真菌,廣泛用於食品和發酵工業。如烤制面包或蒸鏝頭、釀酒等。

2、醋酸菌:用於釀醋。

3、乳酸菌:用於制酸奶和泡菜。制泡菜時,乳酸菌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分解糖類產生乳酸。

4、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靈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製藥。

二、微生物與疾病

1、寄生在人體表面或體內,使人患病。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體內的淋巴細胞中,使人體免疫能力下降。

2、菌痢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患病主要是由於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汙染的食物。

3、本身致病物質或毒素使人患病:如黃麴黴產生的黃麴黴素具有致癌作用,毒蘑菇、毒蠅蕈、毒粉褶菌等,被誤食後會使人、畜中毒。

三、微生物與醫藥

1、提供維生素:多數酵母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提供醫藥用。

2、抗生素:青黴素和頭孢素是相應的真菌產生的抗生素;鏈黴素、金黴素、卡那黴素和慶大黴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線菌產生的。

四、微生物的應用前景

1、氨基酸、有機酸、酶製劑、菌肥和農藥生產方面得到應用。

2、生產沼氣;利用秸杆、糞便和產甲烷細菌等產生沼氣。

3、用於基因工程:湧過基因工程用微生物產胰島素、乙肝疫苗、干擾素等。

4、生產動植物產品;今後可由微生物大量生產動植物產品。

5、在採油、冶金、治理環境汙染等方面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國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1.腔腸動物

1.1腔腸動物的特徵

身體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1.2水螅

運動:身體只有上下,不分左右,輻射對稱,利於捕食和防禦

消化:內胚層圍成消化腔,與口相通,食物和消化後的殘渣都由口進出

防禦:外胚層有刺細胞,藏有刺絲和毒液,是攻擊和防禦利器

生殖:長出芽體,芽體長成小水螅後,從母體脫落,獨立生活

1.3腔腸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食用:海蜇,營養價值高

環保:珊瑚礁形成島嶼加固海岸,海洋生物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2.扁形動物

2.1扁形動物的特徵

身體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2.2渦蟲(前端三角形,有黑色眼點感光)

運動:身體兩側對稱,有前後、左右、背腹,感官集中於前端,能先感知外界刺激,還有專門的運動器官,更有效的運動、捕食、防禦。

消化:腹面有口,口內有咽,咽可伸出口外,捕食,食物腸內消化,殘渣由口排出

2.3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多數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消化器官簡單,甚至無,生殖器官發達,威脅人和動物的健康。

3.線形動物

3.1線形動物的特徵

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3.2蛔蟲

運動: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靠身體彎曲和伸展緩慢蠕動

保護:體表有密不透水的角質成

消化:消化管簡單,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寄生在人的小腸內,吸食半消化的食糜,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

生殖:生殖器官發達

3.3線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蛔蟲病威脅人體健康,蛔蟲病的傳染形式,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管理好糞便

秀麗隱杆線蟲是自由生活的線形動物,繁殖快,生活週期短,是研究遺傳、發育、衰老的實驗動物

4.環節動物

4.1環節動物的特徵

身體呈圓筒形,由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4.2蚯蚓

體形特徵:長圓筒形,許多相似環節,身體前部有環帶

運動:分節使軀體運動靈活,體壁有發達肌肉,與剛毛配合完成運動

消化:腸壁有發達的肌肉,可以蠕動,以土壤中有機物為食

繁殖:環帶腺細胞分泌蛋白質和黏液,形成蛋白質環在環帶外面,有1-3個受精卵,從蚯蚓身體脫落,形成卵繭,受精卵在卵繭內發育為小蚯蚓。

呼吸:體壁分泌黏液,使體表溼潤,體壁有毛細血管,氧氣可溶於黏液進入毛線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細血管排出

4.3沙蠶

生活在海洋中,兩側有突起,突起有剛毛,這些突起稱為疣足,用於爬行和游泳

4.4蛭

生活在水田、溝渠、池沼和潮溼的森林中,吸附在人蛙,家畜及人的面板上,吸食血液

4.5環節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沙蠶是魚、蝦、蟹的食餌;蛭唾液含有蛭素,可用於生產抗血栓藥物;蚯蚓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也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

5.軟體動物

5.1軟體動物的特徵(動物界第二大類群)

身體柔軟,外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5.2雙殼類:河蚌、文蛤、扇貝等

外形: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外有兩片大小相似的石灰質貝殼,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起保護作用

運動:足

攝食:吸水管吸水,並攝取水中食物顆粒

排洩:排水管排水,並排出食物殘渣

呼吸:利用鰓與水流交換進行氣體交換

5.3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水產養殖、食用、藥用、裝飾

作為寄生蟲的寄主傳播疾病

6.節肢動物

6.1節肢動物的特徵(動物界第一大類群)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代表動物:鼠婦、蟬、蝴蝶、蚊、蠅、蝦械等

6.2昆蟲的結構特徵

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多

基本特徵: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等

6.3蝗蟲的結構特徵

頭部:一對觸角——感覺

三個單眼(辨明暗),一個複眼(許多小眼,主要作用)

口器——攝食

腹部:三對足——跳躍

兩對翅——飛行

內臟器官

(觸角和足是附肢,分節)

體表:氣門——呼吸

外骨骼(幾丁質,蛋白質),較硬——保護,防止水分蒸發(外骨骼限制生長,會定期蛻皮,直至發育為成蟲)

6.4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蝦、蟹等作為其他動物和人的食物

蜜蜂蝴蝶等傳播花粉

蠍、蜈蚣等作為藥材

果蠅作為實驗材料

蚊子叮咬傳播疾病

7.魚

7.1魚的種類

脊椎動物中多的一個類群,淡水魚1000多種,海水魚20xx種

7.2魚的主要特徵

脊柱——支撐整個身體

身體分頭部、軀幹部、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側扁,大多呈流線型——減小水中運動的阻力;兩側有發達的肌肉——運動,通過尾部、軀幹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運動

體表有鱗片,鱗片表面有黏液——保護身體

鰓有鰓絲,密佈毛細血管——呼吸,魚的口和鰓蓋後緣交替張合時,水從口流入,經過鰓絲,水中氧滲入毛細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細血管滲出水中,隨水從鰓蓋後緣排出體外

7.3與人類的關係

魚類養殖、捕撈

長期過度捕撈和水汙染等,魚類面臨著嚴重威脅

8.兩棲動物

8.1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

青蛙將卵產在水中並在水中受精,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面板輔助呼吸。

8.2代表動物

青蛙、蠑螈、蟾蜍、大鯢等

8.3青蛙的主要特徵

幼體蝌蚪,有尾,用鰓呼吸,水中生活,眼後有鼓膜——感知聲波

頭部前段鼻孔——呼吸時氣體進入

前肢短小——支撐身體

後肢發達,趾間有蹼——跳躍、划水

肺結構簡單,不發達——呼吸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

1.生命物質性觀點

生物是由物質組成,一切生命活動都有其物質基礎。從萬物之靈的人類到單細胞的細菌,以及無細胞結構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氫、氧、氮、硫、磷、鈣、鐵、銅等幾十種化學元素組成的,並且這幾十種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生物體能夠完成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而一切生命活動都是通過一定的生命物質來實現的,如果沒有生命物質也就沒有生命活動。

2.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例如葉的表皮是五色透明的,表皮細胞排列緊密,向外一面的細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質層。表皮的這種結構的存在,就既利於陽光透過,又能防止葉內水分過多地散失,還能保護葉內部不受外來的傷害;而陽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護葉內組織,又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體性觀點

系統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也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不論是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器官水平,還是個體水平,甚至包括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體現出整體性的特點。例如,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質體、液泡等細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隻有在它們組成一個整體--細胞的時候才能完成新陳代謝的功能,如果離開了細胞的整體,單獨的一個細胞器是無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

生物的諸多生命活動之間,都有一定的關係,有的甚至具有對立統-的關係,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生命活動。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很明顯,兩者之間是相互對立的。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機物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可以說,如果沒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無法進行;另一方面,光合作用過程中,原料和產物的運輸所需要的能量,也正是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如果沒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無法進行。因此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正常進行。

5.生物進化的觀點

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地運動變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個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生物界也不例外,也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所謂產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謂發展就是生物的進化。生命的起源經歷了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再形成有機高分子物質,進而組成多分子體系,最後演變為原始生命的變化過程;生物的進化遵循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規律。

6.生態學觀點

生態學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序中產生了環境問題,人類與環境的矛盾,處於不斷變化之中,永無止境。人類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逐步更新人口觀念,提高人口素質,合理開發資源,高效利用資源,保護生態,治理環境,走生存與發展的新路。

國中生物基本學習方法

一、課前要預習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後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

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並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麼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於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於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要做課堂筆記

想要讓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就需要做好課堂筆記。雖說上課專心聽講是學好生物學知識的關鍵。但是,課堂筆記同樣重要,聽課時,將老師講授的重點記錄下來,可加深印象,減輕考試複習的負擔。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三、複習要及時

複習分為幾種,有課後複習、作業前複習、周複習、階段複習、考前複習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複習都是和時間放在一起的,也表明複習要及時,課後複習,就是利用課後“黃金兩分鐘”簡單過一遍課堂的重點內容;作業前複習,目的是鞏固梳理知識,讓知識變得有條理,做起作業來更加流暢。總之,無論哪種複習都涉及到一個關鍵詞就是“及時”,如果不能及時複習,知識就會淡化,再重新學習會影響學習效率。

四、要善於總結

做好總結是我們學習常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通過總結,不但可以複習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能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使知識連貫起來、綜合起來,使知識建立起各種聯絡。

充分理解專有名詞、現象原理和課本筆記,再將相關概念進行綜合分析整理。用心比較各種生物、現象之間的聯絡和差異,進行分類歸納,如此才能融會貫通。

如何提高生物學習興趣

一、國中生物怎麼學

學習國中生物的過程中覺得預習要養成習慣,習慣很重要,既然是習慣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可以在學習曰擠時間,也可以在週末,還可以在節假曰。國中生物預習要找難點,找難點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這是預習的關鍵。

國中生物包括:結構(細胞結構、細菌)必考,分值大。這部分主要靠背!功能(相適應),這部分注意比較、對比,理性記憶3。生物術語(比如什麼叫節肢動物)嚴格弄懂他的內含、外延,考試會考選擇,問下列四種那種是或不是。實驗,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依據的學科。設定對照,無關變數即其他條件保持一樣,這樣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靠著對生物的熱愛去探索!不是靠背!記得再多還是會忘掉!只有親身體驗了自然,那種感覺會伴隨你一生。

二、學好國中生物樹立正確的觀念

這是毋庸置疑的。學好國中生物科目,要特別重視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這一點,在老師授課時會體現出來。生物老師都是理科出身,重視概念之間的聯絡,在課堂上會涉及相應的推理過程。一些同學平時上課不好好聽講,導致對概念的理解一塌糊塗,還天真地認為,考前突擊背一背就好了,當然是不行的。

生物學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也不要指望誰都能學好。在學習國中生物的時候,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我的成績達到什麼檔次就可以了?雖然我們都想追求卓越,但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無論是什麼目標,一旦設定了,就要堅持不懈,為自己負責。如果自己沒有目標,可以與老師和家長討論,也可以贏得支援和方法指導。

三、課堂認真聽講

很多優秀學生的經驗都說明了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我們的國中生物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解決一種矛盾,即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通過學習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然後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現,我們再來完成這個轉化過程。

而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是在國中生物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應該是很順利的。有很多學生就是課上認真聽講,在45分鐘的時間裡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總有些人,課堂上不認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白白浪費掉45分鐘。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4

1、利用基因多樣性改良作物品種典型例項: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

2、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濫砍亂伐,濫捕亂殺,環境汙染,外來物種入侵.很多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遭到破壞。

3、我國珍稀爬行動物“活化石”揚子鱷;我國特有的珍稀哺乳動物是大熊貓、白鰭豚、金絲猴

4、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5、我國已建立保護生態系統型別的自然保護區,保護珍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5

1腔腸動物

1.1腔腸動物的特徵

身體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1.2水螅

運動:身體只有上下,不分左右,輻射對稱,利於捕食和防禦

消化:內胚層圍成消化腔,與口相通,食物和消化後的殘渣都由口進出

防禦:外胚層有刺細胞,藏有刺絲和毒液,是攻擊和防禦利器

生殖:長出芽體,芽體長成小水螅後,從母體脫落,獨立生活

1.3腔腸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食用:海蜇,營養價值高

環保:珊瑚礁形成島嶼加固海岸,海洋生物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2.扁形動物

2.1扁形動物的特徵

身體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2.2渦蟲(前端三角形,有黑色眼點感光)

運動:身體兩側對稱,有前後、左右、背腹,感官集中於前端,能先感知外界刺激,還有專門的運動器官,更有效的運動、捕食、防禦。

消化:腹面有口,口內有咽,咽可伸出口外,捕食,食物腸內消化,殘渣由口排出

2.3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多數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消化器官簡單,甚至無,生殖器官發達,威脅人和動物的健康。

3.線形動物

3.1線形動物的特徵

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3.2蛔蟲

運動: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靠身體彎曲和伸展緩慢蠕動

保護:體表有密不透水的角質成

消化:消化管簡單,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寄生在人的小腸內,吸食半消化的食糜,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

生殖:生殖器官發達

3.3線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蛔蟲病威脅人體健康,蛔蟲病的傳染形式,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管理好糞便

秀麗隱杆線蟲是自由生活的線形動物,繁殖快,生活週期短,是研究遺傳、發育、衰老的實驗動物

4.環節動物

4.1環節動物的特徵

身體呈圓筒形,由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4.2蚯蚓

體形特徵:長圓筒形,許多相似環節,身體前部有環帶

運動:分節使軀體運動靈活,體壁有發達肌肉,與剛毛配合完成運動

消化:腸壁有發達的肌肉,可以蠕動,以土壤中有機物為食

繁殖:環帶腺細胞分泌蛋白質和黏液,形成蛋白質環在環帶外面,有1-3個受精卵,從蚯蚓身體脫落,形成卵繭,受精卵在卵繭內發育為小蚯蚓。

呼吸:體壁分泌黏液,使體表溼潤,體壁有毛細血管,氧氣可溶於黏液進入毛線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細血管排出

4.3沙蠶

生活在海洋中,兩側有突起,突起有剛毛,這些突起稱為疣足,用於爬行和游泳

4.4蛭

生活在水田、溝渠、池沼和潮溼的森林中,吸附在人蛙,家畜及人的面板上,吸食血液

4.5環節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沙蠶是魚、蝦、蟹的食餌;蛭唾液含有蛭素,可用於生產抗血栓藥物;蚯蚓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也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

5.軟體動物

5.1軟體動物的特徵(動物界第二大類群)

身體柔軟,外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5.2雙殼類:河蚌、文蛤、扇貝等

外形: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外有兩片大小相似的石灰質貝殼,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起保護作用

運動:足

攝食:吸水管吸水,並攝取水中食物顆粒

排洩:排水管排水,並排出食物殘渣

呼吸:利用鰓與水流交換進行氣體交換

5.3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水產養殖、食用、藥用、裝飾

作為寄生蟲的寄主傳播疾病

6.節肢動物

6.1節肢動物的特徵(動物界第一大類群)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代表動物:鼠婦、蟬、蝴蝶、蚊、蠅、蝦械等

6.2昆蟲的結構特徵

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

基本特徵: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等

6.3蝗蟲的結構特徵

頭部:一對觸角——感覺

三個單眼(辨明暗),一個複眼(許多小眼,主要作用)

口器——攝食

腹部:三對足——跳躍

兩對翅——飛行

內臟器官

(觸角和足是附肢,分節)

體表:氣門——呼吸

外骨骼(幾丁質,蛋白質),較硬——保護,防止水分蒸發(外骨骼限制生長,會定期蛻皮,直至發育為成蟲)

6.4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蝦、蟹等作為其他動物和人的食物

蜜蜂蝴蝶等傳播花粉

蠍、蜈蚣等作為藥材

果蠅作為實驗材料

蚊子叮咬傳播疾病

7.魚

7.1魚的種類

脊椎動物中最多的一個類群,淡水魚1000多種,海水魚20xx種

7.2魚的主要特徵

脊柱——支撐整個身體

身體分頭部、軀幹部、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側扁,大多呈流線型——減小水中運動的阻力;兩側有發達的肌肉——運動,通過尾部、軀幹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運動

體表有鱗片,鱗片表面有黏液——保護身體

鰓有鰓絲,密佈毛細血管——呼吸,魚的口和鰓蓋後緣交替張合時,水從口流入,經過鰓絲,水中氧滲入毛細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細血管滲出水中,隨水從鰓蓋後緣排出體外

7.3與人類的關係

魚類養殖、捕撈

長期過度捕撈和水汙染等,魚類面臨著嚴重威脅

8.兩棲動物

8.1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

青蛙將卵產在水中並在水中受精,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面板輔助呼吸。

8.2代表動物

青蛙、蠑螈、蟾蜍、大鯢等

8.3青蛙的主要特徵

幼體蝌蚪,有尾,用鰓呼吸,水中生活,

眼後有鼓膜——感知聲波

頭部前段鼻孔——呼吸時氣體進入

前肢短小——支撐身體

後肢發達,趾間有蹼——跳躍、划水

肺結構簡單,不發達——呼吸

面板裸露,分泌黏液,面板內佈滿毛細血管,——氣體交換,輔助呼吸

8.4與人類的關係

農田害蟲的天敵,保護農作物

環境汙染,水域減少,它們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

因此,要保護環境,禁止亂捕亂殺

9.爬行動物

9.1爬行動物的特徵

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

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肺呼吸,陸地產卵,卵表面有堅硬外殼

9.2代表動物

蜥蜴、揚子鱷、蛇、龜、鱉等

9.3蜥蜴的主要特徵

頭部後有頸——靈活轉動,尋找食物,發現敵害

四肢短小——不能跳躍,可貼地迅速爬行

面板乾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保護身體,減少水分蒸發

肺比青蛙發達,氣體交換能力強——只靠肺呼吸(適應陸地生活)

受精卵較大——養料充足含水分

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在陸地環境發育成幼蜥

9.4與人類的關係

入藥

捕食害蟲

10.鳥

10.1鳥的主要特徵

視覺發達——疾飛中捕食

有喙無齒——喙啄取食物,食量大,消化能力強

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作用旺盛(吸氣時一部分氣體進入氣囊,呼氣時,氣囊裡的氣體返回肺內,進行氣體交換)

心跳快,體溫高而恆定

產卵繁殖,卵有堅硬外殼,起保護作用

飛行特點:

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翼上有大型羽毛——翼搏擊空氣可平穩滑翔或振翅高飛

骨骼輕、薄、堅固,有些骨中空,可減輕體重

胸骨有龍骨突,(供動翼肌的作用)胸肌發達——牽動兩翼完成飛行

10.2恆溫動物與變溫動物

恆溫動物——體溫不會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鳥

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變化而改變,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10.3與人類的關係

捕食害蟲

食物來源

觀賞

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11.哺乳動物

11.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鯨等少數退化——保溫,維持一定的體溫,是恆溫動物

胎生,哺乳——後代在優越的營養條件下成長,提高成活率

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撕咬、切斷、咀嚼食物,提高攝食和消化能力

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靈敏感知外界,並作出反應

11.2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食物來源

皮毛

導盲犬,警犬,軍馬等

危害農、林、牧業

傳播疾病

面對動物瀕臨滅絕,要採取保護措施

面對動物帶來的危害要合理防控

12.動物的運動

12.1動物的運動形式

蚯蚓蠕動、魚游泳、鳥飛行、哺乳動物的行走、奔跑、跳躍等

12.1運動系統的組成

骨、關節、肌肉

骨與骨通過關節相連成骨骼

骨骼上的肌肉叫骨骼肌

12.2關節的結構

12.3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神經傳來刺激——骨骼肌收縮——骨繞關節活動——軀體相應部位產生運動

屈肘和收肘動作: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時,屈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時,伸肘

12.4運動系統

運動的完成不僅由運動系統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節,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相互配合供給運動所需的能量

12.5運動的意義

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繁殖後代等

13.動物的行為

13.1先天性行為

動物生來就有,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可以使得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後代

13.2學習行為

在遺傳的基礎上,通過環境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

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

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複雜的環境變化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越複雜

13.3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14.社會行為

14.1社會行為的特徵

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

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群體形成等級

14.2群體中的資訊交流

動作、聲音、氣味都可以傳遞資訊

14.3資訊交流的意義

動物之間取得聯絡

在群體覓食、禦敵、繁衍後代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14.4動物間資訊交流的應用

蝶類雌蟲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蟲,人工合成性外激素,誘殺農業害蟲或干擾雌雄蟲之間通訊,達到控制害蟲的目的

14.5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有利於獲得食物

戰勝天敵侵略

有效保證物種繁衍

14.6探究螞蟻的通訊

15.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5.1維持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作生態平衡

15.2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迴圈

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分解有機物產生釋放能量,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無機鹽等物質

15.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利:蜜蜂採蜜等幫助傳粉、傳播種子

弊:蝗災等

16.細菌和真菌

16.1分佈

分佈:分佈廣,空氣、水、土壤,生物體內或體表等

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16.2細菌的發現和種類

發現:巴世德鵝頸瓶實驗

種類:按細菌不同形態分為球菌(葡萄球菌)、桿菌(枯草桿菌)和螺旋菌(迂迴螺菌)

16.2細菌的結構

具有細胞的一般結構,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核區,核質裸露,沒有核膜包被(原核細胞),有細胞壁,有些有莢膜(保護作用)和鞭毛(運動)

原核細胞:像細菌這樣只有核區的.細胞稱為原核細胞

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

16.3細菌的生殖

依靠分裂進行生殖

芽孢:細菌休眠體,幫助細菌度過不良環境

16.4真菌的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含線粒體等細胞器)、細胞核等

真菌的細胞核的核質由核膜包被,屬於真核細胞

由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稱為真核生物

青黴的結構:直立菌絲和營養菌絲(吸收營養物質)

16.5真菌的生殖

通過產生孢子來繁殖後代

16.6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無機鹽,供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使用,維持生態平衡

引起患病

細菌:鏈球菌——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

真菌:手癬、足癬等,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等

與動植物共生

地衣、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

16.7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酵母菌:製作饅頭面包

乳酸菌:製作酸奶

醋酸菌:制醋

食品的儲存:防止食品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她們的生長和繁殖。

疾病防治:抗生素

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甲烷菌生成甲烷,淨化汙水等

17.病毒

17.1病毒的種類

非常微小,一般用奈米表示大小

根據感染生物的不同:細菌病毒(又叫噬菌體,如T4噬菌體);植物病毒(菸草花葉病毒);動物病毒(腺病毒)

17.2病毒的結構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

不能獨立生活,只能侵入其他生物細胞才能進行生命活動

繁殖: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資訊,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新的病毒

17.3與人類的關係

導致人類、動物和植物患病,是一些疾病的病原體

醫藥研製,疫苗

農業生產,生物殺蟲劑

18.生物的分類

18.1分類的依據

主要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態結構、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並對每一類群的特徵進行科學的描述

18.2生物分類的等級

生物分類的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8.3種

種是生物分類等級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係最密切的

18.4不同種的生物之間的親緣關係

不同種生物所處的共同分類等級越低,他們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徵上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係越近

反之,不同種類的生物所處的共同分類等級越高,他們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徵上的相似程度越小,親緣關係越遠

19.生物多樣性

19.1生物多樣性的含義

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物種類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19.2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物質滅絕速度加快,許多動植物處於瀕危狀態

物質的銳減不僅威脅了物種多樣性,也使自然界喪失了許多寶貴的基因,從而使遺傳多樣性也面臨威脅

19.3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的原因

人口快速增長,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如森林資源的過量開採,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野生經濟動植物的亂捕濫採,草原的過度放牧等

環境汙染、自然災害頻發,外來物種入侵等

19.4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途徑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將瀕危生物遷出原棲息地對其進行的特殊保護和管理,也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植物園、動物園和水族館等

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重視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八年級生物學習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八年級生物學習技巧

1.聯絡自然實際。

居住地附近的農田、草地、樹林、公園、花園、動物園、庭院、路旁都會有許多動植物在那裡生活,學習有關知識時,到這些地方去參觀考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處。當學到生物與環境的知識時,更要想到保護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2.聯絡生產實際。

生物學中的許多原理都和工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學習這些原理時,就要考慮它能幫助解決生產上的什麼問題。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原理的掌握,而且還能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

3.聯絡生活實際。

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係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就更為重要。生活實際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識和未來的生活行為兩類。生活常識可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知識也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6

生物的特徵知識點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自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動物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

②生物能進行呼吸(如鯨副處水面換氣)。

③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葉等)。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如含羞草對刺激作出反應)。

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如種子萌發、破殼而出幼鱷等生物都能由小長大,到一定階段開始繁殖下一代)。

⑥生物都有遺傳很變異的'特性(如“種豆得豆”是遺傳、“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變異現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7

生物的無性生殖

⒈無性生殖是一類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生物常見的'無性生殖:出芽.(芽體)生殖、營養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等。

⒉營養生殖

⑴植物依靠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的無性生殖,又叫做營養生殖。營養生殖(嫁接)的優點:能夠保持..植物親本的優良性狀,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⑵營養生殖有嫁接,扦插,芽接,枝接,壓條等。

⒊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能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批..植物,並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8

一、線形動物

1、代表動物:主要包括蛔蟲、秀麗隱杆線蟲(自由生活的)、鉤蟲、絲蟲、蟯蟲等。

2、蛔蟲:(蛔蟲適於寄生的特點4條,紅色字)

①生活習性:寄生在人的小腸裡,靠吸食小腸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②形態:蛔蟲它的身體呈圓柱形。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體表具有角質層(保護作用)。雄性蛔蟲尾部鉤狀,雌性尾部尖直,雄蟲比雌蟲略短。

③消化:消化管結構簡單,腸僅由一層細胞組成,(作用:消化食糜)。

④生殖:生殖器官發達,生殖能力強,雌蟲每天可產卵約20萬粒,蛔蟲的受精卵發育成幼蟲大約經過兩週

⑤運動: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

⑥感染:通過口腔進入

⑦預防蛔蟲病:首先必須注意個人飲食衛生,不喝不清潔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乾淨,飯前便後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糞便,糞便要經過處理殺死蟲卵後,再作肥料使用。

⑧兒童容易得蛔蟲病的原因: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喜歡吃生冷食物;喜歡伏地玩耍,喜歡吮吸手指;抵抗能力差。

3、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二、環節動物

1、代表動物:蚯蚓、沙蠶、蛭

2、蚯蚓:

①形態結構:呈圓筒形,有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前端有環帶(具有生殖的作用),蚯蚓前端到環帶一共13節。

②運動:體壁有較發達的肌肉,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身體分節可以增強運動的靈活性。剛毛在玻璃上無法發揮作用,故蚯蚓在玻璃上無法產生運動。 (剛毛位於腹面,作用是支援和固定身體,協助運動)

③生活習性:生活在潮溼、疏鬆、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裡,以泥土中的有機物為食.夜間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葉

④呼吸: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依靠溼潤的體壁(分泌粘液)完成呼吸(氣體交換)粘液使體壁始終保持溼潤,以保證正常的呼吸。(實驗時用浸水的溼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溼潤,維持正常呼吸,不能用凡士林擦拭)

⑤食物:土壤中的有機物,包括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化產物⑥蚯蚓與人類的關係:在土壤活動,疏鬆土壤;拉出的糞便,提高土壤的肥力;身體富含蛋白質是優良的飼料(益處)在土壤活動,破壞植物的根(壞處)

⑦大雨過後蚯蚓紛紛爬出地面的原因:蚯蚓通過溼潤的體壁完成呼吸,雨後地裡灌滿了雨水,氧氣少,蚯蚓無法完成呼吸,爬出來地面呼吸。

八年級生物學習方法

方法/步驟1:

第一,教科書要熟爛於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書中的圖例、實驗、涉及的化學式(光合與呼吸),要時常歸納、總結重點詞,如“功能、“作用”、“本質是”,這些都要留心,書上的黑體字要背下來,如“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這往往是高頻考點。

方法/步驟2:

第二,要選擇一到兩本輔導書(多了就沒工夫看了)。

一定要吃透,高中三年我一直用《教材完全解讀》(王后雄主編)和《高效學習法》(薛金

星主編),覺得就很夠用了。前者會把每個知識點細緻地分析一下,是一本服務於課前預習、課後歸納整合的`教輔,幫你夯實基礎;後者則服務於課後,歸納比較凝練,重在教授做題的方法,讓你快而準做題,衝擊高分。

八年級生物學習技巧

1.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2.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絡。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絡在一起。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9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動物的運動

1、脊椎動物的運動

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線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其中,骨和骨連線構成骨骼,因而也可說成“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人和脊椎動物的肌肉收縮和舒張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

2、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食物───→細胞───→ATP───→肌肉。

動物的行為主要受神經系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激素)的調控。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2、變異的原因及型別:

(1)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可遺傳的變異。如:用化學藥劑處理過的甜菜染色體加倍。

(2)單純由環境因素髮生變化引起的變異,不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不可遺傳的變異。如:美容院裡做的雙眼皮;小時候因外傷臉上留下的疤痕等。

3、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

人工選育(生物變異)、雜交育種(基因重組)、誘變育種(基因突變)。

4、生物變異的意義:生物進化和發展的基礎,培育動植物的優良品種。

5、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國科學家袁隆平,用普通水稻與野生稻雜交。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用種子繁殖。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如:馬鈴薯用塊莖(帶芽眼)繁殖;椒草和秋海棠用葉繁殖;竹子用莖繁殖;紅薯用根繁殖等。

3、自然界中無性生殖方式:植物營養生殖(用營養器官根、莖、葉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無性生殖方式:組織培養(教材P8)、克隆。

4、生產實踐中,人們常應用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常見方式:扦插、嫁接。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蘋果、梨、桃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

5、嫁接有枝接和芽接兩種。嫁接存活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6、扦插:

a、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減小傷口水分過多蒸發)的,而莖段下方的切口則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的。

b、上一個節上的葉要去掉部分葉片,下面一個節上的葉從葉柄處全部去掉,減少水分散失。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水中生活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陸地生活動物、水中生活動物和空中生活動物。

2、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

①腔腸動物,如海葵、珊瑚蟲;

②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

③甲殼動物,如蝦、蟹;

④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

3、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

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魚是:青魚、鰱魚、草魚和鱅魚。

5、魚是較低等的脊椎動物。

6、魚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減少游泳阻力,適於游泳。

7、魚體分三大部分:頭部、軀幹部和尾部。

8、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軀幹部和尾鰭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背鰭、胸鰭、和腹鰭都維持平衡的作用,尾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9、魚的感覺器官是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10、魚鰓為鮮紅色,因為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

11、鰓絲既多又細,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觸面積,促進血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12、水由魚口流入鰓,然後由鰓蓋後緣(鰓孔)流出。

13、魚類的主要特徵有:適於水中生活;體表被鱗片;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蟲等動物的結構簡單,它們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烏賊、章魚貝殼退化,也是軟體動物。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觀察植物細胞

實驗過程:擦、滴、撕、展、蓋、染、吸。

1、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援、保護;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裡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資訊;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過程:擦、滴、刮、塗、蓋、染、吸。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資訊;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空中飛行的動物

1、空中飛行的動物有昆蟲、蝙蝠、鳥類等。

2、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都善於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範圍,有利於覓食和繁育後代。

3、鳥適於飛行的特點:

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

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

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

④胸肌發達

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

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迴圈系統結構完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

⑦有發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

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右側卵巢、輸卵管退化(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於飛行)。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的一類動物。

4、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

5、鳥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於飛行)和絨毛(主要用於保溫)。

6、家鴿喙(就是口)內沒有牙齒,食物不經咀嚼經咽、食管進入嗉囊。————進入肌胃(內有沙粒、小石子用於磨碎食物)。

7、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超過100萬種,也是會飛的無脊椎動物,因而是分佈最廣泛的動物。

8、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對足,2對翅。蜘蛛、蜈蚣、蝦、蟹等都不是昆蟲,但它們都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9、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援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10、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為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面板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10

怎麼提高生物學習興趣

一、生物學科怎麼學

學習國中生物的過程中覺得預習要養成習慣,習慣很重要,既然是習慣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可以在學習曰擠時間,也可以在週末,還可以在節假曰。國中生物預習要找難點,找難點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這是預習的關鍵。

國中生物包括:結構(細胞結構、細菌)必考,分值大。這部分主要靠背!功能(相適應),這部分注意比較、對比,理性記憶,生物術語(比如什麼叫節肢動物)嚴格弄懂他的內含、外延,考試會考選擇,問下列四種那種是或不是。實驗,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依據的學科。設定對照,無關變數即其他條件保持一樣,這樣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靠著對生物的熱愛去探索!不是靠背!記得再多還是會忘掉!只有親身體驗了自然,那種感覺會伴隨你一生。

二、學好生物樹立正確的觀念

這是毋庸置疑的。學好國中生物科目,要特別重視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這一點,在老師授課時會體現出來。生物老師都是理科出身,重視概念之間的聯絡,在課堂上會涉及相應的推理過程。一些同學平時上課不好好聽講,導致對概念的理解一塌糊塗,還天真地認為,考前突擊背一背就好了,當然是不行的。

生物學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也不要指望誰都能學好。在學習國中生物的時候,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我的成績達到什麼檔次就可以了?雖然我們都想追求卓越,但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無論是什麼目標,一旦設定了,就要堅持不懈,為自己負責。如果自己沒有目標,可以與老師和家長討論,也可以贏得支援和方法指導。

三、課堂認真聽講

很多優秀學生的經驗都說明了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我們的國中生物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解決一種矛盾,即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通過學習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然後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現,我們再來完成這個轉化過程。

而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是在國中生物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應該是很順利的。有很多學生就是課上認真聽講,在45分鐘的時間裡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總有些人,課堂上不認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白白浪費掉45分鐘。

最有效的生物解題技巧

1、直選法

國中生物題型特點:國中生物圖表型選擇題一般由圖表和內容兩部分組成。國中生物這類選擇題主要是以圖表為載體考查考生從圖表中提取有效資訊並進行綜合分析、概括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2、排除法

根據國中生物題幹所給出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將供選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個淘汰排除,達到去偽存真,已獲得正確答案的目的。這種方法適合於多種形式的選擇題。

3、圖示法

國中生物圖示法能形象、直觀地展示思維過程,簡便、快捷地選出正確答案。

4、分析推理法

根據國中生物題目的已知條件,運用生物學相關的原理和規律,分析出與答案相關的若干要素,再利用這些要素推匯出答案。

生物專項題型突破方法

①影象、圖表題的一些技巧。

國中生物曲線圖題可以用“讀軸——看線——綜合分析”三步進行分析,即先看橫縱座標的含義,分清自變數和因變數,包括數量單位也要看清楚,是量還是率。

如:種群增長數量還是種群增長速率,然後分析曲線的走向,有沒有轉折,如:光合作用曲線中的限制因素問題。最後綜合分析曲線含義。

國中生物圖表題要遵循“點、線、面”的三看原則:首先看特殊點,尤其是有“0”的資料,然後看整列或整行的資料關係,是上升還是下降,是否有轉折點。再縱觀整個表格中的資料,比較各行、各列之間的關係,甚至可以轉化為曲線圖的思想去思考、作答,會更容易一些。

②分裂、複製圖解法。

國中生物凡是涉及細胞分裂、複製的題目,都可以用一個方法——畫圖解決。在草稿紙上把細胞分裂過程或DNA複製過程畫出來,或幾個關鍵圖形(有絲分裂後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畫出來,結果便一目瞭然。

生物期末複習方法與技巧速看

一、重要的概念

重要的概念是生物學科的基礎,如果概念理解不了學生很難對生物學的基本知識進行把握,雖然現在概念圖沒有具體細化要求,但是對教學環節的梳理和知識體系的建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重要的識圖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基礎學科,圖形比較直觀具體,符合學生的認知律。有利學生對知識的把握,需要教師在教學特別重視,教給學生識圖的`基本方法,學會勾畫草圖,注意聯絡相關的知識點,以及圖與圖之間的聯絡,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進行構建,形成一個整體。比如七年級上冊,顯微鏡的結構圖、細胞的結構圖、細胞分裂圖、葉片的結構圖、根的結構圖等,這些圖形中涉及的知識幾乎是植物學科教學的主要知識。

三、重要的知識體系

不管怎樣學習,如果學生能夠將一節、章或冊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在一起,通過各種方式構建起知識樹,我想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而且學生能夠進行有效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能夠學會正確的應用,這樣將學生學到的死知識變為了活的知識,更能有效地解決生活及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否則學生很難靈活動知識,解答各類習題。

四、重要的習題講解

習題是學生對知識遷移運用的一種方式,講解習題與學生熟習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和過程,通過反覆地訓練從而對知識的理解和提升,並進行歸納總結。因此,教師經過精心的準備,精心地備課,精心地對習題進行篩選。

如葉片的基本結構,分析本題要考查的知識點是葉片的基本結構,只要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有全面的瞭解才能很好地解答此題,要對葉片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各部分的功能是什麼等,這樣學生才對該知識點進行掌握;應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運輸作用、吸收作用和蒸騰作用在實際農業生產中的運用都進行總結進行比較,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開啟學生的思路,做到前後知識的縱橫聯絡,不能為講題而講題,否則是沒有多大的價值所在,這樣不斷地訓練學生,逐漸掌握有效的學習和複習方法。

五、重要的記憶及抽查

生物學科教學中學生的記憶是必不可少的,而對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有效掌握情況進行多種形式的抽查,家長和學生都可以根據老師在微信群中發的知識點,進行復習並有利於及時調整複習方法,提高複習的效率。

正確的生物記憶方法是哪些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 .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11

1、科學研究的方法:

觀察法,調查法,探究法,實驗法,分析資料法......

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的環節: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假設:是對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假想,是對問題結果的預測。假設是建立在觀察和已有知識經驗之上的。

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時應該注意,控制單一變數,設定對照實驗。

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是捕食關係。稻田裡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屬競爭關係。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舉例: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鬆,其糞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都屬於生物影響環境。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風化,促進土壤層的形成,起到開路先鋒的作用。

4、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5、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線,就形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能量在食物鏈的流動過程中的特點是逐級遞減。物質是反覆迴圈。有毒物質因為無法在生物體內分解和排出,所以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不寫分解者。

6、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自動調節能力越強,反之就越弱。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外界干擾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人類活動是影響生態系統的最大因素。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12

動物的行為

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一、先天性行為

1)概念:是動物生來就有的,不依賴於個體生活的經驗,通過遺傳、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行為,又叫本能行為。

2)特點:1所有動物都具有先天性行為,2是動物出生後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應。

3)舉例:蜜蜂採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哺乳動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動物的後天學習行為:

1)概念:動物在後天生活過程中,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後天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2)意義:使動物對環境的改變作出有利於生存的反應。

3)特點:

1、大多數動物都具有學習行為,不同動物的學習行為有較大的差異。

2、最簡單的學習行為是一種習慣化,當同一刺激重複發生和連續多次作用於一隻動物時,該動物對這一刺激的反應就逐漸減弱直到消失。

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態系統的組成:

(1)生產者:自然界中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生物。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為自身的生長髮育、繁殖等提供了物質和能量,而且也為其他分解者、消費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質和能量。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和消費者是依賴綠色植物而存在的。由此可見,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最關鍵的組成成分。

(2)消費者:是指自己不能製造有機物,只能取食其他動植物的生物。動物只有通過取食這種方法,於能獲得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等所需的物質和能量。

(3)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將死亡的動植物的遺體分解的微生物。分解者把動植物遺體或殘落物中的複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如水、無機鹽和,氧化碳等).這些物質又可以被綠色植物吸收和利用,在生態系統中促進了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所以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菌和真菌。並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產者,也有少數屬於消費者,如菟絲子纏繞在大豆上,營寄生生活;動物大部分是消費者,但有的動物也起到了分解者的作用,如蚯蚓、蜣螂等腐生動物。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

1、能量金字塔:可以將單位時間內各個營養級的能量數值,由低到高繪製成圖,這樣就形成一個金字塔圖形,就叫做能量金字塔。起點: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輸入能量)。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渠道:沿食物鏈的營養級依次傳遞(轉移能量)

2、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三個去處是:呼吸消耗,下一營養級同化,分解者分解。對於初級消費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這三個去處。並且可以認為,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釋放的能量十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但對於營養級的'情況有所不同。

3、特點:傳遞方向:單向流動(能量只能從前一營養級流向後一營養級,而不能反向流動);傳遞效率:逐級遞減,傳遞效率為10%~20%(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只有10%~20%)。

4、人們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設法調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係,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計算規則:消耗最少要選擇食物鏈最短和傳遞效率20%,消耗最多要選擇食物鏈最長和傳遞效率最小10%。

5、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在生態系統中,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化學元素,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回到無機環境的迴圈過程。這裡說的生態系統是指地球上的生態下系統——生物圈,其中的物質迴圈帶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學迴圈。

6、碳迴圈:①碳在無機環境中是以二氧化碳或碳酸鹽的形式存在的。②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迴圈的。③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糖類等有機物。生產者合成的含碳有機物被各級消費者所利用。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通過呼吸作用,又把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氣中。生產者和消費者死後的屍體又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後產生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氣中。特點:隨大氣環流在全球範圍內運動,所以碳迴圈帶有全球性。

7、溫室效應是大氣中CO2越多,對地球上逸散到外層空間的熱量的阻礙作用就越大,從而使地球溫度升高得越快,這種現象就叫溫室效應。

8、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的關係: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進行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能量流經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時,流動是單向,不迴圈的,是逐級遞減的。物質迴圈具有全球性,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間可以反覆出現,迴圈運動。能量流動與物質迴圈既有聯絡,又有區別,是相輔相承,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

怎麼充分利用生物課本教材學習

第一、詳略得當、粗中有細

有的同學只圖快,走馬觀花一遍,結果一點印象都留不下,有的同學圖細,結果耽誤了很多時間。所以,閱讀課本要詳略得當、粗中有細,對於重點知識要“細”,對於需要了解的知識要“快”,這樣既能保證學習效率,又能保證學習效果。

第二、查漏補缺、形成體系

很多學生覺得這個有可能考就讀,不考的就不讀。要知道學習生物的目的並非完全為了考試,學生物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這個世界,因此,但凡是知識,我們就要了解,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完成的生物知識體系,有利於今後的學習。

第三、歸納總結、尋找規律

生物知識本身就比較難以記憶,其中一些名稱、術詞更是難懂,所以,就要善於總結,從中發現規律。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絡。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複雜、低階→高階、水生→陸生的進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找準這些規律,生物就簡單了許多。

生物期末複習方法與技巧速看

一、重要的概念

重要的概念是生物學科的基礎,如果概念理解不了學生很難對生物學的基本知識進行把握,雖然現在概念圖沒有具體細化要求,但是對教學環節的梳理和知識體系的建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重要的識圖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基礎學科,圖形比較直觀具體,符合學生的認知律。有利學生對知識的把握,需要教師在教學特別重視,教給學生識圖的基本方法,學會勾畫草圖,注意聯絡相關的知識點,以及圖與圖之間的聯絡,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進行構建,形成一個整體。比如七年級上冊,顯微鏡的結構圖、細胞的結構圖、細胞分裂圖、葉片的結構圖、根的結構圖等,這些圖形中涉及的知識幾乎是植物學科教學的主要知識。

三、重要的知識體系

不管怎樣學習,如果學生能夠將一節、章或冊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在一起,通過各種方式構建起知識樹,我想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而且學生能夠進行有效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能夠學會正確的應用,這樣將學生學到的死知識變為了活的知識,更能有效地解決生活及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否則學生很難靈活動知識,解答各類習題。

四、重要的習題講解

習題是學生對知識遷移運用的一種方式,講解習題與學生熟習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和過程,通過反覆地訓練從而對知識的理解和提升,並進行歸納總結。因此,教師經過精心的準備,精心地備課,精心地對習題進行篩選。

如葉片的基本結構,分析本題要考查的知識點是葉片的基本結構,只要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有全面的瞭解才能很好地解答此題,要對葉片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各部分的功能是什麼等,這樣學生才對該知識點進行掌握;應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運輸作用、吸收作用和蒸騰作用在實際農業生產中的運用都進行總結進行比較,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開啟學生的思路,做到前後知識的縱橫聯絡,不能為講題而講題,否則是沒有多大的價值所在,這樣不斷地訓練學生,逐漸掌握有效的學習和複習方法。

五、重要的記憶及抽查

生物學科教學中學生的記憶是必不可少的,而對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有效掌握情況進行多種形式的抽查,家長和學生都可以根據老師在微信群中發的知識點,進行復習並有利於及時調整複習方法,提高複習的效率。

正確的生物記憶方法是哪些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 .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學生快速提高生物成績的方法

1、不能簡單理解

有的同學認為生物接近於文科,只要期末背幾天了就能得高分,這是初學生物的人經常犯的錯誤。從大學聯考趨勢來看,近年來生物的出題重點是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的考察,複習知識的時候應該要學會應用,尤其是要將生物學知識與生活聯絡起來。

2、迴歸課本最重要

經過對一部分的同學做試卷分析,發現很多的人覺得生物的題出得很難,但實際上他們錯的題更多的是最基礎的內容,長時間沒有回顧學過的內容,很多人已經忘了一些很基礎的知識,有誰還能準確地說出性狀、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等概念?還有誰能記得有氧呼吸的三個步驟?或者伴性遺傳病與常染色體遺傳病的區別?如果不能的話,孩子們,迴歸課本吧!先將基礎知識梳理清楚再說!

3、分模組複習

生物知識考查更多的是知識點間的聯絡,比如說代謝模組中光合呼吸的綜合題,遺傳模組中常染色體遺傳與伴性遺傳的區別等,在複習過程中多挖掘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絡,比如說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中間紐帶是二氧化碳、氧氣和有機物的含量變化,那麼該如何利用這三個量進行計算光合與呼吸的速率呢?

如果影響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比如光照強度)發生變化,那麼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麼變化呢?什麼時候相等,什麼時候光合速率大於呼吸速率,什麼時候呼吸速率又大於光合速率,又有哪個時刻只有呼吸作用?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考試重難點。尤其是實驗模組,一定要將這學期學過的那幾個實驗的原理、設計思路、注意事項等好好理解。

4、多想幾個為什麼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通過現象看本質。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的過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徹基礎知識外,還要多想想為什麼是這樣。比如說為什麼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溫度等,它們是怎麼影響光合作用的。

要考慮從化學反應方程式本身的一些條件,這樣理解就容易多了。還有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中,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的區別為什麼是這樣?是否和物質本身和細胞膜結構有關?為什麼甘油、脂肪酸、乙醇等脂溶性小分子能順濃度梯度自由通過細胞膜?

5、錯題整理,歸類解決

將這學期所有的錯題整理下,這個很有必要。很多同學覺得自己很努力,做了很多題,但是始終成績提不上去,感覺很委屈,這其實和他們不愛整理是有很大關係的。很多人做完題不整理,做了很多題之後,該不會或常錯的還是會錯,該會的還是會,根本沒有解決問題。這時候將錯題整理歸類就很必要了。

自己分析或找有經驗的老師幫助分析為什麼會錯,如果是基礎知識的不紮實,那麼拿起課本再好好看一遍,強化一下,下次爭取不要犯同類錯誤,如果是知識點間的聯絡不明瞭,那麼就好好想想知識的內在聯絡。一個人只有不斷的消滅自己的薄弱之處,才會更快的進步。

6、調整好心態

世界上所謂的天才實際上是勤奮的人走了一條正確的路而已,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能達到100分,那麼你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能通過努力達到這個目標,那麼你很有可能達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數。如果曾經跌倒了,跌得很痛,沒關係,我們可以利用跌倒的機會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確,能否換個更有效的方法,然後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趕前行者的腳步。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13

魚是一種水生的冷血脊椎動物,用鰓呼吸,具有顎和鰭。現存魚類可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軟骨魚類(如鯊魚等)和硬骨魚類(線狀鰭和波狀鰭的魚類)。這兩種族群的魚類都首先出現在泥盆紀早期。線狀鰭魚中較進階的一群稱為硬骨魚,在侏羅紀時開始進化,到了今日,已變成個體數量最多的魚類。另外也有數種已絕種的魚類。

魚,相伴人類走過了五千多年曆程,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的食品與觀賞寵物,但人們對什麼動物是“魚”?魚的定義應如何下,卻知者甚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魚所下的定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近五億年前,地球上生命歷程程序中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飛躍,出現了最早的魚形動物,揭開了脊椎動物史的序幕,從而導致動物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真正的魚類最早出現於三億餘年前,在整個悠久歷史過程中,曾經生存過大量的魚類,早已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亡絕滅,今天生存在地球上的`魚類,僅僅是後來出現、演化而來的極小的一部分種類。

總結人類在很早以前就能識別物種,給以名稱,通常所說的“魚”包括水中的所有動物,因而把許多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均冠以魚名。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14

一、微生物與食品

1、酵母菌:是一類單細胞真菌,廣泛用於食品和發酵工業。如烤制面包或蒸鏝頭、釀酒等。

2、醋酸菌:用於釀醋。

3、乳酸菌:用於制酸奶和泡菜。制泡菜時,乳酸菌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分解糖類產生乳酸。

4、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靈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製藥。

二、微生物與疾病

1、寄生在人體表面或體內,使人患病。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體內的淋巴細胞中,使人體免疫能力下降。

2、菌痢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患病主要是由於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汙染的食物。

3、本身致病物質或毒素使人患病:如黃麴黴產生的黃麴黴素具有致癌作用,毒蘑菇、毒蠅蕈、毒粉褶菌等,被誤食後會使人、畜中毒。

三、微生物與醫藥

1、提供維生素:多數酵母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提供醫藥用。

2、抗生素:青黴素和頭孢素是相應的真菌產生的抗生素;鏈黴素、金黴素、卡那黴素和慶大黴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線菌產生的。

四、微生物的應用前景

1、氨基酸、有機酸、酶製劑、菌肥和農藥生產方面得到應用。

2、生產沼氣;利用秸杆、糞便和產甲烷細菌等產生沼氣。

3、用於基因工程:湧過基因工程用微生物產胰島素、乙肝疫苗、干擾素等。

4、生產動植物產品;今後可由微生物大量生產動植物產品。

5、在採油、冶金、治理環境汙染等方面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動物的類群:

1、動物的種類多樣,根據體內有沒有脊椎,可以分為兩大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脊椎動物若從低階到高階的順序排列,應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魚類的代表動物是鯽魚,魚類的特徵是終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4、魚是靠尾鰭的擺動和軀幹部扭動獲得前進的動力;調整方向用尾鰭,維持身體平衡用胸鰭、背鰭、腹鰭鰭等。

5、某同學想做魚鰭有游泳中的實驗,但一時找不到魚,便用一個模型來代替,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6、(P25)兩棲動物的特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稱為蝌蚪,經變態發育變為幼蛙,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面板輔助呼吸。這類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等。

7、鳥類的特徵:體表被羽毛,前肢變為翼,體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

8、鳥類適天飛行的特點如下:

(1)身體表面:呈流線型,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翼呈扇面結構,表面積大,可以扇動空氣而飛行。

(2)運動系統:骨薄,長骨中空,胸骨突出,稱為龍骨突,有發達的胸肌。

(3)呼吸系統:特有的呼吸方式雙重呼吸,主要靠的結構是氣囊。這種呼吸方式的特點是鳥類每呼吸一次,氣體兩次進出肺。

(4)消化系統:食量大,直腸短。

(5)迴圈系統:心臟功能強勁。這些特點決定了鳥類可以快速而且長久的飛行。

9、哺乳動物的特點:除個別的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點。其代表動物是家兔,家兔體內有膈,將體腔分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其作用分別是切斷和磨碎食物。肉食動物有發達的犬齒。這些特點都是和它們的食性相適應的。

10、動物種類特別多,但只有兩種是恆溫動物,它們是鳥類和哺乳類。

11、我們學過的無脊椎動物從低階到高階的順序是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如蚯蚓)、(節肢動物)分三類:(1)昆蟲(2)甲殼動物,如蝦、蟹(3)其它:如蜘蛛和蜈蚣)

12、腔腸動物的特點是有口無肛門。舉例海蜇、海葵、珊瑚蟲等。

13、蚯蚓的運動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縮和舒張並在剛毛的輔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溼潤的體壁進行的。將兩條蚯蚓分別放於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紙板上,運動速度在硬紙板上的快。

14、節肢動物的特點: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外骨骼的作用有二,分別是防止水份的散失和保護身體內部柔軟的器官。)

15、昆蟲的特點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和兩對翅。

怎樣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記住

突破難點

國中生物有些知識比較複雜,或是過於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採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複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於生命運動的複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識一目瞭然。

歸納總結

在國中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後,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絡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於理解和記憶。

諧音串記法

(1)細胞的結構中有關細胞膜的記憶:線葉雙無心糖。

即:線粒體、葉綠體有雙層膜,沒有膜結構的是中心體和核糖體。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單細胞生物區分記憶原核生物:一(衣原體)支(支原體)細(細菌)藍(藍藻)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團(藻)酵母(菌)發黴(菌)了。

口訣記憶

將生物學知識編成“順口溜”,生動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遺忘。例如:判斷遺傳病的顯性或隱性關係:

無(病)中生有(病)為隱性(遺傳病)

有(病)中生無(病)為顯性(遺傳病)

生物和生物圈知識點

1.生物的特徵: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②生物能進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⑤生物能生長(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遺傳(相同)和變異(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

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捕食、競爭、合作、寄生。

生物期末複習方法與技巧速看

一、重要的概念

重要的概念是生物學科的基礎,如果概念理解不了學生很難對生物學的基本知識進行把握,雖然現在概念圖沒有具體細化要求,但是對教學環節的梳理和知識體系的建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重要的識圖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基礎學科,圖形比較直觀具體,符合學生的認知律。有利學生對知識的把握,需要教師在教學特別重視,教給學生識圖的基本方法,學會勾畫草圖,注意聯絡相關的知識點,以及圖與圖之間的聯絡,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進行構建,形成一個整體。比如七年級上冊,顯微鏡的結構圖、細胞的結構圖、細胞分裂圖、葉片的結構圖、根的結構圖等,這些圖形中涉及的知識幾乎是植物學科教學的主要知識。

三、重要的知識體系

不管怎樣學習,如果學生能夠將一節、章或冊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在一起,通過各種方式構建起知識樹,我想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而且學生能夠進行有效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能夠學會正確的應用,這樣將學生學到的死知識變為了活的知識,更能有效地解決生活及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否則學生很難靈活動知識,解答各類習題。

四、重要的習題講解

習題是學生對知識遷移運用的一種方式,講解習題與學生熟習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和過程,通過反覆地訓練從而對知識的理解和提升,並進行歸納總結。因此,教師經過精心的準備,精心地備課,精心地對習題進行篩選。

如葉片的基本結構,分析本題要考查的知識點是葉片的'基本結構,只要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有全面的瞭解才能很好地解答此題,要對葉片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各部分的功能是什麼等,這樣學生才對該知識點進行掌握;應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運輸作用、吸收作用和蒸騰作用在實際農業生產中的運用都進行總結進行比較,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開啟學生的思路,做到前後知識的縱橫聯絡,不能為講題而講題,否則是沒有多大的價值所在,這樣不斷地訓練學生,逐漸掌握有效的學習和複習方法。

五、重要的記憶及抽查

生物學科教學中學生的記憶是必不可少的,而對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有效掌握情況進行多種形式的抽查,家長和學生都可以根據老師在微信群中發的知識點,進行復習並有利於及時調整複習方法,提高複習的效率。

正確的生物記憶方法是哪些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 .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15

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一、腔腸動物

(代表動物:水螅,還有水母、海葵、珊瑚蟲)

1、腔腸動物的身體結構比較簡單,其中大多數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蟲等;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2、水螅的體形輻射對稱,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後、左右和背腹,經過身體縱軸可以有多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輻射對稱)這種體形的優點:該身體結構便於水螅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從各個方向捕獲獵物、進行防禦。

3、水螅的身體有外胚層和內胚層兩層細胞。

兩層細胞中間填充著他們分泌的膠狀物質。由內胚層構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與口相通。外胚層有多種細胞,如刺細胞,他是腔腸動物所特有的攻擊和防禦的利器,在觸手處尤其多。

4、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

5、腔腸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海蜇經加工後可以食用,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可堆積構成珊瑚礁,它不僅可以形成島嶼、加固海岸,還為海底的魚類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二、扁形動物(代表:渦蟲)

1、蝸蟲的身體背腹扁平,形狀像柳葉。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兩個可以感光的黑色眼點。腹面有口,口內有一個管狀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動物。

2、渦蟲的身體呈兩側對稱,也稱左右對稱,即經過身體縱軸只有一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這種體形的優點:能夠運動更加準確、迅速而有效,有利於動物運動、捕食和防禦。

3、扁形動物中像渦蟲這樣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數扁形動物是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如華枝睪吸蟲、豬肉絛蟲和血吸蟲就是常見的人體寄生蟲。這些寄生蟲消化器官簡單,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

4、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

第二節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

一、線形動物

(代表動物:蛔蟲,還有蟯蟲、鉤蟲、絲蟲、線蟲。)

1、寄生在人的小腸裡,身體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

2、消化管結構簡單,以人小腸裡的半消化食物為食。

3、生殖能力強。無專門的運動器官,僅能緩慢蠕動。

4、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徵:①身體細長,呈圓柱形;②體表有角質層。③消化管前端有口。

二、環節動物

(代表動物:蚯蚓)還有沙蠶、水蛭等

1、體形:呈長圓筒形;前部有一段體節界限不明顯,顏色也不同,稱為環帶。(靠近環帶的一端為前端)

2、身體有許多相似環形體節構成,分節使運動靈活。

3、體壁有發達的肌肉,肌肉與剛毛配合可以完成運動。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腹面:有許多小突起(剛毛,觸控有粗糙感覺。

4、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溼潤(有助於呼吸),所以實驗中應經常用浸溼的棉球輕擦蚯蚓體表

5、蚯蚓的體壁密佈毛細血管,氧氣可溶於體表的黏液裡,然後進入體壁的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過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6、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構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7、蚯蚓對人類的益處:①疏鬆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②富含蛋白質;③處理垃圾等有機廢物。

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一、軟體動物

(代表動物:河蚌、蝸牛、烏賊、扇貝、文蛤、縊蟶等)

1、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兩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質貝殼,因而稱為“雙殼類”,殼內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的。

3、雙殼類動物用足緩緩地運動,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4、軟體動物的特徵: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5、軟體動物對人類的價值與危害

二、節肢動物

代表動物:蝗蟲,還有蟬、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蝦、蟹、蚊、蠅等。

1、節肢動物是的動物類群,目前種類有120萬種以上,佔所有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昆蟲是節肢動物的一分類

2、蝗蟲身體分頭部(一對觸角、三個單眼、一對複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後足、兩對翅)、腹部(氣門)三部分。

3、身體表麵包著堅韌的外骨骼,不僅能保護自已,還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但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發育和長大,所以昆蟲需要定期蛻皮。

4、昆蟲的基本特徵: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

5、節肢動物因附肢分節而得名,主要特徵是: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6、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密切。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動物的運動

1.脊椎動物的運動

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線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其中,骨和骨連線構成骨骼,因而也可說成“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人和脊椎動物的肌肉收縮和舒張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

2.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食物───→細胞───→ATP───→肌肉

動物的行為主要受神經系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激素)的調控。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2.變異的原因及型別:

(1)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可遺傳的變異。如:用化學藥劑處理過的甜菜染色體加倍。

(2)單純由環境因素髮生變化引起的變異,不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不可遺傳的變異。如:美容院裡做的雙眼皮;小時候因外傷臉上留下的疤痕等

3.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

人工選育(生物變異)、雜交育種(基因重組)、誘變育種(基因突變)。

4.生物變異的意義:生物進化和發展的基礎,培育動植物的優良品種。

5.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國科學家袁隆平,用普通水稻與野生稻雜交。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用種子繁殖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如:馬鈴薯用塊莖(帶芽眼)繁殖;椒草和秋海棠用葉繁殖;竹子用莖繁殖;紅薯用根繁殖等

3、自然界中無性生殖方式:植物營養生殖(用營養器官根、莖、葉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無性生殖方式:組織培養(教材P8)、克隆

4、生產實踐中,人們常應用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常見方式:扦插、嫁接。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蘋果、梨、桃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

5、嫁接有枝接和芽接兩種。嫁接存活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嫁接後植株表現的是接穗的性狀。

6、扦插:a.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減小傷口水分過多蒸發)的,而莖段下方的切口則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的。b.上一個節上的葉要去掉部分葉片,下面一個節上的葉從葉柄處全部去掉,減少水分散失。

國中生物萬能解題技巧

1、直選法

國中生物題型特點:國中生物圖表型選擇題一般由圖表和內容兩部分組成。國中生物這類選擇題主要是以圖表為載體考查考生從圖表中提取有效資訊並進行綜合分析、概括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2、排除法

根據國中生物題幹所給出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將供選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個淘汰排除,達到去偽存真,已獲得正確答案的目的。這種方法適合於多種形式的選擇題。

3、圖示法

國中生物圖示法能形象、直觀地展示思維過程,簡便、快捷地選出正確答案。

4、分析推理法

根據國中生物題目的已知條件,運用生物學相關的原理和規律,分析出與答案相關的若干要素,再利用這些要素推匯出答案。

二、國中生物專項題型突破

①影象、圖表題的一些技巧。

國中生物曲線圖題可以用“讀軸——看線——綜合分析”三步進行分析,即先看橫縱座標的含義,分清自變數和因變數,包括數量單位也要看清楚,是量還是率。

如:種群增長數量還是種群增長速率,然後分析曲線的.走向,有沒有轉折,如:光合作用曲線中的限制因素問題。最後綜合分析曲線含義。

國中生物圖表題要遵循“點、線、面”的三看原則:首先看特殊點,尤其是有“0”的資料,然後看整列或整行的資料關係,是上升還是下降,是否有轉折點。再縱觀整個表格中的資料,比較各行、各列之間的關係,甚至可以轉化為曲線圖的思想去思考、作答,會更容易一些。

②分裂、複製圖解法。

國中生物凡是涉及細胞分裂、複製的題目,都可以用一個方法——畫圖解決。在草稿紙上把細胞分裂過程或DNA複製過程畫出來,或幾個關鍵圖形(有絲分裂後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畫出來,結果便一目瞭然。

如何充分利用生物課本教材

第一、詳略得當、粗中有細

有的同學只圖快,走馬觀花一遍,結果一點印象都留不下,有的同學圖細,結果耽誤了很多時間。所以,閱讀課本要詳略得當、粗中有細,對於重點知識要“細”,對於需要了解的知識要“快”,這樣既能保證學習效率,又能保證學習效果。

第二、查漏補缺、形成體系

很多學生覺得這個有可能考就讀,不考的就不讀。要知道學習生物的目的並非完全為了考試,學生物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這個世界,因此,但凡是知識,我們就要了解,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完成的生物知識體系,有利於今後的學習。

第三、歸納總結、尋找規律

生物知識本身就比較難以記憶,其中一些名稱、術詞更是難懂,所以,就要善於總結,從中發現規律。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絡。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複雜、低階→高階、水生→陸生的進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找準這些規律,生物就簡單了許多。

正確的國中生物記憶方法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 .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