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國小教學設計(彙編15篇)

設計1.47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國小教學設計1

各位老師,大家好。閱讀教學習俗的觀課評教的角度,是教學方法:著眼與教師,著眼於“怎樣教”。怎樣的一堂課才算好課,許多教師心中想的是“怎麼教” 的方法問題。

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然而在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慮它的教學內容對不對,即首先要落實到“教什麼”上,是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如果教學內容有問題,那麼教師的教學再精緻、再精彩,價值都極為有限。

一、把握一堂好課的標準

1、一堂語文“好課”的最低標準:教師知道自己在教什麼

①教師對所教內容有自覺的認識。“不知道教什麼”是語文教師備課的最大困惑。

如,說明文:說明方法;名著選文:故事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栩栩注意

②所教的是“語文”的內容。教學內容與“語文”關聯不大,對學生的聽說讀寫不會發生實質性的影響。

【葉聖陶:一篇《項羽本紀》所當著眼的不應只是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尾,應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讀英文的人,如果讀了《龜兔競走》,只記得兔怎樣自負,龜怎樣努力,結果兔怎樣勝利等的故事內容,而不記得那課文裡的生字、難句,以及向來所未碰過的文章上的某種方式(即教學內容),那麼他等於在聽別人講龜兔競走的故事,並不在學習英文。故事是聽不完的,學習英文才是目的。不論國文、英文,凡是學習語言文字如不著眼於形式方面,只在內容上尋求,結果是勞力多而收穫少。

如《蝙蝠和雷達》上成了科學課;

《中彩那天》上成了思品課。

③教學內容相對集中。看起來什麼都有了,結果是什麼也沒教,什麼也教不會。

2、一堂語文“好課”的.理想標準:語文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

①教學內容與語文課程目標一致。

②教學內容切合學生實際需要。

二、不同型別課文教學內容的確定

(一)略讀課文。

1、定位

是精讀課文的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

2、認識誤區

①略讀教學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略讀方法。

(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②精讀課文運用精讀方法,略讀課文運用略讀方法。

(精讀課文也要運用略讀方法,略讀課文也要咬文嚼字)

③略讀課文教學就是學生自讀、自練、自我思考,或者就是學生合作學習。

(在教師適度指導下的獨立,屬於半獨立性質;是橋樑,不宜經常、大量運用合作學習)

3、幾個關鍵詞

粗略 抓大放小,有所側重

應用 以點帶面,遷移運用

自主 放手閱讀,體現個性

4、不做什麼

①生字會讀會認就行,詞語大致理解即可,一般不作細究。

②以默讀為主,一般不需要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指導。

③一般不做模仿寫作的練習。

5、採用怎樣的程式教學

①讀知大意

②讀抓重點

③讀談感受

6、可以做哪些練習

①抄一抄值得積累的詞句。

②寫下大意,寫下感受,寫下自己對內容或語言的看法。(批註)

③題型:選擇、判斷、填空和回答問題。(讀書卡)

7、其他

①課時 一篇課文一般一課時教完

②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一般不做調整

③思考:年段特徵如何體現

有些課文作為精讀課文該怎麼教

略讀課文如何檢測

課例評析評析

例1:四上年級《小木偶的故事》

一、模擬表演,匯入新課

1、前幾天,我們大家都當了一回小演員,表演了童話《巨人的花園》。今天我再請大家當一回演員,看看誰能表演出這些詞語表示的表情。看詞語模擬表演:得意洋洋、眉開眼笑、垂頭喪氣、火冒三丈、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愁眉苦臉

2、你怎麼看待這些表情?你最喜歡哪種表情?

3、小結: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表情,喜、怒、哀、樂,樣樣都會。但我們都喜歡“笑”,笑使我們拋開一切煩惱,笑使我們信心百倍,笑使我們增進友誼—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會“笑”這一種表情,那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這節課,讓我們讀一讀《小木偶的故事》,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交流課前預習情況:木偶是什麼?

2、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初讀情況。

⑴、出示詞語,自讀、指名讀。

⑵、開火車讀課文。

過渡:看來,大家已經把字詞方面的“攔路虎”掃除了,下面我們就進一步來研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麼事?讀了課文以後,你瞭解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相機板書:只會笑、被搶、熊警察不相信、頭疼、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3、重點指導:課文最後一句“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你體會到了什麼?(自由說,並從文中找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

四、角色體驗,練習對話。

1、創設情景,練習對話。

⑴、大家讀了這個故事,感受都很深。我們學校雛鷹廣播站決定將這個故事改編成廣播劇,現在要開始招收配音演員,你想報名嗎?

⑵、瞭解配音工作要求:臺詞熟練、動聽、有感情,能打動和感染聽眾。

⑶、這個童話故事中除了小木偶還有哪些人物?他們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默讀課文,將人物的對話用不同符號表示出來。

⑷、自主選擇角色練習朗讀,隨機指導讀好各位童話人物的“臺詞”,體會老木匠的善良、小紅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小兔子和老婆婆的粗心以及小女巫的樂於助人。

⑸、重點指導小木偶的語言:因為只用有笑,小木偶受盡了委屈,漂亮的揹包被可恨的小紅狐搶走了,熊警察卻不信;小木偶頭疼得厲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卻說是撒謊。唉!好可憐的小木偶呀!如果你是小木偶,這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口頭完成練習:假如小木偶擁有人類所有的表情,那會是怎樣呢?請在括號裡給小木偶填上體現他真實的表情或心情的詞語。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地回答。

“腦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的表情。

“是,而且越來越疼了。”小木偶()地說。

2、合作表演,集體交流。

⑴、自主選擇角色,合作配音朗讀表演。

⑵、觀眾評議,推選優秀演員。

五、放飛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見當初做小木偶的那個老木匠,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假如小木偶來到你身邊你還想對他說點什麼?

由小木偶的遭遇我們得到一個結論:笑很重要,但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板書)讓我們再來看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2、齊讀最後一句話。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但生活又是複雜的,是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以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經理、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4、擁有了人類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後來又會遇到什麼事情呢?請大家繼續寫故事。既要大膽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搶 熊警察不信

只會笑

頭疼 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笑很重要,但只會笑遠遠不夠。

對比教案:

1、四上年級《小木偶的故事》,因為是略讀課文,需體現略讀課文的教學特色;又因文章易懂,作為高年級語文教學,教師應關注篇章整體,不可細碎。所以,我們可通過塊面設計,既落實本文閱讀教學目標,又進行語言訓練教學。設計如下:

2、 落實表格內容,結合指導感情朗讀。

3、小女巫用她的魔杖在小木偶的腦袋上點了幾下。現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小木偶身上,結果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見文中泡泡)修改表格,再次運用表格續寫童話。

國小教學設計2

【設計依據】

兒童的心靈世界裡裝著許許多多美好的夢想,有的想成為太空人,有的想變成毛毛蟲,還有的想有一對會透視的眼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幻想和誇張,讓學生在作文中把天真的夢表達得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善於想像和幻想,是國小生最寶貴的思維品質。他們對世間萬物用稚嫩的眼光去理解、去想象、去創造,如同原始的古人一般。這是人之初最純真的秉性,如何抓住時機擴充套件而不抑制其自由發展和無拘無束地表達,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正是中央教科所課題《中國小生作文個性化的實驗研究》的子課題——想像作文的目的。

想像作文的操作思路是:(1)科學設計訓練教程。(2)創造性地提供合作時機。(3)合理安排訓練程式。(4)綜合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5)培養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的.習慣。

【操作流程】

一、談談——激發興趣,對話發散

“人之初,性本善”。同學們,每個人的心靈世界裡都有一個個善良、美好的願望,當你看到大衛·科波菲爾變幻無窮的非凡本領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是魔法師該多好;當你感到寂寞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所有的玩具都會講話該多好;當你看到車禍奪去一個個生命時,也許會想,假如有一種儀器像張衡的地動儀一樣會預報危險該多好……如果把各種反映自己的理想、願望、嚮往和追求的奇思妙想大膽地寫下來,給人以某種啟迪,並能激起別人的情感,使人產生共鳴,將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二、議議——啟發點撥,開拓思路

1、發散思維,擴充資訊。同學們,寫想像作文,寫什麼都可以。你可以進行角色想象,把自己想象具有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物體,一條甲冑魚、一隻蒼鷹、一棵果樹、一塊會說話的石頭、一枚導彈……你也可以穿越時空,把自己想象成古代的、現代的、未來的任何人,秦始皇、屈原、薩達姆、哈利·波特、太空人……

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生活經歷不一樣,因此,每個人想像的內容也應該是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

2、出示命題,合作討論。教師出示 “假如我是——”話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印象將題目空白處補充完整,然後引導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說說自己選擇這個材料寫的理由。

三、說說——扶放結合,合作構思

為了減緩訓練的坡度,教師指導學生合作構思,重點引導學生在求異思維上下功夫。讓學生明白:同一個願望,可以想像成多種不同的人或物,同一個人或物,情節結構的安排也可以多種多樣。

1、彙總。學生彙報自己選擇的角色,教師進行分類彙總:植物類、動物類、人物類、怪物類等。

2、篩選。從每一類角色中選擇有典型意義的角色,交流這個角色的背景資訊。

3、合作。師生圍繞某一個角色,合作編寫一個故事。

4、互說。圍繞自己選擇的角色,自由練說故事後與同桌交流。

四、寫寫——自由表達,激勵指導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材,獨立完成習作初稿。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下筆不停,下筆不語,把想法盡情表達出來。遇到不會寫的字詞不輕易提出,以免打斷別人的思路,可以用各種符號替代,等完稿後集中處理。

五、改改——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1.自改——要求明確

在學生進行錯別字和病句常規修改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照下列要求進行獨立修改。(1)是否通過假設中的人或物來實現自己某種願望的?這些人或物是否具有人的思維和行為?

(2)想像是否奇特、合理,假設的推測是否有理有據?情節是否生動有趣?

(3)你的習作是否能給人以某種啟迪?

2. 交流——說出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大組總結歸納改法。

3. 互改——小小組合作修改。

為自己的作文確定一個“主治醫師”。“主治醫師”通讀作品數遍後,靜心運用學過的方法修改。修改過程中不隨意停止自己的或打斷別人的修改思路。

4、自改——“主治醫師”彙報修改情況及再改建議,被修改物件獨立再加工自己的作品。

六、評評——欣賞佳作,激勵發表

1、 分四人小組自評自賞。(教師巡視、篩選、指導)

2、 小組推薦同學上臺朗讀自己的佳作,師生進行示範性評賞。

3、 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向有關少兒報刊投稿。

【設計思想】

以上作文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簡化指導頭緒。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節課就應當是藉助想象作文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豐富性、敏捷性、嚴密性和創造性。另外,在國小生的心靈世界裡,都蘊藏著一個個美好的願望。他們都有使願望今天實現的心理需求。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美好的願望在作文中得到實現,正好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教師不束縛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只是啟發學生談談、議議、說說、寫寫、改改、評評,既喚醒了學生記憶的表象,又為學生的習作營造了“樂學”的氛圍。

第二,自主合作實踐。

新《課程標準》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這節課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活動時間去寫作、討論、評點、修改,教師不多說一句話。這段時間看似寂靜,實際上學生的思維活動高度緊張,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感悟,真正讓學生成為習作的主人,可望達到“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的效果,正如巴金所說:“只有寫,才會寫”。

第三、提升思維品位。

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成功是維持學習興趣的支柱。學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動品嚐到成功的歡樂,只有獲得這種歡樂,才能激勵他們再行動的動力。教師在教學流程中,要不斷激勵學生從不同的角色、時間、地

點、原因、經過等角度完善自己的故事,努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探究怎樣使自己的故事曲折動人,表達自己美好的願望。從主題選擇、表達方式到修改完善等一系列追求“不同”的步步表達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廣闊性,步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的智力與能力的發展。

國小教學設計3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一本好書,一篇好的文章,讀過之後那動人的情節、優美的文辭會讓我們激動不已,從中受到啟發、教育,甚至終身難忘,把這些感受、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後感。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就是探討如何寫好讀後感。

二、小組討論,表達共識:

1、我們在四年級就曾經接觸過讀後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和寫作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寫讀後感。

2、小組討論,班內交流,師隨機板書:

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指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的感想。讀後感作文教學,讀是前題,感是寫作重點,也是教學的目的。學生只有認真讀懂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從中受教育和啟迪。

(1)仔細閱讀原文,認真領會文章精神是寫好讀後感的前提;

(2)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3)要密切聯絡實際,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4)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敘述、抒情三結合。

3、探討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或結構):

開頭: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書名,總的感受。

中間:談感受感想,聯絡生活實際中的人、事作比較、談感想。恰當地引用名人事件,貴在真。

結尾:回到所讀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題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師總結讀後感寫作方法。

新課標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編排了讀後感作文教學。學生初次遇到寫讀後感作文,總會碰到新的問題——難寫,甚至不會寫。因為國小生作文大多是以寫記敘文為主,學生一般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出來。而寫讀後感作文卻有別於記敘文,它必須寫出因讀後感的內容。可以寫課文中某一個詞的理解,也可以寫對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的理解和感悟;當然也可以寫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總體感受或見解。在寫讀後感中提出自己的質疑,經過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情感。可見,讀後感作文又帶有議論文的寫作成分。因此,讀後感作文教學時,關鍵要教給學生的寫作方法。

怎樣教學生寫好讀後感作文呢?總體可圍繞“引、析、聯、結”這四個環節來開展作文教學。

引:或引原文觀點,或引原文的內容。

議:所引原文體現出觀點。

聯:在所給原文的基礎上為基點生髮開去,發表議論,由此及彼的聯絡現生活中相類或相反的現象,聯絡相關的種種問題。

結:從說明原文給人什麼啟示的角度提出看法,總結全文。

三、動筆成文,師巡視指導。

四、作文講評

1、指明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師生共同點評,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誤區:

(1)敘述原文過多,無感、少感;

(2)無感而發,牽強附會;

(3)空洞抽象,缺乏聯想;

(4)蜻蜒點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賞,體會讀後感的寫作特點,邊聽邊想怎麼寫的:

開頭:由讀引發感想,開門見山,概括感受。

中間:(1)感受具體,邊敘邊議,敘情節不照抄原文,議感受得體。

(2)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指導自己行動,不然寫作無意義。 結尾:概括昇華主題。

3、生彙報自己的收穫及疑問,提升認識。

4、總結選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想人未想之點,寫人未寫之材 好的開頭:起句如爆竹,驟響易徹,使人一見鍾情。

好的結句:結尾如撞鐘,清音有餘。

事真實生動:有說服力,有味道

5、質疑:同學們,心中有什麼收穫或疑惑說出來評議。

“文章不厭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來。”

每個人的生活積累、知識積累、語言積累都不同,有差別才能相互啟發,形成互補,根據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課後自我修改作文,補充完善。

六、板書設計:

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或結構):

開頭: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書名,總的感受。

中間:談感受感想,聯絡生活實際中的人、事作比較、談感想。恰當地引用名人事件,貴在真。

結尾:回到所讀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題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國小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劃劃印印融遊戲、訓練、知識為一體。使兒童在輕鬆愉快的刻印活動中,通過認識、感受線條和色彩的組合獲得耐人尋味的形象,能使兒童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發展。劃劃印印課教學內容是版畫中的一種特有形式,讓兒童嘗試、體驗硬筆在紙板上刻劃後產生的痕跡,塗上顏色可以印製出美麗的畫面。

本課劃劃印印的圖例介紹了在不同紙板上刻劃後印制的畫面。由於紙板軟硬程度不同,刻劃時用力的'輕重不同,刻痕的深淺也不一樣。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區別,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兒童自己去體驗、感受,用正確的方法,使刻劃的痕跡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製的圖形變化更豐富,以此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印製時可讓兒童嘗試用多種顏色來印製畫面,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1、刻劃變化有趣的圖形,培養想象能力和審美情趣。

2、掌握刻劃的要領和印製的方法、步驟。

3、養成細心工作的習慣。

三、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中,教師要準備用不同紙板刻印的不同樣式的範圖,讓兒童瞭解各種紙板刻印的效果,並通過範刻、範印讓學生能熟練地運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畫面,使之在輕鬆愉快的操作中增長知識、發展能力。

教學過程的安排要注意各個教學環節的設定和處理及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過渡。通過觀察感受——嘗試體驗——分析比較——表現創造——自我評價,在活動中培養能力,增長知識。

本課教學可設計為一課時。教學以活動體驗的方式入手,用軟硬不同的紙讓兒童在上面刻劃,感受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紙容易刻劃出清楚明顯的痕跡,在實踐中找到合適的刻劃方法進行表現創造。

教學中,教師要對刻畫、印製的方法、步驟及塗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確引導,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印製時要求畫紙與紙板不能移動,以免印出的畫面出現重影。教師可引導兒童用幾種顏料塗在一個版面上來印製,看畫面的色彩會有什麼變化。使兒童的思維創造得到拓展。

作業評價:可以讓兒童從刻劃印製好的畫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和想法。

作業要求:運用正確的方法,流暢的線條來刻劃、印製有趣的圖形,並給它取個題目。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在刻畫線條時要提醒兒童將硬筆稍作傾斜,控制刻劃的力度,並提示學生可用多種線條來組合畫面。作業形式以表現創造為主較為適宜。

印製時,塗色不能太溼。以免印出的畫面模糊不清;也不能塗得太乾,以免印得不清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兒童通過重複塗色之後再印,直到印清楚為止。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運用展示平臺來演示方法步驟、評價學生作業。

國小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通過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故事的瞭解,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2、讀文章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個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匯入

(用簡短的內容匯入課文,引發學生的回憶,激發學生的興趣)自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2、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你是如何看待烏塔的?烏塔身上具有什麼性格特點?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並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鍊。)生活經驗豐富

熱情、活潑

有愛心

膽大心細

有主見

3、同學們介紹異國風土人情。

(學生在課後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習,蒐集到了大量資料,還自己動手製作了課件,讓學生到講臺前演示給同學們看,可以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藉此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激情

1、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遊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國小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和中國國小生不同在哪裡,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現在,同學們自願結組,贊同我們教育教學方法的在一組,不贊同的在一組,大家進行辯論。

(自主合作,主動探究,相信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會非常愛學,更會積極地討論。鼓勵同學們讀書要有獨特的見解,同時,教師要特別說明“每一種認識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脫離書中的語言,不脫離生活實際,對學生認真地讀書,認真地思考有一個界定。)

2、展開辯論

(在這裡,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援。)

3、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該如何鍛鍊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

又鍛鍊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佈置實踐作業

題目:《從烏塔看中外國小生的不同》

要求:學生通過查詢資料分析中國小生在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並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烏 塔

我看烏塔:熱情、活潑、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 自立自強

正確認識

《烏塔》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很注意“德育”滲透點,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我採用的教法是: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學生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彙報交流。

教學中我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

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國小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百分數的應用,感悟百分數的意義,理解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的不同點,體會百分數與比的知識的內在聯絡,能說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學會寫百分數。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事物是普通聯絡的,並且不斷髮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瞭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明確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絡與區別。

學生準備:

課前蒐集生活中的百分數,通過查詢資料,請教他人,知曉關於百分數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生活匯入,板書課題。

上一週,白蒲鎮組織了期會考試,周老師把白蒲國小六年級數學成績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

白蒲國小六年級數學期會考試,及格的人數佔98%,高分人數佔89.2%,有12%的同學進步很大。

(1)哪位同學願意把這一句話讀一讀。

(2)再請哪位同學讀一讀。

(3)這句話中有3個特殊的數,你知道他們是什麼數嗎?(百分數)

對,他們是百分數。百分數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今天這一堂課,周老師就我同學們一起來認識百分數。板書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感悟百分數的意義

1、尋找身邊的百分數。

課前周老師請同學們尋找收集身邊的百分數,都帶來了嗎?誰願意介紹一下你尋找的百分數。

(1)衣服:棉60%,滌淪40%

(2)酒:酒精度42%。

國小教學設計7

主要教學環節安排如下:

一、充分地讀

1.初讀。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美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或選擇合作伙伴自由地朗讀,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獲得情感的愉悅。

【讀是感悟的基礎,讀得流利,讀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

二、深入地悟

(一)對種樹人言行的悟

1.悟種樹人澆水事實。

“樹苗種下以後,……有時水澆得少。”

(指導要點:從時間不定、澆水量不定體會種樹人澆水的沒有規律。)

2.悟種樹人如此澆水的道理。

“種樹不是種菜種稻子,……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也是風一吹就倒了。”

(指導要點:種樹人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說不定期定量澆水是模仿老天爺的下雨,是給樹苗一個和自然相似的生長環境,對樹苗生長有很大的好處。二是說假如定期定量給樹苗澆水,會帶來什麼後果。以上兩點都要引導學生感悟,要讓學生明白兩層意思表達同一個思想,從正反兩方面說明無規律澆水的`科學性。)

(二)對“我”所思所悟的悟

1.“我”對種樹人澆水行為的疑惑。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隔那麼久才給樹澆水。”

“但是,懶的人怎會知道會有幾棵樹枯萎了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的人怎會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指導要點: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假如沒讀到這篇課文,也沒看到有人這麼給樹澆水,自己會怎麼想?從而明白作者的疑惑。)

2.“我”對在不確定中生活的感悟。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到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指導要點:1.聯絡到“樹”:澆水無規律,樹根扎得深。2.引申到人:在不確定中生活,鍛鍊獨立自主的心。要引導學生聯絡實際,理解什麼是“生活的不確定性”,在不確定中生活有什麼好處。如學習中的不順利,遇到難題自己做,能提高做題能力,如果一遇到難題就有人講解,那麼再遇到沒做過的題型就做不出來;工作中的不順利,會想辦法克服困難,增長才幹,假如別人給創造好各種條件,一有困難就有人幫忙,就不可能磨鍊克服困難的意志,不能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直率地說

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是“發表自己的見解”。發表自己的見解,就是怎樣想就怎樣說,直率地說,不隱瞞自己的想法,不怕說錯。

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下面的話題說,老師給予指點: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2.你希望學校或家庭用什麼方式教育你?

3.當你今後走上社會,可能會遇到什麼挑戰?如何提前做好準備?

國小教學設計8

設計意圖:

通用國小語文課本中出現的比喻句有幾百個。這些比喻句的運用,使文中的語言生動、形象,能夠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教師通過比喻句的教學,可以把學生帶到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中去,更主要的是通過比喻句的教學,促進兒童形象思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學情分析:

目前,比喻句教學還是一個薄弱的環節。不少教師認為:國小生知識底子薄,思維能力低,不易進行比喻句教學或者只能進行極其初淺的比喻句教學。這種觀點是消極落後的,是不切合實際的。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家庭生活條件的改善,孩子們的視野在不斷擴充套件。大部分兒童在入學前就認識了不少事物。進校後,由於同學間的互相影響,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另外,國小語文課本中比喻句的出現,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所有這些都符合國小生形象、直觀的思維特點,都為我們進行比喻句教學創造有利的條件。

教學目標:

1、瞭解比喻句的作用,認識比喻句的特點。

2、學會寫比喻句。

3、培養學生寫比喻句的興趣,從而樂於表達,樂於寫話。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比喻句的表達特點。

2、初步學寫比喻句。

教學過程:

一、品讀句子,領會“比喻句”的作用。

1、示圖:蘋果。怎麼把這個蘋果寫得形象呢?

2、通過比較句子,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樹上掛滿了紅蘋果。

樹上掛滿了紅蘋果,像一個個小小的紅燈籠。

3、小結:好的比喻句可以生動、形象地描繪事物,把道理說得通俗易懂,增添文章的色彩。

二、欣賞句子,收穫“比喻句”的特點。

1、欣賞優美的比喻句。

天上的星星彷彿明亮的寶石。

綠綠的西瓜好像一個皮球。

紅紅的太陽猶如一個大火球。

彎彎的月亮像一條小船。

2、觀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點。

特點1:具有比喻詞。

特點2:具備兩種相似的事物。

3、小結。

三、練習鞏固,小結“比喻句”的寫法。

1、基礎練習。

把相似的兩種事物連一連。

飛機-蜻蜓,銀杏樹葉-扇子,蘑菇-雨傘,燕尾-剪刀

根據所連的事物寫成一句通順的比喻句。

1)銀杏樹的葉子像一把把漂亮的小扇子。

2)天上的蜻蜓像一架小型飛機。

3)森林裡的蘑菇像一把雨傘。

4)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提高鞏固練習。

把比喻句補充完整。

樹上的葉子飄落下來,像(一隻只蝴蝶)。

楊桃有時候看起來真像(五角星)。

四、鼓勵總結,激發寫“比喻句”的興趣。

多練多寫比喻句,文章生動顯活力。

國小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明暗色調的形成規律,掌握利用明暗色調錶現立體形象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實踐,體會明暗的規律;運用不同的明暗色調錶現技能,嘗試創造出具有立體感的素描作品,提升造型表現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提高審美情趣和能力,感受素描藝術獨特的魅力和美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的明暗基本規律,掌握素描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觀察到的明暗規律表現物體的立體感。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趣匯入

首先播放一則快速繪畫視訊,同學們比賽看看誰的眼力好,最先看出畫的是什麼。通過觀察得出結論:畫的是一塊非常逼真立體的手錶,它是如何體現出立體感的呢?順勢引入課題《明暗與立體的`表現》。

環節二:描述分析

1.教師多媒體出示立方體真實圖片以及素描立方體作品圖片,提問:兩件黑白色調的作品,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卻都給人一種立體感,這種立體效果是通過什麼表現出來的呢?

學生思考後,教師總結:物體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深淺不同的明暗,如果我們用筆把這種深淺不同的明暗表現出來,就能畫出具有立體感的物體,這就是素描。

2.教師拿出一張白紙,在右側打下一束光線,通過卷、折、揉,仔細觀察物體的明暗變化,繼續提問:物體的明暗變化受什麼影響?

學生觀察後,踴躍分享,教師總結:當白紙是一個平面時,明暗變化不明顯;對摺白紙,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有對比強烈的明暗變化;把紙揉皺,有了更加分明的明暗變化。所以明暗變化受到了物體本身形體的影響。

3.請美術小組為單位,拿出手電筒在立方體、圓球體、圓柱體上找一找光線與物體的黑白變化是怎樣的,有什麼規律?

小組彙報研究成果後,由其他小組補充。最後老師總結:光線越遠、越弱,明暗對比越弱,反之,光線越近、越強,明暗對比越強;在恆定光線下,受光的面會比較亮,就把它叫作亮面;背光的面由於受不到光照比較暗,就把它叫作暗面;平行於光線的面介於亮暗之間,就叫作灰面;物體的轉折處,亮面與暗面交匯,光線對比最為強烈,此區域被稱為明暗交界線;在暗面部分,因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還會有反光區域;物體在桌面上投下的影子叫作投影。這些都是素描創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環節三:示範講解

教師示範幾何體寫生的方法,演示如何用鉛筆表現明暗的變化。明確創作步驟,重點講解如何表現幾何體的色調過渡和銜接,使其更加立體。

學生觀察、記憶、學習素描幾何形體的表現方法。

環節四:實踐展評

1.教室佈置練習任務:用鉛筆畫立方體或者圓柱體,並表現物體的明與暗。教師巡視輔導,個性指導。

2.組織學生展示作品,採用同學自願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給予評價,最後老師進行總結性點評,肯定優點同時委婉指出不足。

環節五: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重點知識,並由同學自願上臺來分享自己的收穫。

2.作業:課下嘗試用素描的方式表現生活中的其他物品,下節課帶上來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國小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能描述機器人的三個基本特徵。

能說明自己預測機器人發展趨勢的理由。

2、科學探究目標

能搜尋有關機器人的資訊和資料

能按照要求根據實際生活或學習需要設計一個機器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通過與其他人交流,改進本組的設計方案

能客觀的評價別人的設計方案

能舉例說明機器人將會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哪些好處和問題

能判斷周圍哪些事物屬於機器人

教學準備

有關機器人的圖片資料或相應課件

有關智慧機器人的圖片資料或相應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師:同學們,某某同學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認識一下?出示智慧小狗玩具,這是什麼?下面咱們請某某同學為大家演示一下怎麼玩,好不好?指名生演示。

(通過玩耍,感受智慧小狗的聰明靈活,激發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 師:大家覺得這個玩具朋友怎麼樣?其實,這個智慧小狗就是一個小型的機器人,說到機器人,大家肯定不陌生,對吧?誰來簡單說說你在哪裡見過什麼樣的機器人?同學們的知識面可真廣啊!其實,機器人是人類創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暢遊機器人王國,進一步瞭解和認識機器人,好嗎?板書課題——機器人。

二、認識機器人:

1、師:課前,同學們通過課外閱讀、看電視、上網等多種途徑,蒐集了好多有關機器人的資料和圖片,下面我來考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是由哪個國家制造出來的嗎?生答。對,美國製造出第一個機器人,從此揭開了人類研製機器人的序幕。現在,我們人類已擁有一個龐大的機器人家族。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好多機器人圖片,讓我們逐一認識他們。師展示機器人圖片,並簡單介紹。欣賞完了老師的圖片,同學們一定也有不少關於機器人的資料向大家彙報吧,你知道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幫我們幹什麼?誰來介紹一下。

2。生交流。說一說自己對機器人有哪些瞭解。

3。剛才,同學們介紹了這麼多有趣的機器人,請大家思考一下:什麼是機器人?它有哪些基本特徵?(生自由回答。師:機器人是一種在一定程式控制下,能夠自動工作的機器,它是人類的好幫手。)究竟機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徵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98頁,快速閱讀“科學線上”。現在,誰來說說機器人的.基本特徵?你能根據機器人的基本特徵分辨出生活中哪些常見物品屬於機器人了嗎?大膽說,讓同學們幫你判斷一下。(全自動洗衣機,自動門,電視,電腦,許多高科技家用電器都屬於機器人。)

4。現在,我們來概括一下,機器人在哪些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給人類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生交流:軍事、勘探、醫學、太空、日常生活等。它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環境汙染)

5。師:既然機器人在這麼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是我們人類 “最忠實的朋友”,那它是不是隻會給我們人類帶來積極的影響,沒有消極的影響呢?下面小組內討論這一話題,並把小組的觀點整理記錄在課本上。

(生彙報:機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環境汙染但也會帶來戰爭,工廠裁員,機器人傷人等問題。)

6。師小結:看來機器人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有利也有弊,由此可見,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學會正確使用它,才能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同時,對待任何事情都應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

三。智慧機器人

1。師:在龐大的機器人家族中,有一類非常高階的機器人,那就是——智慧機器人。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彈智慧機器人他用三個輪子當腳,用攝像機當眼睛,頭上有天線,還有觸角,樣子十分可愛。它由大型電腦控制,人通過電傳打字機向他發號施令厚,他便完成任務。請同學們開啟課本99頁,說說課本上介紹了哪幾種智慧機器人?

2。你還有那些關於智慧機器人的資料願與大家共同分享?

3。師小結:近幾年來,機器人取得飛速發展,引起世人的關注。在生產和生活等方面,特別是在危險和極限環境作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機器人正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代替人們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

四。拓展應用

1、師: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領域無法進入,還有許多謎團沒有解開,許多夢想沒有實現。你認為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機器人呢?

2。我們學校近期要舉辦一個機器人創意大賽,你想參加嗎?本次創意大賽的要求:設計者能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可以設計一種新式的與眾不同的機器人,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形成新的機器人。你想發明的機器人是什麼樣的呢?學生獨立想像。

3、設計機器人是一種創新活動,它需要我們展開自己的想象,放飛自己的思維,不斷構建自己的夢幻。

國小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前兩課的基礎上開設的,前兩課分別對人和動物的腳進行了寫生和裝飾;同學們對的腳有的形狀和特徵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泥塑製作,他們的創作能夠有一定的基礎。也得心應手。

教學目的:

1、提高學生的泥塑製作能力。

2、形成立體空間感。

3、更透徹地瞭解各種類腳。

教學重點:

腳的結構形式以及各類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腳的細部處理、質地的處理。

教學準備:

教師:有腳的明顯特徵的雕塑作品或圖片、電教媒體、演示陶泥、工具。

學生:製作材料、泥塑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展示上節課的學生優秀作品,提問:“有誰能將這些畫面變成立體效果的形體呢?”小組討論,並選一同學記錄,公佈討論結果。

欣賞:

展示有代表性的腳的雕塑作品圖片。提示對腳的外形特徵觀察,注重對捏製方法的探究。

感受:

帶領學生取一塊陶泥在手中簡單捏製,瞭解泥的效能,體驗手捏製時對泥的感受,教師做演示指導。

構思:

選擇感興趣的腳,找出特徵,在心中構思捏製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討論:

分組討論。“泥準備捏製的什麼樣的腳?打算用哪些工具來表現?”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討論,還可以鼓勵其集體設計構思創作內容。

操作訓練;

按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動物的腳的特徵,進行創作。集體創作的同學還要根據內容進行合理分工,組合完成。

評價:

對完成的作品,師生相互評議,可以談談自己的創作想法,感受,以及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改進方法。

再創作:

針對出現的問題,啟發學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進一步加工。

板書設計:

第13課 英俊的腳(三)

國小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這一課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盤子為基礎,向學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樣的陶盤、瓷盤、漆器盤、紙盤等盤子藝術品。使學生了解到盤子這一生活用品,通過裝扮、描繪可以變成美麗珍貴的藝術品;瞭解到從小小的盤子上可以欣賞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藝術內涵;瞭解到盤子是由不同的材料製成的。

學情分析

本課在展示大量的現代盤子藝術品的同時,還介紹了中國古代藝術品及外國盤子藝術品。這樣學生既可以瞭解到我國古代絢麗多姿的陶瓷文化、漆器文化,同時又可以欣賞到外國名畫家的經典作品,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繪畫的基礎上又學到了歷史、自然等其他學科的知識,提高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在盤子上的繪畫技巧,同時能把其他課程所學的內容融合到本課中,把大自然中的美麗景色和生活中觀察到的美通過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尤其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廢舊材料,通過自己的巧手,使之變成各種漂亮的藝術品。使學生學會自己動手裝飾美化生活,提高手工製作能力和審美能力,豐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各種盤子,認識盤子的特點和種類,美麗的盤子瞭解有關盤子的歷史。

2.通過對不同盤面的花紋、圖案進行設計,並運用添畫或拼貼等技法,培養學生大膽設計、動手製作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設計製作一個美麗的盤子。

難點:對盤面進行裝飾設計,使之更具有裝飾性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準備

教師:各種盤子實物、示範作品、課件、紙盤、獎品若干

學生:水彩筆或油畫棒、彩色紙、剪刀、膠水、一次性盤子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匯入階段

1.老師先來看看我們小朋友的想象力如何!小朋友看,老師畫的這個圓像什麼呢?小朋友們想象真豐富,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圓形的東西,看,盤子。

2.盤子有什麼用處呢?

盤子可以裝東西、盛食物、盛水果,它是我們生活中一件重要的生活用品。

3.它還有別的用途嗎?小朋友請看,(課件出示圖片)漂亮嗎?由普通的白盤子變成一件裝飾環境的藝術品。你們想做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製作美麗的盤子。板書課題:美麗的盤子

新課階段

(一)、欣賞了解盤子文化

1、小小的盤子裡面的學問可多了,我們先來了解有關盤子的文化。說起盤子,還得從幾千年前講起,(出示課件圖片)請看這隻就是六千年前中國古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人面魚紋盤,那時製作的盤子粗獷、大氣,盤子上畫了什麼?這是中國唐代三彩花葉盤,有哪些顏色?唐三彩有多種顏色,但以藍、白、綠為主。唐三彩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後來,我們的祖先又發明了瓷器,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明代的青花瓷盤,做工精細,盤上的花紋都是什麼顏色?在國畫顏料中叫花青色。這是中國古代漆器盤,花紋精美,色澤深沉,非常美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這是景德鎮的大瓷盤,不僅可以欣賞,還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呢!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做到盤子。現代的盤子,多元化、豐富多彩。

2、我們剛才看到的盤子基本都是什麼形狀的?盤子還有其它的形狀嗎?學生說,教師補充說明:盤子的形狀各種各樣,(出示課件圖片)我們剛才看到了陶盤、瓷盤,還有其它材料製作的盤子嗎?小朋友知道的真多!我們來看視訊(課件出示圖片),塑料盤、玻璃盤、水晶盤,還有這紙盤(出示實物)。今天我們紙盤裝飾成藝術品,好不好?想做嗎?

3、師:剛才我們看了這麼多精美的盤子,現在請大家再來觀察一下,你發現這些盤子的圖案組成裝飾在什麼地方?(課件集中展示圖片)

(讓學生知道這些盤子的圖形都是由花邊和中心圖案組成。)

(二)、學習製作方法

師:在做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請你仔細觀察一下,看看這些小朋友做的盤子都是用了那些材料?

教師小結:裝飾一個盤子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在盤子上畫畫的方法,可以用橡皮泥裝飾,可以用彩色紙裝飾還可以把這幾種方法合起來用。

2、教師示範製作過程。

師:老師今天也做了幾個盤子,我們來看看。

教師演示製作過程,邊做邊講解。

(三)、學生製作、教師指導

師: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製作一個美麗的盤子,請小朋友們發揮你的想象,最好做得和別人不一樣,做好後可以先給其他組的小朋友介紹一下,然後把你的盤子貼到黑板上再給大家來介紹。(學生製作過程中播放音樂,音樂可以迴圈播放)

(四)、作品展示

等學生基本完成後,讓學生一組組把做好的盤子貼到黑板上,讓學生說說你喜歡哪一個組的盤子,為什麼?給你喜歡的盤子貼笑臉。四人小組先在組內討論好把笑臉給誰,然後派一個代表上來貼蘋果。根據蘋果的多少評選出最佳創意獎,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五)、小結拓展

師:今天老師還有一個盤子沒有給大家看,你看(出示盤子)這是用什麼做的?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材料都可以用來裝飾盤子,課後請大家找找生活中的其他材料再做一個美麗的盤子來裝飾我們的教室。

國小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難詞。

2、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

4、體會散文常見寫法及語言特點。

5、學會“描摹形象閱讀法”。

6、感受時間的寶貴。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分析文章主要內容及寫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以《青春之歌》“太陽下山明朝還會爬上來,花兒謝了還會再開,我的青春小鳥飛走不回來……”引出學習的主要內容——我們的青春會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27),現代散文家,詩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煉、文筆秀麗著稱。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三、朗讀感知

(一)朗讀指導

一讀課文,準確流暢。

文中註釋字詞,隨文糾正。

二讀課文,準確流暢有感情。

憂慮、焦急——惶恐——懊悔——發奮(不甘心)

互相評議,學習,改進。

三聽讀課文錄音,領會有感情地朗讀。

四讀課文,模仿課文錄音,有感情地朗讀。

(二)整體感知

1、文體——散文話題——時間

人稱——“我”——【親切、自然、真實;便於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以激起讀者的共鳴。】

主要表達方式——描寫時間匆匆時間本身(匆匆)

虛度年華(匆匆)

抒情因時間本身(匆匆),而感憂慮、焦急

因虛度年華(匆匆),而感惶恐——懊悔

發奮(不甘心)

2、理清思路,概括各節

①寫時間一去不復返

②寫“我”因感悟虛度年華而惶恐

③具體描寫時間匆匆

④寫“我”由感悟而發奮的心境

⑤強調時間一去不復返———(首尾呼應,總結全文,突出中心)

3、小結中心思想

珍惜時間,建功立業,體現(實現)價值!

四、體味語言

獨立體驗,小組交流,全班賞鑑,形成共識。

(一)賞鑑形象具體優美有意境的'句子

1、“燕子去了……”—排比;我們的青春卻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2、“但是,聰明……”—設問;表現作者憂慮而焦急的心態;

3、“八千多日子……”—比喻;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聲無息,年華虛度,卻毫無知覺。;

4、“太陽他有腳……”—擬人;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5、“吃飯的時候……”—排比;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6、“跨”、“飛”——形象生動寫出了時間的流逝,猶如長了腳生出了翅膀

7、“過去的日子……”—比喻;生動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影無蹤;

8、“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反問;催人猛醒,發人深思,加強感情的抒發;抒發了作者奮發有為,追求事業的情懷。

(二)賞鑑有含義的詞語

1、他們——指代時間;

2、去的——過去的時間;

來的——將來的時間;

去來的中間——現在;

3、赤裸裸———前者指人來到世上“一無所有”;

後者指人離開世上“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什麼東西”即虛度年華,沒有作為。

五、反覆誦讀

六、積累文中優美語句,並熟讀成誦

七、小結本文

1、語言富於文采。(運用多種修辭;詞語準確凝練;善用疊音詞)

2、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八、“描摹形象閱讀法”

運用詞語對所描寫的物件進行概括的描摹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九、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練習(另見)

3、以《“今”》《匆匆》為例,思考分析議論文和抒情散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課題文體表達方式主要內容目的

《“今”》議論文議論鮮明闡述觀點以理服人

《匆匆》散文描寫抒情形象描寫強烈抒情點明題旨,突出中心以情動人

國小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學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豎、撇、捺”

2、感悟漢字的形象美,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音節卡片、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尋找規律

1、今天,學校來了一位客人,他是一個考古學家,他送給我一塊大石頭的照片,上面刻著許多很久以前的文字,這些就是甲骨文,其中有這樣一個字,想請小朋友幫我認認。(出示象形字 魚)這是什麼字?你們是怎麼想的?

2、(出示圖片)呀,真的很像呀,看的出來,古時候的人就是看著東西的形狀來造出字的,我們把這些字就叫做象形字。過了許多年以後,這個魚字就成了這個樣子。(出示 魚) 看著這個字,哪些筆畫像魚的哪個部位?

(二)創設情境學習口耳目

1、過渡:看了這麼可口的魚,看,誰來了(出示小貓圖)。貓媽媽讓小貓送三封信,你能根據象形字的特點告訴小貓這三封信是送給誰的嗎?(出示 口耳目的甲骨文)

2、請小朋友幫忙貼圖

採訪:你是怎麼想的?

師:是啊,口字和嘴巴長得多像啊!很久以前,人們要說嘴巴,就畫一張嘴巴表示,後來畫越來越簡單,就變成了古代的字。後來,為了把字寫漂亮,口就變成了(出示 口) 有什麼辦法記住這個字?

小結:誰來聯絡實物形狀想想另外兩封信送給誰?學生說依據。

3、那我們現代用什麼字表示耳和目呢?( 出示:耳目)根據拼音來讀讀這些象形字。

4、開火車讀口耳目:現在3封信都送到他們的家了,讓我們和他們打打招呼吧!耳,舌頭捲起來,第3聲讀到位。

5、這三封信裡都藏著這些生字寶寶組成的詞語。猜一猜信封裡有哪些詞語。

學生猜,你能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嗎?最後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6、(去拼音)做遊戲:指五官”:真棒,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吧。如果老師點到“耳”字,那你們就大聲的'讀出來,還要馬上用手指著耳朵,好嗎?看看哪個小朋友反應快。

小結:回憶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很快記住這些生字寶寶的。我們根據漢字和實物的聯絡可以很快記住生字,我們還可以給漢字寶寶組詞來記住漢字。記住漢字的方法很多,以後還要小朋友多想辦法哦。

(三)自主學習 羊 鳥 兔

過渡:送完了信,小花貓來到了動物園。小貓遇到了三個好朋友,看這三個象形字你知道他們是誰嗎?(課件出示古代鳥 羊 兔)

1、 隨學生回答出示實物。

2、見了這三個小朋友,小貓很高興,想把這三個氣球送給他們,氣球上都寫上了他們的名字,你能幫小貓送嗎? 你為什麼這樣送?(藉助拼音)

3、你能說說這些漢字哪些筆畫長得像他們的樣子?

預設:兔——上面像他的耳朵,一點是他的尾巴。

羊——上面像羊的兩隻角

鳥——一點像他的眼睛,一撇是他頭上的羽毛。

4、拼一拼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的名字。去掉拼音你還認識他們嗎?

(四)鞏固生字

1、太陽要下山了,生字寶寶要回家了,這裡有兩輛車,誰和誰同車比較好?說理由。(人體 器官 動物)

2、跟他們打招呼告別吧。齊讀

3、小花貓也要回家了,臨別前小花貓送給小朋友一首兒歌,現在我們全體起立,把椅子輕輕放進桌子,我來讀黑色的字,你們來讀紅色的字,邊讀邊做動作。

出示:點點頭,扭扭腰,我們來做生字操。口口口,指指嘴巴口口口,耳耳耳,拉拉耳朵耳耳耳,目目目,眨眨眼睛目目目。羊羊羊,我學小羊咩咩叫;鳥鳥鳥,我學小鳥飛得高;兔兔兔,我學小兔蹦蹦跳;

(五)寫“十”字(作業紙上放十字)

1、過渡:(課件出示十)我們這裡這麼熱鬧,引來了我們的老朋友,你們看,一起叫叫它的名字。仔細觀察,十由什麼筆畫組成?(橫豎)(1)指導筆畫豎:豎的尾巴尖尖的,像一根針,這樣的豎叫(懸針豎)(板書),豎要豎得直。

2、指導規則: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筆畫?(橫)橫和豎都很好勝,碰在一起老為誰先寫誰後寫吵架,怎麼辦呢?(先橫後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是啊,我們給它們定個規則:先橫後豎。

3、提問:仔細觀察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寫十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橫在橫線上,豎在橫中線上。

4、範寫十字。

(1)範寫,書空:小朋友們拿出手指,跟著書空,它是由一橫一豎組成的,橫在橫線上,豎在橫中線上,豎在豎中線上,是豎要直,下面是尖尖的。

(2)生練習寫“+”字:書上整排寫好。寫字姿勢漂亮的孫老師給他一個小紅星

5、出示學生寫的字,引導學生評議。

(1)選一般的:他哪裡寫得好?哪裡不好?

(2)一本好的:他寫得怎麼樣?

(3)同桌交流:同桌互相看一看,哪裡不好給他指出來,請他改一改。

(六)讀書

小朋友們個個是寫字小能手!看看誰是朗讀小明星,把課本翻到47頁,讀一讀今天學的6個生字寶寶。人坐正,背挺直,口,預備起。

(七)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和小花貓一起認識了六個生字寶寶,下節課我們繼續跟著小花貓認識更多的象形字。

國小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低階單位向高階單位進行單名數互化的方法.

2.理解單名數互化的理由.

3.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絡的觀點.

教學重點

低階單位向高階單位進行單名數互化的方法.

教學難點:

複名數化單名數用小數表示的方法.

匯入新課

一、創設情境

出示4個小朋友的身高資料,按高矮順序排排隊。

1、你有什麼感覺?怎樣比較方便呢?

2、在實際生活和計算中,有時需要把不同計量單位的資料進行改寫,改成相同計量單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資料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數

1、80cm=( )m

(1)學生先獨立練習,然後總結自己的改寫方法.

(2)策劃自己的表達方案,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數點移動的規律。

(4)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呢?

2、1米45釐米=( )米

(1)嘗試

(2)交流

1米45釐米,1米已經是用米作單位了,只要將45釐米改為米作單位,再將1米作整數部分,45釐米化成米的小數作小數部分就可以了,45釐米=0.45米,因此1米45釐米=1.45米.

(3)理解1米45釐米表達的意義

(4)小結:低階單位是如何改寫成高階單位的名數的?

三、實踐應用

第50頁“做一做”

(1)先引導學生判斷是由低階單位換算成高階單位.

(2)想一想:它們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練習.

四、課堂總結

標籤:彙編 教學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