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斋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新材料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5篇

新材料9.15K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模范事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5篇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

xx,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绥德县中角镇延家川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秉持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三变改革”为有力抓手,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全村居民脱贫致富,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带领村委班子成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延家川村打造成为环境美丽、农民富裕、产业兴旺、品质提升的美里乡村。

2018年3月,绥德县中角镇延家川村退役军人xx当选了该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当村支书,意味着他要放弃常年在西安经营的高薪酬生意。xx犹记每次回到村里,乡亲们围住他问长问短,看着老乡们期盼的眼神和延家川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的内心五味杂陈。这些年,无论走多远,最惦记的还是这个生他养他的老地方,他决定放弃西安的事业,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让乡亲们也富起来,让延家川村旧貌换新颜。

凝聚班子的战斗力

自18年换届任职后,发现村里存在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如一盘散沙,可如何要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整合,对我这样的一个新手真的也是难上加难,经村两委多次和村里的老党员,老同志群众代表探讨,研究,商议后,最终我们把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善解决,村风,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提高,村里现在不但团结安定,文明和诣,还被列为先进重点文明村。只有解决好问题安稳,才能有下一步的发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该同志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完成了全村92户188人脱贫,带领群众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终坚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换取贫困户的放心”,经常“到户中、面对面”入户了解农户困难,对本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均能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了如指掌”,并且能真正做到把贫困户当做自己的亲人,针对贫困户的困难需求,能够及时到户了解并帮助解决,在当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产业发展创益明显

他上任后发现,延家川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全村土地闲置荒芜,村集体经济落后,主导产业薄弱,在家群众增收困难,村民人心涣散。面对这样的现状,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在深入学习中转变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结合“三变”改革,围绕盘活集体资产、农村土地、林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激活发展潜能,先后到山东寿光考察温棚种植,陕南革命老区柞水,天津毛家裕,杨凌农高会等地学习考察;为了使“死资源”变成“活资产”,他决定流转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个长效稳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绥德县中角镇延家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用三变改革六步法,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转川地60亩来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建成标准大棚27个,同时大棚基地设施配套400吨蓄水池,管网,电,路,太阳路灯等均己建设安装完成,带动全村387户1089人增收,同时,大棚种植项目雇佣贫困劳动力20余人,户均家庭务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这样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壮大集体经济,尽早实现全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转土地100亩用于栽培高标准、高品质红薯,预计稳定增产40%,可直接带动20户62人增收。腰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看着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说,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础设施大变样

村民富裕起来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落后,他多方争取,积极协调,依托政府和社会力量,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新建3口水井,维修2处水井;同时打造村委阵地,对阵地会议室打造和墙面,亮化灯,广场运动器材的安装打造,全村路灯的更换90多盏,热水器56个,新式电表370余户,硬化村里道路一公里,为全村新建厕所235户;同时发展红薯产业一百亩,建成可容纳30人的幸福家园,争取200万包大棚河提解决了父老乡亲们的出行难,用电方便问题,提高了我村形象硬件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9年中秋节,举办了延家川新民风表彰暨中秋大会,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和凝聚力,评出10名个人先进进行表彰,通过表彰,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以道德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全村公民道德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营造出勤劳致富光荣、安于贫困可耻的社会新风气,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团结老兵共创共建战疫一线勇敢逆行行

作为延家川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为更好地服务退役老兵、团结退役老兵,他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建档立卡,每一名退役军人一户一档,收集诉求与建议,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红色基因故事、致力军人精神传承。将优秀退役军人延维浩选为村环境卫生监督员,号召退役军人群体参与村集体建设,以军人精神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全村积极进取氛围。

战役一线勇敢逆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防线。他从腊月二十八接到镇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带领村两委成员,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冲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通过网格细化,班子成员与网格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确保户户到位、人人知晓。为切实把“内防输出、外防输入”落到实处,在村各出入口设立卡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排查劝返外来车辆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间,他总是主动值夜班,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其他同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始终坚守着军人的性格和气质、纪律性和无私奉献精神,时时处处彰显着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养和赤胆忠诚,是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代表,是一面旗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遗余力。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2

阎xx,男,汉族,199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20届辽宁省委选调生,2020年6月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尽己所能、破冰解难。在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建设于家台村线上信息登记系统(简化报备流程),实现全区第一个“扫码预约”回村、“扫码登记”进村,后广泛推广;建设运营村级官方网站,实现村务党务线上公开,实现乡村治理多元化发展态势;用心用情,务实担当。牵头组织由大学生志愿者、驻村选调生组成的乡村公益教育服务团队,开办于家台学生假期公益看管班,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留守青少年安全隐患问题,填补农村学生假期教育空白;担任于家台团支部书记,开展丰富特色的农村团日活动,2021年底于家台村团支部荣获“2021年沈阳市社会领域团组织建设示范点”称号。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3

四月樱桃熟,六月枇杷黄,八月桃李摘、打核桃,九月打梨,十月的柿子红了皮,还有满山的红刺果和板栗。吃土鸡,尝野菜、游果园,摘果子,一年四季积储足,可款四方宾客……按照青年村民黄xx的设想,再过两三年,村里会变成四季飘香的果园,村民们都有事做,让留守儿童不在留守,能和乡亲们一道尽情享受丰收致富的喜悦。

黄xx,家住平坝区安平街道大寨村,曾经在黎阳厂开餐馆,每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丈夫是大寨村八角坪组的,经常有人叫她们帮在八角坪买土鸡,说上面的土鸡品质好。

有一次黄xx和丈夫到八角坪去,和村民们在一起坐着聊天,村民们就叫黄xx帮她们找活干,说到外面打工照管不了老人和小孩。于是她就想,我们八角坪的空气很好,无污染,种养结合的条件很好,问村民们愿不愿意种养殖,村民们都愿意,但是要黄xx带起她们干,黄xx当时就满口答应说好,只要大家愿意。

之后,黄xx开始筹划成立养殖合作社,并于20xx年12月成立了xx市平坝区慧鑫养殖合作社,她带领乡亲们养殖,自己出钱先后买了5000羽鸡苗给村民们饲养,她坚持把好生态关,不喂添加饲料,农户们纷纷加入了她的合作社,有了经济收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黄xx在八角坪的名气越来越大,建档立卡户找上黄xx,看她能不能想办法多带些人走上致富的道路,于是黄xx左右协调,20xx年11月又成立xx市平坝区八角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八角坪已种有150亩核桃树,300亩冰脆李,还有梨子、板栗、蔬菜300亩,养殖生态土鸡3000只、肉牛150头。在黄xx的带领下,143户建档立卡户有了收入,在她的合作社工作每天有100元工资,轻轻松松在家门口挣钱,增加了收入,说起黄xx,大家都竖直了大姆指,称她为青年女强人。

有好的产品还得有好的销路,黄xx听说互联网信息传播快、用户多,在网上好卖农产品,在政府的支持下黄xx开了互联网超市,注册了商标“八角平”,现在八角坪的'鸡和鸡蛋都是供不应求的,需要预定。

在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大寨村现在越来越好,以前是安平街道的贫困村,现在焕然一新,村里的道路宽敞,建档立卡户住上了温馨舒适的房子,每天来合作社工作,大部分人不再外出务工。黄xx希望她的合作社能越来越好,能带动更多的家庭困难人群,让大寨村留守儿童不在留守,把大寨村八角坪组发展成生态农业观光园。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4

李xx,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古河乡石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石桥头村共有178户、560人,党员4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近年来,该同志按照古河乡党委“党建作引领、产业筑基础、美丽搭载体、乡风提内涵”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己任,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狠抓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带领石桥头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强党建,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支部。自20xx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以来,该同志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先锋指数管理等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打造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从“两委”班子抓起,按照乡党委的工作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更好推动工作,该同志多次自费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滦南县、昌黎县等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学习考察,引导大家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认识差距、比学赶超。注重发扬民主,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了符合石桥头村实际的乡村振兴创建方案。同时,组织开展了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党员义务劳动,党员志愿服务和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村干部一心为民谋发展,党员先行先试做示范,也调动起群众参与村内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育产业,筑牢支撑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做基础。该同志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分析市场前景,结合村民多年形成的农业生产实际,为石桥头村确定了皮毛动物养殖和果菜种植“两条腿走路”的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远程教育、党员之家开设“专家大讲堂”,定期聘请农技专家来村为群众免费传授养殖技术,组织村内养殖能手和一般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引导广大农户改变传统养殖观念。20xx年,全村狐狸、貉子等皮毛动物养殖量达到2万只,石桥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皮毛动物养殖大村。为改变单一养殖结构,拓展农民增收致富途径,该同志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及科技致富带头人到周边地区参观考察,结合本村实际加快产业调整步伐,鼓励村民发展黄瓜、甜瓜、桃、葡萄等果菜种植,并积极帮助棚户引进新品种。20xx年以来,全村新发展日光温室大棚25座,棚菜面积累计发展到320余亩,棚均销售收入达3万元。在产业的有力带动下,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05元。20xx年,投资50万元的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落户,石桥头村建成5座高标准温室对外承包,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收入来源。目前,石桥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元。

三、促美丽,搭建推动乡村振兴的平台载体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石桥头村是20xx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好、起点高。近年来,该同志又提出“绿、美、亮、净、硬”五字标准,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合理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及自筹资金30余万元,建成集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于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一座;翻新柏油路800米,村内主副街道基本硬化,方便村民出行;安装路灯40盏,全村路灯达到85盏,实现主街道全部亮化;在村内栽植绿化树木500棵,经过近几年的绿化攻坚行动,村庄绿化率达到了42%;清理村内及周边残垣断壁6处,清理垃圾1400方,村庄更加干净整洁;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旱厕223座,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了100%;改造提升村内废旧坑塘,建成占地4亩的百姓公园,完善休闲步道、文化长廊等配套设施,并融入当地传统民俗,村民休闲健身娱乐有了好去处;同时,对村址周边围墙进行美化,粉刷绘制文化墙1400平米,村庄更加靓丽多彩。

四、转乡风,丰富提升乡村振兴的品质内涵

乡村振兴,不仅要有物质生活的提高,还离不开村民精神面貌的重塑。近年来,该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以前红白事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盲目攀比的风气得到根本扭转。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在全乡开展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培树村民“知美、爱美、建美、护美”意识,以环境美促进精神美,村内72%的家庭达到了美丽庭院标准,20%的家庭达到了精品美丽庭院标准。每年开展优秀共产党员、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选树身边典型,在全村营造见贤思齐、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同时,团结村内有成就、有威望的乡贤组成村民调解委员会,村民之间的矛盾在村内便得到有效化解,成功做到了将矛盾“吸附在当地”。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来,石桥头村保持了和谐稳定,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5

赵xx,女,汉族,1988年生人,中共党员,华众康果蔬种植家庭农场总经理,养前村电商负责人。

她为人诚恳,带人热情,更是为广大农户带货,让农户多卖钱,她帮助农户把不好卖的好产品,卖给有需要的人。实现农产品直接对接消费者!买卖货,顾客不来直接发货或用她送货的,她一直都是尽心给摘好的,包装的整整齐齐,不会缺斤少两,所以迎来很多顾客的信任与好评。她为人处世,不拘小节,帮农户带货,更是尽心尽力。如果平时遇到问题,更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轻易不麻烦他人。但农户遇到问题,电话沟通不清,她就直接去人家里帮忙解决,是个热心肠的人!她绝对是个好榜样,好党员!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6

我叫xx,是西固镇故现村一组人,现在居住在雷公路南苑小区三单元四楼。家中五口人,我、儿子杨雷,儿媳妇王佳,孙女xx,还有一个孙子叫杨辰逸,均是胜利国小的学生。胜利国小的xx老师是六年级五班xx的帮扶老师。

xx,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是白水县城关镇胜利国小基层扶贫的一名一线教师,她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多次被学校和上级单位表彰,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在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书,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用心做事,当好学校少先队的勤务兵。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勇挑重担,深入贫困学生家庭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学生所需,积极为帮扶学生提供帮助。

xx同学在2019年秋季转入白水县城关镇胜利国小,刚到学校时,特别害羞,不敢大声回答问题,更不敢下课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作为帮扶教师,xx老师便每天下课都主动去班级里找xx,带着她和其他同学一起游戏玩耍。为了让xx尽快适应新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xx老师带着她一起复习课程、分析试卷,陪着她一起整理归纳知识点。时不时在办公室聊聊天、谈谈心,了解她最近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受到班主任表扬时,xx老师都会准备小礼物送给孩子作为奖励,让孩子更加自信、上进。还介绍班里性格开朗的同学给她认识,在xx老师的努力下,xx慢慢适应了班级生活,喜欢和班里同学一起游戏,在班里有了交心的好朋友,上课时能够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主动上台进行课堂展示,学习成绩飞速提升。2019年秋季期末考试时xx的语文考了全班第一,其余课程都在90分以上。2020年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三名,全校前十名。2021年成绩全级前十,还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十佳少年、优秀少先队员。

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xx老师了解到孩子的父母不能回乡,便带着新衣服和零食去家里看望xx和她的奶奶,她告诉xx要听奶奶的话,要帮着奶奶多分担家务,做一个让大人放心、父母开心、老师喜欢的少先队员。当学校发放课本,xx老师将xx的课本打包好送到小区门口,并准备了一些热敷眼罩,让孩子在网课学习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xx老师时常与xx的奶奶在微信上联系,从各方各面关心了解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怀。

得知孩子的奶奶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在家照顾她和弟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挣钱,半年多才能回来一次。xx老师经常上门看望,并带去各种礼物、让姐弟俩开心。

女孩子的心思都很细腻,xx同学也是一样。有次,在过生日的.前几天,她悄悄地说:“孙老师,我下周就要过生日了,可是我妈妈还在外地打工,她从来没有给我梳过漂亮的头发,每天都是我自己梳洗的。”看着孩子委屈、难过的眼神,她心疼极了。在孩子生日当天,为小姑娘梳了美美的头发,还送了她一个粉色大蝴蝶结发绳做礼物,孩子开心极了。回家后奶奶还专门给她打电话,说孩子高兴地跟院子里的阿姨说,是老师妈妈给她梳的辫子,还有漂亮的头花,孙老师对她就和自己的亲女儿一样。

她说,我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个共产党员,我们不但要立足本职工作,还要多措并举,发挥和调动一切力量,为教育扶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帮扶是用一颗心灵感动另一颗心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爱的灯盏,唤醒贫困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让人性发出最灿烂的光辉。对贫困学生多一份爱心,就会让我们的社会少一份遗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政府的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学校的帮助让我们泪流满面,还有xx老师的细心,耐心,贴心更使我们产生了由衷的感谢。我们全家将努力将xx和杨辰逸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7

20xx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小刘来到省定贫困村xx县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4年来,他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扎根瑶乡,甘于献身,唱响了新时代消除贫困和振兴乡村的雄浑乐章,给村民们带来了消除贫困的成果。目前,xx村劳动力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从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加到39万元,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后进村到后进村,从产业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变化。

用真相赢得民心,激发消除贫困的内在力量。

xx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xx县青田瑶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这里的贫困在省里挂号:全村生病、残疾、智力贫困现象突出,集体经济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大众生产生活困难……

得知被派往东村时,小刘兴奋焦急。市委要求将xx村建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这意味着xx村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好新的、优秀的工作。作为军转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军令状:不拔贫穷的帽子决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贫,先改变自己。从机构到乡村,只有扎根,才能把两心变成一心。白天访问贫困家庭了解情况,晚上熬夜整理扶贫资料,到了xx村,小刘忙于工作。

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些村民给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推测小刘是否来镀金。但小刘决心以真心战胜民心,凝聚消除贫困的攻势。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xx村。他积极深入村民家,嘘寒问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贫困原因等,正确识别建卡贫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家庭35户153人,无劳动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地,与村民寻找财富的良策,与贫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来,小刘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xx村贫困大众筹措扶贫慈善金和物资共计一百多万元,帮助大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最令村民感动的是,在20xx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小刘一直与村党员干部奋斗在防疫现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担当守护者。

小刘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动了xx村村民。现在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内生力进一步激发了。

寻求良策实际招募,铺设产业兴村新路径。

治贫困要治根。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大众就地就业的长期计划。

xx村是xx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很难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卡,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资源转化为现实财富?小刘认为,产业扶贫只有根据土地条件、对症疗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扶贫。

在实际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小刘和村两委班寻求构想,提出构想,寻找产业兴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租赁、竹制品加工等。此外,小刘为xx村赢得韶新高速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说他为xx人民做了现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小刘通过建立财富领导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培训财富领导人,培养技术、通电商、会管理财富领导人,建立专业合作社3人。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途径,帮助xx村和贫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长期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抓住党建促进和谐,描绘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送钱送货,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小刘指导省、市、县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实施方案,强调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设体系引领xx村党建设,建设不去的扶贫团队。

针对xx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多、经常教育困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xx村党员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组中及时发表了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党员建立了学习教育的便利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重视发展培养党员,近3年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多岁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重视制度管理党务村务,致力于解决班级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了xx村党支部的战斗要塞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驱模范作用。党建促进和谐,现在xx村各社会事务呈现出繁荣景象。该村也相继荣获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小刘坚信,在党建的带领下,xx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现在的xx村,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xx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小刘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xx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小刘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8

荔波县小七孔镇觉巩村有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他叫小明,拥有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爱人,还有两个活泼懂事的女儿。他的家庭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全家人都在用自己的真挚、朴实和宽容守护着平平淡淡、最真实的幸福。

爱岗敬业守底线,愿做乡村振兴衔接人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他在工作中虚心、勤劳,积极主动,尤其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工作上,主动关心脱贫不稳定群众,积极为脱贫监测户申请各类项目分红;对包保网格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发现有突发困难群众及时制定帮扶计划精准开展帮扶工作;协助村级开展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工作,对于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做到“包接包送”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

乡村振兴工作开始以来,他积极参与村级项目谋划,协助村支两委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谋划工作。此外,积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帮助群众介绍外出务工、登记好已就业人员的信息台账,做好防贫、返贫等相关事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任劳任怨睦乡邻,愿做勤俭节约持家人

小明的母亲一直秉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和勤劳,尽心竭力地处理好家中琐事,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身患重度残疾的小明的父亲。每天的日常就是骑着一辆电三轮风雨无阻的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到家后又急忙洗衣做饭,一刻不得清闲。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她尝试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能够给予一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的同时让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在对待邻里关系上,王母也表现得很积极,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的母亲就一定会伸出援手,为大家排忧解难。

敢于担当甘奉献,愿做传道授业园艺人

小明的妻子是一名乡村幼儿教师,为了能给孩子们上好课,她除了积极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网上优秀教师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常常观看视频,查找书籍,为给孩子们制作教学用具常加班到深夜。她常说“当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真的要会十八般武艺。我要努力勤学习,做我们班孩子的榜样。”“班上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缺乏父母的陪伴,我更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们一些”。小明的妻子从两个孩子的妈妈,变成一群乡村孩子的“妈妈”,她心疼班里的孩子,同样更能切身体会这些村里孩子们对爱的渴望,所以她总是竭尽所能陪伴和爱护孩子们,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尊敬长辈爱学习,愿做舞蹈绘画追梦人

小明育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说起女儿,是我和妻子最大的骄傲”小明说。他的两个女儿非常地听话懂事,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在奶奶的教育下,平时她们在家也总是互相帮助,一起玩耍,不给奶奶添乱。特别是刚五岁的大女儿,经常帮助奶奶扫地、洗碗、整理玩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岁的小女儿总是跟在姐姐身边有样学样,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大女儿从小就表现出对舞蹈和绘画的热爱,所以四岁时小明就给她报了舞蹈班,四岁半给她报了绘画班,每次课程奶奶都会带着妹妹接送姐姐,一年多下来,姐姐也坚持从未请假旷课或迟到。短短一年时间下来,孩子已经取得中国舞一级资格,绘画方面获得了2021年贵州省全省创意书签设计赛学龄前组一等奖。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9

“我叫小次,是一名乡村振兴专干,20xx年春节,是我入职的第一个节日,也是特殊的一个节日。按照组织安排,我本来是有机会回到老家过一个祥和、欢乐的节日,但就在这个时期,全国爆发了冠性病毒疫情,通过各个媒体平台看到每天的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激增,我犹豫了,想到入党申请书里的誓言,我决定,放弃节假日,我要和国措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用身体为群众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线,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小次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提前结束假期纷纷赴村到岗,全力投身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和乡村干部一起,携手同心、主动作为,当好宣传员、劝导员、战斗员、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百姓。

一、加强舆论引导,身体力行筑长城

接到上级通知后,小次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连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驻村工作队3名队员、党支部在岗的17名党员成立巡逻组、值班组、应急组,在村域内开展24小时巡逻工作,禁止群众外出串门、聚会。在村口搭设简易帐篷,24小时开展值班登记工作,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小次和村“两委”代办采购,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凭借几个月来在群众中打下的基础,动员带领大学生组成宣传队,一边学习、一边宣传疫情传染、防范知识,加强群众对疫情的认知程度。

二、科学管控,以身垂范防疫情

疫情的爆发在藏历春节时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国措村党员、群众将放下所有的工作,欢聚一堂,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庆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势愈来严峻,为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经过与村“两委”代表和群众代表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一致决定,取消今年所有庆祝活动,关闭所有娱乐场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短信通讯方式进行,坚决把上级的各项要求和政策落实到位、落实到人,不给病毒有机可乘。

三、知恩图报,驰援湖北送爱心

通过组织村党支部17党员认真学习吴英杰、齐扎拉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后,本村17名党员主动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学习体会,并纷纷承诺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小次在看到全国人民饱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来一直深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厚爱,值此国难当头,理应站出来贡献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在他的倡导下,发起“回报党恩、驰援湖北、彰显真情”自愿捐赠活动,筹集善款5450元,交由县民政局。大家表示,钱虽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国措村群众的真情厚意,希望这微不足道的帮助能让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点温暖和关怀。

他说:“这次疫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对我任职乡村振兴专干的一方催熟剂,让我明白了群众对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我会像千千万万的党员、医护人员一样,乘风破浪、逆风而行,守初心、担使命,完成组织重托,不辜负群众期望,助力全面打赢此次疫情攻坚战”。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0

于xx,女,汉族,1985年12月出生,xx市天源酒厂总经理、xx市xx区荆可威家庭农场负责人。

20xx年1月任职xx市天源酒厂总经理一职,任职以来一直努力工作,恪尽职守。为了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及立于不败之地,20xx年投入资金进行酒厂改建,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率,把产品销向全国各地,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平均收入。企业现有职工9人,其中烧酒师1名,起重机司机1名,车间工人4名,保管员1名,食堂阿姨1名。她坚持“酿好酒,共致富”的人生信条,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优先,带领员工走上长效、稳定的致富之路。20xx年11月与家人共同创办肉牛养殖场,养殖场占地31亩,有牛舍6栋,可饲养1200头育肥牛,共有员工15人,其中饲养员12人,机械修理工1名,仓库管理员1名,兽医1名。一直以来养殖场效益良好,员工收入稳定。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1

小明同志,青岛市水文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xx年10月至20xx年4月在省派莒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该同志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懂弄通上级党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拜周边同事、人民群众为师,以所学所思指导所作所为,扎实转变工作作风,主要负责帮包招贤镇大罗庄村,积极做好五个村的生态振兴、脱贫攻坚、对接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坚持下沉到村、脚沾泥土,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工作之初,小明同志与同事利用一个月时间下到地头、走街串户,摸清吃透所帮包的大罗庄村的产业发展、脱贫扶贫、组织建设、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人口结构、清产核资、帮扶需求等情况,走访全村所有贫困户,并主导完成调研报告。对五个帮包村在生态振兴、脱贫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专项调研,形成专题报告,为镇村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规划先行、挂图作战,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在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形成专题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小明同志逐村走访调研、查漏补缺,以项目化管理的思维将各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需求细化、实化,明确项目选址、工程总量、预算金额、时间节点、牵头单位等信息近百条,形成工程推进表和项目作战图,并反馈到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规划编制单位,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

坚持立足优势、发挥专长,用心尽力当好助手。作为水利系统的一员,小明同志坚持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对上争引,对接省移民局为大罗庄村争引库区移民资金,计划全部用来建设鲜切花种植大棚,带动大罗庄村产业结构由传统的畜禽养殖业转向现代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种植业。同时,积极对接县水利局、环保局等县直单位,先后协助争取多项水利资金投入五个帮包村的水系环境治理,争取污水治理资金投入王家台子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2

李xx,女,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xx年8月进入赵家村委会工作,现任赵家村组织委员、赵家村委会副主任、妇联主席、工会副主席、团支部书记。

她经常说,现在社会发展变化这么快,我们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得多学习、勤思考、创新办法,扎实工作。同时,作为村里的党员干部,她觉得农民光靠这点土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她想把她养殖肉鸽致富的经验和做法分享给她的父老乡亲,让他们也多些收入,把日子过得好起来。为了使百姓认可养殖肉鸽这个项目,她利用假期外出深入学习养殖技术,并在20xx年协调大黑镇信用社贷款进行规模扩建,把原来的500对肉食种鸽发展到1500对,收获了不小的成果。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同时她也获得了村民的信任,陆续有附近的村民找她学习养殖技术,目前,已有5家肉鸽养殖场正式运营了。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3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刘xx来到省定贫困村龙门县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4年来,他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扎根瑶乡,甘于献身,唱响了新时代消除贫困和振兴乡村的雄浑乐章,给村民们带来了消除贫困的成果。目前,上东村劳动力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从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加到39万元,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后进村到后进村,从产业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变化。

用真相赢得民心,激发消除贫困的内在力量。

上东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龙门县青田瑶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这里的贫困在省里挂号:全村生病、残疾、智力贫困现象突出,集体经济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大众生产生活困难……

得知被派往东村时,刘xx兴奋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建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这意味着上东村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好新的、优秀的工作。作为军转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军令状:不拔贫穷的帽子决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贫,先改变自己。从机构到乡村,只有扎根,才能把两心变成一心。白天访问贫困家庭了解情况,晚上熬夜整理扶贫资料,到了上东村,刘xx忙于工作。

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些村民给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推测刘xx是否来镀金。但刘xx决心以真心战胜民心,凝聚消除贫困的攻势。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积极深入村民家,嘘寒问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贫困原因等,正确识别建卡贫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家庭35户153人,无劳动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地,与村民寻找财富的良策,与贫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来,刘xx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大众筹措扶贫慈善金和物资共计一百多万元,帮助大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最令村民感动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刘xx一直与村党员干部奋斗在防疫现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担当守护者。

刘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动了上东村村民。现在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内生力进一步激发了。

寻求良策实际招募,铺设产业兴村新路径。

治贫困要治根。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大众就地就业的长期计划。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很难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卡,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资源转化为现实财富?刘xx认为,产业扶贫只有根据土地条件、对症疗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扶贫。

在实际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刘xx和村两委班寻求构想,提出构想,寻找产业兴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租赁、竹制品加工等。此外,刘xx为上东村赢得韶新高速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说他为上东人民做了现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刘xx通过建立财富领导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培训财富领导人,培养技术、通电商、会管理财富领导人,建立专业合作社3人。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途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长期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抓住党建促进和谐,描绘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送钱送货,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刘xx指导省、市、县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强调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设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设,建设不去的扶贫团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多、经常教育困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组中及时发表了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党员建立了学习教育的便利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重视发展培养党员,近3年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多岁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重视制度管理党务村务,致力于解决班级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了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要塞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驱模范作用。党建促进和谐,现在上东村各社会事务呈现出繁荣景象。该村也相继荣获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刘xx坚信,在党建的带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现在的上东村,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刘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刘xx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4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办指派,刘xx来到了省定贫困村——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四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瑶乡、甘于奉献,唱响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让村民们收获了脱贫奔康的成果:目前,上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至39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用真情赢民心,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

上东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但这里的.贫困却在省里“挂了号”:全村因病、因残、因智致贫现象突出,集体经济薄弱,交通闭塞,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得知被派驻上东村时,刘xx既兴奋又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这就意味着,上东村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出新、出彩。作为军转干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要改变贫困,先改变自己。从机关到乡村,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一到上东村,刘xx就忙活开了。

初来乍到,有些村民对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猜想刘xx是不是来“镀金”的。但刘xx决心以真心赢民心,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他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153人,无劳动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四年来,刘xx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群众筹措扶贫慈善款和物资共计1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0多人次。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xx始终同村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甘当守护者。

刘xx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上东村村民。如今,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内生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谋良策出实招,铺筑产业兴村新路径

治穷要治根。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刘xx认为,产业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稳定脱贫。

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刘xx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他立足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位出租、竹制品加工等。另外,刘xx还为上东村争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个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称他这是为上东人民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刘xx还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通电商、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道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抓党建促和谐,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刘xx以省、市、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经常性教育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学习教育的便捷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注重发展培养党员,近三年来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岁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党务村务,着力解决班子“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促和谐,如今的上东村各项社会事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刘xx坚信,在党建的引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如今的上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刘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刘xx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5

2014年,吕xx创办xx麻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农副产品的生产种植、到最终设计销售。产品涵盖了新鲜水果、米面粮油、时令鲜蔬、农副加工、禽畜肉蛋等品类。

一、开拓乡村振兴大产业

吕xx积极响应上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召,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岗前技术培训,灵活安排打包、称重、发货等帮扶岗位。解决一些年龄较大、腿脚不便等贫困家庭增加收入。

公司以“电商+农业”的模式,结合武邑县实际情况,引导农户种植小米、水蜜桃、朝天椒、红枣等经济作物,践行新零售模式,让直播带货给农产品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2020年公司开拓抖音、快手达人带货模式,在疫情影响下,销售额不降反增,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98。77万元,提供就业312人。

通过企业良好的示范效果,给农户提供技术帮扶、为特色农产品制定销售方案、主动解决滞销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等;为贫困户和残疾等农村弱劳动力者提供工作岗位,直接带动100户贫困户脱贫,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来公司主营品牌“邑禾园”被评为“中国电商行业畅销品牌”、“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在2021年产品被xx广播电视台评为“冀有好物”。

吕xx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多次被新华网、腾讯网等媒体采访报道。多年的电商从业经历让吕xx对农村电商有了更多的思考。2019年与xx日报的记者方素菊共同写了一篇文章:“对症下药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文章详细介绍了农产品电商销售的一些难题,也给出了答案。这篇文章也是被新华网、腾讯网等纷纷转载。

吕xx先后被评为“青年创业先锋”、“全县优秀共产党员”、“武邑县风尚人物”等,并当选武邑县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二、用知识回报社会

2015年9月份当选武邑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并兼任武邑县大紫塔乡电商办科员至今,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创业几年的积累,积极配合政府进行电商返乡创业培训,免费培训学员573人,立志将更多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搬上互联网。

试验种植了1000颗优质冬枣品种“嘎嘣脆”红枣,日前在互联网预售价格已超过1元/个,相当于30多元一斤,远远高于5元每斤的普通红枣市场售价。引入xx省农科院谷物研究所优质谷物品种,为合作社提供种、产、销一体化服务。

借助自己在电商行业的优势,主动解决县域农产品滞销问题,缓解了农民种植压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产业示范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