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3.03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仨》讀後感集錦15篇

《我們仨》讀後感1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仨》這本書裏的一個片段。《我們仨》這本書有很多的好句好段,而我讀到的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想着想着,忽然動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我怎麼能讓鍾書坐上一輛不知來路的汽車,開往不知哪裏去呢?”這句話。事情原委是這樣的,楊絳先生正在和他的老伴錢鍾書和他的'女兒錢媛玩得正歡時。電話響了,在家裏他是負責接電話的,電話裏説讓他的老伴中書去開會,在明天早上九點會有人開車來接他,不用帶筆,也不用帶筆記本,直接就可以去。

到了第二天,他們吃完飯,一輛車來接中書,他就上了車走了,回到家她也沒心情做別的事情,胡思亂想後更是坐立不安,到了晚上,楊絳先生更沒有心情吃飯,胡亂糊弄了兩口,她坐在沙發上思念着鍾書,想着想着,動了一個可怕的念頭:他怎麼能讓鍾書坐上一輛不知來路的汽車開往不知哪裏去呢,萬一他遇到危險了,該怎麼辦?從這個片段描寫可以看出,楊絳先生在現實生活裏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後,在自己編的書裏也寫出了擔心他們的情節。總的來説,楊絳先生她在晚年時期當丈夫和女兒不再身邊時是特別擔憂的,非常非常擔心她的鍾書回不來了或者是失蹤、迷路了。種種猜想,人都説老伴老伴,老了就怕孤單。就怕失去對方,像小孩子依賴大人一樣。説到這兒我也想起曾經一次和媽媽走散了,害怕失去媽媽那種可怕經歷。記得那次,媽媽領我去金鑽參加畫畫比賽,因為時間沒到,媽媽就在樓下看了幾件衣服,而我也在旁邊玩。過了一會,我玩夠了,想找媽媽,可發現媽媽已經消失了,於是我連忙四處找,都沒找到。我很害怕,總擔心我再也找不到媽媽了。而媽媽也在四處找我,幸好媽媽去發了廣播,讓我在一樓等她。我們再次相見時,媽媽哭的都不成個人樣了,而我也很傷心,就怕再也見不到對方了。我在生活中找到了媽媽虛驚一場,而楊絳先生無論是夢裏還是現實生活中真真的失去了她的鐘書和圓圓,好好的一家三口就那樣散了,看了讓人心疼,讓人心酸,都説那個八十多歲的人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但是在誰身上發生都是不願意的,畢竟那是她至親至愛的人。幸福的一家三口只剩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以後的生活一定暗淡無光,一定不開心,而楊絳先生卻在有生之年不是去思念親人,而是放在精神生活中,寫出了《我們仨》這本經典鉅作,被反覆印刷,成為各大院校同學追捧的書籍,誰能想象得到是出自八十多歲老人之手呢!這可能就是楊絳先生一生寫出來的書,所以風靡全球吧!餘生楊絳先生又整理了鍾書其他書稿。直到105歲高壽離世,才停止讀書寫作。人的生命不再長短而在於她活的寬度。《我們仨》這本書像我們更好地詮釋了這一點。最後送大家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活得精彩,活得漂亮,此生足矣!

《我們仨》讀後感2

“庚子鼠年,荊楚大疫,名曰新冠,源於食野,恰逢春季,染疾數萬,九州閉關,車馬頓安,萬巷空寂,足不出户,以隔蔓延因……”,作為華夏一員,本該全力以赴教書育人,無奈困於陋巷,藉此漫長假期,教育愛子,勤於烹飪,涉獵好書。寒假來臨之際,與好友相約曲師深巷舊書店,經好友推薦,覓得數本佳書,因臨近期末未能先讀為快,近日居於家中,翻到此書《我們仨》,欣喜若狂。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對他們一家三口(錢鍾書、楊絳、錢瑗)的親情回憶,我們仨,而不是我們三個,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先生這本著作的風格,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就是用最樸實的語言記錄一個三口之家的平凡生活。這裏面沒有歌頌愛情但是你卻感覺楊絳先生同愛人你儂我儂,這裏也沒有用太多的篇幅去講家和萬事興,但是你卻真切的感受到了家的偉大。

92歲老人,夫逝女亡,靜思往事,雖孤獨一人,但全書哀而不傷,讀來心生暖意,令人感動,雖為文學大家,但是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卻不帶絲毫文人氣息,散文如行雲流水般,筆隨心動,思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見他們一家三口這一生相扶相持、相親相愛、感情至深,以至多年之後楊絳先生還對過往經歷如此清晰,愛之深無以言表,借一文書以表思念之情,猶如親人仍在身邊……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錢鍾書總和我一起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阿瑗相伴相助,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讀這段的時候,顯然覺得楊絳先生在向我們“炫耀”她有一個幸福的家,但是並不惹人生厭,反而真心羨慕他們有這樣一個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對於她來説相守就是上天對他們最大的眷顧,這段話看着像回憶錄,細看又覺得像一封“情書”,只是這封“情書”很特別,把虛無縹緲的情話變成了現實,夫妻兩人在生活上一個共同體,相扶相持;在思想上又是獨立的個體。真的讓人好生羨慕。

“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幸福”。現在越來越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他們仨不只是他們仨,而是更多的人,他們是亦親,亦友,亦師。他們滿足於精神食糧,所以在精神上富足的,之所以不追名逐利,是因為他們在內心深處是無私的,當然他們也是自信的,國之自信,家之自信,文化之自信,僅僅這些就足夠他們享用一生。

讀完這本書以後,深深地被他們一家所圈粉,被他們温文爾雅的氣質所吸引,被他們博學多才的'才情所感染,羨慕於他們温馨有趣的家庭生活,淪陷於他們簡單粗暴的愛國情懷。在此,我想呼籲現代的年輕人,做行動上的巨人,放下手中吞噬時光的“怪獸”,拿起上下五千年的文學名著,多看多思多悟,讓這些名著指導着我們擁有更美好的精神生活。

疫情慢慢退去,你我相聚那天,希望看到更好的你……

《我們仨》讀後感3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初聞楊絳先生,是在她翻譯的蘭德的詩中。在這熙熙攘攘的世間,多數人都想着出人頭地,可楊絳不這樣,她讀書寫作,翻譯治學,只是因為興之所至,並沒有一絲的爭名逐利之心。

國中時只知她是錢鍾書的夫人,直到不久前,偶然發現書架上的《我們仨》,楊絳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變得飽滿而立體起來:她不僅是一個賢惠的妻子,更是一位稱職的母親,同時也是飽含才情的文人。這樣的她,令人尊敬,也令人着迷。

《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散的經歷。簡單概括,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最後幾年一家三人相依為命的體驗;第二部分表現了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後的情感;第三部分記錄了楊錢二人赴英留學在牛津喜得愛女,三人聚散守助的經歷。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因難,還有個阿璦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二零一六年初夏,楊絳去世。他們仨從此團聚,不再死別,亦無生離。

這是一段生死離別的夢,一段得與失的夢。在這個世界上她最愛的兩個人先後離去,只剩下孤獨心碎的老人寫下一行文字: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所有的悲歡離合,在楊絳先生那裏是一種自然,在讀者那裏卻經常潸然淚下。書中最後“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己,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沒有親人的.家庭只是一間空蕩蕩的客棧,沒有絲毫温暖可言。無法訴説的愛,無人可説的情,在心裏埋藏很久很久……但家的感情絕不會隨時間而沖淡。

是啊,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快樂也罷,憂傷也罷,時光不可以倒流,人生不可以重演,而青春只有一次,何不在有限的生命之河裏,體會生命的意義與美好,無愧於心,認真學習,好好生活。

魯迅先生説:“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楊絳先生則説:“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無論是魯迅還是楊絳,他們都選擇了堅守本心之路,最終活出了自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許多選擇,前方並非都是坦途,但只要我們勇敢前行,認準方向,也能走出屬於我們的羅馬大道!

《我們仨》讀後感4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語文老師推薦高中讀物中,有楊絳寫的《我們仨》。為了豐富我貧乏的文學知識,便硬着頭皮買了這本封皮很搞笑、附錄很多的書。一開始讀,並不是很願意,而且還沒讀懂,我只是跟隨着楊絳——一個關心孩子的母親,一個關愛丈夫的妻子,跟隨着她那朦朧而又不失真實的夢,讀完了在古驛道上發生的事,我沒有接着往下讀,因為沒有讀懂使我失去了興趣。可是,不知不覺中,我眼前總是浮現古驛道充滿大霧的場景,有光禿禿的客棧,還有鍾書所在的孤獨的小船,更有阿圓向媽媽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開始回憶,開始思考。為什麼鍾書會在小船上遲遲不下來?為什麼鍾書有時候感覺很累?為什麼他們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為什麼夢和真的一樣?為什麼阿圓的病情會在楊絳的夢裏出現?

我吃飯想,睡覺想,和同學説話的時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開末尾的片段,寫着:“鍾書於1998年去世,阿圓於1997年去世……我是一個聯絡員,傳遞消息的。”還有“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哦,我頓時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興奮過了頭的我追着我知識淵博的同桌問個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樣,這個偉大的母親,用古驛道客棧和自己編織的夢,營造了一個朦朧迷茫的場景,填充家中後半期悲慘的故事,讓整個場景不顯得蒼白而又荒涼。

於是,我繼續往下讀。我喜歡鐘書與楊絳在國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房子雖簡陋,可有愛相伴。我喜歡圓圓頭,被稱作“磁娃娃”、“星海小姐”,我喜歡中國人成為國外的焦點。在阿圓漸漸長大的這段日子裏 ,“他們仨”真的很幸福,夾雜着鍾書的才華,圓圓的熱淚,和楊絳的“穩”,這三個人像三個不同的音符,單個敲擊出來不好聽,只有組合在一起,才會編織美好的交響樂。不知不覺,從來不愛讀書的我變了,作業也不寫了,覺也不睡了,總是啃着這小小的書。想到三人在古驛道邊的小船上相聚,阿圓在船尾抱着爸爸的腳,楊絳抱着鍾書的頭,我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和父母睡一個被窩,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着,可我們一點也不寒冷,因為“我們仨”的心也是緊緊靠在一起的,就像“他們仨”。

我知道,這本書是悲傷的,是楊絳自己一人回憶的,書中有句“當時沒問,以後也沒想到問,現在已無人可問”更是讓我流了大把的眼淚。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沒了的就再也回不來了。要把握好現在,過好每一分鐘,即使“世間好物不堅牢”,也要微笑着面對明天,讓“好物”多一些,這樣,才不會撈得個“後悔”二字。

《我們仨》讀後感5

初識楊絳先生是在20xx年5月25日她逝世時,滿屏的楊絳語錄以及各網友對楊絳先生的評論。"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就是這樣一段話,讓我心生莫名的喜歡。讓我對楊絳先生充滿了崇拜之情,於是我百度搜索她,真是越瞭解越尊敬。他被錢鍾書先生稱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大家對楊絳先生的評價是一一智者,因為生活上的智慧與學問上的智慧,他們活出了與眾不同的豐富人生。我想對一個作家最大的尊敬,就是用心去拜讀她的每一篇文章,從字裏行間去與他的靈魂對話。

正好慈光精舍讀書會給了我這樣一個平台,與大家一起從《我們仨》這本書讀起。這本書的書名,我很喜歡,我們仨,簡簡單單,讓我一下子就有了想了解楊絳先生家庭的慾望。這本書是從楊絳先生的夢開始,關於他們一家三口的萬里長夢。

前面是他們老了,他們相失了。後面才講的是一家三口温暖的日常生活。雖然採取的是倒述的方式,但我讀來卻最先在腦海中浮現出解放前一對二十幾歲的年輕夫妻的模樣,一個儒雅、斯文,滿腹經綸。一個睿智、從容,才情萬千。他們一起出國求學,一起過他們特有的學者生活。除了讀書,他們認為做飯吃飯都是在浪費時間,恨不得不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讓我驚歎,他們讀着學着,學着讀者,從兩個人變成了我們仨,多了個阿圓。

學者的家庭永遠離不開書,阿圓從小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下,喜讀書,到哪裏,必先找書看,被錢鍾書父親認定為“吾家讀書種子也"。而且阿圓從小就很懂事,很孝順,大雪天的揹着媽媽摳貓屎,撮煤球,到父母年邁時,每天想方設法變着花樣給父母弄好吃的',哄着他們吃,每每讀到這,我必止不住流淚,多好的阿圓,上天為什麼不對阿圓多眷顧點,讓她陪在父母身邊長些再長些。他們三個人很普通,像我們身邊許多三口之家一樣,粗茶淡飯,温馨簡單;但他們三個人又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愛讀書,總是靜靜地各據一張書總,靜靜地讀書工作。他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都可搖身一變成多人,或父親或兄弟,或母親或姐妹,互相體諒,互為依靠。阿圓這個孩子讓我心疼,心生愛憐,她經過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讀到這裏,我心裏特別難過,就感覺阿圓是我的孩子一樣。阿園是楊絳先生的心頭之愛,讓她牽腸掛肚,阿圓是他的生平傑作,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又何嘗不是楊絳先生平生最偉大的業績。然而,“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卻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在萬里長夢中不願醒來。

整篇文章讀來笑中有淚,温馨卻又沉重,哀而不傷,就像在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娓娓道來,平緩壓抑。這也許就是楊絳先生己經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才能如此淡定與從容吧。我們仨可能就快要團聚了,而她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後感6

第一次接觸楊絳先生的文作,從翻開書頁起,便是沉重的疼痛。

這是她的散文集,講述了一個單純温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享受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楊絳先生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失去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之所以羨慕,是因為感動,感動平凡的夫妻和女兒在一起過的閃閃發光的日子;之所以難過,是因為共鳴,告別是人生的必修課,我們相互扶持着走過好遠的路,最終要接受分離。

這本散文集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了全文的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方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那時錢鍾書先生已經病得很嚴重了,躺在船上,睜開眼睛的時間越來越少;楊絳先生住在客棧,白天小心走過橋去看望丈夫;女兒錢媛此時也是一位老人了,奔波於學校和父母之間,體力慢慢不支,也病倒了。後來成了楊絳先生拖着年邁的身軀在女兒和丈夫之間照顧,最後回憶了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催人淚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己1935年夫妻二人赴英國留學生活,在牛津喜得愛女,直到1998年女兒與丈夫相繼去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這一部分記錄了楊絳先生大半人生的故事,讀來既有生活的樂趣,又有離別的哀痛。

90多歲的高齡,回憶離世的丈夫和女兒,楊絳先生並沒有在書裏寫痛徹心扉的悲傷,反而是因為一些生活的細節而忍俊不禁,可正是這隱忍的剋制,讓我心痛不已。“陪他走的愈遠,愈怕此生不見”。

楊絳先生對女兒錢媛的回憶,最讓我動容的是這樣一句:“自從生了阿圓,永遠牽腸掛肚,以後就不用牽掛了。”寥寥數語説盡了一位母親對女兒一生的愛與呵護,既是擔心牽掛又是歡喜熱鬧,可如今,想再牽掛時人已不再,白髮人送黑髮人,隱隱作痛,言語難以表達。寫到這,突然很想念自己的`母親。自從離開家鄉赴渝讀書,母親的牽掛就沒斷過,白天詢問天氣,夜間擔心睡眠,雖是難以見面,視頻電話從未間斷。隔着屏幕,隔着萬水千山,總能看見母親臉上隱隱的擔憂,當然也有喜笑顏開的時候,那是看着自家女兒一切安好!

一家人的命運隨着時代的變化顛沛流離起起伏伏,錢鍾書先生在淪陷區的上海發願説:“從今往後,咱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只是發願之後仍然免不了時時的分離,直到後來讓人肝腸寸斷的死別。在楊絳先生筆下,那些生活中的各種艱難都化作了苦中作樂的快樂和感動。如今三人已在天堂相聚,希望天堂仍舊有一家人喜樂融融的笑聲。

《我們仨》讀後感7

滄海遺珠彈指夢,行雲深處遠山隔。

——題記

在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中,我讀完了楊絳先生所著的《我們仨》的最後一句:“我清醒的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彷彿深秋的樹枝上終於落下了最後一片枯葉,在淡美的秋風中沉寂

最初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便忍不住在心中咀嚼:我,們,仨。多親切,自然又多緊密的聯繫,一定是充滿了濃情與思念。而楊絳先生的文風也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如午後淡雅怡神卻又温熱的清茶。在楊先生清淺和暖的筆觸下,一幅其樂融融的.學者家庭的全家福在我面前緩緩展開。

全書開篇是楊絳先生的一個夢。荒郊野地,蒼蒼茫茫,她竟與錢老走失了。她大聲呼喊錢鍾書,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中,發散又沉寂。惶急中忽又驚醒,她便輾轉半夜待先生錢鍾書醒來,細細描述。錢老只是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這便是全書的第一部分,它的題目分明是作者的心語:我們倆都老了。似是無奈歎息。

歎息什麼呢?是歎息自己走過的一生,抑或是無奈於自然輪迴的規律?在這塵世間,我們總是被如梭似箭的時光牽着行走的,那麼多悲歡,那麼多離合,終有一天會成為記憶,伴着你的心,糾糾纏纏成一個萬里長夢,偶爾夢覺,或淚或笑。同樣是凡世中的一分子,楊先生又如何例外?她的不同,在於她將她的夢付諸於紙筆,讓自己的夢伴着油墨清香變得更加悠遠綿長。

歲月如沙,細細地在兩位老人身邊流過,似乎無形,卻又極富質感,打磨出淡淡的痕跡。我悉心拜讀着楊絳先生筆下的一字一句,感受到一種真切的温暖從手中微微發黃的書頁中傳來。一家人的嬉笑打鬧、同甘共苦,從兩人遠赴英國留學到攜幼女回國,從“圓圓頭”到錢瑗的成長,我彷彿也置身於這個大家庭中,心隨之而動,情隨之而牽。

楊先生的筆調清淡,淡如空氣,她筆下的一切情感亦如此。可空氣雖淡,卻濃濃地滿溢周身,離不開,放不下,纏綿而温柔,填滿了我的心房。

讀文章時,我不住地在想:我若遭遇楊先生所遭遇的這一樁樁一件件,我會如何?失親之痛,我已是斷然承受不了,更何況還有戰爭、疾病、家人的離別及當時混亂的社會政治。接踵而來的磨難與痛苦,光是讀起來就令我感到心悸不已。然而這一切竟在楊先生細膩平和的敍述中逐漸藏匿在了一家人的歡笑聲裏,我也只得暗自佩服楊先生的超脱與淡然以及那濃厚卻有節制的思念。

楊先生像是一位串珍珠的手藝人,將一顆顆圓潤飽滿的美麗珍珠連綴成一條熠熠閃光的珍珠項鍊。她説:“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大夢方覺,只是不知歸途何處。

《我們仨》讀後感8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為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為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很喜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但在現代這個講究個性張揚的時代,這句話早已被人們所遺忘。有自己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我還是把這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寧靜、温和內斂的。我也很相信“厚積雹”的道理。但在現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裏,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夠靜心去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百歲高齡時所作,我們在書中經常會看到很多的細節,不僅是對自己的丈夫和女兒的描述,還有自己的爹爹、爸爸和朋友等等,許多事情就好像是昨天才發生一樣,即使是藉助着日記來會議,也着實有很大的工作量。我可以想象到作者在寫下這些充滿幸福的瞬間時,內心是多麼的留戀和不捨,這是他們的真實生活,我們無法加上“從此以後他們幸福地生活下去”這個結局,“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讓我體會到,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我也擁有和楊絳先生相似的幸福瞬間,《我們仨》描繪的是可以屬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細節,生活中雖然有爭吵和艱苦,但總會需要樂觀和希望來繼續走下去。

《我們仨》讀後感9

那寓所,曾經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

終於讀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曾多次開始,又無數次放棄。不是內容無聊乏味,只是那繁體字一個比一個難認。終在下定決心,慢慢品讀後,才有幸欣賞到所有內容。

楊絳,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一生致力於文學、翻譯事業,而她的丈夫錢鍾書更是一代大文豪,無數佳作流傳於世。我以為,這樣一對偉大夫妻的生活註定是不平凡的,是轟轟烈烈的,每天都應該經歷着平凡人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我錯了,原來再輝煌的人生也是由點滴小事拼湊而成。

《我們仨》本是由先生一家三口共同創作的,可沒等內容完成,世間就只留下了楊絳先生一人。都説夫妻間後離世的人是不幸的,因為要承受巨大的悲傷,但楊絳先生不僅經歷了喪夫之痛,更感受到了喪子之疼。鍾書走了,媛媛走了,只有先生一人了。但楊絳沒有因此倒下,也沒有固執地埋怨命運不公,而是拿起筆,用另一種方式思念着他們仨。

我羨慕先生一生快樂順遂,遇到良人一輩子幸福,家境殷實不需要為生計操勞,名譽雙收為中國文壇留下一筆濃墨重彩。初讀文字,我驚歎於鍾書楊絳的愛情,原來世間最動聽的情話不是至死不渝,而是“從今往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在真正的愛情面前,每個人都可以放心地做一個孩子。攜手“探險”,一起遛彎,竟是兩人最常乾的事情。在彼此面前,他們褪下了文豪的光環,只是兩個具體的人,即使沒有昂貴的禮物,嬌豔的鮮花,卻有最純粹真摯的感情。很難想象,一個生活在20世紀的女性,一輩子不會做飯,不會識路。某種意義上,她是何等的幸運,又何等的幸福。

先生寫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前的我認為一個人最大的成功是功成名就,是流芳百世,是得到所有人的讚譽和肯定。可隨着年歲的增長。就有了新的感悟,其實平淡從不是貶義詞,或許有人註定平凡,又或許平淡才是生活的.真諦。越長大越喜歡祝福人平安順遂。生活啊,都是自己的。與眼前人一起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在柴米油鹽中感受時光的流淌,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直以來我都害怕離別,害怕再見,就再也不見。可世間哪有那麼多永恆,如先生所喻,“我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沒有人能躲得過離別的苦楚,唯有學會接納,才得以成長。生命會消逝,但回憶卻可以永遠停留,願世間人在美好回憶裏沉醉,而不深陷悲痛緬懷中無法自拔。

媛媛和鍾書都走了,這世間只有楊絳先生一人了,他們仨走散了,他們的家沒了,她一個人懷念他們仨。先生寫道:“亡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們仨》讀後感10

看完《我們仨》,正值楊絳先生百歲。楊絳先生自稱,已經走到了人生邊。低調、與人無爭,一直是她和錢鍾書先生給人的感覺。在《我們仨》這本小傳中,楊絳先生敍述了她和錢鍾書及獨女錢瑗(圓圓)三個人的家庭生活,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單純和與世無求的氣氛以及濃濃的親情。 __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為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錢瑗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持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一個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在“探險”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談工作,談家事,談路上的景緻和行人,可以看到什麼聊什麼,沒有主題,但在這隨意的聊天中,夫__交換了意見,釐清了思路,增進了瞭解。生活在繼續,溝通沒有斷,感情不斷加深。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了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為“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裏有着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説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如果做了,又表達了,不是更讓家人瞭解和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我們仨》,文字簡單平實,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

《我們仨》讀後感11

楊絳先生走了,但留下了我們仨。

知道我們仨這本書,是在楊絳先生走後。知道楊絳是在錢鍾書先生走後。這時候我想起了魯先生的為了忘卻的紀念。

沒看此書,一直覺得我們仨寫的是和朋友圈一樣秀恩愛,秀家庭温暖和諧的回憶小説。書的封面是古樸的,內容也是古樸的。而最讓內心感覺淒涼的卻是封面背後的那句話__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看完卻發現,裏面有温暖有恩愛,但卻生生通篇是流水賬,一個敍述得不行雲流水的依舊是家長裏短的流水賬。內容平實低調得如述家長裏短,鄰里鄉外。裏面沒有淒涼,沒有抱怨,沒有吵鬧,沒有哀傷,彷彿是一個食人間煙火,卻沒有人情五味的世界。但裏面有愛情,有親情,有道德,有禮儀。更有呵護,有尊重,有思念,有擔當。有家國的選擇,有忠孝的抉擇。

楊絳的流水賬又似乎是不同的,裏面是豁達的,對社會的豁達,對國家的豁達,對家人的豁達,對遭受的一切不平事的豁達。

楊絳敍述的`一家三口又是頑皮的,頑皮得就是三個孩子在一起過家家,只是這個過家家過得有些認真了些,認真得一直到老,但他們一直沒老過。鍾書先生説,只有死別,沒有生離。一家三口又是平淡的,彷彿任何大風大浪與他們無關,任政治風雲變幻,我仨自巋然不動。

寫回憶中寫夫妻恩愛者居多,而把三口渾然一體者少之又少。曾看過一個學者寫道,中國幾千年的穩定和道德傳承來自於一個個的大家庭,那種祖孫幾代同堂的大家庭。雖然幾代同世依舊在,但同堂幾度聞?小家一成立,就馬不停蹄的逃離了大家,從此沒了長幼卑尊,你媽是你媽,你爸是你爸,媽家是媽家,自家是自家。私有化的徹底已經延伸到了每個家庭,自此,大家小家有了獨立的法人,也有了獨立的道德體系。

每個痴迷的無用的書呆子後面必然站着一個強人。錢鍾書就是這樣一個食人間煙火卻不管人家煙火的書呆子,他鑽進書裏就不再出來。而楊絳就是站在這個書呆子後面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得了桌椅蓋得了樓房的強人。強人是無所不能的,即使真的不能也要強説能的,總不能讓一個更不能的書呆子去説能吧楊絳的字裏行間是有錢鍾書的風格的,或者説也未必遜於錢鍾書的,但無論是生活多麼愁苦,楊絳從沒有要把錢鍾書從書堆里拉出來,愛一個書呆子,就要愛讓呆子在書堆裏呆着。道理是簡單的道理,有幾人參透,參透的那幾個人是否又做到了呢?

大家之所以成為了大家,就是無論多紛擾的事情在那裏都很簡單,簡單得如孩子,簡單得如白紙,簡單得每個人都會認為很複雜。有初心,堅持初心就好。任風雨飄搖,你自不動就好。

讀完我們仨,就一直覺得楊絳是錢鍾書後面的錢鍾書

《我們仨》讀後感12

讀完這本書,自己從楊絳老人一家三口的故事裏面感受到幾個字:愛,幸福,簡單。仔細品味,自己覺得這是每一個想要幸福之人的法寶,如何才能幸福呢?夫妻之間也好,父母與兒女之間也罷。其實,楊絳老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告訴了我們,簡單幸福,簡單愛。整本書沒有寫他們仨有什麼偉大的創舉,也沒有把生活寫的跌宕起伏,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然而他們的幸福卻是讓所有的人都為之動容的,讓人嚮往的。當然他們的成就足以讓世人為之敬佩!

自己讀書一直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讀書-----得到自己喜歡的觀點或者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讓自己過的更好。這本書讓我重新思索我的家庭,20xx年到洛陽上大學,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到大城市,第一次説普通話……由於沒坐過火車並不知道火車上有廁所,結果憋尿13個小時…,不幸的是就在上大學後的一個多月父親去世。20xx年把媽媽、弟弟接到洛陽,那個時候我上大二,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娘仨在洛陽這個城市開始了屬於我們仨的生活。我們仨剛開始在洛陽生活期間我曾經恐懼、彷徨、不知所措,因為上學的同時還要照顧媽媽與弟弟,那個時候每每面臨困難,自己總是很無助,有時甚至覺得生不如死,想以死去逃避現實……讀完楊絳老人一家三口的遭遇,一家三口的幸福,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內心的強大。那就是無論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不管遭遇什麼樣的.不幸,只要心中有愛,用愛去面對一切,那麼人終將是幸福的。用愛解決家庭瑣事,用愛共同面臨艱難困苦。我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自己都能想起《我們仨》,都能用楊絳老人給予的愛的真諦去面對一切。

其實,我們讀書會的大部分人都是做公司或者公司的管理人員,我們要面對很多的"我們仨",往上跟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我們仨,往下跟我們的兒子或者女兒組成自己小家庭的我們仨,同樣的,向外與我們的朋友組成閨蜜或者鐵哥們的我們仨,還有我們公司裏與創業夥伴組成的我們仨,甚至更多。我們每天可能都要面臨這些不同的我們仨,那麼,我們的人生也是由我們與不同的我們仨之間的生活與故事組成的。我們的生活要幸福,就要處理好各種我們仨的關係,如何去處理才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我個人認為多讀《我們仨》,簡單幸福,簡單愛。用自己內心深處那份真愛去面對每一個我們仨,用楊絳老人喜歡的一句話來説: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面對不同的我們仨,用真愛多付出,少索取,只愛不爭,定能幸福。

還有一個多月我的寶寶就要出生了,我的小家也將要開始我們仨的生活,感謝讀書會能在這個時機讓我讀到此書,讓我知道如何面臨即將開始的我們仨的幸福生活!

《我們仨》讀後感13

一間陋室,一堆書書籍,一份真情,一輩子,他們三個人相知相守。——題記

一個温馨的家庭,一段綿遠久長的回憶,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楊絳一個人思念他們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楊絳的《我們仨》,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楊絳在垂垂暮年,記下這些珍貴的回憶,幸福的點滴,懷念她一生中最愛的人。他們仨從開始的陌路人,到錢鍾書和楊絳的相識相知,再到小生命錢媛的誕生與成長,一個家庭,兩代學子間的依偎與温暖,苦難與別離,愛與憂,都化作他們畢生至愛的方塊字,落到了紙面上。

鍾書、楊絳、圓圓組成了他們家裏的“吉祥三寶”,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愛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圍使他們仨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創造出各自的成績。他們仨的愛都在“石子,這是愛的表達樸實卻又值得回憶。感情真摯與否,行動比語言更重要。”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關懷備至,體貼有加。

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古道驛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拉成一段萬里長夢。家在哪裏?在曾經的夢裏。真是人生如夢!

親情源於血緣,血緣凝就親情。人世間,依賴血緣的紐帶,常常演繹出一個個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親情故事。生活裏,親情把我們緊緊包圍,不管發生什麼,都有家人在身邊,我們在這在這濃濃的親情裏,融化,融化。有親情,我們才有抗擊生活風雨的勇氣;有親情,我們才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着;有親情,才有相知相守的默契,才能彈奏出那温馨的樂章。讓我們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人間沒有永遠,正如人間的愛情不會是王子和公主永遠幸福的生話在一起。他們仨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楊絳把一家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次相聚。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回眸處,燈火闌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靜默……願楊絳能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他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找到他們温馨的家!

《我們仨》讀後感14

今天讀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愉悦的心情變得稍微沉重,結局讓讀者遺憾頗多:“1997年早春錢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三個人從此就失散。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時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就這樣飄散了。留下楊絳一個人思念他們仨。是的,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愁。

細讀此書,頓時被楊絳先生優美文靜的文字吸引,彷彿一位老人在耳邊給我講着一個温馨的童話故事,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娓娓道來,面對別人的陷害,看不到一絲恨意,從來都是泰然處之。故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故事採用倒敍的寫作手法,夢境的開頭,夢中尋覓鍾書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接着寫古驛道上的相聚和相失。最後以順敍的手法寫她與鍾書的結婚,留學,英國生女,回國,顛沛流離,走出牛棚,女兒工作,最後的'離散。離散時楊絳這樣描寫自己的心情“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心裏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一手壓在上面護着,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一家人守望相助的回憶成為楊絳晚年生活的支持。

讀完此書最大的感受是:楊絳是為好妻子,是個好媽媽。她在英國留學期間生活上對鍾書無微不至的照顧,學習上與鍾書共進退,有生活上的“探險”,心靈上的交流。鍾書能成為大學者兼小説家,離不開楊絳背後默默的支持。楊絳能理清生活和工作,生活上關注丈夫和女兒,工作上不忘翻譯《唐·吉歌德》。實現了愛情事業雙豐收。

生活中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尋常的下館子都能找到與眾不同。“吃館子不僅僅吃飯菜,還有一項別人所想不到的娛樂。鍾書是近視眼。但耳朵特聰。阿瑗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在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聽到的只是他們一言半語,也不經心。鍾書和阿瑗都能聽到全文。我就從他們連續的評論裏,邊聽邊看眼前的戲或故事”

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裏翻滾的笑浪。

經典詞組:

雜樹叢生,野草滋蔓。

緊抿着嘴,眼睛裏還禽着些淚,臉上有一道淚痕。

潦草塞責

尸位素餐,於心不安。

束脩(xiū)

理所當然,勢所必然

聲音很微弱,苦着臉,斷斷續續地訴苦

這時他忽把緊閉的嘴拉成一條直線,扯出一絲淘氣的笑,怪有意思地看着我説

《我們仨》讀後感15

親情、愛情和友情,你會認為哪種情誼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呢?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吧。歷經人生各種苦難,回頭看只有親人仍在側的人,可能會認為親情是可貴的;處於戀愛甜蜜期的情侶會認為兩個人相愛是難得的,可能覺得愛情更重要;在職場上、社會上打拼的人,需要朋友和各種人脈,這時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友情。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種假設之外,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會認為親情在三者中是居於首位的,小編就是其中一個。

提到親情,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本書是值得去看一看的,這本書也是我最喜歡的,書中語言平實樸素,字裏行間都流露着滿滿的親情,發人深思,給人啟迪。

《我們仨》這本書分三個部分講述了楊絳、錢鍾書和他們的女兒錢璦一家三口的`故事。

第一部分以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體驗;第二部分是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同樣以夢幻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情感;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語言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88年女兒與丈夫相繼過世,這個平凡的小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本書中我感觸較深的三句話是:一、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我們仨最終只剩下我一個,哪怕生活條件變好了,也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楊絳先生筆下的是悽美的思念,種種的回憶。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最後變成一個人的思念和回憶,多花時間陪陪父母,別看父母平時很堅強,他們也有很多需要你的時候,他們陪你長大,也希望你能陪他們變老,只願時光對他們温柔以待。

記得有一次媽媽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是爸爸陪媽媽去的,他們早早就出了門,從他們出門的那一刻,我的心就一直懸着、慌着,就怕出點什麼事。

中午爸媽回來吃飯,我表現得小心翼翼,問了下情況,説下午才能拿到檢查結果,我的心繼續懸着,後來知道媽媽第二天一早要做一個小手術。

媽媽早上八點的手術,手術前被抽了幾管血,我很心疼,後來媽媽進了手術室,我一下子慌了,整個人緊張起來,坐立不安的。當時就是覺得好害怕,那種怕就是源於內心深處的。好在最後手術成功,媽媽被護士用輪椅推着出來,媽媽的表情看上去很是難受。

我想要爸媽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也希望自己多抽時間陪他們説説話、嘮嘮嗑,不管做什麼,陪在他們身邊就好,珍惜每一次與他們的相聚,同樣也可以用文字或照片記錄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親人,就看一看《我們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