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15篇

觀後感2.25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仨》讀後感15篇

《我們仨》讀後感1

近日,工作不忙,於是拿起才到的《我們仨》看了起來。

這書不厚,不算附錄,共165頁。封面是淺褐色的格紋紙,書名是深褐色的字體,一眼看去,內心頓時平靜了許多。

作者楊絳,是錢鍾書的愛人,被其譽為“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這位見證了中國一個多世紀變遷的奇女子,卻在晚年受到重創,接連失去愛女和丈夫。但楊絳老人強忍悲痛,整理丈夫生前的手稿,並在92歲高齡時提筆完成女兒未寫完的作品《我們仨》。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由夢引發,虛實結合,寫了女兒和丈夫相繼生病離世,第三部分是作者回憶三人相處的生活點滴,文筆樸實,字裏行間是對親人滿滿的懷念,又透出淡淡的哀傷。看到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的快結尾處,眼淚沒有斷過,想盡力忍住,還是從眼角溢出。我悲懂事辛勤的錢瑗全身病痛,我哀才華橫溢的錢鍾書纏綿病榻,我更傷強打精神,奔波於兩人之間的楊絳,心中苦楚無處説!

第三部分錢氏夫婦出國留學,是他們美好生活的開始,出門散步探險,博覽圖書館的藏書,嘗試做中國美食。女兒的'出生,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戰火四起之際,毅然回國,那時的生活雖苦,卻有繼續前進的方向。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生活變動的2位老人,不離不棄堅守彼此。錢鍾書和楊絳是眾多恩愛夫妻的典範,楊絳的一句“不要緊”就讓慌亂的他安心不已。就這樣,你需要時,我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你老去,我陪你雙鬢染霜。你走後,我完成你未了的心願,相濡以沫,平淡相守是他們的真實的寫照。

楊絳,優雅的老去,飽經風霜的你在20xx年與世長辭,終於去見你心愛的丈夫和女兒了。

我猜在生命的最後那刻,她嘴角或許含笑,心想着“我們仨,又在一起了,真好。”

《我們仨》讀後感2

前兩天看了楊絳的《我們仨》。若干年前曾看過這本書,但當時沒有這個興致。後來讀了《傅雷家書》,對那個時代的文人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剛好看見這本書,就囫圇吞棗地把書讀完了。

記得傅雷曾在家書中跟傅聰談起翻譯,提到楊絳和楊必姐妹二人的文筆和文風,當時曾想有機會一定要找來他們三人的譯本好好讀讀。可惜一直沒有時間。

這本《我們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楊絳對家人的思念和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憂傷卻在字裏行間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摘錄:

三星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説: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天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三是不尋常的遇合。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們仨》讀後感3

暑假時妹妹將她從學校帶回來的東西一股腦倒在了牀上,像個賣雜貨的,我就躺在這“一堆”的旁邊,隨手拿到了一本書,恰巧是他們暑假必讀課外美文,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打開看了看卻愈發上癮,楊絳先生的文字平淡卻包含深情。《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我們仨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楊絳的作品就像她的為人一樣謙遜樸實。在楊絳的作品中,他們一家確實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書中所説‘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生活總不如人意,後一部分變成了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個先後痛失愛女和愛人的老人,在其最後的年月中孤單前行,並終於將這個温馨又歷經挫折的家庭用樸實的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

全文沒有大起大落,看完又不禁讓人扼腕歎息。在最真實的情感面前,我們總是會被輕易征服。於我而言,生活中健康、平淡的相處就是難能可貴的幸福。每個人都是匆匆來匆匆去,短短几十年,相遇千人,相識百人,相知數人,相愛一人。珍惜眼下,珍惜相處的日子才能守住心中的小幸福,因為有的人一旦離去,真真就是後會無期。

《我們仨》讀後感4

情真意切的都是好書。

前段時間在跟朋友討論説唱歌感情重要還是技巧重要?同理,文章的情與採哪個更重要?

朋友想了一陣對我説,技巧更重要,至少能聽得下去不算噪音。我説一定是感情最重要,文與樂終歸是因感情而生。

此書泛泛記錄全是家常之事,事很小,語言也很樸實,每個人都能寫,但是每個人都寫不出來。這是一種難得的動容。且所有的家長裏短都帶有一種悲涼的色彩,都是時代剪影。這又是一種深遠的意義。

而先生最厲害的是在那樣的'環境裏,手筆頭永遠有一種幽默。這讓我想起前幾天看的《芳華》,不同的是後者黑色幽默前者幽默中有很多温情。

不知在哪裏看過,先生論鍾書他倆的關係,是家人、朋友和情人。家人的患難與共,朋友的惺惺相惜,情人的濃情蜜意,這本書裏體現的淋漓盡致。真是世間最令人羨慕的關係。

家庭環境真的很重要,正直的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造就錢瑗這樣優秀的人。在不自由的環境裏儘可能給孩子最多的自由,讓她盡情成長,本身的模樣加言傳身教,一定會是最好的樣子。

看這本書的時候家中有人去世,內心總是有種對生離死別的無奈之感,很不符合23歲的年齡。朴樹説我們這一代還沒長大就在老去,估計就是這意思。而書的前幾章就講述了三人分散,讓從小經歷很多告別的我深有感觸,人世間不過就是一場場離散重逢,在這裏分開,在那裏重聚,不必太過擔憂,不用太過憂愁。

《我們仨》讀後感5

一間陋室,一堆書書籍,一份真情,一輩子,他們三個人相知相守。——題記

一個温馨的家庭,一段綿遠久長的回憶,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楊絳一個人思他們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楊絳的《我們仨》,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一陣陣幽香。楊絳在垂垂暮年,記下這些珍貴的回幸福的點滴,懷念她一生中最愛的人。他們仨從開始的陌路人,到錢鍾書和楊絳的相識相知,再到小生命錢媛的誕生與成長一個家庭,兩代學子間的依偎與温暖,苦難與別離,愛與憂,都化作他們畢生至愛的方塊字,落到了紙面上。

鍾書、楊絳、圓圓組成了他們家裏的“吉祥三寶”,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愛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圍使他們仨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創造出各自的成績。他們仨的愛都在“石子,這是愛的表達樸實卻又值得回憶。感情真摯與否,行動比語言更重要。”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世間彩雲易散琉璃脆”錢老生病了,好物不堅牢,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拉了人生邊緣。古道驛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成一段萬里長夢。家在哪裏?在曾經的`夢裏。真是人生如夢!

親情源於血緣,血緣凝就親情。人間依賴血緣的紐帶,常常演繹出一個個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親情故事。

回眸處,燈火闌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靜默....願楊絳能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他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找到他們温馨的家!

《我們仨》讀後感6

倒一杯清茶,開始讀這本書

楊絳先生從在英國和錢先生開始回憶起,一個家兩個人,慢慢磨合着生活,好在兩個人合得來,有着相同的愛好,後來有了女兒錢媛,三個人互相在塵世裏攙扶着過活。

生活不易,那些濃墨重彩的歲月在楊絳先生筆下也能晃晃悠悠地過去了,沒有細緻入微的寫實,也沒有刻意誇大的艱苦歲月,寥寥幾筆,勾勒事情的大致面貌,少了許多驚心動魄,多了些質樸平淡,我沒有那個年代,也沒辦法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從細枝末節也能體會到當時的生活,只是覺得他們在一起就是件頂幸福的事情。

音樂,書籍,天真總是我們渴求的東西。無論經歷了怎樣的動亂,他們三個人總在學習,在讀書,像毛姆説的那樣,把書籍當做避難所,在兵荒馬亂的日子也能讓心守一處安寧。在看到最後附錄錢媛寫給父母親的信時我看到她畫的大頭像,在我看來幼稚的筆跡,像小孩子一樣,在信裏和媽媽講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我覺得很是觸動,六十幾歲一如孩童,難能可貴。

物質生活發展的.速度早已超過我們的精神財富的積累速度,難免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就像狄更斯説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經歷幾件不好的事情就開始懷疑人生,由於幾個評論開始拒絕相信人心,這是我自己的寫照。現在想來,着實可笑,就像我沒有到過遠方,就不相信會有天堂。

這本書文筆説不上多好,更像是偶然碰到的老婦人給你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和你一起飲茶時絮絮叨叨地給你講的家事,裏面關於家的記憶裏總是讓人温情四溢,明明質樸平淡,但讀到最後一句“世間好物不堅勞,彩雲易逝琉璃脆”就濕了眼眶。

《我們仨》讀後感7

人生的主題是孤獨,能有這樣的人攜手才是應該心懷感恩,而不是遺憾已經走散。

幾周前和別人談起有關處對象的種種,我又突然靈感爆發,説兩個人不應該太依賴,也不應該因為有了對象就變得很宅,否則一旦出現變動體系就會造成巨大的不穩定。這段話的靈感來自於最近開庭的一起謀殺案(兇手和他老婆都是很宅只一起打遊戲看電影的'人),兩個人活成了兩座毗鄰的孤島,當其中一座有所遠離,另一座也變得動盪不安了。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造成很不良的社會 動盪。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兩個人都不是孤島,一座的遠離就能不影響另一座嗎?不會的。讀讀三毛的《撒哈拉》,再讀一下《萬水千山走遍》,你就知道,一樣的風景,一樣很多的朋友,可是有的人變了,心情就再也不能一樣了。

不過看了《我們仨》這本書,突然覺得可以為之前被我否定的宅辯護一下。作者説的那種吃飯時間太長耽誤自己看書的心態我超級能理解。而他們都宅,也沒因為生活的種種考驗就出現什麼動盪。當然了,也許我應該説,宅着,也有有趣的宅和無聊的宅。有趣的宅就不會有問題呢。我向往的打怪升級的愛情,多半也是一種不會有太大問題的宅啦。

有關動盪,有關離開與離別,這裏有個悖論——一個人孤獨久了就會適應,但是偶爾也會幻想生命中能有個長久的陪伴。當你有了陪伴,覺得一切都settledown了,出現了有的變動,你可能又被會打入那個黑暗的孤獨深淵,可是你卻覺得不能泰然處之了。是應該期盼本來就不曾擁有任何東西,還是慶幸至少曾經擁有?楊絳告訴我是後者。

《我們仨》讀後感8

讀楊絳《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我被作者真摯的情感所感動。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歷歷在目。他們三人作為高等知識分子,有着悲天憫人的情懷,有着正常人的生活與喜怒哀樂。中國知識分子“不忮不求”與世無爭孜孜以求的嚴謹治學精神在他們身上體現的很濃厚。

錢鍾書是我最鍾愛最尊敬的大知識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買下來了,有空的.時候就讀一讀。雖然有些讀起來比較費事,但我還是很樂意去翻一翻的。記得當時的《管錐篇》是我30歲生日時,我讓妻子給我買的禮物,至今還在書架上整齊的碼放着。我很驚詫於他讀書的廣博與駁雜,中外知識與思想在他那裏互通有無,信手拈來,全無絲毫的彆扭與不適。以後,凡是有關錢鍾書的傳記、逸事我都愛看,並且做了很多筆記。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樣讀書、治學的。我的書架上還有《錢鍾書與西學》、《錢鍾書傳》等。因為喜歡錢老,自然“愛屋及烏”:喜歡他的夫人楊絳的作品。

楊絳老先生懷着深深的眷戀,回味着他們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們仨》裏,作者説:“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齊,相守在一齊,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十分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此刻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還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相聚。”其誠摯真切的情感及其單純樸素與世無爭的書香生活令人感動和豔羨。

《我們仨》讀後感9

通過《圍城》,錢鍾書成為我最為喜歡的作家之一。其實作家這個稱呼放在錢鍾書身上顯得太沒有分量。由於他的原因,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講述錢鍾書一家三口的故事。這本書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給你講述一個普通、温情的故事一樣,用毫不華麗的語言娓娓道來。就是這本書,讓我喜歡上楊絳和錢鍾書夫婦。

錢鍾書夫婦的婚姻被一直都被視為美好婚姻的典範和楷模。錢鍾書先生對楊絳女士有這樣一段評價,後來被視為理想婚姻的典範:

1、在遇到她之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的事情。

2、和她在一起這麼多年,從未後悔過作她的妻子。

3、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

什麼樣的女人才能如此完美,什麼樣的婚姻才能如此琴瑟和諧,讓我用瘦狐狸的理論分析分析。

1、錢鍾書、楊絳夫婦人生觀、價值觀高度一致

楊絳説:“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夫婦二者懂得英、法、意等多國語言,翻譯眾多文學著作,他們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只求得安心、專心的做做學問。在人生觀、價值觀上高度一致。他們是同一類型的人,他們想成為同一類型的人。

2、兩人互相包容對方

在生活中,兩個人互相包容對方。錢鍾書是一個學問上的巨人,生活上的侏儒。

楊絳懷孕住院那段時間,錢鍾書只能一個人過日子。他每次到產院探望的時候,經常苦着臉和楊絳説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把枱燈打翻了,也束手無策,書裏面還有一段説1972年的(錢鍾書當時應該62歲左右)是錢鍾書生平第一次劃火柴。不知道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像楊絳那樣如此包容這樣一個人?

《我們仨》讀後感10

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我們仨》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書,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只是生活瑣事,卻能讓人觸動。

楊絳先生,錢鍾書先生,錢瑗女士是一個真正的“我們仨”,少一個人都無法組成這個詞。他們像又不像,不像又像。

楊絳先生是一個真正的“大女人”,卻又能有小女人的似水柔情。她和錢鍾書之間的愛情真的讓人羨慕,又是知己,又是愛人。有個能懂你的人真的.難得,有個值得你懂的人更難得,而最難得的,是你和你的愛人都有着有趣的靈魂。

錢瑗女士承包了我的淚點,可能與作者的懷念有關。遺憾總是最讓人念念不忘的,因此對錢瑗女士着墨很多。錢瑗女士去世比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都要早,去世前還深受病痛折磨,作為一個母親心痛時難免的。錢瑗女士真的是一個好女兒,這點我覺得自己很羞愧,不管在什麼方面都是。錢瑗女士是錢鍾書先生夫婦的驕傲,她學術研究頗有建樹,為人善良深受愛戴,對待父母也是愛意至深,翻看最後的目錄,畫着一個個可愛的簡筆畫,深深覺得,錢瑗女士真的是一個很可愛的人。

錢鍾書先生就像一個大男孩,像書中錢瑗女士所説: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覺得錢鍾書先生真是個妙人,博覽羣書卻又有一顆童心,有着極有趣的靈魂。

《我們仨》讀後感11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相信很多人對《圍城》還記憶猶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錢鍾書和楊絳這對伉儷情深的佳人,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楊絳暮年的經典著作《我們仨》,相信很多人閲讀時都會如我一般濕潤了眼眶……

《我們仨》用敍述的方式講着一家三口快樂而簡單的生活,用最樸實的話語給我們講着Pop,Mom和圓○的故事。故事從一個走失的夢境開篇,寫着古道驛站的.離別,寫到最後一家三口天人永隔,真正的走失了。講述了錢鍾書晚年一千多天的住院就醫期間楊絳在身邊陪伴的點滴,講述了女兒離世後一位母親錐心的痛,講述了楊絳晚年期間一個人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

錢鍾書、楊絳這對夫妻是一對愛國的文化人,從來都是淡薄名利,他們的女兒圓○出生在英國確毅然放棄了英國國籍,跟隨父母回國生活,看似大義凌然的一家人在《我們仨》這本書中確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它呈現給我們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三口之家,夫妻的愛情,父女、母女的親情,以及“家人”走失後的種種掛念。

《我們仨》的初稿並非出自楊絳,而是圓O,附錄中不少圓O的手稿,然而我想,最後成書多半也是妻子想在書中與自己的丈夫和女兒再次團聚,所以她在書中寫到“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們必須感謝楊絳先生在自己92歲時帶給我們這樣一部作品,我們還應該感謝《我們仨》,讓我們看了之後更加覺得平凡生活的幸福和可貴,我們更應該感謝Pop,Mom和圓O讓我們在他們的故事裏看見自己的影子。

《我們仨》讀後感12

從一個夢開始,廝守半生的另一半突然走散了,焦急地找尋。轉側半夜,得到老伴的安慰:那是老人的夢。又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里的夢。古驛道上,“我們仨”聚少離多,現實與夢幻交錯,相失的是人,相系的卻是情。

我相信,那正是一位歷經風霜、穿越雲雨的老人,孤獨惆悵的.靈魂。夢之後的那些她的故事、她家的故事,娓娓道來,含蓄節制得幾乎沒有情緒的漣漪,然而聞者不禁動容,因為那深摯刻骨的親情和難以言表的憂傷就在字裏行間遊蕩,時不時撞入讀者的胸膛,瀰漫、迴響。

“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讀到這句時,我禁不住落淚。終於,我也到了這樣一個年紀,真正過了不識愁滋味的年紀。終於,我也有了自己切膚的生活體會,不再只是讀書後的多愁善感。

一輩子很短,名人百年也不過薄紙百頁,即便再著名、再睿智也一樣歷經生活的磨礪,面對親人的遠去,還要尋找生命的歸途。更何況我們?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掩卷,惆悵、悲傷……

《我們仨》讀後感13

轉眼在中山這個城市已經生活半年多了,越發喜歡中山這個城市。

就讀書而言,中山的圖書館就比北京便利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無需押金,刷身份證即可(國家圖書館和朝陽區圖書館的押金合計1000多,還沒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證機子自動吐出一個讀者證,選好的書放在指定位置,自動全部借閲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確定自己借閲成功沒,哈哈。

市民選書,政府買單”,不錯吧,幾乎你想讀的書都可以在圖書館裏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給政府發書單啊,哈哈。

最近借閲的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讀書之前對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經典語錄多有耳聞,只覺得是距離自己遙遠的名人而已。讀完之後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實、簡單、真實、樸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邊的一個賢良的妻子、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個有趣的爸爸,讓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啟發。

最喜歡他們仨“小石子”的`習慣: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爾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陪伴女兒成長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小石子”,可惜我這個母親太懶了,總是有各種藉口忘記記下,過一段時間又忘記了。讀完此書,熬夜寫此文,那個小可愛不停地在身邊搗亂,那就先寫到這裏吧,晚安啦!

《我們仨》讀後感14

第一次讀楊絳女士《我們仨》這本書應該是在06年或07年間,那時候還年輕吧,只是為那份真情而感動過。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正是這個樸素的家庭讓我看到了一家三口不平凡的追求,面對災難時的平靜,面對榮譽時的低調,面對苦難時的淡然,相知相守,相濡以沫。

隨着年齡的增長,當我再次打開這本書時,從翻看目錄起便開始了感動: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一個92歲高齡的`老人,一個先失愛女後失愛人的女人,我在想,當楊絳女士寫下目錄的那一刻,承受的是怎樣的一種心境?

年輕時我讀不懂第二部分,第二次翻閲,因為經歷,深深體會到了楊絳女士當時有着怎樣的情感,一句“我有沒有説明天見呢”道出了她內心翻滾的辛酸,然而,再沒有明天了,錢瑗走了,鍾書先生走了,就這樣“我們仨失散了”。

“我們仨失散了”,我為楊絳女士心痛不已!雖然書中沒有多少淒涼的詞句,但我讀着卻倍感淒涼,這也許跟我父母相繼過世和多愁善感的性格有關吧。

天上人間,陰陽殊途,卻難斷摯情。這個老人用文字無聲的記錄着她對愛人和愛女的思念。

含着淚花掩上書,感慨由然而生,那份無法表達的愛,無人訴説的情,迴盪在心裏很久很久……

回眸處,燈火闌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願楊絳女士能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他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在另一個世界找到他們曾經温馨的家!

《我們仨》讀後感15

《我們仨》楊絳以母性的慈愛訴説一生對女兒的牽掛,向讀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誠、平和、樂觀、向上的家庭氛圍,文字皆從肺腑流出,行文用筆皆由情牽掛,讀到感人之處,不無熱淚盈眶使我們看到生命的可貴,親情的相惜與呵護,全篇充滿人性美的光輝。

首先,從楊絳的人生觀來看,勤奮與樂觀是他們生活的`基調,楊絳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個人的努力,她説:“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是我們的樂趣”年輕時在英國,她和錢鍾書勤奮讀書,比賽誰讀的書多,圖書館是他們經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識,格物致知,追求知識成了生活習慣,勇於探索新的知識領域,包括在生活細節上,比如:探路、學習、做飯、 散步遊玩等都充滿樂趣,楊絳在書中説:“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難,鍾書和我一起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就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是不尋常的遇合”他們相處,既有各不相擾的專心讀書,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橫生的“撿石子”(把不在一起時的趣聞樂事記錄給對方分享)遊戲,一家三口經歷坎坷與磨難,卻因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擔從而創造樂趣與甜潤。由此可以看出,楊絳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親、相愛是多麼的令人敬重與羨慕。

標籤:讀後感 我們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