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精選13篇)

讀後感1.67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精選13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真誠待人,認真做事”寥寥八字,便是傅雷夫婦對傅聰教導的根本。在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傅雷夫婦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談藝術感受,談日常瑣事,發自肺腑的關心匯成了一句句教導,而句句教導匯成了封封家書,從而成就了《傅雷家書》這本永恆的經典。

“今天睡午覺,剛剛朦朧閤眼,又是心驚肉跳地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年來沒嚐到了,胸口抽痛,胃裏難過,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驗。今兒一天好像大病之後,一點勁都沒得。”當兒子遠走異國他鄉,做父母的自是免不了傷感。讀到這段話時,那六十多年前月台送別的場景彷彿就在我眼前。雙親眼裏掩不掉的離別愁緒,兒子心中藏不住的雄心壯志,隨着月光的流瀉蔓延開來。可憐天下父母心!

“以演奏而言,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又是一段讓人感觸頗多的文字,這是父母為孩子取得成就發自肺腑的高興,也是衷心的鼓勵。很多父母不懂得鼓勵孩子,在孩子做錯事時又打又罵,在孩子取得成就時卻一帶而過,長此以往,孩子便會失去對成功的期待與渴望,很容易走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不得不説,傅聰真是有一雙好父母。

最讓我記憶尤深的.是,傅雷要求孩子對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定要心懷感恩,時常對別人表示問候,不能因為工作忙為藉口,就不和別人聯絡交流。是啊!人家幫助了你,你可不應該感激?如果不和別人保持聯繫,在那一面看來,你豈不是一去便杳無音訊的白眼狼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常懷感恩之心,將別人的幫助牢記心底。

“真誠待人,認真做事”的生活準則成就了傅聰這樣的天縱之才,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應將這八個字鐫進腦海,時刻提醒自己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很多時候,一本書都有其最佳的閲讀年齡。雖然很多年輕人的評論普遍都很負面,可對於我這樣一個走完半輩子的人來説,《傅雷家書》所帶來的百感交集,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説得清的。

這原本就是家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在當時的條件下,書信是最普遍的交流信息的方式。作為父母,既然不能常常見着孩子,那深切的牽掛和思念,恨不得在紙上全數傾吐,所寫內容自然也不會有任何避諱,家長裏短,叨叨擾擾,想説啥就寫啥,如同孩子就在眼前一般。對子女而言,也是見字如面。

可傅雷畢竟不是一般人。他學識淵博,藝術涵養高深,他熟通西方文化,但更追崇東方文化的精髓,他對於孩子的教育,是身教重於言教。他品性率直,個性剛毅,同時又擁有藝術家的敏感氣質。他身上體現中國文人的清高自傲,卻又平易近人。一個嚴謹,認真,聰慧,高貴,正直,敏感,以精神追求為重的學者與一個愛子情深的父親的完美結合。在其人生後半段,與兒子書信往來的十多年裏,寫下了三百餘封信,單就提筆塗墨,平均每封達數幾千字(後期因眼疾不得不打字),並逐一編號登記,字裏行間承載着一個深沉如山的.愛。

而書信的內容,除去生活瑣事外,首要還是重在道德教育,以"先做人"為第一原則,從瑣事,細節,古語,經典等等談開,無一不體現其良苦用心,孜孜不倦的教誨。此外,在信中還有如此之多的關於東西方文化,藝術,哲學的精彩論述,以及對中國古籍作品的推薦與評論,較為難見且珍貴。父子倆最終性情相近,通過精神交流與共鳴,共同在藝術的世界遨遊,也是令人羨豔。

可歎的是,這段至情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被抹上一道如此濃烈的悲劇色彩,不由扼腕,幾度淚目。一身清白留人間,最好地詮釋了傅雷作為中國文人的節氣與自尊。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夜幕降臨,在一片靜謐的夜色裏,閃現着一團淡淡的亮光,那麼柔和,那麼安詳。

在温暖的燈光下,我們開始了晚餐。母親總是把大家的飯全部盛好,才滿意的坐下來,父親呢,每每是拖着沉重的步伐,緩慢的坐下來默默的開始吃飯。我於是開始母親笑談,偶爾和父親小心的説兩句,在聽到他淡淡的迴應後,便又繼續快樂的講述自己所遇到的開心事。母親會很高興的笑起來,父親似乎不太在意,但我知道他一直在認真地聽我説着。就這樣,我們的生活在一片片笑談中進行着,父親是沉默的,母親是温和的,但他們都是一樣愛着我。

父愛如山,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很少有過高興地逗人發笑的動作。他總是如大山一樣的沉默,如大山一般的堅強。就是在她堅強而又沉默的愛裏,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學會了如何應對考試的失敗、學會了如何面對工作的壓力……還記得,小時候我怕黑,父親就帶我去田野裏散步,在黑糊糊的世界裏,我緊緊抓住父親的手,他鼓勵我説:不怕不怕,看,什麼也沒有啊!於是我不再膽怯。父親用他獨特的愛,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敢向前走。他像一座大山,默默地將我的一切盡收眼底,暗暗為我加油。

母愛似水。母親是我的情感依賴,母親的性格温柔似水,我幾乎很少聽到她與父親爭吵,他對每個人都是那麼和藹,臉上永遠過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我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搬來凳子坐在暖洋洋的庭院,讓母親為我按摩,她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我,在她緩緩的動作中,我感覺有一股清澈的水流在我的身體內遊走,那緩慢的`細流遊走在我的心田,帶走了我心中所有的不快,洗去了我工作上的壓力,讓我靜靜的體驗着母親的愛,深深的感動,細細的回味。母親用它純淨的愛,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充滿自信,永遠保持一顆樂觀純潔的心,用愛和温暖化解黑暗和陰冷,她像一泓清澈的溪流,時刻圍繞在我的身旁,輕輕的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父親和母親用山一般的堅韌和水一般的柔情讓我在成長的路上時刻享受親情,讓我一路走來,不覺孤單,一生回味,感動無限。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子之間的通信,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於普通家信之處。

《傅雷家書》摘編了1954年-1966年傅雷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件。洋洋萬言,字字湧動,閲者無不為傅雷的精神感動。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有對兒子生活的噓問和關心,“貫穿全部家書的'情義,就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看一部家信錄,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們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諦。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悦;沉重的小説,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透過《傅雷家書》我們不難發現,傅雷對兒子傅聰幾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無論兒子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學習的日子,只要兒子不在身邊,他便把給兒子寫信和讀兒子的信當作十分重要的事情。

記得傅雷曾在信中深情地寫到:我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我時時刻刻,隨時給你敲響警鐘,做一面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在演奏姿態方面。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傅雷確實做到了這些。

他不顧工作疲勞和病體的疼痛,不間斷的、事無鉅細地把自己對藝術、人生的`理解寫給兒子,更從兒子的來信中捕捉兒子的喜怒哀樂,體會他對藝術的理解程度,關注他在藝術生活中的心裏歷程。然後,在講自己的感受,反思後的心的,一字一句的寫下來寄給遠方的兒子。他不時地提醒和要求兒子總結演奏中的得失成敗,他説:人越有名,不驕傲別人也會有驕傲之感,這也是常情,故我們自己更要謙和有禮。一個有才人也有另一個危機,就是容易自己為是地鑽牛角尖,所以才氣越高越要提防。你的隨和的脾氣多少得改掉一些……藝術家們特別需要冥思苦想,老在人堆裏,會缺少反省的機會。

當傅聰在國外遇到低潮和挫折時,這個嚴厲的父親又以極其温存體貼的話寫到:這些味道我都嘗過,孩子,耐着性子,消沉的時間無論誰都不時遇到……慢慢你會養成一種心情去對付過去的事,能夠從客觀現實分析前後的因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他還以自身的感情經歷談了戀愛、婚姻與事業的關係,猶如在與知心朋友談心。

這些話語不僅僅給了傅聰激勵與啟發,也給了我很多教導。讓我從中獲得無限靈感,以及對人生哲理的理解。今天,我們讀《傅雷家書》依然很有必要,因為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傅雷都如一面鏡子。在他面前,我們不僅可以學會怎樣做父親,更重要的是,他也教我們首先怎樣做一個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每個在父母膝下長大的孩子,大抵都會有這樣的時光:被父母以或温和或嚴肅的目光望着,一字一句説着他們的人生哲學,並希望我們能認真傾聽、加以温習。

成長的路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受教育,來自長輩、老師、英雄甚至是優秀的同齡人,他們都有各自的智慧,也有着不同的長處。但最為濃烈也最為真切的教導,一定是來源於最親最近的那些人,而我將這些教育,都統稱為愛。將自己的人生思考傳給下一代,其實也是愛的表達式,相對於那些暴躁的、耳提面命和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我更喜歡春風化雨、循循善誘的方式,正如同傅雷一樣,在我看來,他是一位極其優秀且合格的教育家。

寫給傅聰的諸多信件,容納成了我眼前的《傅雷家書》,翻開那些充滿温情的文字,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温和的嚴父,還有在背後默默關切孩子的母親,以及一直在努力追夢的孩子。毫無疑問,傅雷是個可愛的家長,他善於以最温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比如在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一年寫給傅聰的信裏,他對孩子不懂得表達感謝而有些不滿,但卻並沒有任何的批評語句,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率先誇獎他“並非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而後再對他説“沉默很容易招人誤會,以為我們冷漠忘恩”,最終讓我們看到傅家的.教育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傅雷用心經營着自己的家庭,也從未放下作為藝術家的修養,因此他對於傅聰的教育也是如此。他細細告知孩子自己曾如何經營生活,如何約束柴米油鹽上的開支,又認可傅聰在家庭關係上所做出的努力,然後再表達出他的核心思想:即便此生是要滿心追求藝術,“也不能不好好的安排物質生活”。這也符合了傅雷此前所説“先為人”的理念。由此可見,傅雷對孩子的愛和教育,都是始終如一的,他保留着作為父親的關愛之心,也不忘記對孩子的藝術事業加以支持和讚賞,同時更看重孩子對於人生和未來的規劃與安排。見此,我不由想到古趙國觸龍曾説過的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各種教育的表達式,又何嘗不是源於最深沉的愛呢?

讀完《傅雷家書》,我彷彿也看到了一對温和探討的父子,更看到了自己成長路上被父母關愛的種種縮影。讀懂《傅雷家書》,也讀懂了身邊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幾組黑白照片,數不清的來往家書,譜寫着傅雷家的情與意。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着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

傅雷很愛兒子,雖然言語間總是嚴格的苛求,但在嚴肅的面孔下,卻藏着一顆温柔的愛子之心。這絲絲縷縷的愛,不時從嚴肅中流露出來,流淌在字裏行間。在《十月三日》的信中,就有着這樣的摯愛與欣賞,他不會因為兒子才華出眾就放鬆教導,在兒子取得成就時也沒有高興得忘我,而是耐心叮囑兒子再接再厲,教會兒子正確對待得失榮辱。傅雷對兒子的愛,像呵護着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謹慎又温柔,動人心腸。

傅雷也經常和兒子討論文學藝術。在信中,他與兒子討論了李白、杜甫詩的異同,分析了各自的長處、短處,再與蘇軾的詩相比較,不禁感歎文人墨客高深卻無知己。在《三月二十七日夜》中,他提到莫扎特,把莫扎特給人感覺描繪得清晰、明朗,耐人尋味的文字寫盡了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縹緲虛無、温柔嫵媚。傅雷是循循善誘的父親,更是能和孩子的`心靈碰撞、靈魂高度融合的益友。

每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傅雷對兒子的愛是諄諄教導,是吟唱在音樂藝術間的愛。而父親對我的愛,是不曾言説的安靜的愛。他很愛我,也很關心我的學習,但在我們的交流中卻從不提成績。只是,在我煩躁、迷茫、厭倦時,他會久久地陪伴在我身邊,用他的睿智明晰我前方的路,用他的摯愛温暖我疲憊的心。他的聲音,總能使我躁動的情緒平靜,願意用心去思考、去反省,從不安沮喪到振作奮起。我的父親,像一盞黑暗裏的明燈,照亮我腳下的路,陪着我一路向前!陪伴,就是他愛我最好的方式。

傅雷深沉的愛,躍然紙上,信中的每個字都充滿着濃濃的愛意。品讀這深沉的父愛,就像品一杯上好的茶,入口微苦,回味卻是甘甜。一封封的家書,承載着多少的愛與思念,只怕,這張張薄薄的信紙,載不動這跨越大洋的許多的情與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初讀《傅雷家書》我幾乎要再三確認作者,“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説,可是不敢説,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煩惱。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這段話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細膩的情感讓我難以想象是出自那個嚴謹近於殘酷,倔強甚至有些暴躁的學者。

對待兒子,他説:“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而且,他謙虛誠懇地説:“我與兒子的相處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説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以怎樣的一種姿態交往。”孩子經受痛苦時,他説:“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鋭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為孩子包辦,而為孩子這種蜕變的過程而高興,並且鼓勵他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為了指導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習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他説“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面對現在大學生郵給父母的待寄匯款單,沒有其餘的問候,而這位父親告誡兒子寫信就是強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極好的訓練。在如今是多麼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的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書》。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充斥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求,洋溢着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脱俗的氛圍和無窮的回味。

傅雷把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光榮的義務和責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育提升到這種境界,但女的關心愛護,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我的父親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閲歷。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當親朋讚揚我取得的成績時,總不忘誇誇父親這個“大功臣”,而父親滿是溝壑的蒼老的面容上總會現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從何時起,父親開始在我耳邊“嘮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處事。那是,不明事理的我總覺得不勝其煩,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聰有沒有排斥過這種“嘮叨”?不過想來是沒有的。他完整地保存了父親的書信,保存着這筆精神財富。如今,我逐漸讀懂了父親,也逐漸重視父親的諄諄善誘。雖然父親的説教我無法以書信的形式保存下來,但在我心中,那永遠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父親依然忙碌,依然“嘮叨”,依然用期待而嚴厲的目光注視着我。不經意間看見父親頭上有銀光閃過,仔細一看,發現父親頭髮又白了幾根,眼角的皺紋又深了幾分。每當這時,我都想説:“父親,您辛苦了大半輩子,該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終開不了口。

父親,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偉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傳身教下,我會有更大的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長道路。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在這眾多的父母中,有一個父親有些特別——他用一封封家書,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強烈的愛國之情。字裏行間都流露着對兒子的愛與教育。這,就是傅雷。

傅雷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法國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30餘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丹納的《藝術哲學》等,為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傅雷還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這個主要體現在他對兒子的教育中。在他去世的幾十年後,他的家人將他與兒子來往的書信輯錄為《傅雷家書》,收錄了1954年到1966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100多封。這本書信集出版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對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獨特見解。他認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這些家書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對居住海外的長子傅聰,傅雷只能通過書信對其生活和藝術追求進行悉心指導。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為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得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是我與我媽媽一起閲讀的。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和媽媽都受益匪淺。媽媽表示,傅雷的教育方式很特殊,並沒有過多的動作,只是用一封封書信來教導孩子。她還説,從今往後,她會每年寫一封書信給我,會在信中鼓勵我,激勵我,關愛我,像傅雷一樣。

傅雷是偉大的父親,用平凡的家書,造就兒子的成功之路。我也感謝《傅雷家書》出現在我生命中,給予我指導。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瞭解傅雷的育兒理念才明白,兒子傅聰從小受到的是嚴父慈母式的教育,傅雷對子女的要求甚至有些嚴苛,因為小孩子挑食,就不讓他吃飯。直到傅聰出國後,傅雷才反思到當年的教育方式不盡合理。其實對於初為父母的他們,特別是很多獨生子女的父母,教育也是貫穿他們人生始終的陌生探索。從教育理念、培養方式,到如何與子女相處,他們也是在不停的摸爬滾打中慢慢領悟。現在我們非常強調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我無比認同。但我覺得,原生家庭的理念,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有效途徑,但對個人評價及後來的人格建設,更多還是自我認知和意識的覺醒。過於強調"子不教父之過",是對父母付出的無形抹殺,以及對自我成長的推卸責任。特別是父母改變和改進的時候,作為子女,你是不是也給予了正面的迴應和改變?

家書中另一種重要的情感,就是父母對於人生經驗的傳遞,這既包括學術性的專業知識,也包括人生旅途的哲思與感悟。大多時候人都有分享的慾望和衝動,特別是在情緒起伏以及有所得失的.時候。喜歡和朋友聊天其實就是這樣一種體現,只不過因為年兩相仿,感受相近,個體間更容易接納和共鳴。對於父母,本着"要把所有我走過的彎路都給子女指出來"的心態,很多時候他們更加忍不住傾囊相授。這種超前的經驗和感受,在個人意識覺醒的特殊時期(例如青春期),就會變得更加難以接受。所以,父母的教育一方面要用對方式,另一方面要看準時機。現在我再讀起六十多年前傅雷寫給兒子的諄諄告誡,只覺得無限貼合當下我的所有境遇。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簡直是普世有效的真理。

大概從國小時候開始,媽媽就保留了給我寫信的習慣。那些暗淡無光的時候,成績滿滿的日子,都有媽媽的信,或鼓勵,或督促,或提醒,或建議,在不算特別直白表達感情的背景下,給了我很多直抵內心的觸動。長大以後確實不常寫信了,但和媽媽保持良好的溝通,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我的教育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那些伴隨我少年求學時代的信,在委屈難過、消沉低落的日子裏,是春風化雨的温柔,也是破冰前行的利器。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的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之書。這部家書中有宏觀上一個父親對孩子人生成長經歷上的指導,亦有不勞其累,不厭其煩的細微關懷,很多封信中都十分直接地表露父母對遠在國外的孩子的思念,也有傅雷夫婦作為過來人對對這兩個孩子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

傅雷讓兒子在朋友生病時一定要寫一封信過去,不一定要長,但總要有些精神上的慰藉。同時傅雷也説:“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

這表現傅雷在交友方面,最看重的就是不馬虎,這在我看來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重情義。人生在世,有幸福的家庭很重要,但擁有幾個摯友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摯友,是需要以關懷和幫助來打磨情感的基石的,所以傅雷教導兒子,在對待朋友這件事上,絕不能馬虎。

還有就是人際交往方面的禮儀,傅雷也極為重視,因為在國外,一個人的禮儀不僅僅代表他個人,而是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形象面貌。

傅雷在信中也曾談及,傅聰習慣手插兜,他認為這是對人的一種不尊重,對待長輩及客氣的人手垂直,人立正。我認為這種規矩變成了習慣,對人一輩子都有好處。

給別人留下的印象也會很好。傅雷培養傅聰,不僅僅是在學識及音樂上給予其環境與教導,更是在為人處世及交往禮儀方面煞費苦心,想必一個人有良好教育的體現,不僅僅是在學識方面,更是這個人的品德優良才會叫人刮目相看。

不得不説,傅雷與傅聰在信中最多談及的就是傅聰的音樂方面的發展了,傅雷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感知藝術,把傅聰送到國外學習。

信中傅聰也告訴父母很多關於自己對音樂的感知程度以及自己演出和比賽的情況。

傅雷的教子之道中,是很重視對兒子藝術方面的培養與發展的,因為人生因為藝術也可以得到境界上的昇華,這也是傅雷教子的最終目的,做一個無愧於國家社會的人,這也是人生意義。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能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能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説: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能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能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説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能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能説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裏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着擔心讀者。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