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設計1.12W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斑白、搪瓷、嚴厲、收斂、疙瘩、粗糙、抽噎、紅鏽、宿營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熱氣騰騰、無邊無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閲讀,簡要地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鈎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主要人物

1、出示長征系列圖片,思考:這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事情?長征,當我們感歎紅軍創造的這一奇蹟時,也應該去看看這偉大奇蹟背後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讓我們來認識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出示課文中對老班長的描寫:他,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2、這是屬於哪一種描寫方法?這描寫的是誰?明確:外貌描寫大家親切的稱呼他為“老班長”。他是一位普通的紅軍戰士,也是一位挽救了3位年輕戰士生命的英雄。

3、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英雄人物,齊讀課題(板書),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故事主角是老班長,那又為何以魚鈎作題?魚鈎又怎麼會是金色的呢?

4、回顧自主學習的方法:文章讀薄、重點讀厚、主題讀透

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將文本讀薄

1、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藉助六要素簡要説説故事的主要內容。

2、在我們解開魚鈎與老班長之間的謎底之前,先來將這些詞語讀準確:顴骨、兩鬢、斑白、搪瓷、嚴厲、收斂、疙瘩、粗糙、抽噎、紅鏽、宿營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熱氣騰騰、無邊無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3、交流課文各要素,並將六要素連起來。概括就是去煩就簡,這是略讀課文重要的學習方法。我們大家一起把它們連成一句話,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總結:1935年秋,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好三個紅軍傷員,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自己卻犧牲了。

三、以老班長的外貌為主線,將重點讀厚。

(一)抓住老班長的外貌變化,體會老班長的形象

1、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老班長外貌的語句,在文中作標記。

2、第一處:“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①大家讀一讀,發現了什麼?是啊,一個快四十的人怎麼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徵呢?

②你讀出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③小結:可想而知,在長征途中他必定是飽經風霜,多麼平凡樸素的一位紅軍戰士啊!

3、第二處:“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

①看到的老班長似乎遇到了什麼難題。什麼叫“合不攏眼”?老班長又為什麼“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請你給大家解釋解釋。

②是的,飢餓正一步步的向他們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將有生命危險。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看似平靜卻暗藏殺機的大草原。(圖片理解困境)

③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們也將長眠於此,你説,老班長還能睡得着嗎?他們能甘心放棄嗎?多少人在等着他們走出草地?

④正當老班長為找不到吃的而憂慮時他發現了什麼而變得喜出望外?他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這一憂一喜之間,你看出來這是一個怎樣的紅軍戰士啊!(板書:盡職盡責)

4、第三處:“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老班長看着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①是什麼原因,老班長的笑容收斂了?他在擔心什麼?僅僅是擔心他們不喝嗎?是啊,還擔心他們沒有體力支撐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刻啊,擔心自己不能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

②當他看到我們吃完,臉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憂一喜,説明了什麼?,這是一個捨己為人的紅軍戰士!(板書:捨己為人)

5、第四處:這魚湯,他自己有沒有喝過一口?我們來看看,老班長最後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出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板書:忠於革命)

6、結合板書小結:從老班長外貌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紅軍戰士?

(二)感受其他描寫,加深體會

故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藴含着感人至深的情,把讓你感動的句子找出來,動情地和同桌相互讀一讀,再來感受老班長這份深深的愛。預設以下幾個方面。

1、老班長吃魚骨頭的畫面(6、7、8自然段)為什麼讓你感動?是啊,我們和你一樣體會到了老班長為別人着想的可貴品質。你能用通過朗讀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達出來嗎?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感動。

2、老班長嚴厲勸“我”吃魚湯。(21、22自然段)

①當時已經發現了祕密的“我”,能喝下這碗魚湯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出示“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麼也送不到嘴邊”。)你是怎麼理解這個句子的?

②老班長又是怎麼勸我的?

(出示老班長的語言描寫:怎麼了?小樑,你不要太脆弱。)重點體會:最後這句話,以及“嚴厲地”,暗示小樑,要他記牢“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你的任務是堅持走路,安定兩個小同志的情緒,增強他們的信心“。從中感受老班長崇高的犧牲精神。感受老班長的心情讀老班長的語言描寫。

③我明白老班長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魚湯“可是我的心裏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千斤重”是什麼意思?你能把這千斤重的心情讀出來嗎?

3、每天只吃草根和魚骨頭,老班長的身體又怎麼熬得住?好景不長,就在我們要走出草地時意外發生了。

出示第28自然段。

①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②説出內心感受,並説説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是啊,當生命垂危的時候,老班長竟然想到的還是3個小戰士。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真是一個好戰士啊!

③讓我們來分角色朗讀。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了什麼?(複述板書: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盡職盡責)

四、品味“金色”,將主題讀透

1、引讀最後一段: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擦乾了眼淚。

2、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委託。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彎成的釣魚鈎。你説,這魚鈎不就是班長生命的象徵嗎?是這小小的魚鈎,釣到了挽救戰士生命的小魚,是這看似平凡的老班長,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三個小戰士的生存的希望!

3、回味質疑:現在你能理解為什麼説長滿了紅繡的魚鈎上,閃爍着金色的光芒了嗎?長滿了紅鏽的魚鈎上,凝結了老紅軍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貴品質;長滿紅鏽的鐵魚鈎,體現了紅軍戰士捨己為人的偉大精神;長滿紅鏽的魚鈎見證了紅軍戰士互相關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艱苦歷程,表現了戰友之間偉大的愛。

五、讀長征詩,總結全文

這不是一枚普通的魚鈎,萬分沉重。這魚鈎,是是一種深深地懷念,還是一份革命的力量,更是對一代代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人們的教育呀!在長征途中有多少這樣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的今天,讓我們用一首我們學過的毛主席的詩《七律長征》一起來緬懷他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鈎盡職盡責老班長

捨己為人金色魚鈎忠於革命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及作者這樣想象的依據。

2、感受課文細膩傳神的語言、大膽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節。

3、能用自己的語言條理清楚地介紹琥珀的樣子及形成過程的依據,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前蒐集關於琥珀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我們在五年級時學習過一篇課文《黃河象》,在北京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裏陳列着兩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黃河象的骨骼化石。(課件展示)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塊形成於一萬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書課題)看,這就是神奇美麗的琥珀化石。(課件展示)

2、師:看到這些美麗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麼呢?

3、生提問題。

4、生彙報資料。

5、師:《琥珀》這篇課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科學小品,也就是説明文,現在就請同學們打開書44頁,隨着作者的推測,走進這塊琥珀形成的傳奇故事吧!

二、回顧初讀,交流收穫。

1、檢查字詞掌握。

2、指名讀課文,其他生邊聽邊吧讀書收穫做批註。

3、生彙報讀書收穫。

三、品讀語言,感受推測。

1、師:琥珀是怎樣形成的?課文的哪些段落寫了琥珀形成的過程?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

生:文章的第2——13自然段寫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2、師:作者由這塊罕見的琥珀推測了它的形成過程,作者又是怎樣推測與想象的?請大家帶着這幾個問題默讀課文。(課件出示問題)

生默讀課文。

3、師:蒼蠅和蜘蛛為什麼會被同時包在裏面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生找出相關語句。

4、師: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蒼蠅呢?説説你的體會。

生讀課文並談自己的體會。

師課件出示描寫生活中的蒼蠅,生讀一讀,和課文裏的小蒼蠅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

5、師:感受到了作者語言的生動,那作者是否也是這樣寫蜘蛛的呢?

生彙報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蜘蛛的動作和心理描寫。

6、師:此時,“螳螂意欲捕蟬”可結果怎樣呢?

生齊讀9——11自然段。

師:找出這幾個自然段中寫蒼蠅、蜘蛛行為結果的`關鍵詞。讀出蜘蛛、蒼蠅的不幸。

7、(課件出示)兩隻小蟲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裏。

師:淚珠指什麼?天氣炎熱,太陽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樹林(課件出示)兩隻小蟲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汗珠裏。你認為哪個詞用得好?為什麼?

生結合課文談體會。

8、師:這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悲劇,課文這麼寫,正體現了它生動的文學色彩。現在的這個松脂球就是琥珀,對嗎?想象它一直掛在這棵老松樹上,掛下去,會不會變成琥珀?(不會)所以,科學家又推測了下面的變化。

生齊讀12、13自然段。

師:用自己的話説説松脂球是怎樣形成化石的?

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9、師:畫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並談談自己的體會。

生彙報後課件出示

師:通過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你知道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生彙報後課件出示。

10、師:科學家的推測非常合理,不僅體現在琥珀形成的過程上,還體現在琥珀發現的過程上。

指名讀發現琥珀的段落。

師:作者不是任意安排了兩個人,而是安排了父子倆,你認為這樣安排合理嗎?現在就讓我們在朗讀聲中再次欣賞這塊珍貴的琥珀吧!

生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11、(課件出示:我們可以……圓環)

師: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請在文章前一部分中找一找與之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從那塊……蒼蠅和蜘蛛了)

大聲齊讀,談談體會

四、拓展延伸,質疑昇華。

1、師:有人認為小蒼蠅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沒而惋惜,有人卻説“它們被封在琥珀裏,生命獲得了永恆。”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師生彙報交流。

2、師:學習了《琥珀》一文後,你還有哪些有關琥珀的問題想要問?大家的問題都很有價值,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愛自然、愛科學的孩子。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正確認讀本課13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流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用對話、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方誌敏同志甘於清貧的可貴品質,感受他堅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正確理解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之間的關係。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體會,感受方誌敏甘於清貧、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2.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正確理解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實幸福。為什麼?因為他們對生命價值的思考不同,無私奉獻、珍愛生命、恪盡職守、自尊自信,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亮點。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悟一下革命烈士方誌敏的精彩人生。

二、交流資料

師:課前我們蒐集了許多關於關於方誌敏的資料以及小故事,誰先來把你搜集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從中你體會到方誌敏是一個怎樣的人?

師:方誌敏是一個真正奉獻於革命事業的共產黨人,1935年1月被捕入獄後,在獄中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記實》等篇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貧》(板書課題)誰先來談一談:你認為“清貧”是什麼意思?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清貧》,相信讀完文章之後,大家會對“清貧”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解決疑難

1.小組內交流預習中的疑難字詞,解決不了的記錄下來

2.全班交流,解決疑難

3.指名朗讀,檢查預習。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師: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接龍讀課文,説一説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五、自由讀課文初談體會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説一説讀後你有什麼感受?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利用工具書學懂課文中的生字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句子的含義。

2、學生提出課文中不懂的問題相互探究解決。

3、能寫師生相逢的動人場面、對話。

學習重點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

學習難點

寫師生相逢的動人場面、對話。

教學流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一)課前播放《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窗前》這首歌。

(二)學生認真聽歌,説説聽了這首歌后有什麼感受?

導語:同學們,老師像園丁,默默耕耘着這片神聖的樂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寫老師的課文《老師領進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內容。

(一)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要求:

我是學習小能手:

請同學們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通順、正確,把自己最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作者40年來一直記憶猶新的情景和深藏在內心的感激之情;

並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二)交流閲讀中最讓人感動的句子,要求敍述簡潔、有條理。

(三)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同學間相互解答。

三、拓展延伸,表達運用。

你能猜測一下作者的身份嗎?(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他就是現代作家劉紹棠。

介紹作者在文學上創作取得成就,引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

劉紹棠,13歲開始發表作品,15歲成名,被譽為“神童”作家。青少年時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説《青枝綠葉》、《山楂的歌聲》、《中秋節》、《瓜棚記》、《私訪記》和長篇小説《運河的槳聲》、《夏天》。後有長篇小説12部,中篇小説等40餘部和《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系列》等出版。他的作品深受國內外讀者喜愛,十多部作品榮獲全國獎,多部作品被譯成十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讓學生自由讀)

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闊別40年的家鄉,見到了當年的國小老師,思緒萬千,一位的作家,回鄉探親,在村莊的小河邊遇到了40年前的國小教師(出示畫面),發揮你的想象,結合課文內容,描述一下當時師生相逢的動人情景。

1、我是小才人

小才人:一位的作家,回鄉探親,在村莊的小河邊遇到了40年前的國小教師(出示畫面),發揮你的想象,結合課文內容,描述一下當時師生相逢的動人情景。(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呈現自己的感受,可以寫,也可以找同學演演這個動人的情景。)

2、齊讀第8小節。問:劉紹棠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感謝)

你能用激動、感謝的語氣讀一讀這段話嗎?(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級國小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

“恭恭敬敬地行禮”是怎樣行的?讀好這段話。

四、深入理解題意

因為老師在他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所以大作家深深感謝“老師領進門”。(指着課題)這個“門”指的是什麼門?(文學的大門、文學殿堂的大門。)課題怎麼解釋?(田老師把“我”領進了文學殿堂的大門!田老師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文學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田裏生根發芽)

五、轉換角色,走進文本

那麼田老師當年上課時到底用了什麼“絕招”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請看一個例子,課件出示詩

(一)我是小老師:假如你是文中的田老師,你將如何給學生念小詩或講故事,請選擇其中的`一個內容練練。

(二)交流彙報

1、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模擬的誦讀;

2、請學生評價:像不像田老師?(評價從語氣、語調、情感等方面展開,先以肯定為主);

3、請學生思考:在朗讀中還有什麼地方改進?

這首詩沒有故事情節,可是田老師是怎麼教的?(指名學生讀文)

田老師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覺得田老師教的這個故事妙在哪裏?絕在哪裏?(育人、1—10)

(田老師通過合理豐富的想象,自然巧妙地將詩中1—10的數字,構成了一個完美,有情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真是“寓教於樂”啊!)、田老師編故事、講故事真可以説是“天下一絕”!你能用課文中的三個成語來形容一下嗎?(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教師板書,你還可以從哪看出來?

①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②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土。(理解含義)(田老師像“春雨入土”般的教育悄然無聲地進入到了孩子的心田,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他就是這樣漸漸地把“我”領進文學創作之門的)

談體會、朗讀指導

語言的遷移運用:請學生選擇“身臨其境娓娓動聽引人入勝”等詞語聯繫課文內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話,對田老師説幾句話。(讓學生在與文本、作者的對話中,真切感受到田老師是一位文筆和口才都很好的、充滿愛心的老師。)

六、最後一段師讀並出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1、“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理解?(①比喻人才的培養是百年大計;②形容培養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如何理解?(①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我不能忘記;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記)

作者之所以能成為作家,是因為田老師上課那麼的生動,在我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指名讀、齊讀)

2、可老人家卻搖搖頭説:“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出示)

這句話怎麼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辦不成,無意做的事卻獲得成功)

田老師説的“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又該如何理解呢?(你的成功並不是我的功勞,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師小結並板書:老師領進門,修行靠自身齊讀

七、做個小作家

我們現在已經是五年級的畢業生了,馬上就要離開母校,離開培養教育了我們五年的老師,此時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指名説)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本子,請你用最真誠的心向我們敬愛的老師寫幾句讚美、感激、祝賀的話。(放音樂)反饋

八、全體起立向所有的老師敬禮

最後讓我們用歌聲唱出心中的感激之情,好嗎?唱《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九、課外閲讀

魯迅《藤野先生》

毛澤東《我的老師徐特立》

賈志敏《全在不經意之中》

附板書設計:

老師領進門,修行靠自身

田老師身臨其境劉紹棠

娓娓動聽

引人入勝

桃李情深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5

【學習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第87、88頁。

【學習目標】

1.鞏固常用計量單位的表象。

2.掌握所學單位間的進率。

3.能夠進行簡單的`改寫。

【學習重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改寫。

【學習難點】:

能夠正確地進行改寫。

【設計特色】

1.提供協作學習任務單,促進協作學習的有效性。

【學習過程】

環節

呈現

學生活動

學習目標

問題情境

1.複習。

師:“我們學過哪些量?它們各有哪些計量單位?”

思考、回答。

鞏固常用計量單位的表象。

獨立探究

前一晚的作業是讓學生在家獨立分類整理,打算分成哪幾類?

獨立思考、整理、分類。

回憶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協作學習

協作學習任務:

1、每人在小組中彙報自己整理。

2、記錄表:

成員

我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成員合作完成。

通過交流,互相欣賞、取長補短。

掌握所學單位間的進率。

應用拓展

1.

2.P88練習十六

總結單位改寫的方法。

在教師引導下獨立完成,並及時分享錯例。

能夠進行簡單的改寫。

【板書設計】

常見的量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課本第50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2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比的基本性質,知道最簡單的整數比,會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將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2、培養學生自主遷移、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比的基本性質和化簡比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2:201:1:1.5:2.5

2、在()裏填上適當的數。

⑴=()()=():()

⑵====

(第1題: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第2題:分數的基本性質)

3、複習比與除法、分數的關係。(完成上堂課的表格)

二、教學新課:

1、引入。

分數基本性質是怎樣的?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又怎麼説?根據分數、除法和比的關係,你能猜出比的基本性質應該是怎樣的呢?

(1)學生試着敍述。

(2)反饋小結。

分數基本性質、除法的商不變性質中的都有0除外,為什麼?比的基本性質要不要也加上這個條件?應該怎麼説才最完整呢?

2、看書驗證自己的猜想。P50頁。

3、什麼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1)下面哪些是整數比?哪些整數比最簡單?為什麼?

6:1012:210.3:0.40.25:1

3:54:73:4:

(2)教師小結:

像3:5、4:7、3:4等這些整數比,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而且這兩個數是互質數,,我們稱這樣的比為最簡整數比,化成最簡整數比簡稱化簡比。

4、教學例2。化簡比。

(1)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整數比。

自學課本P50、51例2、例3)

(2)小結:

①整數比化簡的方法是把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都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②分數比化簡的方法是先把前、後項同時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3)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四、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比和比值的區別怎樣?(比值是一個數,可以用分數、小數、整數來表示;而比必須清楚的看出比的前項和後項,只能用比的形式表示。)

五、《作業本》第22頁。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瞭解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方法。

2、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根據數量多少描點、連線。

3、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4、體會統計在生活裏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思想,培養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簡單分析。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自己的體重情況,並製成統計表;

2、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張畫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3、製作本節課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輔墊

教師敍述:小明是一個氣象愛好者,在老師的指導下,他認真地收集了20xx年每個月的降水量,並把收集來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多媒體出示64頁統計表)。

教師敍述:小明為了比較形象具體地把收集來的數據表示出來,他把收集來的數據製成了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根據第64頁例題製作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問:這是一幅什麼統計圖?

它用什麼表示每個月的降水量的?有什麼特點?

二、初步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引入新課

1、教師敍述:後來,小明把它改成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例題單式折線統計圖)

問:這幅統計圖與剛才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指導學生看懂圖中每個月的降水量是多少,弄清折線上升、下降與數量變化的關係)

2、揭示課題

這幅統計圖叫做單式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三、製作折線統計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

1、師生共同製作圖

(1) 師生共同邊説教師邊用多媒體演示至畫好橫軸、縱軸、網格後的圖。

(2) 針對一月和二月的降水量,讓學生説説如何描點?(學生説,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3) 問:怎樣連線?(突出順次,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連線過程。)

(4) 制好後檢查。

2、指導學生看圖

問:從這幅單式折線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相鄰兩個月之間,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歸納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請你説出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指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板書:特點:表示數量的多少;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問:小明為了表示20xx年降水量變化的情況選用哪一幅統計圖比較好?

教師敍述:所以小明把這幅折線統計圖寄給了當地的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為當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點依據。我們也要學習小明,小能人做大事,用自己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這祖國的發展作點貢獻。

四、鞏固練習

1、(1)根據自己收集的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的體重製成折線統計圖。

(2)畫完後相互交換檢查。

(3)同桌根據自己製成的折線統計圖相互説説自己的體重變化情況。

(4)到實物展示台前展示自己畫的折線統計圖,並向同學們説説自己的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信息。

2、教師敍述:小紅生病了,在今年6月79日住進了醫院。醫院每隔4小時給她量一次體温並把製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66頁第一題圖)

(1) 指導學生看圖。

(2) 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3) 這幅折線統計圖與我們前面見到的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指出:在實際運用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製作折線統計圖。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六、深化拓展

教師敍述:我是育才文具店的老闆,你們都是我的員工。我收集了本店二至九月鋼筆銷售的情況,並製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圖)進貨多了,我怕賣不掉,積壓資金;進貨少了,我又怕不夠賣,賺錢少了。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8

設計説明

扇形統計圖是國小階段所學的統計圖中較難的一種,它能恰到好處地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係,為了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我在設計時打破了傳統統計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觀察、操作、討論為主要活動形式來教學新課。本節課的教學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層次性、實用性。

設計時,化繁為簡,注重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教學時以“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為學習材料引入,有利於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滲透了健康飲食的教育。在觀察扇形統計圖獲取信息階段,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觀察,不但使課堂教學具有“由淺入深”的層次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運用PPT課件輔助教學,直觀生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效率。

設計時,教師充分利用課件的便利性和直觀性。在探索部分,巧妙利用表格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在分析部分,充分利用課件的直觀特徵引導學生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徵和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係,體現

PPT課件對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1.談話引入。

師: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但我們的膳食是否平衡呢?老師這裏有一幅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課件出示)

師:它是結合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的,並用直觀的寶塔圖形式表現出來。同學們能不能從這個寶塔圖中知道我們需要的哪種食物最多?其次呢?接着呢?

設計意圖:以“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引入,有利於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滲透了健康飲食的.教育。

2.對比歸納,分析特點。

課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統計表。

(去掉最後一列百分比的數據)

師:我們應該選用什麼樣的統計圖來表示圖中的數據呢?

(條形統計圖)

師:(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從條形統計圖中同學們能獲得哪些信息?

(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

師:大家再來看一下這張統計表,我們增加一個欄目“約佔總攝入量的百分比”,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約佔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3.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不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約佔總攝入量的百分比呢?(不能)有沒有哪種統計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小組討論)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3頁“圓的認識一”。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徵。

2、畫圓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一、觀察思考。

1、欣賞生活中的圓:棋子、桌面、鐘面、車輪、中國結。

2、觀察這些圖形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麼不同?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

做套圈遊戲,哪種方式更公平?

二、畫一畫。

你能想辦法畫一個圓嗎?

用手比劃着畫圓。

用一根線和一支筆畫圓。

用圓規畫圓。

2、教學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三、認一認。

學生用圓規畫一個圓。

討論:圓規的“尖”、圓規張開的兩腳之間的長度所起的作用。

告訴學生半徑和圓心。

四、畫一畫、想一想。

要求學生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並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

觀察比較得知:圓有無數條直徑,無數條半徑。

在同一個圓內直徑都相等,半徑都相等。

以點A為圓心,要求學生以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畫兩個半徑都是2釐米的圓。

五、討論。

圓的位置與什麼有關係?

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使學生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圓形物體,建立正確的圓的表象。

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圓的本質特徵。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的本質特徵。

讓學生認識到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六、觀察與思考。

1、播放課件。

動物王國自行車比賽。分別有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的車輪。

思考:車輪為什麼是圓形?

操作:

用硬紙板分別剪一個圓形、正方形、橢圓形。

小組合作描出運動軌跡。

七、練一練。

課本練一練題目。

八、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學生很快能找到圓的主要特徵,而且能從本節課裏掌握圓的特徵,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以及直徑半徑等之間的關係。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10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蘇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建立表面積概念。

2、小組合作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求法,在觀察對比中,得到長方體表面積公式、正方體表面積公式。

3、運用公式實際應用,並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長方體表面積公式的求法探究。

2、公式的實際應用。

教學難點:

長方體表面積公式中長寬,長高,寬高呈現後,能夠清晰的知道它們分別求的是哪些面的面積。

教具、學具的準備:長方體盒、正方體盒、桔子、長方體展開圖、課件

教學研究過程:

一、回憶長方體、正方體特徵,重建表象

1、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誰來説説長方體、正方體有哪些特徵?

2、生:彙報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或有兩個相對面是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面面積相等;長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每平行的四條稜長度相等)

(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等的正方形,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它的12條稜都相等)

3、師小結並引出課題

同學們對長方體、正方體認識的很好,今天我們一起共同來研究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板書課題)

二、建立表面積概念,認識表面積

1、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或最想了解什麼?

2、生交流:什麼是表面積?

怎樣求表面積?

求表面積在生活中有什麼用途?

表面積和以前所學的面積有什麼不同?

3、師拿一桔子;提出:你知道桔子的表面積指的是哪裏嗎?

生摸一摸,説一説。

4、師:物體表面的總面積叫做物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哪裏,那正方體呢?

5、生指一指,摸一摸,説一説。

三、探求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

1、師:我們知道什麼是表面積,如何來求它們的表面積呢?

小組內兩兩合作,把你如何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思路與你的同桌進行交流。

(師在小組間巡視)

2、生交流彙報各種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

3、交流比較各種求法,繼而得出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漢字與字母公式表示)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 2(ab+ah+bh)

4、課件展示:通過課件的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長方體

表面積方法的研究過程。

5、生總結: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含字母)

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

S=6a2

四、基本反饋練習

1、計算一香皂盒的表面積

師:老師手裏這個盒子的長為10cm,寬為7cm,高為3cm,

請你計算這個盒的表面積。

生試做,並指生上台板演

2、課件出示(三個立體圖形),分別計算它們的表面積。

3、生在實物投影儀前講解交流。

五、解釋應用(課件出示題目)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1、一長方體鐵盒長18釐米,寬15釐米,高12釐米,做這個鐵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的鐵皮?

a、生交流思路

b、列式。

2、一正方體無蓋木箱,稜長5分米,這一箱子的表面積是多少?

a、生試做

b、交流思路

3、一間長8米,寬6米,高4米教室,門窗面積是15平方米,要粉刷四壁和房頂面,粉刷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a、小組內交流思路

b、全班交流解題策略

c、生計算

3、談收穫或體會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與交流,你的收穫或體會是什麼?

反思:本着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實施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主體實驗的兩條基本原則,即誠心誠意的讓學生做主人,嚴肅嚴格的基本訓練。通過老師提供的材料,創設一切有利於學生主體參與的環境氛圍,在教師的引領及點撥下,讓孩子們自己去認知、去概括歸納總結,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讓更多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中幸福的主人,使孩子們獲得有效的數學學習,學習質量得到提高。本着這一教學理念,這節課設計了以下幾個大的框架。

框架一:從回憶長方體、正方體特徵,重建長方體、正方體表象,為解決本解決本節課的`知識搭建一個前台。

框架二:建立表面積概念

在提供實物這一材料下,通過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説一説,調動多個感官來很好的認識、理解表面積這一概念。

框架三:探求表面積計算方法

在深刻建立表面積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小組的兩兩合作,由已建立的知識經驗通過合作交流很快得到長方體表面積不同的求法,並從中比較,選擇出較簡捷的方法,繼而得到公式,由於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長方體研究透徹後,輕鬆的得出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框架四:鞏固練習

公式得出後的基本應用,通過老師手中香皂包裝盒表面積的計算,及時對知識進行反饋。

框架五:解釋應用

把所學的數學知識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會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孩子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巨大作用,並在應用中提升對數學理解的質量,由基本練習到變式練習,再到提升練習的設計,在交流思路的過程中,還滲透了審題意識及習慣的養成,並使孩子們體悟到遇到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靈活而又準確的找到解題方法。

框架六:談本節課的收穫

孩子們從知識目標上談,同時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談自身的體會與收穫,對數學這一許多人認為枯燥的學科中產生豐富的情感,激發起孩子們熱愛數學的美好情感。

在這節課中,每一個孩子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被極大的調動了起來,從問題的提出到交流,整個過程可以看到孩子們都在主動熱烈的參與,特別是在探求長方體表面積不同的求法時,孩子們智慧的火花不時的在課堂上迸發,有的從長方體兩個相對的面為一組去分析,得到求法;有的把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和左面分為一組去求;還有的孩子從長方體展開的平面圖去求,更可貴的是有的孩子能夠想到用底面周長乘以高再加上、下兩面面積的方法得到長方體的表面積。對問題的思考具有創新性與獨特性,思維的深度得以發展。另外,孩子們語言的表述清晰、準確,聲音洪亮,手拿學具示範時動作落落大方,談體會與收穫時精彩的發言給老師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從這節課上,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數學的情感是積極的,參與是主動的,同時,在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數學思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獲得了有效學習。

這節課存在着一些遺憾的地方,例如:在探求長方體表面積方法的交流過程中,由於課堂上的生成情況較多,在處理時由於教學藝術的欠缺,耗時太長,以至於最後的幾道提升練習來不及在課堂上完成,更多的精彩沒有展現出來,留下了較大的遺憾。從這節課上,我收穫了很多,同時,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着較多的不足與問題。做為教師,課堂上當孩子們在熱烈交流的過程中,要學會調控與把握,與教學目標關係不大時,要適時的把學生拉回來,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要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要合理安排好時間,使孩子們在每一節課上的數學思維都得以發展與提升。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過程,它需要經驗的積累,特別需要教師的教育智慧,教育機智,這需要歷練與功夫,在今後的教學中,更要對教材深鑽,準確的把握,因為這正是教學藝術的來源。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11

一、先學導航

1.這篇課文我讀了( )遍。我認為自己讀得(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組內夥伴評價:(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看拼音,寫字詞。

ànɡ nuè ù ū

土( ) 肆( ) 盤( ) ( )泥

3.在括號裏填適當的字組成詞語。

風雨( ) 三( )五( ) 山川( ) 日()同( )

參天的( ) 險惡的( ) 感人的(

4.課文內容我知道。

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 ),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 ),用15年的時間在( )。

二、重點研讀

1.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用“——”劃出。

2.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用“~~~~”劃出。找好後再讀讀句子,寫上體會。

3.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老的?

 三、當堂小檢測

1.真情表達:

以“是啊,敬愛的老人,青山是不會老的。……”為開頭,把你想説的話寫下來。

 四、知識鏈接

晉西北在山西,與內蒙古、陝北風沙去相毗鄰,自然條件惡劣。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説法。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12

設計説明

本節課複習的是百分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常見的百分率是國小數學中的重要基礎之一。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有如下特點:

1.創設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複習百分數的意義。

在數學教學中,適時地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探索新知。複習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並在列表對比中,明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和聯繫。

2.巧用圖示,有序地複習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備受關注,因為它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考過程,把知識要點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有序地複習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時,結合學生的回答,把三者之間互化的方法用圖示表示出來,使學生直觀地瞭解並輕鬆掌握三者之間的互化方法以及相互間的可逆關係。

3.重視遷移,培養學生類推的能力。

根據百分數與分數的`密切關係,百分數問題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與分數基本相同這一特點,聯繫分數知識複習、理解百分數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使學生能夠正確解答百分數問題。這樣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溝通分數、百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繫。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激趣

(出示課件)一件絨衣的成分如下:

羊絨:14.8%

超細羊毛:73.5%

天絲:11.7%

讀出這件絨衣成分的相關數據,並説出這些數據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情境,調動學生複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複習熱情,為高效複習作鋪墊。

⊙複習百分數的相關知識

1.複習百分數的意義。

(1)什麼叫百分數?它的意義是什麼?(板書:百分數)

(像14.8%、73.5%、11.7%…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有什麼不同?

(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展示,列表對比)


百分數




分數




意義




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1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




區別




百分數通常只是表示兩個數的倍比關係。




分數既可以表示兩個數的倍比關係,又可以表示一個具體數量。




聯繫




百分數可以看作分母為100的特殊分數。





2.複習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1)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是什麼?

①小數與分數的互化方法。(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②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方法。(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③百分數與分數的互化方法。(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2)鞏固練習。

①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25= 0.2= 0.6= 3=

②把下面的分數化成百分數。

= = =

③把下面的百分數化成小數或整數。

42%= 108%= 5.4%= 200%=

3.複習百分數應用題。

(1)複習常見的百分率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116頁12題)

取小麥500 g,烘乾後,還有428 g。計算出這種小麥的烘乾率和含水率。

烘乾率=×100%

含水率=×100%

(解決問題,然後複習其他常見的百分率)

(2)複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3題第(3)、(4)、(5)小題]

①一件襯衣原價125元,現在降價20%。現在售價是多少元?[125×(1-20%)=100(元)]

②一件襯衣降價20%後,售價為100元。這件襯衣原價是多少元?[100÷(1-20%)=125(元)]

③一件襯衣售價為100元,一條長褲的價錢是這件襯衣的150%,這條長褲的價錢又是一雙皮鞋的。這雙皮鞋售價是多少元?

長褲:100×150%=150(元)

皮鞋:150÷=180(元)

(3)小結。

解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解題思路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一樣:單位“1”已知,求比較量用乘法計算;單位“1”未知,求單位“1”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在系統複習百分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重點複習應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使學生利用百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114頁5題。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複習,你都進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識?

⊙佈置作業

教材116頁13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一)

1.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

3.百分數應用題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13

教材分析

在“一課一話題,一課一句型,一課一閲讀,一課一活動”的特點,課文內容涉及文化,學習,日常生活等多個方面.本單元的話題是如何詢問和回答人們的出行方式,這個話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充分體現了該教材“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

學情分析

1.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一部分是對學習英語仍保持着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大多是英語成績比較好的,他們好模仿、愛表現、愛發表意見、記憶力強,出在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同時有些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常憑興趣做某事。根據學生的這一認知前提,在教學中抓住學生的這一生理和心理特點,必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這也是國小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還有部分學生由於知識的漏洞太多,他們對學習英語失去了信心,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迎頭趕上。

2.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很好的英語基礎,單詞量掌握較多,句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已經形成了習慣,可根據上一單元或上冊中學過的句型,導入新的課程。步步引導,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導入,達到本節課的初步認知。

3.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差距會相當的大,雖然每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所表現出的興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學習的方法都不同,他們對英語的需求也不同,要學習成績的體現上就不相同。本課學生的障礙點: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生習慣於以漢語的思維方式來進行英語語言的`組織。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會句型: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hool? I usually

go to shool by bike. How does he usually go to shool? He usually go to shool by bike.

2、 能力目標:在認知和技能掌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觀察、傾聽、糾錯、合作能力,併發揮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

3、 德育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一些安全知識:做事要有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 美育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享受合作收穫知識的喜悦與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學生能較熟練地在口語交際中運用短語:by bus ,by car,by bike , by train等短語。

2、 能在相互交流中運用句型:“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hool?”瞭解同學們和他們的朋友或家人是怎樣去上學或上班的。

能夠大膽、自然地用英文交談,有表達的勇氣和信心,能做到語音語調清晰、準確。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14

課題:六年級美術知識梳理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梳理,進一步加強對本冊教材的系統掌握。

技能目標:通過系列整理的方式,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知識要點的能力。

情意目標:在回顧全冊教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系統整理全冊知識能力目標。

教學難點:歸納總結全冊知識要點。

作業要求:根據本學期美術學科應掌握的知識重點及能力目標,較為系統地進行歸納整理,以手繪報的形式呈現出來。

教學準備:

教師:教材、課件。

學生:教材、鉛筆、彩筆等。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教學意圖

教師

學生

一、導入:直接入課

0.5分鐘

做好上課準備

穩定情緒、集中精神

二、梳理知識:20分鐘

1.十一冊教材的知識體系:

引導學生按照“線條、色彩、設計、國畫、泥塑、版畫、欣賞、綜合探索”等幾大知識體系將本冊教材各課分類。

2.系列知識要點:

利用幻燈片依次對各系列知識要點進行梳理總結。

3.六年級美術學科應掌握的知識、能力:

幻燈片呈現

結合教材內容按照各知識體系將所學各課分類整理。

學生根據問題在書中尋找答案(以線條、色彩、設計、國畫系列為重點)

回顧本學期所學知識,並欣賞年級優秀作業。

進一步明確本學期美術學科應掌握的知識及能力目標。

通過按各知識體系將所學各課分類整理,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梳理與總結;在集體交流中進一步明確知識點及能力目標。

三、歸納整理:18分鐘

1.實踐內容:

根據本學期美術學科應掌握的知識重點及能力目標,較為系統地進行歸納整理,以手繪報的形式呈現出來。

2.提出要求:

(1)內容精練、準確;

(2)圖文並茂、構圖合理;

(3)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及觀賞性。

3.指導學生進行手繪報的設計與製作。

觀看、聆聽,明確實踐活動要求。

通過繪製小報的形式,將本學期所學知識進一步總結與歸納,加強理解與掌握。

四、課堂小結1.5分鐘

1.欣賞同學們的作品

2.回家繼續完成完善作業

欣賞作品,重點為內容精練、準確;圖文並茂、構圖合理;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及觀賞性。簡單發表自己的見解。

相互欣賞作品,促進思維擴展,並進一步提高作品質量。

國小六年級教學設計 15

一、課題:畫扇面

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六年級下冊

三、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本課以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精華的摺扇為學習內容,進行欣賞、評述、設計等活動。

四、課時:2課時

五、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六、教學目標:

1、知識:通過各種扇子的欣賞,瞭解祖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技能:嘗試運用山水或花鳥畫技法作扇面繪製的練習,讓學生掌握扇面作畫的特點及步驟。

3、情感:通過學習、欣賞,瞭解我國豐富的扇文化,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體驗扇子的實用性藝術性,增強學生的生活情趣。

七、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通過各種扇子的欣賞,走近祖國傳統扇文化,瞭解並掌握扇面的各種不同形式。

第二課時:學習扇面的構圖與佈局,設計繪畫扇面。

八、教學難點:

第一課時:瞭解扇面畫的裝飾作用,體會扇面畫之美

第二課時:用水墨技法繪製扇面,注意扇面的構圖與佈局,題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紙質和宣紙吸水性不一樣的特點。

九、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範作、空白扇面。國畫顏料、宣紙、毛筆、調色盤等。

十、學具準備:課前收集各種各樣的扇子。筆墨紙硯、國畫顏料、裁紙刀、剪刀等工具。(也可帶造型各異的白坯扇)

十一、教學評價:

1、能否體會扇面畫的裝飾作用,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欣賞感受。

2、能否根據所選扇面的形狀合理的進行構圖。

3、能否積極參與自評與互評活動。

十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關於扇子的繞口令,咱們來一起讀一讀,看誰讀得最順暢。

課件:出示繞口令:“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

總結:這段繞口令説出了扇子的一個最基本功能――扇風納涼。你能説出扇子在生活中的其他功能嗎?

設計意圖:繞口令是學生喜愛的遊戲形式,通過繞口令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內容。

總結:扇風納涼、裝飾居室、舞蹈道具。

二、發展:

1、交流討論,扇子的起源及種類。

課件:結合《洛神賦》顧愷之(東晉)、《簪花仕女圖》周昉(唐)、《瑤宮秋扇圖》任熊(清)三幅圖講述我國扇文化的淵源。

2、瞭解常見的兩種扇面形式:

課件:出示紈扇和摺扇的形狀圖片。

3、、聽故事,體會扇面畫的'藝術價值。

中國古代的文人、藝術家也喜歡在扇面上畫畫、寫字,即用來美化、裝飾,又可抒發自己的情感。有一個故事還與扇文化有關呢,現在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題扇橋》的故事:

傳説在王羲之家門前東邊有條小河,河上有座石頭砌的拱形小橋。這一天,天氣很熱。王羲之經過這座橋回家,看見有位頭髮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一大包扇子在橋上叫賣。走近一看,是一大包製作粗糙質量低下的紙扇。雖然便宜,但沒人買。老婆婆站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滿臉是汗,愁眉苦臉地叫着:“要扇子嗎?買扇子嗎?”王羲之見了很同情,問道:“老婆婆,你這扇子賣幾文錢一把呀?”老婆婆説道:“三十文,少兩文也賣給你。”王羲之聽了,向旁邊店家借來一支筆,就站在橋頭,把扇子一把一把都題上字,説道:“老婆婆,這題上字的扇子,要八十文一把,少了你不要賣。”哪曉得這時橋上已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大家一看王羲之題字的扇子,人人爭着要,一下就賣光了。

請問:為什麼沒有王羲之題字的扇子賣不出,而被王羲之題過字的扇子出高價都有人買呢?(説明扇面被賦予一定的藝術字跡或畫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藝術價值)

4、通過欣賞齊白石的扇面畫《壽桃》體會扇面畫之美。

課件:展示齊白石的扇面畫《壽桃》。

引導學生從扇面畫的作者、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方面展開討論分析,根據不同的扇面畫可以有所側重。教師鼓勵學生,並與學生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引導學生注意扇面的構圖與佈局。

三、示範:

1、課件:展示《畫扇面》作業步驟

2、教師按步驟示範。

㈠製作扇面。注意摺紙的方法和步驟。

㈡構思構圖。根據扇面形狀構圖構思、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山水或花鳥水墨畫。

㈢落墨題款。通常在作畫完畢之後要提上詩文或畫名、作者的姓名,再加蓋印章。題字分橫豎題兩種:豎題依斜線斜寫;橫題則依弧線曲行。

設計意圖:通過示範解決“用水墨技法繪製扇面,注意扇面的構圖與佈局,不要將畫面安排得太滿,有時適度的空白也會產生豐富的效果。題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紙質和宣紙吸水性不一樣的特點。”

第二課時:

四、作業:

要求:在上節課做好的扇面上,嘗試用國畫中的山水或花鳥形式畫扇面畫。

教師着重指導學生在繪製過程中注意扇面的構圖與佈局,題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紙質和宣紙吸水性不一樣的特點。

設計意圖:欣賞作品能讓學生學有所悟,自己動手作畫能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評價:

搞一個模擬扇面畫“拍賣會”。請每組評出你們認為最棒的作品放到“拍賣台”上,請小作者來為自己的作品作一下“廣告”,也就是説説自己的作品好在哪兒。作為主辦者,教師發給每位同學三張代幣券,在聽完介紹後,同學們希望收藏誰的作品,就將代幣券放在該件作品的前面。

1、各組推選出的學生作者做“廣告”。(自評)

2、評出得到代幣券最多的作品。請同學説説選擇這幅作品的理由。(互評)

3、教師總結。(點評)

六、拓展:

今天我們用自己的才華表現出了這麼多漂亮的扇面畫,為我國的“扇面畫”注入了新鮮的創意元素。近年來也有許多的設計師將扇文化的元素帶入到了生活中。請看:

課件:展示《生活處處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