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精選】傳統文化的作文九篇

作文2.6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傳統文化的作文九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傳統文化,像傳統節日、戲曲、柳編、國畫、書法和剪紙,這裏面,我最喜歡的是傳統節日了.

我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因為春節可以放鞭炮、貼對聯、吃年夜飯、發壓歲錢、辭舊迎新.但你知道嗎?過年為什麼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裏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説故事,現在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傳説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襲擊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它每年到人間,都要吃一個人,所以,百姓們經常為“年”愁眉苦臉.村民知道會來怪物,就把門鎖得緊緊的,可是不管怎樣,年獸都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有無能為力.

第二年,人們紛紛收拾東西準備去城裏過完年在回來,這是,一位仙人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獸害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賣來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獸又來了它一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就逃跑了.從此村子又過上了太平的生活.以後每當過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貼對聯,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阿!一到過年,就是小夥伴最開心的時候了,掛春聯、放鞭炮,笑聲傳遍了每個角落.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嗨,大家好,今天我來和你們談一談中嶽廟的傳統文化!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二舅、二姨、妹妹到中嶽廟參觀,哇!好多人呀,原來這裏是我們登封的傳統廟會,附近的人們都來到這裏敢廟會,我隨着擁擠的人流進到中嶽廟裏,我看到裏邊有四座鐵人、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越嵩山,還有很多建築物,建築物可壯觀了!我和妹妹一邊玩一邊看。中嶽廟裏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廟,小廟裏各有一個和尚,在那用木棍敲打着鐵盆或者鐵碗,在走的路上,我自言自語的説:“太好了!這下終於有東西可寫日記了!”我們走了很久就不知不覺的走到了中嶽廟的盡頭了,我記得中嶽苗的盡頭好像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小通道,那裏面的神像的樣子長得可奇怪了!有的甚至都穿上了虎皮鞋和虎皮巾了,樣子真滑稽!我和妹妹都快被他們的樣子笑傻了!高興的不得了。最後,我們走到了一個很高、很大的一個建築物那,我和妹妹立馬跑了上去,我們在那玩了一會,爸爸媽媽喊着:“走吧!”“再玩一會再走!”我們又玩了一會,他們等得不耐煩了,我爸就上來催我們走,我們偏不走,而且還和他玩起了捉迷藏!最後,我們終於肯走了!我們坐上車,就各自回各自的家了!

今天,我們玩的可真開心呀!不但玩的很開心,而且我還認識了中嶽廟的傳統文化,我好高興呀!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民族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中我最喜歡得是春節。

春節有很多民族習俗,家家户户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還有穿新衣,吃餃子,大人還要給我年錢。在這些習俗中,我最喜歡得是裝年錢得小紅包了。拿着小紅包,我就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門,我就聽見小朋友們得歡呼聲,原來他們在樓下得小廣場正進行煙花比賽呢!只聽“呯呯”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得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有得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得像一朵沒有開放得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這美麗得煙花,心想:“我得煙花一定比他們得煙花好看好多倍”。於是,我趕緊去買煙花,拿着自已得煙花,小心翼翼得點燃之後向着天空發射,只聽“啪”得一聲,煙花朝天空中直飛而去,當我抬頭望着天空時卻呆若木雞了,原來這種煙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見“啪”得一聲就結束了,一點也不漂亮,真讓我大失所望。不過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繽紛得煙花裝扮得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春節還有很多美麗得傳説。傳説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得怪獸,它長着鋒利得牙,尖尖得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得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得一個小村莊,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得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得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為這一年得除夕,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去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裏太平了。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户户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得傳統節日。

20xx年得春節快到了,我盼望着到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裏,而陪伴我們的不只是美好的世界,還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中華歷史五千年,有人為它,寫出了名著。為什麼?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年,每一天,都有着特殊的意義;每一天都記載着中國的點點滴滴。

早在200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出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撫育後代。遠古人類的遺蹟佈滿大江南北。

經過多年的進化,遠古人類們學會了言語,製造工具,用火等,此外,他們還學會了——集體生活。

從三五成羣的狩獵小隊,到幾十人的洞居生活……最後,演變成了國家。在國家中更出現了首領,政權,官吏等機構

此後的兩千年前,雖然政權有分有合,各族交替興衰,族羣時常遷移,但民族大融合還是歷史主流。

就是在民族的分裂,統一,戰爭中,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有首次統一中國的秦始皇,有雄偉大志的漢武帝,開創盛唐的唐高祖……無不都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過貢獻。

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我國獨創的藝術:詩文。當然最出名的是唐詩,宋詞,元曲。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王安石等。詩文更是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

除詩文之外,中國的藝術形式還有很多,如戲曲,更是享譽全球。

為什麼中國的戲曲會這麼有名氣呢?主要有三點:

第一,歷史悠久。我國民間的.講故事,笑話,宮廷中的歌舞,表演都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從唐代時開始,曲藝已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

第二,藝術豐富。曲藝雖然種類繁多,但它們都有着類似的藝術特徵,各曲種主要採用的藝術手法有説,唱,演,評,噱,學。

第三,種類繁多。我國曲藝種類繁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曲藝藝術。據統計,至今活躍的曲藝還有400多種。

現如今,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古以來,各族人民互相聯繫,影響,形成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光輝歷史和文化。我們也要繼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堅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定會滋養我們,讓我們受益終身。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都要划船到江裏把米飯給魚兒吃,免得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可是擔心米飯太小了魚兒看不見,人們就用葉子把米飯包成了粽子,人們把粽子扔進江裏,魚兒大口地吃了起來。直到現在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船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最喜歡吃粽子了,粽子有綠豆味、紅豆味、豆沙味等口味的,但是我最喜歡吃奶奶親手做的桂花粽子,吃一口真是好吃啊!

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這樣我就能天天吃粽子,天天和小朋友玩了。

端午節真像一個快樂而美味的節日啊!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每一個粽子、每一個餃子、每一張剪紙,這都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不論甘甜還是苦澀,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累累碩果,它們一直在我們的身邊不離不棄,一直伴隨着我們成長,而當今的社會,卻不是這樣的了……

以前,當端午節來臨時,學校都陸陸續續發着放假通知單,當孩子們用雙手捏緊那一張薄薄的通知單時,霎那間,孩子們就像升空的火箭都露出了甜蜜而又單純的笑,在單位為了蒙於生機而努力拼搏的大人們都停下來用他們蒼老的耳朵聆聽着廣播的時候,他們仔細聆聽後,都露出了複雜的笑容,這種笑容應該是可以好好的陪伴着家人與家人共享幸福的笑容吧?但我也不確定。頓時,甜蜜的微笑就充滿了整個中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第二天,端午節來到了中國,當每一位中國人用翠綠的箬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吃着香味四溢的粽子時,都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節日的濃厚、快樂、熱鬧都感染了中國人,而這些記憶使我們刻骨銘心。美,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概括。如今,每當讓人們流連忘返的端午節又降臨人世時,人們是多麼的高興、多麼的欣喜若狂、多麼的心花怒放,而他們的快樂卻是在浩瀚而廣大的網海中遨遊、卻是在西餐廳裏吃着回味無窮的牛肉、卻是在麥當勞裏與家人共進晚餐……他們做的每一步祖國媽媽都在痛苦的流淚,難道他們已經忘了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啊!我們的祖祖輩輩都堅持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難道這些經歷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就會在我們這:一輩消失了嗎?這很有可能。俗話説的好:“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沒發現美的眼睛。”

剪紙包括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花樣、喜花、春花、喪花等等。剪紙也是一種民俗藝術,它的產生和流傳同農村的節令風俗有着密切的關係。例如窗花、門箋、燈花,便是在春節或元宵節時貼掛的。在北方的農村,過年時,窗上新糊了雪白的窗紙,上面貼上紅紅綠綠的窗花,門頂、窗前,貼上門箋,元宵節夜晚的燈籠上貼上燈花,把新年的氣氛造得濃濃的。喜花是結婚時作為對新房的佈置,張貼在室內,傢俱和器物上。同樣,壽花和喪花也是在過生日和辦喪事時張貼的。牆花和頂棚花是佈置房間時分別貼在牆上和屋頂上的。總之,它們大都是用作佈置環境,增強節慶氣氛,貼在庭院、居室或器具上的。

我們的剪紙藝術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而我們能會剪紙的人越來越少,如果在這樣下去的話,我們的剪紙藝術就會消失的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同學們,中華民族撫養了我們,哺育了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而破壞中華民族就是我們的回報嗎?我們應該捫心自問……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過春節

在我們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過春節,

過年前夕,媽媽帶我去市場買年貨。市場的人有很多很多。媽媽和我買了很多年貨有瓜子、花生、雞、鴨、魚、肉、火腿、可樂還有各種各樣的名煙名酒。我們還買了好多的煙花,哈哈,滿載而歸,我們高興極了。到了家裏媽媽掃地,爸爸擦地,哥哥連忙把春聯貼上。春聯上面寫着恭喜發財,吉祥如意。姐姐把窗花貼好。媽媽為了迎接春節,甚至把牆也刷的白白的。這時爺爺走過來裝着一本正經的樣子説“這個年咱們好好慶祝一下”。這時媽媽去給我們買了紅衣服,紅衣服表示着吉祥紅火。

聽奶奶説“古代有一個怪物“年”經常在春節裏出來做怪,破壞莊園,還吃小孩呢!但是“年”並不是什麼都不怕。據説“年”有三怕,怕火、怕炮、怕響。”所以過春節的時候,必須放炮,穿紅衣服。

到了春節那天,我們高高興興地穿着漂亮的紅衣服。放炮,吃團圓飯,一起團團圓圓的過大年。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過春節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它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到了這一天,人們要在一起吃飯、貼春聯、貼倒福、放鞭炮,等活動。

在這一天,媽媽讓我上街買春聯和倒福,哇,街上到處都是賣春聯和倒福的,有在超市賣的、有在商店賣的、還有在地上賣的,品種多的數不清。春聯有比如接財接福接平安、迎喜迎春迎富貴的。福有金字黑邊的﹑紅邊金字的、還有紅邊黑字,我挑了兩幅對聯,三副福字,把它們帶回家。

我先把兩幅對聯貼到門上,再把福貼到窗子上,這時媽媽跑出來説“貼錯了,”貼錯了我説那怎麼貼?媽媽説要倒貼,福倒福倒(到)福們家了,就到我們家來了,我説貼正也行,福正福正(掙)別人家的福就到我們家了!

過春節真是太好了,我愛過春節!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8

我的家鄉是世界著名的的風箏之都濰坊,又稱“鳶都”它坐落在山東半島地區,南臨沂蒙山,北靠渤海灣,是一個人傑地靈,風光秀麗,物華天寶的好地方。 濰坊國際風箏節與北京地壇廟會、哈爾濱冰燈節、自貢燈會並稱為全國四大羣眾文化活動。

風箏,又稱“紙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每到四月下旬,鑼鼓震天,鞭炮齊鳴,一年一度的國際風箏盛會就會如期而至,來自世界各地三十多個國家的風箏愛好者以及本地廣大風箏愛好者都會彙集一堂,從五六歲的孩童到六七十歲的老者,每人手中都拿一個線軸,天空中形狀各異,色彩繽紛的風箏爭奇鬥豔:“俏皮靈活的小燕子,高貴典雅的白天鵝,五顏六色的花蝴蝶,雄偉健壯的大老鷹,喜迎奧運的五環風箏,活靈活現的巨形蜈蚣”……可謂眼花繚亂,各式各樣的風箏彙集,把濰坊市的天空裝飾的絢麗多彩,帶給我們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感受到風箏之都的魅力所在。可以説,每個風箏都是一件漂亮的藝術品。

濰坊風箏的起源地是楊家埠,那裏可謂是藏龍卧虎,而楊家埠的年畫與天津的楊柳青年畫、江蘇的桃花塢年畫、四川綿竹年畫並列稱為中國四大年畫,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

我們濰坊市不僅有着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更是好客之都,有着無數出名的小吃:“濰坊火燒”,“濰坊朝天鍋”‘景芝金絲面’“濰坊槓子頭”……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濰坊,濰坊歡迎你!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9

水中的魚兒是可悲的,它於水,行於水,樂於水,卻將承載生命長河的聖物在舉手投足間忘卻。而魚間的水是無奈的,只能在時間的縫隙裏歎息,黯然流去。

其實我們何嘗不若魚?生於水,行於水,樂於水;又若魚,在舉手投足間忘卻水,忘卻我們的傳統文化。我是中國人,卻枉活十四年——對這片土地上承載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

流淌的歷史長河淹沒了無數的王朝,然而不會磨滅的是文化的夢。從古至今,唐詩、宋詞藴涵着深沉的思想,傲然的風骨,婉約的情致,誠實的品質,始終散發着無盡的魅力。成為中國文學寶庫兩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它就遊走在我們周圍在我們生活的空氣裏呼吸,卻又一次又一次地被我們忽視,聽到了嗎?多少次它在低聲地哽咽?

時間太窄,指縫太寬,傳承了千年的唐詩宋詞何時才能驕傲地抬頭?何時才能被喚醒?痛哉,悲哉,悔哉!

彎彎的橋樑倒映在江面上,映出美滿的弧形,腳踏千里,尋回楚漢。公元前278年,秦國太尉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汩羅江而死。傳説當地百姓投下粽子以防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逐漸形成一種傳統形式。後來人們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愛國詩人。而有的同學只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為什麼不直接改為“粽子節”呢?中國人對韓國申請將“端午節”作為自己國家的節日很是憤憤不平。可又有什麼資格憤憤不平呢!還有多少人記得那位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又有多少人知道端午節的由來。而這些韓國人卻知道,雖説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有太多人都僅僅把它當作一個節日了,卻不知其內涵,像魚兒忘卻了水……

人不能忘本。不能忘卻這片土地沉澱出的散發淳香的“史記”,而這段我們不可或缺的歷史,卻被我們輕易地遺忘在了時間的長河中。這樣的我們,卻仍然仰天長嘯暢想未來。痛哉,悲哉,悔哉!

時間仍在向前飛逝,而在氤氲朦朧,雲捲雲舒間,大地在歎息,那些忘卻了它的子民們。

其實我們不能如那魚一般。忘卻了水對它的恩情。過去,現在,將來,這片黃色的土地依舊孕育着我們,我們有什麼資格忘卻呢?

行走在傳統文化裏,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觸摸到了歷史先賢的脈搏。願歷史長青,願壯志長存!

標籤:九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