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人教版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音樂3.1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國小音樂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國小音樂教學設計

人教版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

第一單元紅燈停綠燈走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紅眼睛綠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瞭解國小生常見的行為規範。

3、能在心裏默唱《紅眼睛綠眼睛》的歌曲片斷。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遊戲。

1、教師提問:同學們上學是採用什麼交通方式到學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家長開車送等等。

2、師: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應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帶着,走人行橫道,注意看車,看紅綠燈信號等等。在城市交通裏,紅綠燈是警察的幫手,與警察共同指揮交通秩序,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通行。紅燈和綠燈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紅燈亮時,車輛行人停止通行,綠燈亮時,車輛行人可以通行。

3、聽音樂,做遊戲。

找一名同學手拿一張紅紙牌和一張綠紙牌,聽教師唱歌,教師唱到“紅燈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停”時,生舉紅牌,唱到“綠燈綠,綠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進”時,同學舉起綠牌子。

4、跟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遊戲。

跟老師一邊唱一邊舉牌子。

請一名同學做警察舉牌,其他同學邊唱邊扮演行人和車輛,看見紅燈停止做動作,看見綠燈繼續行走。

二、看圖表、作判斷,選擇放聲歌唱與心裏默唱。

1、請一位同學做警察舉牌子,舉紅燈時,教師在心裏默唱,舉綠燈時,教師大聲歌唱。教師做警察舉牌子,學生們默唱或放聲唱。

2、看圖表,選擇大聲唱或心裏默唱。

教學內容

認識四份休止符,有節奏的念兒歌《做個好娃娃》

教學目標

1、感受和認識四份休止符。

2、按節奏念兒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的遊戲

二、學念兒歌。

1、教師一拍一拍的.有節奏的出示綠紙、紅紙,指導學生看見綠牌念“嘎”,看見紅牌念”m”,模仿鴨子交出聲或不叫出聲。

2、請學生將鴨子的聲音換成其它動物的叫聲,如青蛙、小雞、豬、貓等繼續按教師的節奏發聲或不發聲。

3、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有節奏的出示紅牌或綠牌。

4、學生跟教師學念兒歌。

三、認識四分休止符

1、音樂中的聲音用音符表示,再用“x”替代綠牌,用“0”替代紅牌,看着節奏譜,念兒歌。

2、邊念兒歌邊用打擊樂器伴奏

3、將學生分組,一部分學生念兒歌,一部分學生擔任齊奏與領奏。

4、學生自由練習。

五、複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1、複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準確休止。

六、自由練習唱。

《對不起,沒關係》

人教版國小音樂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一首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歌曲,2/4拍。前兩句採用了重複和模進的手法,表現了“種子”和“小雨”對話生動的情景。第三句採用了緊縮的手法,第四句是前三句的總結在線,這兩句體現了種子生長的過程,表現了春天萬物復甦的蓬勃生機。歌曲的前奏和結尾用相同的音型模仿了雨聲,更生動地描繪了春雨濛濛的自然景象,為歌曲增添了無限樂趣。歌詞的寫作擬人化,學生可以從生動的歌詞中懂得科學知識。

學情分析:

春天是學生所熱愛的一個季節,也是在平常上課,描寫最多,學生最瞭解的季節。現在正值初冬,學生對春天的概念已經很是模糊。教師就要創設好春天的情景,出示美麗的春景圖,讓學生視覺上感受到春天,激發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利用部分視屏的播放,再通過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容易被調動。

一年級的學生識字能力還不強,教師在教學中要引領學生熟悉理解歌詞。並且在難點與重點的地方,進行適當的點撥與強調,幫助學生掌握歌曲。本首歌曲的旋律不難,主要在每段的第三第四句出現了一字兩音,教師要指點出來。歌曲中,還出現了模仿小雨的聲音,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弱的聲音來進行模仿。

考慮到學生年齡的特點,教學時教師要用孩童化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創設合適的語言環境自然地過渡。

教學目標:

1、能夠感受歌曲《小雨沙沙》活潑天真的情緒,體會春天生機勃勃的情景。

2、通過視覺效果與舞蹈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意境,並運用“聽唱法”熟悉歌曲的旋律,通過有節奏地模仿小雨沙沙的聲音,潛移默化進行節奏感練習。

3、學生能用活潑、親切的情緒演唱歌曲,並懂得種子發芽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用活潑的歌聲來演唱歌曲,注重歌曲中強弱的對比,以情帶聲的演唱。

2、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創設歌曲的意境來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頭飾,小樂器

教學過程:

一:常規教學

1、聽音入室

邊聽音樂邊作動作進音樂教室

2、師生問好

3、練聲

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模仿能力較強,讓學生通過模仿公雞,火車發動時的聲音進行聲音練習。

二:新授歌曲《小雨沙沙》,並進行歌表演。

1、情景導入——感受春天(1)律動

師生採用舞蹈的形式,表演歌曲《嘀哩嘀哩》,感受春天與音樂的美好,培養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遊戲——播種種子(a)問題引入

讓學生思考並回答,種子生根發芽所需要的條件,養分。

(b)出示課件

動態式遊戲,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地感受到種子所需的養分,以及種子發芽的過程。

2、學唱歌曲

(1)引導學生為歌曲取一個合適的名稱,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小雨沙沙》。

(2)模仿雨聲,感受小雨沙沙的聲音,感受歌曲前面説白的節奏。

(3)初聽範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4)再次聽範唱《小雨沙沙》帶着問題去聽。回答問題。

(5)複習音的“強,弱”將“強,弱”帶進歌曲中,引領學生“有強有弱”地朗讀歌詞,加強“強弱”的意識。

(6)運用小樂器為歌曲《小雨沙沙》伴奏,用小樂器體驗歌曲的情緒與強弱。

(7)教師範唱,學生觀看歌詞,輕聲地在下面跟着老師學唱。

(8)學生隨琴用“嚕”逐句哼唱歌曲的旋律。

(9)學生隨琴完整地用“嚕”哼唱歌曲的旋律。

(10)填詞。師生合作學習,第一段,老師唱前一句,扮演小雨,學生唱後一句,扮演種子,唱錯或者難點的地方及時糾正。第二遍,學生唱前一句,師唱後一句,老師糾正難點與錯誤的地方。然後第一段完整地演唱。第二段方法同第一段一樣。

(11)學生完整地跟鋼琴伴奏演唱歌曲。

(12)帶着和種子一樣快樂的心情和表情跟着範唱完整地演唱歌曲,並注意哪小組表現最好。

(13)邀請表現好的小組單獨演唱,其他小組拍手伴奏。

(14)綜合表演,在會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戴上頭飾營造春天的意境,創編一些簡單動作,進行表演唱,以唱為主。

三:小結

師生總結歸納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對春天的熱愛,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春天的種子,要不斷地吸收養分,更好地成長。

人教版國小音樂教學設計3

一、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用詩的語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歌曲用單二部曲式完成。歌曲的旋律遼闊、悠揚,非常深刻地表現了蒙古族牧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及對幸福生活無比讚美的歡樂心情。《天堂》是一首演唱者自己創作和演唱的具有濃郁蒙古族音樂風格的通俗歌曲。歌曲由兩段體構成,並有前奏和尾聲,體現出蒙古族長調音樂風格,並有創新。

【學生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普遍都進人青春期,生理、心理都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課堂表現力不如低段的學生,對真善美的事物有着強烈的渴望。該年級學生音樂素養好、演唱及表演能力強、對教材的音樂作品能有自己的見解,表現真實。為了更好地提高他們的綜合音樂素養,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情感進發與釋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側重挖掘學生的內心情感,充分地用歌聲抒發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表現自我。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孩子們熱愛自己家鄉的情緒情感

2、通過演唱、聆聽、舞蹈等環節感受體驗蒙古族音樂進而喜歡蒙古族音樂

3、瞭解蒙古族民歌的分類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滲透教學法、情境體驗法

二、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複習律動(筷子舞》

設計意圖:六年級的學生已經進人青春期,從心理上分析大都羞澀於個人在肢體上的表現。教師在課的一開始設計律動表演《筷子舞》,更多的是激起學生對蒙古族音樂的喜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

(三)新課學習

1、情境模擬,自然導人

(1)教師講解並模擬蒙古族的祝酒場面,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互動環節,使學生對蒙古族人文風俗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併產生學習的興趣。因為現場氣氛是次要的,而學生的真實感和參與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師在設計本環節時沒有采用視頻觀看,而採用的是教師的範唱和動作模擬。

(2)教師由“祝酒場面”的表演逐步引導學生從音樂要素分析歌曲《祝酒歌》。

師:蒙古族被大家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離不開馬,“駿馬”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第一大寶。那同學們知不知道第二大寶是什麼呢?猜猜看!想一想!對,是大草原。

(3)揭示課題《來自草原的歌》。

2、作品欣賞,由表及裏

(1)初聽作品,感受旋律美。

師:首先,老師請大家欣賞一首《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前請大家輕輕閉上你的眼睛,根據老師朗誦的歌詞,在腦海中想象你心中的畫面。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歌曲的歌詞和意境自制了視頻。如果讓學生一開始就接觸唯美的音畫,就極大限制了學生對大草原的想象。所以,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目的就是讓學生認真地聆聽歌曲,通過草原、彩蝶、駿馬、牧羊姑娘等詞語在學生腦海中勾勒自己心中的草原形象,為後期觀看視頻埋下伏筆。

師生交流。

(2)復聽作品,體會音畫美。

①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自制視頻。②在學生被視頻陶醉之時,和樂哼唱,並畫出旋律線條,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體會歌曲情緒。

預設學生回答:遼闊、悠揚、婉轉、抒情。

師小結:旋律起伏較大,音域寬廣,節奏工整,結構長,情緒遼闊、悠揚,婉轉抒情。

(3)再聽作品,用情抒發美。

①出示課件,介紹德德瑪,感受她對家鄉及歌唱事業的執着與熱愛之情。②表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③老師點評學生的表現,師生交流,自然地引出歌曲《天堂》。

3、作品欣賞,擇機釋情

師:在內蒙古大草原上有一個人把自己的家鄉比作“天堂”。天堂是什麼?天堂象徵着至高無上、快樂、純潔。這個人就是對本民族音樂情有獨鍾的騰格爾。這首具有濃郁音樂風格的通俗歌曲《天堂》是他自己創作和演唱的。那麼我們來聆聽感受這個“天堂”般的大草原是什麼樣的。

(1)欣賞歌曲,引出問題:①捕捉表情:陶醉而投人。②體會情緒:悠長並深情。③對比風格:激情對粗獷。④歸納主體:熱愛並讚美。

(2)演繹歌曲,昇華情感。

設計意圖:通過對歌曲高潮部分的學唱,喚起孩子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使學生人情人境,情到深處,放飛心靈,宣泄情感,對歌曲進行演繹。

4、拓展知識,提高素養

(1)教師講解蒙古族民歌“長調”和“短調”的定義及特點。

(2)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本課的兩首蒙古族歌曲在創作上哪首採用了“長調”風格,哪首採用了“短調”風格。

(3)聆聽長調,師生交流。

師:“長調”在蒙古族音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今天欣賞的兩首蒙古族民歌都在創作上雖然都採用了“長調”風格,但是它們不是真正大草原的“長調”。詩人席慕容曾親臨大草原現場聆聽了“長調”。她在文章中這樣寫道:“當你在大草原上聽到長調的歌聲,風能停止呼吸,雲能停止移動,馬能掉下眼淚,女人能停止擠奶,男人能拉住組繩。”可見長調帶給人們的'視聽震撼有多麼強烈。

(4)結合實際,拓展視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①20xx年,國家正式將這種包括長調在內的“原生態唱法”列人“青年歌手大獎賽”中,説明國家對民族的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了嶄新而深刻的認識。藉助媒體展示56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增進了不同民族的相互瞭解。②師生討論模仿“長調”的特點:顫音。明確:這種歌唱藝術不僅有它獨特美學本質及其風格,而且具有獨特而科學的歌唱技巧。

5、課堂小結,給予希望

今天不是終點,只是一個起點。老師希望從你們身上能夠看到這種寶貴文化的傳播,將來把它放揚光大。

課例點評

首先,本課教學設計新穎,將“熱愛民族音樂,熱愛家鄉”為主線貫穿其中,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俗話説“良好的開端預示着未來的成功”,課堂的開場環節“筷子舞”熱烈奔放,調動了學生的情緒,期間充分地展示學生的表演才能和教師良好的個人專業素質,為整堂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本課教學中難點突破自然,學生掌握情況良好,從聽、唱、跳、演等環節上自然地將重點一一化解。本課教學所選的兩首欣賞歌曲均表達了一種雋永、深長、令人回味的深刻情感,教師在這方面把握得恰到好處。雖然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表現力上不如低段學生,比較矜持、害羞,故在表演環節上顯得學生配合不夠,但是音樂中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震撼正需要一種深刻的沉靜,反而彌補了學生的不足。

第四,課堂總結環節設計得別出心裁。該教師打破了一貫的教師進行課堂總結的慣例,用一句話對本課進行了總結,效果顯着。

第五,授課教師教態良好,個人整體素質較高,專業能力強,調動學生能力強,語言流利、措辭嚴謹。

第六,從國家課程教育改革來看,教師設置情境由舊知牽引新知,過渡自然、流暢,充分體現教改理念。自始至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能和學生產生共鳴,師生有一種共同的心靈感悟,感受草原的美、大自然的美,使音樂知識融人心靈深處。

人教版國小音樂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的AB結構嗎,能和着音樂有節奏的念歌詞。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進行演唱。

活動過程:

一、我很快樂

1.今天老師特別高興,一高興就唱“嚕啦啦”的歌。你們想聽一聽嗎?

2.教師以活潑、歡快的情緒範唱《潑水歌》中的“嚕啦啦”部分。

3.你聽了這首歌感到高興嗎?(教師再次清唱,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二、潑水的'故事今天,徐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名字叫《對不起,沒關係》的故事,請你們仔細聽聽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1、教師説唱一遍歌詞,邊説邊在節奏譜下出示相應的小圖片。逐一提問:(1)故事裏面有誰?(“明明和亮亮,”)(2)他

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亮亮提着水桶往外潑,潑在了明明的鞋上)(3)水潑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麼説的(對不起,對不起,向你敬個禮,請你不要對我那麼生氣)(4)明明是怎麼回答的(明明趕緊説:沒關係,向你回個禮,我會對你笑嘻嘻)

2.師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詞。

3.難點部分“嚕啦啦”多念幾遍。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將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聽教師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師與幼兒一起學唱歌曲。

3、解決難點。

4、師幼再次齊唱一遍: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些難唱的地方全部唱準確。

5、再次唱,老師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師幼選擇要歌唱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兩位小朋友?你們想扮演誰?

(2)師幼嘗試着分角色演唱。

2、幼兒分角色演唱。

3、幼兒互換角色進行演唱。

五、理解“對不起、沒關係”的意義,嘗試看節奏譜説唱“沒關係”。

1、提問: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別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馬上説:“對不起”,你會怎麼説?為什麼要説沒關係呢?

2、小結:原來“對不起”“沒關係”是一句禮貌用語,它們可以讓發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變成好朋友,所以以後我們主動説“對不起沒關係”

3、出示相應的節奏譜:這句“沒關係沒關係”怎麼唱?

4、幼兒嘗試着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