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歷史的典故(集合15篇)

歷史2.17W

歷史的典故1

公元200年,曹操派遣手下大將劉岱和王忠倆人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岱和王忠不敵劉備,曹軍以失敗告終。曹操得知後,決定親自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備難敵曹操的攻擊,兵敗而逃。劉備下屬關羽被曹操所擒獲,不得不投身到曹操的軍營。

歷史的典故(集合15篇)

曹操早已聽聞關羽的威名,便獎賞了給了關羽大量的.物品,並任命關羽為偏將軍。袁紹和曹操在白馬作戰時,曹操親自率領張遼和關羽前去迎戰。顏良是袁紹軍營中勇猛的將士,關羽騎着馬在千軍萬馬中將顏良的頭顱割下。面對來勢洶洶的官員,袁紹軍營中沒有一位敢出來與關羽抗衡的將士。隨後,曹操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曹操早已得知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他不想讓關羽前去劉備軍營,曾以各種方法挽留關羽,但是關羽依然不為所動。曹操曾經派遣張遼前去打探關羽的心意,關羽告訴張遼説,曹操對他很好,但是自己已經承受劉備的厚愛在先,恐怕要辜負曹操的美意了。關羽隨即告訴張遼説,等到幫助曹操立下大功之時,自己便會離開曹營,前去劉備隊伍。張遼將關羽的心意秉明曹操後,曹操反而大肆賞賜關羽。面對曹操的執意挽留,關羽留下一封書信便離開了曹營。曹操手下大將勸告曹操殺掉關羽,但是曹操認為能人志士,各為其主,這不能成為殺害關羽的理由。這件故事流傳到後世,百姓稱為“千里走單騎”。

歷史的典故2

戴震與他的老師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説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為興奮。問戴震説:"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麼?"戴震説:"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讚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歷史的典故3

春秋時期的郯子,生性至孝,歷來為人所稱道,被視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國曆史上盛傳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視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體衰,都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説鹿乳能治好雙親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羣中。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

《弟子規》中説:“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命令,要趕快行動,不應該拖拉,這也是孝敬父母的舉動。從小若有孝的理念,那麼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會去孝養。

歷史的典故4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任城縣廳壁記》中讚揚濟寧:“青帝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舊裏。土俗古遠,風流清高,賢良間生,掩映天下。”可見,濟寧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風流清高”、“ 賢良”之士,其中的“白衣尚書”鄭均又是代表性人物。

史書上説,“鄭均,字仲虞,東平任城人也。喜研《尚書》,好黃、老哲學。淡泊無慾,清靜自守,不慕遊宦。”他的哥哥在縣衙裏做掌管巡察緝捕的小官,經常收受禮物,鄭均多次勸阻不聽,決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他,便去給人家做傭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多,將掙得的錢財全部送給兄長。並説:“財物用盡可以再去掙,當官不清白,終究會被拋棄。”哥哥大受感動,從此清廉。

哥哥去世後,鄭均又承擔起撫養家境貧寒的寡嫂孤侄的責任。其間,以“舉孝廉”為己任的地方官員召他出來做官,他常稱病在家。直到建九年級年(公元78年),司徒鮑昱召他到朝廷任職,他才不得不應召。建初六年(公元81年),公車(朝廷官署名)又特地徵召他,升遷為尚書,協助漢章帝處理政務。章帝對他直道如矢、敢言直諫的'品格,十分敬重,多次採納他的逆耳忠言。後來,鄭均稱年老有病,主動請辭尚書職位,章帝又授他議郎一職。他以病重為由,決然脱下官服,掛冠而去,迴歸任城故里。

元和元年(公元84年),漢章帝詔告東平郡守,對回到家鄉的鄭均進行褒獎賞賜。詔書上,章帝稱讚鄭均青年時“安貧”、“恭儉”;任尚書時勤於政務,抱病工作;到了老年,愈加堅貞不移地“守善”,對自己毫不懈怠,保持了晚節。因此賞賜他谷千斛,每年八月有長吏到他家中慰問,賜羊、酒。第二年,漢章帝對他給予了更重的超高規格的褒獎。這一次不是下詔委派地方官進行,而是漢章帝不顧路途漫漫、舟車勞頓駕臨任城,親至鄭均家中,當面賜其終身享受尚書的俸祿。

古代未出仕的人所穿的衣服稱為“白衣”。鄭均病休還鄉,本已成了“白衣”,但復受皇帝恩賜尚書俸祿,故留“白衣尚書”美名。

歷史的典故5

范蠡,春秋末期傑出的'政治家。范蠡早年與宛令文種一同赴越國,為大夫。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踐即位,即位後,由范蠡主持軍事,與主持政務的文種攜手振興越國。輔佐勾踐卧薪嚐膽,圖強雪恥。經過10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勾踐十五年,范蠡建議勾踐發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殺吳太子。勾踐二十四年,越軍在圍吳都三年後破城,夫差自殺。越國終於吞併吳國。 勾踐稱霸後,范蠡深知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決計激流勇退,就辭官歸隱 至齊國。他善於經營,竟然治產至千萬。齊人尊他為賢人,請他為齊相。任齊相不久,范蠡又棄官散財,移居定陶,在定陶經商又積財千萬,成了大富翁,號陶朱公。

范蠡不是吳國人,但他在無錫卻留下不少傳説。相傳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范蠡與西施隱居於此,泛舟湖上,故名蠡湖。蠡園因地處蠡湖之濱而得名。在無錫還有好多地名與范蠡有關,如蠡河、蠡橋、蠡園、馬蠡港橋等。在太湖邊上的老百姓口頭中至今還流傳着這樣兩句民謠:種竹養魚千倍利,感謝西施和范蠡。

歷史的典故6

清同治十年,在南洋經商的張弼士參加了法國領事館舉辦的一個酒會。當時,來了不少貴賓,工作人員端來了法蘭西上等葡萄酒。張弼士拿起酒杯,輕輕啜了一小口,細細品味,香甜爽口,一股綿綿的習習酒香在口中久久不能散去。貴賓們端着酒杯,都久久不願放下。

法國領事見狀,説出了一段有趣的往事。

那是咸豐年間,他隨英法聯軍進駐煙台,因無葡萄酒相伴,感覺分外枯燥無味。這時,有人來報告説,在附近的山中,發現了大片大片的野生葡萄林。士兵們歡呼雀躍,他們採回野生葡萄,並用自制的小型制酒機來榨汁釀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用野生葡萄釀造的葡萄酒別有風味,令人陶醉。

法國領事講這則逸事時,現場不少人聽後只是笑笑而已。然而,張弼士卻將法國領事的話牢牢記在心中,並且,一個宏大的構想逐漸清晰起來。張弼士來到煙台經過周密的考察和籌備後,張裕葡萄酒釀造公司便在煙台橫空出世了。

如今,張裕葡萄酒的營業額已經高達數十億元,名列中國葡萄酒業的榜首。煙台也被國際葡萄酒局列為中國唯一一座國際葡萄酒城。

有時,別人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就會藴含着巨大商機。如果,當時張弼士聽後只是把它當成一句玩笑話並哈哈一笑,那麼,我們今天就很難在煙台看到張裕葡萄酒的輝煌了。

歷史的典故7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全國都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同時也是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是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海》載:“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説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非常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説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從古至今,很多地方都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但全國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湯圓的習慣。有些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而關於冬至的傳説也有很多種不同的説法。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冬至盤、冬至團、餛飩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説。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佈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俗稱“添歲”。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清明是眾所周知的掃墓時節,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區部分地方的`風俗並不是清明掃墓的,而是在冬至。冬至早上,一家人帶着“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因為冬至節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掃墓節,所以掃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陽兩節的更多,寓慎終追遠之意。這一風俗究竟流傳了多久,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在歷史上的周代冬至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非常熱鬧的日子,追溯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所以説冬至從古至今都是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着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影“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説,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説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歷史的典故8

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

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馬紹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輕氣盛,自以為博學多才,滿腹文章,經常在同僚面前賣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對他的所作所為也時有耳聞。

這天,皇上把馬紹良召進後殿,閒聊幾句後拿出一首詩對他説:“聽説愛卿才學出眾,且看這首詩寫得怎樣?”

馬紹良不知道這是皇上的`詩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見其中有兩句是:“明月上竿叫,黃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説:“這詩不通!明月怎麼會上竿叫,黃犬怎麼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麼,以愛卿高見,這句詩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聲色地問。

馬紹良説:“就改為‘明月上竿照,黃犬宿花蔭’。”

皇上聽了,微微一笑,説:“愛卿才學疏淺,不配在京為官。”於是,馬紹良被貶三級,發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馬紹良自認晦氣,但也滿肚子不服氣,無奈聖命難違,只好帶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來到閩南一座山嶺下休息,忽然看見山道旁野花團簇,爭奇鬥豔,便隨手摺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見一條黃絨絨的小蟲兒在花蕊中蠕動,便問身邊的轎伕:“這是什麼蟲子?”

轎伕一瞧,笑着説:“它叫黃犬蟲,專愛往花蕊中鑽。”馬紹良一聽,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説不出話來。

天很快黑了,馬紹良心事重重,無心趕路,便找了一個小店歇了下來,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賞月,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見一輪明月照着在晚風中搖曳的翠竹,緩緩升上了天,正當月兒掛在半空的時候,不斷傳來鳥兒悦耳的叫聲,他聽了好長時間,似有所悟,叫來店主,問道:“這是什麼鳥在叫?”店主回答説:“這是明月鳥,這隻有在月亮當空時才叫,所以人們叫它‘明月鳥’。”

馬紹良聽了,心裏慚愧萬分,這時才明白皇上為什麼把自己貶到閩南做官。

馬紹良年逾古稀後,辭官回鄉,他特別後悔自己年輕時的狂妄淺薄,便時常對人們説:“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一個人最大的過錯,莫過於自以為是啊!”

從此,“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便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了。

歷史的典故9

華清宮內集中着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等五大文化區和飛霜殿、萬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羣。驪山海拔1302米,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兵諫亭、石甕寺、遇仙橋等景點星羅棋佈,“驪山晚照”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

中國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在華清宮精彩上演。華清御湯酒店坐落在華清宮景區九龍湖南側,是國際精品温泉酒店體驗目的地。

所以,到陝西西安旅遊,有“六看”,即兵馬俑、華清宮、鐘樓、城牆、大雁塔、舞劇《長恨歌》。

華清池的歷史典故

地方誌記述

華清宮是唐代封建帝王遊幸的別宮。背山面渭,倚驪峯山勢而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館殿,遍佈驪山上下。唐詩人白居易《驪宮高》詩曰:“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

清人錢維喬《華清宮》詩道:“華清之宮驪山足,玉殿千重相連屬”。驪山景色宜人,温泉蕩邪去疾。傳説遠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成為周天子的遊幸之地。那時的温泉名“星辰湯”。《三秦記》載:“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驪山湯,漢武加修飾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令大冢宰宇文護造皇湯石井。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列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至唐代逐步形成規模。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詔左衞大將軍姜行本,將作大匠閻立德建宮室樓閣,賜名“湯泉宮”。《冊府元龜》載:“貞觀二十二年(648)正月戊戌,帝如温湯。癸卯,御製碑以示羣臣”。唐高宗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宮。唐玄宗天寶六載(747),更温泉宮為華清宮,“環宮所置百司區署,詔琯總經度驪山,疏巖剔藪,為天子游覽”(《唐書·房琯傳》)。華清宮因在驪山,又叫驪山宮,亦稱驪宮。白居易《驪宮高》詩:“驪宮高兮入雲”。驪山似錦若繡,一名繡嶺,宮因山名,亦名繡嶺宮。唐代詩人崔塗、李商隱、崔道融詠華清宮,皆以“繡嶺宮”為詩名。從文獻記載和野外的實際考察中,大抵可知華清宮的範圍是:南至驪山西繡嶺第一峯(即周烽火台),北到今縣城北什字。東至石甕谷(寺溝)。西到鐵路療養院西側的牡丹溝。宮城(即羅城),南至山根,北到今縣城南什字,東至東窯村,西到游泳池。1967年新華書店在南什字西北角修建營業樓,發現了用青石砌成的宮城北牆的牆基。1981年春,城建單位在西街丁字形路北,也發現了同樣的北牆基。1982年冬於寺溝村南的山坡上探出東繚牆兩段。從調查和發掘所見遺蹟及文獻資料所記,華清宮的建築佈局嚴謹,曲折縈迴,規模宏大。唐玄宗以民脂民膏,建此豪華宮苑,供一己之歡娛,然曾幾何時,“漁陽鼙鼓”驚破了他的美夢。華清宮樓殿湯池,遂漸次破壞,自宋以至明清,其原有建築已蕩然無存。

今日記其遺蹟,乃以彰我民族之文化,並以此為借鑑,建立一個新時代的風景旅遊區,供廣大人民羣眾遊覽。唐代華清宮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為一座結構嚴謹、富麗堂皇的龐大宮殿建築羣。主要殿舍以温泉為中心,構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後向山上和山下展開,利用地形特點,佈設不同類型和用途的樓閣亭榭,同時還有青松翠柏、荔枝園、芙蓉園、梨園、椒園、東花園等分佈其間,把整個華清宮粧扮得格外妖嬈。華清宮的建築依山面水,鱗次櫛比,除宮城(羅城)外,還有繚牆環繞。繚牆之外,又羅列不少建築,清乾隆《臨潼縣誌》稱:“湯井殊名,殿閣異制,園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

人文歷史

這裏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遊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都在這裏修建過行宮別苑,以資遊幸。冬天利用温泉水在牆內循環制成暖氣,每當雪花飄舞時,到了這裏便落雪為霜,故名飛霜殿。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裏修建離宮。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温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遊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裏,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寢殿。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據歷史記載,這裏的温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漢代曾在這裏建造帝王貴族的行宮別墅。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華清池”由此得名。經歷代戰爭,原來的建築都已毀塌。都是按照歷史記載的佈局於1959年重建的。

今天的華清池,名山勝水更顯奇葩,自然景區一分為三,東部為沐浴場所,設有尚食湯,少陽湯,長湯,衝浪浴等高檔保健沐浴場所,西部為園林遊覽區,主體建築飛霜殿殿宇軒昂,宜春殿左右相稱。園林南部為文物保護區,千古流芳的驪山温泉就在於此。

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進了大門就見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過龍牆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 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迴廊。由北向南過龍石舫,再經晨旭亭、九龍橋、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貴妃池”建築羣。

“蓮花湯”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佔地400㎡,是一個可浴可泳的兩用湯池,充分顯示了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皇權威嚴。池底一對約30cm的`進水口曾裝有雙蓮花噴頭同時向外噴水,並蒂石蓮花象徵着玄宗、貴妃的愛情。

“海棠湯”,俗稱“貴妃池”,始建於公元747年,湯池的平面造型頗似一朵盛開的海棠花,因此而得名,專供貴妃沐浴。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的楊貴妃在這花朵一樣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個春秋。“星辰湯”修建於公元644年,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湯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初步推測是工匠模擬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的。傳説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湯後面還有温泉古源。

“太子湯”是專供太子沐浴的湯池。“尚食湯”是專供尚食局官員沐浴的湯池。

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後經飛霞閣,傳説此閣是貴妃浴後觀景及晾發之處。九龍湯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貴妃池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

為了適應旅遊形勢的發展,華清池內又新添了中外書法碑林、梨園及其它藝術展館。構成了集旅遊、文物、園林、沐浴、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物遊覽場所。堪稱北方皇家園林之典範。

隨着考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範圍內發現了唐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築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歷史的典故10

歷史典故: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裏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裏,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裏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裏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瞭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裏想:“酒杯裏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裏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歷史典故:伯樂相馬

傳説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説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着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着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説:“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於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説:“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着馬説:“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説:“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説:“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伕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歷史典故: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當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把他推薦給漢獻帝。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漢獻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曹操就派禰衡當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佈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後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裏當書記。禰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後來,終於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於讚揚有才能的人。

歷史典故: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説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裏。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説:“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歷史典故:不學無術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説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説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歷史典故: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歎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説:“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歷史典故: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鋭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説:“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説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歷史典故: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歷史的典故11

東漢初年,隗囂(ao)割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自立為王,二人相互勾結,對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劉秀與大將岑彭率軍攻破天水(今屬甘肅省),岑彭又與偏將吳漢把隗囂包圍在西城。公孫述派兵來援救隗囂,駐紮在上邦(gui),光武又派蓋延、耿弁包圍之,自己回兵東歸。回到京都,劉秀給岑彭去信説:"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意思是平定隴後不應滿足,緊接南下平定蜀。後來"既平隴,復望蜀"就演變為成語"得隴望蜀",意思也變成形容得寸進尺,貪心不足了。既是褒義詞,又是貶義詞。

得隴望蜀的意思

[釋義] 隴:古代地名;相當於今甘肅東部;蜀:古代地名;相當於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隴地後;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這個;還想要那個;貪心不足。

[語出] 唐·李白《古風》詩:“物苦不知足;~”。

[正音] 得;不能讀作děi;也不能讀作de。

[辨形] 望;不能寫作“忘”。

[近義] 得寸進尺 貪得無厭 貪多務得 貪心不足 慾壑難填

[反義] 心滿意足 稱心如意 如願以償 知足常樂

用得隴望蜀來造句

1) 若不是我們蘇軍吸引了盧永祥的主力,你能勢如破竹打進浙江?佔領一個浙江也就夠了,得隴望蜀,小心撐壞肚子。

2) 雖然精明強幹,但卻也本性單純,她並不知道雄性的天性便是見異思遷得隴望蜀。

3) 不過,憑藉這段時間的煉體,現在我出劍比以前平穩了一倍,劍速力道更是數倍不止,又何必太過得隴望蜀?

4) 這個海拔很高的妹妹手裏拿着一把殘忍之弓,並且很自然的得隴望蜀。

5) 地主霸佔了王爺爺的田地,得隴望蜀,又要搶王爺爺的房子。

6) 人要知足,不要得隴望蜀。

7)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畫幾幅,雖然太有些得隴望蜀。

8) 在人類社會裏,人們常常見異思遷得隴望蜀,忘了自己該待的位置,而處心積濾地去謀別人的位置。

9) 才分給你糖,你就想着要餅乾,真是得隴望蜀,人心不足啊!

10) 他們得隴望蜀,永遠無法使他們心滿意足。

11) 他剛獲升遷,位高權重,但卻想全權在握,得隴望蜀,真不知足!

12) 人家已盡了最大心力幫忙了,我們不好得隴望蜀,再提出別的要求。

13) 人如果慾望無窮,時刻計較,得隴望蜀,生活一定很痛苦。

14) 你今天能有這份工作理當知足,不要得隴望蜀,太貪心了。

15) 賭博是輸了想翻本,贏了想得隴望蜀,於是越陷越深。

16) 一個人在一生內做好一件事已經足以自豪,得隴望蜀誠屬不智。

17) 許多人對名利總不知足,常常得隴望蜀,貪得無厭。

18) 這個惡霸佔了王家的宅子以後,又得隴望蜀地想佔有王家的田產。

19) 基本達到目的,人不能得隴望蜀。

20) 得隴望蜀還真是男人的本性啊,就連自己也不例外。

21) 這個自然,能夠晉升一級都萬分感激了,哪裏還會得隴望蜀啊!

22) 公子真是得隴望蜀,豈不知一山難容二虎。

23) 得隴望蜀,總想獲得更多,最後卻是把所有的東西都丟掉了。

24) 有一個詞語叫得隴望蜀,説的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很不幸,唐宋也是這類人。

25) 你難道還不瞭解我嗎?我是那種見異思遷得隴望蜀的'人嗎?

26) 所以他們這一代人當中,一半以上的都離婚,都得隴望蜀騎馬找馬。

27) 叫驢眼中閃過一抹得意的神色,人就是這樣,得隴望蜀,在他還在廢柴的手下掙扎求存的時候,他只想着能夠保住自己的地盤。

28) 心緒也是如此,有一想十,得隴望蜀,慾望如雨後野草,漫延只是因為缺少約束,而約束除了內心的修為,還有就是社會的力量。

29) 羅藝的能量如此之大,讓他不由得產生了點得隴望蜀的念頭,略略的想了想,決定把心中所想提出來,就算不答應,反正也沒什麼損失。

30) 走,雷哥帶你去個好地方,保你得隴望蜀。

31) 胡説什麼呢,哎男人吶總是得隴望蜀!

32) 劉三鬥得隴望蜀,就盼着這個機會。

33) 有了點滴的巫力,吳恆就得隴望蜀,又打起了巫術的主意。

34) 凌雲曾告訴他修煉要一步一個腳印,萬不可得隴望蜀,要努力打好紮實的基礎,紮實的基礎是很重要的事情,凌天自是不會忘記這些。

35) 中高級車市場,關於外鄉品牌而言,簡直是一個禁區,此無消費者看法的成績,但次要照舊廠家沒有真正拿得隴望蜀出手的作品,楚置信,只需產物。

36) 那就算了,得到灼厥刀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我確實不該得隴望蜀。

歷史的典故12

1、四面楚歌的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róng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jiǎ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péng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説:“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説着,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pàn自刎wěn而死。

釋義:這個故事裏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着又失敗自殺的情節,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周圍環境,而導致自己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們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為表現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嘍。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後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裏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兵,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飢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為上將軍。之後,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鉅鹿。取得小勝後,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在全軍渡河之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隻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乾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鉅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過九天激戰,最終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 。

3、班門弄斧的故事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説,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和俗語所説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4、卧薪嚐膽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hé lǚ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chāi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yā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cì hòu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rù,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裏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5、圍魏救趙的故事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歷史的典故13

背道而馳,語出: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背:背向;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離正確的目標,朝相反方向走。

背道而馳的歷史典故:

戰國時代,魏國的臣子季樑,奉命出使到外國,可是他在路途中聽到魏王準備要攻打趙國邯鄲的消息,就趕緊回國去勸魏王。

匆忙回國的季樑對魏王説:“我在太行山下,看到一個駕着車子的人,他趕着馬想要去北邊,説他準備到楚國去。”魏王説:“楚國應該是向南走的,為什麼他要往北走呢?”

季樑回答説:“我也這麼跟他説的`啊!可是,他認為他的馬是匹好馬,速度非常快,加上他也帶了足夠的錢;而且車伕經驗豐富,所以他覺得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因此,他不聽我的勸告,就繼續往北走了。”魏王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説:“這個人是個瘋子。雖然他有很多好的條件,但是他卻往反方向走,怎麼可能到得了目的地呢?”

接着季樑就告訴魏王説:“大王説的話一點也沒錯。但是,像大王現在這樣一直攻打附近的國家,這種舉動也會讓大王離稱霸的目標越來越遠,這不也是和那個往反方向去走的人一樣嗎?”

歷史的典故14

春秋時期,有一次楚靈王親自率領戰車千乘,雄兵10萬,征伐蔡國。這次出征非常順利。楚靈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棄疾留守蔡國,全權處理那裏的軍政要務,然後點齊10萬大軍繼續推進,準備一舉滅掉徐國。

楚靈王的這個弟弟棄疾,不但品質不端,而且野心極大,不甘心僅僅充當蔡國這個小小地方的首腦,常常為此而悶悶不樂。

棄疾手下有個叫朝吳的謀士,這個人非常工於心計。有一天,他試探道:“現在靈王率軍出征在外,國內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後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上國君還成什麼問題嗎!”

棄疾聽了朝吳的話,引兵返楚國,殺死靈王的兒子,立哥哥的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楚靈王在征討途中聞知國內有變,兒子被弟弟殺死,頓時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在國內的棄疾知道楚靈王死了,馬上威逼子午自殺,自立為王,他就是臭名昭着的楚平王。

另一個故事是:晉獻公寵愛驪姬,對她的話真是言聽計從。驪姬提出要將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齊立為太子,晉獻公滿口答應,並將原來的太子,自己親生的.兒子申生殺害了。驪姬將這兩件事做完了,但心中還是深感不踏實,因為晉獻公還有重耳和夷吾兩個兒子。此時,這兩個兒子也都已經成人,驪姬覺得這對奚齊將來繼承王位都是極大的威脅,便建議殺了重耳和夷吾兄弟倆,晉獻公竟欣然同意。但他們的密謀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聽到,立即轉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聽説後,立即分頭跑到國外避難去了。

《淮南子·説林訓》的作者劉安評論這兩件事説:“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意思是説,聽信壞人的唆使,使父子、兄弟自相殘殺,就好比是砍去腳指頭去適應鞋的大小一樣。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淮南子·説林訓》

【求解驛站】鞋小腳大,把腳削去一塊來適應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條件生搬硬套。

【活學活用】不考慮本國國情,照搬外國的做法,~,註定失敗。

【妙語點撥】淮南王劉安認為“削足適履太愚蠢”,很多人也認為削足適履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畢竟,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是痛苦的,也是生搬硬套的。然而,世界上可能沒有為你量身打造的“履”——完全適應你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這種情境下,你該如何抉擇?是改變環境適應你,還是改變自己適應環境?事實證明,如果不懂得在關鍵時刻“削足”,我們可能終生都不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那雙“履”。

【近義】生搬硬套、殺頭便冠

【反義】因地制宜、量體裁衣

歷史的典故15

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將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着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 ,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以後怎能成才呢?”孟子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

《弟子規》中説:“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應順承。”對父母長輩的責備,理應樂於聽受,也要視為一種教誨。

標籤: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