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彙編六篇

清明節2.7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彙編六篇
清明節的作文 篇1

每到清明佳節這一天,我們就要去我的老家--雁山那邊去祭祖。

我的老家有二十多個姓“鄧”的人,一到祭祖的前一天,他們就買了好多的“天地靈通錢”。只有我們一家毫無準備,一到那裏就開始要很多的“錢”去燒去祭祖,以後我們應該自己帶“錢”去祭祖。

我們祭祖都要將整座山走一大圈,再沿着田地的軟泥走大約兩公里,然後祭五六個祖宗,當然,這些祖宗得的“錢”總是最多的,因為“百元大鈔”在前面用完了,只好用“百萬元大鈔”的鈔票了,所以,後面祭的祖宗要比前面的幸福。

我非常喜歡過清明佳節,因為我第一次去祭祖時,叔叔告訴我説:“這座山的這個巖石下面有一個金礦!”所以我一直想買一把電鋸將石頭鋸開,拿一大袋金子回家,那時,我到商店裏買東西,不夠錢就去那兒走一趟,弄一點錢回來,買什麼我都不用擔心了,真爽。

每當我到雁山那兒準備祭祖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清明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傳統節日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久而久之,傳統節日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 篇3

清明節,一個以悲傷和紀念命名的節日。

爺爺已死了五年了。在這五年裏他一直與黃土為伴,爺爺,在那暗無天日的生活裏,你快樂嗎?你寂寞嗎?

我還記得自己出喪使得悲傷。從此,我們便身處異地,陰陽相隔。而今,我已不是當年那個小丫頭了,我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五年一晃而過,有一些東西在這五年裏彷彿已被打磨光了,諸如對你的思念。我們已習慣在沒有他的日子過活。

墓地緊緊地挨着公路。在那裏可以清晰的聽見汽車呼嘯而過。周圍是林立的楊樹林,,可憐的葉子咯在地面上哭泣,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燒紙,為死去的人送去黃泉上要花的“錢”。爺爺安眠育5一塊寂定的土地上,落葉蓋滿了我們的去路。我和大娘、叔叔跋涉而過,我們開始燒紙。我看到火紙像巨大的波斯菊宛然盛開,火苗吐着信子舔噬紙的邊緣。然後漸變成灰白,如同我們支離破碎的記憶斑斑駁駁。大娘邊燒邊喃喃道:“爺,囁嚅給你送錢了,別捨不得花”

忽然料峭的春風吹來,我有些眩暈。儘管我和爺爺關係不是很好,當年我在小山般的墳冢前還是想哭.熱鬧總是在市區後才會珍惜,也總是在珍惜後才學會長大。

如果我死了,有沒有人會在哦的目前放上鮮花?

清明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我向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了牀,卻看見了許許多多的人在燒香,燒錢,為自家的祖先上酒……我跑去看日曆,啊!今天盡然是清明節。

清明節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是我也早早的就起來了,也看見了今天場景,所以我馬上跑去問母親:“今天是什麼日子呀?”母親和藹可親答道:“今天是清明節。”好奇是我永永遠遠改不掉的壞毛病,但我想自己去上網查一查有關清明的事。

原來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一般是在4月5日前後,節氣十分長,有10日前8日後種説法。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晴地明,正是春遊與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朝就開始了,歷代承襲成為習慣。從20xx年開始,中國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清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實習俗由來已久。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朝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候叫探春、尋春等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踏青的習慣,就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古時的鞦韆大多數都是用樹椏枝為架,在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但能鍛鍊身體,而且可以培養養勇敢精神,到至今是孩子的喜愛……

清明節的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被奇妙的大自然所印證,昨天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心像大石頭一樣沉重,因為要給老爺和老奶掃墓,以前,我不懂清明節的真正意義,直到今天掃完墓後,我才懂得了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清晨七點,我們準備給老爺和老奶掃墓,掃墓對我來説可是件新鮮的事,我們拿上工具,出發了。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老爺和老奶的墓前,一年沒來,墳墓上長滿了荒蕪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後,紛紛開始忙碌起來。一切就緒後,我們開始燒紙錢,隨着裊裊炊煙,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的影子,他們告訴我:好好學習,珍惜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苦短,每一天都要活得快樂,要不斷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夢想終會實現;超越自我,夢想化為動力;超越自我,創造美麗人生!我認為生命就在不斷的超越自我,超越夢想!在山上,城市的房子盡收眼底,山中開滿了金黃金光的油菜花,深呼一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那些花以不可抗的動力詮釋着生命的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 篇6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説,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就起牀,一切準備就緒才五點多。於是我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我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裏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我們走進站內的時候,我們發現,那麼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流。每一輛車裏都是十分擁擠的乘客。我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的車。也有了比較理想的座位。儘管車裏也十分的擁擠,可我們倆還是比較自在的。不過,車票的價格與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就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的桂王那裏,駕駛員放棄走平時的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的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我們的車剛拐上包公大道的時候,馬路上的情景把我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的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就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着。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説,包公像那邊也是十分的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説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的路程,我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的時候,我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的人在忙着安排中午的飯菜,我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我們這個房份的清明是集體做的。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的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的。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的。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的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的。每年的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的籌備小組就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的。白酒是四十元一瓶的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的,年輕的,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着,一邊喝着,一邊講着。交流着各家的最新情況,各人的發展經歷,各自的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的時候才有。給我的感受是,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的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的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