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行業

小蜜蜂和蝴蝶跳舞語言教案

行業5.37K

小蜜蜂和蝴蝶跳舞語言教案需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提供的小蜜蜂和蝴蝶跳舞語言教案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閲讀參考學習!

小蜜蜂和蝴蝶跳舞語言教案

  小蜜蜂和蝴蝶跳舞語言教案

【活動背景】

在春天的花園裏,孩子們發現了飛舞的蝴蝶和蜜蜂,開始紛紛議論起來:“蝴蝶真美麗,我最喜歡蝴蝶了!”“蝴蝶飛來飛去只知道玩耍,蜜蜂會採蜜,我更喜歡蜜蜂!”……聽着孩子們的議論,我作為教師在佩服現在的孩子會思考有見地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職業敏感。我在想,現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事事由成人包辦,缺乏勞動意識,需要我們把握契機實施教育和引導。於是,我自編了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發人深省的情節和對話,對幼兒進行社會價值觀的教育,同時萌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

2.學習思辨,用語言、動作、遊戲棋等表達對勤勞與懶惰的認識。

3.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課件,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

2.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若干,“勤勞遊戲棋”每兩人一副。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圖片各一張。

第一次思辨:暖和的春天來到了,花園裏飛來了小蝴蝶和小蜜蜂,你喜歡誰?為什麼?

(評析:在第一次思辨中,很多孩子都表達了對蝴蝶的喜愛,因為蝴蝶長得非常漂亮,當然也有孩子是喜歡蜜蜂的。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説出自己喜歡的合理理由,這就給幼兒提供了進行價值判斷的.機會,而價值判斷是需要在社會領域活動中培養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故事演示,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

教師在電腦裏播放完整的故事課件,提問:

1.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園裏做什麼事情?

2.人們為什麼只捉小蝴蝶,而不去捉小蜜蜂呢?

3.一開始,蝴蝶為什麼想不明白蜜蜂要這樣做?後來小蝴蝶想明白了嗎?你覺得它是怎樣想的?

4.小蝴蝶後來又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呢?

5.第二次思辨:這個時候你又喜歡誰?為什麼?

(評析:在第二次思辨中,孩子們又眾説紛紜,喜歡蝴蝶的變成喜歡蜜蜂了,而喜歡蜜蜂的也有的換成蝴蝶了,孩子各有自己的理由。作為教師,只要孩子的理由是合理的,就應該尊重孩子。重要的是在思辨的過程中,孩子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這對於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聯繫生活,表達對勤勞的認識

1.知道勤勞的好處與懶惰的壞處。

討論:勤勞的人為什麼能得到大家的喜愛,懶惰、貪玩有什麼不好。

2.通過勞動者勞動的錄像,感受周圍人的勤勞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幫助。

提問:小蜜蜂因為勤勞,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為我們帶來了美味的蜂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覺得哪些人也是勤勞的人?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什麼呢?(播放勞動者勞動的錄像)

3.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勤勞的意願。

(1)語言表達。你想做一個勤勞的人嗎?你想為大家做什麼事情呢?(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展示部分勞動情景的照片或圖像)

(2)動作表達。“我來做,你來猜":請幼兒兩兩結對,一個做勞動動作,另一個猜他做的是什麼事情,是在什麼時候做的,並請個別幼兒上來做動作,幼兒集體猜測。

(評析:社會教育重要的是要聯繫幼兒生活實際,通過學習故事,孩子們知道了勤勞的人更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下游戲棋,豐富對勤勞的認識

1.在大屏幕中介紹棋譜。

這裏有個棋譜,原來是“勤勞遊戲棋”,這個棋應該怎樣下呢?(根據幼兒的回答,瞭解起點、終點,中間遇到表示勤勞的圖片則進格,進格數看旁邊的數字就知道,遇到表示懶惰的圖片則退格或回到起點,也要看旁邊的數字。骰子拋到哪個數字就進幾格,每個幼兒拿個小人兒表示自己,比比誰先到終點)

2.教師和一幼兒示範遊戲。

3.幼兒兩兩遊戲(棋譜中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各不相同,棋譜附後)。

4.提問:你從遊戲棋中懂得了哪些勤勞的知識?(讓幼兒通過對棋譜中圖片的回憶來鞏固、豐富對勤勞的認識)

5.小結:勤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幸福。我們小朋友要像小蜜蜂一樣,做一個勤勞的人,回報大家對我們的愛。

(評析:對於社會活動來説,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實踐法,但也要因內容而異,有些實踐活動很難搬到課堂,或者説搬到課堂有些牽強附會,這樣就可以設計一些遊戲棋。“勤勞遊戲棋”的設計,把幼兒對勞動的認識滲透在下棋中,鞏固了幼兒對勞動行為的認知。)

歌曲表演。昇華情感

有一首歌曲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表演一下吧。(播放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師幼一起邊聽邊表演,結束活動)

(評析:利用之前所學歌曲,讓幼兒來唱一唱、演一演,深化了幼兒對勤勞和懶惰的認識,萌發了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教授簡單的勞動技能

2.觀察周圍人們一些特殊的勞動,萌發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